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拱桥盆景造型

拱桥盆景造型

发布时间: 2023-06-06 09:00:43

① 扬州桥梁结构

先介绍一下:大跨度桥主要有四种类型: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协作体系桥;
中小跨径桥主要有:拱桥、梁桥、拱梁组合体系桥、钢桁架桥...
其中梁桥又分: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悬臂梁桥、刚架桥等等...
拱桥又分简单拱桥、桁拱桥、连拱桥....
梁拱组合体系桥又分: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俗称飞鸟式)、下承式(俗称系杆拱)。
还有桥型的各种组合以及各种不常见的怪桥如:升降桥、带拉桥等等...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分类,如果从材料及局部构造上分就更多了,
如单索面斜拉桥,双索面斜拉桥,混凝土斜拉桥、叠合梁斜拉桥......
所以你只要根据扬州的桥对应上面的解释就可以了,让我想想
润扬大桥是斜拉桥
如意桥:跨小秦淮河南段,龙头关北,为砖拱桥
公园桥:跨小秦淮河,小东门桥北,为砖拱桥。
新桥:跨小秦淮河,公园桥北,为砖拱桥。
小虹桥:跨小秦淮河,新桥北,为砖拱桥。
萃园桥:跨小秦淮河,小虹桥北,近靠萃园,故名。初建于民国早期,1938年重建为砖拱平桥。

董子桥::(新萃园桥)跨小秦淮河,萃园桥北,文昌中路中段,桥东北柳巷有董子祠。1978年兴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务本桥:跨小秦淮河,董子桥北。
大东门桥:跨小秦淮河,务本桥北,大东门街东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大东门外木吊桥。1927年改建为砖石拱桥。
北水关桥:跨小秦淮河北端,大东门桥北,盐阜西路西段,冶春南。桥下原为北水关。1955年兴建,为单孔砖拱桥,1986年扩建。
石狮桥:跨护城河东首。扬州漆器厂工艺美术馆大楼前。
联合桥:跨护城河,石狮桥西,扬州漆器厂前,为十一孔拱桥。
七孔桥:跨护城河,联合桥西,扬州第四人民医院前,为七孔拱桥。
新广储门桥:跨护城河,七孔桥西,位于广储门桥东侧、个园北门前。1988年兴建,为单孔砖拱平桥。
广储门桥:跨护城河,新广储门桥西。原为广储门外木吊板,清同治年间重建为砖拱桥。建国后于1977年、1988年维修加固。
史公桥:跨护城河中段,广储门桥西,史可法路南首。1975年兴建为单孔双曲拱桥。
天宁门桥:跨护城河,史公祠桥西,天宁寺前。原为天宁门外木吊桥,始建于明代,清代改建为石台木面。1959年重建,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老北门桥:跨护城河,天宁门桥西。原为北门外木吊桥,后改建为石台木面。1950年重建,196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
新北门桥:跨护城河西段,老北门桥西。1937年兴筑新马路开辟新北门时始建,为石台木桥。建国后重新改建,现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

曲水红桥:跨护城河西首,位于盆景园内西园曲水景点。

玉带河
问月桥:跨玉带河南首。初建于明代,清光绪二十八年改建为砖拱桥。解放后扩建,2004年重修。

叶公桥:跨玉带河,问月桥北,长征西路东首,因近叶(相)公坟而得名。原桥建于明代,为石拱桥。1922年5月南移并建为单孔砖拱桥。
小市桥:又名宵市桥,跨玉带河中段,叶公桥北,梅岭西路西段。隋唐时代即有此桥,为古二十四桥之一。相传隋炀帝在此设夜市,清宗文鼎诗“河桥尚忆繁华夜,小市春灯煮百羊”即指此。千百年来桥身多次兴废,但桥址位置据史料记载无大变迁。现存桥为近年重新修建。
新凤凰桥:跨玉带河北段,小市桥北,漕河路西首,为新建公路桥。
小迎恩桥:俗名凤凰桥,新凤凰桥北侧,现已弃用。

漕河
高桥:跨漕河东首、古运河入口处,高桥路上。原为砖拱桥,建于明正统年间,清代有过桥亭,有码头在桥下,画舫云集。现高桥为新建公路桥,桥头有碑亭,碑上一面刻漕运起点,一面刻南巡御道。
漕河桥:跨漕河中段,史可法路北段。1986年兴建为T型梁结构钢筋混凝土桥。

迎恩桥:跨漕河西首,风凰桥街中段。传始建于宋代(宋代迎恩桥在今叶公桥附近,古代俗呼迎门桥)。清雍正五年重建为砖桥,有过桥亭。1965年改建为砖石拱桥。

邗沟
黄金坝桥:跨古邗沟东首,隋唐时城北部水路进出扬州要道。明清时坝上皆鱼市。“城肆贩户,于此交易。肆中一日三市,早挑、中跳、晚挑,皆沿湖诸村镇中人为之。”桥东即为古运河。
邗沟桥:跨古邗沟,黄金坝西。

月明桥:竹西公园内。隋唐时名桥,现桥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建。竹西公园北蜀冈上,原有禅智寺(又名竹西寺),曾是随炀帝行宫。唐张祜《纵游淮南》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邗沟公路桥:跨古邗沟中段、史可法路北首。1986兴建,为单孔T钢筋混凝土桥。
螺丝湾桥:跨古邪沟西段,友谊路中段。清同治城厢图标为“螺丝桥”。原为砖拱人行桥。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

瘦西湖
虹桥:原名红桥,俗称大虹桥,跨瘦西湖南首。初建于明祟帧年间,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拱桥,曾有过桥亭,后多次修建,1973年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拱圈结构。清代此处为文人咏诗结社之所,“虹桥揽胜”、“虹桥修禊”,为瘦西湖名胜之一。

春波桥:瘦西湖内,四桥烟雨景中之一桥。清时即有。原桥已毁。现桥建于1991年。

小红(虹)桥:瘦西湖内,小金山南侧。

玉版桥:瘦西湖内,小金山北侧。四桥烟雨景中之一桥。
长春桥:在瘦西湖长春岭北、长春路上。四桥烟雨景中之一桥。界于漕河与瘦西湖之间。建于清乾隆时,为石拱桥。旧有过桥享。后经过加宽扩建。
藕香桥:瘦西湖白塔东南侧,因靠近法海寺,原名为法海桥。后寺改名为莲性寺,桥则改名为藕香桥。
莲花桥:俗名五亭桥,跨瘦西湖,系环孔石桥。清清乾隆年间建,上置五亭,状如莲花。桥亭曾毁于咸丰兵火,光绪时修复。
小石桥:瘦西湖内,玲珑花界前。
九曲桥:瘦西湖内,二十四桥景区内。
二十四桥:瘦西湖内,熙春台北侧。为二十四桥景区景点之一。建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宝带河(蒿草河)
文汇路桥:跨宝带河南段,文汇东路中段。
自清桥:跨宝带河,位于文昌西路。1987年兴建,为3孔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桥。
双桥:跨宝带河,自清桥北,四望亭路中段。
蒿草河桥:跨宝带河,位于扬子江北路。
念四桥:跨宝带河,熙春台西,扬子江北路上。又名廿四桥、红药桥。李斗《扬州画舫录》指出:“廿四桥即吴家砖桥”,而不是“古之二十四桥”,所谓二十四美人吹箫之说,“盖附会言之矣”。程午桥《扬州名园记》认为,因姜夔《扬州慢》词“念桥边红药”句,后人遂以红药、念桥名之。1957年,丰之恺先生专程来扬州寻访二十四桥,因名讹误,乘车到西门外,所见不免大失所望。 1988年改建为一孔T型梁钢筋混凝土桥。

