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平展枝盆景

平展枝盆景

发布时间: 2023-06-05 09:36:10

⑴ 黑松盆景的整枝方法和造型技巧是怎样的

1、修剪
新栽黑松桩材的修剪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栽植前后,通过深思熟虑,对于完全不要的枝托,可从基部剪除;对于需要短截的枝托,不要急于求成,要等真正成活后,最好是第二年再进行下一步的修剪。而且,对于需要短截的枝托能否短截,还要看截断处有没有小侧枝,如果没有可保留的侧枝,其截口处是不会象榔榆等速生树种那样萌发新芽的。
因此,短截时要选好预用侧枝,裁截后将其蟠扎至理想位置。当然,也不是任何松枝短截都不能萌发,如果需要丰富梢芽,可对健壮的一年生嫩枝或当年生乳芽进行短截,即能逼出较多新芽。
整姿加工:以攀扎为主,修剪为辅。黑松树桩养坯一年后,方生长良好。根系发达,成活率高,抗烟尘污染能力强。
树干造型:黑松盆景可制作成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等形状,也可制成附石式盆景。由于黑松针叶粗硬而较长,不宜剪扎成层片状,多以自然形为主,显示典型松树特色。

2、蟠扎
由于黑松类树种的再生萌发力较弱,蟠扎是这类盆景的重要手段,蓄枝截干法对这类树种是行不通的。即使是蟠扎也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在蟠扎或牵拉过程中将枝条折伤或扭伤。不论是断裂还是披裂,伤口处的韧皮部组织都不会象速生树种那样很快形成包皮而继续生长,却是从伤口至末梢先行枯死,如果枝托伤口处至基部没有生命侧枝,水线断流,整个枝托会逐渐退缩枯死至基部。
因此,蟠扎时不能用力过猛、强拉硬扭。不能一次到位的,要循序渐进。尤其是培养大悬崖(倒挂)型松树盆景,在桩材原有一定弯曲度的基础上,要分多年多次蟠扎或牵引,逐步加大下垂度。万一不慎折伤,可用普通清水漆(俗称光油)浸封伤口,有可能奏效。黑松蟠扎定型需时较长,待定型后将金属丝撤除。过些年如因生长而有所回复,要再行蟠扎或牵引。
黑松盆景的造型技巧
黑松的幼树枝干柔软,可塑性强,可根据其特点蟠扎成曲干式、斜干式、临水式、悬崖式、附石式等多种不同款式的盆景。
由于黑松针叶粗硬而较长,不宜剪扎成层片状,多以自然形为主,显示典型松树特色。
老桩则可以根据树桩的形态,因势利导,因材附形,采取修剪与蟠扎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自然优美,苍劲古朴的盆景。无论那种形式的黑松盆景都要以大自然中的古松为依据,并参考画中的松树,使其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黑松盆景的造型可在一月至三月树液流动较为缓慢时进行,这时枝条的伤口处基本无松脂溢出,对其生长影响不大。
黑松的萌发力较弱,应利用原有的枝、干进行吊扎造型,将多余的枝、干、根缩剪,并对其生长方向进行调整,将向上生长的枝条调整为平展式或下垂式,除直干式盆景外,其他形式的盆景要避免主干、枝条、根有僵直的线条出现,使其刚柔相济,曲折有致。
黑松的根系发达,可根据造型的需要进行提根,以表现其苍古的韵味。

⑵ 树桩盆景的制作技术与方法

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分别有:《蟠扎法》《修剪法》

树桩盆景种类特性。

树桩盆景根据所用数目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设计制作的特点而分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干式:主干直立或基本直立,这类树干让其长到一定高度进行摘心,达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单干、双干、三干和多干之分。

卧干式:主干横卧,全株呈平睡之态,姿态独特,具有古朴优雅的风度。

斜干式:树干倾斜,但又不卧倒,树冠偏于一侧,树势舒展。常见的入梅桩的疏影横斜。

曲干式:主干屈曲,树形富于变化,常见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悬崖式:主干倾于盆外,树冠下垂如悬状,其中根据主干倒悬的程度,又有大悬崖、小悬崖、半悬崖之分。

附石式:树木种在石头上,使其扎与石缝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虚猛:适用与枝条多而长的树种,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条适当进行加工。

⑶ 杂木盆景 [更多关注杂木盆景]

