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嫁梅

海棠嫁梅

发布时间: 2025-03-28 00:47:53

A. 薛宝钗咏白海棠原文_翻译及赏析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清代·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物 , 写花寓人

注释

①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姿。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著露水像白雪一样。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魂:指海棠花的品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一样,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蚂穗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闷拦卜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 *** 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唐代·白居易《晚桃花》

晚桃花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咏物 , 桃花 , 怜惜抒情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宋代·陆游《梅花绝句·其二》

梅花绝句·其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咏物 , 梅花 , 抒怀爱国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清代衡瞎·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

望江南·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咏物 , 月亮写景

B. 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的作品目录

繁体出书版
卷一:故园今日海棠开,只有名花苦幽独
卷二: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卷三:海棠不惜胭脂色,不待金屋荐华堂
卷四:淡极始知花更艳,一片春心向海棠
卷五:直令桃李能言语,何似多情睡海棠
卷六:嫣然一笑新装就,春园海棠花独妍
卷七:那人却道,海棠依旧
网络版:
卷一故园今日海棠开,只有名花苦幽独
第一回:有人升官了,有人死翘了……还有人穿越了第二回:算得上是因公殉职,却居然投到这种胎第三话:大老婆与小老婆不得不说的故事第四话:女人不想为难自己,就只好为难女人第五话:盛紘老爷的两场战斗,全胜!第六话:祖母,夫妻,孩子,这是吉祥的一家第七话:这才是穿越女应该投的胎!第八话:华兰,墨兰,如兰,明兰……第九话:愿意的,不愿意的……第十话:庶女和庶女也是不一样的第十一话:新单位,新老板,新气象……第十二话:明兰与三只呆鹅第十三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第十四话:孔嬷嬷的礼仪培训班第十五话:孔嬷嬷的规矩审判会第十六话:一个也不能少第十七话:盛大伯来访,明兰发财第十八话:华兰出嫁了第十九话:盛紘争气了,盛府整顿了第二十话:如兰的不平第二十一回:庄先生出山,兄弟姊妹上课第二十二回:好老师都是不拖课的第二十三回:带来春天的少年第二十四回:玫瑰战争的仲裁者第二十五回:打扫战场的两种方式第二十六回:明兰的鱼,齐衡的饭第二十七回:午饭,搬家,科举第二十八回:不喜欢金元宝,那就元宵好了第二十九回:这世界终得她自己去面对第三十回:姊妹交锋,嫡母计算第三十一回:生存环境分析报告第三十二回:生存环境恶化报告第三十三话:生存环境改善指南
卷二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第三十四回祖母,兄长,齐衡第三十五回长柏的好事第三十六回女大当嫁第三十七回不争第三十八回还早得很呢第三十九回认错,小明,小弘第四十回秋风遂人意第四十一回表哥、表哥、表哥第四十二回堂姊、堂姊、堂姊、堂姊、堂姊第四十三回幸福感果然是透过比较得来的第四十四回她将来会嫁给谁?第四十五回一个业馀偷听者的职业道德第四十六回古代离婚现场实录第四十七回上京第四十八回团聚第四十九回新宅与新人第五十回华兰来访第五十一回珍珠与鱼眼珠第五十二回襄阳侯府一日游(上)第五十三回襄阳侯府一日游(中)第五十四回襄阳侯府一日游(下)第五十五回儿媳的典范第五十六回女子不易第五十七回姊妹一场第五十八回广济寺半日游(上)第五十九回广济寺半日游(下)第六十回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六十一回太平岁月第六十二回申辰之乱第六十三回大乱后的平静第六十四回长幼,嫡庶,孔融第六十五回满月酒,有爵家,无妄之灾第六十六回海棠树下,蛐蛐儿,知了,山石
卷三海棠不惜胭脂色,不待金屋荐华堂
第六十七回两桩婚事第六十八回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第六十九回尽忠容易尽孝难第七十回还是长柏大哥哥有老婆命第七十一回一勺烩了第七十二回 前因后果第七十三回 遇袭,获救第七十四回 冷夜,江面,洩露,揭穿第七十五回 衰人衰事第七十六回 再回祖宅第七十七回 安全的武官升职途径第七十八回 老母鸡变鸭,世界真奇妙第七十九回 前途未卜的三姊妹第八十回 老太太的手段,林姨娘的去处,墨兰的决心第八十一回 墨兰的婚事,如兰的吼叫,明兰的轻松第八十二回 国丧之后,喜事上门第八十三回 表妹,你好第八十四回 墨兰出嫁了第八十五回 秋闱将至,贺弘文回家了第八十六回 偏房,妾室,丫鬟,都不行第八十七回 黑道X日,诸事不宜,唯独捉奸第八十八回 撇清第八十九回 天青似海碧第九十回 瘦田第九十一回 不看不知道,古代真奇妙第九十二回 如兰的婚事第九十三回 最后的往日第九十四回 一个阴谋论者的推测第九十五回 两种说服方式第九十六回 这该死的古代!第九十七回 事定番 外 关于想娶一个骗子的心路历程报告