保障河
下马桥:跨蜀冈下保障河,平山堂东路中段。隋唐时即有此桥,为古二十四桥之一。古桥址在今下马桥东。现桥为五孔拱桥。

二道河
放鹤桥:跨二道河,文汇东路东段。
骑鹤桥:跨二道河,放鹤桥北,原名战备桥,位于文昌中路西段。
来鹤桥:跨二道河,骑鹤桥北,位于四望亭路美食街上。

新河
赏月桥:跨新河,位于江阳中路上。
得月桥:跨新河,赏月桥北,位于兴城路西路东段。
揽月桥:跨新河,得月桥北,位于文汇西路东段。
望月桥:跨新河,揽月桥北,位于秋雨西路。
吟月桥:跨新河,望月桥北,位于四望亭路西首。

古运河
通扬桥::跨古运河,江阳路上。1935年兴筑通扬公路时建桥,故名。原为木结构简易公路桥,两中孔为平旋开启式活动孔。1968年改建为块石桥台钢筋混凝土溜柱桩排架4孔双曲拱桥。1985年扩改建为T型梁4孔钢筋混凝土桥。
渡江桥:跨古运河,渡江路南首,通扬桥东北。1953年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台、木结构桥面公路桥。196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1982年扩建桥面,两侧加宽至21.8米,并改建为下部钻孔灌注桩、上部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结构。
徐凝门桥:跨古运河、徐凝门路北。渡江桥北。1977年4建,为一孔钢筋混凝十高低肋双曲拱桥。
跃进桥: 跨古运河,广陵路东首,徐凝门桥北。建于大跃进时期。1962年建为排架T形梁钢筋混凝土桥。1981年11月加宽扩建桥面至l4米。
解放桥: 跨古运河,文昌中路东首。建于解放初期。1952年兴建。为扬州城市第1座钢筋混凝十桥。1984年扩建,2004年改建。
便益门桥:跨古运河,盐埠路东端。
五台山大桥:跨古运河,漕河路东。
扬州船闸桥:跨古运河,太平北路上。

怎么样,找了那么多,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我有两个朋友现在也在邗江中学,一个叫王天琪,还有一个叫宗祯,认识的话就帮忙想他们问好吧,谢谢咯!(如果中考我再少考一分的话,呵呵,我就在邗江中学了)好好学习啊,加油咯!

② 包公石拱桥

包公石拱桥
包公石拱桥:
进入白石牌坊园门内,有座仿照北京金水桥而建的白石拱桥,俗称“九龙桥”,由一座主桥、两座副桥组成,全用白色花岗石砌成,横跨在宽6米的鲤鱼涌上。

相传,“九龙桥”三字是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字体中提取出来的。中间的桥有一块长7米、宽3米的大青石,雕有9条栩栩如生的龙,刀法流畅,力度坚硬,寓示着九龙腾飞,如意吉祥。

在九龙桥后面,建有一块名为“吐艳和鸣壁”的青砖悬山式一字影壁,是宝墨园门楼的附属建筑,实意是“隐蔽”,目的是不让园内的情况直接暴露在外,从而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

相传,在清嘉庆年间,有一年,西江发大水,有一段黑色木头漂流到村边,人们把它放回江里,谁知下游水大,木头又回流到村边来。这种情况再三出现,人们觉得十分奇怪,便把黑木头供奉起来。

后来,朝廷诛除贪官和珅,社会上掀起了反贪倡廉之风。其影响甚大,于是人们自然就特别希望得到像北宋名臣、龙图阁大学士包拯那样铁面无私的清官“包青天”去治理官吏。
包拯早年为开封知府,后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追封“孝肃”。在民间,包拯因为官清廉,专替老百姓平反冤狱,整治贪官污吏铁面无私,被百姓誉为“包青天”。
包公在肇庆当了三年官,而肇庆在西江边上,加之民间流传说包拯面黑,人称“包黑子”。 为了祭祀包青天,所以这块黑色木头便成为包公的化身,被沙湾百姓们雕刻成包公的头像,供奉于沙湾人专门为祭祀包拯而建的包相府中。
到了清末,沙湾出了个叫包墨宝的人。据沙湾百姓传言,他为官特别清廉,堪为北宋包拯转世,于是百姓们为了感谢北宋的包公,便纷纷自发筹资,又在原来的包相府旁重建了一个包相府,取名“宝墨堂”。
宝墨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包相府旁边,后来,由于前往宝墨堂祭祀包拯的人太多,清廷将其改建成了园林,占地3 000多平方米,易名“宝墨园”。作为开放给民众休憩的场所,它是古代番禺最早的公共园林。
宝墨园内的建筑主要有白石牌坊、九龙桥、治本堂、宝墨堂、龙图馆、清心亭、仰廉桥、紫洞舫和千象回廊等。此外,园内种植有千年罗汉老松、九里香、两面针树、银杏树、大叶榕树和紫薇树等树,还栽有大量的岭南盆景,建有龟池、放生池、锦鲤池和莲池,带给游人美的享受。
宝墨园正门的白石牌坊,高大耸立,气势恢宏,巧夺天工。高约14米,宽27米,三拱形,全部用白色、青色的花岗石砌成,重600多吨,其中横梁的石头重37吨,雕刻着狄青的故事以及吉祥兽等图案。
白石牌坊背后的横额为“宝墨生辉”,整座牌坊是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珍品。进入白石牌坊园门内,有座仿照北京金水桥而建的白石拱桥,俗称“九龙桥”,由一座主桥、两座副桥组成,全用白色花岗石砌成,横跨在宽6米的鲤鱼涌上。
相传,“九龙桥”三字是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字体中提取出来的。中间的桥有一块长7米、宽3米的大青石,雕有9条栩栩如生的龙,刀法流畅,力度坚硬,寓示着九龙腾飞,如意吉祥。
在九龙桥后面,建有一块名为“吐艳和鸣壁”的青砖悬山式一字影壁,是宝墨园门楼的附属建筑,实意是“隐蔽”,目的是不让园内的情况直接暴露在外,从而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
吐艳和鸣壁宽22.38米,高5.83米,由30 000多块青砖雕砌而成,灵活运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通雕、透雕等工艺,达到多层次、立体感强的效果。
正面是百花吐艳百鸟和鸣图案,精雕细刻了600多只形态、种类各异的鸟类,有凤凰、孔雀、山鸡,蚱蜢、蜻蜓等,还有苍松翠柏、竹子、柳树、牡丹等100多种花卉植物。全图以凤凰为中心,取“百鸟朝凤”的意思,充满勃勃生机,象征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景象。
影壁背面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雕刻,包括《兰亭序帖》《快雪时晴帖》《行穰帖》《瞻近帖》和元代书画家赵孟 的题跋。雕刻的字体流畅自然,保持了古代书法家的精髓,笔法洒脱,如垂直悬挂的线条,所以广东砖雕有“挂线砖雕”的美誉。
治本堂位于影壁正后方向,原来是包公厅,就是包公办公的地方,为纪念包公而设。包公曾写过一首五言律诗《提训斋壁》。
治本堂以其命名,表示为官正直、清廉是治国的根本。 在治本堂前的院子里,有一座紫檀木雕,正面雕有迎客松、仙鹤,表示人寿年丰,背面雕有中国著名教育家、儒教创始人孔子著名的《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治本堂厅内中央,悬挂着一幅《荷花图》,象征包拯清廉圣洁、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也寓意着人们对包公清廉的敬仰。堂内左侧还有用西汉古墓出土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木料制作而成的“宝墨园”木质名匾。木质纹理细密,书法圆润流畅。
在治本堂内右侧有收藏家捐赠的清代乾隆年间制作的紫檀木雕巨型画筒,造型精美,刻工精细,不愧为文房瑰宝。

