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酒民赐
❶ 农村风俗习惯
破五节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这一天不准妇女串门,串门不吉利。《清裨类钞》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这天各家都吃水饺,意为用水饺包起来,以求吉利。如今虽说人们对妇女串门不讲究了,但这天吃饺子却成了各家习惯。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济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景象极为壮观。每到此时,各大公园、厂矿企业及大街小巷,均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入夜,宫灯、纱灯、鱼灯、花篮灯、跑马灯……光华四射,美不胜收。
尤其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更是独具特色。各式各样的花卉灯、鸟兽灯、走马灯、故事灯、谜语灯等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这一天,家家户户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节前后,济南的街头巷尾,到处是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舞龙灯的,舞狮子的。人们把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强烈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融入这种富有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增加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俗叫“龙抬头”,意为龙兴治雨,风调雨顺。清朱蠡尊《日下旧闻考》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这一天,市民早起,炒“蝎子爪”(即豆子腌泡后)吃,以避免虫咬蝎蜇;老男少儿都理发,以视精神,免除灾病;农村盛行用炉灰“打囤”,预祝丰收。这些习俗已被人们延续至今。
清明习俗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习俗。在济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与“植树”。
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远足或远游,现在则叫春游或郊游,它是“清明”时节的主要习俗。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济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每到清明节,春光灿烂,风和日丽,人们南登千佛,北游明湖,郊游、泉边,游人如织。这种春游的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
扫墓
清明扫墓,在阳历四月初五、六日,市民都携纸、香和供品上坟祭祖,为祖坟添土,追念祖先。据说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从秦代就开始了,汉代继承秦制未变。到了唐代,扫墓才固定在清明举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一诗中写道:“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就是描写郊野扫墓情景的,到了宋代,人们都在清明日拜扫祖墓,京都人士倾城出郊,四野如市。在今天,清明节这天已成为人们缅怀英烈、掉念去世亲人的日子。
荡秋千
清明时节,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清明节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绿杨深外,或在街前广场,立木为架,上袈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两绳可前后上下飘荡,极富乐趣。相传荡秋千本是北方胡人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刘桓公北征时,才将这种游戏带到汉族中来。汉、唐以来,多用在皇帝的后宫和显官贵族的园囿里,后来才渐渐传到民间。
插柳和植树
