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咏解释

兰花咏解释

发布时间: 2024-12-02 16:42:02

① 杨万里兰诗原文及赏析

兰花·兰诗》咏兰花诗鉴赏

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蓠圃蕙非吾耦, 付与骚人定等差。

这是一首吟咏兰花的诗。

这首诗第一、二两句,写兰花的形色,用句十分工整。“雪”、“碧”、“冰”、“红”交相映衬,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色彩之美;而“偷开”、“乱吐”的运用,更突出了兰花甘愿无闻而又自得其乐的品格。第三、四句,继而写兰花的神色,赞美兰花的节操——生来就没有春风桃李般雍容媚俗的美颜娇容,名声远扬在清雅不凡的处士之家,其处士般的性格可想而知。第五、六句,从味觉角度,开始写兰花的“香”。其中,“政”,通“正”。“坐”,因。“朝市”,市集,指公众聚集之处。“霜节”,高洁的节操。“老云霞”,指菊花。“政坐国香到朝市”,从正面写兰花的国香国色;“不容霜节老云霞”,则以菊花来反衬兰花的国香。一反一正,相辅相承,突出兰花味觉上的特色。最后两句“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意思是说,“江蓠”“圃蕙”等香草都不能与兰花相提并论,只有具备兰花一样品格的人才能知道兰花的真正价值。这两句是由上述描写生发而来,意在表明兰花的清高芳洁。

杨万里这首咏兰诗立意新巧。它运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手法,先从人们视觉、触觉容易感受到的外在形式咏起,既描绘兰花的形色,也描绘兰花的姿容,然后深入到一般人不易领悟到的兰花的内在气质中,通过对比反衬,赞美兰花清雅不俗的品格节操,表里兼容,面面俱到而又重点突出,最后升华为“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这里,作者的比喻非常巧妙。在物格到人格的升华过程中,他不是物与人的简单比附,而是描写中夹杂着议论,议论中不忘描写,虚实结合,既有实笔描绘,又有虚笔衬托,把物格与人格融成一体,真正做到了于别具一格中,手法多变,诗尽其意。

② 咏兰原文及赏析

《兰花·咏兰》咏兰花诗鉴赏

赵以夫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世间百花,各领风骚。有的以香艳悦人,有的以风骨警人,有的以气韵动人。兰花生于深山空谷中,不避幽独,自开自芳。而自然山林的滋养更增其美质,它叶色长青,柔中见刚,清索淡雅,以超逸淡远的气韵令人神清意荡,遐思悠悠。古今咏兰之作颇多,有的咏其清逸以自剖孤高,有的叹其幽独而自伤不遇。

这首诗则歌咏兰花超逸离俗、霜节云山的出尘之志,隐约寄托了作者对林下隐逸生活的向往。自剖与自伤者以花兴寄,诗篇往往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诗情低回深曲,借咏物来抒情。这首诗作者更多地以客观观赏的眼光审视评判兰花,花乃是自在自为之物。这样的诗自然难于出色,但作者深识兰花宁远清逸之性,写得优游自然,清韵有余,绝无为文造情之痕,不失为一首独具风格的好诗。因为没有强烈的自托之意,作者不作矫造之笔,平平实实地写了从山野中移到闲庭院,以至被置于几案的一棵初放的兰花:“一朵俄生几案光”,这一句文字平浅,而内蕴丰厚,正道出了兰花质朴雅洁的姿质。盆兰根茎丛生,绿叶英挺秀拔,交覆掩映,锥形花茎顶端开放淡黄浅绿的花朵。鲜润的花片,晶莹如玉,熠熠生辉。整个看去,稀疏有致的叶丛中点缀着浅淡的小花,真是通体的疏朗、清脱,别有一种幽雅清新的气息。将这样的盆兰置于书斋几案之上,怎能不使人顿觉屋室生辉! 这是诗人初看兰花的感受。

一朵初生就这样光彩照人,诗人惊叹了,不禁又仔细观赏起来,又觉它“尚如逸士气昂藏。”诗人透过枝枝叶叶,看到更为动人的美,那清雅的风姿,那贞静的仪态,那宁远超逸的气韵……于是隐然感到一种高人逸士之风。“一朵俄生”与“尚如”呼应,显出兰花气韵的充沛,一个“藏”字,更写出它风韵含而不淫、赏之愈出的幽隐的特色。

诗人赏兰,特别见其气韵,可见是真识兰者,他对兰还有更深的理解。为了写足兰花禀赋的天质,诗人宕开笔势,进一步生发联想:“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这是个转关,但又是个提顿,因为这里的转不是思路向着相反方向的跌落,而只是转换个角度,原来的思维定势没有变,倒是在新的角度上让思路向前猛进了:眼前这闭于斗室的盆兰尚且如此气韵难掩那么,当时它生于雨露天然、长风吹送的山林下之时,又该是何等的清俏芬芳?诗人在新的视点上提出新的问题。可那一幅空谷幽兰的天然图画,不是谁人都曾领略的,因此诗人没有强作解人,他独出心裁地请那独能依伴抚慰幽兰的秋风来品评。这显然是诗人无疑而问,自然地通过联想将诗意诗境大大地拓展开。几案与林下的对比,不仅透露了出世之想,而且使人想到大自然的丰厚赐与,想到广阔天地与狭小居室的优劣之别,富于哲理,给人启迪。而秋风林下、幽兰芬芳的写意,又为我们展开了新的画境,使人如见山间秋兰傍石临风流芳清远的天姿高韵。这一转一提,将诗意引申,使诗旨更加鲜明。

这四句诗以两幅画面组成,从虚实的角度看,盆兰为主,山兰为宾;从诗的主旨看,却是山兰为主,盆兰为宾,但这宾主不是各自分立,盆兰是山兰的衬垫,二者互为映衬,又相辅相继,使诗意层层递展,排宕而进,有复迭掩映之妙。

