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台湾兰花技术

台湾兰花技术

发布时间: 2025-02-18 04:21:49

① 台湾省花是什么

台湾省花是蝴蝶兰

台湾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蝴蝶兰作为一种常见的花卉,因其艳丽的花瓣和独特的形态,成为了台湾的象征之一。台湾人民对蝴蝶兰有着深厚的感情,将其视为吉祥和纯洁的象征。因此,蝴蝶兰被选为台湾的省花,代表了台湾的美丽和繁荣。

蝴蝶兰是一种兰花品种,其花瓣轻盈飘逸,形似蝴蝶,花色丰富多样,从淡雅的白色到热情的红色都有。每年春季,当蝴蝶兰盛开时,整个台湾岛都会被五彩斑斓的花朵所装点。这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也促使了蝴蝶兰产业在台湾的发展。

台湾的气候条件对蝴蝶兰的生长非常有利。台湾位于亚热带和热带之间,拥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降水,为蝴蝶兰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此外,台湾的土壤和水分质量也对蝴蝶兰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自然条件使得台湾成为蝴蝶兰的主要产地之一。

蝴蝶兰作为台湾的省花,不仅代表了台湾的美丽和繁荣,也体现了台湾人民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台湾政府和个人都在努力保护蝴蝶兰这一珍贵品种,推动其种植技术和保护方法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蝴蝶兰的美丽。同时,蝴蝶兰也成为了台湾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元素,出现在了许多歌曲、画作和文学作品中。

② 台湾的蝴蝶兰是什么样的

蝴蝶兰是闻名世界的名花,台湾是蝴蝶兰的原生地之一,更被誉为蝴蝶兰王国,台湾蝴蝶兰曾连续夺得两届兰展桂冠,艳绝群芳,使之台湾蝴蝶兰闻名遐迩、风靡全世界。

蝴蝶兰在台湾被称为“兰花之后”,是因为台湾蝴蝶兰曾连续夺得两届兰展桂冠,艳绝群芳,使之台湾蝴蝶兰闻名遐迩、风靡全世界。
台湾是蝴蝶兰的原生地之一,台湾自己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它地处亚热带,阳光与湿度配合得当,适合兰花培育,蝴蝶兰,嘉德利亚兰,文心兰皆誉国际,台湾更被誉为“蝴蝶兰王国” 。
台湾是目前全球蝴蝶兰最大需出地,产值与产量之大,技术与品质之优,是最具代表性的农业生技产业。
台湾蝴蝶兰产业之优良种原及品种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更因具有育种及组织培养技术、标准化的设施及栽培管理技术,适宜的气候环境及专业精细的上中下游分工等竞争等优势,使台湾蝴蝶兰外销量领先全球,主要销往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及欧洲等地区。
台湾原生的蝴蝶兰有两种,一种是白花蝴蝶兰,分布于恒春半岛、台东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阔叶杂木林中;一种是桃红蝴蝶兰,仅产于小兰屿。而兰屿本叫红头屿,正因盛产蝴蝶兰才于1946年改名。
由白花蝴蝶兰培育而成的“台湾阿嬷”是台湾最出名的兰花品种,1952年、1953年曾连续夺得国际兰展冠军奖杯。“现在改良出的兰花更多,白色花瓣上点缀红心、紫点、闪电等等都很常见。”[2]
台湾兰花展已经和世界兰花展和亚太兰花展并列为全球三大兰花展之一,本次台湾兰花展,美国、日本、荷兰、韩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南非、法国、新加坡、澳州、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空运当地最具特色的各式品种到台参加这次国际盛展。
台东市将蝴蝶兰作为市花。

③ 通过兰花组培技术进行种植栽培,其产业化前景如何

植物组织培养前景

园艺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能快速将优良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遗传育种、种质资源保护、次生代谢物利用上也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选好优良品种,合理布局、节约成本,组培产业将会有蓬勃的发展和广阔的前景。

2.1 花卉种苗产业化生产 花卉业是21世纪的希望产业,是社会经济发达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花卉需求量以每年35%~40%的速度递增。在花卉生产方面,种苗质量在栽培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因此花卉种苗工厂化生产是花卉种苗生产的主要途径。

