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幽忧
㈠ 表现“兰花高洁”的诗句之最——女诗人有什么
《兰花》
年代【 宋】 作者【方回】
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
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
《题画兰卷兼梅花》
年代【元】 作者【王冕】
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
三闾已矣唤不起,□莸萧艾春娉婷。
次飚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
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
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
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
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美酒颠倒倾。
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题兰蕙》
年代【 宋】 作者【释绍昙】
色淡而清,节香而贞。
隐德不耀,咀华含英。
君子同其芳洁,写真不堕丹青。
宜乎孕潇湘幽楚之灵。
《秋怀 其八》
年代【元】 作者【王冕】
野蔓网丛棘,下有幽兰花。
缄春敛华滋,古意良独多。
霜寒九十月,萧飒如枯莎。
但使本根在,菅茅将奈何?
《兰》
年代【 宋】 作者【陆游】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㈡ 慨括清代读书人的人生追求
清代作为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风云变幻、浪卷波翻的历史时期,而清代文人处于自愿或被迫的学术追求和丰富多姿的文化情趣,便是这“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的生动写照。清代初年,改朝换代的大规模血腥搏斗,老大帝国一旦灰飞烟灭引起的巨大震惊,激烈的民族战争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所有的这一切使文人们长歌当哭,抒发亡国的哀痛,宣泄郁愤的情怀,追究兴亡的原因,寻找社会的出路。顾炎武是生活在明清之交的一个代表式人物,他早年致力于实用之学,提倡“经世致用”之说,以图革除君主专制制度的严重弊病,世称“亭林先生”。他成年时正值明清之际政局天翻地覆的变动,出于感慨国难,他将原名“绛”改为“炎武”用于表示自己的爱国志节。当清兵攻掠江苏常州一带时,他的继母王氏悲愤至极绝食而死,临终对其尊尊告诫:“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国忧家难集于一身的他深刻地认识到,当务之急已不是发扬光大近代文化思想,而是奋身投入抗清复明的民族救亡运动中。文人更是把国破家亡的哀思和悲愤行于文学作品。正如邹式金在《杂剧三集小引》中说:“迩来世变沧桑,人多怀感。或抑郁幽忧,抒其禾黍铜驼之怨;或愤懑激烈,写其击壶弹铗之思;或月露风云,寄其饮醇近妇之情;或蛇龟牛神,发其问天游仙之梦。”在江苏,陈沈、顾炎武和归庄等人,组织了具有反清倾向的“惊隐诗社”。他们往往借历史事实典故来抒发故国忧思,寄托恢复希望,表明志气怀抱。顾炎武有《拟唐人五言八韵》六首,分别吟咏了申包胥、班超、诸葛亮、祖逖等人,都是托古言志的作品。王夫之有《咏史》六言诗二十七首,借事实抒写清初时事,语多讽刺,情甚激愤。清初的文人们面对历史的兴亡交替,一方面不愿承认亡国的事实,心中交织着一种破败感、失落感、忧患感。另一方面,他们从此也就开始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直到生命的结束。随着清朝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清朝的政权逐渐稳固,清政府采取了尊儒重文、挟以武力的文化政策。他们认识到汉族儒文化的重要,诏封孔子后代并予以官职,恢复科举,诏令举荐“山林隐逸,怀才抱德堪为世用”之士,恢复尊孔祭礼表彰学术,进一步笼络汉族文人。并且与康熙十七年和乾隆元年两开博学鸿词科,对一些硕学鸿儒给予特殊礼遇,比如黄宗羲,他曾在浙东四明山聚兵结寨,抵御清兵,失败后又东渡日本长崎乞师抗清,后又拒不参加博学鸿词科,但是清廷仍予礼尊,“史局大议必咨之”,总裁《历志》,表现出来对文人的宽宏大量实在令人感慨。在礼遇儒士的同时,清廷也强化了士儒的思想钳制,严密控制学校、文人的思想,不惜滥杀无辜,强制推行一套极端专制的文教政策。在学校完全禁止学生的言论结社自由,甚至连学生正常的自发性学习讨论也在被禁之列。滥行文字狱则是此政策的集中表现,较之明代尤为过甚,这既有满清政权对汉族士儒的防范心理及凭暴力诛杀以定根基的立场,也有民族歧视、压迫等政治文化诸多因素,明显有整治南方文人的倾向。