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悬崖盆景
❶ 如何制作悬崖式微型盆景
悬崖式的微盆景其实制作起来并不困难,甚至比许多其他造型盆景要简单,这主要是由于在设计上是比较通用的一种设计方式,一般都是单主枝悬吊,并无其他设计难度,主要的难度还是集中在选材上,只要有了合适的材料,可以说制作悬崖式微盆景易如反掌,下面为您介绍一下方法。选材是难点,适合的选材才能制作成悬崖式盆景,对材料的种类其实不限制,几乎所有树种都可以制作,比如迎春,六月雪、五针松、黄杨、雀梅、罗汉松、地柏、榆树等等,但主要的要求就是要有一根明显的主枝,并且这颗主枝要有一定的长度,不一定非要长出盆外,只要够长度是可以通过后期造型给延伸到盆外的,如果不够长,那无论怎么造型也不行,比较优秀的材料设计完成后效果如下图:
其实这株盆景本身不一定是朝下生长的,主要还是通过了前期的造型工作达到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第一,选材好材料后把植物顶部去掉,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设计成悬崖式下弯,以免顶部枝条影响造型美观;第二,在需要弯曲的对应面树枝用工具均匀的劈开一些槽点,这些槽点帮助树体更好的弯曲;第三,连续地对主干进行弯曲,弯曲方向是槽点的对面,弯曲到合适的曲线后用铁丝固定;第四修根上盆。其实从技术上考量并无很大难度,主要还是需要实际操作练手,具体方法的手绘简图如下图所示:
❷ 盆景造型怎么制作 悬崖盆景制作
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坯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都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树坯时,要以树龄长久,生长旺盛,形态本身一般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悬根露爪的坯料为好,同时必须注意根据具体坯料的生长特性,确定其采掘过程与采掘时间。我们认为,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须注意保护树坯不受冻,以免来年难以成活,春季在树木萌动时,采掘较好,既可避免伤冻而增加维护管理的难度,又可视其萌发姿态确定其技干的去留。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应视各地气候特点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树坯,一般树龄较长,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时视树种确定主根或侧根、须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条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据树坯的具体情况考虑其将来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发力较弱的树种时,要适当多留一些技条,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树坯一般在地下深埋养护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时注意旱天、涝天时及时浇水、喷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导致根、干部腐烂,故深埋时,最好提垅筑埂,当然对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检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树坯,则可在其主干。分枝长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锯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营养要跟上,为了使其萌发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据造型勤修剪、勤补皤。
树坯的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为蟠扎法和修剪法两种。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但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如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技位后蓄养技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运用于岭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过程,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干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技后经选定技位,矫正带引技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度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技,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鸡爪”技成型。而我国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轻剪”,或“轻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丝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棕丝蟠扎属传统盆景树桩的造型方法,一般将树干或树枝作成半圆型的弯子,重复或变化造型,这弯子称为“汉文拐”。在川派树桩盆景造型中,棕丝的操作有搭丝、翻丝、偷丝、留结等。搭丝分为背、绕、箍等;翻丝分为单股上翻、单股下翻、双股对翻、双股下翻、双股上翻;偷丝分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弯偷、缠偷等;留结分为活结、定结、上结、下结、平结等;弯子有半弯、新月弯、一寸三弯、米弯等。