杂木,画论也称杂树,泛指除松、柏、杉、柳外的多种树木总称,盆景界有时也将柳归入杂木。 顾名思义,杂木盆景因“杂”而种类繁多,不同树种间的生理特征和生长特性诸多不同,因而具有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和造型空间。多种多样、内涵丰富的造型和枝法,加之春意盎然、华盖浓荫、繁花硕果、铁骨寒枝等不同表现手法,使得杂木盆景充分体现了中国盆景所具有的多种多样、诗情画意、追求内涵意境的民族特色。中国盆景走向世界,回归起源国的应有地位,杂木盆景更具优势、更具竞争力和说服力。但纵观近些年来,相对于境外松树的大量涌入和柏树丝雕热的升温,杂木盆景似乎受到冷落,虽然去年在泉州举办的中国杂木盆景研讨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的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必须引起更多关注。缓乱闹
杂木盆景的杂还在于其造型和枝法多种多样,有点复杂,而又大都生长迅速,容易走形,培植制作、造型保型难度较大。而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首先必须具有符合美学法则的自然美的形象,然后才谈得上内涵意境,也就是意象。如果缺乏对不同树种生理特征和生长特性的了解,以及对造型章法、枝法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就算得到优秀的桩头素材,并有着很好的意象构思,相信也难以准确地塑造艺术景象,而作出理想佳作的。多年前笔者曾经见过的一些九里香、福建茶、红花�木、对节白蜡等上乘桩材,至今多数未见作品露面,相信其中定有因培植不当或造型枝法上的欠缺而出不了成品的。未能掌握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加之缺乏交流、探索和实践,未能掌握造型枝法技艺,直接影响了杂木盆景的发展。
盆景艺术“师法自然”,相信“云片式”、“两弯半”等规则式盆景起初也都来自自然,片状和有规律弯曲的树木形态自然界原来就真实存在,但局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审美取向和需求等原因,使造型枝法过于单调和匠气,呈现模式化而成为传统。当今盆景艺术普遍运用的自然式造型和枝法技艺,其形式和内涵都已非常丰富,只要遵循盆景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对各种造型形式和制作枝法认真探索理解,互相交流学习,不断实践掌握,相信会有效地增强培植制作的信心和技能,提高杂木盆景的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多杂木盆景的佳作而推动杂木盆景的发展。
杂木盆景的造型多种多样,若以株数多寡划分,可分为单干、双干、多干,其中多干又可分为独头多千、连根多千、合栽多干、过桥多干:若以干型姿扰罩态划分,则可分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临水、抱月、回头、附石、挂壁,以及不定型的奇特怪桩:若以树姿观赏效果划分,也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观骨(寒枝)。还有人将其分为古榕格、红棉格、素仁格等样式。
杂木盆景造型的重点,是塑造根、干、枝、叶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造型,这个“型”要尽量做到立意鲜明,构图新颖,枝法细腻,能给人以清晰明确的自然美视觉享受,而又富有内涵,既要好看,又要耐看,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基本要求是:根盘裸露或半裸露于盆面,粗根清晰,并分级交错四方延伸,与干型协调;根基隆起而有坑稔,干身老辣,过渡自然,取合适度:树冠轮廓错落有致,富有变化;枝托出位合理,各级分枝有起有伏,疏密有致,与横角枝叶分布相衔接;枝片层次分明,片中有片;结顶流畅,顺乎自然而生动。
树干是造型的基础,干型确定之后,要靠枝托调和创造整体效果。枝托的造型布局服从整体造型布局的要求,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枝托表现形式。画论中杂树的枝形一般是“枝有丁香枝、鹿角枝、螳螂枝陪前、蟹爪枝”和垂枝。杂木盆景的枝形更加丰富,比较常见的有鸡爪枝、鹿角枝、飘枝、跌枝、拖枝、垂枝、风吹枝、平展枝、自然枝、蟹爪枝、风车枝、云片枝、舍利枝、回旋枝、点缀枝等。造型中的不良枝形(忌枝)有脊枝、腹枝、门闩枝、腋枝、单边平行枝、霸王枝、顶心枝等。
