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红兰花
⑴ 谁知道这是什么兰花品种
风兰喜欢在通风、湿度高的地方生长得名而来。自古以来,深受世人的喜欢。风兰,还有很多名字。例如,由于喜欢长在石岩或树上等干净的地方,高贵、带有一股幽香,故此称作仙草;而古代的诗人墨客们喜欢把它吊挂在屋檐下论风流,故此得名轩兰;还有就是由于它的姿态端庄、高贵,人们称它为富贵兰。
日本人喜欢把风兰和富贵兰区别开来。换句话说,他们把具有园艺价值的品种称作富贵兰,而把没有什么特性以及被园艺化之前的普通的叫作风兰。
风兰的学名是Neofinetia falcate Hu,大多分布在韩国全罗南道沿海地区(济州岛、黑山岛等)、巨文岛等闲丽水岛一带。它原是高温多湿的亚热带植物,一般寄生在树皮或海崖上,吸收空气中的养份和湿气成长。
一般栽培品种有大叶、中叶、小叶、立叶、垂叶等多种。
风兰的根茎、叶子和花都是观赏对象,观赏价值比其他兰花更高。风兰的根茎比上身长,其原因跟大部分寄生兰一样,附生在绿树或石岩上吸取养分和湿气成长。
野生风兰一般高70cm以上,但盆栽的并没有那么长。一般,一年里有两个成长期,一个是4~6月份为第一个成长期,大部分在这个成长期长大。另一个是9~10月份为第二个成长期,主要为过冬储备养分,所以成长幅度不是很大。
不同品种的根茎颜色不尽相同。根茎端的根冠部聚集着叶绿素,呈绿色,而有的根茎呈红褐色或红色。
叶短、厚实,有锯齿,一般长5~10mm,除叶艺品种(Variegated Cymbidium)外,多为无地。一般在春、秋季生长,叶互生,有规则,呈左右互生状。
一年里长出两片叶子,一般看叶子的指环就可以猜出风兰的年龄。基生叶一般过5年左右,待长出十几片叶子后凋落,并在凋落后的叶轴上长出嫩芽。
一般在六、七月份开花,多为乳白色花朵,开3~5朵,带有一股浓浓的幽香。一般根茎的生长状态良好时开花。花径为1cm左右,有的品种带有幽香的甜味。
风兰的生命力很强,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但最怕温度低。因此,养风兰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风兰属于寄生兰,大气湿度应在70%以上。湿度达到70%以下时,应该人为的提高湿度,除12~2月份外,应该尽量让它多吸收阳光。
风兰属于寄生兰,与地生兰不同,无需土培,喜欢附生在树皮、绿藻或石岩上。盆栽也是一种好方法,其原因是比较容易玩赏、管理。
本来,寄生兰是牢牢寄生在树木或石岩等没有营养素的地方,可以说是没有必要施肥的。只需保障充当培养土作用的水苔的质量以及安装合理的排水装置,让根茎生长无阻,防止根茎腐烂即可。
浇水量与一般植物大致相同,夏季要加大浇水量,冬季几乎无需浇水,或者用喷壶喷少量水即可。
缺乏阳光,风兰繁殖缓慢。所以,应该根据品种调节受光量,强健的多受光,性弱的少受光。 风兰无需土培,所以几乎没有病虫害的危险。一般很少害病,但在高温、多湿的情况下,合成代谢容易出现障碍,叶上覆盖一层白粉。阴雨季节,有时根茎会被蛞蝓或蟑螂吃掉,但很快就会长出新的根茎,并无大碍。风兰怕药害,建议尽量不要打药,只要保持通风,保持一定的温度,无需担心害病。
⑵ 君子兰,小叶兰是不是兰花
君子兰,小叶兰都不是兰花。
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是石蒜科君子兰属的观赏花卉。原产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花,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5℃则停止生长。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忌干燥环境。君子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常在温室盆栽供观赏。分株或种子繁殖。功效相同的尚有垂笑君子兰,各地温室栽培,花色多样。君子兰的寿命达几十年或更长。君子兰是长春市的市花。
君子兰根肉质纤维状,为乳白色,十分粗壮。根系粗大,很有肉质感。君子兰茎基部宿存的叶基部扩大互抱成假鳞茎状。叶片从根部短缩的茎上呈二列叠出,排列整齐,宽阔呈带形,顶端圆润,质地硬而厚实,并有光泽及脉纹。基生叶质厚,叶形似剑,叶片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带状,长30-50厘米,最长可达85厘米,宽3-5厘米,下部渐狭,互生排列,全缘。花葶自叶腋中抽出,若从种子开始养护,一般要达到15片叶时开花。花茎宽约2厘米;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花漏斗状,直立,黄或橘黄色、橙红色。伞形花序顶生,花直立,有数枚覆瓦状排列的苞片,每个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达40朵以上。花被裂片6,合生。垂笑君子兰则花稍垂,花被狭漏斗状。 花梗长2.5-5厘米;花直立向上,花被宽漏斗形,鲜红色,内面略带黄色;花被管长约5毫米,外轮花被裂片顶端有微凸头,内轮顶端微凹,略长于雄蕊;花柱长,稍伸出于花被外。浆果紫红色,宽卵形。盛花期自元旦至春节,以春夏季为主,可全年开花,有时冬季也可开花,也有在夏季6-7月间开花的。果实成熟期10月左右,属浆果,紫红色。花、叶并美。
兰花则不同。
兰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小叶兰也是石蒜科的,当然也不属于兰花的范畴。
⑶ 请问高手这是什么兰花多谢!
