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周天球的兰花

周天球的兰花

发布时间: 2025-04-11 16:08:30

❶ 明周天球墨兰卷作品简介

明周天球的《墨兰卷》是其二十七岁时的佳作,此卷描绘了十馀棵墨兰,或偃或仰、或浓或淡,变化无穷,繁花幼蕊,幽香扑鼻。作品以墨色为主,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兰花的独特姿态,展现了周天球对兰花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墨兰卷》作品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精湛的技艺,还在于其拖尾的名家题识逾六十首,这些题识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研究周天球的创作背景和艺术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石渠宝笈三编》、《故宫书画录》和《故宫书画图录》等权威文献均收录了此作,证明了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墨兰卷》是周天球墨兰画作中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研究明代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作品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周天球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墨兰卷》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是明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研究此作,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绘画的风格演变、技法特点以及艺术思潮的变化。此卷不仅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更是明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对于研究和欣赏中国绘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墨兰卷》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反映了明代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通过深入研究此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❷ 一生兰花半生竹是什么意思啊它的"难"难在哪儿啊

就是说用半生的时间才能画好竹,一生的时间才能画好兰花.

兰竹,看似容易,画好难。兰花难画,首推出枝难,稍不留意,会造成枝叶交替。面蕊难,多节的竹更难,难处在于怕花蕊相叠。

画兰,看似寥寥数笔,但是却难的很,要画到自然顺畅,俊逸潇洒,真的不容易,正是因为用笔的简洁,反而是拙笔没有了藏匿的机会,强使画兰的人要笔笔精要,糊涂不得。笔笔精要,不可多也不可少,讲究的是笔不连意连,在若有若无之中见劲骨!

“四君子”中竹是最难画的了,每一环结需要书法的灵活运用。很多画家都喜欢用写竹来抒发个人情感,不求其形似,只求其神似,最高境界时,见画如见人。

http://bbs.guolan.com/topic.aspx?topicid=45874 有专门的介绍.
你是初学吗? 最好先买本书, 比如芥子园画谱,那上面会告诉你基本画法.至于怎样叫"好"?怎样叫"拙"?我觉得只能是感觉.我老师的兰花也是有拙笔. 有时候我觉得我画的很好,过一段时间 ,就发现毛病在哪里了.拙/好笔其实只是一个人对美的欣赏,你觉得这样就是美, 那他就是好笔.我过一段时间就发现毛病在哪里了,是因为我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向名家的靠拢.名家的美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所以就成了固定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模仿名家,就像书法的要能读帖背帖, 他们的画法你能随手就来,因为已经印在你的脑子里了.最重要的是"意在笔先", 画之前你已经知道你的兰长的什么模样.

画兰的人很多,其中尤以郑思肖为最有名。所画墨兰,笔力劲挺,花叶秀润,简洁疏朗,格调高古。明代画兰者更多,如文徵明、周天球、陈古白、徐渭等等,其中尤以文徵明、徐渭为代表。文徵明的兰花,不论是双勾还是小写意,其笔墨流畅,线条舒展,气韵清和,秀色可餐。徐渭之墨兰,纵横恣肆,任笔挥洒,水墨淋漓,开创了水墨大写意的一代新风。到了清代画兰之风盛行,如石涛、朱耷、扬州画派诸家,都兼善兰花,还有萧从云、诸异、吴昌硕等,其中尤以郑板桥称著。郑板桥终身以兰竹相伴,又兼善书法、诗文,可谓诗、书、画“三绝”。其写意兰花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老辣纵横,挥洒自如,气韵清雅,与其墨竹成就不相上下。近现代画家中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亦兼善兰花,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具匠心。这些人的画你可以上网查

精到之作一般表现兰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画家的风骨. "自然顺畅,俊逸潇洒"是需要气质的积淀的,所以我的老师知道基本技巧,却仍然有拙笔.具体用笔上影响不大.拙笔一般没有灵性,也就是说"气"断了.兰花叶子强调一笔到位, 不能犹犹豫豫. 而一笔到位靠的就是模仿名家苦练. 就像写毛笔字,每天临张贴, 你要能做的每天临名家的一副画, 到时候就是信手拈来的好笔.