卷四淡极始知花更艳,一片春心向海棠
第九十八回 我家六姐儿本就是嫡出的第九十九回 关于嫁妆问题的几番讨论第一百回 除夕遐思第一百零一回 备嫁第一百零二回 如兰出嫁,与往事告别第一百零三回 花嫁.上第一百零四回 花嫁.下第一百零五回 宁远侯府众生相.上第一百零六回 宁远侯府众生相.下第一百零七回 男人是来自火星的第一百零八回 新婚三日第一百零九回 回门第一百一十回 明兰的表白,顾廷烨的理家第一百一十一回 当年事,当年情,当年人,还有当年的银子第一百一十二回 当家主母的家务活.上第一百一十三回 当家主母的家务活.中第一百一十四回 当家主母的家务活.下第一百一十五回 上班回家的男人第一百一十六回 CEO工作报告一日记录第一百一十七回 诰命之前第一百一十八回 太后,太后,皇后,嫔妃,国舅一家子……第一百一十九回 如果我死了,你会娶我妹妹吗?第一百二十回 内宅整治,海氏生产,贺家的医药册第一百二十一回 下馆子,家事,国事,华兰,砍人……第一百二十二回 卤肉肘子的风波第一百二十三回 人情世故第一百二十四回 宴饮前后.上第一百二十五回 宴饮前后.中第一百二十六回 宴饮前后.下第一百二十七回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第一百二十八回 去接小老婆的大老婆第一百二十九回 关于妾室通房以及非婚生女儿的住房问题解决办法若干第一百三十回 关于非婚生女儿的教育方针,以及房妈妈的两个凡是第一百三十一回 对于一连串恶心事的应对策略第一百三十二回 惊见一片炮灰番外: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卷五直令桃李能言语,何似多情睡海棠
第一百三十三回常嬷嬷其人其事‧上第一百三十四回 常嬷嬷其人其事‧下第一百三十五回 明兰的见识第一百三十六回 小雨庄与黑山庄;偶尔失手的演技派第一百三十七回 黑山庄佚事第一百三十八回 古岩庄风云第一百三十九回 蜜月第一百四十回 恩怨第一百四十一回 对策‧上第一百四十二回 对策‧下第一百四十三回 生孩子的指导方针:活到老,生到老第一百四十四回 顾廷烨,你大哥喊你去谈判第一百四十五回 顾廷烨,你爸喊你回去分遗产第一百四十六回 顾廷烨,你祖先喊你去聊天第一百四十七回 何不上明君,青旌当金铸‧上第一百四十八回 何不上明君,青旌当金铸‧下第一百四十九回 顾廷烨的仕途第一百五十回 他们若不走,我就不拆澄园的墙第一百五十一回 小姑子的婚事第一百五十二回 宅斗的老师第一百五十三回 一场期待已久的遭遇战的现场观摩第一百五十四回 后搬家时代第一百五十五回 主角与配角第一百五十六回 相处中的夫妻第一百五十七回 天下事,家事,国事第一百五十八回 生活处处有战斗第一百五十九回 好事将近,好事将近第一百六十回 包子来了第一百六十一回 曼娘,廷灿,嫁妆,祖业,还有明兰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六十二回 夜来风急,拒收战俘第一百六十三回 美若秋荷,静极生妍,善诗词,工曲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卷六嫣然一笑新妆就,春园海棠花独妍
第一百六十四回前女友,合法妻子,当家主母的家庭作业第一百六十五回 一个熬出头的女人所引发的启示第一百六十六回 风暴序幕,拉开第一百六十七回 开战,风雨欲来第一百六十八回 东风吹,战鼓擂: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任性挥霍著人生的机会,活该!第一百六十九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二:康家女,尤其不能进门第一百七十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三:妻妾,婆媳,姊妹,母子,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一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四:下次再来便是把主屋大院里外拆洗一遍之日第一百七十二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五:戏既已开锣了,就得演下去第一百七十三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六:前妻的死亡原因第一百七十四回 东风吹,战鼓擂之七:小混蛋出世第一百七十五回 风吹完了,鼓也擂破了:放火,救火,曼娘,昌哥儿第一百七十六回 风吹完了,鼓也擂破了:真爱的代价第一百七十七回 风吹完了,鼓也擂破了:分家第一百七十八回 分家后的新手妈妈生活第一百七十九回 饭盒之年年有馀,关於摇羽扇的典故第一百八十回 善恶道第一百八十一回 世间道:非黑非白第一百八十二回 世间道:非冷非暖第一百八十三回 世间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第一百八十四回 世间道:非你无情,是我多意第一百八十五回 世间道:聪明反被聪明误
卷七那人却道,海棠依旧
第一百八十六回世间道:非我无情,是你多意第一百八十七回 世间道:且走且顾,且行且思第一百八十八回 世间道:她还是不懂第一百八十九回 世间道:真心几何第一百九十回 世间道:君心我心,惟愿知心第一百九十一回 世间道:此消彼长第一百九十二回 世间道:鬼怪第一百九十三回 世间道:妖魔第一百九十四回 世间道:魑魅第一百九十五回 世间道:魍魉第一百九十六回 世间道:向左走,向右走第一百九十七回 世间道:世界如此美好第一百九十八回 世间道:公堂就公堂第一百九十九回 世间道:俗世夫妻第二百回 世间道:天下大道第二百零一回 世间道:道道道第二百零二回 孕期风波第二百零三回 儿女事第二百零四回 送别日第二百零五回 媒人喜第二百零六回 送君行第二百零七回 别后琐事第二百零八回 过年前后第二百零九回 分家风云第二百一十回 千里姻缘‧上第二百一十一回 千里姻缘‧下第二百一十二回 人人都需要夸讲第二百一十三回 张良计与过墙梯第二百一十四回 夜来风急第二百一十五回 第二次选择第二百一十六回 昨夜雨疏风骤——祸起萧墙第二百一十七回 昨夜雨疏风骤——京城变乱again版第二百一十八回 终结章‧上第二百一十九回 终结章‧中第二百二十回 终结章‧下番外一 玉珠 番外二 绣巧 番外三 翠蝉 番外四 玲儿 番外五 二月雪 番外六 锁香檀
番外七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台版繁体书特别添加的番外)