③ 广州花市2023地点

花如海人如潮,行过花街才过年。行花街,是羊城古老的春节习俗,也联结着广府人的地缘情结。
连日来,广州11区陆续官宣2023年迎春花市安排。舞狮快闪、花坛花境......时隔三年,广州传统花市正式回归。什么时候开?去哪里可以买年花?还有哪些相关民俗庆祝活动?一文了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越秀区
迎春花市对外招租:范围含北京路、城隍庙广场
时间:1月19日至21日(早上8时至晚上10时)
地点:北京路步行芹做街、城隍庙广场
2023年越秀西湖花市档口设置除传统的西湖路(大马站至教育路)外,还包括北京路(文明路至泰康路)、城隍庙广场。
其中,西湖路(大马站至教育路)路长约200米,档位标准尺寸3×2米或4×1.5米,需预留足够的安全通道,北京路(文明路至泰康路)路长约200米(以实际测量为准),档位标准尺寸3×2米或4×1.5米,预留足够的安全通道;城隍庙广场设置8个档位。
往年广州越秀区西湖路花市的热闹场景(资料图)
海珠区
分散为主,集中为辅
今年春节海珠区继续参照2021、2022年春节鲜花售卖做法开展迎春花市活动,在充分考虑节日氛围、市民便利和促进消费等因素的前提下,按照“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要求,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控制规模,切实做好线下春节鲜花售卖工作。
由区城管和执法局指导各街道选择户外开阔、通风良好的区域,合理设置春节鲜花临时售卖点,方便花农花商卖花,市民就近购花。
天河区
串珠成链、连线成片
时间:1月17日-21日
地点:中轴线、珠江新城内街道主题花市及主干道沿线赏花带等
今年的天河花市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为主”的模式举办。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赏花、购花,天河区重点依托中轴线、珠江新城内街道主题花市及主干道沿线赏花带打造“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购花、赏花面。
此外,天河区将在天河体育中心打造迎春赏花及非遗展示点。在体育中心广场南侧中央位置将以舞狮、快闪表演等方式开展嘉年华活动,活动时间为1月19日-21日24:00。
天河区每个街道将设置至少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主题花市,另外设置若干个延伸到社区的购花点。各主题花市将以各街道特色来命名,并集买花、赏花、买嫌培衡年货于一体。
同时,天河区还将在全区重点区域、点位开展春节氛围布置,采用花坛、花箱、花带、花境等多种模式营造浓郁的春节气氛。初步预计,春节期间,天河公园南、北门,太古汇南门,体育中心南广场,花城广场等地都将中滚摆放立体花坛,天河路、黄埔大道、花城大道等主要道路都将设置花箱、花境。
荔湾区
将上演水幕灯光秀
地点:文化公园西门
今年荔湾区将在广州文化公园西门旁恢复举办传统花市,位置就在地铁出口上盖,市民出行采购更方便。届时,将有琳琅满目的花卉年桔和年宵品销售,与文化公园内举行的迎春花会交相辉映。而在荔湾区公园举办的水上花市,不仅有展示和巡游,还将增加花卉销售。
水上花市(文旅荔湾供图,往年资料图)
荔湾湖公园将打造桃花花海和“水上桃花岛”,设置了“漫步桃花径,乘坐桃花舫,穿过桃花桥,登上桃花岛,遇见桃花仙”的游览路线,还有6米高的“桃树王”,营造“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意境。
除了桃花花海,还有年橘和兰花花海,届时还将上演水幕灯光秀。届时,在荔湾湖公园玉翠湖面上将会放置以玫瑰和桃树。
另外,“湾畔花海·I LOVE YOU兔——2023年广州水上花市”将于1月11日至2月5日在广州西关永庆坊旅游区举行。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黄埔区
17日开市,设三个会场
时间:1月17日至1月21日
地点:“3+N”【“3”即3个会场,其中主会场设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黄埔公园),分会场设在科学城片区(绿轴广场)和知识城片区(南起步区开放一路),“N”即黄埔区辖内各街镇设置的鲜花售卖点。】
届时,黄埔传统迎春花市预计将设置约250个档位,其中黄埔公园会场档位约100个,绿轴广场会场档位约60个,开放一路会场档位约90个。全部档位包括鲜花档、桃花档、棚花档、工艺品档、游园公益档等,形式丰富、种类多样。
黄埔区2023年传统迎春花市黄埔公园会场牌楼(设计图)
花市牌楼将是今年黄埔花市的一大亮点,三大会场牌楼各有特色、各具寓意,以优美的设计呈现黄埔的历史传统与现代风采,串联起黄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分彰显黄埔特色。
其中,黄埔公园会场牌楼以“海上门户、活力黄埔”为主题,体现海上丝路、千年古港的历史文化底蕴;绿轴广场会场牌楼将突出“兔年”元素,融合科技感与现代感;开放一路会场牌楼以“紫气东来、踔厉奋发”为主题,以祥云拱桥为主体造型,突出中新广州知识城LOGO,融入海浪等元素,体现乘风破浪之意。
此外,今年黄埔花市三大会场均引入了第四届大湾区名优产品花市联展。联展设置展位及花卉景点,兼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是今年黄埔花市的另一大亮点。
白云区:
征集投票花市牌楼的设计方案
时间:1月19日9:00至1月21日24:00
地点:云城东路万达广场东广场
今年白云迎春花市活动共设档位157个,共分8大品类。其中盆花43档、鲜花28档、工艺品32档、年货14档、桃花6档、盆桔4档、公益宣传5档、大学生社会实践区20档。横跨了云城南二路到南三路之间,长度约450米,每个档位面积为9平方米。
关于花市牌楼的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征集投票当中。届时,现场将推出城市管理成果与新春庆祝相结合主题的科技展,丰富市民线下参与活动的体验,希望给花农和商户打造一个展销平台,也为白云市民营造喜庆的节庆氛围。
花都区
花市内不设置餐饮档
时间:1月19日8时30分-21日22时
地点:广州花卉之都园区
本届花市以盆花、盆景、鲜花、年桔等花卉产品为主,规划180个档位,其中固定年花档52个,临时档位124个(包括大年桔25个、小年桔25个、菊花20个、桃花18个、小盆花36个),公益性档位4个。
花市内不设置餐饮档,不得现场制作及销售热食类食品、冷生食品、生食类食品、自制饮品及散装食品;设置预包装食品销售档位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执行并经所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批准。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番禺区
时间:线上花市于1月6日启动
地点:市桥、石_、洛浦等6个镇街举办线下花市
番禺区线上花市活动将于1月6日正式启动,期间将发布“线上花市手绘地图“,开展“云上购花 暖心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线上花市地图有两大亮点,一是智能导航,全区100多个桔场、花场、摆卖点按镇街分门别类地列好,市民动动手指便可获知相关信息,并能一键导航到距离最近的购花点,购买心仪的年花年桔,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市民就近购买年花的意愿。二是语音解说,地图以手绘漫画的形式展现番禺16个镇街主要地标建筑和文化特色,并以语音详解展示番禺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旅游资源,让市民游客行在“线上番禺”,如同置身其中,步步有美景、处处有文化。
该小程序还设置了“花农桔农报名进驻”专区,为有需要的花场、花店等,免费提供线上平台,达到线上引流、线下拓展销路的目的。市民只需要在微信上搜索“番禺线上花市”,便可进入该小程序。上线时间为1月6日-21日。
在线下,今年番禺各镇街除了利用现有花卉市场、花店销售鲜花,同时视情况设置临时购花点。记者了解到,今年番禺区5个较大的鲜花年桔临时摆卖点分别在石壁、市桥、石_、南村、沙湾。
南沙区
年桔年花、春联精品一应俱全
时间:1月10日-20日
地点:南沙街华汇国际广场、东涌文化广场
今年南沙区南沙街、东涌镇都将举办迎春花市。南沙街华汇国际广场迎春花市的举行时间为2023年1月10日-20日,共11天。这里的展位主要为鲜花年桔展位。东涌文化广场花市举行时间为2023年1月15日-20日,共6天。在这里,从年桔年花到春联精品一应俱全。
从化区
体验插花、盆景的别样乐趣
时间:集中展示期为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月3日;
迎春花惠期为2023年1月4日-27日
地点:西和万花风情小镇
第二届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下简称花博会)在去年12月20日已从化区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开幕,如今人流如织。
本届花博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进行。花博会吸引了约140个花卉企业或提供展品企业参加,展出品种包括红掌、洋兰、国兰、多肉、观花观叶盆栽等1000多种、3000多盆。
花博会分为集中展示期、迎春花惠期两个周期,覆盖元旦和春节。其中,集中展示期为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月3日;迎春花惠期为2023年1月4日—1月27日。
本届花博会活动主会场分设重点特色花卉展示区、花卉艺术展示区、产业发展交流区、新奇异美展示区、延伸产业展示区、特色花卉展示区等展区,全面展示鲜花(红掌、兰花、多肉、茶花)、花艺(插花、压花)、花茶、花宴、花饼、花瓶、花的化妆品等从化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成果。
活动期间,每天穿插举办一场次花艺表演、组合盆栽表演或家庭养花知识讲座,不同企业园区也会相应开展不同主题的小型活动。游客还能将花卉和花卉加工产品带回家里,通过动手体验插花、盆景的别样乐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增城区
打破传统单一鲜花年橘售卖限制
时间:1月16日-21日
地点:增城广场北广场
此次花市共设置了179个摊位,打破了传统单一鲜花年橘售卖的限制,增加了美食、非遗手工、儿童游乐、年货、乡村振兴展示、工业企业展示摊位,另外还会联动银行、5G运营商进行更多潮流热度的展示,在花市期间将举行文化活动、非遗手工体验、艺表演、摄影比赛等,以“花”为依托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以花之名异业联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凸显增城花市不止于“花”这一创新理念。
2023年增城区迎春花市的主出入口的门楼以鲜花和卡通兔子为主题,兔子造型利用玻璃钢雕塑,使得整体观感更具有现代科技感,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鲜花、年橘、年货、对联等不同摊位用五行五色对不同品类做了很好区分,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新、青、精简环保的设计理念。此外,今年增城区迎春花市还将以创新的活动形式给予摊主更多附加服务,免费制作宣传推广素材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宣传推广,充分为摊主赋能。