2.2蔬菜种苗生产及脱毒马铃薯、食用百合、大蒜等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消费量和种植面积均很大,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这些品种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易受病毒感染,产量、品质逐年下降,运用组培脱毒技术可迅速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生产力。

2.3瓜果组培苗产业化草莓果实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且草莓易栽培、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因此在江浙一带发展迅速。但草莓易感染各种病毒病,感病的果实畸形、品质差,一般减产30%~80%。对草莓进行热处理结合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去病毒苗可增产1000kg/667m2,品质有较大提高。甜瓜以肉质细脆、香气浓郁、味道甘甜而深受人们喜爱,效益较高,但长期种植会使品质退化和混杂。可从大田健壮植株上取嫩梢,作为外植体组培生产出优良种苗,其生产性状优于种子苗,虽具有缓苗时间较长,苗早期生长势弱的特点,但缓苗以后的种子苗生长更日壬,后期能超过种子苗,且苗期较短,开花结果期提前,整齐度大大提高,性状一致,瓜的成品率明显提高,完全保持所采植株的优良性状,无退化和变异现象发生。欧美葡萄是当前最热门的葡萄品种,果粒大、甜度高、价格昂贵、经济效益高,如运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大量生产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毒技术使园艺植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且品质得到改善。很多作物因受病毒感染,产量和质量下降,有些创汇作物失去了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如大蒜、百合、薄荷等。利用脱毒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大蒜的蒜头直径由4.7cm增加到7.2cm,增长2.5cm,蒜头重由29.2g/个提高到75.8g/个,平均增重近46g/个。草莓经脱毒后增产20%~30%,品质提高,脱毒苗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抗病耐高温、抗寒性能强、寿命延长。美国在试管内生产脱毒马铃薯种子,1b种子可代替1t种薯,该项成果每年获利2亿美元。我国近两年生产和推广脱毒薯,解决了马铃薯退化,无毒种薯已在主产区普及,推广种植面积达66.67万hm2,增产幅度在30%~40%以上,每年增效2.5亿元。脱毒马铃薯已在日本、荷兰、越南等国大面积应用。日本脱毒草莓种植面积达11.33万hm2,占生产总面积的80%以上,产量提高l 5%~30%,可增加产值11亿日元。