(金属丝的两种缠法)
树干矫正法
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有麻烦,一般用铅丝,铜丝价格较高。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至20号丝较为常用。皤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若是易脱皮的树种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缠绕。
不论棕丝或金属丝蟠扎,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纵向开口有龙力法、滚刀法;横向则有单切口法或连续切口法;川派树桩造型中对大树蟠扎则一般使用“撬扛弯曲法”。(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为了增加树桩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情趣,对一般树根都要进行提根处理,使其基部显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稳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给人以苍古雄奇的审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冲法;桶、筐状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深盆平栽水冲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状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则是用无底的木桶或无底筐将树桩围住,装入河砂或砂夹小卵石并时常在桶、筐内注入水肥,待树桩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时,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渐扒去砂石,每次间隔半年或一年,最后去掉桶筐后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内。另外也可直接将树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渐露根部。
雕凿法
为了使树桩显现其在大自然中经风雨雷劈而呈现的苍柏之态,可对树干进行人工雕凿,甚至可以劈开树干。目前树桩盆景创作中,由于大自然树桩的采掘日渐不易,苍老的树桩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们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树木去选择粗壮的素材进行加工,这些树木因为树龄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经风历雨,就必须对其进行老态处理,这种处理多用于松柏类等生长较为缓慢的盆景。如对神枝和舍利干的处理就是一例。比如,将一株松柏类的树桩用雕刻工具按构思将其干较上部分树皮,依吸水线扭曲、迂廻剥去,显出树干木质纹路,然后涂上石硫合剂或防腐剂以避免病害,经过养护而成为一株苍劲的树根。
盆钵的配备
树桩盆景的配盆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配备。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斜干式桩景用盆)
从选择盆钵的大小看,若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含土太多也就会蓄水过多,造成根部缺氧烂掉或徒长。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矮壮型的树木,单株栽植时盆口面积应小于树冠面积;盆长要大于树干的高度;而高耸型的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积则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的长度可小于树干的高度;树桩组合类盆景,盆长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组合空间。而盆的深浅对树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也有影响。用盆过深,可使树桩景观显得矮小;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粗壮、技盘丰茂的树桩显得头重足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而且相对来说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较少,难以栽种。(直干式桩景用盆)
树桩的形状也是选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选较深一点的盆钵,特别是规律类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干式可选深浅适中的盆,悬崖式树桩则只能根据悬飞程度选择深千筒或中深千简盆。树石组合类盆景则应选用浅盆以利于水面,石材的处理。同时在盆的形状上也应有所变化,树木扭曲蜿蜒、虬劲变化,则可选圆盆或椭圆盆。树木刚劲有力则可选棱角分明的盆钵;盆钵上的装饰线条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会影响树桩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调上也应视具体树桩而定,如金弹子,树干黑褐,树叶深绿,宜选用色彩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树干浅黄,树叶翠绿,则应以深色盆为好。树桩盆景的配石与配件。