④ 黄杨盆景制作技术

黄杨是大戟目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产地为中国河南、浙江、江西和湖北。树姿优美,为绿篱布景的重要树种,也是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黄杨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黄杨的栽培技术
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灌木形态树高一般0.6-1.8 米,乔木的形态一般高度在2~6米。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有短柔毛。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葫果卵圆形。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9-10月成熟。叶子是先端园或者是有先端有小刺。

灌木或小乔木,黄杨[1]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 5-2.5厘米。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多数长1. 5-3. 5厘米,宽0. 8-2厘米,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不尖锐,黄杨基部圆或急尖或楔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叶背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全无侧脉,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被毛,苞片阔卵形. 长2-2. 5毫米,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 5-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2/3或和萼片几等长);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花柱粗扁,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长6-8(-10)毫米,宿存花柱长2-3毫米。花期3月,果期5-6月。
黄杨的生长习性
小叶黄杨性喜温暖、半阴、湿润气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属浅根性树种,生长慢,寿命长。

小叶黄杨属于生长缓慢的植物,其耐寒性很弱,在零下10摄氏度,既能冻伤。而且很怕水淹,但是耐旱性很好,生长浅根性,根系密集发达。养护管理简单方便,寿命漫长,经过不断的引种,在北京、天津等地也能很好的度过冬季。

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均可在露地安全越冬,越夏;北方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移栽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成活率最高。先整地施足基肥,小苗移栽可沾泥浆,大苗移栽需带土球。小叶黄杨栽培容易,但生长缓慢,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盆栽宜用森林土或塘泥,施钙镁磷肥,干粪等做基肥,以后每年对叶面喷施氮肥水数次,盆土保持湿润。地植可用一般表土,施腐熟禽畜粪等做基肥,种后可任其自然生长。

黄杨的繁殖技术
播种扦插

黄杨用扦插繁殖可随时进行,但以夏季采用当年生长的嫩枝条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质土壤作扦插基质,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气、透光。扦完后,插床上要搭棚遮荫,防止太阳光直晒,经常喷水保持湿润即可。当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发达,易受冻害,冬季可用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越冬。

种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小叶黄杨的种子经春化阶段而具有隔年发芽之特性,因此种子采集后应用较湿润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种子播种于砂质土中。小叶黄杨种子不可晒干存放,晒干了的种子出苗率低,或长时间不发芽。蒴果秋季成熟,晾干后3瓣裂,脱出种子。不宜日晒,宜混干沙储藏至翌年春播。实生苗生长极缓慢,生产中多用扦插育苗。于早春新叶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带叶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后,插入湿沙床内。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喷雾保持湿润,约一个月可发根,2个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适当遮荫,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生长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于花坛镶边或地植。

虫害防治

黄杨绢野螟是黄杨的主要虫害,合理用药: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 措施 。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还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喷药应彻底,对下部叶片也不应漏喷。

保护利用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 饲养 ,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尺蠖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尺蛾”幼虫以大叶黄杨叶片为食,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严重的时候能造成大叶黄杨光秃等现象,导致黄杨植株死亡。

防治 方法 :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期进行灯光诱杀。

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

于产卵期铲除卵块。冬季翻根部土壤,杀死越冬虫蛹。
黄杨的盆景制作
盆景取材

一是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但培育时间长,且很难得到盘根露爪、苍劲古奇的好素材。