C. 赞美白海棠花诗句最著名

1. 关于白海棠花的诗句(《红楼梦》中咏白海棠谁的诗或词)
关于白海棠花的诗句(《红楼梦》中咏白海棠谁的诗或词) 1.《红楼梦》中咏白海棠谁的诗或词
寄兴寓情 各言志趣 ——《红楼梦》咏白海棠诗赏析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写红楼儿女第一次结诗社,先是海棠社咏海棠诗,然后第三十八回再结菊花社吟菊花诗,最后以讽刺诗《螃蟹咏》结束。

这是一段完整的故事情节。宝玉挨打后不久,贾政点了学差到外省公出,宝玉得到了“解放”,在大观园内“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这时,探春忽然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菩孝敬宝玉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诗社。

海棠社参加的人有探春,宝钗,黛玉,宝玉,湘云,李纨,迎春和惜春一共八个人物。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

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

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作者一共安排了六首七律《咏海棠诗》,其中探春、宝钗、宝玉、黛玉各作一首,史湘云后来补作两首。

并且还规定了作诗的规则:第一限题,即六首诗都以白海棠为题目;第二限韵,即依次用“门、盆、魂、痕、昏”五个字为韵脚,而且六首七律的韵脚要求词序相同,不许混不许乱。平心而论,这样的要求标准很高,不妨看做作者对自己能力的挑战。