清明正是“绿柳才黄半未均”的时节。济南城乡,过去都有插柳于门,妇女,儿童头戴柳枝、柳球的习俗。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发现为记年和表示长寿的美好愿望。如宋人赵元镇的《寒食》诗中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之句;农村有“戴个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农谚。后来,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却盛行不衰,并推而广之,继而在清明时节演变成植树造林。民国4年(1915年),清明节被定为植树节。现在,每到清明前后,各地都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青青的杨柳,不但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也寄托着人们无限美好的希望。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一个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
我国宋朝时已有“裕佛会”。民间煎香药糖水,相互赠送,到佛寺烧香施舍的,叫做“浴佛”。或买鱼、龟、螺、蚌等水中动物放生。大庙宇内多辟有专用的放生池,供人们放养动物。传说四月初八这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济南庙宇众多,在过去,四月初八浴佛放生也相沿成习。这天,东岳庙、北极庙等寺庙的僧道,都设坛念经做法事,许多善男信女也都涌进庙里争舍钱财。有些人还口诵放生咒,将买来的鱼、龟、螺、蚌等水生动物投放水中,终日不绝,借此表达他们的慈悲心怀与对宗教的虔诚。
端午节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古人把五月也称作“午月”,五日又常写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时”当作“养辰”,故“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从唐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济南人过端午节主要有以下特点: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饮雄黄酒,吃粽子。端午节这天早饭前,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再食用粘米、红枣等包成的粽子,饮黄酒据说可以杀虫害,避百邪,包粽子则是为了凭吊爱国诗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节这天,在济南一些名士则在这一天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合。以上这些风习,有些一直延续至今天,如端午节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济南依旧很兴盛。
碧筒饮
荷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饮。
据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了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人们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当时亲身体验过的文人的话说,就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济南荷叶矗盛酒外,用它还可以做成许多独具风味的食品。如将鲜嫩碧绿的荷叶,用热水略烫一下,煮粥时盖在粥上,等煮好的粥凉后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叶粥”,是济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猪肉,炒好米,拌上酱油,然后选用大明湖产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叶,洗净,一张荷叶包起一块猪肉和适量的炒米,摊放在碗里,再上蒸笼,蒸熟后即成“荷叶肉”。吃是连肉带荷叶一起吃,即有猪肉的美味,又有荷叶的清香,特别鲜美。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成荷叶鸡、荷叶鱼等上等佳肴。此外,用荷叶包装食品,也是济南特有的风俗。以前食品店里卖的蒸包、锅贴、熟肉以及腌菜等,许多都是用荷叶包装,这样即不透油、透水,又别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们欢迎。
另外,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干净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
“吃春”