有人粗略统计,康、雍、乾三朝共兴115起文字狱,杀戮最重的有查嗣廷之狱、吕留良狱、“庄氏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曾静谋反案”等。辗转罗织,被祸至数百人,妻子聚歼.家产籍没,世人言及犹觉惊心骇魄。 通过这些文字狱,清政府企图把汉族文人危及其专制统治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与文字狱的残酷相结合,他们又采取许多方式给文人以荣华富贵,稳定人心。首先是开史馆,征聘士人入馆修史;其次是开四库馆阁,收罗天下才士修《四库全书》,大约有4000多文人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93551卷的浩大工程。通过这些举措,统治者标榜“盛世修史”,以这种浩大的文化工程来体现“康乾盛世”,来粉饰太平、歌舞升平,使康熙、乾隆能够得以盛世英主而留名后世;通过修史编书,既加强了意识形态权威和思想控制,又表明朝廷对学术文化事业的重视,确定了学术文化事业的导向;把当时的优秀学者文士笼络起来,控制起来。学术研究和传授被纳入官方轨道,并且给这些学者享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于是文人也就大多接受这种恩宠了,专心做自己的学术,而不再问及世事。清代学术也由经世致用引向考据,沉潜经史,徒发思古之幽情,甚至发展到为考据而考据。嘉乾学派兴起并走向繁荣,出现了一大批的经学大师,如惠栋、戴震、阎若璩、王引之、纪昀、阮元、王念孙、王鸣盛、段玉裁、钱大昕、江永、焦循等,清朝学术形成了一种鼎盛的局面。这种学术风气的形成与清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就曾被人们称为“理学天子”,乾隆时期更是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同时清廷还采取了一系列表彰程朱、强化理学的方针政策,箍紧纲常名教的精神枷锁,一时间,理学如满天乌云笼罩大地,弥漫寰宇,形成“宁道孔孟误,讳言程朱非”的一统局面。但提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倡存天理灭人来加强统治基础,配合着当时高压的政策。这就使一些文人认识到理学的虚伪和政治功用,早在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文人就出现了反理学的思想,提倡广征博引,去伪存真。而戴震则是继他们之后的中坚,公开与义理之学对立,提倡考据之学,首先表现为以疑古精神对古书的辨伪,如阎若璩著有《古文尚书疏证》等,到了乾隆中叶,这种以考据为主的汉学声势浩大,成为显学,甚至还有超越宋学之上的气势,这就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乾隆于是下谕,在重申了理学的正统地位的同时,也肯定了汉学的辅弼功能,“崇宋学之性道,而以汉儒之经义实之。”统治者的鼓励加上考据之学可以不背离统治者的理论准则和最高利益从而避免文字狱的迫害,考据的风气就全面兴起了。在经学、文学、史学、诸子学、音韵、天算、地理、数学、校勘、目录、辑佚、辨伪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是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和方便。清政府两手政策和社会逐渐走向稳定的结果首先就是抗清知识分子转向隐居,他们由悲愤走向避世,清末孙静庵编著的《明遗民录》就立传8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隐遁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的隐身山林,杜门谢客;有的遁入佛门,拒绝接受满族衣冠发式、维护汉家威仪甘愿与经卷青灯为伴。他们中有许多选择了闭门著述,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人在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以遗民身份隐居著述,他们采取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退而修经典之业”,“穷经以待后王”,不问学问的现实功效,终身隐居治学,他们学问之广博、著作之丰富、思想之深刻都是前人难以企及的,而且对清朝几百年的学术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遗民学者在清初都致力撰写明史.其功绩显著者有万斯同、潘柽章、吴炎、张岱、谈迁、黄宗羲、查继佐、以及戴名世和刘继庄等人。这种风气的形成,除了中国惯有的重史传统之外。也和士人最初不承认清代为正统以及怀念明朝等因素有关。清初私撰明史的风尚为后来官修明史在史料考辨、体例编排、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是随着老一代遗民隐士的谢世,文人们渐渐忘却或从来就不知道上辈所经历的亡国之痛,他们在清朝两手文化政策的作用下逐渐开始认同清朝的文化。