植物组织培养及产业化生产发展迅速。由于试管苗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数高且不受季节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如美国的兰花试管苗生产及荷兰的花卉试管苗生产。
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或花粉的离体培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然后对它们进行染色体加倍,可得到纯系。在作物育种上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加快纯合,降低误选,缩短育种年限。花药培养自20世纪60年代获得植株以来,发展很快,取得很大成绩。首先获得小麦、玉米、橡胶、柑桔等10多种作物花培植株,并已培育出小麦、水稻、烟草等花培新品种50多个,例如水稻品种新秀、单丰1号、花育1号等及中科院作物所李梅芳等培育的中花号、北京市农科院培育的京花号、吉林农科院培育的吉粳号、辽宁省盐碱地所培育的花粳45等。小麦品种京花1号、花培l号、京花3号等均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小麦品种京花3号推广面积达6万hm2。
选育玉米自交系通常需要连续自交多代,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即可得到纯合的自交系。广西农校1983年用该技术育成了自交系花83—2。我国已获得100多个玉米花培纯系,并已配制出优良组合应用于生产。
利用单倍体植株作为诱变材料,无论诱变突变是显性还是隐性,在处理当代即可看到,优良变异一经选出,经染色体加倍就可得到纯系,可以提高诱变育种的效果。
目前,花药培养技术已成为加快育种进程的有效手段,人们正在对该技术进行更深入地研究。魏小平等试验表明,在诱导愈伤组织阶段加入CPPU可提早小麦花药出愈时间,对于难培养的材料有显著的诱导作用,所诱导的愈伤组织易分化绿苗。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试验表明,水稻 MS分化培养基中加入适量MET可提高绿苗分化率及幼苗素质。王培等研究发现,染色体的加倍时期对冬小麦花粉植株的结实率有影响。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的双亲由于遗传特性有显著差异,常造成杂交不亲和或杂种胚发育不全、中途天亡等情况。通过子房和胚的离体培养与试管离体受精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如果在杂种胚发育的适当时期取出胚进行离体培养,可能获得杂种幼苗,得到远缘杂交后代。目前已有100多种植物培养成功,并应用于作物育种或生产。例如日本育成大白菜和甘蓝杂种一白蓝,该品种具有大白菜和甘蓝双亲优点。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小麦与玉米的杂交植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等通过幼胚培养,已获得萝卜与甘蓝的杂交1代和回交1、2、3、4代材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胚胎培养技术培育出早3号早熟桃,比亲本早上市半个月左右。组织培养用于远缘杂交来创造新的物种资源在小麦、蔬菜上开展的较好,在水稻上的研究尚少,应加强。
无性系变异的筛选体系胞在离体条件下及离体培养前会发生各种变异,筛选优良的无性系变异可育成新品种。如果植株的某一部分组织细胞中发生了变异,将该部分分离下来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再生植株,进而培育成品种。在培养基中施加某种选择压力,从中筛选无性系变异培养新品种已在许多作物上获得成功,该技术特别适于抗性育种。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利用小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然后转入含0.5%氯化钠培养基上进行耐盐筛选,继而转入含盐分化培养基上获得小麦耐盐突变体RS8901—17,经鉴定连续3 a耐盐力均为一级,且矮秆丰产;山东农科院原子能所利用γ射线照射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出愈伤组织,选育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新品种核生2号,表现高产优质。筛选无性系变异在个体水平上的诱变与常规变异相比,具有变异频率高、稳定快并可在室内有控制地进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选择效率等优点。
组织培养应用于脱毒苗的培养与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成幼苗,从而获得无病毒植株,这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已经育成并投人生产,我国70年代开始这方面的试验。1990年马铃薯无病毒种苗栽培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1/10,脱毒苗一般增产50%~100%,表现为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光合效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目前,为了提高脱毒效果,降低成本,人们又在探索更有效的脱毒技术和种苗繁殖技术。

经济作物及观赏植物的快速繁殖日趋火热。许多名贵花卉由于种子败育,扦插成活率低而难以繁殖,应用组织培养可以快速繁殖,批量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也挽救了优良物种。美国、新加坡、泰国建立了几十家兰花快繁工厂,日本草莓试管苗种植面积超过11万hm2,据1990年统计,我国快速繁殖的植物已达443种,已有100多个机构采用快速繁殖技术进行工厂化大规模商品生产,其中月季、菊花、非洲紫罗兰、蝴蝶兰、马蹄莲、朱顶红等已用于生产。

组织培养应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基因库的建立
生命物质的保存,已引起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其中包括原核生物、植物及动物材料的保存,种质保存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有用的种质能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生命力。组织培养能安全地保存植物的细胞、愈伤组织或分生组织,且在储藏几年后,仍能稳定地产生再生过程。通过无性系繁殖保存作物已成为迫切要求,尤其对于热带作物。另外,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许多具有或可能具有育种价值的能成为基因库的品系在消失,作物栽培品种、亲本植物品系以及突变种也通常需要保存。组织培养对于植物生长和基因型保存研究要比大田繁殖优越,节省土地、人工、能源。组织培养材料体积小,对于冷冻后解冻还能存活的细胞来说,利于在低温或超低温中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基因库的建立在育种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ief揣□h缨cvのawbㄋl∑