济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清代人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济南近郊仲宫一带盛产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叶时,也正是济南人“吃春”之时。此时,农民们把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掰下来,拿到市场上叫卖;喜欢“吃春”的人们争相购回家中,品尝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种吃法。而济南的“香椿芽拌豆腐”远外闻名。人们将香椿芽或嫩叶洗净后用盐稍腌,揉过,约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时将腌过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将蒸透后切小丁的豆腐与香椿芽末放入盘中,撒上精盐,滴上香油拌匀即可食用。再一种做法是“炸香椿”---将嫩香椿洗净,沥净水分,加盐后揉搓均匀,再在调好的面糊中沾匀,放入热油中炸黄,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后形似鱼,所以济南民间又叫“炸香椿鱼”。
济南蒲菜
济南人爱吃蒲菜的习俗由来以久,蒲菜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大明湖的蒲菜,是济南的美蔬,早已驰名国内。《济南快览》一局中记载说:“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方数省植物莱类之珍品。”《山东通志、物产》称蒲菜为“蒲笋”,是济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蒲菜的吃法有:“奶汤蒲菜”、“锅塌蒲菜”(凉碟)等。至于济南人钟爱的蒲菜烫面饺、蒲菜扁食等,也是人们喜爱的常食。凡品尝过这些美味佳肴的,无不交口称赞。
七月三十放河灯
在济南,过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举行盂兰盆会打醮育经。有的人家要烧上大批线香,沿院内墙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诚;有的则用放河灯的形式超度死在河里的鬼魂。据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时,曾发誓要普度有罪孽的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灯是用湿面做成的。晾干后,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点燃之后,放在河里,让它顺流飘去。这时,只见满河点点灯火,闪闪烁烁,飘飘荡荡,河水映得彤红。据说河里的溺死“鬼”见到灯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灯是佛教的一种迷信活动。
当年济南大明湖北岸北极庙里的道士们,也在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们白天念经,招待来庙里烧香的“施主”,并找扎纸工人和彩纸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庙前的湖水里,吸引游人。到了晚上,道士们穿上花花绿绿的锦绣法衣,敲响铙钹,吹起笙笛,从几十层台阶高的北极庙列队出来,到法船前面焚化“疏头”,同时,把彩纸扎的大型法船烧掉。一时间,烈火熊熊,照得满湖通明,使整个济南市为之轰动。以致庙内、湖畔,万头攒动,拥挤不堪。解放后,随着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灯”等活动已不复见。
明湖踩藕
济南盛产莲藕,明湖藕尤其闻名。解放前的大明湖,当时除历下亭周围及船行航道纯为水路外,其余水面阡陌纵横,形成了一块块水田。水田上“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档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际,因水较深,泥层又厚,所以只能栽种莲藕、蒲莱等,要采摘莲藕,只能下到水里去用脚踩。因此,明湖踩藕成为济南一种传统习俗。
踩藕时,踩藕人身穿一件皮制的不透水的“连衣裤”。皮衣见水后质地变软,穿者在水中手足可以运用自如。只见人头或皮衣上口在水面上时沉时浮,很有节奏感。这是踩藕人用脚在水下探索找藕。找到藕枝后,还要找到合适的藕节,然后用力一踩,一枝鲜藕便从根上断下,再用脚将藕挑出水来,抓一块藕上的黑泥,涂在断口外,以免灌进水去。因藕内有空气,能够浮在水面上,否则就会沉入水中。最后将飘在水面上的藕收集起来,再挑到市场上去出售。
除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日子。晚上,妇女们穿七孔针,先完者为得巧,故称乞巧,七夕乞巧的习俗,在济南十分流行。七夕乞巧,早在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时就开始了,据《考工记》的注释中说:“以织女星之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因为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想从织女那里求得更多的智慧和技巧,以织出更好的布来。传说,这天夜晚的葡萄架下,可以听见牛郎与织女谈话。