这时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却出现了另外一批“隐于市井”才艺双全的风流名士。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特别是在以扬州为中心出现了“扬州八怪”,可以视为清代中叶文人隐于市井的典型。扬州八怪包括哪些人历来众说不一,大约包括15位画家,他们是李方膺、汪士慎、高翔、黄慎、金农、李鱓、罗聘、郑燮以及李葂、华嵒、闵贞、边寿民、高凤翰、陈撰、杨法,因人数不止八,所以又称为“扬州画派”。他们当中,有些一生为布衣,有些曾作过一段时间的官,大都出身中下层,经历了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他们感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又洁身自好,倔强不恭,在生活和创作中嬉笑怒骂,玩世不恭,被人们称为狂、怪。他们大多性格豪放,有强烈的个性,多才多艺,诗词书画无所不通,用所谓的“狂”“怪”的方式来表达抒发自己的独特的性灵和艺术个性。他们历经近百年,绘画作品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令人感叹。他们声名远播,对清代整个画坛乃至整个文人风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绘画题材广泛,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等无所不有,各有成就。其中以花鸟、人物的成就尤为突出。立意和构图方面都都极有个性,别出心裁。他们不回避现实,注重日常生活的描绘。如黄慎常画渔民、纤夫、乞丐,李鱓画秋日的蔬菜和庄稼,郑燮题道:“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做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万人性命,两物担当。几点濡濡墨水,一幅大大文章”,怜悯之心和盎然情趣都跃然于纸了。他们还能将常见的题材重新赋予艺术生命,如他们常常把松竹梅菊兰石等用于表现清高孤傲、愤世嫉俗,抒发心中的不平和愤懑。如金农画兰便配上“若被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买街头。”郑燮也常把兰花和荆棘放在一起描画,表现“君子能容纳小人,小人也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的节操。他们的画作大胆泼辣,笔墨豪放,郑燮为黄慎题的一首诗写出了独特画风:“惯看古庙破苔痕,爱写荒崖乱树根。写到神情飘没处,便无真相有真魂。”他们还注重诗、书、画三者结合,比如郑燮就曾“借草书中之长竖,长撇运之”而成兰叶,“以书之关纽透入书画”竹之中,诗文与画相映照,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画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堪称结合之代表,表达了在磨难中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另外一点,扬州画派等文人表现出来的反叛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背叛文人画的传统审美观,他们的思想还不合于正统思想。他们的遭遇造就了他们不屈势、不随俗、傲骨嶙峋的性格,他们不容于当权者,加上“十里长街市井连”的扬州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使得他们能够广泛接触社会各个阶层人士。他们的画作不仅深度、广度,而且在情趣上都令人耳目一新。金农就有这样的题画:“不趋时流,不干名誉,丛篁一技,出之灵府”。还有他自己的写照:“蓄鱼于树鸟栖泉,物性相违更倒颠。洗耳凿环非矫正,此翁原不受人怜。”自信的人格和人生境界是他们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他们的叛逆精神不仅体现在画面上,而且反映在诗文、言论行为方面。他们的诗文掀天揭地,震电惊雷;他们的言谈呵神骂鬼,惊心动魄;他们的行为推倒松石,打翻樊篱,不畏天地鬼神,傲然挺立于人世间。
㈢ 形容虎皮兰花的诗句
1. 关于虎皮的诗句
关于虎皮的诗句 1. 关于虎的诗句
【成语】:【豺虎肆虐】【柴虎肆虐】【鸱目虎吻】【除狼得虎】【豺狼虎豹】【出林乳虎】【藏龙卧虎】【螭盘虎踞】鸱视虎顾】【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耽耽虎视】【眈眈虎视】【雕虎焦原】【调虎离窠】【打虎牢龙】【调虎离山】【断蛟刺虎【打马虎眼】【雕龙绣虎】【大人虎变】【得胜的猫儿欢似虎】【打死虎】【打死老虎】【大贤虎变】【独坐穷山,放虎自卫】【独坐穷山,引虎自卫】【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
比喻不伤害亲近者。【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
