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十二原则
『壹』 家庭盆景怎么养 家庭盆景养护注意事项
家庭盆景的养护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盆景在给我点缀了有情调的家居生活时,我们也应该尽力的爱护它,下面我就来说说家庭盆景该怎么养?
我推荐:君子兰烂根怎么办 室内花卉如何与空间搭配 怎样养护鹅掌柴 水培植物有哪些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家庭盆景养护原则一:保持干湿度
养盆景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干湿度,一般以“不干不浇,浇则透”为原则。春秋季约三到四天一次,夏季每天一次,冬季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一次,具体视水分蒸发量而定。通常浇水时间在上午八九点为好。放在露天的盆景雨季要注意及时清理积水,以防植株根部缺氧造成窒息死亡。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家庭盆景养护原则二:适宜光照度
植物都是需要光合作用的,所以阳光的照耀是非常必要的。春夏秋季,盆景必须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放在室内的盆景必须每隔三天晒一次太阳,市场上出售的非盆景定义的南方室内植物则不需要。冬季室内放置必须有充足的漫射光以维持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家庭盆景养护原则三:注意室内温度
一般盆景适宜的环境温度在20℃到35℃,盆景进入温室的时间要把握好,秋天进房可以在霜降后十天左右,植株在受过一两次轻微霜冻后进房有利于来年的萌发和开花。春季出房在谷雨前后,过早出房会因冷暖交替明显而造成春冻。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家庭盆景养护原则四:形态控制
买回家的盆景都是已经定好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植物的枝叶蔓延会导致原来形状的改变,这时候就需要修剪枝叶,维持盆景的造型。修剪的幅度大小一般不会对植株的成活造成影响,可以任意发挥你对盆景造型的认识和创意。
修剪时为避免剪成破叶和秃枝,剪口要下在柄掖处。
『贰』 人与自然相处遵循的基本原则【盆景造型应遵循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
在树木盆景的创作过程中,扬长避短亦是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自然界,树木型式千姿百态,任何一种树木盆景的纳码素材绝对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任何一个创作过程都是一个利用素材的长处、回避素材的短处、补充某些缺处的过程。因此,造型过程实中茄唤质是一个扬长、避短和补缺的过程。故在盆景制作造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树种特征
不同树种的形态特性差异较大,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在造型中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发扬优势,因“种”造型。如铺地柏干长软韧,匐地而生,适宜制作悬崖式盆景。柽柳叶细枝柔,最宜制作垂枝式盆景。榕树悬根露爪,气根高悬,枝叶稠密,色翠如盖,蔚为壮观,可制作直干式大树型盆景;当然亦可利用根部优势,制作悬根露爪的观根盆景。还可利用龙游梅品种干枝弯曲多变的特性制作曲干式盆景。而南天竹则枝叶扶疏,冬夏常青,红果累累,经冬不凋,它丛生而少分枝,故最宜制作丛林式盆景。此外,如利用叶片变色树种枫树制作的观叶盆景等等,都是充分利用树种特征、特性的具体表现。
二、突出优势部位
