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盆景石
❶ 制作山石盆景的石材有哪些
制作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可分为硬质石与松质石两大类。硬质石质地坚硬,不适宜雕琢,经过敲击后的新剖面光滑不具纹理。松质石又称软质石,质地较疏松,可以雕琢,新剖面具有一定的纹理。在同一类石料中,又包括许多质地、形态、纹理、色泽各不相同的石种。在同一种石种中,不同的石材也有形态、纹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石材,其用途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可用来作山水盆景的主峰,有的则宜用来作坡脚,有的则更适宜用来作树木盆景的点石。有的石材宜用来作高峻挺拔的山峰,有的则宜作平缓的岗峦,有的石材宜作峤岩奇石、巨峰绝壁,有的石材可作翠峦碧涧,表现景色秀丽的山河,有的则表现为雄伟、高耸、浑厚、险要、奇特
斧劈石,实属页岩的一种,色彩有灰色、浅灰、深灰、灰黑及土黄等。斧劈石一般石质坚硬,但也有部分松软,吸水性能较差,纹理多为直的线状。斧劈石虽然坚硬但可以雕琢,属硬质石中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斧劈石敲击时,多呈纵向劈开,成为修长的较薄的条片状。绝大多数情况下新剖面具有自然、逼真的纹理,如同山水画中的斧劈皴,斧劈石因此而得名。有时因斧劈石的纹理稍有欠佳,可用刀刻方法加以修饰,以改善纹理,但此法很难掌握,稍有不当,人工痕迹就会过于明显,因而失去自然。斧劈石多用于水盆式山水盆景,也可用于旱盆式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不能采用,因为斧劈石主要表现的是雄伟挺拔的山峰,险峻的峭壁,确有刺破青天之势。斧劈石的造型手法有敲击、锯截、拼接和少量的雕琢方法。斧劈石也是主要的石料之一
英石,是石灰岩经过自然风化和长期的风雨、日光等的侵蚀而成的,多呈灰色、深灰色或浅灰色,有时还间以白色或浅绿色。质地坚硬,不吸水。一般都有自然的峰体形状,表面凹凸的纹理自然逼真,表现的皴纹丰富而有变化,有巢状、大皱、小皱等。英石也有观赏面、正面与后面之分,观赏面与正面皴纹应明显自然,平坦无皴纹或不明显或皴纹不自然者选作后面。纹理好的一面作观赏面,观赏面对着欣赏者。英石坚固耐久,不易损坏,因此也不可雕琢,因新剖面无或极少有自然的纹理。造型手法主要是采用锯截或拼接方法。石材的好坏还是要看天然形状,作者要先学会选材的本领。英石可用来制作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也可用作树木盆景的点石
❷ 盆景 上水石 怎么粘到一起的
吸水石并来不是用胶水粘到一起的。
吸水自石的实质是沙积石,软而又脆,吸水性特别强。吸水石由于软而脆易于造型,可随意凿槽、钻洞、雕刻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吸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连通气,小的洞穴如气孔,这就是吸水性强的主要原因。
(2)房山盆景石扩展阅读:
上水石因为暄而脆,可塑性很强,可以打造各种造型出来,又因为吸水性很强,可在其上种植物,上水石盆景适合点缀以下植物:
1、铁线蕨
铁线蕨四季常绿,茎细长且乌黑光亮,叶子为淡绿色,而且质薄且细,整体看起来很飘逸,很优雅。
2、翠云草
翠云草可以到处生根,茎干很细,分枝很多,叶片细密,且有着蓝宝石般的光泽,且茎和枝匍匐,有种柔美感。
3、漆姑草
漆姑草的茎大多数是一簇一簇的,稍微有些铺散,叶子则是对生线形的,整体形状极美。到了春天还会开小白花,特别可爱。
4、天胡荽
天胡荽呈伞状,覆盖能力很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形成茂密的一大片。天胡荽四季常绿,茎蔓还有一种飘垂感,而且天胡荽还散发着香味,用来点缀水上石盆景别有一种风味。
❸ 景石分为几种
1、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太湖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观赏价值很高。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
2、英石
英石是经大自然的千百年骤冷曝晒,箭雨风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石灰石,"瘦、皱、漏、透"四字简练的描述了英石的特点。英石大的可砌积成园、庭之一山景,小的可制作成山水盆景置于案几,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3、灵璧石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形成于8亿多年前。因其质、形、色、纹有艺术欣赏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灵璧石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石表起伏跌宕、沟壑交错,造型粗犷峥嵘、气韵苍古。
4、黄蜡石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多数黄蜡石是观赏石,它产自江河,历经亿万年搬运和冲刷,产生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外形。具备了"漏、透、瘦、皱"传统赏石要素。特别是黄蜡石中的晶蜡,石表凹凸不平,纹路纵横交错,有如"筋骨裸露",观赏价值高。
5、龟纹石
龟纹石是以它的裂纹纵横、雄奇险峻,酷肖名山而著名的。主要产在宿州市灵璧县西北80公里处。主要用来做假山,修驳岸,做盆景假山。
6、泰山石
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泰山石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无价之宝。
(3)房山盆景石扩展阅读
选购方法
1、一看总貌
就是要看总体感觉如何,有无致使的缺陷。
2、二看造型
上下、四面全看到,观察是不是山景石或象形石。
3、三看纹理
