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花竹笛
A.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急急急。 谈谈中和之美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急急急。 这两题非常非常急。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创作概论
第一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及其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第二讲 中国传统音乐语言与现代音乐语言特点
第三讲 中国现代音乐结构特色及其与传统音乐结构的联系
第四讲 继承传统、抓住机遇与开创未来
一、在解放前后,我国与国外音乐交流主要表现为:“以土唬洋,以洋唬土”。中外音乐几乎无法交流,而现代的中国音乐要中西贯通。现代中西音乐合壁的经典之作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本讲座为什么讲的是结构特点而不是曲式特点,就是因为结构(的概念)范围较宽,曲式(的概念)范围较窄,因此我们要建立新的结构分析观。西洋音乐的曲式经多年的发展较为完备;中国音乐讲究“口传心授”,曲式较不完备。西洋音乐在音乐厅里演奏;中国文人音乐讲究个人欣赏,个性化很强。在分析大多数中国音乐时,分析的中心应该在音乐中特点的方面。现代的作曲家们,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大多寻求个性张扬。
三、中外音乐的区别
在分析中外音乐的区别时,应特别强调细节分析,特征主要表现在微观,如:旋律、音色、曲式、结构。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音阶都经历过从少到多的过程。例如:中国与日本都有五声音阶,但各具个性和特色。这使人们一听就知道一首五声音阶作品是中国味还是日本味。
世界音阶主要分三类:1、蒙汉语系,五声音阶;2、希腊语系,七声音阶;3、波斯(伊斯兰)语系,1/4音,一级音有多音。这三类特点中国音乐都具备,其主导者为五声音阶。
勋伯格将12个音都解放了,最初为无调性音乐服务;后来则便于作曲家们更好更多地创作,经常各种转调,中国作曲家们也常用。如:中国作品《涉江采芙蓉》,罗忠蓉为古诗谱写的艺术歌曲。他将12音作品表现出十足的中国韵味,令中外作曲家们倍感钦佩。
中国韵味一定要研究音腔。就象一个音如同中国书法的一笔,如:“点”,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中国的一个音具有腔式特点;换句话说,无论什么乐器,只要一个音,若带有腔式,就变成中国韵味。中国音乐重腔式,有腔式就有语音韵味。中国作曲家们重腔,例如很多中国作品,陈其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梁祝》小提琴曲,若不带腔(每个音的腔),就没有中国韵味。腔与中国语言中的四声“—、/、∨、\”有关。
同样是五声音阶,但东北和云南的五声音阶作品却各具个性,使人们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地方的音乐,中国各地音乐即如此。在中国的五声音阶中,找到3就找到宫;若出现4也可以成为宫,这样就出现了双宫调作品。如:《兰花花》,多用4和6就出现双宫调。五声音阶在不同地区就有各自不同的和声音程。我们感觉有些地方的笛子音“不准”,其实这不是“不准”,而是“方言”,确切的说是“方音”。因而不能用12平均律来评判中国的五声调式。因地方语音和方言,使当地的乐曲、歌曲和器乐出现了某些音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如:湖南音乐中的5就偏高。韵律是现代作曲家们探求的目标之一。
第一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及其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一、中国音乐的分类
1、原声态
原声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民间音乐,这种音乐被民间艺人磨砺得比较细腻,如:《茉莉花》,其细腻的感觉犹如大波浪缠小波浪。其二是民歌,中国各地的地方民歌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中国人祖祖辈辈传唱下来的民歌,唱的是自己的命运。中国民歌一般用首调演唱,而不用12平均律的固定凋演唱,否则味道不对。
2、文人音乐
文人音乐同样分为两种。其一是唱颂凋,如:琴歌。其二是器乐曲。文人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中国民族音乐,同时体现着“园外之叟”的中国文人思想。文人是特殊的社会团体,他们在演唱歌曲或演奏器乐曲的目的是为了自我陶醉,给自己听,用超脱的方式来抒情。文人音乐主要是写给自己听,每一个音都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例如中国的古琴,弹奏者先弹一下,经自己欣赏、自我陶醉之后再来一下……反复几次后,才开始正式演奏乐曲。在西方则认为音是建筑,例如:a+b+a。在现代,世界范围内的音乐都较为成熟,所以中西音乐主要是比技术和比文化。
3、宗教音乐
(1)主要类型
宗教音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颂经音乐;其二是圣赞音乐;其三是宗教器乐音乐。中国的宗教有:道教、佛教(包括藏佛教、汉佛教即大圣教和小圣教共三种。小圣教与东南亚佛教关系更为接近)、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相应的宗教音乐也有一定的发展。
(2)主要特点
宗教音乐完全为宗教服务。如:藏佛教的寺庙音乐经常用于营造气氛,根据各种仪式其音乐形式也有相应的布局,经常伴随着宗教仪式的程序出现。外来宗教在引入中国的同时带来了外来音乐。这些外来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相结合,创作出来的新作品也不少。例如:
A.《芸芸众生》,是女声演唱的汉佛教歌曲,其中的一句歌词为“大慈大悲普渡众生观世音菩萨”……
B.《金刚经》,引入部分为男低音,主唱部分为男中音。
C.《列子》,为四部合唱曲,反映了道家思想。列子说:“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西方人在看到列子的话时大为感慨,他们认为,西方人从古到今都在为生死而苦恼,而东方的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将看透了生死;从而体现出列子思想的先进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
D.西川的一些诗也谱上了乐曲。歌词为:“我的精神已登达山顶,我和最高的星辰有一个约会……”这是一首由女高音领唱的合唱。
4、宫廷音乐
主要类型分为两种:其一是外朝音乐,如朝会音、祭祀乐和仪仗性音乐等。外朝音乐代表的是权威的或礼仪的音乐。其二是内廷音乐,多为娱乐性音乐。如清乐、歌舞乐、宴歌、宴乐等。在内廷音乐中,唐大曲对中国现代音乐曲式影响尤大。
5、戏曲音乐
(1)主要种类:中国戏曲种类很多,可分为联曲体和板腔体两种类型。
(2)主要特点:①中国的戏曲实质上是通过歌舞性综合表演来讲故事。②中国戏曲不采用西方歌剧原创性音乐写作方式,而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同剧种都以原有的“共性音乐材料”为基础加工音乐。③音乐的程式化倾向,即特定曲牌、板式和特定音色都有的特定含义,国人皆知。如“乱锤”,其知名度一点也不亚于“命运动机”。何占豪和陈刚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所反映的戏曲板式。中国古代的唐大曲最主要特点是渐变。
第二讲 中国传统音乐语言与现代音乐语言特点
