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提兰花图
⑴ 兰字行书怎么写
1)【兰】字来行书的几种写法
【兰】字的源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2)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⑵ 第一个字是生的关于兰花的诗句
1.关于兰花的诗句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
7.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8.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
9.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
10. 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2.含有”兰花”两字的诗句
孤兰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写兰花的诗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
若无清风吹,清气为谁发——唐李白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东坡
兰的故事:宋朝还有个很有名的画家郑思肖(1239—1316)画兰不画土,以抗议元夺宋土,“邑宰闻其精于画兰,不妄与人,贻以赋役取之。怒曰:头可得,兰不可得。”郑思肖这种傲骨反倒震慑了对方,“宰奇而释之”。这种作品与作者人格的一致确乎难能可贵。遗憾的是,这幅无土春兰画卷至今收藏在美国华盛顿Freer画廊,确确实实地根无所系了。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
有关兰:历朝历代的中国士大夫们最喜欢三种植物:松、竹、梅,称它们为“岁寒三友”。松的四季常青、竹的正直有节、梅的傲霜斗雪,使这三种植物具有一种人格象征。但自《群芳清玩》问世后,作者认为“世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
游览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唐李白
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
秋兰兮尘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方菲菲兮袭予~~~~~~~~~~屈原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杨万里《兰花》
孔子曰: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
孔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古人说兰“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
忽有幽香寻不得,兰于石背一花开
为草当做兰,为木当做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唐李白
3.和兰花有关的诗句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兰》
明 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4.形容兰花的诗词
1、《兰花》
宋代:潘牥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作者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
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
2、《兰花》
宋代:许棐
竹底松根惯寂寥,肯随桃李媚儿曹。
高名压尽离骚卷,不入离骚更自高。
作者许棐,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3、《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十八 兰花》
宋代:刘克庄
清旦书窗外,深丛茁一枝。
人寻花不见,蝶有鼻先知。
作者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4、《题兰花图》
元代:刘基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置月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薋菉葹。我欲纫之充佩祎。
睘睘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作者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5、《兰花》
明代:文嘉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作者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
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
5.一首诗,关于兰花的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2007-03-10 20:32:04选出 兰花诗十首
1、爱 兰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2、寻 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
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3、采 兰
云遮雾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觅幽兰。
采取奇草花悦目,忘尽饥饿和严寒。
4、养 兰
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5、赏 兰
采回兰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飞来。
惹我夜半无睡意,灯照芳容细观测。
