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任盆景苑
⑴ 广州有什么特色
广州的最大特色当然是美食!早茶的一盅两件到街头的廉价小吃都会令人食指大动。另外,骑楼是广州的代表性建筑,在西关、同福路一带都有。
⑵ 碧沙岗的简介
1928年春,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先后拨款20万元,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地。在当时郑州以西4公里处,有一个黄土岗,系梅山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尾端,当地人叫它白沙岗。这里常年风沙弥漫,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因为种不成庄稼,附近村民只是在岗上种些树木防风固沙。在这里建墓地,不占用老百姓的耕地,正合冯将军的心意。于是许骧云在此一次购地400亩,用于建造陵园。1928年3月陵园动工,当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冯玉祥亲笔题名“碧沙岗”,并以石雕刻、嵌在北门之上。陵园内还修有纪念亭,亭中央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碧血丹心”4个大字,是冯玉祥将军亲笔所书。石碑背面刻的是冯玉祥将军撰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碑文》。《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冒白刃,涂肝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灵一日不安……”碑文朴实无华,力透纸背,今日读来,仍然掷地有声,让人热血沸腾。
陵园中部设祠堂,名“昭忠祠”。祠为古式建筑,占地约4070平方米。前后两进大院,正面有前后两座殿堂,是安放灵牌的地方,两侧各有一廊房。大门曾经重修,左右各有一耳室,门外一对石狮,前院中央存汉白玉碑座,碑身现存院内。后殿堂的内壁镶嵌方形碑铭近百块,系冯玉祥部师长以上将领为阵亡将士题写的挽词。祠堂前分列五座六角凉亭。
如今我们看到的碧沙岗公园北大门是1979年重建的。陵园最初建成的时候,北面门楼是城堡式建筑,巍峨雄伟,3个门洞一字排开。中间正门阔大,门头正面有石刻的“碧沙岗”三个金字,左下角是“总司令冯玉祥题”的字样。大门北邻郑洛大路,在路北还有3面照壁,上写“国土至上,民族至上”、“力量集中,意志集中”等标语。后来,这些标语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改变而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冯玉祥亲笔所题的“碧沙岗”三个字是地地道道的“四旧”,理所当然该被砸掉。可因为它太高了,所以才免遭厄运。
冯玉祥是三民主义的信徒,当年他主政河南时,曾把郑州的庙李村改为中山村,大孟寨村改为三民村,五龙口村改为五权村。这些名字都没有长期存在下去。但他给陵园起的这个名字“碧沙岗”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
碧沙岗北伐阵亡将士墓地建成之时由4部分组成。陵园中部是烈士祠,分南北两殿,红墙绿瓦,气象庄严。烈士祠里悬挂着各种纪念的匾额,存放着刻有烈士姓名的铜牌和记载烈士功绩的金册、碑记等。祠堂之前是中山公园,由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以及水池和石桥组成。祠堂后面是开阔的烈士公墓,每墓间隔两米,纵横成列。烈士公墓的东南是民生公墓,安葬着官兵的眷属。烈士公墓与民生公墓之间设界石相隔。
冯玉祥将军曾计划将碧沙岗公园进一步扩建,他在《碧沙岗怀旧》一文中透露,希望在烈士祠左侧建一所残废军人疗养院,“其筑式与政府各部同样华丽舒美”,右边分男女各盖一所烈士孤儿学校。
冯玉祥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应该与时局有关。1928年末,冯与蒋介石的矛盾激化,蒋、冯、阎大战开始酝酿。风云突变,碧沙岗的再建工程自然就顾不上了。
碧沙岗陵园建成以后,冯玉祥在郑期间,每逢星期日必到烈士祠“行致祭礼,并到墓园躬自添坟”。冯将军演讲、训话时,每每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盛赞北伐阵亡将士的献身精神,他说:“此辈英武健儿,虽暂埋于黄沙碧草,然日后威名万里,青史千秋。”冯玉祥还要求所属部队,只要到郑州必须到碧沙岗祭奠烈士,以“激发革命情绪”。
冯玉祥平生最爱种树,有“植树将军”的美称。冯玉祥要求碧沙岗的管理人员在空隙地段多种些柿树、李树、桃树,少种柏树和柳树,树间还可以种粮食和萝卜。许多次,他动情地说:“退休以后我就在这里看书、写字、看坟,死后也葬在这里,和好兄弟们朝夕相处。”
如今碧沙岗公园西侧“西花园酒店”门前那棵洋槐就是冯将军亲手种下的,它也是碧沙岗公园里最早的一棵树。这棵树已经不属于碧沙岗了。
墓地建成以后,冯玉祥专门派心腹常年看管。守墓的人叫葛心田,曾和冯同班当兵。因葛年长几岁,冯玉祥常以“老大”相称。1949年以前,葛家一直住在碧沙岗陵园中。葛家在陵园西南角盖了10余间房,建了一个小院,开垦荒地,种了些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1956年,也就是碧沙岗被辟为公园的那一年,葛心田老人寿终正寝。
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结束后,冯玉祥的旧将刘汝明被南京政府委任为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率部驻开封一带。为了纪念第29军抗日战争时期阵亡的高级将领佟凌阁、赵登禹、张自忠以及积劳病故的原29军军长宋哲元,刘汝明在原有的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后旁边又建了两座亭子。5座亭子的前方另建了一座纪念塔,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但东边的那座亭子建成后不久就毁于战火。那座“抗日烈士纪念碑”,“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掉了,只留下一个塔形的底座。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战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纵跨碑体的浮雕,由北伐军将士群像组成。今天,从北大门进碧沙岗公园,这座纪念碑是最醒目的建筑。
195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陵园改建为碧沙岗公园,1957年5月1日,碧沙岗公园正式向游人开放。
“文化大革命”时,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郑州市的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要各有一个公园。当时嵩山路以西是中原区,没有公园,就把碧沙岗划了过去,改名为“劳动公园”(1966年10月-1980年11月)。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公园”4个字是郭沫若老先生亲笔题写的。“文化大革命”以后,碧沙岗公园重修了大门,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据传郭沫若题写的“劳动公园”的牌匾如今还在郑州,被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收藏起来了。1986年,碧沙岗陵园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她是全国保存下来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陵园。 碧沙岗公园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遗迹,园内文物保存完好,中山公园、烈士祠、纪念碑亭作为历史的见证,每年都有数十所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来园进行凭吊,怀念革命烈士。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公园集文化、娱乐、休闲、园林观赏为一体,每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公园绿化覆盖率己达94.3%,建有牡丹园、木兰园、沉香园等特色园区5个,树木品种200多个。此外,园内还修建了热带鱼展览馆、盆景苑、电影室、溜冰场、宇宙飞船、儿童乐园,错落有致。碧沙岗公园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四季有花、景色宜人,时逢节假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已成为郑州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为游览娱乐的好去处。