在古代,每到七夕前,家家张灯结彩,搭乞巧楼,儿童女子,皆着新衣。在城里“富贵人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以后,虽然这乞巧楼不一定搭了,但这一天活动仍很有趣。这天晚上,家家都“张锦绣,陈饮食,树瓜果,焚香于庭”。其次,参加的人望月瞻斗,依次列拜,祭祀牛女二星,祭毕才正式乞巧。有的用七根针,五彩丝线,望月穿针。谁穿得快,谁乞得巧的就多。
有的在桌案上摆一盆水,水里浸着瓜果,乞巧的人手里拿着一面镜子,谁把月光从镜子里映到水盆的瓜果上,谁就算得了巧。有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里,第二天早晨,观其结网之疏密或圆正,为得巧之多少。还有的于七月七日中午,把事前生好的“巧芽”(豌豆和绿豆)牙和手摘下来,投在水盆里,在太阳光下照影子,谁的巧芽影子象针、剪、花、鸟、虫等,谁的手将来就会巧。正象一首民间歌谣唱的那样:“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象花,又象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中秋赏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又一重要节日。据史书记载,中秋节始于唐代,以后产生了中秋节祭月、拜月、赏月的习俗,到元代末年,民间才广泛流传着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故事。
中秋祭月在济南亦不例外。据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习俗》载;“中秋月十五日夜,设月饼瓜果于院中以祭月,并集家人于月下肴醵饮以赏月。”
过去,每天中秋的晚上,当明月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们便在庭院中设香案,摆供桌,供桌上陈以糖饼瓜果等。全家人团聚一起拜月、祭月。祭毕之后,由家中的长者主持,把祭品分给大家,并把象征“团圆”的月饼分切成块,大家分食之。
中秋食月饼的风俗流传很广。传说元朝统治者统治了中国以后,为防止人民起来反抗,规定只能10家合用一把切菜刀,每10个家还要供养一个蒙古奴隶主的爪牙,这些爪牙,胡作非为,无恶不作,人民切齿痛痕。元末,各地灾荒严重,灾民颠沛流离,啼饥号寒,实在活不下去了,一年中秋节,泰州人张士诚暗中串联,把写着“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月光亮亮,齐齐排排,排到明朝好世界”等号召人们起来推翻元朝统治者的纸条,藏在月饼里,大家互相传送,互相联络。到了中秋晚上,家家吃月饼,见到了那纸条,便齐心协力,一致行动,举行了民族大起义,很快就把元朝统治者推翻了。元朝灭亡了,但这吃月饼的习俗,缺一直流传至今。
千佛山“ 九九”登高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每逢这天,古人都要头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游玩。据说这样可以除灾避害,求得生活的安宁幸福。这种“九九”登高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在济南,每逢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到千佛山登高。自元代开始,这一天又被定为千佛山庙会,所以就更为热闹。过去,九月九日这一天一早,济南各阶层人士,便身佩茱萸,赶来登山,时值深秋,天高气爽,山前山后,盛开的野菊烂漫似锦,清香扑鼻。因此,战在“赏菊岩”,上观赏菊花,遂成登山的一大乐事。除赏菊外,济南人还有吃菊花的习俗,将白色的菊花瓣采下,蘸上面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类做成菊花火锅,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真是别具风味,清香无比。诗人朱照曾在《重阳节同人挈酒历山登高诗》中写道:“闲招三两友,把酒醉南山。静喜高松下,香偎野菊间。”这首诗,正是古人重阳等千佛山的生动写照。
除登山外,过去济南人在重阳节这天,还要蒸枣糕吃。街上出售枣糕,多用糯米和枣或小豆和枣做成,蒸熟后在街上现切现卖。居民家中做的枣糕,用一层面一层枣叠垒成塔形,盖者用面捍成的菊花形顶,蒸而食之,名为菊花枣糕。为什么重阳节这天要吃枣糕呢?因为“糕”、“高”同音,吃枣糕即有登高之意。至于为什么这一天要登高,据粱朝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遣神捉鬼。有一天,他对徒弟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里将有灾祸降临,须早作准备。”桓景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免除这场灾祸?”长房告诉他:“这天,你全家人各做一个红色布袋,装上茱萸,挂在胳膊上,再带些菊花酒到高山上去饮,即可避免这场灾祸。”桓景听了师傅的话,在九月九日这天,全家人到山上度过了一天,晚上回家,才安全无事。从此,“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遂相沿成习。