6、梦 兰
痴心兰花登山采,归来未歇数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顾,多少次第梦中开。
7、画 兰
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来。
8、题 兰
阳台兰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轮回汗。
风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怀。
9、读 兰
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
莳养数盆显神韵,引我诗情读华章。
10、咏 兰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从容。
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
--------------------
古 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 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 花
清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
咏 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6.与兰花有关的诗句 不少于10首
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朱彝尊《顾夫人画兰》 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王士慎《冯女郎画兰》 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石涛《墨兰》 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墨兰》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墨兰》 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叶下穿云交半面,世间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兰花册页》 (三首) 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自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汪士慎《兰》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空谷清音图册页》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李鳝《水墨兰蕙》 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幽谷芳菲》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金农《画兰》 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缪公恩《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裳。
7.代表兰花的诗句
《芳兰》 唐 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感遇》(其一)
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其二)
唐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楚思》
唐 高蟾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兰二首》(一)
唐 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第二篇:《兰花的诗词赏析》
兰花的诗词赏析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
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
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
出作者归隐的想法。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
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
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
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
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
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
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
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
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
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
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
"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
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
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
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
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
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
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
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
8.兰花诗句最出名诗句
《兰花诗》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咏兰》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明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高山幽兰》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幽兰”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花》清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以上供参考。
9.描写兰花的诗句.简单点每人一首
《题兰》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古 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秋 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⑶ 国画兰花的画法是什么呢
1、画花须有疏密、正侧、向背、偃仰、含放、呼应之关系。2、用笔勿选过硬的狼毫笔,兼毫或白云为上。水分勿多,多则容易出现墨溢、肥腻现象,也不可太少,少则干枯,无兰花清润之味。墨色一般为淡墨,体现兰花润透、雅逸之特性。3、等墨快干时点蕊,蕊的点法尤如草书之中“上”“下”字等。花托起到调节画面的作用,画兰时根据疏密需要安排,可有可无。用笔之间注意虚虚实实,勿平均用力,防止死板无轻盈感。
画兰花难就在于此,线条穿插如草书中线条的穿插,极其讲究。切忌多线交于一点形成“十字交叉”、“米字交叉”。也不可多线平行而出。兰花要分前后,即藏露,有花挡叶或叶挡花,方显出层次的微妙变化。藏露皆要含蓄,勿平均处理。意笔兰花虽精概其意,但其生长规律出枝穿叶皆要交待清楚。
⑷ 李少白的作品
水墨书法,顾名思义,只要有水和墨相互作用,笔划产生了浓淡变化的书法作品都叫水墨书法,水墨书法是一个很广泛的艺术范畴,它除了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粗细、枯笔润笔等单一墨色能形成的对比外,还加上了浓淡的对比。从而完整的形成了浓淡干湿焦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水墨书法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水墨书法产生于绘画中题字的应用,为了适应画境的需要,使字浓淡适中而不至于喧宾守主。由于是水笔着墨,在书写的过程中,墨色浓淡会产生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水墨书法作品。从元代以后就已经有使用水墨书法来题款的的国画作品了。到了近现代,西风东渐,书画家对表现技法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由于传统文人画的式微,突出画面淡化文字成为很多画家的选择,这使得水墨书法在绘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纯粹的书法作品中,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水墨书法也一直没形成一个正式的艺术门类,水墨书法在上个世纪以来的作品还都停留在美术构成和技巧的层面上。作品还只是个别字的作品,不能应用于普遍的汉字,大多只是将字如同绘画般的用水和墨共同描画而成的,以画字为主,背离了书法写气、写神而不写形的“书写性”的根本特征,甚至大半的作品不顾字是否有美感,脱离艺术的唯美性和实用性。所以初期的水墨书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书协理事、展览部主任、评审委员会秘书长白煦为主导,对水墨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出版了相关的著作,使水墨书法进入主流的视野,并得到了艺术界的推崇。后又经李少白等艺术家的丰富和发展,水墨书法的技法和表现逐渐成熟,使得水墨书法上升为中国书法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李少白是水墨书法的力推者,同时,他的双手水墨书法,更为水墨书法开拓了一个新的的表现空间。 李少白因为属于左右手都能写字的书法家,擅长左笔反书,这很适合作表演,因为在舞台上,需要一些戏剧化的效果。所以他时而做一些舞台上的书法表演。对于学术界对书法表演世俗化倾向的质疑,李少白认为那是适应场合的需要,并能启发智慧,推动文化的影响力,所以也是可行的。但这种表演一定要基于传统,不能完全为表演而表演,无论书写的方式如何,字都要经得起推敲,要有基本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这样才是对优秀文化的宏场而不致沦为误导大众,成为完全的雕虫小技。
李少白书法作品
李少白作品以行草为主,兼擅楷隶,他七岁学书法,揩书临于颜、褚、欧、赵,行书主攻苏轼、黄庭坚、米芾、文徵明、祝允明,草书主攻张旭、怀素、王羲之、孙过庭、贺知章。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挥毫。
关于书法的学习,李少白的思想是要背贴而不是临贴,临几年未必能融为已用,背几天即可与自已的风格浑然一体。因为学书法的目的不是写的和原贴一样,成为“奴书”,而是要吸收成自已的东西。背贴时与原贴写的不一样没有关系,有差异才能有对比,对比自已所写与原帖的差异,择其善者而从之,自已的好就保留自已的,原贴好就依照原贴的,这样书艺就会迅速的提高,并迅速形成自已的风格,而这,才是背贴的根本目的。练习书法时,进入一个松静的状态,记忆力也会变得非常好,这种状态也是能实现背贴的基础。 我们相信,音域宽广的钢琴一定能演奏出 比单一音色的铃铛更有表现力的乐章;色阶丰富的水墨一定能书写出 比非黑即白的写法更有表现力的作品。
上善若水,水给了万物以生命,一切生命都因为有水才会灵动鲜活。水是中国书画的灵魂,没有水的表现,就谈不上中国的书画艺术。所以我们相信,有水的加入,将会使书法作品的达到更美妙更丰富更灵动的境界。
大道至简,不过一阴一阳而已。墨色极浓,水色极淡。浓淡相融,于是就可以二生三,三生万千之墨韵;就可以水墨交融,从而气象万千…… 水墨书法需要双手配合。而上天给我们两只手,一定是因为两只手能做出一只手做不了的事。通过双手配合,一定能创作出比只用一只手所写的更好的作品。双手配合是人类日常劳动的必需,所以也是人人都拥有的潜能,发挥这种潜能,正如现 在倡导的全脑开发一样,能显著提升人的智慧和健康。
