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兰花花
① 我的名字有个兰字,取个什么抖音名好呢
名字里边有一个兰字可以取岸芷汀兰或者一品幽兰。
② 《再见芙蓉镇》说了些什么
“把自己烧进去”:实现人的主题
——访《再见芙蓉镇》作者何建新
记者 韦衍行
1、关于《再见芙蓉镇》的缘起
记者:最近您的新书《再见芙蓉镇》在起点中文网首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能和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缘起吗?
何建新:说到《再见芙蓉镇》就不得不提到我的家乡,湖南省嘉禾县石桥镇,这里出过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古华,他写的《芙蓉镇》在七八十年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拍成了电影,获奖无数。
记者:我记得电影《芙蓉镇》是在湘西王村取经拍摄的,现在这个地方就叫芙蓉镇。
何建新:是的,谢晋导演的电影拍得非常好,精彩的展现了原著的思想,姜文、刘晓庆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电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王村改名为芙蓉镇,现在这个地方是热门的旅游景点。而我的家乡,错过了这个荣耀的时刻。
记者:在采访您之前,我从网上看到有资料说嘉禾县对于“溜走的芙蓉镇”非常惋惜,《再见芙蓉镇》是为了把“芙蓉镇”再找回来吗?
何建新:(笑),我是比较佛系的一个人,如果《再见芙蓉镇》真能把“芙蓉镇”找回来,我当然会非常高兴。这个书名再见芙蓉镇,再见说的是离别,也是再次相见的意思。
近些年,嘉禾县县委、石桥镇政府都在为“芙蓉镇”正名出谋划策,比如嘉禾县政协第九届全会全票通过《关于把石桥镇打造成芙蓉镇原型地特色小镇的建议案》;石桥镇已经将古华出生地申报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名更名为芙蓉村。
经济发展,文化先行。嘉禾县人文历史资源得天独厚:嘉禾是炎帝教耕之地,是农耕文明的起源;嘉禾是民歌之乡,“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凭一己之力代表南方与北方半分天下;嘉禾十景“珠泉涌月”、禹迹龙门、丙穴瀑练、晋屏晚翠、普济钟疏等文化内涵丰富,值得大力弘扬,比如珠泉亭楹联,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勉励官员清正廉明,惠泽于民。
嘉禾有如此美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我非常愿意把他介绍给全国的朋友,而不仅仅是芙蓉镇。
记者:您好像还没回答《再见芙蓉镇》是不是为了把“芙蓉镇”再找回来,这部作品是受人委托而写的吗?
何建新:我花了8年的时间来写这本书,和古华的《芙蓉镇》一样,《再见芙蓉镇》只是自己心中所感所悟,里面有许多人的原型,有30年多年社会的变迁,虚实结合,虚实相间。
我看你年纪不大,应该是个90后吧。你可能无法想象,二三十年前,人们买肉是要挑肥的买,你也可能从来没有体会过吃不饱饭的滋味。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只是想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当你知道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你就会珍惜,就会感恩,就会思考,就会改变,少年强则中国强。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这本书是一本教化意义的书吗,现在的年轻人愿意看故事,但肯定不愿意听说教。
何建新:我尽量不惹年轻人讨厌。当一个人老的时候,就开始喜欢说教,这种人自己的经验并不见得比年轻人高明。我欣喜的看到年轻人不再听什么信什么,他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另外,其实我并不老,只是长得比较着急。
我着急的不是没人读我的书,而是现在这个社会文化环境,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思想上,劣币驱逐良币,黄赌毒、麻痹精神的东西一定是最快最容易传播的,因为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人性也有许多优点,我只是在我的作品中展现着这一切,提供给人思考,说不上教化意义,如果读者真有所得,那也是他本已具足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记者:这本书你花了八年时间写?
何建新:其实这本书是意外所得。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不是专职作家,我一直在工作,用的是业余时间,每有感悟就写一写,有时候十天半月才写几个字,断断续续,删删减减,8年时间写了30万字,后来删减到10万字,再扩充到20万字,最后发表时大概18万字。
记者:那你对这部花了8年时间的作品满意吗?