枝托的枝法是杂木盆景造型的重点,掌握枝法技艺,往往是创作精品的先决条件。只有熟练的枝法技艺,才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造型寓意,精益求精。而岭南盆景近树写实,“蓄枝截干”的制作技艺、表现形式多式多样,“师法自然”,内涵丰富,在杂木盆景的制作上可以说是最为成功,也最具代表性,并正逐步形成理论支撑,具有较明确的可操作性。它既是岭南的,更是中国的。笔者以为应该排除流派观念和地域局限的影响,把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枝法作为制作杂木盆景的基本枝法全面推广。也许有人会认为,岭南地区因为环境气候得天独厚,树木生长迅速,适宜“蓄枝截干”枝法,其他地方气候环境不同,方法虽好,难以学习。其实,近些年来,岭南以外不少地方的杂木盆景作品,也在采用“蓄枝截干”枝法,有的作品还相当不错,但较多相对成型的作品,有些素材原本也很好,只是尚缺乏基本功,未能准确造型定位,枝法也尚欠火候或不得法,难以成为佳作。诚然,岭南盆景自身也处在创新发展之中,“蓄枝截干”枝法将随着推广,不断充实完善,而更好地促进岭南盆景的发展。
“一景方成已十秋”,造型制作时间长是盆景艺术特征之一,也是体现盆景艺术价值的一个方面。在岭南地区,一件成功的杂木盆景作品,从素材到成熟,一般需要十至十五年的时间,在生长期比较短的地方,时间会更长。日本和台湾的杂木盆景,多数从小苗培育,很多作品年功都在几十年以上。想创作出理想的佳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讲枝法,只想快出作品,定当适得其反。同时,科学的培植方法,可加速树木的生长速度,如台州三角枫的育苗培植,可能比岭南更快,就是因为科学的培植方法。另外,在实际制作中,除尽量发掘地方树种的生长优势外,对“蓄枝截干”的枝法可结合树种和地域具体情况及传统枝法,把以剪为主的方法适度掌握调整,剪扎并重,有些枝条也可以扎为主,以便有效地缩短成型时间。但总的来说,认真了解、熟悉和掌握枝法技艺,一开始就把造型形式、出托位置定;隹确,少走弯路,并勤于操作实践,科学培植,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则是成功作品缩短成型时间的最有效途径。
盆景作品的艺术生命过短是中国盆景必须正视的问题,这在杂木盆景上尤为突出。有的作品成熟时间并不长,或许刚在展览上出现过,就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残缺出不了厅堂,甚至烟消云散,“功成身退”了,作者的失落感可想而知。有些素材其实“功尚未成身已先退”,笔者就见过几百株已嫁接成功的红花�木野桩虽已栽种多年,但优秀桩头却几乎全部偏枯老化,要出成功作品希望渺茫,深感可惜。这种情况困扰着很多杂木盆景爱好者,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信心。岭南盆景原来有四大杂木树种,除九里香乃深受追捧之外,对最具制作寒 枝特色的雀梅和榆树的兴趣则大减,而树姿极美的福建茶也已少有人问津。上述情况,对杂木盆景的发展无疑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兴趣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我们的培植和养护管理过于粗放,缺乏科学辩证的方法以及认真严谨的态度,这也应是我们学习境外盆景的一个主要内容。
杂木盆景树种多种多样,不同树种间生理特征和生长特性差异很大,如杜鹃喜偏酸性土壤,石榴则喜偏碱性:黄杨喜偏阴,紫薇喜强阳:赤楠喜湿润,九里香喜干爽;相思、榆树重剪翻盆宜在大寒前后,福建茶和山桔宜过清明时节;多数树木树液输送管道(水路)纵横交错,根干整体相互协调,但雀梅、红花�木等水路纵向各行其道,根干对应分明,局部失调,都可能造成失枝;有的树种如三角枫、榆树等愈合能力很强,截口皮层会较快增生形成“马眼”或完全愈合,而有的树种,如雀梅、赤楠等愈合能力差,截口下端如没留足枝叶拉动,就会因水路不畅而很快退缩。所有这些,假若在培植和养护管理中,没有很好地了解掌握和尊重不同树种自身生长特征,针对性地科学培植、养护管理,而老停留在泛泛的粗放管理层次,就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如土壤、水肥、修剪、翻盆、病虫害防治,乃至装卸运输各个环节的操作失当,均可能导致失枝、烂根、偏枯而影响造型甚至夭折。
相信有的人会把杂木盆景艺术生命短归咎于杂木树种的自然生长寿命短,其实大多数杂木树种自然寿命都很长,除了极个别的树种外,被认为最容易退枝腐干的黄荆、山指甲、雀梅、福建茶等,其自然寿命也都在百年以上,养护管理得好,保型改作而传代传世应当不成问题。笔者的一株1975年培植的福建茶,一直在盆中养护,于近几年送给朋友,至今从未发现退枝现象,生长良好。当然,若从纯收藏的角度或个人偏爱出发,选择寿命长、生长较稳定的树种或者某些特定树种,也应是明智的:如以赢利为目的,奇货可居,则另当别论;但作为培植制作,作为艺术追求,则应尽可能不分贵贱,随缘取材,因材制宜,尽量采用更多品种的素材,争取开拓新的地方树种,让杂木盐景更加丰姿多彩,以展示大自然真善之美,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愉悦和享受。