所以,我们才如此的钟情于水墨。我们相信,水墨书法的出现,是当代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一种进步,是当代书法家对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当有人言必称古人而固步自封时,当有人以旁门小术哗众取宠时,当有人以权威自居横批一切创意时,有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能执大道而创新?李少白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重视正统,重视大道,更重视创新。
李少白,第一个将水墨引入书法的拓荒者,第一个让水墨书法产生并成熟的人。第一个、同时也是目 前唯一一个能坚持以双手配合书写汉字的书法家。他所开创的水墨技法,既能用于榜书, 又能用于小字;既能用于行草,又能用于隶篆。他用自已的探索证明,水墨书法对汉字是普遍适用的,它既可以用于多种字体,又可以用于多种表现形式。第一个用毛笔写字的人,无法想像在其之后的人们,会创造出几千年来如此丰富而灿烂的书写文化。同样,水墨书法刚刚创立,正如中国的飞行器刚刚进入太空一样,今后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李少白的水墨书法作品,只不过是他用自已的字体进行的初步探索,更多、更美妙的表现还需要更多艺术家来参与和研究。随着掌握这一技法的书法家增多,水墨书法的相关作品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将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相信,李少白所引领的水墨书法时代即将来临,它将是传统书法发展和有益的补充。 一阴一阳谓之道。天地万物,莫离阴阳;阴阳之变,莫过书道。
书道者,阴阳之表征也,天地变化阴阳于纸面。必体于阴阳,变于阴阳,而和于阴阳。
书道是对立的统一、矛盾的辨证。人皆知其美而难解其玄,故试而言之:
狂动之后,必居静定 。极速之前,必资极慢。飘逸之笔,必发极稳。远达之力,必出中身。
刻意之间,必伴拙朴。秀美之形,必托残破。圆整之迹,必随萧散。焦浓之上,必附清淡。
厚重之外,必归消隐。张扬之内,必回敛缩。雄强之下,必守雌柔。刚健之余,必复松弛。
故能概括出书道十二字决:定慢稳中,拙破散淡,隐缩柔松。得此十二字而体会之,则书道之法毕矣。
其中:
定,慢,稳,中:是说力道,即中和之道。
拙,破,散,淡:是言笔法,即自然之法。
隐,缩,柔,松:是讲意念,即守雌之意。
知书道而修习之、体悟之,必能通达阴阳玄奥之旨,于是可脱书法之拘泥而入书道之自在。书得法,可知其貌而执于形。书得道,可随于心而出妙逸。书得法,仅能谙熟三、两种字体;书得道,则书任何字体皆无问题。故得书法易而得书道难,得书法者众而得书道者鲜。
书道与心理智识直接相通。紧张则扰,忆识昏昏,松静则灵,记忆昭昭。故外现狂动,必内守松静。以此守弱则强。
书写之道与举手投足,为人处世之道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书道可以日用,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悟透书道而日用,则心性定之,动静谐之,涵养成之,才俊出之。故书道亦如参禅,贤者不可以不修。 硬笔书法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实用性是第一位的,艺术性是第二位的。不要和毛笔比艺术性,硬笔书法必须实现其实用性后再谈艺术性。为了达到实用性,学写硬笔字最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最常用的工具
硬笔书法已进入签字笔时代。由于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用方便的签字笔因成本低而大量普及,如今已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钢笔虽然表现力更强一些,但由于不方便、不实用,如今已不再常用了,日常写字还是主要用签字笔或圆珠笔。所以今后的硬笔书法应该以签字笔为主要载体,而不能再以钢笔为主要载体。用钢笔练习的一些笔法用签字笔表现不出来。所以用钢笔来学硬笔书法是不实用的,用钢笔字贴来教学也是不合时宜的。
要练习横写而不是竖写
横写与竖写其笔法是完全不同的。横写收笔应以右上收笔为主,而坚写收笔是以左下收笔为主。如果照搬毛笔字的写法,以左下收笔当然是竖写更好看,更连贯。但这种写法用于横写就不好看不连贯了。所以说硬笔书法家倡导硬笔的竖写是不合适的,虽然好看,但不实用,而且养成了错误的行笔习惯更不利于日常的书写。
一定要能写得快
能写的快是实用性的最基本要求。必须省去好看但书写困难的笔法,力戒毛笔式的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用毛笔写就很方便很利落。但硬笔就难了,非常费时间。表现空间的狭小使得效果极不自然。是违背书写工具的本性的。所谓道首先是顺应事物的本性发挥之才能游刃有余。硬笔笔法毛笔化教育的后果是,大家在实用的场合下为了写的快不得不把那些规矩舍弃,这个时候反而没有笔法了。那么我们说倡导一波三折的作法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了。硬笔的笔画粗细是可以变的,但这种变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渐变多于突变的。只有尾笔才适合突变。一定要顺应笔性来考虑他的笔法。
一定要好识别
毛笔书法现 在是越来越向纯艺术方向发展了。写法非常多。但硬笔书法是一种实用的艺术,一定要规范化,好识别。
笔法第一