近年来,千佛山庙会更是盛况空前。尽管人们登高已不再是为了避灾除害,饮菊花酒、吃菊花火锅的习俗也不多见,但来登山的人们照旧络绎不绝。人们在浏览或挑选着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时;总要等上山顶,纵目远眺,观赏着大好河山和如诗如画的济南新貌,不禁会浮想联翩,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曲水流觞
从汉朝开始,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便被定为“上巳”。在这一天,人们要到水滨洗濯,以消除不祥,叫做“修”。巍晋以后,又把这一天确定为三月初三。在这天修 以后,人们顺便要举行野餐宴乐和“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游乐的人们,列坐在环曲的水溪旁,把酒装入觞杯中,置于托盘上,放在溪流上游的水面上,使之顺流飘下。觞杯飘至曲折拐弯处,往往会停住不动;即使在前一转弯处未停,也会在后一个转弯处停下。酒杯停在谁的近前,谁就得将酒饮下,饮后还要作诗吟唱,作诗不成便是罚酒,这就叫“曲水流觞”或“流觞曲水”。晋代宗 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的记载。
远在北魏时期,济南的士大夫及在现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既现在的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东流,至今曲水亭街。当时这里清流映带,杨柳依依,岸平草软,是曲水流觞的理想场所。
现在曲水亭街,座落在珍珠泉之北,大明湖畔的百花洲之南,曲水亭依在,流水依旧,但溪流已无曲折可言,水亭也早已折除。但如循流上溯 ,由王府池子至起风桥一带,溪流回环曲折、曲水流觞之迹,还是依稀可寻的。尤其这一带还保留了更多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泉城风格,来此一游,尽管已看不到“曲水流觞”但这里的秀美景色,乃足以使人流连忘返。
除夕守岁
除夕,民间俗称“三十晚上”,是阴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守岁,传说是为驱除这时还缠在家里的“百鬼”,好让人们过一个平安年。过去在济南,除夕这天,家家“易门神桃符春贴,遍地撒芝麻秸,陈设供果迎祖先。除夕辞岁,燃爆竹,家人设酒守岁”(《历城县乡土调查表习俗》)其中有些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除夕更换桃符的习俗起源较早,战国时的一部史书记载着这样一个神话:东海度朔山有一棵蟠曲3000里的大桃树,其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万鬼皆由此出入。树下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仙把守,专门监察鬼的行为,发现哪个鬼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吃,故有鬼怕桃木之说。于是,自春秋以来,每逢过年,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搁在门两旁代替神荼、郁垒,以示防鬼。到了战国,又有人以桃木刻人,置于门侧,或画两个神像(或写上神名)来代替桃人。而桃符上的神荼、郁垒画像也就成了“门神”。唐以后,又有了秦叔宝,尉迟敬德和钟旭形象的“门神”。挂在门上,消灭纳福,镇妖避祸。
宋代以后,开始兴起对联,到明代,桃符才该称春联。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居金陵(南京),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之家都贴春联,并亲自微服出行,逐门观看,以此为乐。他还乘兴亲笔题联,赐给大官陶农:“国朝谋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给某平民屠户:“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从此,春联在广大城乡普遍盛行起来。于是,除夕“换桃符、易门神、贴春联”,在全国各地蔚成风俗,并一直沿袭下来。如今,多数人不再相信“门神”之类的封建迷信了,人们把贴春联,挂年画,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容,以此装点美好的生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据说出席是天上众神下凡,死去的祖先返家的日子,所以家家要遍地撒上芝麻秸、谷草等,点燃斗香,陈设供品,以迎接诸神和亡祖的魂灵光临。除夕燃放爆竹,由来也很久远。据说在古代,楚国两方的深山中有一种叫“山 ”的怪物,经常跟人打麻烦。一遇见了“山 ”,人就会得病,发寒发热,人们从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这种怪物最怕听爆竹声,于是便用青竹放在火上烧,借竹的炸裂声吓跑他们。后来大家为过一个平安年,便在过年时燃烧青竹筒,用爆竹声来驱赶山 恶鬼,称作“平安爆竹”。唐朝时,人们始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响声更大。从北宋开始,民间开始用纸裹着火药制成“鞭炮”和“起火”。经过年复一年的改进,爆竹的品种越来越多,花样也不断翻新。如今,不但过年时燃放爆竹,每逢重大节日或遇到喜庆事时,人们都喜欢燃放爆竹,以增加欢乐气氛。