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饥鹰】虎扑食】【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饿虎之蹊】风从虎,云从龙】【冯河暴虎】【放虎归山】【伏虎降龙】【放虎遗患】【风虎云龙】【放虎自卫】【凤叹虎视】【官虎吏狼】【甘冒虎口】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宫邻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割肉饲虎】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
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虎变不测】无法预测老虎身上的花纹发生什么变化或何时变化。
形容非常之人的行踪或性情变化莫测,不可捉摸。【虎豹不外其爪】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
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虎豹豺狼】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
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虎饱鸱咽】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
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虎豹九关】九关:九重天门。
到天庭去的九重门都有虎豹把守。比喻凶暴残虐的弄权之臣。
【虎豹狼虫】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
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
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虎豹之驹】驹:两岁以下的幼马或少壮的骏马。
指虎和豹的幼子。比喻志向远大的英俊少年。
【虎贲中郎】虎贲:勇士;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做左中郎将。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
形容两人面貌相似,如同一个人一样。【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毒不食儿】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歇后语】八虎(《杨宋将》中杨继业的八个儿子)闯幽州 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叭拉狗蹲墙头 硬装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绅) 抱着老虎喊救命 自找死 被窝里喂虎 害人又害己 壁虎捕虫 不动声色 壁虎捕食 出其不意 壁虎掀门帘 露一小手 踩虎尾,踏春冰 冒险 苍蝇进虎门 不够塞牙缝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 找死 程咬金的三斧头 虎头蛇尾 吃了虎豹的心肝 好大的胆子 出得龙潭,又入虎穴 祸不单行;躲了一灾又 初生的牛犊 不怕虎 初生犊 不怕虎(比喻年轻人大胆勇敢但缺少经验。)
窗户上画老虎 吓不了谁 大虫(老虎)吃耗子 囫囵(hu lun完整;整个儿)吞 大虫打哈哈 笑面虎 大虫头,长虫(蛇)尾 虎头蛇尾 大腿上画老虎 吓不了哪一个 带念珠的老虎 假念弥陀;假慈悲 带素珠的老虎 假念弥陀(比喻假装心善。) 带崽的母老虎 分外凶 得胜的猫儿 欢似虎 得势的狸猫 欢似虎 灯迹不叫灯迹 “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地头蛇,母老虎 不是好惹的 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 见过点阵势 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 一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躲过野牛碰上虎 一个更比一个凶 恶虎斗狼群 寡不敌众 饿虎进宅 四邻不安 二虎相争 必有一伤 二愣子骑老虎背 早晚有他的好看 犯了克山病,又得虎林热(虎疫,旧称霍乱) 没法治;没治了 放虎归山 必有后患;自找麻烦;留下祸根 黄羊跑到虎穴里 凶多吉少 父子观虎斗 大惊小怪 给下山虎开路 头号帮凶 光身子骑老虎 胆大不害臊 跪在老虎面前喊恩人 善恶不分 猴子给老虎拜年 送货上门 猴子骑老虎 下不来 狐狸跟着老虎走 狐假虎威 虎口拔牙 胆子不小;好大胆 虎人中堂 家破人亡 虎生猪猡 又笨又恶 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虎头铡下服刑 一刀两断 虎窝里跑出个羊羔 虎口余生 虎坐莲台 冒充善人 画虎不成反类犬 弄巧成拙 鸡蛋喂老虎 囫囵(hu lun完整;整个儿)吞 麂子(ji zi麂。