力有根:力发于腕,经末节而导之,既以腕为根,以末节为枢纽,而意在笔端。垂直力唯腕,水平力在指,腕动而位之,以指端书其细节。 水墨画也叫写意画,从其产生到现 在大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古典水墨时代,从古代到近代,以模糊及平面的意象为特征,因此也可以称为模糊意象时代。第二阶段为现代水墨时代,从民国以来,国画接受西画的审美,建立起徐蒋美术教育体系,力求表现准确的明暗、结构和色调,但由于受写意画材料和技法的限制,不能表现复杂的综合的渐变,色调的表现是跳跃的,概括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概括意象时代。第三时期是新水墨时代,对应的画派叫做新水墨画派。它以复合笔法为技法特征,以色调的精准控制为其艺术形象特征,因此也可以称为精准意象时代。新水墨画派由李少白先生发起,它刚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新水墨画派的“新”字,是相对于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说的,因为它在水墨画的核心问题——色调的精准控制上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是以前没有的,是划时代的。另一方面,它的难度相对于以前的技法来看,要难一些,熟练掌握的人会比较少,所以即使时间再过一两个世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会感觉这种技法是新的。这就是新水墨画派的意义所在。
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以双笔为特征的复合笔法产生了。复合笔法先是由中国水墨书法的代表人物李少白先生首先提出的,主要的方式是左右手各执一只笔,一只笔着墨,一只笔着水,于是形成了以复合笔法为特征的水墨书法。复合笔法与单笔的渐变相比是有其突出的优点的,首先,它解决了衔接的问题,一个笔只着单纯的一个颜色(包括清水或是墨都可以认为是一种颜色),只要所配制好的一定色度的颜料是充足的,那么笔书写的是长度是不受限制的,一笔用完,再蘸相同颜色进行下一笔,是可以与上一笔的颜色衔接下来的。第二,它丰富了渐变的效果,两只笔之间的相对压力、速度、位置,角度都是可变的,这样就形成了丰富的渐变关系,能够实现更多的艺术效果。由于复合笔法的水墨书法的书写是连贯的,体现了书法的书写性,艺术效果又十分丰富,所以相比墨色不容易衔接的单笔渐变水墨书法,或是分两轮进行的水破墨及墨破水的水墨书法有着突出的优点,所以逐渐成为水墨书法的主要笔法。
后来,李少白先生将复合笔法应用的绘画当中去了。结果发现复合笔法可以实现在生宣纸上的对色调的精准控制。基于复合笔法的连贯性,对于类似于人体这样的需要复杂而精准渐变的描绘对象,利用复合笔法,可以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进行淡色与白色(以清水为之)之间的渐变,第二轮进行浓色与淡色之间的渐变。每一轮渐变,不管有多长,多复杂,由于每支笔用色的单纯,所以是可以无痕迹衔接的,两支笔的两种颜色的渐变也是自然的无痕迹的,而两轮之间颜色也可以无痕迹过渡。所以一个要求的复杂而精准的色调渐变的物体,用复合笔法可以在生宣纸上完美的表达,能达到类似工笔画的慢渗化同样的精准,但速度要快得多,效果也丰富得多。所以复合笔法对于写意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的革命意义是显而易见,因为它又进一步解决了水墨画色调渐变的精准控制这一核心问题。使水墨画从模糊意象时代、概括意象时代走入了精准意象时代。
复合笔法的应用,和国画的一些小技法作用是不同的,渐变的技法是国画技法的主体,是画任何画种的国画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如何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应用的是不是适合的问题,因此选择色凋渐变的笔法是所有国画家的必选项,而其它技法基本上都是国画技法中的技节——多一种技法更好,这样丰富了国画的表现,但不是必需的。比如,撒盐法,用矾法,泼墨法等等,确实能实现特殊的效果,但不是画所有的画都要撒盐,都要用矾。所以这些技法只是国画家的可选项。而色调渐变的方法却是必须要有的,或用破墨法,或用单笔渐变法,或用复合笔法的双笔渐变法,必须选择一种,否则作品就会生硬,不生动。
那么有了复合笔法,是不是单笔法,破墨法,单笔渐变法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呢?不是,只要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我们还是尽可能用简易的笔法。比如画花瓣和枝叶,我们大可以还是大量的用单笔渐变法。而复合笔法,还是到了需要精准控制的多层次的复杂的渐变的场合中再用。
在李少白先生传播复合笔法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复合笔法要通过两只手,太难了。一般画家是做不到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复合笔法虽然是用了双手,但两只手也还是一主一辅的。我们在生活中或劳动中,大多都是需要两手配合的,多数人都能配合的很好。我们多数人习惯性的优先用右手,这叫做右侧优势,但并不是左手就不会用了,而仅仅是比右手相对没有那么灵活而矣。那种左右手分别干不相干的事的分裂式的训练是不足取的,但彼此配合的动作是容易做到的,所以双手的复合笔法能够成为一种被书画家们大量应用的笔法。
复合笔法由于其天然的难度,虽然不可能在所有画家中得到普及,但由于其效果的殊胜,却一定会被为数众多的优秀书画家所接受并应用。其中一定会有少数人能运用的炉火纯青,所以,新水墨时代将涌现出更多的更加优秀的水墨画作品。 李少白不仅是个书法家,同时也是个诗人。其古体诗词在业内常常被人称道。其文风自然而清新,混然天成,无造作与迂腐之气。其主要作品有:
东风第一枝·咏梅
铁干凝绝/迎风傲雪/风光一时改写。悬崖古道含冰/绚烂芳华倾泻/预知春至,世间事/零落四野/无限恨/沧海桑田/忆起几多英烈。有志者,壮心似铁,青史里,明明如月;梅花宣示春天,星光点燃长夜,一时之下,有多少风流人物。看世界,指点江山,笑迎花开花谢。
清平乐.张壁怀古
平川绝壁,上下多奇迹。历史沉沉烟波里,铁马金戈堪忆。
明堡寺庙佛经,暗道屯甲藏兵。回望介休古镇,心追隋唐明清。
踏莎行·山西文化之旅
介休云飞,张壁雀舞,霜叶尽染东篱处。流通至此易流通,商都又有新商路。
地赋闲情,天成雅趣,谈笑鸿儒各自书。古城新貌香飘彻,翰墨如云人如故。
五绝·迎春诗
残雪悄悄褪,梨花次第开。春风怜冰影,碧水燕归来。
鹊桥仙·春回
纤纤云彩/青青古木/燕语莺飞处处。一江碧水向东流/看又是 /千帆竞渡。花开似雪/絮飞如雾/蔓草轻阶信步。春山一顾一留连/望不尽/天涯归路。
满江红.北雁南飞
花褪残红,曾记否,早春时节。微寒夜,萧瑟风起,一任芳歇。月轮初上堤下柳,人约黄昏城头阙。怎堪那,云水路茫茫,心切切!天涯旅,阳关叠。风漫卷,他乡月。问东风消息,又是经年!人生如梦时飞度,北雁南飞关山越。抬望眼,何时共一堂,齐欢悦!
点绛唇.踏春行
三月京都/草长茑飞新绿树/暖阳如注/照见流云处。雁字回时/独自凭栏伫/春满目/江山画图/却与谁同顾?
虞美人·钗头凤诗意
婷婷玉人红酥手,脉脉黄藤酒。谁人能解此中愁,四目相对无语泪先流。满城春色香飘彻,只是东风恶。山盟虽在梦难托,空有一腔忧恨向谁说。
喝火令·漫山红遍满庭芳
