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盆景大师
1. 罗汉生盆景大师那一年出生刀
你好朋友,
罗汉生先生是中国盆景高级艺术师、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广东省盆协会名誉会长。他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岭南盆景的代表性人物。
希望能帮到您。
2. 水旱盆景的作者简介
赵庆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现就职于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自幼酷爱盆景,后师承徐晓白教授从事盆景创作与研究,尤以创新的水旱盆景独具一格,多次获得国内外展览重要奖项。盆景理论研究力求创新和突破,在国内外发表专业文章一百多篇,出版专著十多部。曾三次出席世界盆栽大会,多次赴国外讲学、表演。
3. 对完美的追求才是永恒真理:盆景界大师小林国雄对话
对完美的追求才是永恒真理:盆景界大师小林国雄对话
每当我在园中的茶室‘无穷庵’中与文人树相视而坐时,就能体味到人活于世的价值观与永葆青春的生命尊严。
——小林国雄
在经过课程最初保科丰巳校长对于日本艺道的讲解后,这日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有幸来到春花园盆景美术馆参观,亲身感受到了日本盆景艺术与茶道、书道、日本画、短诗之间的关系,并得到日本人间国宝小林国雄先生的热情接待。学员们在清静幽雅的景道美术馆里,与小林先生请教了许多关于盆景方面的知识,小林先生也无私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于盆景艺术的理念与热情。
日本盆景大师小林国雄先生对文人树情有独钟,创作过众多优秀之作,并频获日本国风展国风奖、日本盆栽作风展内阁总理大臣奖等大奖。盆景的树形各式各样,但不知为何,小林先生对文人树情有独钟。“文人树”大致形成于日本江户幕府末期,至明治中期达到鼎盛。文人树要求盆景作家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深邃思想,以及较好的技艺和眼光。简约是日本文化的特征之一。短诗、俳句、能乐、日本画等,都创造了“幽玄(幽静玄妙,深奥而令人回味无穷)”的世界,在严格的线条舞动及空白和余韵之中让人去想象眼睛看不到的事物。这样的幽玄世界是日本的祖先们利用高超的感性建立起来的。
春花园刚刚结束2017年4月份四年一届的世界盆栽大会,世界各国慕名前来的盆景爱好者数百位。门口插着世界各国的国旗,为向来自中国的朋友表示欢迎,今日春花园门口还特意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进园,就被眼前陈列着的一盆盆蓊郁繁盛、气韵生动的盆栽作品所震撼,干净的石子路,喂养着灵动年长鲤鱼的池塘,宁静幽深的庭院,复刻古代茶道的茶室,令学员们纷纷情不自禁连连发出赞叹之声。
在两小时里,小林先生为大家讲述分享了他的人生哲理。他称自己为一个:“一心只有盆栽、可以用‘狂毒美’三个字来概括的神经病”。自从被盆景艺术打动的那天起,他便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对盆景的美的创作当中。小林先生认为,创作与赏玩盆景,并不应当仅仅沉醉于其外在的造型之美,而是要透过表面去感受其本质和精神。“个性,调和,品味,特征,并且有得到爱的关怀”,是小林先生对完美盆栽的要求。而花盆,也是一件盆栽艺术里非常昂贵具有收藏价值的组成。贵重盆器对人的陪伴有时比盆栽本身更加悠久,一些器具的线条与材质更是彰显着岁月的气质。
当问到小林先生如何判断自己盆栽作品的好坏,他回答道:“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琢磨如何可以使一件盆栽作品更加完美,非常简单,但却是一个疯狂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因为我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盆栽。”
在与小林国雄先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问答之后,学员们都对小林先生肃然起敬,感动于他对艺术对自己人生追求的执着,震撼于盆景艺术在他此处得到如此深刻的解析与衍生。
最后,小林先生题字:“邂逅”二字,感遇于春花园,表达了人生能够了解梦想并以此为生的幸运。
4. 书法家笔名玉书精麟是谁
玉书精麟是书法家诗人盆景大师王文昌的笔名!王文昌,字宁沁,号石子,笔名涵寒、玉书精麟,著名书法家、诗人、盆景大师,现为红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红城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红市书画院副院长,沁雅轩文化传媒中心总经理!