一种小型的鹿)给老虎拜年 没有好下场 将门出虎子 一代更比一代强;一辈强似一辈 拉大旗做虎皮 装面子 拉着虎尾喊救命 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老掉牙的虎 雄心在 老虎背上拍苍蝇 送死;自己找死 老虎变猪猡 又丑又恶;又笨又恶 老虎吃刺猬 无法下口 老虎吃豆芽 小菜一碟 老虎吃蚂蚁 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老虎吃蚂蚱 小菜一碟;不过瘾;小菜儿;不够塞。
2. 关于虎的诗句古诗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李白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吟剑诗】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李白 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
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 【猛虎行】 李咸用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
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相和歌辞·猛虎行】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
饮来吞噬取肠饱,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
【猛虎行(四言)】李贺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白虎行】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相和歌辞·猛虎行】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射虎行】王建 自去射虎得虎归,官差射虎得虎迟。独行以死当虎命,两人因疑终不定。
朝朝暮暮空手回,山下绿苗成道径。远立不敢污箭镞,闻死还来分虎肉。
惜留猛虎著深山,射杀恐畏终身闲。 【相和歌辞·猛虎行】 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血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
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振。
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杜甫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
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题虎丘寺】刘长卿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仰见山僧来,遥从飞鸟处。兹峰沦宝玉,千载唯丘墓。
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阳遽。
虎啸崖谷寒,猿鸣杉松暮。裴回北楼上,江海穷一顾。
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暂因惬所适,果得损外虑。
庭暗栖闲云,檐香滴甘露。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永欲投死生,馀生岂能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虎尾难容足,羊肠易覆轮。
《江南谪居十韵·白居易》心如山上虎,身若仓中鼠。《东武吟·曹邺》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陈元光》祗召趋龙阙,承恩拜虎闱。《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崔融》国带风尘色,兵张虎豹符。
《别苏徯·杜甫》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独孤及》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