二是挖取老桩。老桩挖取以夏季为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采挖后的桩坯可用塑料袋包裹根部保湿。栽种时要去除下行的主根,剪去大部叶片,以防失水,确保成活。可先露地养坯,亦可直接上盆,但须培养两年以上,方可造型制作。

用盆选择

可选用宜兴紫砂盆或浅色釉陶盆。盆的形状、大小可根据桩体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则上悬崖式宜用方形或圆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丛林式等,宜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

小叶黄杨喜肥沃的沙质壤土,盆栽用土以肥沃疏松、通气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佳,亦可用炉渣40%、腐质土或菜园土40%、河沙20%混合配制。

上盆时间

以春夏之间最好。栽种时应剪去过长、过密的根,可结合造型的需要,对根部进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自然舒展。栽植的深度不宜过深,覆土透水后,将其置于半阴处,保持盆土湿润,勤向叶面喷水,30天左右待植株生长后,即可转入正常养护。

栽种

黄杨较耐寒,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栽时要修剪过长过密根系,切勿使根窝曲在盆中。刚栽种的黄杨宜放在半阴处。[3]

造型制作

小叶黄杨(图5)应依据植株的基本树相,顺其自然之势,进行艺术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最好,此时枝条较柔韧,易弯曲;修剪宜春季进行。小叶黄杨萌发力虽强,但“无叶则不发”,因此无论是造型还是日常修剪,对不到位的枝干可采用“逐段留叶,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发芽到位,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黄杨的养护管理
日常养护

小叶黄杨喜湿,需经常浇水。5至8月是黄杨的生长旺盛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几次稀薄的腐熟饼肥。要随时注意修剪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要及时摘去小叶黄杨所结的果实,以免消耗养分。换盆时间,一般中小盆可2至3年、大盆5年进行一次,对生长较弱的植株应及时翻盆。结合换盆,剪除部分过长过密的老根,更换新的培养土重新 种植 。

扦插繁殖

播种、扦插繁殖。宜作1m以下的绿篱,植绿篱用3~4年生苗。南方春秋两季进行整形修剪,偏北地区宜在发芽前或生长完全停止后修剪,移植须带土球。

⑤ 宝墨园主要建筑有何特色

宝墨园内的建筑主要有白石牌坊、九龙桥、治本堂、宝墨堂、龙图馆、清心亭、仰廉桥、紫洞舫和千象回廊等。此外,园内种植有千年罗汉老松、九里香、两面针树、银杏树、大叶榕树和紫薇树等树,还栽有大量的岭南盆景,建有龟池、放生池、锦鲤池和莲池,带给游人美的享受。

宝墨园正门的白石牌坊,高大耸立,气势恢弘,巧夺天工。高约14米,宽27米,三拱形,全部用4000多块白色、青色的花岗石砌成,重600多吨,其中横梁的石头重37吨,雕刻着狄青的故事以及吉祥兽等图案。

白石牌坊正中书“宝墨园”3个大字。两旁的对联是:

宝聚紫坭点化三江连一水;

墨挥南国皴成万绿吐千红。

白石牌坊背后的横额为“宝墨生辉”,整座牌坊是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珍品。

进入白石牌坊园门内,有座仿照北京金水桥而建的白石拱桥,俗称“九龙桥”,由一座主桥、两座副桥组成,全用白色花岗石砌成,横跨在宽6米的鲤鱼涌上。

相传,“九龙桥”3字是从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字体中提取出来的。中间的桥有一块长7米、宽3米的大青石,雕有9条栩栩如生的龙,刀法流畅,力度坚硬咐灶,寓示着九龙腾飞,如意吉祥。

在九龙桥后面,建有一座名为“吐艳和鸣壁”的青砖悬山式一字影壁,是宝墨园门楼的附属建筑,实意是“隐蔽”,目的是不让园内的情况直接暴露在外,从而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

吐艳和鸣壁宽22.38米,高5.83米,由30000多块青砖雕砌而成,灵活运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通雕、透雕等工艺,达到多层次、立体感强的效果。

正面是含答百花吐艳百鸟和鸣图案,精雕细刻了600多只形态、种类各异的鸟类,有凤凰、孔雀、山鸡,蚱蜢、蜻蜓等,还有苍松翠柏、竹子、柳树、牡丹等100多种花卉植物。全图以凤凰为中心,取“百鸟朝凤”的意思,充满勃勃生机,象征着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景象。

影壁背面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雕刻,分别有《兰亭序帖》、《快雪时晴帖》、《行穰帖》、《瞻近帖》和元代书画家赵孟兆的题跋。雕刻的字体流畅自然,保持了古代大书法家的精髓,笔法洒脱,如一条条垂直悬挂的线条,所以广东砖雕有“挂线砖雕”的美誉。

治本堂位于影壁正后方向,原来是包公厅,就是包公办公的地方,为纪念包公而设。包公曾写过一首五言律诗《提训斋壁》,其中开头的两句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治本堂以其命名,表示为官正直、清廉是治国的根本。在治本堂前的院子里,有一座紫檀木雕,正面雕有迎客松、仙鹤,表示人寿年丰,背面雕有我国著名教育家、儒教创始人孔子著名的《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治本堂厅内中央,悬挂着一副《荷花》图,象征包拯清廉圣洁、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节,也寓意着人们对包公清廉的敬仰。其左右对联是:

治绩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

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

此联表达了后世对包公为民请命的崇敬之情。堂内左侧还有用西汉古墓出土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木料制作而成的“宝墨园”木匾名匾。木质纹理细密、光洁鉴人,书法圆润流畅。

在治本堂内右侧有收藏家捐赠的清代乾隆年间制作的紫檀木雕巨型画筒,造型精美,刻工精细,不愧为文房瑰宝。

在治本堂后的宝墨堂内,有一块写有“宝墨园”园名的花岗岩石匾,为宝墨园珍品。宝墨堂是为了纪念包公而建的悬山顶衡老扮砖木结构建筑,是包公的书房兼卧室。三面环水,正对着鉴清桥,鉴清桥是砖木石结构,临宝墨湖而建,形状类似风雨桥。

宝墨堂的正中悬挂着包公的画像,他身穿大红官服,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脸色并不是传说中的黑色。传说中的黑脸包公形象,只是人们用黑色来表达他严肃、正直和铁面无私而已。包公画像两旁的对联是:

汗青昭正气;

宝墨仰遗风。

此联是宝墨堂的点睛之作。画像前是精湛的葡萄图案,金色的通花木雕挂落,显得庄重典雅。

在宝墨堂内的正中,摆设着一只长2.36米,宽1.6米,重1吨多,刻有108只寿鹤,取名“百寿图”的巨型端砚。两侧陈列着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如意古墨”以及紫檀木雕画筒,造诣工精,格调高雅。

在宝墨堂前的湖面上,有石雕龟蛇、仙鹤,湖上遍植荷花、睡莲等。堂前的水榭有两棵百多年树龄的老榆树盆景,苍劲挺拔,就像两位替包公执法的大将军,俗称“树将军“,在捍卫着社稷的正义。

在树将军旁边,设有一对大金鱼缸,分别绘有百朵菊花和百朵牡丹,争相吐艳、雍容华贵,为宝墨堂增色添彩。

此外,在宝墨堂屋脊上有8组精美的陶塑装饰,是陶瓷大师根据包公的故事创作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其中尤以“宝砚投江”一组故事最为著名。