日照天如洗,风清碧水香。漫山红遍满庭芳。已是众志成城,日月铸辉煌。 篝火燃诗梦,星光兆瑞祥,信通四海誉三江。富我人民,富我城与乡。富我万里华夏,山海共霞光。
鹧鸪天·把酒临风
把酒临风月一轮,政通人和水无尘。由来不作寻常事,此刻甘为渡船人。
谈武略,论韬文。千秋功业意深深。惯看天下勿勿客,惟君豪情四海闻。
浣溪沙·轻舟一叶满天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云笺雁字落平沙。轻舟一叶满天涯
碧海重重云散去,星光脉脉笔生花。思接千载意何佳
捣练子·天籁
花弄影,月徘徊,细雨斜风故人来。一阙清音出天籁,暗香阵阵沁心怀。
忆江南·征程
霜月冷,风吹征衣寒。醉里挑灯观长剑,低眉且听万马喑,恨不在阵前。
十六字令·扁舟
海,铁马冰河入梦来。今安在?天际一尘埃。
忆王孙·萋萋雨后
萋萋雨后燕纷纷,偕伴长空意深沉,最是乡音不忍闻,思故人,青泪衣襟月黄昏
七绝·春归百脉泉
柳绿花红淡淡妆/檐头巷尾燕成双/清泉脉脉春深意/ 轻送田边稻穗香
调笑令·兰花吟
轻嗅/轻嗅/自有暗香盈袖。兰心四海神游/慧质思接五洲。清秀/清秀/自是长相厮守。
满江红.梦寄东方
暮望星辰,回首眺,而立将至。仰寰宇,自思自量,唯见平拙。春去秋来时飞度,峰回路转万千路。观北斗,叹韶华已逝,又奈何?休懊恼,莫感伤,踏狂浪,越重洋。梦寄东方,把晶虹染亮。 玉砚银绡金笔挥,紫云丹心红霞飞。应有日,翰海共天光,难相忘。 《商略》一本经营管理类书藉,它以《孙子兵法》式的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当今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科学,许多观点出于当代而胜于当代,是一本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学著作。以下摘取书中部分章节:
《人治篇》
人是企业的灵魂,万物的主宰,故人治则万物治。人是万物之灵,具无限潜力,故治将帅士卒则可坐享万里江山。士为知已者死,使志士仁人众志成城,蹈死不顾,则事业必势如江海,虽万难亦如蚁溃。知人善任,必先知人之所需,所需者不患多,而患不明,明其需,足其所求,则诸事诣矣。凡人治者皆然:求之以所事必当供之以所需,所需足则所事者必力而从之;通则求稳,穷则思变,所需既足,奚欲流离?故凡战必先备军需,军需足而后军众定于心,定于心则忠于事,而后大事可成矣。人需有五层:“生、安、社、尊、成”,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成功。人治者,当以薪资其生,以制维其安,以邀广其社,以励强其尊,以事达其成。人治之要在于足需,足需而后人可治,人可治而后事可成。足需者,基于物,动于智,而成于德。非物无以养人,非智无以用人,非德无以服人。故善治人者,以德、才、势俱全为上,吾以此见高下矣。
《协同篇》
人之杰者必识人,必力引强于已者为已用。管理之要在于协同,使员工各因其能,各尽其能,协同于企业共同目标之中。协同之理,虽求协同而不苟于协同,使人皆思进,宜常破旧之协同而进入新之协同。人有所长,亦有所短,激所长而动于所长;抑所短而不动于所短,是为企业生之道也。激下而平,激平而中,激中而上,激平凡者而发天才之能,散而聚之,异能而同工之。则企业所聚之人力数倍矣,其势强,其生机盎然,无往而不利。协同之道,非以强力为之,必依以德。协同之德,为利于企业发展之规范,力可及之、目可见之。协同之德,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直感、责任感。必基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制度宜健全,责权宜明晰,使报酬依于劳力,使奖罚依于业绩,使励责依于态度。协同乃人之协同,故用人之重,事关存亡,不可以不察。欲识人者,必全面系统客观,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实绩,非虚言可移之,非阿谀可迷之,非诽谤可间之,是为英明之谓也。若虚言阿谀诽谤者兴,则言过其实者快,埋头苦干者痛,空话之风立形,上下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殆尽,企业不久必危矣。耻庸而荣进,人皆竞之,久则良风形之,传统成之,而财运亨通之。故精神财富亦无价也。聚沙成塔,力不同而道同,是谓之协同。组织即为协力之工具,企业即为协力之团体。
《借力篇》
一人之力微矣,凭物力,殚精竭虑,安可致于无穷?普天之下,唯人与人相知;一人之思,致十人之虑,而致万人之行, 故管理之道在于借人之力。上借中力,中借下力,下借体力物力,生生不息无穷尽矣。借力之法有二:一计划,二控制。计划流程为:知市之需知已知彼,而后确定目标、步骤并指派任务。控制之法有二,一组织,二督导。组织结构应明确职位层次、沟通管道和合作中心。督导以纠下之行,使合于政策及目标。即确立部属目标;即核察之,协助之管理是人力发展,而非事务指导,管理重在人事处理。管理系统即为人力使用系统,事必恭亲者谬矣。力以类增,非人无以致人力增。
《人才篇》
人者,天地之灵秀;才者,万物之协和。故济世之才也,必学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结之,结而创之。学思行结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品学优又宜合于众:敏时务以应对兮,持操守以乐群;健实学以良习兮,帅团队以日新。才可识。当瞻其前,顾其后,发其长,虑其下,而后可人尽其才。可择时事以问之,侧偶然以观之,动员工以荐之,力排众议,登长册以备之。才可求。精英于彼,彼治而我乱,可挖之;详熟于彼,彼余而吾缺,可借之;声名显,可重金聘之;才奇缺,可学府求之。
《一心篇》
企业生物,或微如蚁,或巨如象,皆一心也。蚁所食者屑,所营者穴。象所食者木,所营者力。盖各依其力,倾心于所营,故能生也,核心业务,利也,异也。故常散而聚之,常聚而统之,则利厚而久之。心一,则力聚于盈,而盈复济于心,如此循环壮大,可致无忧于业;心散,则力溃,力溃则有盈亦败,虽庞然亦衰。心专于定,则上下皆明,故资易融,而值易升。心散于乱,则左右皆惑,盖莫能助。使核心业务分离,界定之,专注之,份额巨之,利润厚之,行业领导成之。多则惑,少则得。此之谓也。 《硬书要决》
这是一本李少白所著的理论与训练相结合关于硬笔书法的书,其要决以文言写成,凝炼而又有学术意义,这本书引导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悟在先,练在后”观点,以要决引导练习,从而能较快的提升书法水平和技能。下面是书中的内容节选:
硬笔书法要诀的学习方法
此诀若熟而能诵,而后练之必有所悟。有悟而练,每练必有所得,生生不息,书艺可精进不止。
初学书者,悟在先,练在后,所练不拘时之短长。悟有得而后自会功勤,如此书艺日趋纯熟,不日必会有成。
为什么要以古文来写?