画兰的难度并不亚于画竹。郑板桥有诗云:“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所以说,要画好兰花,还必须具备较好的书法基础和功力,才能做到“以书入画”。特别是要经常观察、了解和领悟大自然中各种兰花的生长姿态和神韵,多加写生和练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生兰花半生竹, 努力吧。

❸ 《墨兰图》赵孟坚

《墨兰图》描绘宋朝赵孟坚所作之墨兰,作品纸本淡墨,尺寸为纵34.5厘米,横90.2厘米。款署为“彜斋赵子固仍赋”,并有“子固写生”印章。墨兰为赵孟坚擅长之题材,画面绘有二株墨兰,长叶参差错落,俯仰伸展。诗中表露出作者孤高脱俗的思想境界。画作中运笔柔中带刚,花朵及兰草叶均一笔点划,土坡则以飞白笔轻拂,略加点苔。兰叶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浓,形成墨色对比。画虽为水墨,但格调高雅,远胜着色画。

赵孟坚早年所作的《墨兰图》描绘墨兰2株,花蕊5朵,野草数丛,兰草花叶均用浓淡墨写出,兰花盛开,如彩蝶翩翩起舞。花叶用淡墨撇出,笔法萧散闲淡,松秀明快。兰叶之贯气,劲爽而不滞板,轻快而不柔媚,两本兰草搭配为一,在画卷中央,兰叶作开放式分向三面,两端横向叶梢伸出画外,上端亦出画外,汲取了幅外的空间。根部收束,收敛飘逸为沉着。丛下许多草叶,更衬出兰叶的卓然不群。下面用淡墨干笔抹一片土,小草丛生,似有微风吹拂,俱向左边倒伏。两株兰花生发其间,细长的兰叶飘逸洒脱,左右舒展,虽在微风的吹拂下大多叶梢左倒,但其叶身依然挺拔向上。五朵兰花,除一朵含苞外,四朵盛开,生机勃勃,不为风所动。画作中兰叶的线条细劲挺拔,由右下而向左上撇去,同时要表现兰叶转折的粗细变化,用笔需要有相当的功力。小草和兰叶的用墨稍淡,而兰花则用墨稍浓,更以浓墨点蕊;两株兰花各有聚散,而又相互穿插,错落有致,但兰叶的间隙比较疏松。此图透出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古意。

《墨兰图》卷尾有文徵明、王谷祥、朱曰藩、周天球、彭年、袁褧、陆师道、叶恭绰八家跋九则。其中文徵明的题跋中提到赵彝斋的高风雅致,比之米南宫,其画兰亦一时绝艺;王谷祥的题跋则赞赏赵彝斋的墨兰清真雅逸,天趣活泼;周天球的题跋中提到作兰竹须用书家八法,方得臻妙。陆师道题跋中悟得“书画无二源”之理。袁褧的题跋中提到赏隲古今法书名画,称具法眼而于此卷珍重之。叶恭绰的题跋中提到此卷得自颜韵,伯颜又得自景朴孙,以前藏家不可考矣。

赵孟坚(1199-1267),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字子固,号彞斋居士,浙江湖州人。工诗善书,擅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嗜好收藏书画古物,常用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东游西适,评赏书画古玩,吟诗作画。赵孟坚与赵孟頫同宗,均是宋宗室、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赵孟坚属次子赵德昭后代,赵孟頫属4子赵德芳后代。赵孟頫继位后没多久,金匮之盟约定的几个皇位继承人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离奇去世,赵光义名正言顺地将皇位传给自己一脉。大宋皇位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赵匡胤这一脉。

❹ 昨天在市场上买了一株兰花,感觉一株上面有两种兰花,一个像普通的草兰,挨着他旁边长一株叶子比草兰叶子

我认为是春兰。我家也有。老板跟我说:“值了!这是我们店里长的最好的一株了!”

热点内容
花语黑暗系 发布:2025-04-16 16:26:10 浏览:77
绶溪荷花池 发布:2025-04-16 16:21:03 浏览:253
紫罗兰木手串辨别 发布:2025-04-16 16:19:38 浏览:850
七夕李廌 发布:2025-04-16 16:14:18 浏览:796
康乃馨鲜花可以放卧室吗 发布:2025-04-16 16:10:21 浏览:286
仿真布百荷花 发布:2025-04-16 16:10:16 浏览:951
新冠病毒丁香 发布:2025-04-16 16:07:48 浏览:957
鲜花酝酿蜜糖 发布:2025-04-16 15:58:21 浏览:345
好一朵迎 发布:2025-04-16 15:53:16 浏览:64
看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感受 发布:2025-04-16 15:53:10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