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酒鉴赏
1. 刘因秋莲原文及赏析
《荷花·秋莲》咏荷花诗鉴赏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刘因的这首《秋莲》诗同其它刻意描写荷花形态的“即景”诗不同,它别有一番意境。
诗人首先用“瘦影亭亭”和“淡香杳杳”勾勒出秋日莲花的特有神态,又用“不自容”和“欲谁通”这样拟人化的写法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惆怅,人的情思与花浑然一体。用“瘦”字写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可谓高手,如“露浓花瘦”(《点绛唇》),“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至于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则更是既写花又写人的名句。刘因诗中的“瘦影”既是写秋莲,也有人物情感的寄托。
然而时令毕竟已入秋,此时的莲花已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如颔联所说是“翠减红销”,在这里“翠”,指莲叶;“红”,指莲花。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其《赠荷花》一诗中就有“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的话,其“翠减红衰”与刘因诗中“翠减红销”只差一个字,而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而且,这种“翠减红销”的悲凉景象,又置于“江清月冷”的背景下,怎能不使人“更”增添几分伤感,这与杨万里笔下的莲花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一个却是“翠减红销”,“江清月冷”。由此不难看出诗人此时的心境了。
颈联写诗人想要保“全晚节”的夙愿以及人世沧桑的慨叹。刘因曾拒绝元世祖忽必烈的征召,“固辞不起”,不愿做官,似乎有一种退隐的思想,但他在另一首《送友生》的诗中又说:“吾儒关世运,晚节见初心”。可见他对“世运”也并非莫不关心。
诗人在尾联中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操守。虽然久居乡间过着贫寒的生活,寂寞孤独,但“盛衰老眼依然在”,他还要看一看这人间世道的兴衰变化。他还曾说过“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泛舟西溪》)他对自己仍有一种自负,一种追求。
2. 请问谜语“有眼无珠腹中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虽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红楼梦》中的谜语诗)
——竹夫人
[注释]
竹夫人,又称竹几、竹夹膝,用竹篾编成,圆柱形,中空,有洞,可以通风,夏天睡时可抱着取凉。宋代诗人黄庭坚以为它不配称作夫人,就名之为青奴,后又叫它竹奴。
1.“有眼”句——说竹器是镂空的。眼,即洞,借此骂宝玉。
2.“荷花”三句——说夏天相偎依取凉,秋冬被弃置不用。借此说夫妻生活短暂。
[鉴赏]
这一首是后人续补的。
唐宋以来,咏竹夫人的诗极多,有说它“但随秋扇”的,有叹“爱憎情易迁”的,还有说“与君宿昔尚同床”、“只恐西风动别愁”的等等,不一而足。这首谜虽比“更香谜”浅俗,却只袭用前人诗意,并没有什么创新,修辞上也有疵病,如“分离别”即硬凑足三字,但主要缺点还在于它完全不像是薛宝钗所作的,也就是说续作者没有“按头制帽”,而诗歌的性格化恰恰是《红楼梦》诗词不同于其它旧小说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薛宝钗为人虚伪,思想庸俗,但她很讲究合乎大家闺秀身份的礼,涵养工夫极深,作诗以盛唐为宗,追求含蓄浑厚,言语行动处处谨慎,要显出自己很有教养。一个矜持自己能“珍重芳姿昼掩门”的薛宝钗,现在居然破“门”而出,大骂“有眼无珠腹内空”,还把它写了贴到春灯上让大家观赏,这能令人置信吗?当然,薛宝钗也会骂人,但总不会用赵姨娘的口吻,何况做诗?这个传统礼教的卫道者,平时见了姊妹们读书吟诗,稍涉男女,就板起脸孔装作正经教训人家,怎么现在自己竟毫无顾忌地写出“恩爱夫妻不到冬”之类的话来呢?它与蒋玉函之流在狎妓的酒席上唱“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的腔调又何其相似!所以,续补那种“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淫滥小说容易,续补曹雪芹这部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伟大的古典名著,如果思想庸俗、见识鄙陋,就难免不使自己的文字成为续貂的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