盐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盆景成型后,制作并没有结束,需要更加小心的养护管理、保型或改作,进一步精化、完善、完美,显示年功。杂木盆景生长快,一年能多次不断萌发,不定芽多,新陈代谢快,而树性又各不相同,不定因素多,没有松柏类盆景那样相对稳定,因而成型后的养护管理比松柏类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也显得更加重要,稍不留神,往往就会使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杂木盆景根系细密,叶片多,叶面大,蒸发快,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相对较大,而成型上盆后,盆中土壤较少,根系容易挤压成团,导致发育受阻,细根相互盘绕积聚于盆底和盆壁四周成草垫状(俗称“草鞋底”),根团中间则泥土板结,导致发育不良。若简单地采用少浇水、少施肥、少翻盆换土控制生长的办法来保型,或再加上修剪不当,势必造成树势持续减弱,病虫害也会乘虚而入,严重时就会失枝、致残,乃至萎缩。所以,杂木盆景成型后的养护管理,必须以科学辩证的态度,针对不同树种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适时翻盆换土,合理水肥供给,适时适度修剪整型,认真处理好生长养护和控型保型的关系,首要是养护,只有养护好才能保型,养护保型才能传代。
杂木盆景上盆,一定要选用既松疏又透水保水性良好的土壤,并视树种和生长状况,一般小盆和花果类一、二年,大盆三、四年就应及时翻盆换土。翻盆换土不同于松柏类,应宁勤勿疏,如树势过于衰弱,还必须及时更换或套上大盆,严重的要地栽复壮。杂木盆景成型后配盆宣以大小适中略为浅色的釉面盆为佳,以利于观赏,但若非送展或观赏需要,平时可选用偏大一些的盆,养护管理会更加顺当。
成型盆景水肥只在于维持树木生命活力,并不在于生长造型,既要保持树势,又耍避免不断生长而变形,所以必须科学合理。平时盆土除非为促使花芽分化而需严格控水外,应经常保持湿润或偏干,不能过干影响生长。在施肥方面,除像黄杨、赤楠等以观叶为主的树种外,一般不宜施用氮肥,可选用养分比较全面的饼肥、鱼肥或长效复合肥。在春季萌发期,应控制少施或不施肥,以免生长过快,节间过长而变形;夏季光合作用强,可间中略施薄肥,保持树势旺盛;秋季树木要积蓄养分;隹备过冬或孕育花果花芽,可以磷钾肥为主,适当多施:冬季树木休眠,生长停顿,则忌施肥以防伤根。
成型杂木盆景的修剪应以疏剪轻剪为主,除果树盆景外,可在生长期经常进行,主要是控制枝梢徒长,剪除霸王枝、老化过弱的内膛枝,及时抹除丛生芽及腋芽等不定芽。对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还应特别注意控制顶梢的生长,防止结顶过高过重对留作枝托更新需缩剪的霸王枝或徒长枝,则必须按保型需要,对树冠树梢整体同步修剪,否则,个别保留的枝段可能退缩。如需要改作重剪,除紫薇等个别树种外,只能在树种萌发前或结合翻盆换土同时进行。杂木盆景的保型还可以使用矮壮素等生长调节药物,但应严格掌握用量和方法,若浓度过大,会造成生长停顿而萎缩。
观赏寒枝是杂木盆景的艺术表现特色,以岭南盆景“脱衣换锦”表现手法最具代表性。但杂木盆景应尽量表现树种的自然个性特征,除果树和梅花外,紫薇、杜鹃、三角梅以观花为主,榕树除板根和蔓根外,还是以观叶为佳。当然,大多数杂木盆景均可摘叶观赏寒枝。摘叶观赏寒枝虽能促进树木新陈代谢,是保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也过多消耗体能,故成型杂木盆景摘叶参展观赏不宜过频,就算雀梅、榆树、三角枫、相思等萌发力很强的树种,一般一年摘叶也不要超过三次,以免削弱树势。有些较优秀的精品,频频修剪摘叶参展,使盆树过度疲劳,元气大伤,个别好几年难以恢复,甚至有因此致残夭折的。所以作品参展应视其状态,提前半年以上做好准备,特别是需要摘叶或换盆的,更不能过于勉强,且装卸、运输一定要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成型杂木盆景上盆后因根系局限和缺乏地温地气调节,对气候适应力减弱,加上不同地域的树种间差异很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冬季,除要预防盆土冰冻之外,气温降至5℃以下,对九里香、榕树、福建茶等南方怕冷树种,要进大棚温室,在南方也要覆盖薄膜,以防冻伤;在盛夏,一些偏阴性树种,如黄杨,杜鹃等,要适度遮阴,特别是高温时节,要采取措施防止盆面盆壁温度过高,烧坏根系,对修剪摘叶后裸露面积较大的枝干,则要防止局部皮层因暴晒灼伤而死。
杂木盆景的养护管理和造型枝法技艺需要进一步普及,可以通过举办杂木盆景展览、现场演示、专题研讨会、作品点评、报刊杂志宣传介绍等,互相学习交流,认真探索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共同提高制作水平。但因杂木盆景的造型枝法绝非一日之功,一枝一托的造型也许就需几年时间,整体造型时间更长,最直观有效的现场演示只能局限于修剪保型或简单改作,除非从裁桩培育开始,对造型制作的每个阶段,或某一枝托的造型过程,制作视频影像资料并建立档案,待成型之后加以整理,再以电化形式进行交流,讲解演示。这对年纪较轻的爱好者来说并非难事,应当引起重视,及早提倡推广,结合技艺演示培训,以便尽快造就一定数量能做、能讲,善于表演,最好能’瞳外语的年轻造型技艺表演专业人才,更好地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以便世人能更好解读、认知中国杂木盆景、制作中国杂木盆景。总之,只要对杂木盆景更多关注,相信会有更多的办法,更有效地推动杂木盆景的创新和发展,让中国杂木盆景更加光彩夺目。
(编辑/刘少红)