何建新:满意也不满意,满意的是他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而且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我在起点文学首发,后来阿里文学、逐浪文学等网站都主动联系我签约,这说明还是有人认可这本小说的价值,也有影视公司想买断拍摄的版权,再现芙蓉镇的风光;另外石桥镇正在打造芙蓉镇的IP,能参与到家乡的文化建设我也非常高兴。不满意的是《再见芙蓉镇》作为我的首部作品,还比较稚嫩,希望读者海涵。
2、《再见芙蓉镇》与《芙蓉镇》的相同与不同
记者:《再见芙蓉镇》说是《芙蓉镇》的姊妹篇,为什么这么说呢?
何建新:首先我和古华都来自同一个乡镇,我们都在同一片土地上成长,对这片土地有天然的热爱,古华的《芙蓉镇》和我的“芙蓉镇”,原则上没有什么不一样,天底下有许许多多的“芙蓉镇”,他们都一样历经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但是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虽然在同一个地方,但你看到的世界,和他人不一样,因为对你而言,世界,就是你理解的样子。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芙蓉镇日渐冷清,而芙蓉镇的那些故事却在时间的河流中越发显得珍贵。总有些不变的东西,让你感动。
记者:您书中的一些故事匪夷所思,我很好奇,这些故事是怎么想出来的?
何建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里面许多故事都是在集市听来的,我小时候在镇中心完小读书,我对石桥的市集印象深刻。
嘉禾县有赶集的文化,石桥镇每逢一四七赶集,塘村每逢二五八赶集,嘉禾县城每逢三六九赶集。
赶集是乡村人们非常重要的活动,相当于手机的朋友圈,哪天不刷就难受。更何况,赶集3天才一次。
商人每天都有赶不完的集,普通人一般就赶最近的集市。
石桥圩,不大的集市,市集中心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被岁月磨得光溜明亮。
民以食为天,最中心是卖肉的铺子,卖肉的胡屠夫一口大刀上下翻飞,一圩杀一头大肥猪,从来不卖隔夜肉,这样的铺子有十多个,旁边是两家卖豆腐的,村尾的毛头点的水豆腐白滑水嫩,吹弹可破,等不到散场就卖光了;卖菜的王麻子天还没亮就在地里择了青菜,赶了3里的路,绿油油的菜叶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很快就上了人们的餐桌。
肉铺东边是卖箩筐、簸箕、扫把、竹椅、竹筷的,都是用竹子制作而成,清白、墨绿的竹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再往前走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那是附近有名的药仙,从山上挖了喊不上名字的草木茎叶,有治跌打损伤、有治伤风感冒的,还有强腰固肾包治百病的;
南面有针灸拔罐的小摊,理发烫头的小店,还有笑容满面身在暗处的半老徐娘;西边遍地锅碗瓢盆、刀叉剑戟摆在案前,锄头、镰刀、斧子,各种农具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北面是吃点心的小摊,最受欢迎的是米豆腐,还没到晌午就坐满了人,有人吃完就走,也有人打上半斤水酒,要一碟花生,跟南来北往的人一起说天南地北的话,直到散场。
人群来来往往,集市熙熙攘攘,酒香汗臭,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人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我小时候最盼望赶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花1元钱买一个带肉的油糍粑。
人的最淳朴的愿望都是一样的,希望能够满足口腹之欲,希望生活衣食无忧,希望过得幸福。
在物质缺乏的时代,你多吃一口,我就只能少吃一口,而如今,我们已经不再为吃穿发愁,我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赶集花1元钱买一个带肉的油糍粑。
现在这种糍粑需要5元钱一个,我现在还吃,非常好吃,但这已经不是我最大的愿望。
记者:那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何建新: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得更好,能够真正的体验生活,就像我小时候一般,感受到芙蓉镇的烟火气,听大人们讲过去的故事,而不是天天刷朋友圈,看抖音,被动的看别人希望你看到的信息,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人。
电影《无问东西》里面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