《秋末怀旧山·贯休》井通鳅吐脉,僧隔虎栖禅。《壶公山·黄滔》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送僧归太白山·贾岛》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对酒·李白》脱身离虎口,移疾就猪肝。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李商隐》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卢纶》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猛将吟·孟郊》深林猿声冷,沮洳虎迹新。《山行积雨,归途始霁·韦应物》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
《送元遂上人归吴中·许棠》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赠僧皎然·颜真卿》虎行风捷猎,龙睡气氛氲。
《大云寺二十韵·元稹》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城西虎跑寺·张继》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张九龄》碧湫龙池满,苍松虎径深。《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张说》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
《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曹松》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秋末怀旧山·杜牧》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李逢吉》梦非熊虎数年间,驱尽豺狼宇宙闲。《观猎三首·刘商》雁行布陈众未晓,虎。
3. 关于鹦鹉的诗词
鹦鹉
作者:【罗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注释】:
三国时候的名士祢衡有一篇《鹦鹉赋》,是托物言志之作。祢衡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过曹操与刘表,到处不被容纳,最后又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在一次宴会上即席赋篇,假借鹦鹉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忧谗畏讥的心理。罗隐的这首诗,命意亦相类似。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陇西”,指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延伸于陕西、甘肃边境)以西,旧传为鹦鹉产地,故鹦鹉亦称“陇客”。诗人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子里,所以用上面两句话来安慰它:且莫感叹自己被拘囚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话虽这么说,“莫恨”其实是有“恨”,所以细心人不难听出其弦外之音:尽管现在不愁温饱,而不能奋翅高飞,终不免叫人感到遗憾。罗隐生当唐末纷乱时世,虽然怀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大半辈子,无所遇合,到五十五岁那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这时的处境,跟这头笼中鹦鹉颇有某些相似。这两句诗分明写他那种自嘲而又自解的矛盾心理。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鹦鹉的特点是善于学人言语,后面两句诗就抓住这点加以生发。诗人以告诫的口吻对鹦鹉说:你还是不要说话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语反而难以出口呵!这里含蓄的意思是:语言不慎,足以招祸;为求免祸,必须慎言。当然,鹦鹉本身是无所谓出语招祸的,显然又是作者的自我比况。据传罗隐在江东很受钱镠礼遇。但祢衡当年也曾受过恩宠,而最终仍因忤触黄祖被杀。何况罗隐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为讥刺的习气,一时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对钱镠产生某种疑惧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
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是劝自己,劝自己实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淡淡说来,却耐人咀嚼。
4. 描写鹦鹉的诗句
