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径腐
❶ 兰花茎腐病、根腐病、软腐病、黑腐病的区别和防治措施
兰花茎腐病、根腐病、软腐病、黑腐病的区别和防治措施
兰花茎腐病、根腐病、软腐病、黑腐病是兰花根茎部腐化的主要病害类型,其防治措施各具特色。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病害的特征及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茎腐病
兰花茎腐病,又称兰花枯萎病,是国兰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特征表现为叶变黄而萎蔫,假鳞茎皱缩、变细扭曲,最终导致根系腐烂,严重时假鳞茎深度腐烂、发臭,植株几周内死亡。此病在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最为多发。病原菌多为真菌半知菌亚门的尖胞镰刀菌。该病原菌通过伤口或根毛细胞侵入,进而入侵维管束导管,引发植株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选用疏松透气的颗粒基质,高温高湿时期加强通风换气,减少兰室湿度。一旦发现茎腐病,可使用20%甲基立枯灵乳油或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进行喷施和灌根,每周一次,连用2-3次。
二、根腐病
兰花根腐病,又称立枯病,是难以根治的病害。病害特征表现为根产生褐色凹陷斑点,根肉坏死,严重时根系完全腐烂,新长出和幼根或假茎鳞也会受害腐烂。地上部植株会出现叶片发黄、干枯,新叶不再生长。病原菌为真菌病害,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病害特点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夏之交和夏天多发。根部病变不易观察,可通过地上部植株生长状态判断根部受损。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透气性好的兰石进行栽培,加强通风降温措施,合理浇水施肥,每月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对于已经发病的兰株,采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每周1次,连续2-3次。对腐烂部分进行急救处理,如起苗翻盆,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涂抹药粉预防腐败感染。
三、黑腐病
黑腐病,又称为疫病、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兰花根部的叶基,导致叶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高温高湿时迅速扩展成黑褐色软腐状。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的棕榈疫霉菌和恶疫霉菌。病害特点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高温高湿环境易发,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发病严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通风降温措施,降低湿度,使用25%甲霜灵、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安克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严重时需翻盆处理,切除腐烂组织,浸泡高锰酸钾溶液,涂抹药粉保护根茎部,连续喷淋2-3次。
四、软腐病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在新发幼苗上发病。幼苗发病时叶基部产生黑褐色水渍状坏死斑块,迅速腐烂。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通过土壤或发病植株繁殖,借助水、介体昆虫或日常操作传播。初期在芽基部出现绿豆大的病斑,迅速扩展,叶片脱水。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浇水,避免叶心积水,加强通风,合理施肥,使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施救治,严重时需翻盆消毒重新栽植。
综上所述,软腐病相对易于救治,而茎腐病、根腐病、黑腐病则比较难以根治。在植兰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选用适合的土壤基质,加强通风降温,合理浇水施肥,每月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兰花病害的发生,保持兰花健康生长。
❷ 兰花茎腐病和软腐病的治疗方法(用什么特效药防治好)
兰花茎腐病和软腐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茎腐病的治疗方法:
- 及时隔离与销毁:兰园中一旦发现有个别兰盆发病,应立即移走并销毁,防止感染其他兰草。
- 喷施药剂: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重点喷施于假鳞茎部位,以防传染。
- 处理病株:对于病情较轻或刚开始发病的兰草,应及时脱盆,去除病苗,并将剩余健康苗的假鳞茎和根部用杀菌药剂浸泡20~30分钟,晾干后用新植料和新兰盆重新种植,隔离养护。
软腐病的治疗方法:
- 预防用药:在兰花生长期,可施用放射状土壤杆菌制剂、枯草芽胞杆菌制剂等微生物农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 隔离与销毁:兰室中如果有个别兰草发病,应及时搬走并销毁,防止病害扩散。