旋律、音响、音色、节奏及其陈述方式,即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语言构成。第二讲主要谈音响、音色、节奏几个问题。中国音乐原本就有的重直觉、重音响重色彩的“和音技术传统”。现代的中国音乐要实现的目的之一就是多声音响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1、中国古代的音乐成就很多比西方早而且成熟,更有震撼力,这里主要指的是音响。例如:①内蒙民歌《圣主成吉思汗》;②云南少数民族多声部歌曲;③侗族大歌《嘎高增》。
2、举例说明
(1)在西式管弦乐队中寻求中国音响特色。如:朱践耳的《纳西一奇》,有四个小标题,《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对话》、《狗追马鹿》。
(2)音响特点采用了多调性、多节拍叠置和多层次重叠写法。如:周龙的《唐诗四首》,管乐四重奏与乐队。
(3)运用的作曲手法使中外音乐家都能接受而且都能演奏。如:谭盾的《西北组曲》。
(4)除了多种乐器音色外,还有语言音色。为了获得粗糙的音响以表现一种原始的生命力作品,采取了微分音音色结构。如:翟小松的《Mong Dong》,为美术片《悍牛与牧童》而作。
(5)音色的主导作用与结构作用。如:华彦钧的《二泉映月》,位转换引来的音区音色交替。
(6)用音色来结构乐曲的做法,如:古曲《梅花三弄》,实音与泛音的交替,表现为阴阳平衡。《淘金令》等吹打乐也有明显的音色结构划分。
第三讲 中国现代音乐结构特色及其与传统音乐结构的联系
1、学习和继承传统音乐的陈述结构
(1)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在旋律、音阶、音色、节奏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区别。如:叶小刚的交响乐《春天的故事》,运用了陈述方式来形成某种民族风格。
(2)中国传统音乐的陈述方式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中还有一些特定的终止方式;中国民族音乐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2、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结构关系
文学中有对联,音乐中就有上下句;文学中有“起承转合”四句诗体绝句,音乐中就有类似的四句结构小曲;文学中有八句结构的律诗,音乐中就有与之结构原则极为相似的、并大量存在于器乐曲的“六十八板体”(它也是八句,只是其中有一句内部有扩展,不及律诗规整);文学中有章回体,音乐中有套曲体;文学中有使用成语的习惯,音乐中也有集曲等使用现成乐思的习惯……;文学中有“枣核诗”等通过数列形态控制的游戏性诗体,音乐中也就有“金橄榄”等结构形态与之对应。《六十八拍》为琵琶曲。
(1)参考中国诗词结构音乐。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李白诗)
(2)参考古代章回体小说结构音乐。林乐培的《秋诀》
3、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和曲式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1)参照古曲来构思音乐。古曲《梅花三弄》
(2)唐大曲和戏曲音乐对现代音乐结构的影响。唐大曲的“散—慢—中—快”的渐变原则和后来的戏曲借助于板式速度结构来组织等线性结构思维,是我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西方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是奏鸣曲。唐大曲的曲式结构特点是:
①音乐是一种多段体结构。
②体现着一种从“散起”到“入拍”又经轻歌曼舞而变作“繁音急节”的快速舞蹈(相当于“破”)的部分;收尾时节奏还有“散”(即“曲终长引声”)的渐变速度布局。整个乐曲在开始的时候,每个演奏者就开始调琴,他们预先不调琴,用这种方法将听众的感觉调进来,调进乐曲的感觉中来。
③用核心音调(而不是主题或曲牌),即兴展衍变形来发展乐思。
④新的声部控制关系。它是西方现代技术,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写法相同。
⑤新的演奏法和新音色。如:乐器萧的“冒吹”和重直觉、重音响的现代多声语言等。罗永辉的《千章扫》,符合现代西方音乐中“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理念。
4、中国现代音乐的分析思路
由于中国现代音乐作品是个性化的作品,所以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有些表现为西方的作曲思路与中国作曲思路相结合,如:《梁祝》。有些则主要是中国渐变式线性结构或弹性变速结构。基于唐大曲或戏曲板式变速结构的思维。但现代作曲家们在构思各种线性排列的音乐作品时,往往会同时参考各种外来结构原则,包括现代音乐结构的原则和理念。如:陈怡的《春夜喜雨》,是运用数学上的黄金分割(0.618)的思想来构思,酝酿—聚集—爆发—平静。
刘源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客家人的中原文化),则采用微观单个音描述宏观结构。
(1)内容:寻根(历史)、走向未来(现实),乐章分五个章节。
(2)音乐材料分析:①四、五度音程与“号角音调”。第一章即以号角式的四、五度音程作为“基本乐思”首次亮相。②四、五度音程来源于“二声腔”。该号角四、五度音程的音调正好与福建古老的二声腔相通。③从四、五度音程到“过蕃歌”,古老的四度音程二声腔不仅为“号角”的音程关系提供了依据,而且其语态还与二章的民歌独唱“过蕃歌”相近。④四、五度音程进入“风吹竹叶”。第三乐章开始旋律来自福建民歌《风吹竹叶》,它好象是前面古老福建歌腔的进一步加工和变体;它虽然使用了更多音,将原来简单的歌调做过了润饰,但仍保留了四、五度音程在旋律中的骨干地位,从而再次保证了该乐章与前面音乐的风格和结构的统一。⑤“客家之歌”对四、五度音程的最后肯定。在“号角”的回响和召唤中,第五章的“客家之歌”以豪迈的群众齐唱形式最后一次肯定了四、五度音程在该歌曲,也是该套曲中的支架作用,实质是固定旋律变奏。
(3)五个乐章的“宏观再现组合”极其结构依据。①三步性,《土楼回响》虽然有五个乐章,和Ⅳ—Ⅴ乐章间采用不断间奏。②对称性。③采用了反璞归真的终结方式。
(4)以调进行代替调回归。
综上所述,现代音乐的曲式结构,已从本质上有别于西方经典的“共性写作时期”,而倾向于个性化、多样化。
第四讲 继承传统、抓住机遇与开创未来
一、关于继承传统
我国作曲家大都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包括老一代人)。而中国现代作曲家的成功点,更是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还折射出作为现代中国人更新的审美视角、文化修养和精神风貌。
二、关于抓住机遇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大的历史机遇。一是唐朝;二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
三、关于开创未来
1、是不是“越是民族的就越国际”?我(李吉提)很怀疑。《梁祝》协奏曲比越剧更容易走向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些方面,古人比我们想得开(如唐代),西方人也比我们想得开。我们今天比古人更有优越的条件面向世界,就应当能比古人在发展中国音乐、文化方面,做出更多的新贡献。
2、是不是音乐作品的技术越“前卫”,水平就越“高”或越能代表“未来”?我(李吉提)想未必。毕加索说,艺术只有“变化”,而不是“进化”。在20世纪作曲技术花样翻遍后,又回到平淡,回归自然。
3、多样化的音乐创作才能创造绚烂的未来。叶小刚的《大地之歌》,为女高音、男中音和乐队而作,是积极向上的。马勒的《大地之歌》是作悲歌写的,非常悲。而叶小刚的作品《大地之歌》却是非常绚烂,比较洒脱,很舒展,且唱且吟。这说明我们的作曲走向成熟。①《悲歌行》李白诗;②《宴陶家亭子》李白诗;③《采莲女》李白诗。
4、其他作品。①唐建平的筝曲《自鸣》;②秦文琛的管弦乐作品《五月的圣途》;③何训田的《声音的图案Ⅲ》,散文化的音乐语言强化了短笛、竹笛和电小提琴三件乐器色彩,属于宏复调作品;④陈怡的《中国神话大合唱》;⑤贾达群的《融Ⅰ》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将不同文化融为一体。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论文写作笔会
