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盆景
想把抄杜鹃修剪成盆景,要在春天开花袭后或秋天结合翻盆进行修剪。比较常见的有三种造型,分别是悬臂式、盘龙式和伞式。而成为盆景之后再进行修剪的时候,就需要将植株那些病死的枝条、徒长的枝条、过密的枝条,全部清理干净为宜,这样植株才会更好看。
一、要剪除萌条。杜鹃植株的基部,常会萌生众多的枝条,消耗很多养分,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并扰乱树形,要及时抹去或剪除。用毛鹃作砧木嫁接的植株,要注意及早抹除砧木上长出的萌芽,以保证接穗的生长;
二、要适当进行疏枝,剪除一切 有碍生长和树形的枝条,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集中养分增强生长势;
三、要短截高出树冠的窜枝与空颓处长出的徒长枝,以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株形。
2. 杜鹃花盆景要怎样摆放
杜鹃花盆景的放置场所:杜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绽放,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专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属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修剪整形:杜鹃花生长较缓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长,只在花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
3. 盆栽杜鹃花怎么养
杜鹃花的养殖栽培要求:
1、土:土壤一定要用弱酸性土壤(值4.5~5.5),如果用中性或弱碱性土壤,轻则生长不良,重则必死无疑。
2、水:水也一定要选用弱酸性水或中性的水;在北方,一定要每十天左右浇一次1:1000的硫酸亚铁或白醋溶液,以维持土壤的PH在弱酸性范围内。另外,浇水要坚持不干不浇的原则,不可积水。
3、光:很多人以为杜鹃喜阴,其实杜鹃花在春、秋、冬三季需要较强的光照,只有到夏季高温时,才要进行遮阳;当光照不足时,花就有可能开得较小或由重瓣变成半重瓣,由半重瓣变成单瓣。
4、肥:杜鹃根浅而细,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时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如果肥料过浓或追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易造成烂根、叶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对1~2年生小苗,更要注意施肥量,否则易造成肥害。
5、杜鹃花最好每年换盆土一次,若二年不换盆土,轻则生长不良,重则死亡。
6、杜鹃花喜湿,但通风不良,就可能生红蜘蛛;光照不足,就可能生褐斑病;发现之后要立即喷药。
7、杜鹃花养殖的盆土配制,忌含石灰质的碱性土壤,忌粘质土壤。家庭栽培可用如下配方:比利时杜鹃:腐叶土:泥炭土:沙=5:2:3;春夏鹃:园土:泥炭土:沙=3:5:2。掺入适量骨粉后搅拌均匀。
(3)杜鹃盆景扩展阅读:
杜鹃生长环境:
1、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3、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4、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参考资料:杜鹃(杜鹃花科植物)_网络
4. 杜鹃花的盆景制作有哪些要点
普通盆景所用的加工技巧均可应用于杜鹃花的盆景制作,但是杜鹃花枝条很脆,稍加重力就易折断,加工制作又有其特殊性。现将杜鹃花盆景制作的要点介绍如下:
(1)构思:就像绘画一样,加工盆景前,首先要进行构思。构思是艺术造型前的初步设计。要做成什么样的形式,一方面要看已有的材料,另一方面取决于主观意愿。在加工制作养护过程中,随着情况的变化,再不断修正设计,最后达到预期目的。在盆景制作中,构思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2)杜鹃花盆景制作的时间:杜鹃花的盆景制作,无论是自然式还是象形式,除直干式外,都要对杜鹃花的枝干进行缠绕使之弯曲。为了能够取得成功,最好选择3年生的幼苗进行加工,因这时期的幼苗可塑性强,容易加工。如树龄过大,干径超过15厘米,作弯时容易折断。造型作弯的时期应选择在雨季,在昆明是6~8月,江浙一带宜在梅雨季节的中后期。此时枝条的水分多,较有韧性。秋后枝条韧性差,作弯时一定要十分小心。