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读者了。

凡此种种,要使每一首诗都多方关合、左右逢源,必须经作者惨澹经营、匠心独运,才能臻于完美的境界。咏海棠诸诗以及后面的咏菊诸诗,每一首都“诗如其人”,把大观园群芳每个人的思想、情趣、品格都表现出来,同时也通过其中词句隐示了他们的命运。

下面对这六首诗作简要赏析。 咏白海棠 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这首诗的首联写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在斜阳寒草、苔翠盈映衬下,显得十分清幽。

颔联以玉和冰雪喻白海棠花。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同时,这又是以花拟人,把它比作仙女,因为《庄子.逍遥游》曾说美丽的神人“肌肤若冰雪”。此联赞美白海棠花的精神比玉还高洁,花瓣似仙女使人迷恋陶醉。

颈联说:白海棠花蕊芬芳娇弱无力,深夜的月亮照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尾联的意思是:不要说白海棠像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

探春这首诗以美女喻花,写出了白海棠的美丽姿态和高洁精神,这也是她本人的写照。“玉是精神难比洁”,正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同义语。

“雪为肌骨易销魂”也是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绢仙羽化,也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

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首诗的首联写主人公珍重白海棠的美丽姿容,白天也关上门,并亲自拿着手提水罐浇灌花盆。

不仅描述了对白海棠的珍爱,闭门护理,亲手灌水莳弄,十分精心,还可以看出主人公的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颔联意谓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精魂。

写出白海棠的质朴本色。颈联意思是淡雅之极才知道花儿更加艳丽,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

赞美白海棠花的淡雅艳丽、怯弱姿态。尾联说花儿要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应使自身保持清洁;美好的姿容默默不语一天又到黄昏。

赞美白海棠的素洁矜持。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虽然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

“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旧的衣服,这是她“胭脂洗出”的注脚。

“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似乎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淡极始知花更艳”,指薛宝钗之“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能笼络人心,得到上下的夸赞。

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

有一条脂批说:“讽刺林、宝二人。”林、宝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们确也“多愁”,这究竞是有意地影射呢,还是偶然的巧合?不好下断语,可聊备一说。

诗社社长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份”,这身份就。
2.关于林黛玉的咏白海棠
【红楼梦】诗摘(林黛玉 咏白海棠) 这诗是咏白海棠的,但诗人在诗里表达的往往是自己的情感。

诗是曹雪芹写的,但曹雪在写这诗时,已完全进入了林黛玉的角色。 你看,石上画面不正是林黛玉在朦胧夜色里,面对西风倚树而立的镜头么!这里的夜色,西风,正是她在贾府所面临的失意处境,而一个“倦”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心境描述得入骨三分。

林黛玉的爱情诗少而珍贵,她的咏花隐事,借花喻人的诗歌倒有不少,在全部27首诗词中多达11首。白海棠、菊花、桃花、柳絮等植物在黛玉的笔下,完全赋予了人的生命,亦幻亦真,如泣如诉,有的诗竟直接咏叹美女的红颜薄命,表明了黛玉的感同身受和超凡的诗才。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依西风夜已昏。

这首七律诗是在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海棠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

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表明了黛玉鄙弃污浊世俗的孤傲品性,孤独寂寞的感伤情绪以及才华横溢的才情。 首联上来不是直接写花,而是先写赏花的人。

“半卷”、“半掩”写出赏花人的娇媚含羞之态,与花映衬;“湘帘”是湘妃竹做的帘子,这里切合黛玉“潇湘妃子”的身份。历来以“冰玉”比喻花的素淡纯洁,黛玉则从花想到育花的土和盆也当非同一般,因而喻为“冰”“玉”,显得别具风采,又写出黛玉“洁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格。

颔联上句以梨花之蕊喻白海棠资质的皎洁,下句以梅花喻白海棠品性的芳香孤傲。这里用“偷来”“三分白”、“借得”“一缕魂”,构思巧妙别致。

这是化用了宋代卢梅坡《雪梅》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颈联上句喻白海棠花象月中仙人缝制的白衣,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是指嫦娥;缟袂,是指白绢做的衣服,也可象征丧服,诗词中常以此比喻白花。