⑷ 我有一盆盆景,但是我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谁能详细的告诉我怎么分辨是什么类型的盆景

应该是榕树盆景~~!
榕树叶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四季常青,树皮黑褐色,枝条柔软,具有强大的须状气生根。气生根有的下垂入地,形似支柱;有的婉蜒下垂,盘根错节,颇为壮观。实生苗的根部有的还能形成较大的块根,形状各异,这些都是制作盆景时可充分利用的。栽种榕树一般在4~5月进行,因榕树适应性较强,可用较浅的紫砂盆栽种,这样更能显露出千姿百态的树根美。
盆器应选用长方形或长椭圆形。栽种前要剪除伤根和短截无用的过长根系和侧枝,栽后浇透水置蔽荫处缓苗,待恢复生机后转入正常管理。榕树常制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盆景,根可冲刷使其裸露出地面并附抱于山石上,结合修剪成为附石盆景。根系奇形怪状,可制成提根式盆景,以示悬根露爪的姿态。枝干的造型要注意矮化和直中求曲的变化。因叶片较大不宜加工成云片状,一般常加工成具有一定层次的自然形。另外,由于枝条柔软且具韧性,可任意弯曲和编扎,曾见有将枝条弯曲做“福”、“寿”等字形及各种图案的,也很别致可观。榕树原产热带。榕树盆景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暖湿润的环境。在生长季节应经常浇水,但盆内不可积水,炎夏要适当遮荫,并向地面洒水和叶面喷雾,以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每月施腐熟油粕饼稀薄液肥1次,切忌肥水过多,不然枝叶徒长,优美的树姿将被破坏。榕树耐修剪,萌发力强,生长快,除早春进行修剪蟠扎外,平时养护中对新生枝条和徒长枝,要根据造型要求进行短截或剪掉,以保持树形的美观,常有榕母蓟马危害,使枝叶卷曲呈褐色,要及时摘除烧掉并喷药防治。秋末冬初应将榕树盆景移入室内越冬,室温保持在l0℃左右。榕树可根据树龄不同和生长情况,可2~3年或3~4年翻盆1次。