(3)支撑物的应用:各种类型杜鹃花盆景的主干,常常要弯曲成几个“S”形弯,下面的弧度大,越往上弧度越小,这样显得生动自然。悬崖式的主干其基部常弯曲成小于90的弯度才能使整枝悬于盆外。因主干粗硬,弯曲难度大,操作时应用辅助支撑材料,一般选较硬的铁丝,在盆内从两排水孔中穿出,或将一端贴根颈插入土中,作为固定受力点,然后均匀地绕过需要弯曲的部位。为不使铁丝擦伤皮部,可用湿布或湿纸垫衬。作弯时用拇指顶住作弯的中心点,慢慢用力将主干弯至预定角度,利用铁丝的可塑性和钢性,到不反弹固定为止。若铁丝的硬度不够,设计的弯曲部位最好制作一个符合角度的木制附件,再用较软的铜线随枝条一起缠绕,捆绑在主干的弯曲部位。侧枝和小枝的弯曲较为容易,只要将铁丝一端固定在与主干交叉处,然后向侧枝缠绕,用手弯曲至设计的角度,不反弹为止。
5. 杜鹃花盆景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杜鹃花来盆景的形态特征:源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米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厘米~20厘米),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生活特性: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
6. 日本杜鹃盆景养殖方法每天都有黑叶子什么问题
在平时养护杜鹃花期间,长时间缺水或者是过量浇水,就会导致叶子发黑,要版正确的浇水,维权持土壤湿润的状态就可以。施肥过量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少量施肥。还有就是遭受到病害的污染,叶子也容易发黑,要尽快使用药剂防治。
如何养护
1、盆土:想要更好的养殖杜鹃,需要使用透气好的酸性土。如果使用碱性的土壤养殖,对它生长和开花都会有危害。花盆也要大一些,并且材质最好是泥瓦盆或是陶瓷盆。
2、浇水:它是很怕旱的植物,也很怕涝,养护期间要维持土壤湿润状,但是不能出现积水。夏季除了要正常的浇水,还需要给叶片喷洒水保湿。浇水的时候使用雨水比较好,也可以使用放置一两天的自来水。
3、阳光:在生长期间要放在向阳处,不能接受强烈的阳光照射,要是被暴晒的话,叶子会被灼伤。夏季应当遮荫,并保证较好的通风性。
4、施肥:给杜鹃施肥应该薄肥勤施,不要施浓肥,生长季节一般是10天施一次稀薄的碧卡水溶肥。在冬季是不用给它施肥的,但在1月份要适当施肥,对它春季开花是很有利的。
7. 有哪些品种的杜鹃花可以做盆景
在众多的观赏植物中,杜鹃花因其容易造型而在木本花卉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特别令人惊叹的是,杜鹃花园艺品种不仅具有繁密艳丽的花朵,而且经过艺术加工,还可成为一件极具魅力的盆景艺术品,从而备受青睐,商品价值也成倍提高。我国在盆景制作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在杜鹃花盆景制作方面虽比不上日本,但也有相当的经验。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要求很高的栽培形式,对植物材料也有特定的要求,如体型要矮,枝条要软,叶子要小,耐剪、耐扎等。如果我们从形形色色的杜鹃花种类中去选择,是不难找到的。最容易制作盆景的是落叶类杜鹃花品种,如毛鹃、夏鹃、东鹃、西鹃等。这些品种都符合上述要求,所以能工巧匠们都可以把它们培养成为出色的杜鹃花盆景。相比之下,毛鹃粗壮高大,需用大盆种植,宜修剪成馒头形或悬崖形较有气势。西鹃矮小,发枝粗短,不易造型,但花朵大,花形花色美丽,不用着力加工造型就已赏心悦目,故一般不做强制性蟠扎。东鹃、夏鹃以桩景见长,干粗枝细,叶小,发枝力强,蟠扎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各种式样的造型,花、叶、形俱佳,在杜鹃花盆景中应用最多。