如今已没有人再把着项活动和驱除鬼怪联系起来,而相沿成了阖家团圆、欢庆节日的传统。这一夜,全家老幼,整夜不眠,大家围坐一起,畅舒往事,吃年夜饭,饮屠苏酒,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真是其乐无穷。
腊八节
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八节”。这一天,市民黎明既起,家家户户做腊八粥。《历乘》载:“十二月八日作腊八粥,好施者济贫。”清《日下的闻考》也载:“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也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宋时故事。”同时,市民还将蒜瓣洗净凉干,腌制在调好的糖醋坛子里,过些日子,即可食用,俗称“腊八蒜”。
❷ 与莲有关的文化习俗
莲花
莲为睡科水生宿根植物,别名很多:荷花、水芙蓉、芙蓉、水华、水芸、水旦,藕可食用,可药用,莲子可清心、解暑、藕能补中益气。《本草纲目》说:“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除实用价值外,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影响深远。《本草纲目》说:“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爱。喜联常有“比翼鸟永栖常青树,并蒂花久开勤俭家”等等。莲谐音“廉”(洁)、“连”(生),民俗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但有的国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不同,而不可忽视,如日本民俗对莲花并不认为“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贞洁,而视莲花为“下贱”之花。
❸ 鑽疯姳閰掓槸鍝閲岀敓浜х殑
璐靛窞鑼呭彴闀
姝e畻鐨勮嵎鑺遍厭鏄璐靛窞鑼呭彴闀囩敓浜х殑銆傝寘鍙伴晣鍩熷唴璧勬簮鐙鐗癸紝寰鐢熺墿浣撶郴濂囧紓锛屽叿鏈夊緱澶╃嫭鍘氱殑閰块犵幆澧冿紝浠ョ洓浜х編閰掕岄椈鍚嶆捣鍐呭栵紝琚瑾変负鈥滀腑鍥界涓閰掗晣鈥濄佲滀笘鐣岄叡棣欏瀷鐧介厭涓讳骇鍖衡濄佲滀腑鍥介厭閮芥牳蹇冨尯鈥濄
閬典箟浠佹鑼呭彴閰掗晣鍫绉颁紭璐ㄩ叡棣欏瀷鐧介厭鐨勬憞绡锛岃瑾変负鈥滀腑鍥界涓閰掗晣鈥濄傝寘鍙伴晣涔嬫墍浠ョ洓浜х櫧閰掞紝鏄鍥犱负鍏跺叿鏈夌嫭鐗圭殑鍦扮悊鐜澧冨拰姘斿欐潯浠讹紝涓洪叡棣欏瀷鐧介厭鐨勯吙閫犲垱閫犱簡鑹濂界殑鏉′欢锛屽瓡鑲插嚭浜嗗浗閰掕寘鍙伴厭銆佽寘鍙板墠韬璧栬寘閰掔瓑涓澶ф壒娣卞彈鍏ㄥ浗娑堣垂鑰呮㈣繋鐨勭櫧閰掑搧鐗岋紝鍙璇磋寘鍙伴晣鏄澶ц嚜鐒惰祼浜堜汉绫荤殑鏉颁綔銆傛极姝ュ湪鍙ら晣鐨勮楅亾锛岃Е鎽稿彜闀囩殑鑴夌粶锛屾劅鍙楀瞾鏈堢殑韫夎穾锛岃拷瀵婚厭涔$殑鍘嗗彶锛屽井椋庡惞杩囷紝闃甸樀閰掗欐墤榧昏屽叆锛屾湭楗宸插厛閱夛紝韬鍦ㄩ厭涔¤磋寘鍙帮紝鑷鐒跺埆鏈変竴缈婚庡懗銆
鑼呭彴闀囦綅浜庝粊鎬甯傝丹姘存渤鐣旓紝缇ゅ北鐜宄欙紝褰㈠娍闄╄侊紝鏄宸濋粩姘撮檰浜ら氱殑鍜藉枆瑕佸湴銆傚湴澶勮吹宸為珮鍘熻タ鍖楅儴锛屽ぇ濞勫北鑴夎タ娈靛寳渚э紝鍖楅潬鍘嗗彶鍚嶅煄閬典箟锛屽崡涓村窛鍗椼傝丹姘存渤鑸杩愯疮绌垮叏澧冿紝浠佽敽銆佽寘涓广佽寘涔犮侀伒鑼呭叕璺姹囪仛浜庢わ紝鏄杩炴帴宸濋粩鐨勯噸瑕佹灑绾藉拰杩炴帴鍘嗗彶鍚嶅煄閬典箟鍜屽浗瀹剁骇椋庢櫙鍚嶈儨鍖鸿丹姘寸殑閫氶亾銆
鑼呭彴闀囧巻鍙叉偁涔咃紝婧愯繙娴侀暱銆傚湪鍘嗗彶涓婏紝濂规湁杩囧嚑涓涓嶅悓鍚嶇О鐨勬洿鏇裤傛嵁璁拌浇锛氬彜浠f慨鍍氶儴钀戒笘灞呬簬鑼呭彴鍙ゅ湴锛屾ゅ湴椹妗戞爲婕灞遍亶閲庛傛晠寰楀悕鈥滈┈妗戞咕鈥濄傚悗鏉ュ湪璧ゆ按娌充笢宀稿彂鐜颁簡涓鑲$函鍑鐨勭殑娉夋按锛屾慨鍍氶儴钀界爩浜嗕竴鍙e洓鏂瑰舰鐨勬按浜曪紝鏂逛究鏉ュ線琛屼汉楗鐢锛屾繁寰椾汉蹇冿紝鏃堕棿闀夸簡锛屼汉浠渚跨О姝ゅ湴涓衡滃洓鏂逛簳鈥濓紝浠f浛浜嗏滈┈妗戞咕鈥濄
姝ゅ悗锛屾部娌冲湴甯︿汉绫绘椿鍔ㄩ戠箒锛岄愭ュ紑鍙戯紝鍘嗕唬婵鍍氫汉鍦ㄨ楀悗绛戝湡鍙帮紝绔嬬伅鏉嗙キ绁绁栧厛锛屽瑰厛浜哄紑鑽掔牬鑽夎〃绀哄磭鏁锛屾儻绉扳滆寘鍙扳濓紝鑼呭彴浠庢ゆ湁浜嗗悕绉般傛湁鍦版湁鍚嶏紝浜烘皵鑱氶泦锛屽ぇ閲忔慨鍍氫汉鍦ㄦゅ畾灞呫傚埌浜嗚タ姹夋垚甯濆勾闂达紝澶滈儙鍦板尯鐢熶骇鍔涜繘姝ワ紝绮椋熺敓浜ф湁浜嗗墿浣欙紝涓洪吙閰掍笟鐨勫叴璧锋彁渚涗簡鐗╄川鏉′欢銆
鍏冩湞浠ュ悗锛屽湪鍘夸互涓嬪垎璁惧ㄣ佹潙銆佸潽銆侀儴銆佹墠姝e紡瀹氬悕涓衡滆寘鍙版潙鈥濓紙鏈鏃╄拌浇鑼呭彴鑼呭彴鏉戣繖涓鍦板悕鐨勶紝鏄鍏冩湯鏄庡垵鎬寰峰徃瀹夋皬鏃忚氨锛夈傚悗鏉ュ張绉扳滆寘鏉戔濄傚埌浜嗘槑鏈濓紝鑼呭彴琛椾笂淇浜嗕竾瀵垮锛屽湪瀹澶栧缓鏈変竴搴ф瀬涓虹綍瑙佺殑鍗婅竟妗ワ紝褰撳湴灞呮皯锛岃繃寰瀹㈠晢杩囧崐杈规ˉ鍘诲閲岃繘棣欐嫓浣涳紝鍥犳や汉浠鍙堝彨鑼呭彴琛椾笂涓衡滃崐杈规ˉ鈥濄傛槑浠d互鍚庯紝鑼呭彴鏃ョ泭瀵岃曠箒鑽o紝鍙堝湪璧ゆ按娌充袱宀镐慨寤轰簡涔濆骇澶у簷锛屽苟鍦ㄥ叾涓鐨勮傞煶瀵猴紝绂圭帇瀹鍐呯弽钘忎簡涓夐潰涓滄眽閾滈紦锛堢幇鍦ㄥ凡缁忓嚭鍦熶竴闈锛夛紝鏁呰屽張鍙涓夐紦瀵猴紝鑼呭彴鏉戝洜姝ゅ張鍚嶁滀簯榧撻晣鈥濄傛竻鏈濅咕闅嗗崄骞达紙1745骞达級璐靛窞鎬荤潱寮犲箍娉楀忚峰紑鍑胯丹姘存渤閬擄紝濮嬮氳垷妤銆