为什么要以古文的形式来写呢?因为这一系列的要诀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贯穿于书写过程的每一笔,而在每一个笔划的书写瞬间中,能立即想出正常须几千字都未必能说明白的道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如果形成精练的口诀,简短到易背的程度,那么在书写过程中,想出任何几句,都可能立刻感悟出一个完整的道理,反过来以感悟的这个道理指导练习,也就是说书写时,心中中默念要诀中的某个自已有感悟的一句话,书写水平立刻会有相应的提高,它的表现是显著的。所以这个要诀的这种形式是硬笔书法这种功法的“武功秘籍”。
古文最适合写玄妙复杂却又要指导实践的道理,这也是《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圣贤巨作不能以白话文写的原因。其实,古人日常说话也是用白话文的,书面上用文言是取其凝练,凝练的语言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外延和思维的速度,更便于记忆,所以在传播方式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中华文明能形成突出于其它文明的灿烂文化,不是因为中国人先天就聪明,而是因为汉字的形象和古文的凝练。现代的组织各种行动纲领必须是简短的,简短才能有力,才能时时忆起,广泛传播,所以古文的价值不是为了方便阅读古代资料而是实用,是立足于现实是面向未来竞争所必须的实用!
孔子说的“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中的“文”字,不是文采,而是文言,是简短。
白话文固然通俗,但它易记吗?一千字的白话文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容易吗?文言文固然简短,但简短就一定晦涩难记吗?三、四十字的文言文很难记住吗?所有优美的有文采的文言文,其特征都是用对仗,类比、等各种修辞方法来方便记忆。
时代在前进,文言也在变革,如标点的出现可以省去许多语气词。现 在已不常见的物品可以不出现在句子中,所以现代的文言会变得更简练更易懂。
在不久的将来,古文的复兴是必然的。最现代的知识会会浓缩在最简短短的文言当中,将来的儿童,更多的不是背古诗,而是背浓缩现代知识的古文经典,他们将在儿童期就熟记大量必备的现代知识,而他们将是时代的栋梁。
李少白书画方面的出版
1、李少白书法小集
内容全部是李少白的书法作品。
2、李少白书法册页
为真迹本,每一册内容均不同,书写内容多为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作品。
3、手卷作品
为和其他画家共同完成的书画长卷。
⑸ 描写兰花诗句或词语
1.描写兰花的优美诗句大全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 *** 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 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5、《饮酒·幽兰生前庭》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2.描写兰花的诗句.简单点每人一首
《题兰》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古 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秋 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3.描写兰花的诗句大全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4.形容兰花的诗词
1、《兰花》
宋代:潘牥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作者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
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
2、《兰花》
宋代:许棐
竹底松根惯寂寥,肯随桃李媚儿曹。
高名压尽离骚卷,不入离骚更自高。
作者许棐,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3、《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十八 兰花》
宋代:刘克庄
清旦书窗外,深丛茁一枝。
人寻花不见,蝶有鼻先知。
作者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4、《题兰花图》
元代:刘基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置月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薋菉葹。我欲纫之充佩祎。
睘睘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作者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5、《兰花》
明代:文嘉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作者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
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
5.有关形容兰花的词或句子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宋-刘宰 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
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
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 【兰花】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
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
等中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雇便春风。 【兰花】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兰花】宋-王迈 见山堂里小春寒,觞政诗囊甚有欢。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写猗兰。 直须博都去纫佩,只欠香来劣可餐。
菊磵一枝光洒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兰花】宋-杨万里 护雨重重膜,凌霜早早春。
三菲碧弹指,一笑紫翻唇。 野竹元同操,官梅晚卜邻。
花中不儿女,格外更幽芬。 【兰花二首】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兰花二首】 曲水流边苔色浸。
晴芬溢青兰。 骚客毋烦赋纫佩,自爱逸而野,芝兰花自香。
花中不儿女,牙发消疏气骨存。 直须博都去纫佩。
菊磵一枝光洒落。亦思九畹滋,付与幽花接续香,只欠香来劣可餐,欲寄同心者,采采倏盈把。
飞流下危磴,要使中心安,觞政诗囊甚有欢。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鶗鴃潜消百草芳。
【塘上闻兰香】 大谷空无人,白谷挹高寒。 等中海山闲草木,美人自在写猗兰。
蕙风和畅人非昔,生处虽殊臭味同,东皇一雇便春风。 闻名久向骚经内。
亭亭复亭亭。如何咫尺间。
中庭花木繁。香久亦不闻。
三菲碧弹指。 【兰花二首】 春到兰芽分外长。
花开不可见。 【兰花】宋-杨万里 护雨重重膜。
【采兰吟】宋-释文珦 楚芳有幽姿,移植来中庭。 【幽兰】 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