树桩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树桩盆景有山石点缀,就增添了诗情画意和自然趣味。松树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种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❸ 悬崖盆景花盆可以用圆盆吗
可以的。
悬崖式树木盆景,一般基部垂直,从中部开始即向一侧倾斜,主干的树梢向下生长,是依照自然界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各种树木形态培育而成的。悬崖式桩景老干横斜,枝叶大部分生长在主干倾斜部及下垂部分,似悬崖倒挂,蕴含着一种刚强、坚毅的风格,别有情趣。
主干下垂角度大、树梢超过盆底部者,称大悬崖;主干超过盆口,但树梢未超过盆底部者,称小悬崖。
悬崖式树木盆景的造型过程是:在素材栽植成活后,先将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剪掉,然后按设计构图蟠扎,待形状固定后,解除绑扎物即可。悬崖式桩景常用签筒盆,因为盆树的大部分枝干伸出盆外,根部伸入泥土较深树木才能稳定。用深盆不但是树木生长的需要,而且还能衬托造型,犹如苍松生于峭壁悬崖,临危不惧,有“岩石飞瀑”之气势。若用普通方盆或圆盆,应陈设在形态优美的高脚几架上,这样亦能显示悬崖倒挂的风姿。
❹ 怎样创作大悬崖盆景
桩景主干飘垂长度超过盆底的叫大悬崖式盆景。大悬崖式桩景在造型中是难度最高的创作形式。首先选桩难。大悬崖桩景除了一切符合创作悬崖体的条件外,尚有几个特定的因素:1.盆面上桩头起立后急曲弯垂部位要有一枝托作为顶冠的要枝。
2.干身弯曲下垂要有跌宕起伏,节律明显,立体空间变化强烈;忌软弯大弧、蛇形走动。
3.要有足够的飘垂长度。
4.枝托要分布合理,不互相遮掩。
大悬崖式造型注重桩头起立后卷曲下垂部位第一和第二托枝的造型,要求粗枝主脉要同下垂主干的走向基本相同,起追随作用。副脉间中可逆转取势,求变化,增强动感。新培干与原干的曲度变化最好不要处于同一垂直水平面上,而要作前、后、左、右、上、下方位的立体空间变化,才能求得各枝托间的合理分布及采光空间。
大悬崖式桩景的结尾灵活多变。由于植物的向阳性,当尾梢悬垂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就要向上翘起,才合乎生长规律,同时也使下垂干身的刚柔力度变化有所加强。为增加尾梢的厚重,也可双枝结尾,一主一副,一强一弱各分秋色。成型后作品的尾梢一般少剪,加强下垂尾梢的树气,而头部和中间部位的枝托就要合理抑制,避免树气过旺,求得与尾梢的均衡。
大悬崖式树相雄伟、灵动、干身变化强劲,充满节律美和力度美。在造型时要把握总体趋势,顾全大局。要合理地处理枝托间的争让关系,不要厚此薄彼。要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努力,要有追求,有个性,逐步按既定的方案培育成型。
❺ 怎样制作精品悬崖式盆景
(1)注意突出部位抄和整体的比例
悬崖式山水盆景,由于悬出一部分,重心会向前移动,因此,构图时一定要掌握重心,防止产生不稳定感。
(2)忌四平八稳
悬崖式山水盆景,追求山崖的惊险,如一味地追求平稳,则画面不生动,缺乏动势。因此,画面在感觉上应是下轻上重,下部作为一个基础去承担上部的生量和压力。
(3)对比要强烈
悬出部位是整个造型的主体,主要向面的曲线对比要强烈,波纹线条宜刚硬,而山的背部曲线应以简洁为主。
(4)画面要利要均衡
盆景的山腰部分和悬出的后部要收紧,不能拖泥带水。山脚布局宜简洁,低矮,并形成曲线,以丰富山脚的变化。主峰朝向画面中心方向的山脚,应适当延长一些,而背向的山脚则应切除,使画面既画面既干净利落,又稳定均衡。
(5)主次要协调
配峰的形态应与主峰相协调,既可作远山处理,也可以用类似的悬石做陪衬。
(6)把握清瘦的主调
盆景的整体造型应以清瘦为主,避免臃肿。
❻ 悬崖式盆景怎样养殖悬崖式盆景养殖技巧
1、选择合适的素材。罗汉松、五针松、黑松、黄荆、酸枣、雀梅、枸杞、三角梅、九里香、荀子、小叶黄杨,以及具有藤蔓性的素材都适合做成悬崖干。挑选有两种方式:一是挑选没有病虫害的2-3年生小苗,根系发达,主干基部有生长旺盛的分枝;二是挑选悬崖式半成品素材时,最好有明显的主干延长枝和两个斜对生的侧枝。第一个侧枝距离主干基部8-10cm时可以制作大悬崖,第一个侧枝距离主干基部5cm左右时可以制作小悬崖;查看一下是否生长有力,根部造型是否适宜提根。
2、小型悬崖式盆景的养坯方式。做小型盆景如果不提根,可以直接上盆。如笔者昨天做了两棵荀子悬崖式,根系中有三个老根已经长成,小盆子也能提根;但是没有较好的主根提根就不能直接上盆,要使用较大的花盆斜栽或者卧栽,把悬崖式垂枝的弯曲部位做成,提根显露初步效果后再上盆。斜栽、卧栽形成的弯曲度自然,人为痕迹较淡。
3、小型悬崖式盆景要有提根效果。做小型悬崖式盆景,主干探出花盆和飘枝下垂仅是一部分形态,主要还是要有提根效果,没有提根的悬崖式仅是半成品。做成提根或者拖根有多种选择:一是浅栽高围,又称为套栽、箱栽。使用分层的木箱、透明塑料桶、麻袋围住根系,填上河沙培育主根,使用水冲法逐步除沙,约有1-3年可以形成提根效果;二是盘根后使用桶栽。可以把根系用木板、筷子等物品绑在一起,主干下的根系中间塞入一个锥形体,形成八方根。也可以把所有根系垂直绑在一起,挂浆后放入深筒里灌沙培育悬根。但是要注意,灌沙前要搅拌极细的河沙与泥浆填充捆绑的根系内部,然后再灌沙,否则根系内部不接触沙土,造成空根。需要注意的是,提根时不要进行垂枝操作。应该先提根,完成提根后再进行垂枝操作,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4、小型微型悬崖式如何设置垂枝。在悬崖式盆景中,有多种造型方式,如大、小、高、低、顺、逆悬崖之分;也有全悬崖、半悬崖、回旋悬崖之分。盆景界中的大、小悬崖与高、低悬崖基本类似,只是个别细节不同。我们制作小微悬崖式,也可以做成大悬崖。主干先上后下,这个"下"要跌得急,"下"的部位就是垂枝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