鍥涘窛椋熺洂缁忚丹姘存渤閬撹繍鍏ワ紝鑷宠寘鍙拌捣宀革紝绉扳滀粊宀糕濓紝鎴愪负宸濈洂鍏ラ粩鍥涘ぇ鍙e哺涔嬩竴銆傜敱浜庢按闄嗙晠閫氾紝鍏鏂瑰晢璐句簯闆嗭紝杩愮洂椹甯鍜岃垷妤缁滅粠涓嶇粷锛屽競鍦虹箒鑽o紝鎴愪负鈥滆渶鐩愯蛋璐靛窞锛岀Е鍟嗚仛鑼呭彴鈥濓紝鈥滃舵儫鍌ㄩ厭鍗栵紝鑸瑰彧杞界洂澶氣濈殑绻佸崕闆嗛晣锛屾槸榛斿寳鐗╄祫鐨勪富瑕侀泦鏁e湴銆傚洜鑰屼竴搴︽敼鍚嶁滅泭鍟嗛晣鈥濓紝绠绉扳滅泭闀団濄備絾缁堝洜浜轰滑涔犳儻绉拌寘鍙帮紝宸茬粡闅句互鏀瑰彉锛屽洜鑰屽啀搴︽敼涓衡滆寘鍙伴晣鈥濄傛竻鏈姘戝垵锛岃寘鍙伴晣鏄榛斿寳閲嶈佷氦閫氬彛宀革紝璐靛窞鐪佷笁鍒嗕箣浜岀殑椋熺洂鐢辨よ捣杩愬悇鍦帮紝鑼呭彴闀囧洜姝ゅ悕澹板湪澶栵紝闅忕潃鐩愪笟鐨勫彂灞曪紝閰掍笟涔熷叴鐩涜捣鏉ャ傝寘鍙伴厭闅忕洂涓閬撹椹甯杩愬線澶栧湴锛屽苟閫愭笎鍚嶅0澶ф尟锛屾笎娓愬0鏈涜儨杩囦簡鐩愪笟銆
❹ 有关莲花的民风民俗
荷花节,每年8月举办的羊城荷花节,游客们纷纷到番禺市观赏荷花回,品尝荷花植物类食答品,以及观赏其他的综合文娱游乐活动,其乐也陶陶。 番禺是个水乡,河网纵横交错,池塘及河道多产莲藕、莲子。荷花也叫莲花、芙蕖,是一种经济类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历来受到人们称赞。荷花结的籽叫莲子,是一种优质食品;其茎为莲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饯食品等。 番禺新垦所产的莲藕远近闻名。该地原来是一片新围垦的绿洲,土地肥沃,泥质松软,土层深厚,种上莲藕后产量很高。后又育出了"猫儿头"和"寿星桃"等优质藕种,质量好,含淀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 番禺便是在当地盛产莲花基础上举办荷花节的。通过举办这一类型的民间节庆活动,以经济开路,商贸搭台,促进旅游及经济事业的发展。
❺ 关于荷花的习俗有哪些
首先说下“莲”的寓意:莲又叫荷花、水芙蓉、芙蓉、水华、水芸、水旦等等。 莲花是佛教的标志,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同时它又被誉为“花中君子”,用以赞美“出淤泥不染”的君子品格;《群芳谱》也有说过“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即自然界中的花唯独莲的果实与花同在,加之莲谐
音“廉”(洁)、“连”(生),民俗便有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象男女好合,所以又比喻夫妻恩爱等等。
莲有关的文化习俗与莲的寓意是分不开的,有如下一些:
1、采莲习俗
江南有旧俗就是采莲、爱莲、赏莲,这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提及:“到了采莲季节,青年男女打扮得整整齐齐,泛着一叶叶小舟,在湖面边采边唱,这也是情人约会,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那又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面!这可以从梁元帝《采莲赋》中得到印证。”当然,这儿的“江南”在六朝或是更早远的时期指的是长江以南,尤其指“两湖”地区,后来在江浙之地也有此风俗。
在采莲季节,古人还有泛舟游赏的习俗。采莲时还会唱采莲歌,大都是以莲比兴的情歌。因为莲和它的地下茎有诸多生态特征如“莲开并蒂,藕贯七心”,“藕断丝连”等,此外“莲”、“芙蓉”等名称又关顾着表示爱情的特定用语。
至今在泉州晋江安海一代还有端午节采莲的习俗。午后,阖家老幼穿新衣,上街游赏,登白塔。俗曰:“投悌”。各境扛木刻龙头,举大旗,提鲜花篮,敲锣鼓,奏管弦,唱采莲歌(俗名“苏鲁连”)。迎于各户。执旗者舞于各家厅堂,呼吉祥语,提篮者送户主鲜花,人家以红包劳之。是谓‘采莲’。
2、放莲花灯
这是端午的传统习俗。又叫“放河灯”。放了莲花灯,象征借着河神的力量,祈求当年风调雨顺,水陆平安。
此外在北京等地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有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的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后,老北京的又一个传统灯节。
放河灯亦做放荷灯,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超度亡人的一种习俗。荷花灯都是用天然的荷叶插上点好的蜡烛做成荷花灯。那时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将其中心掏空,当中插上点好的蜡烛,将这些灯往河里一送,排成一队“水灯”。
七月十五前后的晚上,各家的孩子均呼伴结群,游逛街市胡同,小孩们众口一词地喊道:“莲花灯、莲花灯,今儿个点了明儿个扔!”那时的孩子们要在夜晚相互比谁的灯更美更亮,当年谓此举为“斗灯会”。
3、挂“莲花灯”的习俗
元宵佳节,有挂“莲花灯”的习俗,元宵节挂‘莲花灯’寓意旺丁旺财。“莲藕代表‘财运连连不断’、莲蓬里面的莲子和茨菰寓意‘早生贵子’,而红白两色花代表男孩和女孩,刚好凑成一个‘好’字,代表儿孙满堂!”