一、选择
选择主要决定因素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自信,才能把最有价值的东西研究好;在研究学问时应注意普及与提高。如:巴托克通过自己的复调小品,教育了孩子们的思想,其方法主要是从音响和音色中去教育。因此,学生最好在选自己有兴趣的课题作,而且是最好的和最能做的,不要赶“火”。
1、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基础,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所谓撑杆跳要撑住地。
2、最好选一个导师长项的课题来作,使自己能够得到相应提高,能够学到导师的长处。
3、自己的生长环境。世界地域各地各有自己的特色,导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发扬其所在地域环境优势和文化修养。学生根据各种有利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来给自己定位。
4、一定要有自己的立论,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论证自己看法的合理性;一定要发现了什么,论证自己看法是有的,是有价值的、合理的。
5、学风。不能盲目地选大课题,否则有解决不了的可能性。不能“唬人”,一定要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偷来的锣敲不得,否则要串邦的。文献要大胆地看、写,应该占论文篇幅的四分之一。使用文献时要先搞清楚文献,看完文献后发现文献中有什么缺漏,自己可以去研究,来解决。研究应建立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来研究,不能闭门造车。有时也能有自己发现的课题。在研究课题时不能小题大做,也不能大题小做。研究透了一个课题,对硕士来说就是给自己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思维方法。之后才能研究下一个课题。
李吉提教授在看完笔者的研究生论文《浅谈“阳春白雪”、“阳阿薤露”、“下里巴人”——文化需求与音乐教育》时指出:社会的变化导致音乐语言的变化;有些作品运用民间音调,但不能直接使用,而是去模仿。作课题应该具有个性,而不应该机械化作业。“小题大做”对于初写论文的人来说较为合适;而“大题小做”则适合于有着多年经验的学者来说较为合适。
二、座谈
关于对人物研究,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结果。其方法是围绕作品找背景,从办学找结果。研究应从立论开始,决定从哪里开始,最后一定要达到目的。比较音乐学并不是研究人物的唯一途径。
学士是要把导师教授的东西学到手;硕士是要能够运用导师的理论来解决几个问题;博士是要为自己的学科提供理论。研究学问要讲逻辑。写演奏方面论文的目的主要是对作者的研究,对技术的研究,对作品内容的研究。音乐剧与大众的关系很密切,早期音乐剧与小歌剧有联系;研究音乐剧的演唱,应通过对某个音乐剧的演唱,来研究表演的演唱方向。“写作能够使人的思想精确”,“站着写,坐着改”。——鲁迅
李吉提教授希望:研究学问要古今能打通,不要太学院派了。做一个好老师要尊重学生,教育学生首先要自重,这对青年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研究学问需要老师与同学搞好关系,老师对学生能说一就是一,能说二就是二,不会不能装懂;学生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往前发展,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讲座笔记整理完成时间:2007年5月9日
B. 中国民乐三百首都是什么
山水自然篇
(一)高山流水
1姑苏行(笛子独奏)
2春到沂河(柳琴独奏)
3高山流水(古筝独奏)
4江南三月(合奏)
5无锡景(二胡独奏)
6山寨风情(合奏)
7春到湘江(竹笛独奏)
8太湖泛舟(合奏)
9西湖春晓(笛子独奏)
10漓江素描(扬琴独奏)
11春雨(琵琶独奏)
12山村小景(二胡独奏)
(二)江南春
1江南春(笛子独奏)
2春到清江(扬琴独奏)
3紫竹调(合奏)
4江南春色(二胡独奏)
5雨夜花(二胡独奏)
6龙船(琵琶独奏)
7浏阳河(二胡独奏)
8泉水(扬琴独奏)
9朝阳沟(唢呐独奏)
10姑苏情(合奏)
11水乡新貌(竹笛独奏)
12寒鸦戏水(古筝独奏)
(三)春诗
1云雀(竹笛独奏)
2到春来(二胡独奏)
3马兰花开(合奏)
4苏南小曲(二胡独奏)
5 雪山春晓(古筝独奏)
6湖上风光(巴乌独奏)
7节日的天山(扬琴独奏)
8映山红(扬琴独奏)
9五月春潮(二胡独奏)
10红河的春天(扬琴独奏)
11欢腾的天山(柳琴独奏)
12春诗(二胡独奏)
田园风光篇
(一)渔舟唱晚
1江南春早(重奏)
2打枣(唢呐独奏)
3出水莲(重奏)
4杨柳青(二胡独奏)
5花间蝶(重奏)
6桑园春(笛子独奏)
7雨打芭蕉(重奏)
8槐花几时开(二胡独奏)
9田野小曲((筚篥独奏)
10渔舟唱晚(古筝独奏)
11竹林深处(葫芦丝独奏)
12小放牛(竹笛独奏)
(二)杨柳青青
1牧民新歌(竹笛独奏)
2沂蒙山小调(二胡独奏)
3扬鞭催马运粮忙(竹笛独奏)
4牧歌(二胡独奏)
5收割(竹笛独奏)
6望春风(二胡独奏)
7倒垂帘(古筝独奏)
8桃花过渡(二胡独奏)
9春蚕(琵琶独奏)
10赶集(二胡独奏)
11杨柳青青(合奏)
12拔根芦柴花(二胡独奏)
(三)好一朵茉莉花
1好一朵茉莉花(二胡独奏)
2荔枝红(古筝独奏)
3放风筝(二胡独奏)
4卖菜(竹笛独奏)
5山村姑娘(二胡独奏)
6撮泥鳅(俄比独奏)
7补破网(二胡独奏)
8行街(合奏)
9六月茉莉(二胡独奏)
10迎春花(合奏)
11草螟弄鸡公(二胡独奏)
12丢丢铜仔(二胡独奏)
边塞雄浑篇
(一)赛马
1赛马(二胡独奏)
2丝绸之路(合奏)
3牧羊女(二胡独奏)
4苏武牧羊(扬琴独奏)
5草原情歌(二胡独奏)
6美丽的边疆(巴乌独奏)
7阿拉木汗(二胡独奏)
8塞上曲(琵琶独奏)
9草原骑兵(笙独奏)
10关山月(合奏)
11大浪淘沙(琵琶独奏)
12旱天雷(重奏)
(二)天山诗画
1月儿高(古筝独奏)
2三十里铺(二胡独奏)
3天山诗画(扬琴独奏)
4月儿弯弯照九州(二胡独奏)
5都马调(二胡独奏)
6天山之春(琵琶独奏)
7金陵游(竹笛独奏)
8渭水情(琵琶独奏)
9淮河换新装(竹笛独奏)
10拉骆驼(二胡独奏)
11希望的田野(竹笛独奏)
12奔前方(竹笛独奏)
(三)草原上
1上游曲(竹笛独奏)
2打虎上山(竹笛独奏)
3秦腔牌子曲(板胡独奏)
4春光协奏曲(竹笛独奏)
5光明行(中胡独奏)
6草原上(中胡独奏)
7汉宫秋月(二胡独奏)
8 高山青(二胡独奏)
9赞歌(中胡独奏)
10十八板(三弦独奏)
11彝族舞曲(琵琶独奏)
12翻身的日子(合奏)
史诗磅礴篇
(一)十面埋伏
1霸王卸甲(琵琶独奏)
2林冲夜奔(扬琴独奏)
3十面埋伏(琵琶独奏)
4楚歌(埙独奏)
5陈杏元和番(琵琶独奏)
6将军令(扬琴独奏)
7陈隋(琵琶独奏)
8连环扣(扬琴独奏)
9五梆子(竹笛独奏)
10战马奔腾(二胡独奏)
11汉江韵(古筝独奏)
12虚籁(琵琶独奏)
(二)从军行
1寂空夜宇(古筝独奏)
2战台风(古筝独奏)
3从军行(扬琴独奏)
4西江月(重奏)
5勇闯封锁线(竹笛独奏)
6三门峡畅想曲(二胡独奏)
7秋湖月夜(竹笛独奏)
8金蛇狂舞(合奏)
9青莲乐府(琵琶独奏)
10听松(二胡独奏)
11新春乐(合奏)
12山村变了样(二胡独奏)
(三)凤凰于飞
1春节序曲(合奏)
2京调(竹笛独奏)
3幸福年(合奏)
4凤凰于飞(扬琴独奏)
5闹新春(合奏)
6凤凰展翅(笙独奏)
7八段景(合奏)
8恭喜发财(合奏)
9三五七(竹笛独奏)
10霓裳曲(合奏)
11双声恨(重奏)
12万事如意(合奏)
浪漫唯美篇
(一)彩云追月
1彩云追月(重奏)
2花好月圆(合奏)
3康定情歌(二胡独奏)
4竹楼情歌(扬琴独奏)
5美丽的姑娘(二胡独奏)
6月牙五更(板胡独奏)
7良宵(二胡独奏)
8合家欢(合奏)
9瑶族舞曲(古筝独奏)
10春江花月夜(合奏)
11喜迎莺(重奏)
12抬花轿(唢呐独奏)
(二)夕阳萧鼓
1喜庆(唢呐独奏)
2平湖秋月(重奏)
3迎花轿(唢呐独奏)
4喜报(竹笛独奏)
5入洞房(唢呐独奏)
6娱乐升平(重奏)
7欢乐的节日(唢呐独奏)
8火把节之夜(扬琴独奏)