1. 蜜蜂兰,亦称台兰、多花兰、小蜜蜂兰、蒲兰、金棱边、蜂子兰、串兰,属于兰属多年生鳞茎兰科植物。
2. 蜜蜂兰的叶片革质肥厚,富有光泽,具有较强的抗旱和防寒能力。其花色丰富,观赏价值高,是理想的盆栽花卉之一。野生状态下,多花兰常见于石壁和石缝中的腐殖壤土,这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pH值通常在4.5至5之间。春季是蜜蜂兰的生长旺盛期,2月萌芽展叶并抽出花葶,3月开花。
3. 蜜蜂兰在中国分布广泛,包括台湾、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它们生长在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林缘树干或溪边石壁上。
4. 蜜蜂兰是附生植物,其植株有的较大,花序长,花朵可达40至50朵,因此又称多花兰。另一些植株稍小,花序短,花朵约21朵,被称为台兰或小蜜蜂兰。
5. 蜜蜂兰花小,花或不香或微香。尽管花朵较小,但花序较大,每花序上的花朵数量多,颜色鲜艳。生长势强,能耐受高温和低温。
6. 蜜蜂兰的假鳞茎呈卵球形,叶带状,株体通常长25至40厘米,叶宽1.2至2厘米。叶梢钝尖,叶质厚,叶面角质层明显。叶片4至6片,多为斜垂软披,假球茎小,花梗长15至30厘米,花朵小,萼片与花瓣短而圆,唇瓣下垂反卷。花色为红褐色,花期从3月持续至8月,花谢后生长逐渐停止。还有白花素心、微带香味的园艺品种。
7. 常见的蜜蜂兰种类包括:长叶型,叶片长70至90厘米,多生长在林中石山沿崖边;宽叶型,叶片长40至50厘米,多见于云南;小叶型,叶长20至30厘米,多生长在适应阳光能力强、较耐旱的喀斯特地貌石山上。
⑷ 三年前在福建泰宁金湖拿的兰花终于开花了,哪位高手看下是什么品种的兰花
蜜蜂兰:又叫台兰、多花兰小蜜蜂兰、蒲兰、金棱边、蜂子兰、串兰。
蜜蜂兰为兰属多年鳞茎兰科植物,其叶革质肥厚,并具有光泽,抗旱防寒力强,花色繁丽多姿,亦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较理想的盆栽花卉之一。野生多花兰常生长于石壁和石缝沉积的腐殖壤土之中,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一般在4.5~5之间。蜜蜂兰春季生长旺盛,2月开始萌芽展叶并抽出花葶。3月抽出花茎并开花。
我国台湾、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北纬28度线以南各省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林缘树干上或溪边石壁上。多花兰多数生长在山岩之上,也有的附生于大树枝杈上。
附生植物,常可以看到蜜蜂兰的一类植株较大,花序较长,花朵数多至40~50朵,故又称为多花兰。另一类为株形稍小,花序较短,花朵数约在21朵,又称为台兰、小蜜蜂兰。 兰蜜蜂兰花小,花不香或微香。蜜蜂兰花虽较小,但花序较大。每花序上花朵数较多,花色为鲜艳的红色,生长势强健,能耐高温和低温。假鳞茎为卵球形,叶带状,株体一般长25~40厘米,叶宽1.2~2厘米,叶梢钝尖,叶质厚,叶面角质层明显。丛生叶片4~6片,多为软垂,假球茎小,花梗长15~30厘米,易斜出或下垂,密生12~40朵花,花朵小,萼片与花瓣均短而圆,呈长卵形,唇瓣下垂反卷。花色红褐,花期为3~8月,花谢后逐渐停止生长。出现白花素心、微带香味的园艺品。
常见的几种蜜蜂兰:一是长叶型。叶片长70~90厘米,叶宽1.5~2厘米,多为生长在林中石山沿崖边;二是宽叶型,叶片长40~50厘米,叶宽3厘米左右,此类在云南效为多见;三是小叶型。叶长20~30厘米,叶宽1.3~1.5厘米,多生长在喀斯特地貌石山上,适应阳光能力强,也较耐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