⑥ 无锡有哪些好玩的

太湖
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
翘首而得名。鼋渚风光,山清水秀,胜景天然,为太湖风景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著
名诗人郭沫若诗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鼋头渚
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8年,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
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风景区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
度假休养胜地。

太湖仙岛
太湖仙岛,原称三山岛,俗称乌龟山,是鼋头渚景区内一组湖中小岛,总面积12公顷。该岛如神龟
静伏水面,绰约多姿,恍如“蓬莱仙岛”。岛上玉宇琼楼,石窟灵洞,林木苍翠,猕猴戏耍,中国传统
文化内涵丰富多采,处处美化美奂,不啻一清旷疏朗,超凡脱俗的仙境胜地。逍遥游仙岛,定会给您留
下“疑在画中,犹在镜里”的难忘记忆。

蠡园
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消灭了吴国,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五里湖。后人据此轶
事,就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园内占地面123亩,园内有假山耸翠、南堤春晓、长廊揽胜、层波叠
影四个景区。

梅园
梅园为著名民族工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为天下布芳香”的宗旨而建。此园遥临太湖烟波,
背倚龙山翠屏,倚山建园,以梅饰山,近山远水,虚实相映,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早春季节,梅花
开,这里一片“香雪海”,香气馥郁,沁人心肺。

鼋头渚
鼋渚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
人郭沫若所作“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 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景区内现已
建成充山隐秀、鹿顶迎晖、湖山真意、江南兰苑、鼋渚春涛、万浪卷雪、十里芳径、太湖仙岛及广福净
土等精华景点。

锡惠公园
锡惠公园包括锡、惠二山,映山湖将两山相联结,这里惠山逶迤,此外园林中锡山明媚,树木茂
密,风景幽美。 园中有历史悠久的天下第二泉、惠山寺、春申涧、龙光塔、云起楼、寄畅园等。

龙头渚
龙头渚位于无锡马山西南端,是太湖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从龙舌、龙头、龙耳、龙颈到龙背,
全长2500米。这里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深而烟波荡,山清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画。山上四
时佳果不断,水中常年湖鲜不绝。人游其上,四周水抱山环,松柏叠翠,气势壮阔;处处曲径幽深,柳
暗花明,风景优美。明朝隐士钱西青曾筑茅舍隐居于此,躬身自耕,故又名西青咀。

吟苑
吟苑系锡惠公园的“园外园”,东临大运河,占地2.66公顷,建成于1985年10月,是观赏起源于中
国的盆景艺术及花卉的专类园,又是常年开放的有特色的夜公园。盆景区名“壶中天”,包括序馆、盆
景院、历历亭等。主展室名逸馆、荟峰馆,分别展出树桩盆景、水石盆景。共卉区按山水园格局布置,
以人工湖为构图中心,北岸以曲廊串联门洞,南部为花木茂盛的假山,并通过假山的过渡,将锡山、惠
山“借景”入园。登上公园“好人入座楼”,惠山九峰及锡山塔影尽收眼底,有九龙嬉珠气象。吟到夕
阳山外山,世间总被余情绕。

黄埠墩
古运河沿河风光带游览从被无锡人誉为“天关”的黄埠墩开始,今处于运河中流,是一四面环水面
积仅220平方米的弹丸小岛,因历史上有“二相二帝一青天”到此歇脚而闻名遐迩。墩上有康熙、海
瑞、文天祥题词匾额、碑刻。

南禅寺
古运河游览最热闹的岸边之景为南禅寺。南禅寺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
一。北宁雍熙年间,寺内建塔,后由徽宗赵佶在崇宁三年赐名“妙光塔”。倚寺而建的“南禅寺”市
场,已形成长达300米的“风味饮食一条街”,又开办了花鸟鱼虫、邮票钱币、古玩玉器和书画收藏品
等市场,有摊位近500个,经营品种上万。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是特有市井风味的“好吃好白
相”的理想去处。

东林书院
为500年前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嫡传弟子杨时创立,作长期讲学之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东
林党事件的策源地。书现存石碑坊、仪门、丽泽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筑,内有顾宪成所撰名联:“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名桥
清名桥是无锡市区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桥梁为同治八年(1869)重
建,系单孔石孔桥,长43.3米,中宽5.5米,桥高7.4米,桥孔跨度13.1米。全桥用花岗岩构筑,桥栏及
望柱不尚雕饰,而以桥形的宏大稳固、浑厚端方取胜,当得起古朴二字。

吼山公园
吼山公园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公助民办乡村公园,位于锡东第一山吼山,为锡山市城
区总体规划工程之一,总面积120公顷,总投资400余万元。

泰伯祠庙
泰伯殿,连同玉皇殿、关帝殿是一组古典建筑群体。东院有三让堂、尊德堂、大夏堂、古吴社庙
(让王小殿),西院有德洽堂、采芝堂、大树堂、宝珠精舍、隔凡楼等建筑。

江南第一古墓——泰伯墓
江南第一古墓——泰伯墓位于锡山市鸿声镇的鸿山南麓,距梅村泰伯庙3公里。属江苏省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

吴文化公园
吴文化公园(无锡民俗村)坐落在锡山市堰桥镇西高山,是全国第一家由农民捐资兴建,以吴地文
化为内涵,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园林。 现已经开放了稻丰迂、水鲜村、桑蚕巷、
桃花村旧点、堰里农舍、吴地船桥史馆等6个馆区。

唐城
唐城,是中央电视台无锡太湖影视城中的一组仿唐建筑群,占地十五公顷,总建筑面积达三万平方
米。城内沉香阁、唐宫、骊山画阁、唐 街、御花园、仙人承露、杜甫诗堂、杨贵妃出游图等近百个景
点金壁辉 煌,色彩瑰丽;一条长110米的“唐街”店铺林立,旗幌招展;整座城池再现了盛唐时期的皇
城风貌和风俗民情。 内有“唐宫”、“唐街”、“御花园”、“沉香亭”、“华清池”等五大景区近
百个景点。

三国城
“三国城”,中央电视台为拍摄“三国演义”命名兴建,1994 年8月20日作为无锡太湖影视城影视
旅游新景点正式对外开放。“ 三国城”位于无锡市西南郊,西靠青龙山,北临太湖,与著名旅游胜地
鼋头渚、三山隔湖相望,占地三十五公顷,是一座以影视制作为主、兼顾旅游功能的双栖城。 三国城
内建造了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吴营”、“七星坛”、
“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

水浒城
“水浒城”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而规划的仿宋建筑 、埸景集群,是无
锡太湖影视城继唐城、欧洲城、三国城之后,向“东方好来坞”目标迈进的又一重大举措。

欧洲城
欧洲城以其宏伟的气势,逼真的造型,把那遥远的欧洲文明如此真切地矗立在我们眼前,置身其
间,恍若梦中,这真是,“人间沧桑风云际会,五洲四海尽现眼底。”

月亮湾度假中心
月亮湾度假中心位于马山冠嶂峰南端金鸡 岭下,与灵山大佛处于同一中轴线上,遥相呼 应。猎神
宫、野营烧烤、太湖垂钓、水上乐园、 湖上广寒宫、枪战世界将为您提供丰富的旅游、 度假、娱乐、
消闲的场所。