9挂红灯(竹笛独奏)
10夕阳萧鼓(琵琶独奏)
11步步高(重奏)
12欢乐歌(竹笛独奏)
(三)喜相逢
1正月十五闹雪灯(唢呐独奏)
2甜蜜的苹果(高胡独奏)
3飞花点翠(琵琶独奏)
4一支花(唢呐独奏)
5 舒伯特小夜曲(二胡独奏)
6绣金匾(唢呐独奏)
7喜洋洋(合奏)
8撒趟子撩在外(二胡独奏)
9天鹅(琵琶独奏)
10舒曼梦幻曲(二胡独奏)
11喜相逢(笛子独奏)
12婚礼曲(唢呐独奏)
离情愁绪篇
(一)思凡
1妆台秋思(竹笛独奏)
2小河淌水(二胡独奏)
3夜深沉(京胡独奏)
4流水行云(高胡独奏)
5思凡(古筝独奏)
6病中吟(二胡独奏)
7别港(扬琴独奏)
8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二胡独奏)
9秦桑曲(古筝独奏)
10游园惊梦(合奏)
11空山鸟语(二胡独奏)
12一只鸟仔哮救救(二胡独奏)
(二)天华流韵
1朝元歌(琵琶独奏)
2天华流韵(二胡独奏)
3远方的思念(竹笛独奏)
4鹧鸪飞(竹笛独奏)
5秋水龙吟(重奏)
6蝉院钟声(高胡独奏)
7村祭(竹笛独奏)
8丝路随想(合奏)
9傍妆台(竹笛独奏)
10兰花花(二胡独奏)
11家乡歌儿多(竹笛独奏)
12绵(埙独奏)
(三)二泉映月
1渴望春天(二胡独奏)
2幸福渠(柳琴独奏)
3二泉映月(二胡独奏)
4泉水叮当响(扬琴独奏)
5望秦川(中阮独奏)
6重归苏莲托(二胡独奏)
7迎亲人(三弦独奏)
8阮不知啦(二胡独奏)
9渔歌(巴乌独奏)
10阴华山上凤凰台(高胡独奏)
11四季——冬(二胡独奏)
12思想起(二胡独奏)
C. 中国神话中掌管花的神仙叫什么的
望采纳: (一)
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所言,统领群花,司天和以长百卉的花神叫女夷,也叫花姑。
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云:“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这里说到了汉族民间信奉的两位花神,颇有点来历。女夷本是神话中主宰春夏万物生长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云:“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在后代的流传中,女夷不知为何成了道教女仙魏夫人的弟子,做了专司百花的女神,与其“主春夏长养”的神职终归还是关系密切,只不过权限缩小了许多,仅只为花神一职。
据《中国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月令广义·春令》又云:“春圃祀花姑。《花木录》: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被以种花为业的花农奉为花神。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说花姑名叫黄令微,临川人,是个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却仍像个处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抚州并山的静室、临川的坛宇这两处已经荒芜了的胜迹整修一新,魏夫人闻知后,托梦给她,详加教诲,花姑得魏夫人教授传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记》亦有详细记载。
女夷、花姑两人,一神一人,都与花有关联,而被奉为花神,至于说两人为魏夫人的弟子,则为后世附会之说。花神掌管世间的花开花谢,还是百花的保护神。唐代就有花神的故事,《太平广记·神仙·殷天祥》引《续仙传》载,唐代阔州鹤林寺院内有一株一丈多高的杜鹃花,每年春末都聚花满树,烂漫如锦。这株杜鹃花,据传是一百年前由外国僧人从天台山移植到鹤林寺的。寺僧对其爱护有加,围上栏杆,又将院内锁闭,时常有人从门缝窥见三位红裳艳丽的女子在花树下游玩。有人偶尔进院折枝摘花,就会受到那三个女子的惩罚,俗传女子为花神。节度使周宝准备重阳节去鹤林寺,对道士殷天祥说:“鹤林之花,天下奇绝。道人能使它重阳节开花吗?”殷天祥回答说能,便在重阳节前二天住进鹤林寺,半夜有女子来敲门说:“你想要杜鹃花开是吗?”殷天祥问其何人,女子说:“我乃上天派来保护此花的花神。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就要返回天宫阆苑,现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让花开一次。”说完,女子忽然不见。来日晨起,杜鹃树上已绽出花蕾,重阳节那天,满树鲜花烂漫如春。消息传开,周宝和全城人都惊讶万分,纷纷前往观赏。没过几天,花一下全消失了,地上亦无落花。明人冯梦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说“惜花致福,损花折寿”,花农秋先爱花若痴,常常祭祀花神。所以当他受到宦家子弟张委的欺侮时,花神便以张委“损花害人,奏闻上帝”,上帝“夺其算”。而秋先在花神度化下登云成了仙,做了专管人间百花的护花使者。
正月梅花花神-----据说是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一说是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柳梦梅,在梦中,他在梅花树下遇见为情而死的杜丽娘,其后杜丽娘还魂与柳梦相结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缘。二月杏花花神-----据说是键人氏,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一说为杨玉环,安禄山之乱平息后,玄宗欲移葬贵妃,但见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三月桃花花神-----据说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二十年,屡破契丹军。可能是他抵紧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一说为唐朝诗人崔革,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四月牡丹花神-----据说为曾写下多首牡丹诗的唐代诗仙李白。五月石榴花神-----据说为从西域取回石榴的张春。一说为钟馗,因石榴花开时正籍端午,每家多贴钟馗以辟邪,于是石榴花和钟馗拉上关系。六月荷花花神-----据说为西施曾在苏州锦帆径留下采莲的故迹。七月玉簪花神-----据说是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因为她平时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八月桂花花神-----据说是五代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放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史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正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堕楼殉情。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九月菊花花神-----据说为陶渊明,这位东晋田园诗人以菊花为友,曾写下很多咏菊的诗句。以这位高节的隐士作为花之隐逸者的代表,最是恰当不过。十月兰花花神-----据说为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他深爱国家,但见朝政腐败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无法实现而投泪罗江自尽。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据说指洛神。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十二月腊梅花神---据说是宋代的苏东坡及黄庭坚。因为他们倡议将黄梅改称为腊梅。 (二)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寿阳公主)