来鹄曾有《鹦鹉诗》咏物寄情:“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乃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以陇山闻处飞。”白居易也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及经年嘴渐红。”朱庆余所作的《宫中词》有:“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朝代】:唐朝
【诗/词名】:咏鹦鹉
【作者】:李义府
【正文】: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
唐 - 胡皓 - 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年代】:唐
【作者】:胡皓
【题目】: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内容】: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诗】五律·咏鹦鹉
笼中鹦鹉唱,唱且拟人声。
曲爪抓金紧,弯腰点首兢。
我心他不会,他语我难听。
替主言多事,相嬉亦可憎。
5. 形容鹦鹉的句子
1. 我家的鹦鹉真可爱,会说好多简单的话语。
2. 这只鹦鹉黑黑的小眼睛闪闪发亮,十分有神,也显得非常得神气。3. 这只鹦鹉全身披着黄绿色的羽毛,长长的尾巴是浅蓝色的,圆圆的脑袋上长有一簇黄色的羽毛,像一顶可爱的小黄帽。
4. 我家有一只鹦鹉,全身长着翠绿的羽毛,腹部的绒毛淡淡的样子十分可爱。它的眼睛大大的,总是机灵地打探着四周,一双灵活的翅膀不时地扑哧着,淡黄色的小爪子总是紧紧地抓住笼中的栖息棒,十分美丽。
5. 鹦鹉红红的嘴巴弯弯的,像个有力的钩子,非常坚硬。小鹦鹉的脖子上是耀眼的桔红色绒毛,腹部是黄绿色的,背部是翠绿的,非常绚丽多彩。
6. 我家有两只可爱的小鹦鹉。它们长着圆圆的小脑袋,两只乌黑发亮的小眼睛,圆溜溜的,不停地眨呀眨,眼睛周围还有一圈白色的绒毛,就像戴了一副白色的眼镱,显得格外精神。
7. 鹦鹉头上有一撮毛茸茸的毛,像一顶绿色的帽子,更像那美丽的凤头;脖子是黄澄澄的芒果色,好像是一位时尚的大小姐系着一块黄色的纱巾;蓝色的翅膀就像两小块蓝锦锻似的;背部和胸部像白里透红的大桃子;锐利的抓子显得它不再是高雅的小姐,忽然间变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扁平的尾巴好像一把大大的扇子正在不停地上下扇动着。8. 这只小鹦鹉是五颜六色的宠物,头是棕色的,脸是橙色的,嘴巴是尖尖、红色的,肚皮是绿色的,翅膀是深绿色的,爪子是灰色的,还有的部位是渐变色,真是光彩夺目,美丽极了!9. 鹦鹉的羽毛非常鲜艳。
面部的羽毛像京剧中的脸谱,背上的羽毛像灰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绣满花纹的衬衫。它威武雄壮,一双灵活透亮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短又弯的嘴。
10. 鹦鹉喜欢停在大树的树枝上,一双黑色的小爪子紧紧抓住枝叶。11. 鹦鹉腹部的羽毛像黄色的衬衫一样闪闪发光。
一双乌黑发光、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火红的弯勾似的嘴。12. 这只鹦鹉脖子上的羽毛是金色的,金色的羽毛上四处都是圆圆的黑点,脖子两边各有一小丛浅紫色的羽毛,像扎着的蝴蝶结,显得格外漂亮、可爱。
13. 我家养了两只非洲鹦鹉,这两只鹦鹉非常美丽。它们背上的羽毛是绿色的,肚子上的绒毛是灰色的,尾巴上的羽毛是黄色的,还夹杂着一些黑色的羽毛。
它们都长着一张红色带钩的嘴。14. 那只雄鹦鹉背部穿着银白色的衣裳,而腹部则是淡天蓝色的,可漂亮了!它的头部是白色的,像顶了一团棉花似的。
15. 小鹦鹉披着一身嫩黄色的外衣,腹部呈翠绿色,头部点缀着黑色的条纹,尾巴长长的,嘴巴向下弯着,好像钓鱼的小钩子,可爱极了。16. 鹦鹉是一种美丽可爱的鸟,它长着小巧玲珑的面孔,头上还长着闪闪发亮的眼睛,弯弯的嘴吧像一个小钩,身上的羽毛有黄、绿、黑相间,显得高雅别致。
17. 鹦鹉的周身都毛茸茸的,腹部鹅黄和淡绿相间的绒毛纤细柔软,颜色由腹部向背部渐次变化,逐渐变成翠绿,深绿,墨绿。一双翅膀上还波动着条状的墨线。
18. 看,它是一只黄绿色的鹦鹉,头上有点红色的毛,翅膀尖上有天蓝色的绒毛,尾巴五颜六色的,有粗又长。远看,这肥鹦鹉就像一个五彩球。
19. 肥鹦鹉虽然很肥,但是很漂亮,它有一个人的头那么长,浑身镶满五彩缤纷的羽毛。20. 鹦鹉有一对又长又在的翅膀,一般的也有25厘米长,飞起来就像一团彩色火焰在空中燃烧,鹦鹉爱吃小毛虫,蝗虫等。
虽然它有时吃些小鱼、虾却不是食肉鸟。21. 这只鹦鹉眼睛黑溜溜的,水灵灵的,头顶还有五六根彩毛,就像一个潇洒的小伙,仿佛脑袋里潜着广大博学的知识,使人喜爱。
22. 鹦鹉是一种可爱、美丽、善良的鸟儿,一身穿五五彩斑滥的迷人衣服。23. 鹦鹉,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鸟。