太湖国际垂钓中心
太湖国际垂钓中心成功地举办了4届国际钓鱼节。各国钓鱼爱好者云集太湖之滨,切磋钓艺,增进
了相互的友谊。这里是钓鱼爱好者的向往之地。中心的啤酒花园饭店又可解决垂钓爱好者的食宿之虞。

绿波湾度假村
绿波湾度假村位于马山主峰冠嶂峰东侧, 背山面湖,优雅清静, 是一块享受阳光蓝天、涛声、清
风的好去处。

灵山大佛
灵山胜境位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马迹山秦履峰东南侧的小灵山地区。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自
天竺取经 归来,见此山形酷似西天灵鹫峰,故呼之曰小灵山。灵山胜境是以灵山大佛景区为中心建成
的佛、寺、城、塔、墅五位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无锡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距举世闻名的灵山大佛才五分钟车程。俱乐部北依山峦,南临太
湖,依山伴水,佛光普照,风光这边独好。球场由国内颇负盛名的兰星高尔夫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并建
造。18洞、72标准杆,球道总长为7331码,极具挑战性。前半场以水为主,击球跨水达8处,趣味跃然
水边;后半场以山为主,百米山巅击球,英气逼人,雄风可嘉。球道取GrayPlale风格,立体造型果
岭、沙驰、动线流畅。配之以先进排水系统及四季常绿进口草种,无论预计还是冬夏,品质这边独优。
位于半山的会所为古希腊建筑风格,典雅、庄重。球道、山景、水色一览无余。会所功能一应俱全,乡
村装饰,更显贵族风度。无锡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以华东地区罕见的、湖滨与山地相融的18洞标准球
场傲视群雄,球场依山伴水,气势磅礴。信步湖畔,居高长引击,之中乐趣,回味无穷。 无锡太湖国
际高尔夫俱乐部所在地马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一级空气、二极水质,“有净空、净水、净土”之
称,为理想的运动休闲度假之地。

无锡太湖赛马场
赛马场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梅梁西路,环境优美,地域辽阔,发展空间大,区内外交通十
分便捷。马术运动是一项独具魅力而长盛不衰体育娱乐活动,也是奥运项目中唯一的人与动物合作的体
育项目,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尤其是许多社会名流正把骑马、拥有马作为尊贵和实力的象
征,其休体能、事业、地位也在马文化中得到发展提高。目前,赛马场已建成了可供比赛、训练,休闲
骑乘于一体的长900米,宽40米的沙地跑道,既可进行正式比赛,又可练习马术及旅游骑乘;通往太湖
之边的5公里马道,既让游人任意驰骋,又使人领略民族,又使人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享受。赛马
场又着眼于与国际接轨,规划设计了长1800米,由草地、沙地跑道和救护道等构成的国际化标准赛马场
以及其它相应的先进设施,届时的赛马场堪称国际一流。马山赛马场,是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区的新景
点,也是集赛马、社交、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新兴休闲中心。

阳山
古称“安阳山”。因周武王封周章少子于无锡为安阳候,率葬此山而得名。距江南旅游名城无锡
市15公里,新长铁路、锡宜高速公路横穿境内。位于境内的四座山丘雄伟壮观,林壑优美。阳山以万亩
桃花、亿年古火山、千年古刹著称于世。置身山间,风景乡情交融,古意今韵并美,山歌渔声同酣,实
堪“江南一绝”之誉。阳山现为太湖旅游风景线的重要景区,兼有火山迹地游、名胜古迹游、民俗风情
游、生态农业游等多种旅游项目。阳山生态桃源景区被列入“无锡旅游发展三年行动纲要”,将以更加
完善的生态环境和美丽风光,迎接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统一嘉园旅游
统一嘉园,临太湖而筑,依山势而建,是一座以江南园林和太湖山水风光相互交融的特色文化园
林。整个园林的主题是“统一”二字,以万顷太湖水之脉温情和宽阔胸怀,来表达两岸人民渴望“大海
无波,两岸和平统一”的爱国情怀,推动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为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作
出贡献。统一嘉园风光幽雅旖旎,包融太湖山水绝色,花木扶疏葱郁碧翠,亭台楼阁水廊萦绕,绿水青
山中桥垂虹,曲通径幽画中有画。有诗曰:“楼台影压浮云月,蓬莱此境应相类;秀山碧玉一峰立,波
接万顷盼统一。”

钱钟书故居
位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钱钟书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
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第一期修复工程主要是新街巷30号,该户建筑面积50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
平房二进,每进面阔七间;中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侧厢一间;东有备弄,弄底另有厨房,餐室,柴屋
数间,后有花园。续建的房屋就在花园内的西北角,有二层楼房四间,附属平房数间,其中东首一间楼
房称“还续书楼”,楼后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其砖雕门额完好。续建部分后来另
辟一门进出,即今新街巷32号。整个新街巷30号属传统的江南庭院式民居,但与一般的民居有所不同的
是,前后二进平面布局并不是呈传统矩形,而是呈平面四边形,两个对角分别是84和96度,加之梁架,
包括橼柎等均随此角度构成,形成一种极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进和二进的横向为正南偏东15度,
所有的横向结构均按此朝向筑之,而铺地的方砖,山墙等纵向则是按偏东9度,从而形成—个约6度的夹
角,给人以一种既神秘又耐人寻味的感觉,这种特殊的做法实属罕见。建造者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和寓
意,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步研究。200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钱钟书故居,并设立钱钟书
纪念馆,在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筹划下,故居的修复工作于2002年5月故居修复根据修旧如旧,恢复原
貌的原则,采取弃新、复旧、补缺等方法,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原貌信息。既做到新旧格调的吻合,又体
味到新旧设施的交融,重观了故居当年的居住环境和面貌。钱钟书纪念馆由著名学者,美籍华人、江泽
民同志的老师顾毓琇先生题写馆名,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设计并制作钱钟书先生的半身铜像。故
居以资料翔实、编排有序、文气浓郁、内涵丰富的特色。钱钟书纪念馆的形式设计和陈列展示犹如一部
书,一部真实反映钱钟书先生人生轨迹的书,一部耐读易懂的书,一部耐人寻味的书, —部催人奋进
的书。展览由敏而好学 人中之龙、辛勤耕耘 文学大师、学究天人 文化昆仑、饮誉全球 光照后人、钱
绳武堂 精英辈出五部分组成。此外,依据钱孙卿《钱绳武堂记》,恢复“绳武堂”和“钱钟书卧室”
两个原貌。钱钟书故居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无锡市博物馆负责管理