“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雪花飘飘,岁寒早春时,梅花疏影横斜的天地,当真宛如仙境。梅花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为世人所钟爱。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寿阳公主天生丽质、清纯脱俗,最爱赏梅。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便在殿檐下小睡,伴随一阵香艳春风,梅花缤纷而下,正巧有朵梅花轻轻落在她的额中央,留下五片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就清丽可人的公主又平添几分迷人的风姿。于是纷纷仿效,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大家都说公主一定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展娇媚(花神杨贵妃)
“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
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花朵娇小可爱,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农历而月又称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时,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动人。
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兵变,玄宗不得及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当时,众人将杨贵妃的尸体悬挂在佛堂前的杏树上。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笑春风(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与农历三月,一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贵(花神李白)
“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
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对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但是以李百最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与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五月石榴艳如燃(花神钟馗)
“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锺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锺道,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锺道,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锺道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
蜀葵,植株修长而挺立,开于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娇媚,颜色五彩斑斓,其中,黄蜀葵又称为秋葵,在诗经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黄菱葵。秋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一般人说的“昨日黄花”,就是以秋葵为写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曾为他写一极其动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由于李夫人极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们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人团圆(花神徐惠)
“纤云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领间,花族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传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与湖州长城,自小就聪慧过人,五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能读论语,八岁能写诗文。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后世就封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闲情致(花神陶渊明)
“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
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风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传是陶渊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在群芳中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属了。
十月芙蓉如梦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乐曲以笙吹奏出缥缈的乐音,引人进入芙蓉仙乡中。中阮优美的旋律,写出芙蓉城内朵朵湛放的娇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绚丽非常。
十一月山茶香万家(花神白居易)
“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
山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百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烧淡赤。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诗人,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吧。
乐曲在琵琶化成的点点寒风中,进入了云南的山水间。二胡缓缓而出,如微寒的细风轻轻吹拂着山茶绿叶。竹笛明亮的音色,仿佛山茶花自绿叶中吐蕊,朵朵艳丽。
腊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蜡月水仙的花神了。
乐曲由木管吹奏出淡淡的和弦,如湘江粼粼波光。古筝的清雅旋律,形容出水仙犹如凌波仙子的仙姿。高胡柔细的音色,画出水仙的碧叶如带,芳花似杯。雅洁恬静的旋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如娥皇女英的至情至爱,动人心怀。
D. 炎黄风情的乐曲解说
1. 小白菜 这是我在童年听到的第一首民歌——首流传久远的歌,它表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遭受继母虐待的悲惨境遇,和他对生母的怀念之情。我以这首民歌的凄婉旋律为基础,用弦乐刻画主人公对往日温暖亲情的眷恋,以及为母亲送葬情景的回忆。中间部分的旋律是我根据河北民歌《哭五更》的音调重新创作的,其中有哀伤的呜咽,无奈的叹息,也有短暂的憧憬。当旋律重新回到《小白菜》时,小提琴以充满幻想的空灵音响把人们带到了这苦命孩子寄希望于天国的依稀梦境之中。