⑸ 盆景怎么修剪盆景修剪技巧大全

第一要摘心,为抑制树木盆景的生长促使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梢嫩头内。
第二要摘芽,树容木盆景在其干基或干上生长出许多不定芽时,应随时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响树形美观。
第三要摘叶,观叶树木盆景,其观赏期往往是新叶萌发期,如械树、石榴等新叶为红色,通过摘叶处理,可使树木一年数次发新叶,鲜艳悦目,提高观赏效果。
第四要修枝,树木盆景常常生长出许多新枝条,为保持其造型美观,须经常注意修枝,修枝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均应及时剪去。
第五要修根,翻盆时结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长的应予修剪,可根据以下情况来考虑。树木新根发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块底面,则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发达的树种,须根密布土块底面,则应换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进行翻盆。

⑹ 盆景修剪的技巧 盆景如何修剪

不平衡修剪:即非全面修剪,而是根据植株的生理特性,有利造型及枝条健康生长,避免病态缩枝而采取的局部修剪方法,派桥简其包括抽剪、控枝。

2、平衡修剪。即全方位修剪,一般在盆树接近成形或参展前。此时可全面修剪,反复进行,不仅使枝桠成熟丰满,而且能保持树态美观。

3、带叶修剪。带叶所指的是剪截所留的枝节必须带叶,尤其是确定留下一枝节的芽位必须带叶,若无叶,该枝节尘裤顺延至有叶处(两、三片即可)下剪。通过迫芽,待所留芽位正常抽芽后,再复剪到位。这是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树液的输导作用所至。因此,如不平衡修剪一般情况下必消衫须带叶,否则,可能引起剪口萎缩乃至枯枝现象(不带叶修剪,一般是全面修剪,或者全面摘叶修剪,以及落叶杂木类的冬季修剪)。

4、预留修剪。根据树种愈伤能力及特殊状况的不同,在修剪过程中以防为主的预留,即不一次到位,分两次剪,多留一至二个芽位,待所留芽成细枝健壮后,或预留节自然枯萎时再行修剪,如雀梅、朴树等在修剪中常使用此法,具体实施中,粗枝创口大,易萎缩,可预留长些,细枝萎缩程度相对小些,短留即可。

⑺ 盆景好不好,是看那些方面有人说观赏盆景要先看根盘、枝干、叶片,是吗

一盆盆景的好不好,主要看这个方面有没有处理好,把这6个方面处理好了,不管谁来鉴定,都算的上是一盆好盆景。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法无定法,按照自己的意境来创作盆景,自由发挥,也能创作出优秀的盆景,甚至还会有意外的收获,但最终,还是脱离不了我下面所说的6个方面的范畴。

一盆盆景,经过这6个方面的处理,处理好了,肯定算的上一盆精品盆景,而这6个方面也是盆景制作中最基础的,万变不离其中。我是@花房姑娘娟子,给大家持续带来盆景方面的经验、技巧,记得给个关注和点赞,谢谢!

⑻ 盆景爱好者必学:盆景修剪技巧

盆景是我们家居美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它是一种特殊的活的艺术品,不是一次加工就能成型的。即使树木盆景在造型完毕之后,也还需要不断加工,不断地造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再加工”。那么盆景修剪有哪些方法,大家知道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盆景修剪技巧

【盆景的修剪方法有几种】

盆景修剪颇为讲究,最普通的修剪方法有三种:摘心、抹头、疏剪。

摘心:也叫去尖、打顶,为抑制树木盆景的生长,促使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梢嫩头。是将花卉植株主茎或侧枝的顶梢用手掐去或剪掉,破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促使其下部腋芽的萌发,抑制枝条的徒长,促使植株多分枝,并形成多花头和优 美的 株形。

抹头:橡皮树、千年木、鹅掌柴、大王黛粉叶等大型花卉,植株过于高大,在室内栽培有困难,需要进行修剪或抹头。通常在春季新枝萌发之前将植株上部全部剪掉,即为抹头。抹头时留主干的高低视花卉种类而定。

疏剪:包括疏剪枝条、叶片、蕾、花和不定芽等。当花卉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导致枝叶过密时,应适时地疏剪其部分枝条,或摘掉过密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花卉长得更健壮、花和果实的颜色更艳丽。盆栽花卉还应当经常疏剪植株上的枯黄枝条、叶片和受病虫危害的叶片,以使株形显得整齐、美观。带斑纹及花叶的观叶花卉品种是绿色植株芽变形成的,绿色枝条的长势比带斑纹及花叶的枝条旺盛,应及时修剪掉,以免绿色枝叶覆盖住带斑纹及花叶的枝条,从而保持原品种的特色。应注意的是五针松等针叶树不宜摘除叶片。