如宋代苏轼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中有:“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还如明代高启的《梅花》诗中有:“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下句喻白海棠又象秋天闺房里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泪痕。对这两句诗,脂砚斋有评论:“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诗句隐中描写的当是黛玉的自我形象与心境,又含有借“仙人缝缟袂”暗示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的薄命早夭,借“拭啼痕”点出黛玉以泪还在债之意。 尾联写白海棠含羞带怯地独立深夜西风之中,寄寓了黛玉满腹忧伤却无处倾诉衷肠,只得听任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
3.关于海棠花的诗句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4.咏白海棠诗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庚辰双行夹批: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

宿雨还添泪一痕。【庚辰双行夹批:妙在终不忘黛玉。】

独倚画栏如有意,【庚辰双行夹批:宝玉再细心作,只怕还有好的。只是一心挂着黛玉,故手妥不警也。】

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

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原作“借得梅花一线魂,从诸本改。】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咏白海棠·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庚辰双行夹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种得蓝田玉一盆。

【庚辰双行夹批:好!"盆"字押得更稳,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爱冷,【庚辰双行夹批: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

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

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庚辰双行夹批:真好!】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庚辰双行夹批:更好!】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庚辰双行夹批:二首真可压卷。诗是好诗,文是奇奇怪怪之文,总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来压卷。】


5.有关秋海棠的诗句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6.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玉楼春》年代: 唐 作者: 韦庄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

《好事近·烂漫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洪适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满庭芳·雨洗花林》年代: 宋 作者: 洪适海棠花下春风里。

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

《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年代: 宋 作者: 管鉴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夜合花·斑驳云开》年代: 宋 作者: 高观国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

《沁园春·嫩雨如尘》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年代: 宋 作者: 吴潜春意薄。

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

《谒金门·春意薄》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卜算子·烟雨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D. 关于海棠的古诗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专红妆。

白话译文

袅袅的东属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4)海棠嫁梅扩展阅读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

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E. 秋海棠的电影剧情

故都北平,有个京剧名伶秋海棠,爱上了被迫嫁给军阀袁宝藩做姨太太的罗湘绮。
他俩的爱情关系被袁的副官季兆雄察觉,季因讹诈未遂,就向袁告发,在秋海棠的脸上用尖刀划了一个大十字,毁坏了秋海棠的面容,于是秋海棠只得带领着女儿梅宝,隐居偏僻的山村。
十多年后,因黄河水患,秋海棠和梅宝流浪到上海。为了糊口,秋海棠只得在舞台上扮演龙套角色,而梅宝则瞒着父亲去酒楼卖唱。正巧,罗湘绮也迁居上海,偶然间线女相会。
秋海棠得知梅宝和湘绮团聚,为之庆幸,但他却“不欲以丑陋和久病之身,连累爱人和女儿之前途”,遂跳楼自杀。