2. 小放牛
这是一首农村歌舞曲,曾被编成京剧和昆曲短剧而流传全国。 清晨, 阳光明媚,清风拂煦,牧童在牛背上吹著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出村口。路上,一位美丽的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则以“赵州石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一连串问题请村姑回答,作为指路的条件。 聪明的村姑有问必答,一一应对,二人边唱边舞,一派天真。乐曲用音色对置的手法表现一问一答的诙谐情趣,最后以乐队的全奏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3. 茉莉花
中国各地特别是东部各省几乎都有旋律、歌词各不相同的《茉莉花》长期流传。我选取了我的祖籍河北沧州地区的《茉莉花》的旋律。这是一首优雅细腻,精致委婉的歌曲,表现了少女以茉莉花自喻,对美好爱情充满幻想的烂漫情怀。由小提琴、中提琴先后演奏的《茉莉花》旋律,时而恬淡宁静,时而含情脉脉,时而以不协和和弦表现少女偶上心头的一缕愁绪。当另一旋律与《茉莉花》重唱时,则像是一首爱的颂歌。然后,音乐转入沉思,又在结尾时平添一丝惆怅。 4. 对花
“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春季里开的是迎春花……” 对句歌是民歌中常见的形式,而依季节次序问答花名则是对句歌中常见的内容。这首乐曲的主题采用的是河北沧州地区的《对花》,中部则是另一首沧州民歌《放风筝》的旋律。 全曲以多变的节奏、对置的音色和丰富的力度变化描绘出对歌场上欢腾热烈的场面:一连串喋喋不休的反复音调,像是场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呼喊助威。中部插入的慢板则是手执竹板击节入场的女子表演“落子”(莲花落)的舞蹈场面。 1. 小河淌水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象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这是一首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云南情歌。
乐曲以原曲歌词提供的时间(月夜)、空间(山下小河旁)为背景,用弦乐高音区的模糊音响模拟朦胧月夜,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的丁冬音响模拟小河流水。恬美的英国管和明亮的长笛先后唱出柔美动人的旋律。当乐曲转为全体弦乐齐奏时,低声部模拟“阿哥”以放慢一倍的同一旋律热烈应和,把炽烈的爱情之歌推向高潮。
2. 放马山歌
“正月放马正月正,赶起马来登路程;二月放马百草发,小马吃草顺山爬……”这首流传全国的云南民歌,表现了放马人豪爽的性格。乐曲中使用打击乐器和小提琴的滑奏模拟马铃、马蹄、马鞭声和放马人的吆喝声。中部以《赶马调》的悠闲舒缓节奏和甜美平稳旋律刻画放马人途中休憩的情景。
3. 雨不洒花花不红
“哥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上花一蓬,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洒花花不红。
”这首云南情歌歌词语语双关,言简情深;旋律调式独特,婉转动人,曾在各地广为流传。乐曲以象征雨滴的三连音音型贯穿全曲,先后用大管、单簧管加短笛以及弦乐木管的交替演奏这优美迷人的旋律。
4. 猜调
这首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姐妹问答对歌的活泼情趣:“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前卖嘛?哪样长长
妹跟前?”“……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海中间;银线长长街前卖,丝线长长妹跟前。”乐曲以木管乐器的明亮音色和弦乐拨奏的轻快节奏突出显现了旋律的戏谑气氛,中部引用了另一首云南民歌《安宁州》的优美旋律。 1. 女娃担水
乐曲的主题是一首反映旧时代农村女子苦难生活的陕北民歌。全曲采用传统的变奏曲体裁,从多侧面揭示苦难中的女子的内心世界。主题和最初的两个变奏凄楚悲凉,第三变奏刻画了主人惆怅不安的心理活动,第五变奏表现了她向悲惨命运的无力的抗争。最后一个变奏又回到悲凉的主题,而且变得更加孱弱纤细——苦难是难以摆脱的。
2. 夫妻逗趣
“说你呀,邋遢呀,真邋一得遢呀,头上的金丝么乱呀如麻呀,娃他妈!”这首对唱描绘了一对夫妻相互取笑的嬉戏场面。三弦和板胡象征一对嬉戏中的夫妻。钢琴的不协和音和小堂锣的滑稽音色强化了乐曲的喜剧色彩,半音调性对置和节拍错位更使乐曲充满幽默感。 3. 走绛州
这首歌流行于陕西和山西,表现了主人公肩挑扁担口唱歌谣步履轻快地向绛州进发的愉快心情。板胡的旋律轻松愉快,小提琴的固定音型好像扁担上下忽闪的颤动,全曲展现出一幅优美的乡间画面。 4. 兰花花
《兰花花》是一首产生于陕北流传于全国的叙事歌曲。歌曲强烈控诉了旧时代包办婚姻对自由爱情的摧残,歌颂了反叛封建礼教,追求幸福婚姻的青年女子兰花花。然而,在封建社会,她不可避免地要以生命为代价而走向悲剧的结局。
乐曲的第一部分以柔美的双簧管和热情的大提琴表现兰花花和她的情人充满幻想的甜蜜爱情。中段以铜管的强暴威严和弦乐的悲恸哭诉象征兰花花的抗争和愤怒,定音鼓和大锣的哀鸣预示了悲剧的结局。乐曲结尾,定音鼓沉闷地奏出主题,留下了最后的微弱呼唤。 1. 槐花几时开
巴山蜀水,培育了四川人勤劳、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性格。这首词曲并茂的《槐花几时开》是一曲典型的四川山歌。歌词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意味深长:“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其旋律也十分别致,从全曲最高音起,每句歌词拆为两个乐节,并加入四川山歌特有的衬字,起伏婉转,扣人心弦。
乐曲由双簧管、圆号、弦乐、长笛和英国管先后演奏这首山歌的优美旋律。和声以另一调性做背景衬托,描绘了一个远景近景既分离又相合的山村画面。
2. 黄杨扁担
这是一首四川秀山花灯调,表现了小夥子挑担到酉州送米,却兴致勃勃地观察酉州姑娘梳头打扮的情景。歌词俏皮风趣,四川民歌特有的衬词更增添了歌词的幽默感:“黄杨扁担软溜溜哇(姐里哈里呀),挑一担白米下酉州哇(姐呀姐呀)下酉州哇(哥里哈里呀)。” 乐曲以强劲的全奏刻画小夥子彪悍的形象,中段以一首山歌的二重唱表现年轻挑夫休憩时悠然自得的神态。
3. 绣荷包
《绣荷包》是中国民歌中常见的题材,表现少女为情人绣荷包时的兴奋与羞涩心态。荷包是男人系于腰间用以装钱和零星物品的布袋,女子常以荷包赠与情人作为定情物。民歌中《绣荷包》以四川、山西和云南的三首流传最广。 乐曲从弦乐四重奏开始,然后转为木管,间以竖琴的装饰性滑奏和长笛的华彩乐句,宛若姑娘手中的飞针走线。
4. 太阳出来喜洋洋
这是一首爽朗明快的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手中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 乐队全奏贯穿全曲,铜管乐器粗野的呐喊,弦乐从压抑到爆发的转接,以及定音鼓的狂燥敲击,表现了雄性勃发的阳刚之气。 1. 无锡景
以锡山、惠山和太湖闻名于世的江南名城无锡,历来是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的灵感之源。以无锡为题的名曲,一是阿炳的《二泉映月》,一是这首江南小调《无锡景》:“天下第二泉,惠山脚半边,泉水碧清,茶叶泡香片,锡山相对惠泉山,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佛店。”这首管弦乐曲以清秀的木管音色和朦胧的弦乐音色描绘了无锡秀美迷人的湖光山色。 2. 杨柳青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扬州小调。“杨柳青”是原歌中的衬词,并无特别含义。这首小调歌词不固定,常填入诙谐,风趣,欢快的词句。乐曲采用弦乐拨奏,从两个声部开始,逐步转入全部弦乐的拨奏,并以拨奏模拟民间打击乐的锣鼓节奏,突出了乐曲的欢快气氛和俏皮性格。 3. 拔根芦柴花
