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苏泂荷花赏析

苏泂荷花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2-25 15:19:15

A. 苏泂的荷花古诗译文

荷花就像宫里装扮好的美人,荷叶随风扬起翠绿得就像衣裳。

昨天晚上夜凉版(那比得)权水那样清凉,好羡慕芙蕖(荷花的别名)婉约地立在水的中间。

原文:《荷花》【作者】苏泂【朝代】宋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1)苏泂荷花赏析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是苏泂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苏泂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苏泂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荷花》。

B. 荷花宫样美人妆翻译

荷花就像宫里装扮好的美人。

出处:宋·苏泂《荷花》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白话释义:

荷花就像宫里装扮好的美人,荷叶随风扬起翠绿得就像衣裳。

昨天晚上夜凉(那比得)水那样清凉,好羡慕芙蕖(荷花的别名)婉约地立在水的中间。

(2)苏泂荷花赏析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嘉祐二年(1057年),苏泂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

作者简介:

苏泂(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泂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C.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作者是谁

作者:苏泂

出处:《荷花》【作者】苏泂【朝代】宋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白话释义:

荷花就像宫里装扮好的美人,荷叶随风扬起翠绿得就像衣裳。

昨天晚上夜凉(那比得)水那样清凉,好羡慕芙蕖(荷花的别名)婉约地立在水的中间。

(3)苏泂荷花赏析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是苏泂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苏泂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苏泂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荷花》。

作者简介:

苏泂(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泂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泂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苏泂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泂去礼院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水军,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泂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

D. 苏泂荷花的翻译赏析 古诗荷花的作者

被誉为君子之花的荷花,向来以其亭亭玉立的风姿、高洁傲岸的品格,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是各类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自然少不了描写荷花的名篇佳句。而透过荷花诗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趣,还可以窥探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由花及人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从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到唐诗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再到宋词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虽然历经千年的岁月轮转,但不变的是对荷花的喜爱,无论是直接赞美荷花本身,还是托物言志、有所思想情怀的抒发。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便是古典诗词中较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荷花诗。它出自于宋代诗人杨万里之手,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顾名思义,杨万里这首诗除了着重描写荷花的美丽风姿外,还突出了诗人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在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首先,诗的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即毕竟是六月里的西湖风光啊,说到底还是与其他时节迥然不同。乍一看,诗的开篇稍显突兀,但其实是造句大气。在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杨万里便已经最大程度上,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即我们不曾亲身领略到西湖六月里的美景,但是从杨万里如此赞叹的语气中却能真切感受到。
众所周知,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以白描见长。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便可以说是其中典范之作。就以这两句诗为例,它其实就是杨万里脱口而出的赞叹之语,是杨万里看到西湖六月美景与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的最直观的感受。因此身为读者的我们,便能很明显的感知到杨万里强化后的西湖之美。与此同时,它也勾起了人们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即六月的西湖到底美在哪里呢
然后,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即六月里的西湖,有那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更有那红日与荷花相映,分外鲜艳娇红。由此可见,让杨万里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西湖美景,正是春、秋、冬三季见不到,唯有夏季才有的荷花景色。并且根据杨万里所描绘的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来看,它还是盛夏时特有的荷花景色。
因为只有在盛夏,随着湖面伸展到尽头的荷叶,才会与蓝天融合在一起,营造成一片“无穷碧”的广阔天地。而在这片无边无际的碧色天地中,更有红日映照下的朵朵荷花,以分外鲜艳娇红的容貌点缀着。如此壮美的荷花之景,怎能不叫人由衷的赞叹呢所以说杨万里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后却有如身临其境,字字句句都美到了心坎里。

E. 宋苏泂的荷花这首诗歌给你什么印象

荷花 宋 苏炯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专

这首诗把荷属花拟人化描写如美人的脸,荷叶像衣服一样,然后夜凉如水的晚上站在水的中央。这首歌通过拟人和比喻的描写,把荷花比如美人,就好像一个非常漂亮的古代美人,站在水池的中央,亭亭玉立,美若天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热点内容
泰来鲜花快递 发布:2025-02-25 18:24:47 浏览:988
栀子花做菜吃很苦 发布:2025-02-25 18:22:27 浏览:124
紫罗兰油漆怎么调 发布:2025-02-25 18:18:01 浏览:702
客厅绿植布局 发布:2025-02-25 18:12:38 浏览:190
观赏牡丹品种 发布:2025-02-25 18:10:15 浏览:501
丰盛海棠 发布:2025-02-25 18:04:19 浏览:71
玫瑰谷骗局 发布:2025-02-25 18:04:11 浏览:927
中国梅花会 发布:2025-02-25 18:02:53 浏览:451
梦见收到一束红色郁金香 发布:2025-02-25 18:02:49 浏览:93
掌上小品盆景 发布:2025-02-25 18:01:35 浏览: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