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分三部分
A. 怎样赏析《荷花淀》
孙犁同志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情节结构:
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
本文线索: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 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 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 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 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第二课时
总结写作特点: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二、生动的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中心思想: 本文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B. 荷花淀的环境描写部分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如《荷花淀》前三段的“月下之景”,描绘的景物有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荷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同时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
再如鲁迅的《药》,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等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肃杀的气氛。
二、就“人物”来说,自然环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貌,暗示人物的命运
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烘托人物,从而展现其性格。
如《荷花淀》前三段描绘的景物,水生嫂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背景里生活、劳动,月光之美、荷花之美、芦苇之美、劳动之美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同时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外敌入侵?她们满蕴着对家乡的爱,要为家乡而战,并对战争怀有必胜的信念。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
如寻夫未遇后的一段“水上之景”,迎面吹来的凉风,吹出了女人们寻夫未遇的失落,风吹草木摇,水波动荡,旷远、摇荡的景物似乎是女人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的映照。这段景物描写衬托了女人们寻夫后的失落的心情。
再如对荷花淀正午风光的那段“淀里之景”,把“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高高地挺出来“粉色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段文字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而且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还暗示着白洋淀妇女们的成长路途——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三、就“故事情节”来说,自然环境可以为后文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荷花淀》中“淀里之景”就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要发生。
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品中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更重要的是,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
四、就文章主旨来说,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鲁迅《祝福》中的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在这里,作者把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样,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鲁迅语)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风姿各异,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把握得更有条理,教师可以从以上四点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和领悟小说的艺术之美。
C. 急,课文《荷花淀》分成三段式怎么分,求大神解答。
第一部抄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参军,夫妻话别(故事开端)。
①月夜编席(第1~4自然段);②夫妻话别(第5~29自然段);③水生离家(第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归途遇险(故事发展)。
①探望丈夫(第32~38自然段);②扑空归来(第39~47自然段);③淀上遇险(第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击歼敌,锻炼成长(故事高潮、结局、尾声)
①伏击歼敌(第62~65自然段);②意外相见(第66~84自然段);③组织起来(第85自然段)。
D. 求《荷花淀》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急急急!!!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或:话别、送行——探夫、遇敌——歼敌、参战
E. 荷花淀主要情节概括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十一段),写夫妻话别,是小说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三十二至第六十一段),写探夫遇敌,是小说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六十二至第八十四段),写助夫杀敌,是小说的高潮。
第四部分(第八十五段),写学夫卫国,是小说的尾声。写妇女们像丈夫一般,保家卫国。真实地反映了根据地的妇女,怎样由于战争的教育,逐步地打破家庭小圈子,摆脱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女人低男人一头的思想,一步步地站到了社会斗争、民族斗争的行列里。
(5)荷花淀分三部分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荷花淀》是孙犁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
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
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F. 荷花淀分为哪四层分别用小标题高度概括。
第一部分来: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自。(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只有3段好分啊...
G. 荷花淀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只有3段好分啊...
H. 荷花淀可以分哪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内(5─29自然容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只有3段好分啊...
I. 小说《荷花淀》中心思想 急!!
它通过水生嫂等正确处理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上的矛盾,描绘了白洋淀广大妇女泼辣、勇敢、坚定、乐观的战斗风貌,反映了她们在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历史进程,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认为:“《荷花淀》就是一曲劳动妇女的赞歌”,甚至“反映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威力,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
J. 荷花淀 的中心思想是
《荷花淀》的中心思想:描绘了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突出了白洋淀广大妇女在抗敌斗争中表现的思想境界及战斗风貌,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内容梗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10)荷花淀分三部分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荷花淀》是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参军,夫妻话别。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第1~4自然段),月夜编席;
第2层(第5~29自然段),夫妻话别;
第3层(第30~31自然段),水生离家。
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归途遇险。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第32~38自然段),探望丈夫;
第2层(第39~47自然段),扑空归来;
第3层(第48~61自然段),淀上遇险。
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击歼敌,锻炼成长。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第62~65自然段),伏击歼敌;
第2层(第66~84自然段),意外相见;
第3层(第85自然段),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