这是一首江都县的秧田歌,“拔根芦柴花”系原曲衬句。“白米饭好吃要把秧来栽,鲜鱼汤好喝要把网来拈……”乐曲以钢琴和长笛先后演奏这首秧田歌的轻快旋律,弦乐拨奏和清脆的板鼓伴奏之,勾画了一幅秀美的江南图景。 4. 紫竹调
这原是一首流行于苏州的市井爱情小调,后成为上海沪剧曲牌。其歌词经历代艺人传播修改,成为一首含蓄有趣的情歌:“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箫儿对著口,口儿对著箫,箫中吹出开花调。问哥哥,这管箫儿好不好?”乐曲以弦乐和二胡、琵琶、曲笛演奏旋律,竖琴的晶莹琶音与之相和,颇具江南丝竹的风格。 1. 走西口
《走西口》讲述的是过去年代生活在黄土高原贫瘠地区的人们背井离乡,到口外谋生的故事,流行于山西、陕西的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各地的《走西口》内容相近,曲调却有很大差异。这里所采用的是山西小调的旋律:“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著哥哥的手,一直送到小村口。”乐曲以如泣如诉的弦乐音色和细腻落错的复调声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这里有缠绵悱恻的喃喃私语,更有肝肠欲断的生离死别。 2.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太原城里好热闹,这一边灯耍龙摆尾,那一边秧歌扭得好。”这是一首欢腾热烈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元宵节之夜人们兴高采烈的心情。乐曲以铜管的引子和唢呐的曲调把人们带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晚会气氛之中。当人们沉浸在节日之夜的欢乐之中的时候,一曲深情的《绣荷包》缓缓流入人们心田:“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吹动杨呀杨柳梢。”表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独特心境。 3. 爬山调
爬山调流行于山西河曲和内蒙古武川一带,亦称山曲。它同陕北的信天游在结构上十分相近,都是散板式的上下句结构。内容亦同爱情题材为主,乐曲由两首爬山调联合而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山村男女青年以山曲表达心声的情景。 4. 看秧歌
秧歌是北方农村流行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民间歌舞,山西的秧歌以晋中地区的太谷秧歌最为著称。太谷秧歌以叙事歌曲和短剧为主。这一首《看秧歌》本身就是一首秧歌曲,描述了一对姐妹结伴到邻村看秧歌,一路上趣事层出的情景。乐曲突出了秧歌的打击乐音响,以北方特有的火爆气氛把音乐推向高潮。 BAO YUANKAI
YANHUANG FENGQING
Chinese Sights and Sounds
24 Pieces on Chinese Folk tunes for Orchestra
Suit 1. Yan Zhao gu shi
Heibei Folk Songs
Stories on the Lands of Ancient Yan and Zhao
1. Xiaocai_Little Cabbage
This is a very popular folk song talking about how a boy was ill-treated by his stepmother. Apart from the touching melody, the strings was being highlighted to imitate the boy's sorrow. He missed his mother very much and the composer made use of another Heibei folk song Crying at the Daybreak to show the boy's weeping sadness, helpless sighs and transient expectation. In the end, the violin brings us to the misty dreamland which the poor boy is longing for.
2. Xiaofangniu The Little Cowherd
It is a dance tune about the dialogue between a little cowherd boy and a clever country girl. When the girl asked the boy to show her the way, she was being tested with lots of questions. However, the intelligent girl had given the correct answers. Their conversations contribute to a joyful and amusing atmosphere. The sentiments were pushed to a climax by the full orchestra.
3.Molihua Jasmine
There were many tunes or songs named Jasmine that could be found all over China especially the eastern provinces. This piece is from Cangzhou in Heibei Province with elegant and delicate melody. The tune is played by violin and viola, describing how a girl projects herself as a jasmine flower and dreams about romantic love.
4. Duihua Can You Guess What Flower It Is
The format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is often found in folk songs especially about the flowers' names. This tune is one of them from Cangzhou which is merged with another folk song Flying the Kite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iece. The changeable rhythms, contrasted tone colors and frequent shifts of dynamics depict a noisy and gay picture of the cheerful crowd.
Suit 2. Yun ling su miao
Yunnan Folk Songs
Sketches of the Highland of Yuannan
1.Xiaohe Tangshui Flowing Stream
This is a Yunnan folk song describing how a girl is missing her lover under a moonlit night. Different instruments were used to picture the scenery such as the string instruments for the moonlit night, the piano, harp and glock for the flowing stream. The touching melody is then played by the English horn and flute respectively. The music reaches its pinnacle when the low register part representing the boy friend played at half speed and is accompanied by the full string ensemble.