③ 张羽的《咏兰花》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张羽的《咏兰花》的诗意是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没有人欣赏却自己散发着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可贡献的却不少。白话文意思是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黄色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咏兰花》

1、作者:元末明初文人张羽

2、全诗原文如下: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3、赏析如下:

“能白更兼黄”,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无人亦自芳”,从人格化的角度称赞兰花之“香”,从形之美推进到内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笔两写,既写花,又状人。杨万里《凝露堂木犀》云:“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张羽化用杨万里诗意,却更加准确、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容得许多香”,暗喻才华不尽,可贡献于人的不少。

此诗咏兰,着重抓住兰花两大特色:色与香。全诗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写出兰花独具的品格与文人雅士的志趣,乃咏物诗中之佳构。

(3)兰花咏解释扩展阅读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

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

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的《咏兰花》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能白更兼黄”,虽状兰花之外貌,也暗说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贫贱,也能过富贵。“无人也自芳”,这既是赞兰花的精神,又是书诗人的胸臆。张羽的性格似兰,甘愿寂寞,不求闻达。

④ 咏兰花一诗的大意

“兰生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这是宋代苏辙的咏兰名诗。兰花严寒不凋,芬芳高洁,幽香四溢,获得几乎压倒群芳的赞誉:“香祖”、“王者之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兰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至1000 年成书的《诗经》就有兰的篇章:“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蕳兮”,陆机:“蕳即兰,香草也”。我国是兰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种类多,分布广,从温带、亚热带到热带雨林,处处都有兰花踪迹。我国有兰科173属1200 余种,如云南的雪兰、四川的蕙兰、福建的建兰、浙江的杭兰、台湾的报岁兰等,都是著名品种。兰花生于幽谷丛林,不与百花争妍,她的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具有淡雅宜人的东方风韵。古往今来,诗人为之作赋,画家为之挥毫,咏兰之作,历代不绝。战国时代的屈原可能是最早的爱兰和植兰者,他在《离骚》中咏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后世爱兰者不胜枚举,汉武帝有“兰有香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的佳句。唐人李白写有脍炙人口的《古风》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诗人以兰自喻,在对幽兰赞美之中寄寓怀才不遇之情。人们爱兰,爱它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自有一种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尤为难得的是,兰花四季常青,花香不绝,春兰谢了,蕙兰吐蕾,秋兰刚凋,寒兰开放。春兰二三月间开花,香气清幽;蕙兰又叫夏兰,四五月间开花;秋兰七至九月开花,芳香浓烈;冬天开花的有报岁兰和寒兰,春节前后盛放。明代张羽《兰花诗》云:“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赞美了兰花孤高芳洁的品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宋代苏轼这首诗写的是春兰;“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宋代朱熹这首《兰》诗咏的是秋兰;“雪径偷开浅碧草,冰根乱吐水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处香”,宋代杨万里这首《兰诗》则盛赞冬兰。“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人们在歌颂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时,总以兰花作比。宋代著名画家赵孟、郑思肖,清代郑板桥,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均以画兰著名。赵孟的《兰花》画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兰花画卷,画上题诗一首:“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他所画兰花被后人称为绝艺。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兰》诗云:“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这首咏兰诗构思新颖,意趣横生。郑板桥视兰为君子,爱兰忠贞不渝,他在《折枝兰》诗中写道:“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又有诗云:“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兰花的高雅丽质。郑板桥兰画得好,书法也好,人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老一代革命家董必武、朱德、陈毅都喜欢兰花。董必武有很高赏兰水平,他说:“兰有四清:气清、姿清、神清、韵清”,可以说是赏兰的名言。朱德平生爱兰,敬佩兰花清高飘逸,1961 年3月,他到广州越秀公园游览时,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兰花,写下了“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的名句,又在咏兰诗中咏道:“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而陈毅的《幽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则更道出兰花的雅洁神韵。

⑤ 古诗《张羽·咏兰花》诗词注释与赏析

张羽·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弯纤。

赏析

张羽洞扰(公元1323年—公元1385年),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元末明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工诗善画,山水宗法米氏父子。早年随父宦江浙,后与徐贲约定寓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洪武初年入京,未得赏识,洪武四年又至京师,为太常丞,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知必死,遂投龙江而亡。张羽好著述,文辞典雅,诗深思冶炼,朴实含华,隶书取法唐人韩择木。有《埋颤仿静居集》四卷。

张羽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诗人自身坚贞不屈的个性,造就了张羽的悲剧人生。而这首咏兰诗,也恰恰是张羽人生的写照。诗人先是描写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暗喻了自己能够安贫乐道,也能够出仕安邦的才能。即使无人欣赏,兰花依然会散发出淡雅的芳香。而诗人自己就像这“自芳”的兰花,甘愿寂寞,与世无争。后面两句诗人化用杨万里“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的诗意,借物抒怀,写出自己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高尚品格。

热点内容
盆景小瓷品 发布:2025-01-10 03:11:22 浏览:351
五瓣花花语 发布:2025-01-10 03:02:00 浏览:377
盆栽梅花过冬 发布:2025-01-10 02:51:23 浏览:15
婚车把手鲜花 发布:2025-01-10 02:48:09 浏览:490
眉山批发鲜花 发布:2025-01-10 02:46:05 浏览:886
荷花挨打 发布:2025-01-10 02:31:52 浏览:351
布带绳怎样做康乃馨 发布:2025-01-10 02:26:57 浏览:89
依诺鲜花 发布:2025-01-10 02:09:57 浏览:980
9月1号花语 发布:2025-01-10 02:02:00 浏览:73
静赏鲜花 发布:2025-01-10 02:01:52 浏览: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