仔细查看石头的图案,不求石纹多而密,只要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富有动感、哲理和神韵,能给人以启迪,就是好石头。
4、四看色彩
看看石头的着色是否艳丽、和谐、色差、浓淡是否考究。
❹ 山水盆景要怎样选石
山水复盆景选石时有两种制情况,一种是“因意选材”,也就是按题选石,即根据创作主题意图选择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意选材,可以掌握创作的主动,有利于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意境。但有时不一定能选到完全适合的材料,这就要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做到雕凿不露人工痕迹,宛如天成。另一种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创作,即根据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素来决定创作意境。因材立意,可以对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发挥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现的意境内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❺ 常用的盆景山石有哪些
我国地域辽阔,山石种类极为丰富,作为盆景山石材料应具备轮廓清晰、色泽圆润、皱纹细腻丰富,并有其明确的纹理走向等特点。色泽以白色、黑色、灰色、青色、棕色等单色为佳。石质坚硬的要有自然绛棱,石面要保持天然形状。石质疏松的,经过雕琢加工,尽可能显示其石质骨架纹理,并具有较好的吸水性等特征。一般按其质地的不同,分成软石类和硬石类。
1. 软石类
软石又称吸水石,其质地疏松,便于截锯、雕琢,可塑性强。一些硬石无法表现的内容,均可在软石中得到体现,从而丰富了盆景的内容。其缺点是石质感不强,易分化、损坏,保存年代不长,故价值不高。
2. 硬石类
硬石质地坚硬,具有独特的皴纹、色彩、形状、神态,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好材料。缺点是不易加工,不吸水,植物栽种成活困难,组合时山石之间表面皴纹难以统一。
硬石的种类比较多,比如:
1、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经过长期波涛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以千姿百态的太湖石堆砌假山,点缀庭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2、灵壁石:这类型石材生长于赤深泥土中,石灰质岩,自然形成,粗旷浑然,色泽黑黝居多(黄、褐、红、白兼有),以色浅为主,石质坚硬,扣之有声,古有作钟磬。
3、千层石:是沉积岩的一种,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黄色等色调,有的层中夹砾石。千层石形状如国画中的折带效,质地极坚硬,体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层石造景,可横层劈截或粘接组合,特别适宜于树石盆景和驳岸、散点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时,横叠后,气势宏伟,厚重中又显出轮廓线的变化。
4、斧劈石:斧劈石属硬质石材,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同时色泽上虽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这是因为石中含铁及其它金属成分变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状修长、刚劲,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色泽自然。
5、龟纹石:因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属硬质石淡褐,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但龟裂自然,最适宜表现大江和江河驳岸及散点石造景。制作龟纹石盆景时,要依纹配山,散点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机切成平台,上面可点缀楼、台等,植物配植多样性不受限制。
❻ 山水盆景硬石怎样摆放
制作山水盆景,大都采用水泥胶合的办法。我这里介绍的硬石盆景,是用组合法回,即把石头一答块块地摆放在盆里,像摆积木似的。
首先要准备好盆景盆,市场上卖的盆各种规格的都有,可随意选购。然后选择石料,硬石的种类非常多,选石途径一是去花卉市场买,再就是去山上捡拾。因为硬石坚硬不好雕凿加工,所以选石很重要。颜色、纹理要完全一致,最忌不同种类的石头摆放在一起。当作主峰及次峰的石头最好选底部较平整的,其形态要险峻或怪异。配石要多选一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以备组合时用。
石料备好了就可以组合盆景了。是偏重式、全景式还是孤峰式等均随意。要在盆内先确定主、次峰的位置,然后再摆配石。注意整体的均衡自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疏密得当。这种不用胶合的组合盆景的最大特点,就是看着哪块石头的位置不当或形态不好可随时更换。组合完把暂时用不着的石块收起来,以备再用。
硬石组合山水盆景,常摆常新,总给人一种新鲜感,可以有很多变化。塔、亭、桥等小配件可以随时变换位置。
❼ 中国的观赏石分布区域
要真正与观赏石交朋友,爱石者只有亲临现场(产地)去寻找、采集观赏石,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分的满足、深刻的体会和更多的收获。寻找观赏石应具备的要素是:
①要有艺术鉴赏力。观赏石是大自然造就的天然艺术品,寻找观赏石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过程。要做到善于发现,就要有一定的艺术、文化修养。