阿炳故居
在无锡旧城区的中心,今图书馆路30号,保护范围包括今图书馆路24号至30号以及42号至50号。
阿炳(1893-1950) 无锡人,从小随父亲华清和在无锡著名道馆洞虚宫中的雷尊殿当道士,法名华
彦钧。因中年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正直、爱国,不畏权
势,酷爱民族器乐,精通江南丝竹,在演奏技巧和乐曲创作方面都有根深的造诣所作乐曲甚多,因抢救
较晚,仅录下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独奏曲《龙船》、《昭君出
塞》、《大浪淘沙》等六首。其中《二泉映月》最为著名,己成为世界名曲。
阿炳故居,即为原雷尊殿道馆,他不仅出生于此、逝世于此,而且其传世名曲也大都创作于此。晚
年,他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屈居在道馆最东面的一间小平房内。这间平房为硬山顶,约20平方米,内
有小阁楼现仍保持着原状。雷尊殿旧址及其他附房大都保持着原状。1994年1月24日,由无锡市人民政
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蘅芳故居
在锡山市荡口镇花沿街北侧,保存着一座晚清式建筑,这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数学家、科技家、教
育家华蘅芳的故居。现为锡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金匮县(今锡山市)荡口人。故居原来规模较大,现存行素轩两
间和后面四合院十二间。1996年,锡山市政府和荡口镇政府拨款开始修复华蘅芳故居,1998年11月修复
峻工。正厅内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有华蘅芳汉白玉半身塑像,厅内展示华蘅芳的家史、科技成就、交往
以及学者研究等资料和珍贵历史照片,包括著作和中国最早蒸汽机模型图,反映华蘅芳一生淡泊名利,
致力于“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及其光辉业绩

南禅寺文化商城
与长城齐名的京杭大运河似乎对无锡情有独钟,流到这里拐了一个弯便穿城而过。绵长的楚吴文化
就这样在一座座相继而建的石拱桥下,在鳞次栉比的临水民居的抱持中悠悠流淌至今。千百年文明的滋
养造就了南禅寺文化城今日的辉煌。
南禅寺文化商城是依托古运河及河畔南禅寺、妙光塔三大景观精心规划建造的超大型文化市场,是
闹市中心一座文化旅游城。这里,密布着江南名都无锡的历史文脉,其典轶掌故随处可见。这里,呈现
着粉墙黛瓦舟楫往来的民俗经纬,看前街后河古风依然。这是一座集会展文化、收藏文化、园林文化、
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和美食文化之大成的文化城。
目前,南禅寺文化商城按照如下8大功能拓展市场:
(1)古玩字画片区(2)风味小吃片区(3)花鸟鱼虫片区(4)旅游工艺品片区(5)特色小商品片区
(6)钱币集邮片区(7)书刊音像片区(8)休闲娱乐片区
将以“名、特、专”,“吃、玩、购”为主,充分发挥假日消费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规模
优势、经营特色优势,面向特色消费、面向大众消费、面向夜市消费,成为无锡市文化的窗口、美食的
世界、购物的广场、娱乐的天地。
南禅寺文化商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是始建于南朝549年的江南名刹—南禅寺。初名护国寺,唐咸享
年间改名灵山寺,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称为南禅寺。
妙光塔位于南禅寺内,建于北宋(1104年),由宋徽宗赐名“妙光”。塔为七级八面楼阁式内木外
砖结构。
古运河依傍着南禅寺流淌,形成“江南最胜丛林”(明代对南禅寺的赞誉)寺、塔、河珠联的特有
风姿。京杭大运河在其1794公里的全程上,唯独到无锡穿城而过,因此古运河无锡段堪称就杭大运河的
“瑰宝”,而自南禅寺起到清名桥仅长1.5公里的“水弄堂”,保存吴越古风最为完整,又是这一“瑰
宝”中的“明珠”。
南禅寺文化商城的开发建设使南禅寺、妙光塔和古运河三大胜迹重新焕发生机,而焕发生机的寺、
塔、河又给这座庄园式的文化商城赋予了丰厚绵长的历史底蕴,显现出无穷的文化魅力。

鹅鼻嘴公园
鹅鼻嘴公园因位于江阴长江大桥旅游区西北部,距市区仅2公里,逶拖临江,山势蜿蜓多姿,形如
天鹅伸鼻江中而得名。鹅鼻嘴 公园占地350亩,以山林为主,森林茂密,野趣浓郁,有鹅州揽胜、江尾
海头、滨江晓步、澄江古渡、寒江独钩、看云听潮、独揽江桥、鹅鼻积雪、章侯亭等十八景。登上鹅山
主峰,极目千里,雄伟壮观的中国第一桥9江阴长江大桥)横空出世,气势磅礴,大江两岸,一马平
川,江天一色,若随观光游轮劈波斩浪,领略号称黄金水道上“江海锁铜”的黄山全景,则少可见碧色
巨钥横陈于江海门户之上。

华西村
华西建村初,是偏处一隅,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落。六、七十年代,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改变
生产面貌,夺得粮食连年高产,吸引着市内外、省内外众多的参观者。1978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它坚持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和旖旎的江南田园风光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朋友, 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
的宾客到华西访问、旅游。

江阴立体旅游
从今年5月起,随着鹅鼻嘴公园观光塔的建成和“长江之星”豪华游轮的开放,江阴长江大桥风景
旅游区已形成空中、江里、岸上立体旅游的新格局。

江阴文庙
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祭祀孔子的祠庙,旧时儒 学教官衙署所在地。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景佑重建文宣王庙记》碑载,宋初在江阴观风门外就建有文庙,供学子肄业其中。

适园风韵
若说江阴古城是扬子江畔一朵清丽的芙蓉,那么座落在南街33号的适园,便是芙蓉花蕊中的沁香一
瓣,淡淡地、水墨画般地透露着清雅的韵味,引你尽情地感怀和游赏。

北宋兴国寺塔
江阴兴国寺塔,座落在市区南街和中山南路相交的西侧。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太平 兴
国教寺的七级浮图,俗称“兴国寺塔”,兴国寺几经兴废而古塔尤存,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它以古
朴端庄的风姿,巍然屹立在古城兴国教寺旧址园内。是江阴古城的历史见证和特有标志。

宜兴--洞之旅
宜兴多溶洞,现已探明的石灰岩溶洞有80多个,故称“洞天世界”。这些溶洞集“古、大、奇、
美”于一体,千姿百态、神奇古怪、已开放的善卷洞、张公洞、灵古洞等景点各具特色,构成自然典雅
的童话世界,被誉为“海内奇观”,“万古灵迹”。游客浏览其中,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宜兴--竹之旅
宜兴是我国重要的毛竹产区之一,有竹林18万亩,来到山区竹乡,但见竹海茫茫,无边无际,那重
重叠叠的翠绿依山就坡,形成一层层铺景叠翠的波浪,春风徐来。自然成画,夏日当空,绿影铺地,秋
雨飘洒,冬雪初萁。浓装淡抹,分外俏丽。

宜兴--茶之旅
宜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如今这里已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在宜兴山区,百里茶区
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人称“茶的绿洲”,天之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感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
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热点内容
樱花风景韩 发布:2025-02-13 10:37:58 浏览:385
花卉摘元宝 发布:2025-02-13 10:35:37 浏览:428
七夕出不去 发布:2025-02-13 10:34:08 浏览:532
山山盆景园 发布:2025-02-13 10:30:09 浏览:278
玫瑰秀鞋 发布:2025-02-13 10:17:02 浏览:476
第一朵母女花 发布:2025-02-13 10:10:00 浏览:157
矮植康乃馨 发布:2025-02-13 10:09:19 浏览:17
花店收多肉嘛 发布:2025-02-13 10:09:12 浏览:800
七夕宋杨朴 发布:2025-02-13 10:09:09 浏览:82
朱亭荷花 发布:2025-02-13 09:55:36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