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荷花拼音
『壹』 荷花用拼音怎么拼写荷花造句有哪些
荷花的拼音是hé huā。
1、释义:荷花,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荷花原产于中国南北各省,分布于国外的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越南、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等地,自生或栽培于池塘或水田中。
2、溯源:莲鹤方壶“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就有荷花。
荷花造句:
1、荷花百态,有的已经盛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看上去,好像一只小船上坐着一位可爱的仙女;有的还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
2、瞧,荷花绽放了。一朵朵荷花竞相开放,整个池塘生机勃勃!洁白的荷花不受污泥所染,像一位位洁白如玉的少女。一阵夏风拂过,荷花随风摇曳,在池塘上翩翩起舞,美丽无比。
3、那片满塘的荷,白中带粉,宛若衣裙般鲜艳夺目。只见有的荷花正盛开得热烈,微风吹过,一阵淡雅的清香随风飘来,嗅在鼻里令人飘然脱俗。风中印着的是荷花的香,水中映着的是荷花的美。
4、满塘荷花满池绿,微风淡淡拂面来,清波荡漾随风起,独有清凉在亭台。独坐荷中亭阁赏莲,置身于满池绿叶粉黛之中,若置身于水墨丹青之中,如梦如烟。
5、瞧,这朵正在盛开的荷花,粉红地花托着黄色的花蕊,美丽极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有时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桃红色的焰火。
6、泥土不能玷污荷花的洁白和芬芳。
7、池塘中开满了粉红色的荷花。
8、她看着舒展的荷叶,闻着荷花的清香,心里也舒展了。
9、在碧波无际的水面上盛开着鲜艳的荷花。
10、池塘里的荷花开放了。
『贰』 一池荷花的拼音及声调
一yi第一声
池chi第二声
荷he第二声
花hua第一声
『叁』 《采莲曲》怎么读
采莲曲拼音:cǎi lián qǔ
采莲曲注音版如下:
采cǎi莲lián曲qǔ
(唐táng)王wáng昌chāng龄líng
荷hé叶yè罗luó裙qún一yī色sè裁cái,
芙fú蓉róng向xiàng脸liǎn两liǎng边biān开kāi。
乱luàn入rù池chí中zhōng看kàn不bú见jiàn,
闻wén歌gē始shǐ觉jué有yǒu人rén来lái。
采莲曲赏析: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
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 乱入池中看不见” 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 乱” 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 闻歌始觉有人来” 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