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花古
『壹』 安徽花鼓灯的流派
兰花有冯派、陈派、郑派三大流派比较受各大舞蹈院校推崇,还有杨派、唐派、王派、赵派等十几个地方性影响较大流派。鼓架子和锣鼓也有很多流派
『贰』 舞蹈音乐的器乐类歌舞音乐
花鼓灯:一种南方汉族歌舞,主要流行于安徽怀远、凤台等县。每年春节至元宵节灯会期间,花鼓灯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据民间口碑资料,早在清光绪以前,花鼓灯就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表演形式,有了较丰富的音乐和舞蹈。
1、灯班组织: 灯班的角色,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或“包头”。每“灯班”都有专门的锣鼓乐伴奏乐队。
2、表演形式:(1)开场表演:又可分为“上灯场”和“舞岔伞”等程序。(2)大场:又称“乱场”,为花鼓灯的主体。(3)转场:为大场和小场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部分。(4)小场:有“小花场”、“双花场”等不同节目,系由2、3人表演的情节舞蹈。(5)盘鼓:可分为地盘鼓、中盘鼓和上盘鼓。(6)后场:属小歌舞剧部分,曲调为山歌和地方小调形成的“花鼓歌”。
3、花鼓灯器乐曲:花鼓灯音乐可分为花鼓歌和器乐曲两个部分。花鼓灯的器乐曲以锣鼓为主,吹管乐为
花鼓灯乐器三大件:“花鼓、大锣、大钹” 汉族歌舞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记载,秧歌始于“南宋灯宵之村田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秧歌专指俗称为“地秧歌”和“高跷”的两类节目。广义的“秧歌”主要分两类:一类指民间节庆集会时,可穿插或同时表演的各种歌舞节目等;(如《旱船》、《龙灯》)另一类指某些在秧歌基础上向戏曲、曲艺过渡的艺术类型。(如二人台、二人转)
1、秧歌的溯源
(清)吴锡麟《新年杂咏抄》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 认为,南宋歌舞《村田乐》是秧歌的早期形式。
2、器乐类秧歌音乐
秧歌音乐也可分为器乐与声乐两类。一般情况下,器乐主要用于大场舞蹈,声乐主要用于小场的民歌与小戏的演唱。 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中南部的少数民族歌舞,可分为芦笙舞和葫芦笙两大类。其中芦笙舞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和湖南等省的苗族和壮侗语族诸民族中;葫芦笙舞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省的藏缅语族彝族支各民族里。
1、芦笙舞的溯源
唐代,樊绰《蛮书》说:“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招乎。”
2、芦笙舞的形制、组合及表演形式
芦笙采用竹、木所制,由笙斗、簧片和共鸣器几个部分组成。
演奏形式约分为四种:独奏、对芦笙、套芦笙、芒筒芦笙
表演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和地域性差别。(苗族)
(1)芦笙排舞
(2)芦笙队舞
(3)踩芦笙
(4)双人舞与单人舞
3、芦笙舞音乐
(1)体裁类型
芦笙音乐可分为舞曲、礼乐、叙事曲和吹歌四类。
(2)织体类型
①单旋律型
②主调型
③复调型
(3)曲式结构
乐段:三截式、展衍式、带变奏的反复
组曲:变奏体组曲、循环体组曲 (一)藏族囊玛
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品种,一度受到藏族知识分子和歌舞艺人加工、规范后,被藏族封建贵族纳入宫廷,后又重性散步于民间。 “囊玛”是藏语的译音,原意是“里面”、“屋里”,也有人解释为“集中”。
1、囊玛的溯源
“囊玛”的来由说法颇多:有说囊玛一词系外来借用语,是南亚大陆巴基斯坦一带的“呐嘎玛”(歌曲之意)的谐音,从拉达克传进来的。
2、囊玛音乐
囊玛音乐由中速的器乐前奏、慢板歌曲乐段、快板舞曲乐段三部分组成,具有定型性、程式性较强的音乐和表演程序结构。 囊玛音乐一般由笛子、扎木聂琴、扬琴、京胡、特琴、根卡、串铃等七件乐器组成的乐队演奏。
(二)象脚鼓舞
流传在云南省的一种傣族歌舞,采用象脚鼓、铓锣和钹伴奏。五点钟,带有舞歌与打击乐曲循环交替出现,歌时不舞(奏)、舞(奏)时不歌的表演形式特征,又可分为象脚鼓舞、跟鼓舞、孔雀舞、十二马舞等多种类型。傣族《跟鼓调》是“做摆”(集会)时贺客队伍以歌舞酬谢、恭贺族人所唱的祝颂调,傣族称为“喊半光”。
(三)维吾尔族木卡姆歌舞
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传统古典大曲,具有统一调式体系,以歌、舞、乐三者组合而成。
1、木卡姆溯源
一种观点认为:“木卡姆”一词源于木卡姆为古龟兹语,意为“大曲”。也有人认为阿拉伯语“玛卡姆”的音转,作为一般音乐用语有“声音”之意,作为音乐术语,则有“特定的调式,旋律的模式及其即兴演唱”。
2、木卡姆音乐
木卡姆音乐的两种歌舞组曲结构形式:
其一是像十二木卡姆第一部分的歌舞组曲和第三部分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样,其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
3,“麦西热普”
(1)原意为“欢乐的晚会”,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组成,没有间奏,甚至没有长于一个乐节的过门。
(2)唱词
木卡姆的唱词是一些内容不相关连的诗歌连缀起来的。
(3)音阶调式
以自然七声音阶为主,兼有五声、六声音阶。
(4)伴奏乐器
沙塔尔、弹波尔、独它尔、手鼓、热瓦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