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宝兰花
⑴ 中国稀有兰花主要生长在那个保护区
中国稀有兰花主要生长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作为植物界种类最丰富的家族之一,可在地上或树上、石上生长,从而成功地生活在地球几乎每一种栖息地。
因此,兰科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可以说保护兰科植物也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植物,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2005年,我国成立了以兰科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雅长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境内,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多达173种。
雅长保护区在加强兰科就地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野外兰科植物的本地调查。
天贵卷瓣兰、雅长无叶兰等五种兰科新种以及在自然界消失80多年的贵州地宝兰,在雅长保护区被首次发现和再次发现,都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广泛关注。
贵州地宝兰是在1921年德国植物学家在贵州的罗甸县发现的新物种,就是以罗甸县地名命名的贵州地宝兰。
从1921年到2006年,重新在雅长保护区发现了这个物种,说明以前消失了80多年,科学家才在自然界发现这个物种,这对我们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⑵ 贵州的二级保护植物有哪些
一、黔金丝猴:这种猴子的体型比川金丝猴稍小,它们仅分布在中国贵州省的武陵山脉中的梵净山地区。由于黔金丝猴的栖息地局限在类似孤岛的梵净山中,生存范围十分有限,加之数量极为稀少,科学家们将其称为“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珙桐:这种植物的花朵颜色艳丽,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全球的珙桐大部分灭绝,成为了植物界的“活化石”。它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或“水梨子”,野生种仅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的北部生长。
三、秃杉:这种树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的孑遗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林中的“活化石”。中国仍存有天然林分和树龄超过500年的大树。由于树干笔直、木材优良,秃杉遭受了大量砍伐,分布范围显著减少,加之天然更新不良,现处于濒危状态。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海拔500-600米地区有这种树的分布。
四、贵州地宝兰:这是珍贵的濒危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的种类,也是地宝兰属中观赏价值最高的一种。贵州地宝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种群的研究对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环境、气候、共生真菌、传粉昆虫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种植物仅分布在贵州南部(罗甸)。
五、贵州矮马:也称贵州叫叽马,是我国的稀有物种。贵州矮马是中国矮马中一个优秀的古老山地自然矮马品种,优于英国等其他人工培育的矮马。由于它们长年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受人类影响较小,因此保留了原始马匹的许多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
- 网络—黔金丝猴
- 网络—珙桐
- 网络—秃杉
- 网络—贵州地宝兰
- 网络—贵州矮马
⑶ 贵州地宝兰的介绍
1921年,德国植物分类学家Schlechter(斯彻莱彻特)在中国贵州罗甸进行兰科植物考察时,发现了一株独特的兰花,并为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贵州地宝兰。这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花玫瑰红色;花瓣宽度为中萼片的一倍;花期12月。仅产于贵州南部,生于溪谷旁,海拔600米(模式标本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