4、年画、荷包
一些民间绘画中,一头龙首、狮尾、鹿身,身披鳞甲、马蹄细腿的麟麟,背上有的驮着一年轻女子,手中抱个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骑个童子,怀抱莲蓬和笙,取“莲(连)笙(生)贵子”的谐音;画面的背景“天宫”隐约展现,以示天赐贵子。
刺绣荷包的纹样中常见有"莲(连)生贵子"、"莲里生子"、"鱼戏莲"、等。传说这其中"鱼"比喻男,"莲"比喻女。"莲"与"子"的关系就是母子关系。还有“连(莲)年有余(鱼)”等。
5、祈莲神
江西省广昌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白莲之乡”。该县赤水镇太和村一带素有“祈莲神”的民间习俗。
相传隋末唐初某年春,世代种莲的广昌县白水寨西溪村(今名赤水镇太和村)村民们正值抢季栽莲之际,却遇社会动乱,村民们被迫弃莲外逃,避难于山林。当避难村民贫病交困的之际,七莲童领王母之诣从天而降,几经酣战,除暴安良,解众生于劫难。此日正是六月二十四日。全体村民决定将这一难忘的经历以一种形式铭记下来,世代相传,以感戴七莲童恩德。于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莲花生日”(习惯简称为“莲花节” ),寓连生贵子之兆。
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太和村的莲农们便举行“祈莲神”活动。
6、佛教习俗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吉祥物。
藏传佛教中更是有很多与莲有关的习俗。
7、“食荷”习俗
用荷配兑其它食物制作节日食品进餐,称之“食荷”。“食荷”的传统食谱为莲糕、莲子粥、荷蒸饭、花瓣酒。
鹤庆白族的荷花节,人们观莲花、唱莲歌、尝莲馔,堪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花卉饮食文化。此外在南京也有“食荷”习俗,品种很多,荷花粥、荷叶粥、荷叶粉蒸肉等等、济南等地也有食荷花瓣的习俗。
8、“碧筒饮”
荷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饮。
据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了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人们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当时亲身体验过的文人的话说,就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济南荷叶矗盛酒外,用它还可以做成许多独具风味的食品。如将鲜嫩碧绿的荷叶,用热水略烫一下,煮粥时盖在粥上,等煮好的粥凉后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叶粥”,是济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猪肉,炒好米,拌上酱油,然后选用大明湖产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叶,洗净,一张荷叶包起一块猪肉和适量的炒米,摊放在碗里,再上蒸笼,蒸熟后即成“荷叶肉”。吃是连肉带荷叶一起吃,即有猪肉的美味,又有荷叶的清香,特别鲜美。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成荷叶鸡、荷叶鱼等上等佳肴。此外,用荷叶包装食品,也是济南特有的风俗。以前食品店里卖的蒸包、锅贴、熟肉以及腌菜等,许多都是用荷叶包装,这样即不透油、透水,又别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们欢迎。
另外,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干净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
8、“放河(荷)灯”
从上游向下游放荷灯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牛郎织女天河配,水上荷花灯传情”
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游赏之风冠于西南,闻名天下。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宫词中,有“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记载,可见盛行中元节之早。“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放河灯,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谣、竹枝词,可证习俗的久远。
❻ 古代酒的叫法
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 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 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传」: 酤
(6)荷花酒民赐扩展阅读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 杜康)作秣酒。”
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