上述杜鹃花园艺品种在我国栽培已久,栽培爱好者深知其性能要求。但是对于我国的野生常绿杜鹃,人们大多知之甚少。我国野生常绿杜鹃花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宝库,其中许多种类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如现今市场上常见的大白花杜鹃、粗柄杜鹃等,还有我们栽培的腋花杜鹃以及长蕊杜鹃,高不盈尺的密枝杜鹃等,稍许剪裁加工就是一盆苍古而自然的盆景。另外还有经牛马不断啃食和山区薪樵留下的奇曲桩兜,更加面大量广,现在昆明花鸟市场上销售的多属此类,这是一大笔珍贵的资源,大有开发前景。
8. 怎么给杜鹃花盆景修剪造型
修剪是杜鹃花盆景造型的主要方法,即使已成型的植株,每年的新生枝条,也需要进行修剪来保持优美株型杜鹃盆景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整形,剪除枯枝病虫枝交叉枝对生枝细弱枝过密枝直立枝徒长枝等,并将过长枝适当剪短生长期要及时剪除根蘖和过密的枝条,开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减少养分消耗合理修剪可以保持树形优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生长开花良好修剪造型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老枝的修剪杜鹃萌芽发枝力很强,多年生老枝修剪后也易萌发新枝,虽极耐修剪,但对已成型的植株却不宜大剪,只可按株型要求对过密枝不当枝略加疏剪,时间以花后4~5月间为宜
(2)嫩枝的修剪杜鹃特别是毛叶杜鹃在开花后易先长出一些强壮新枝,生长迅速而破坏树型,应在花后4~5月份从基部留出1~2个叶节,将顶梢剪除,促使再萌二次芽,以求和整株的发芽时间大体上能同步进行,使众多新芽生长均匀得体
(3)徒长枝的剪留徒长枝具有长势迅猛粗壮且不定位的特点,对一些有创意的造型非常有用,所以修剪这样的枝条一定要慎重,仔细分析是否有利用价值,不要错失这个有利条件而对于破坏株型创意的徒长枝应及时去除
(4)老桩换头野生杜鹃老桩多枝干粗老而花小瓣单,而西洋杜鹃多重瓣大花而主干细弱,为成全两者之美,可以将野生杜鹃老桩换头,嫁接西洋杜鹃,用嫩枝嫁接极易成活,经3~4年培育即成
(5)日常修剪植株成型后,为维持株型,每年剪1~2次春季花后剪1次,剪去残花和花蒂乱枝,调整枝幅,立秋前后再进行一次小幅修剪,为次年开花剪好树型秋后形成花芽的枝条不宜再剪
9. 杜鹃盆景怎么养
1.水肥条件。杜鹃喜湿,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雨季注意排水,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及周围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干枯。还可在盆土表面覆盖一层软草,以防烈日灼伤盆土表面的细须根。
2.杜鹃喜肥,但其根极细,故施肥切不可浓,施肥过多过浓,会造成枯萎现象。最好采取“薄肥勤施”。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为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的黑矾,以使叶色浓绿光亮。现蕾期增施1至2次骨粉、过磷酸钙之类的磷肥,可促使花大色艳。
3.修剪。盆养杜鹃花多以观花为目的,不讲究造型,任其自然生长不但有碍生长,也会降低花的观赏性。每年的花后进行一次修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徒长枝,对过长的枝条也要适当短截,以使株形优美、枝条分布合理,加强内膛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树形优美。
4.翻盆。每2-3年翻盆一次,翻盆在开花后进行较好,早春晚秋翻盆亦可。翻盆时去掉约三分之一的旧土,剪去少量老根,并换上疏松的腐叶土或山泥。在盆底放上少量鸡粪及豆饼作基肥。由于杜鹃的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故翻盆时要保留表土层。
5.病虫害防治。杜鹃的虫害主要有大蓑蛾、网蝽和杜鹃叶蜂为害叶片,可用敌百虫1200倍液喷杀,或在嫩叶上采取灭卵块和幼虫的方法。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可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