F. 关于铅华的诗词佳句(十首铅华诗词)

“铅华”,原是指古代中国妇女长期使用的化妆增白用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女子“著铅华”,自然是十分美丽,唐代诗人郑史在《赠妓行云诗》中写道,“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著又鹅黄”;而“不著铅华”,则显示的是自然美,是一种返璞归真,更让人喜爱,宋代词人周邦彦在《花犯·小石梅花》中写到,“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所以,诗词中出现“铅华”意象,不管是“著铅华”,还是“不著铅华”,都是绝代风华。
1.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陆游
晚年的陆游,彻底对南宋小朝廷失望,隐居在老家,经常寄情于山水。这首《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粗略读起来,感觉有很强烈的求道修仙的思想,但仔细深入读下去,隐藏在求道修仙的思想下,其实是一颗对南宋朝廷和残酷现实的失望之情: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
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东游我醉骑鲸去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蕊珠宫”,道教仙宫。“散天花”,斋醮仪式内容之一。我的前生应该是身为道教中天仙,曾经在蕊珠宫里散花。因为一念之差,我堕入红尘中。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如今我终于洗尽铅华,不着首饰,返璞归真,脱离俗世,一身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我醉了骑鲸东游,你驾着素鸾相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垂虹桥上看月,天台山上采药,除了你还能与谁一起呢?
为什么说诗人表达的是对南宋朝廷和残酷现实的不满?“一念堕尘中”,当然是对自己多年在朝廷的经历而不满;“铅华洗尽”,什么是“铅华”?当然是诗人曾经在朝廷里追逐的那些名利;“东游我醉骑鲸去”,“骑鲸”,指的是诗仙李白,他曾经说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当然是像诗仙一样高傲!
2. 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刘敏中
如果“铅华”用来形容鲜花,当然是指那些颜色鲜艳的花朵,如,红色的、粉色、紫色的花朵等;而“不著铅华”的花朵,一般是指那些白色的花朵。元代词人刘敏中的这首《清平乐·白芍药》,就是描写了一种白色芍药:
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
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
牡丹红叶相夸。铅华各自名家。
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这种白色芍药,一般点缀著一些黄色花蕊,就像点点金色粉末,飞洒在空明洁净如白雪一样的花瓣上。一个“飞”字,极为生动活泼,显示出在一片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间,星目的点缀著一些金黄色的花蕊。
“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这一树白芍药的风情,谁能够配得上解说呢?只有月光盈盈的夜月,在它皎洁的月光下,才显得芍药更加洁白。
“牡丹红药相夸。铅华各自名家”,牡丹和红芍药都各自相互夸耀,它们各具颜色,并且有很多名贵品种,就像牡丹,有姚黄、魏紫和粉红等品种各领风骚,它们都凭着颜色取胜。
“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我要慎重地向看花人说到,跟牡丹红药相比,白芍药的特点不在于颜色,而在于它的古朴和高雅,在于它的清香与高洁,就像皎洁的月光一样。
3.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最著名的妃子是杨妃,它对应的花神是牡丹,诗仙李白曾描写杨妃,“云想衣裳花想容”,可见其美丽是“自得铅华”;而李隆基的另一位有名的妃子是梅妃,梅妃对应的花神是梅花,那自然是“不著铅华”。李隆基本人的诗作,《题梅妃画真》,则映证了这一点: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两个妃子都已经离他而去,他对杨妃的思念,有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的大段描写;而他对梅妃的思念,则由他自己的这首小诗来表达。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回忆起往昔,娇小的梅妃在紫宸宫的时候,她不用施粉化妆,也用穿金带银,自自然然,就显得天真烂漫。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在画里,她简简单单的穿着白色丝绸,虽然很像她当年的样子,只是无奈,她眼睛里的娇波却不看人了。