④ 余蝴蝶的故事

2002年彭州十二届兰博会上获“金茂特别奖”的一盆“余蝴蝶”,据是由台湾省苗栗市的陈贵源先生栽培送展的,共六苗草,上两剑,每剑花开三层,花大而幽香。关于这盆“余蝴蝶”也出现过争论。当时某网站曾报导:
“据称,台湾地区获奖的这株稀有兰花取名‘余蝴蝶’,它是从来自全世界及中国大陆送往展会的6000余盆精品兰花中脱颖而出的。台湾代表团负责人陈贵源介绍,这株通过科技培植变异后的‘余蝴蝶’,目前在中国数量极少,它以其特有的香、色、形在中国兰花新品开发中独树一帜,它从传统品种的1茎1花变成了1茎3花,据说,最多的一朵花可长出超过100余片的花瓣,这在兰花史上堪称奇观。
而谁也不会想到,这盆‘余蝴蝶’是台湾人早年从日本人手中买回来的兰花。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与日本初次恢复中日友好邦交,为纪念这一时刻,中国政府便把这盆‘余蝴蝶’赠送给了日本政府。
陈贵源说:‘我家三代都是养兰人,这盆「余蝴蝶」从日本买回后,在几代台湾人的科学培育下变得越发水灵’。”
台湾兰家们的栽培技术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报导中说“这株通过科技培植变异后的‘余蝴蝶’,目前在中国数量极少,它以其特有的香、色、形在中国兰花新品开发中独树一帜,它从传统品种的1茎1花变成了1茎3花,据说,最多的一朵花可长出超过100余片的花瓣,这在兰花史上堪称奇观。”这些说法是言过其辞的,一方面谈不上什么“科技培植变异”;另一方面“余蝴蝶”1茎双花实为正常,1茎3花也不算什么特别新鲜事。至于后面的“赠送给了日本政府”的话,更不知道根据来源于哪里。
关于这盆“余蝴蝶”后来还有些传言,说此种产于福建,转展被台商购去后送展。这当然是传闻,现在也没有什么根据。据说福建选出过一品类似“余蝴蝶”的菊瓣春兰来,现在福建和江浙极少的兰友手中有栽培,有人称其为“绿绣球”。此种我手中也曾有过几苗,一场软腐病,荡然无存,甚是惋惜。有些兰人认为“绿绣球”就是“余蝴蝶”,据观察,两种叶形是有点差异的。“绿绣球”叶幅显得更细一些,叶质硬,很富弹性,新苗有明显的蛇斑艺,叶端部更强烈,成材后留下蛇斑艺痕迹。我没有见过实花,从彩照上看,一葶双花,很象是“余蝴蝶”。近些年春兰中选出类似“余蝴蝶”的菊瓣花也确实不少,2000年出版的姚毓平、徐碧玉《兰花》一书中便有一品“新菊瓣蝶”等,都属于这类花形。
提到蛇斑艺,“余蝴蝶”这些年确实出现叶艺品种,例如刘清涌先生在《兰花花叶多艺品鉴赏》一书中介绍了叶出覆轮艺的“余蝴蝶”;《千禧兰香》中的爪艺的“余蝴蝶”等。
融融女士曾有《余蝴蝶》诗一首:“莫问零丁风雨情,故园遥望怅潮声。兰馨点翠开云雾,碧蕊还乡蝶梦成。”