树木盆景制作主要是由树木的干、枝、冠、根四大部分造型组成。而从野外挖取的树桩素材一般只有根、干、枝三部分,在造型时,应充分观察其各个部分,分清优劣,“扬长避短”,哪一部分最具观赏性就突出哪一部分。如根部奇特优美,就突出根部造型,制作出悬根露爪、别有情趣的提根式盆景;若树木主干上树皮斑驳,部分木质部裸露朽蚀腐烂形成槽、沟、孔洞以及各种疙瘩、疤痕,树干呈现枯木状,但尚有部分韧皮部上下相连,则可突出主干,制作成青枝绿叶、枯木逢春的枯干式盆景;若主干曲折有致,弯曲自然、滚动扭曲,刚柔相济,则可制作成曲干式盆景。此外,尚可利用具有严重腐干特性的树桩制作成山石型腐干式盆景。当然,还可利用弯曲度很大的主干,用以制作悬崖式盆景。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在山崖上采得一株特大型雀梅树桩,后经对素材反复观察,发现其侧枝大部侧向一边生长,犹似火炬。当时正值北京第一次申奥。因此一个“奥运圣火”在北京熊熊燃烧的主题即刻浮现脑海,遂将此桩立意构思为风动式盆景《奥运圣火》,这是充分利用枝杈优势的因桩造型一例。
三、构思最佳表达形式
一件树桩素材,具有多种表达形式可供选择,亦可形成多个观赏面。例如一个具有“回根”且主干弯曲的“原始树桩”材料,它既可设计成悬崖式,也可设计成卧干式,又可设计成曲干式、临水式。因此,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反复推敲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设计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这里既有不同表达卖凯形式的比较,又有不同观赏面的比较,比较的过程即属“扬长避短”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扬长避短,比较、选择、确立最佳观赏面和最佳表达形式。
四、存优去劣,雕饰修剪
在树木盆景造型中,其主要任务为存优去劣(包含改造)及补缺。存优去劣属扬长避短,而补缺亦属避短之列。树木盆景造型的主要技艺为雕饰、修剪、补缺和蓄养四个方面。即所谓的一剪、二扎、三雕、四提、五点缀等技法,严格意义上讲亦均属扬长避短之列。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枝的保留、剪除或改选,其中包括不良枝的处置。
(二)根部的剪截、提根、露根、及弯曲改变走向。
(三)干、枝的弯曲或变向及剪蓄浓缩。
(四)干、枝的劈、凿、砍、剁处理和树皮的刻、剥、刺、击处理。
(五)枝片及树冠的蓄养。
(六)拳石及配件的选用,盆盎、几架的选配等。
(编辑/刘少红)
『叁』 盆景浇水的三个原则
1、浇水的原则
“不干不浇,干则浇透”,这是盆景浇水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浇水忌公淋湿表土浇“半截水”,亦称“拦腰水”,即浇水量不足,盆土上湿下干。“半截水”因盆土下部没有湿润,故对树根吸水极为不利。总之,盆土干了浇则要足够,直到盆土上下都湿润为止。
2、浇水的方法
[1]看季节浇:入春树桩开始生长,所需水量逐渐增加,但也不宜过多。当枝叶生长渐盛时,应适当控制浇水量,以限制桩景生长。夏季炎热,树木蒸腾量及盆土水分蒸发都大,所以浇水量最大。秋季干燥,应相应多浇些水,当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时,应逐渐控制水量,以防抽发新梢。入冬以后,树木进入休眠期,浇水量要减少。如有严重冰冻天气,需在严寒来临前浇足水,可防止干冻致死。
[2]看树种树龄浇水:针叶树蒸腾量相对小,浇水量可少些。其中松类宜偏干,柏类较耐湿,阔叶树类叶面积较大蒸腾量大,散失水分多,故浇水量要大些。幼龄树比老龄树生长旺盛,需水量相应大些。长势衰弱的老树桩需水量较少。
[3]看生长发育阶段:在树木处于抽梢、展叶旺盛时,为防止徒长应适当控制浇水量。花芽形成期要限制水分,才能促使花芽分化。花后幼果膨大期水分要充足。树木生长转入缓慢期,要逐渐减少水量。进入落叶休眠期后需水量更少,盆土宜干,稍呈湿润即可。
[4]看盆土种类及盆钵的大小、质地、放置环境等实际情况浇水。此外,树木上盆、翻盆后都要浇足水。施肥后的第二天,应浇一次俗称“回头水”。当水温与盆土温度相差较大时不能马上浇水,需待两者温度接近时才能进行。一般在春、夏、秋三季适宜于早晚浇水。冬季则在中午前后进行。
浇水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根部浇水,即用水壶或水勺将水浇于盆土面上,这是浇水的基本形式。浇水时不能用水龙头直冲或水壶提得太高,以免冲刷掉盆土,引起土壤板结。二是叶面喷水,它对自然生长于高山云雾中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杜鹃、山茶等十分有益。自春至秋常给这类树木叶面喷水,则生长良好。对落叶树不宜经常喷水,只要隔一段时间喷水以保持叶面清洁即可。三是盆土浸泡。小型、微型盆景不易浇透或防止浇水冲刷盆土时,可将盆子浸于水中片刻,待水分充分湿润盆土后拿起。
“盆景盆栽”旨在为盆友们提供一个自由的交流平台,欢迎盆友们参与留言.