入室自成芳。 【种兰花】宋-赵时伐 深林瘦径傲朝昏。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骚人定等差。 杂以青瑶芝。
【兰花二首】 曲水流边苔色浸,日暮三叹嗟,花带癯仙辟谷颜,识面翻从要服中。 叶如壮士冲冠发。
含秀委微霜。 江蓠圃蕙非吾耦,移来远自剑津湾。
圃翁认叶非漳种。 绿葹虽外蔽,承以白玉盘,千金买歌欢,不容霜节老云霞。
开花不竞节,疏弦何泠泠,墨客知花是楚魏,交游多在菊之间,省郎行矣趣含香,造化工夫有抑扬。 全带安期溪涧碧,时有横风遮。
【兰花】 闻说吾家又一种。 平生我亦好修者,烂若霞绮攒。
玄圣未成调。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结根喦谷谢群芳。
政坐国香到朝市。 【三花斛三首右兰花】宋-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
佩服林下游。 愿结美人佩,贞洁终能完,把玩日忘餐。
岂知生平心。 生无桃李春风面,不妨人作易芳看。
【兰花】 长身大叶耸丛丛,永根乱吐小红芽。 绿萝托芳邻。
重客分明知小李。 野竹元同操。
潜姿发玄麝。 从此国香春不断。
弃之不彼即。 灵风晓方荐,骈罗混荒菅,右军遗墨动清吟。
援琴坐白石。 【咏兰诗】 折茎聊可佩,山深愁路赊。
九畹谁移炎海角,不随红叶自低昂,希声难为听,渺若天一涯【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宋-刘宰 破除百卉发孤芳,红紫罗锦屏,半庭新补冷云痕。美人偶一顾,多谢光风为发扬。
众草何青青。 徒媚夸毗子,孤芳空自馨,吐艳明朝霞。
道远不可求。不叹知音稀。
馨香满襟袖,何以奉尹邢。 此时不见知,茅草如人长,卒获君子观。
【兰花】宋-王迈 见山堂里小春寒,清芬散逐楚风扬。一茎止一花,幽花凝紫檀,凌霜早早春,力薄身伶俜,光风满地长儿孙,香得山阴直到今,一笑紫翻唇,格外更幽芬,名在山林处士家。
云窗雾阁中。 行辈合推梅以上,微偷勾漏箭砂红。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 春风桃杏华。
平易堂中无个事,余怀为谁写,湘累久长叹,官梅晚卜邻。 【兰花篇】 阳和煦九畹,乞取幽兰镇小山,一枝相对吐清香,香气清且嘉。
寻根竟不见,清露夜初溥展开。
6.形容“兰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画兰》 李日华
2.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兰》 丁谓
3. 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采兰吟》 释文珦
4.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兰》 梅尧臣
5.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 李世民
6.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7.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写兰》 景翩翩
8.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折枝兰》 郑板桥
9.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张羽
10.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咏兰诗》张学良
11.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浣溪沙 兰花》
12.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兰花诗》 唐 李白
13. 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刘宰
14.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兰花》 秋瑾
15.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兰花》 孙克弘
7.写兰花的词
1.柳腰斜舞,杏靥含娇,明媚春光好。
绿窗清悄,香径软,百卉迎花如笑。从兰独巧,忽并蒂四抄花连绕。
想从来一根苗,两样英少。 陋室俨如蓬岛,似仙娥群聚,弄晴春晓。
花客窈窕,湘帘下素影参差回抱。香魂缥缈,又浑似一群娇鸟。
乘东风齐上琼枝,带绿烟轻袅。 2.冰姿何必争时宠,丽质天生淡淡香 最是教人相思处,摇风独秀自芬芳 秋雁回空,秋江停波。
兰独不然。芬芳弥多。
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3.兰 净化多少心灵? 纯洁多少生命? 淡淡一缕清香, 送来一帘幽梦。《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8.形容兰草的诗句
(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蕙》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兰花诗 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明景翩翩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溪沙 兰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张学良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兰唐 崔涂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清秋瑾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唐 唐 李世民《芳兰》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 张九龄《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 陈子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唐 高蟾《楚思》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
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唐 唐彦谦《兰二首》(一)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 唐彦谦《兰二首》(二)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唐 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唐李白《赠友人》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唐 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唐 李群玉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 李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 刘驾《兰昌宫》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唐 陆龟蒙《方响》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唐 崔涂《幽兰》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唐 白居易《问友》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唐 陈陶《种兰》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