⑤ 国兰怎样养殖

国兰的养护和管理
"三分栽,七分养",这是古人的养兰经验。养护好坏关系到兰花是否繁茂和能否开花,所以前人对此十分重视是有道理的。下面具体介绍养护和管理兰花的方法。
一、 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三、 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
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四、 浇水
花谚说:"干兰湿菊",这话有一定道理。一般说,兰花以八分干,二份湿为最好。如果过湿,容易使花烂根而死。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具体掌握时,一般应注意:在生长期(5-6月底)应适当多浇水,抽生叶芽期(约3-4月)和开花期(约3-4月)应适当少浇水,休眠期(冬季),则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花盆大而兰花植株小的应少浇水,盆小植株大的应多浇水。气候炎热干旱时应适当多浇水,冷凉潮湿时(如霉雨季节等)应少浇或不浇水。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断根较多,要少浇水,使盆土干一点,这样不致烂根,有利于抽生新叶。
古人说的:"秋不干,冬不湿"的经验,是对春兰、夏兰怎样浇水的很好总结。但在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冬季、春初气候过于干燥,也不有使兰花过于干燥。
浇水时间:夏秋两季以在日落后浇水,使兰花叶面在入夜前干燥为宜,也可在清晨浇水;冬春两季以在日出前后浇水为好。不可在太阳的灼晒后骤用冷水浇灌,以免土温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生理平衡。浇水量不可过大,以利抑制病害发生。
浇水方法:浇水要从盆笾浇入,不可浇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
前人对兰花浇水,有很好的经验总结,例如于照在《都门艺兰记》中根据一年内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浇水方法,兹节录如下,供参考。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都门艺兰记》是以北京的气候为标准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农历而不是公历,如"正月"实际上是公历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兰已着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笾微微润湿;秋兰盆如未干至底,不浇。
2、 惊蛰,春兰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实)时,可以润水,惟不宜多,秋兰同前。
3、 春分,春兰已花谢,忌潮湿,盆半干时可润水。
4、 清明、谷雨,盆土勿使过干,每5天润水。
5、 立夏,兰开始出房,宜浇透水一次。
6、 小满,盆土勿过干和过湿,叶上生斑即为过湿,新芽枯尖即为过干,每4天浇水一升(约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湿润为宜。
7、 芒种,气候干燥,更宜注意勿过干过湿。
8、 夏至,盆土忌过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连朝阴雨需将盆移置通风处。
9、 小暑,此时空气过湿,盆土不可过湿,盆宜放于通风处,若燥热少雨,每2天浇水一升,大雨或大湿一次,必须俟干至盆土2/3,否则不宜再浇。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湿一次。
11、 立秋,兰于此时正需水分,每3天需浇水2升,并宜秒为避风。
12、 处署,每5天浇水一次,除连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兰较春兰尤需勤浇水,但水湿之后必须大干,始可再湿。
14、 秋分,秋兰若已出花,浇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浇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兰宜浇透水,春兰则不宜透宜润。
16、 霜降,兰宜入房,浇水时间改为日中,浇后需置日中曝1-2小时。
17、 立冬,只宜润水,每5天约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过湿,若过潮湿可引起烂根、瘢叶以至枯萎,若盆不干至底,只需稍润土皮。
19、 大雪,秋兰不需水,春兰宜微润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浇水。
22、 大寒,秋兰仍不需水,春兰可微润以水。
五、 施 肥
兰花施肥要看兰花生长情况来决定。凡是生长茂盛而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新根未发前切忌用肥,需经1-2年的培养,待新根旺盛时才可施肥,否则易遭枯死。
一般说,在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温季节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种的兰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时间在傍晚进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一次清水。
区别兰花是否需要施肥,较简便的方法是看叶色的深浅。叶现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叶呈黑而叶尖发焦是施肥过多,应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绍过的各种办法自制肥料。施用这些肥料时,需加水8-9倍稀释,切不可过浓。施肥时,要施入植株的根际,切不可施到叶面上。 兰花主要施肥次数及日期
次数 日期类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备 注
春兰类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夏兰类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秋兰类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六、 修 剪
在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在老叶枯黄时应及时剪去,以利通风,有些叶子的叶尖干枯也应剪除。尤其是有病虫为害的叶片需及时清除,以免传染。在剪除病毒病的叶子时,用的剪刀不要再来剪无病的叶子,以防病毒传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则需进行消毒。
名贵兰花花芽出土之后,如花芽太多,应留壮芽,将其余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为宜。如花芽太多,既会使年当的花开不好,又要过多消耗母本养分影响下年开花。一般兰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兰的花,约开半月,即需将花剪除;夏兰的花,到花序上最后一朵后开放一周时,也应将花序剪除。名贵的品种不应使其受粉结实,否则影响翌年开花。如果作为杂交育种的,则另需加意培养,使其果实饱满成熟。
七、 防 寒
秋兰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气温在2-3℃时,即可搬入室内。寒兰生长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兰耐寒性较强,如有冰冻出现也要及时搬入室内。室温能保持1-2℃即可越冬。万一有严重寒流侵袭,室温降到零度以下时,需及时进行加温,一般能保持室内不结冰就好。
在室内,秋兰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兰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后,朝南和东南面要开窗通风(秋兰在摄氏1-2℃的阴天,不可开窗,以防冷风吹袭冻伤叶子)。秋兰冬季喜干一些,其余兰花盆土宜保持湿润。
八、 摘 花
对生长差的兰花,每丛叶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应进行摘花。对较好的品种,春兰可适当地摘去1-2个花苞,夏兰待花苞伸长时留1-2个花苞,其余的可摘掉,这样花可开久些,又可使新叶多抽,老叶也不易枯死。
名贵春兰花开3-5天应摘掉,使叶芽生长茁壮;夏兰的花开到顶上一朵时也可离盆面厘米处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场所如四周空旷,地势较高,夏季遇有大风或台风过境时,需做好防风工作,以免夏兰或寒兰的叶子被折伤。
十、 喷 雾
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阳台上进行喷雾,主要使地面潮湿,增加空气湿度。兰花的盆面也要进行喷雾。喷雾时要向上喷,使雾点落下细匀,叶面湿润,这样可促使兰花生长良好,叶面富有光泽。
十二、病虫害防治
要进行杀菌处理(在烈日下曝晒即可),以防病害发生。兰花在多雨高温的季节最容易发生白绢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如发病严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释,每隔7-10天喷一次。虫害中以介壳虫发生最多,此虫附着在叶的基部,如发现介壳虫,应及时剔除。如要避免介壳虫侵袭,从4月份开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为了抑制兰花病害的发生,除平时对盆土的干湿度应作适当的控制外,还应在花盆的选上尽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别对生长差的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必须用泥盆栽种。这样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进兰花生长,减少发病。