- 喷施药剂:使用20%噻菌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进行喷施,以防止病害传染给其他兰草。
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务必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兰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加强兰花的日常管理,提高兰花的抗病性,也是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病害的重要措施。
❸ 兰花新苗出现茎腐怎么办
兰花新苗出现茎腐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害蔓延。首先,观察到假鳞茎出现黑色,这是茎腐病的初步迹象。随着病情的进展,假鳞茎会开始腐烂并枯萎。在此我们分享一盆已出现茎腐病的蕙兰大一品案例,以便学习和应对此类问题。
在这盆蕙兰大一品中,共有7株苗,其中4株已枯萎。剩余的3株也受到感染。其中1株的病情已表现在叶片上,另外2株的病情虽不明显,但细心观察可发现它们的叶甲也出现干枯迹象。当我们移除表面植料,暴露出的假鳞茎清晰地显示出病情的严重性。
受感染的植株倒出表面植料后,可以明显看到病菌已侵入叶片基部,导致叶片发黑。叶片上端保持健康,向下颜色逐渐变深,呈现黑褐色,内部透出紫红色。褐色与黄色区域的界限分明,与上方叶片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受感染叶甲的外侧已全黑,边缘略显白色。
尽管根系看起来健康,有白色水晶头,但茎腐病并不 discriminate,它既可影响健康壮苗,也可影响新苗。因此,兰花茎腐病的发生与植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无关。
移除枯萎的苗后,可见假鳞茎已严重受损,灰白色的伤口指示了感染的深度。枯萎叶片的上半部呈灰白色,假鳞茎上方5厘米左右的区域呈黑褐色。新苗底部的叶甲也出现黑褐色,无论是短叶甲还是长叶甲,都显示出病情的存在。
特写镜头下,可见假鳞茎内部的腐烂组织呈红褐色。未枯萎的苗靠近假鳞茎的部分也变黑,表明病害已深入。
处理茎腐病的兰花时,应果断切割病株,防止病害继续蔓延。同时,对植料和环境进行消毒,避免再次感染。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兰花茎腐病,保护其他健康植株。
❹ 兰花出现茎腐病怎么办(兰花茎腐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兰花感染较轻的情况下,采用敌磺福美双或甲霜_霉灵500~800倍液浸盆,使兰株的根系和植料充分浸泡在药液中,浸泡时间12~24小时为宜。如此长时间浸泡,会使植株吸收充分,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当兰株感染的茎腐病较严重时,应立即翻盆分株,切除掉病患,以素养为宜。
兰花茎腐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它的病原菌为镰刀菌。镰刀菌是丝状真菌,因其在无性繁殖阶段产生的大型分生孢子形似“镰刀”,所以称其为“镰刀菌”。
兰花在整个生长发育季节中,均有可能发病。
兰株茎腐病防治办法
1)分株时切除病患
对于兰花茎腐病害的救治,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株。
当兰花感染上病害时,应当机立断,翻盆切除被感染的病株,选择假鳞茎之间的“马路”处切开,一直切到“马路”处的横切面新鲜无异常色则为止。
这也是迄今为止,治疗兰花茎腐病的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
2)救治以后宜静养
救治后的兰株应进行素培保养,植料以偏干为好,减少浇水次数;盆兰宜摆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待苗情好转后,再逐渐给予星星点点的散射光照。
救治后的25天内,应浇施2~3次500~800倍的敌磺福美双、甲霜_霉灵药液,间隔使用为宜,以巩固药效。
需要提醒兰友们注意的是:在救治后的2个月内,禁止浇施任何肥料,待新芽新根萌发后再适当追施一点清淡的肥液为好。
总之,兰花茎腐病危害十分严重,需要提早进行防范。
在兰花感染较轻的情况下,采用敌磺福美双或甲霜_霉灵500~800倍液浸盆,使兰株的根系和植料充分浸泡在药液中,浸泡时间12~24小时为宜。
如此长时间浸泡,会使植株吸收充分,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当兰株感染的茎腐病较严重时,应立即翻盆分株,切除掉病患,并以素养为宜。
❺ 兰花茎腐病用高锰酸钾溶液配比多少请指教!
兰花茎腐病用高锰酸钾溶液配比千分之二左右合适,也可以选用广普性的进口药剂70%茎腐灵乳油。用该药1毫升兑水600克即600倍液(用量多少可以根据自己兰花数量多少而定)7—10天1次,连喷4次;
根据情况15—20天1次再进行预防;但是,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使用,在4月—10月的高温时段,每次泡水(浇水)后第2天,应用该药进行预防;
原因是此时兰株上的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菌的繁殖,最易发病;新购进高档兰花时,应隔离一段时间,也应喷施该药进行杀菌,减少因兰花流动性大而传播病虫害。
(5)兰花径腐扩展阅读:
发生规律
兰花茎腐病发病期与兰花的快速生长期是一致的,就是说兰花生长的越快;
兰花茎腐病也会爆发的越快,这同兰花生长所需的最佳温度和兰花茎腐病爆发的最佳温度相同有关(兰花生长的最佳温度是摄氏28--30度,而兰花茎腐病爆发的最佳温度也是摄氏28--30度)。
有时候独苗发,有时候春夏发,有时候秋冬发(不过冬天是极少发的),而且发病多数都是从大草、壮草和新草开始的,少数从老草和小草开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