【盆景修剪技巧】

一、剪迟不剪早

一般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强调应该“冬剪”。这个观点是不够全面的。准确地说,应该是部分树种可以进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后,枝条看似干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会生长出新芽。但有两种情况会使冬剪失败。一是树种不宜,如榆树,其枝条一旦有伤口容易失水,所以对榆树进行冬剪后,其短截的枝条在漫长干燥的冬季会因失水而干枯。二是枝条太细不宜,不管何树种,对太细的枝条进行冬剪,必然会引起枝条枯死。其实,“春剪”优于“冬剪”。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温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与“冬剪”相比,“春剪”也并没有 其他 害处。杜鹃、梅花等春季开花的树木,还必须再晚一些,待开罢花以后再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就事与愿违了。

二、剪粗不剪细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希望当年再长出侧枝,然后再剪,一年内剪两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几级枝托。作者以前就这样做过,结果事与愿违。一是有些树种枝条未木质化时修剪,并不能发侧枝,却从剪断处发芽继续向前生长,形成不了角度,如枸骨。二是强行剪枝成托会使作品失势。女贞、水杨梅等树种,嫩枝剪后是可以发侧枝的。但也不宜这样做。枝条短剪成托,必是预定了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以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整个树势纤细、单薄,而且无法弥补。实践证明,正确的做法是必须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这样,侧枝长出必然形成较佳的角度。要克服急燥情绪,预定作枝托的枝条,一定要让其长到预定的粗度,一般至少要生长一年,如不够粗,不惜再长一年。

三、剪肥不剪瘦

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长旺季,可以间隔着浇一次水、浇一次肥。但要注意不可太浓。这样做,在温度适宜的生长季节,侧枝应会不停地生长。

最后,必须说明,“三剪三不剪”,是针对未成型盆景而言的。如果已定型的盆景作品,剪枝是为了保持树型,以避免盆景长大长野,自当别论。

总结:以上是我给大家介绍的 盆景修剪技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⑼ 盆景如何修剪

盆景树木不断生长,如果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会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艺术价值。盆景如何修剪?盆景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比例协调、修剪考究。枝托蓄养疯长,何时修剪,剪到什么位置,应有个粗细长短的对比,其贯穿于盆树造型制作的始终,相关于盆树结体构架的各个部位。其间有枝与干的比例,枝托彼此间的比例,枝托内部主、次脉的梯级对比等等,都须在剪前明确,胸有成竹,意在剪前,这样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角度取向,精确细剪。枝芽的角度、枝桠歧出走向、相互间的参差错落,体现枝托在空间上下左右伸缩回旋,角度选择不当,尽管可通过蟠扎弥补,但毕竟不如自然状态,所以在选择芽点角度时,不能只顾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对该枝走向、空间状态,以及与其它枝托等相互关系,不仅要明确,而且要“超前”构思,有所判断,避免机械、呆板、模式化。

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外廓显示盆树总体树态,即所谓通常所说的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等。在此,个别枝梢的长短应服从于整体,把握点、线而融于整体面之中。整体观察,局部修剪,全面调整,此时盆树基本上趋于丰满成熟,属于造型制作的收拾阶段,其重心在于枝托的长短开合及外廊的整体关系。

总之,剪是操作可视的,如何剪是思维潜在的,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修剪,实际上如何剪除了把握植株特性外,很大程度上属艺术审美范畴,绝非“剪”字可蔽之,就上述而言,也仅是修剪应涉及的几个环节而已。

热点内容
海棠登不上 发布:2025-02-13 18:59:55 浏览:328
三树茶花 发布:2025-02-13 18:55:46 浏览:430
荷花水泥盆 发布:2025-02-13 18:55:15 浏览:835
鹿角海棠刚上盆皱了 发布:2025-02-13 18:39:10 浏览:262
大太阳花语 发布:2025-02-13 18:34:59 浏览:46
广州鲜花价格行情 发布:2025-02-13 18:16:38 浏览:200
新店送盆栽 发布:2025-02-13 18:16:32 浏览:185
杜鹃花夏 发布:2025-02-13 18:15:47 浏览:35
紫罗兰概念餐厅位置 发布:2025-02-13 18:14:37 浏览:787
宿州市花店 发布:2025-02-13 18:01:38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