2. Fang Ma shange Song of Wrangler
This popular Yunnan folk song describes how the herdsman is grazing their horses on the pasture land and mountain. It also shows the bold and straightforward character of the herdsman. Percussion and violins are used to mimic the sounds of horse bells, hoofs and whips. Another wrangling tune with slow tempo and sweet melody appear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iece which shows the peacefulness of the herdsman when taking a rest ring his work.
3. Yu bu sahua hua bu hong Blossoming for Rainwater
It is a well-known Yunnan folk song in a pun form by which the girl is like a cluster of flowers and her lover is like a dragon in the sky. The melody and mode of this tune are unique and beautiful. Triplet pattern, which symbolizes raindrops, is used all over the piece. The bassoon, clarinet, piccolo and woodwind instruments are used respectively to interpret this fascinating melody.
4.Caidiao Song of Riddles
This is a children's folk rhyme from Yunnan. In the rhythm of tongue twister, the song depicts how the two sisters are engaging in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 mood is humorous and vivid which can be reflected by woodwind and string instrument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iece borrows the melodic tune of another Yunnan folk song Anningzhou.
Suit 3. Huang tu bei huan
Shannxi Folk Songs
Sadness and Happiness on the Yellow Soil Highland
1. Nuwa danshui Theme and Variation by Folksong of Shannxi
The theme of the melody originates from a Shaanxi folk song which is talking about a country girl's hard life. The music develops in different traditional variations that probes the girl's feelings in many aspects. The tone is sad and melancholy which shows her disconsolate and hard feelings. It also depicts her attempt to struggle against her miserable life.
2.Fuqi douqu The Amusing Couple
It describes the amusing scene of a couple who are laughing at each other. A three-stringed Chinese plucked instrument and the banhu symbolize the couple respectively. The discord of piano and humorous tone color of small gong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comic flavor of the theme.
3.Zou Jiangzhou Going to Jiangzhou
It is a popular song in Shaanxi and Shanxi which shows a cheerful man with a carrying pole on his shoulder humming when approaching Jiangzhou. The beautiful country scenery is illustrated by the light-hearted and happy tune of banhu while the fixed sound pattern of violin imitates the elastic movement of the pole on his shoulder.
4.Lan Huahua Lady Lan Huahua
This song is from the north of Shaanxi Province talking about a brave girl called Lan Huahua. She protested against feudalism and pursued her own happy marriage. Her struggle ends in tragedy and finally costs her life. The music begins with oboe and cello to depict their passionate love. Then the brass and strings come in to symbolize her struggle and wrath. In the end, the theme is recapitulated by the kettle drum and finally leads to the tragic ending of the story.
Suit 4. Ba Shu shan ge
Sichuan Folk Songs
Mountain Songs of the Ancient States Ba and Shu
1.Huaihua jishi kai Expecting the Blossom of Scholartree
Sichuan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diligence, straightforwardness and humor. This is a typical Sichuan folk song talking about how a girl is missing her lover. The tone is amusing and unique. The beautiful melody is recapitulated by the oboe, horn, string instruments, flute and English horn respectively while the harmony in another mode pictures the village scenery.
2. Huangyang biandan Yellow Poplar Shouldering Pole
This Sichuan folk song talks about a young man watching the girls in Qiuzhou to do make-ups on his way carrying a load of rice there too. The music begins with the full orchestra to portray the strong young man while the e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iece depicts the leisurely and relaxing mood ring his rest.
3. Xiu hebao Embroider a Pouch
Embroidering pouch is a very popular theme among Chinese folk songs. It shows the excitement and shyness of young girls when embroidering pouch for their lovers. Girls always give a pouch to their lovers as a token of love. The music begins with string quartet, and is followed by the woodwind, harp and flute respectively. It is just like the shuttling thread in her hand.
4.Taiyang Chulai Xiyangyang Happy Sunrise
This is a lively and straightforward folk song from Sichuan Province. It describes the happiness and pride of children when they climb up the hills to work. The melody is played by the full orchestra. With the highlights of brass, strings and kettledrums, the masculine tone of the piece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Suit 5. Jiang nan yu si
Jiangsu Folk Songs
Drizzle in the South
1. Wuxi Jing The Scenery of Wuxi
Wuxi in Jiangnan Province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which is also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poets, painters and musicians. Such as the Moon Reflected in Two Streams and this folk song are both well-known tunes talking about Wuxi. This orchestral version of the folk song depicts the charming scenery by both the woodwind and strings.
2. Yangliuqing Green Willow
It is an animated and brisk Yangzhou folk song. It is named so because it uses green willow as a foil in the lyric which is meaningless. The lyric is changeable with humorous and cheerful words. Pizzicato is applied among all strings and is even used to imitate the rhythm of gongs and drums. The delightful and active tone of the melody is then fully expressed.
3. Bagen Luchaihua Pulling out a Reed Catkin
It is a folk song in Jiang County which is always sung when transplanting seeds in the rice fields. Accompanied by the strings in pizzicato and small drums, the tune is played by piano and flute respectively to portray this beautiful Jiangnan scenery.
4. Zizhudiao Bamboo-flute Tune
It used to be a popular love tune in Suzhou and is then become a mode of tune for Shanghai local opera Huju. The lyric is implicit and amusing. Accompanied by the harp, the melody is played by the strings in the style of Jiangnansizu.
Suit 6. Taihang chun qiu
Shanxi Folk Songs
Seasons in Taihang Mountains
1. Zou Xikou Going to West Gate
Popular in Shanxi, Northern Shaanxi and Western Inner Mongolia, this folk song talks about the migration of the poor people from the Highlands for a better living. The music adopts the Shanxi tune with the theme of the sad separation between two lovers. Their feelings are depicted by the strings and the polyphony parts of the orchestra.
2.Nao Yuanxiao Happy Lantern Festival
This is a cheerful Shanxi folk song showing the happiness and excitement of people when celebrat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introctory brass and tunes by suona lead to the climax of the festive joy. Then a soft and emotional tune of Embroidering Pouch appears to depict the sentiment of missing their own family under this annual gala.
3. Pashan diaoA Tune of Mountain Climbing
Popular in Hequ, Shanxi Province and Wuchuan, Inner Mongolia, the structure of mountain tunes is similar to that of Xintianyou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Both of them are in sanban (no tempo) and also have the main theme of love. This piece is composed of two mountain tunes which shows how the young village people express their love through those songs.
4. Kan Yangge Going to Watch Yangge Dance
It is a country dance popular in the villages of Northern China. This piece talks about two sisters who go to see the dance and have met lots of interesting things. Percussion is highlighted to depict the rhythm and also the liveliness of the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