⑶ 开封最值得去的景点是哪里
1、清明上河园 AAAAA
推荐1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明上河园,占地33公顷,营建房屋400余间,整个建筑,悉依宋代《营造法式》,是开封继宋都御街后又一个仿宋建筑群。又因水面辽阔,运用造园手法,将水面析为港汊交错的河网,河港内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制,悠游水中,动静结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韵。从而再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都东京的繁荣景象,荟萃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于世人面前。清明上河园设综合服务、休闲购物、驿栈、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虫鱼、繁华京城等8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4个文化广场,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详细]
2、龙亭公园 AAAA
推荐2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占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71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奇妙的潘杨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63个人物蜡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御道两侧为著名的杨湖和潘湖。虽然两湖东西相邻,但杨湖清澈见底,恰似北宋名臣杨业的光明磊落,潘湖却浑浊不堪,正如北宋0臣潘美的卑鄙龌龊。整个园区碧波荡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宫殿雄浑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风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人们将龙亭视为“古都的象征”。每年金秋十月,作为闻名中外的开封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景区布置气势磅礴,数千种特色品种菊花争奇……[详细]
3、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AAAA
推荐3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英文:The Song Dynasty Of Kungfu City),是开封市万岁山游览区有限公司斥巨资于2003年10月在原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与龙亭湖风景区毗邻,占地五百余亩,是一座以 宋文化、城墙文化和七朝文化为景观核心、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旅游特色、以森林自然为格调、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多主题、多景观大型游览区。景区以《七侠五义》、《岳飞传》、《水浒传》、 等宋代武侠题材为背景,常年推出36部(每天60多场表演,上午8:50开始演出,下午5:30结束演出)实景武侠剧演出,达到全景式、系统化展现大宋武 侠豪情及江湖百态。同时推出了以《武侠影视体验厅》和《武状元》为代表的互动剧目演出,以《杨志卖刀》和《飞云浦》为代表的游客零距离的突发性演出、以及 《飞刀飞斧》特技类演出等每天循环上演,精彩不断。大宋武侠城原名万岁山游览区,为了形成……[详细]
4、开封府 AAAA
推荐4
开封府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教育科举文化区;六、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详细]
5、铁塔公园 AAAA
推荐5
铁塔公园
开封铁塔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擎天玉柱耸立在开封城东北隅,它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铁塔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其中有9.62公顷的水面积;园内依次建有“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极乐世界”牌坊;宁静雅致的“静苑”;巍峨壮观的“接引殿”;铁塔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其中有9.62公顷的水面积;园内依次建有“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极乐世界”牌坊;宁静雅致的“静苑”;巍峨壮观的“接引殿”;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铁塔”;以及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铁塔历史而兴建的“铁塔嬗变艺术宫”;还有“竹园”;“梅园”,“赏心园”等小品式建筑。各园亭台风姿卓绝,花木风情万种,笑迎八方游客。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1961年……[详细]
6、天波杨府
推荐6
天波杨府
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杨家世代忠良,杨家将忠心报国,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诌媚的性格,赦建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赐子令公居住,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过天波府门前的满朝-,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天波府临近近宋皇宫,建有宏伟的殿堂,瑰丽的楼台,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官府宅院。现在的天波杨府,是开封市园林处于1994年10月建成。天波杨府是依据《宋东京考》、《如梦录》、《祥符县志》等记载,建于开封市城内西北隅,杨家西湖北岸,东靠北宋皇宫遗址龙亭公园,西临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由东、中、西三个庭院组成。中院杨家府衙,是天波杨府的主体;西院杨家花园;东院演兵场,是杨家将操兵练武的场所,是开封市重要景点。位于开封市西北部杨家湖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