⑥ 兰花是否能克隆

很少有人知道,人类在克隆出第一只“多莉”羊以前,不会说话的植物早已被人类成功的克隆出世,部分名贵中国兰花正是其中之一,它们通过人类克隆技术,用“无性繁殖”繁育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今天在四川彭州闭幕的第12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展示了30盆被克隆的几种中国名贵兰花,该项技术在此次兰博会上获得金奖。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魏亚(金旁加术)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克隆的中国名兰客观上可以批量化走向市场,这项的技术的成功,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创了良好的前景。

据了解,魏亚(金旁加术)教授早在1983年就开始研究克隆兰技术,堪称中国名贵克隆兰的创史人。这项研究经历了6年时间,1988年魏教授成功地克隆出第一朵完整的“宋梅”,据说,这株“宋梅”的“原件”,至少“出生”于六十年前,当时其数量极少,如果按照兰花每年只“生”一苗兰草的传统生育能力发展,这种名贵兰花就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庭,很难更多地被人们欣赏。据说,兰花并不是被人类克隆的第一种植物,在它之前,月季、非洲紫罗兰等都是克隆的对象之一,但魏教授认为,被克隆的中国名兰,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它还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种种经济利益因素,克隆兰一时间引起很多养兰人的反对。在面对此次被展出的30盆克隆名兰时,多数养兰人为此惊叹,他们认为,这种技术的发展可能使部份稀少而价值连城的兰花,失去昔日百万元的身价。因此,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曾发生过多次烧毁试管兰苗的事件。

中国兰花协会秘书长何清正认为,把数量稀少的部份中国名贵兰花,采用克隆技术适量繁殖,这条路是必然要走的,因为任何一个行业最终面对的都是广大群众,而不是少数的富裕阶层。据了解,目前中国有关克隆兰花的研究机构不下十多个,但多数都未能成功,或无法批量化生产。魏亚(金旁加术)教授拒绝透露已克隆的兰草数量。但她表示,克隆名贵中国兰,是为了让更多人能欣赏到它的美丽;但这种克隆不能过多,否则将会导致兰花市场的混乱。她认为,未来的中国兰花市场,应该提倡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抑制对天然野生兰花的大量开采,提高对新品种兰花的研究保护

热点内容
天源玫瑰制品有限公司 发布:2025-02-21 23:21:56 浏览:645
水盆景麻辣鱼 发布:2025-02-21 23:10:31 浏览:793
红尘花一朵歌词 发布:2025-02-21 22:59:32 浏览:612
荷花都长藕 发布:2025-02-21 22:47:04 浏览:718
白百合t恤 发布:2025-02-21 22:37:33 浏览:980
欧派衣柜郁金香 发布:2025-02-21 22:37:31 浏览:845
东山鲜花礼仪 发布:2025-02-21 22:36:14 浏览:258
下庙镇花卉 发布:2025-02-21 22:19:16 浏览:435
句容牡丹园 发布:2025-02-21 22:19:04 浏览:830
梅花肉煮 发布:2025-02-21 22:17:44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