5. 美国国家博物馆的盆景“守望者”的创作人到底是谁
美国已故传奇盆景大师Naka创作的丛林式盆景Goshin。这件作品的树最早是Naka在1948年种的,从1953年开始制作,至今已有70年依然在这个博物馆活的好好的,有专业的盆景师照顾。
6. 盆景的大师
韩学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筑《缘园》、《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园地。受地方盆景氛围影响,自幼已对盆景产生兴趣,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动手参与种植,以自娱自乐、增加生活情趣为目的,盆景创作喜欢自己动手,想弄些有点个性的东西。不拘题材,丛林、附石、树桩、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对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后做的两个附墙式榕树盆景《生存》、《适者》,表达了岭南地方多见的榕树飞榕的顽强生长状态,构思造型都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选材不拘一格,形态多样,具较明显的个性,近两三年投稿《花木盆景》杂志数编山松盆景内容的稿件,把自己对山松盆景的过程心得体会作了表述。 郑永泰,1940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自幼爱好颇多,特别喜欢花卉盆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运输经营管理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于盆景栽培、创作和研究工作,对境内外诸多不同风格的盆景作品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在坚持岭南盆景蓄枝截干制作技艺的前提下,博取众长,认真实践,逐步形成了技法严谨细腻,讲求内结构线条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个人风格。2000年创建欣园盆景园。现担任广东清远盆景协会会长。
在创作理念上,不偏树种贵贱,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无论松树类、杂木类、山水类盆景制作都有较深的体会和扎实的基本功。特别对马尾松盆景的创作,经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逼芽控针的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 应国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从事竹木制品生产及竹木工艺雕刻等工作,历时40余年。1980年起创办私营企业,现为宁波市应氏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国平从60年代起由喜爱到收藏历代名家书画、古董,逐渐提高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同时开始养护制作盆景,尤以柏树盆景见长,他善于把古代书画和雕刻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盆景制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国画风特色。70年代后期应国平开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后又发展建立应氏盆景园艺场,收藏各种规格质量上乘的柏树桩素材,盆景园规模:占地20余亩,有柏树桩素材1000余棵,各种规格的柏树盆景200余盆,其他松树盆景80余盆,杂木盆景60余盆。 魏积泉,男,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集美航海专科学院;现为厦门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付会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付会长;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长;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魏积泉先生从1980年开始爱好盆景艺术,从1990年开始赏石收藏,投入大量资金收藏、创作盆景、赏石作品,现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赏石精品60余件,其藏品经常在各类书刊发表。并积极参与各项盆景、赏石界活动,即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动中国盆景事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盆景事业的新生力量;其创作的作品,树种选材广泛、作品灵巧明朗、技法细腻、构图生动,既有苍劲雄奇的力作,也有潇洒灵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丰富浓厚的功底;其培养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画;其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清新自然,景观动静相宜,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所收藏的各类赏石,品种多样,形、质、色具佳,多为精品。有不少赏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国展览中荣获大奖。给盆景界、赏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贺淦荪
192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美术副教授,擅书画、工艺美术和艺术理论。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花木盆景》杂志名誉主编等职。
贺淦荪先生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于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和盆艺理论以及盆艺教育诸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理论上,提出“要以文艺思想、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指导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论;著有《论盆景艺术造型》、《论动势盆景》、《论树石盆景》等系列专著,并在专业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任《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大观》、《中国盆景学术论文集》编委,并被指定撰写《中国农业网络全书》园艺部分有关文章。1984年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至今。
在造型上,创立“动势盆景”(系列)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内外盆艺界的认可和赞同。代表作有《群峰竞秀》、《秋思》、《风在吼》、《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均获全国最高奖(其中《风在吼》获海峡两岸盆景展金奖、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金奖),并分别载入《亚太展》专辑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艺术特色是:广学博采,有所取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被誉为是“激情与理念合壁,民族与时代并重”的现代中国盆景。新作《海风吹拂五千年》博得国际盆景界好评,被誉为“最具真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的作品。
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根艺展、学术讨论会和盆景研究班、培训班教学活动。先后任全国盆景展、全国根艺展专家评委,并任“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评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职。为全国盆景事业培养大量盆艺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