『肆』 盆景的造型、艺术表现指的是什么盆景的造型有哪些基本原则举例说明。
盆景(造型):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基本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版
加工,种植或布置在权盆钵中,集中体现大自然优美景色的一
种艺术品。
盆景特点(艺术表现):(1)盆景艺术具有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特点。
(2)盆景是 立体的艺术 不像照片、绘画是在平面
构图。
(3)盆景是流动艺术,不像绘画、雕塑那样,创作
完成就不再变化,盆景的形态时刻在变。
(4)盆景艺术风格多样,与园林、绘画、雕塑等艺
术相关联,还受地域、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影
想。
造型基本原则:师法自然,因才处理,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疏密得当。顾
盼呼应,露中有藏。比例恰当,情寓于景。
『伍』 盆景造型如何做到统一协调
一、色彩要协调。盆与景物的色彩既要有一定的对比,以要相互调和。一般情况下,盆的色彩以素雅为好,可体现衬托作用,防止喧宾夺主。山水盆景通常用白色盆,但要注意不能与山石的颜色相同。树木盆景要根据主干的色彩选舅,花果类宜配用釉彩陶盆,松柏类宜配用紫砂陶盆。
二、款式要吻合。盆的款式与景物内容在格调上应该吻合。树木的姿态虬曲蜿蜒,盆的轮廓应以曲线条为主,如圆形、椭圆形等;树木的姿态苍劲挺拔,则盆的线条宜刚直,如菱形、四方形等。形态挺直的树木宜用矮脚盆,横斜飘逸的树木宜用高脚盆。山水盆景一般用长方形或椭圆形水底盆,以斧劈石作山景的,可用狭长一点的盆;以砂积石作山景的,宜用较宽的盆;高远式山景,宜用较狭的盆;平远式山景,宜用较宽的盆。
三、大小要适宽。盆的大小应与所配的景相适应,过大过小都不行。用盆过大,蓄水过多,不仅使盆内显得空旷,而且易导致植物徒长,影响造型,甚至引起烂根死亡;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影响盆内植物生长。一般矮壮型的树木,所用盆的口面必须不小于树冠范围;合栽式的用盆,宜稍大些,以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用浅盆时,盆口面宜昼大些;用深盆,盆口面则宜小些。山水盆景盆口面不宜大,否则会使山峰显得矮小,不雄伟;但也不宜过小,过小会使景物臃肿。
四、深浅要恰当。树木盆景用盆过深,会使盆中树木显得低矮,但主干粗壮的树木用盆过浅,会给人经不稳定感,而且难以栽植。山水盆景用的水底盆均应很浅,以表现出山峰的高大、山涧坡脚的曲折起伏,以及水中的船、桥等景物,如用盆过深就会将景物遮住。
五、质地要相宜。松柏类盆景宜用紫砂陶盆;杂木类一般用釉陶盆。微型盆景宜采用釉盆或陶盆;特大型的可用水泥盆;山水盆景宜用凿石盆,其次是釉陶盆;水旱盆景宜用紫砂陶盆或凿石盆。
『陆』 花卉盆景种植需要具备那些条件
植物的生存环境是土、水、光、温。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
土:土是每一种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特别是盆栽的绝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土壤。
一般来讲,土有三大类型:即酸性土(PH值小于7)、中性土(PH值等于7)、碱性土(PH值大于7)。南方花卉多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碱性土的花卉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间较适宜,花卉长势好。
下面介绍几种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不积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发育的山砂质红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几种。其它两种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质土和砂质红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龟背竹、绿萝、绿巨人、鹅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红、绿宝石)等,称为双性土。又如:人工菌废料(必须是玉米杆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红、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铁(香龙血树),多种兰花、天鹅绒、竹芋等。含有氮(N)磷(P)钾(K)钠(Na)钙(Ca)等多种无机盐、杀菌剂、植物纤维等多种花卉所需的养料,一次性栽培可长时间不需要施追肥换土,是理想的室内花卉栽培土。
(2)
温度和光照:各种植物因海拔各异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种植物的适生区域(小区环境),小区环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数也各异。从热带引至亚热带种的假槟榔、斑玛、曼绿绒、发财树等,在热带地区适于室内外栽培,移至亚热带,由于紫外钱的照射强烈,夏季易灼伤;冬季易被霜冻冻坏,无法在野外越冬,必须移入大棚或室内。
(3)
水:水是植物的命脉,每种植物对水需求各异。如:兰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几种植物需水相似,但从大科来讲又各有不同。兰科植物是阴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阴性,这两个科的花卉对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绝大多数呈阳性花卉,科内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对水份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滇中地区,花卉的水份供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这一段时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增,浇水应选择早晚,避免灼伤。室内花卉由于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室内叶面的蒸腾量较小,10天左右才需浇一次透水。从初霜冰到来之时至翌年春来(即倒春寒)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温度低,水温相对较低,浇水应尽量选择晴天下午。室内观叶植物的浇水要特别小心,浇室内花卉的水温必须在25℃-38℃之间,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
有性繁殖;是通过有性(受精)过程得到种子,用于繁殖新个体。要得到优良种子必须有优良的双亲植株,并对优株采集到的种子进行合理的贮藏。有的必须随采随播。如:八角茴香、黄兰、树蕨雪松、臭椿等。贮藏的种子必须放在荫凉、通风、干燥的房内。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种子,贮藏以一年为限。球根花卉的种球以半年为限,如香雪兰、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2)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压条、嫁接、组培等,使其成为一个新植物。三角梅(叶子花),多种木瓜海棠、樱桃、五色梅(3种)、夹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黄杨、蔷薇、栀子花、竹类、紫薇等。无性繁殖花卉品种,会因季节变化而影响成活率。竹类、本报特约记者科、三角梅、夹竹桃、迎春花、紫腾、紫薇等春季成活离较高,秋后至立立前以蔷薇科、杨柳科成活率较高,三角梅到秋后繁育成活率就很低。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长延缓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