一句,“铅华不御得天真”,玄宗是真的想念她;一句,“争奈娇波不顾人”,他是真的心碎!
4. 一树铅华春事了,元好问
对于鲜花来说,“著铅华”是指那些靓丽颜色的花儿,而“不著铅华”,则指那些白色的花儿。金代大家元好问的这首《清平乐·香团娇小》,则是写给“著铅华”的楝花的,楝花花开紫色,可以说是“著铅华”:
香团娇小。拍拍春铄和。
一树铅华春事了。
消甚珠围翠绕。生经闹簇枯枝。
只愁吹破胭脂。
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
一树铅华春事了
“香团娇小。拍拍春铄和”,“拍拍”,是充满了的意思。“铄和”,有光彩的意思。楝花花开香气扑人,而花朵则娇小,充满了春天的光彩。
“一树铅华春事了”,一树楝花,花开紫色,非常星目,只是楝花开后,春天也就结束了。诗人远远看到这一树紫色铅华,就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一年的春光到此为止了,就像天上的烟花,在那一灿烂的刹那,就结束了。
“消甚珠围翠绕。生经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楝花虽然是“一树铅华”,但又很平凡,没有什么贵妇人在它身边环绕,而它的开花是从枯枝开始的。而且它心态很好,一点都不因此而不平,只是有点担心东风吹来,吹得花落一地,就像满地胭脂一样。
“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我要跟东风说说,让它知道,不要嫌楝花小,要知道,杏花好看在于它含苞待放的时候,而不是完全开放的时候,而含苞待放的杏花,也和楝花一样大小。
一句,“一树铅华春事了”,充满了对春天,对人生的感悟!
5. 洗尽铅华,但抱心如水,不知多苦,姚燮
这首清代词人姚燮的《三姝媚·赋白莲有赠》,是写给白莲花的。莲花,向来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褒奖,而这里的白莲花,则更有“洗尽铅华”,孤芳无人赏的含义:
仙妆轻约素。
慢制得晶屏,隔栏回护。
洗尽铅华,但抱心如水,不知多苦。
泪点盈盈,须受遍、残更风露。
浆远歌遥,时节秋深,黯然谁语。
莫分栖鸥巢鹭。
傍翠叶银塘,乱烟无数。
一种难忘,影凄凉,愁向月边描取。
梦恐成云,休再问、湘江前路。
纵有明珰,更倩那人寄与。
洗尽铅华,但抱心如水,不知多苦
“仙妆轻约素”,说明白莲花的清新脱俗和无尽淡雅。“洗尽铅华,但抱心如水,不知多苦”,“如水”,指的是莲子,有“莲子清如水”的说法,所以说,“抱心如水”。白莲花,像一个丽人,洗尽了铅华,但心里如莲子一样苦。
“泪点盈盈,须受遍、残更风露”,时不时,有露珠从白莲花赏花落,就像一个美人泪光盈盈一样,那是它受遍了秋风风露之苦。特别是,到了“时节秋深,黯然谁语”,大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它心中的黯然,能向谁诉说。
“一种难忘,影凄凉,愁向月边描取”,到了秋天,百花早谢了,所以白莲花是“支影凄凉”,只能跟明月一起相互安慰。“纵有明珰,更倩那人寄与”,纵然有美丽的白莲花,像明珰一样,但又能寄给谁呢?
6. 净洗铅华清到骨,不惜影香俱瘦,邓嘉缜
庚子年1900年闰八月,这首清末诗人邓嘉缜的《金缕曲·庚子闰月赋》,描写的就是1900年闰八月的景象,一般来说,八月有桂花和菊花两种,而这首词中描写的,应该是菊花:
天上春常有。
笑人间、惊寒怯暖,娇花弱柳。
净洗铅华清到骨,不惜影香俱瘦。
更何怕、雨僝风僽。
一夜花奴催羯鼓,
待侵晨、便放孤芳秀。
出幽谷,慢回首。
沈沈密霭生春昼。
半模糊、姚黄魏紫,颇知名否。
镇日阑干成暝色,竞把绿章轻奏。
错记了、海棠时候。
唤醒春魂香国午,盼园林依旧花如绣。
迎皓月,人长寿。
净洗铅华清到骨,不惜影香俱瘦
“净洗铅华清到骨,不惜影香俱瘦”,虽然菊花以黄色居多,不属于“不著铅华”,但菊花又有朴素自然的含义,象征着返璞归真,所以,也就可以说是“净洗铅华”。“影香俱瘦”,菊花以清瘦著称,女词人李清照说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是说菊花的清瘦。
菊花清新自然,就像一个美女净洗铅华,返璞归真,简直是清新到骨子里,甚至是它的影子,它若有若无的暗香,都是清瘦的。
“更何怕、雨僝风僽。一夜花奴催羯鼓,待侵晨、便放孤芳秀”,“一夜花奴催羯鼓”,指一夜的风吹雨打。而且菊花很坚强,不怕风雨交加的摧残,就算是一夜的风吹雨打,等到了凌晨,就开放了孤芳。
“半模糊、姚黄魏紫,颇知名否”,“姚黄魏紫”,原指名贵的黄色和紫色牡丹。这里是指黄色和紫色的菊花。“迎皓月,人长寿”,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当然是皓月当空,而“人长寿”,则是九九重阳,赏菊花,喝菊花酒,象征长寿。
7. 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王立道
菊花一般是黄色,自然是“著铅华”。明代诗人王立道的这首《粉西施·那得东篱下》,将菊花比作成西子,而且是一个楚楚可怜的西子:
那得东篱下,忽逢浣纱女。
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
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
“那得东篱下,忽逢浣纱女”,菊花有很多意象,其中“东篱下”,自然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浣纱女”,历史上最有名的浣纱女,莫不过于西施。不曾想到,在像大诗人陶渊明家的东篱下,忽然就看到了像西施一样美丽的菊花。