观赏石是在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的,是天然艺术品。一些地质工作者对观赏石的形成过程、产出规律和成因并不陌生,但往往不了解观赏石的艺术性,而对一般藏石爱好者来说,往往只强调其艺术性,但不知形成观赏石这种艺术性的奥秘。所以只有走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标本的寻找、收集和赏析中,从其造型、纹理、图案中产生出无限的联想,高度认识到观赏石的丰富内涵。
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主要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热爱自然、投身自然的品质。历代不少有价值的观赏石多出自文化名人;当今从事美术工艺、雕刻绘画、摄影创作、根艺制作及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也多能较快地转向从事观赏石领域的研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知识面的广博和鉴赏力的高超。
②热爱大自然,勇于踏遍干山万水。我国国土辽阔(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5.6%),地质条件及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有距今20多亿年前的太古代一直到几千万年、几百万年前形成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有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造就的丰富的观赏石资源。高原、山区、盆地、丘陵、平原以及湖、海、江、河都可以成为各类观赏石的蕴藏之地。就连沙漠戈壁也同样可寻到独具特色的观赏石。在这丰富资源的大地上,只要观赏石爱好者勇于跋山涉水,在大自然中不懈地寻找,就一定有所收获。节假日外出郊游或垂钓江河都有采集到观赏石的机会,特别是山区具有砾滩的河谷地带,获得观赏石的可能性更多。
③掌握地质条件与观赏石的内在联系。观赏石的种类、质地、块度大小、颜色、纹理等等特征,都取决于一定的地质条件。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例如:想找火山弹就必须到火山口附近地带去,而且火山所喷出的岩浆,必须具有含铁镁质较高、二氧化硅相应较低(基性岩浆)的特征;又如表面具有网状脉穿插的观赏石多是岩石受到断裂构造(断层或节理)改造后,矿物质沿裂隙或角砾间的空隙充填沉淀而成,寻求这类观赏石就应到断裂构造发育的地区去找;再如闻名世界的蝙蝠石(或称石燕石),只产在我国华北地区距今5亿多年(寒武纪)的沉积岩中,是一种三叶虫尾甲化石。以上所述,就是观赏石形成时间的专属性,分布产地的区域性。即一定的观赏石只能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和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才能形成。所以,要有效地寻找种类较全,收藏价值较高的观赏石标本,就应该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地质知识。
对广大观赏石爱好者来说,必须尽可能学习一些地质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地质学知识,不仅有助于寻找观赏石,而且还有助于解释石品的形成原因(地质成因),从而能科学地透彻理解标本中的每种特征是如何受自然力造就而成,分析和追溯它的形成历史,这样,赏石的意境就更上一层楼了。这种利用当今的地质现象,去解释已经逝去的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的方法,称之为“推今及古”的现实主义思维方法。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地球自身的引力、重力、自转能量、地球的热力等等以及受太阳的引力、热力、日月潮汐力等等所引起的地壳物质(主要是各种岩石)的变化和运动的复杂过程。
从地球形成算起,已经46亿年了从远古时代起,地质作用就在每时每刻不断地进行着,改造着地壳岩石的面貌。新的矿物、新的岩石不断产生,并不断地被地质作用再次改造,这样经历了将近30亿年。真正的人类(智人)还没有出现的这段时间就叫做“地质历史时期”(简称地史时期)。在被人们收藏的化石观赏石中,绝大部分是距今几亿年前(古生代)的无脊椎动物和低等植物化石;还有距今6000万年至2亿年前(中生代)的脊椎动物,特别是爬行动物和较高等的植物化石;也有距今几十万年至距今五千万年前(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和高等植物化石。
地球的成分、组成、结构、状态十分复杂,地球内部的及表层的物质运动包含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复杂运动形式,有上千度高温的炽热和复杂成分的熔浆,有冰天雪地的冰冻世界;有高耸入云的崇山峻岭;有水深万丈的海底深渊,有常温常压的地表条件,也有高温高压的地下条件,表明了地质作用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复杂过程
❽ 北京房山哪有上水石
北京上水石,产于北京市北京房山区西南部的十渡。山东上水石产于山东省临朐县龙岗镇、上林镇等地和青石山...
❾ 山水盆景有哪些硬石类材料
山水盆景的硬石类:以硬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截取、拼配、胶合等手段,保持石材版自然神貌,并预留栽权植穴种树木、竹草、青苔,或点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的艺术品。
常用的石材有广东英德的英德石,安徽灵璧产的灵璧石,浙江、江苏太湖产的太湖石,山东崂山产的崂山石,江苏武进产的斧劈石,江苏太湖产的千层石,江苏徐州、四川重庆等地产的龟纹石,辽宁、新疆等地产的松花石,浙江产的石笋石,安徽宣城产的宣石,全国各地锰矿产的锰石,川西河道或古河订中产的沙片石等。
硬石石材繁多,虽难以雕琢加工,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