它全身披着黄绿色的羽毛,长长的尾巴是浅蓝色的;圆圆的脑袋上长有一簇黄色的羽毛,像一顶小黄帽;黑黑的小眼睛闪闪了亮,显得非常神气;它脖子上的羽毛是金色的,金色的羽毛上四处都是圆圆的黑点,脖子两边各有一小丛浅紫色的羽毛,像扎着的蝴蝶结,显得格外漂亮。24. 这只鹦鹉披着一身黄绿色的衣裳,真好看!它的腹部是翠绿翠绿的,头上是金黄金黄的,像戴了一顶皇冠似的,可神气了!25. 鹦鹉羽毛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带着红、黄二色的饰品,背上的羽毛像绿色的连衣裙。26. 鹦鹉喜欢停在像秋千一样的电线上,一双红色的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电线。
27. 鹦鹉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鸟,它那小巧玲珑的面孔上,长着一对闪闪发亮的小眼睛;一张弯弯的嘴好像一个钩子;它的羽毛呈黄、绿、黑三种颜色,显得高雅别致。28. 吃饱了以后,两只鹦鹉对着院子里刚刚开放的桃花,兴致勃勃地唱起了歌。
我家的小院里,充满了鸟语花香。29. 这两只鹦鹉长得相仿。
羽毛呈黄、蓝、绿三种颜色,油亮亮的像是穿了一件丝绒小袄。脖子上有一圈米黄色的绒毛,像是戴着美丽的脖套。
圆圆的脑袋上有一撮白色羽毛,配上那对像珍珠一样闪闪发亮的小眼睛,显得多么聪明伶俐啊!美中不足的是,它们的嘴巴像个小钩子,和它们那好看的样子不相称。30. 在高高的房檐下,挂着一个精致的圆形鸟笼,笼子里的横架上站着两只漂亮的鹦鹉。
31. 两只鹦鹉也时常蹲在一起,互相一啄一啄地梳理羽毛,高兴时还。
6. 描写“鹦鹉”的古诗有哪些
1、《鹦鹉诗》明代:鹦鹉 我本山货店中鸟,不识台司衙内尊。
最是伤心怀旧主,难将巧语博新恩。2、《鹦鹉》唐代:来鹄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乃奇。
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以陇山闻处飞。3、《鹦鹉》唐代: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 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咏鹦鹉》唐代:李义府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
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5、《同蔡孚起居咏鹦鹉》唐代:胡皓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7. 关于老虎的诗句 成语
坐山观虎斗 捉虎擒蛟
众虎同心 照猫画虎
云龙风虎 与虎谋皮
鹰扬虎视 引虎自卫
养虎自啮 养虎遗患
羊质虎皮 羊入虎群
羊落虎口 燕颔虎颈
绣虎雕龙 熊据虎跱
笑面虎 降龙伏虎
畏敌如虎 为虎作伥
为虎傅翼 投畀豺虎
谈虎色变 生龙活虎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三人成虎
如狼如虎 如虎添翼
潜龙伏虎 前怕狼,后怕虎
骑虎难下 猛虎出山
龙争虎斗 龙战虎争
龙吟虎啸 龙行虎步
龙骧虎视 龙骧虎步
龙腾虎跃 龙潭虎窟
龙盘虎踞 两虎相斗
狼吞虎咽 拉大旗作虎皮
苛政猛于虎 九牛二虎之力
鲸吞虎噬 画虎类狗,刻鹄类鹜
虎穴狼巢 虎尾春冰
虎头蛇尾 虎头虎脑
虎兕出柙 虎视眈眈
虎入羊群 虎落平川
虎略龙韬 虎口余生
虎口拔牙 虎踞龙盘
虎背熊腰 狐假虎威
官虎吏狼 割肉饲虎
甘冒虎口 伏虎降龙
放虎归山 饿虎擒羊
饿虎饥鹰 调虎离山
打马虎眼 初生之犊不怕虎
鸱目虎吻 豺虎肆虐
藏龙卧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暴虎冯河
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8. 文学上有关“虎尾兰”的诗词有哪些
1. 《五绝·虎皮兰》
现代: 佚名
双刃白光闪,剑锋直冲天。
终生为净化,肝胆写忠篇。
2.《虎尾兰》
现代: 佚名
春意盎然
身披绿衣衫
我是利箭指云端
我是凤尾降人间
主人珍爱我
笑称孔雀开屏
讨人欢!
3.《七律:题金边虎皮兰》
现代: 佚名
金边一甩剑直出,
无悔天然清道夫。
陪喜陪忧陪体靓,
滤山滤水滤心苏。
渐多公赞卑微客,
极少自封高贵族。
展露锋芒豪气在,
何方妖孽敢窥屋。
4.《虎皮兰又开花》
现代: 云中飞
一十二年陪我家,剑叶虎纹不见花。
心想待它那处薄,一丝香气也不哈?
5.《虎尾兰赞》
现代: 佚名
虎皮兰花知我心,遂绽清香来报答。
昔闻孟母三迁地,邻好才能出大家!
虎尾兰
品种多,株形和叶色变化较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主要品种有金边虎尾兰、银脉虎尾兰。
虎皮兰叶坚挺,色彩明快,富有生气,适于居室种植。近年来短叶品种似乎更受大家的喜爱,不受环境,空间大小的限制可随意摆放观赏,长叶品种似乎更适合在会场、厅堂布置。虽不像鲜花般美丽,但却能给人坚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