“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捧心”,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有心痛病,经常捧心而颦(皱着眉头)。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菊花的黄色花朵,就像西子的眼泪盈眶欲滴一样;西风吹来,把菊花都吹得摇头了,就像捧心的西子一样,楚楚可怜,而且寂寞无语。
一句,“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一般描写菊花,要么写它的隐逸特点,要么写它不畏严寒,这里却写菊花的风华绝代,就像不世的美人西施一样,所以,就显得别具特色。
8. 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铅华,龚大明
在传统文化中,茉莉花深受国人的喜爱,白色的茉莉花,当然是“不著铅华”,它象征了一种质朴的情感。宋代诗人龚大明在《茉莉·刻玉雕琼作小葩》中写道:
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铅华。
西风偷得馀香去,分与秋城无限花。
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铅华
“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铅华”,茉莉花洁白,被比作“玉”和“琼”是非常恰当的。茉莉花,像是用美玉雕刻成的小花朵,它的清绝之姿,根本不需要铅华来装饰。
“西风偷得馀香去,分与秋城无限花”,茉莉花花香浓郁,即使是被西风偷偷吹走的那一点余香,也使得秋天的城市充满了无限的花香。
一句,“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铅华”,表现了茉莉花清绝的本质,它质朴不著铅华,深受人们喜爱!
9. 洗尽铅华不著妆,赵长卿
这首宋代诗人赵长卿的《鹧鸪天·洗尽铅华不著妆》,是写给荼蘼花的。荼蘼花开白色,当然是“不著铅华”,所以诗人说,“洗尽铅华不著妆”,全词如下:
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
飘飘何处凌波女,故故相迎马上郎。
寻谱谍,发诗囊。绝胜梅萼嫁冰霜。
故山寒食依然在,句引东坡旅兴忙。
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
“洗尽铅华不著妆”,荼蘼花开白色,就像一位美女洗尽铅华,不著妆扮,一样的返璞归真。“一般真色自生香”,它讲究的是真色示人,而且活色生香。
“飘飘何处凌波女,故故相迎马上郎”,荼蘼花热情大方,衣袂飘飘,就像一位凌波仙子,特意迎接她骑马而来的情郎。“绝胜梅萼嫁冰霜”,它是那么热情,绝对胜过那冷若冰霜的梅花。
“故山寒食依然在,句引东坡旅兴忙”,典出自大文豪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荼蘼洞》,其中有“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荼蘼是那么的暗香袭人,引得无数诗人为之倾倒,像大文豪苏轼就有著名的荼蘼花诗作。
10.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杨公远
从来映山红都是红色的,鲜艳的红色,但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居然也有白色的映山红,当然了,白色的,再叫映山红就不合适,该叫“白杜鹃花”。宋代诗人杨公远在《白杜鹃花·从来只说映山红》,就描写了这种白杜鹃花: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
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人们从来都把杜鹃花叫成映山红,因为它就像幻化出来的铅华,巧夺天工,让从古到今的人们无比喜爱。
“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杜鹃花,也叫映山红,据说是望帝变成了杜鹃鸟,非常悲切,啼血从而染红了杜鹃花,因此,杜鹃花也叫映山红。而这种白色的杜鹃花,一定是这里杜鹃鸟飞不过来,因此没有办法把这里的杜鹃花染红。
一句,“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映山红固然是幻出铅华,巧夺天工,那白杜鹃花一定是不著铅华,清艳绝世!

热点内容
沙漠玫瑰能在室内养吗 发布:2025-03-31 05:53:12 浏览:133
怡园盆景 发布:2025-03-31 05:42:15 浏览:66
荷花先自愁 发布:2025-03-31 05:42:14 浏览:419
郁金香夏日小披 发布:2025-03-31 05:40:34 浏览:920
花店代言 发布:2025-03-31 05:34:12 浏览:831
大叶片绿植 发布:2025-03-31 05:34:05 浏览:945
花束紫罗兰 发布:2025-03-31 05:28:18 浏览:90
布丁茶花 发布:2025-03-31 05:21:47 浏览:788
栀子花的发现 发布:2025-03-31 05:21:44 浏览:417
七夕万能青年 发布:2025-03-31 05:20:10 浏览: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