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欧月的养殖方法
『壹』 欧月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欧月月季花的养殖方法:土壤要求、根据季节和气温掌握浇水频率。
1、土壤要求:欧月月季花喜欢疏松肥沃、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或者中性土壤。适量浇水:欧月月季花喜湿润,浇水一定要浇透,冬季要减少浇水次数。
欧月月季花的特点
从花型上看,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有的是传统老式玫瑰的杯状花型、友搭有的像大小不等的包子、有的密集集群式的簇花开放,大部分优良品种花瓣过百片,开花不露芯,耐开耐晒。
从花色上看,颜色也丰富多彩,多种单复色、渐变条纹斑点色,可谓丰富多彩。从株型上看也有大小藤本、大小灌木、微型等区分,可谓婀娜多姿。
这些新品玫瑰不论是作为家滑枯庭阳台庭院小品,还是园林景观种植,均可以达到震撼的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效果。最突出的一点是这些新品玫瑰户外种植可以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室内或温室养护得当可四季月月花开不绝。
『贰』 欧月月季花的养殖方法
1、浇水方法
养护欧月 月季花 的过程中,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出现积水情况,当夏季天气炎热干燥时,定期向叶片和周围喷水保湿。
2、施肥管理
在给欧月 月季 施肥时,需要根据欧月月季不同的生长情况施加相应的肥料,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3、及时修剪
欧月月季的花期后,要及时修剪残花、病弱枝、枯萎枝等枝叶,减少养分消耗。
『叁』 欧月玫瑰的养殖方法
养殖欧月玫瑰要使用腐殖质丰富,并且呈微酸性的肥沃砂质土壤。欧月玫瑰喜阳,在它生长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它性喜温暖,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8℃之间。浇水时要避免土壤产生积水。在它生长期还需要勤施薄肥。
养殖欧月玫瑰的方法
1、适宜土壤
欧月玫瑰喜水,但是不耐水涝,所以浇水时要掌握“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它生长期携扮还需要勤施薄肥,最好每隔10天左右为其施加一次淡肥水。注意施肥型悄的时候不能使用生肥或者浓肥,不然容易造成肥害。
『肆』 盆栽欧月的养殖方法
欧月就是欧洲月季,花色鲜艳,特别养眼,很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盆栽欧月的养殖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盆栽欧月的栽培技术
1、介质的配制
欧月喜欢中性偏酸的土壤,最适宜pH为6~6.5。园土和有机质(腐叶土、泥炭、发酵松鳞等富含有机质)按2:1配制,也可直接利用园艺店卖的培养土或专用介质。
肥料选用肥效期6~7个月的爱贝施18-6-12长效控释肥和爱贝施微量元素肥,在配制介质时加入并混合均匀。
在混拌介质时,添加农用消石灰,将混合好的介质pH调整到7.0左右。
为预防根结线虫为害,每立方米介质中加入300目矽藻素1kg。 在混合介质时用杀菌剂敌克松浇洒,润湿后隔天使用。
2、装填介质
加入约盆高1/3的介质 (具体加多少根据盆高和苗根系大小来定),然后把旧盆里的欧月带介质轻轻倒出,把底部盘结的根系散开,再将苗置于盆中央,往盆内添加介质。添加好介质后最好轻提一下苗,让介质填满根系间的空隙,并使根系更加顺畅。新介纳首饥质要填到欧月枝条第1节的位置。介质表层到盆口和绿叶间需要3~4cm的空间,以方便浇水和防止浇水时积水。换好盆后需及时浇透水,让根系和介质接触充分。
欧月的养护管理
1、浇水
欧月喜湿润但怕涝,耐旱但不喜旱。表层2cm深度的介质干要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春季是欧月快速生长的时期,需要大量水分,但浇水不宜过多以防烂根。
2、追肥
种植过程中应底肥和日常追肥相结合,薄肥勤施。春季开始萌芽生长时施一次控释肥,现蕾至开花前追施水溶性肥10-30-20开花肥,浇灌结合叶面喷施,7~10天一次;首次盛花期后结合修剪补施一次控释肥18-6-12。立秋后:补施一次Apex乔灌木控释肥18-6-12,根据各品种第二茬花的情况追施水溶性肥10-30-20开花肥,浇灌结合叶面喷施,7~10天一次。
3、修剪
1)、 修剪原则:
冬季修剪:在12月下旬~1月中旬进行。修剪总的原则是要剪除病虫枝、细弱枝芹空,疏除平行枝、过密枝、内向枝,去直留斜。弱树弱枝强剪,壮树壮枝轻剪。
2)、修剪方法:
先把枯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下垂枝、横生枝、并列枝洞返剪除,再将剩余枝条上的所有叶子全部摘掉;再将3年以上的老枝剪除。修剪老枝时,若老枝上有长出非常壮的长枝条,将这个枝条留下,把老枝剪到此枝条萌生部位;2年的枝条(前一年开过花的枝条)留下2~3个芽点(选外芽),将其余的部分剪除;当年新长出的长枝条,选最健壮的芽点上方下剪;枝条若太密,可删剪掉一些;所有的枝条都要动剪刀;保留株高的1/3。
欧月养殖的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和介壳虫。
1)、黑斑病防治:
为害症状:病斑通常出现在叶片的表面,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mm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或整齐光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
发病规律:在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养护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情况下发病较重。土壤通透性差,肥水管理不当的地方发病较重。
防治:随时清理落叶,摘去病叶,秋后彻底清除,以减少侵染来源。冬季对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以铲除病菌。6~8月后,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其中以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每7~10天喷一次,共喷6~7次防效较好。
2)、介壳虫防治:
为害症状:被害植株出现生长不良,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可诱发煤污病。 发病规律:在大棚温室中较常见,6~9月危害最盛。
防治:保持环境通风透光。如发生,应在若虫期(5~8月)用药,因此时若虫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常用农药:马拉硫磷、噻嗪酮+毒死蜱、噻嗪酮+杀扑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