粉色的铃兰花
⑴ 铃兰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铃兰又名君影草、草玉铃。株高20~25厘米。总状花序偏向一侧,着花6~10朵,花乳白色,下垂,具浓香,花期4~5月。常见栽培的变种有①大花铃兰。②粉花铃兰,花被具粉红色条纹。③重瓣铃兰,花重瓣。④花叶铃兰,叶片具黄色条纹。
性喜湿润及半阴环境,好凉爽、畏强光直射和高温,较耐严寒,不耐干旱。要求土质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土壤。露地栽培多行秋植。
⑵ 铃兰花的介绍
花语:纯洁·幸福的到来
种类:百合科
原产地:日本、欧洲
花色:白
花期:初夏
●别名:君影草
又名「君影草」,但一般仍通称为「铃兰」。
铃兰(C0nvallariamajalisL·),又叫草玉铃、君影草。属百合科,是北欧芬兰和瑞典的国花。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分枝很多的根状匍匐茎。它的2—3瓣披针形的平行脉的大叶片,从基部包裹抽出;10多枚成串的乳白色下垂的钟状小花朵,排成总状花序,向一侧斜倾而长。4—5月间开花;长着球形的浆果,成熟时转为红色。
铃兰分布于亚、欧、北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湘、浙等地。我东北地区的野外仍可找到野生的铃兰。它生活于半阴、湿润、凉爽和排水并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畏强烈阳光直射和高温,较耐严寒,不耐干旱。
铃兰,2至3年进行一次分株繁殖;晚秋,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掘起根状茎端的幼芽进行分株种植。大型幼芽分株后,翌春开花,小型者隔年后开花。铃兰地下根茎的顶端有花芽和叶芽,花芽钝圆锥形、肥短,第二年即可开花;叶芽长圆锥形、尖瘦,在第三年才可开花。第一分株最好留4—6只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叶芽,种在深耕、肥沃地上为好。也可在秋后至来春3月上旬期间,将根状茎分割成几段,每段各带4至6只芽,伤口涂抹一些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内盖土约5厘米。如育种或从远地引种时,可用种子繁殖,秋天下种,翌春发芽。
管理铃兰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后,每隔7—10天浇稀释的腐熟饼肥一次,当出现花梗、花谢及秋季后各施液肥一次。开花后宜及早剪掉茎枝,仰使养分集中供给根茎。露地在越冬时,可在地面盖草或细土以防寒冻。
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茎放在3℃——5℃下贮藏14—21天,然后取出栽在盆钵内,但不使它见光,温度保持在12—14℃,待幼芽出土后才使它见光,此时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然后适当浇水和追肥。培育恰当的话,以后便可开花。如不事先给予低温和黑暗处理,常使叶片生长参差不齐、花草不得萌发。
铃兰花别具兰花幽香,因而得名。宜植于林下、林缘、草坪、坡地,是一种很好的地被花卉植物。用作切花,也可盆栽。
铃兰全株是常见而疗效显著的强心、利尿药。花朵可提取芳香油。
⑶ 关于铃兰花的一切资料
铃兰花也称山谷百合、风铃草、君影草,是铃兰属中的唯一种。
植株全部无毛,常成片生长。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浆果,熟后红色,稍下垂。种子扁圆形或双凸状。常生于阴坡林下,耐寒,喜阴凉、湿润的环境,忌炎热。 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海拔850~2500处均有野生分布。
喜凉爽、湿润及散射光及半阴的环境,耐寒性强,忌炎热干燥。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要求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夏季休眠。
铃兰花的寓意:
在法国,铃兰是纯洁,幸福的象征。每年5月1日,法国人有互赠铃兰互相祝愿一年幸福的意思,获赠人通常将花挂在房间里保存全年。
铃兰花语,象征着幸福永驻。它的花语是幸福归来。
铃兰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通常它很难开出花朵,所以寓意着幸福会来得格外艰难、宿命的忧伤等含义,它也代表着坚贞温婉的爱,通常可以将它佩戴在身上,能展现出独特的气质。
铃兰花在春季五月时开花,象征着幸福归来的意思,代表的含义非常深刻,平时可以将其盆栽摆放在家里,也可以送给想要祝福的人群,能增加两人增加的友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铃兰花网络—铃兰花语
⑷ 铃兰花有哪些颜色
除了常见的白花外,变种有大花铃兰及红花铃兰。特别是大花铃兰,在四月间会从一对深绿色长椭圆形叶子上伸出弯曲优雅的花梗,绽开清香纯白的花朵;除了单瓣,还有重瓣铃兰的品种;有的园艺杂种呈现斑叶,称它为斑叶铃兰。
⑸ 铃兰花有几种颜色
铃兰花有三种颜色,主要为白色,还有粉红色和淡绿色。
白色为原变种的颜色内,其主要变容种有大花铃兰、斑叶铃兰、红花岭兰、蒙大拿铃兰和重瓣铃兰。其中大花铃兰、半夜铃兰、重瓣铃兰为白色,红花岭兰为粉红色,蒙大拿铃兰为淡绿色。
铃兰喜欢半阴而且湿润的环境,铃兰生长所要求的土质需要肥沃的砂质壤土,铃兰的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4~5月,铃兰在冬季进入休眠期。
(5)粉色的铃兰花扩展阅读:
观赏价值:
铃兰植株矮小,幽雅清丽,芳香宜人,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通常用于花坛花境,亦可作地被植物,其叶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有乳白、粉红和斑叶等品种。入秋时红果娇艳,十分诱人。
由于所有花朵都向下绽开,当切花使用时,应以细铁丝和透明胶带特别处理,让花朵看起来比较明显。
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阳利水;活血祛风。主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6g;或研末,每次0.3-0.6g;或制成酊剂、注射剂用,用法用量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灰研粉调敷。
注意:本品有毒,使用不能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