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盆景老火锅
⑴ 请问成都有没有一桌可以坐得下20~22个人的餐厅呀过生日请朋友吃饭。谢谢推荐啦~
乡老坎★★★★☆:位于西延线。四合院式, 味道很不错,很便宜,两个人50元吃得非常好了,特别推荐手撕饼。
红杏酒楼★★★☆:位于西延线。新派川菜的代表,服务生不分男女全部剃光头,味道适合我们这种想吃辣有吃不了辣的人,吃晚
谭鱼头★★★★:位于一环路青阳宫附近。全国有很多分店,装修很花心思,味道比别的鱼头店确实要好一点。
热盆景★★★★:位于红星路。据在旅游局干过的朋友说,成都味道最好的火锅。
皇城老妈★★★★★:成都最负盛名的火锅店,据说连锁店已经开到了美国、台湾。现在还开始经营酿酒业。支持《走进老成都》等书籍的出版,佩服!
7月份,加拿大“海龟”一下飞机就指明要到“老妈”,我们终于将他离开成都之前的最后的晚餐设在二环路的“老妈”。
这家火锅店可真的让我们开了眼界!一家火锅店、一家食店可以玩到这种程度!
首先外型就把你镇住了,火锅店独占了整栋大厦,外表Cool得要命,一整面墙做成川西民居的雕塑,大厦柱子的钢筋故意外露。
进入里面,装修也是Cool得很,完全的现代派,真的很有一点品味。一、二、三楼都是餐厅,顶楼是茶馆。一楼有一个自助火锅厅,是日式的那种回转式的,还有民谣吉他歌手在唱英文歌,真TMD Cool。顶楼搞了个茶馆,有一个透明的天井,逢周三、日还放怀旧黑白电影,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到茶馆二层要求放映文革时的记录片。
总之,我是被这家火锅店镇住了,你真的怀疑这样的去处还叫餐厅这么庸俗吗,分明就是建筑杰作、文化展览馆。
如果你要招待客人,或者你到成都旅行,这家店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景点之一!吐血推荐!
狮子楼★★★☆:我去的是琴台噜那家。另一家著名的火锅店,感觉味道没有皇城老妈辣。
巴国布衣★★★★:位于科华北路。我觉得是招待外地来客的好地方,不太贵,装修和食物都还不错。开设了烹饪学校,出版了几本川菜书。
天府豆花庄★★★:位于一环路。比较出名的豆花店 ,用豆腐花可以做出无数的菜色。
蒋排骨★★:位于双南小区。个人觉得味道一般 ,可能不是正宗的原因。
瓦坛子★★★★:位于一环路高升桥附近。很有特色的川西民居装修风格,茶杯就宽皮是一个小小的坛子,价格便宜,味道挺好。
府河人家★★★:位于双南小区。火锅店,人气很旺,味道不错,但对我来讲就太辣了。
钦善斋★★★★:位于武候祠附近。很有文化的名字吧?古色古香,服务一流。据说跟华西 医大也能扯上一点关系,事实上每道菜都放有药材,讲究营养和食疗,起码招牌是这样打的,属于新派川菜。是我们公司招待客人最常去的地方。
石象湖大酒楼★★☆:位于武候祠附近。另一招待客人的地方,主题就是“石象湖”,装修一般,食物一般,没有很多特色,但门口也挂了几块奖牌。
乡巴鱼头★★★☆:位于装修属于仿古风格,鱼头味道还不错,两人要了1.5斤(18元/斤)没能吃完。
卞氏菜根香★★★:有几家分店,我去的是位于肖家河的那家店。如果不告慎培差诉你,你会觉得这是酒楼的名字吗?特色是泡菜。据说前一两年很时兴,但我觉得也不过如此。
新疆风味★★☆:位于双南小区,成都不多的新疆餐馆之一,味道还行。
知味餐★★★★:位于双南小区。食店的名字就是这样的叫的,路边小店,做的是川菜的家常菜,味道很好,I like It。 大盆鸡★★★:位于玉林小区。新疆特色菜,28块钱小份的,三个人未能吃完。
川东老家★★★★:位于老成灌公路靠近成都的公路上。沈宏飞、余杰都是座上客,有几道很有特色的菜,最多人吃的就是“鸡杂煨锅”。
四川好人★★★☆:位于双南小区。特色也是“鸡杂煨锅”,味道比川东老家稍差,但胜在位于城内。
光头香辣蟹★★:位于北门的府南河边上。名气很大,但我们极其失望,服务很差,所谓的香辣蟹就是将只有两指大的螃蟹放在红汤里煮,这样的货色骗骗离海比较远的成都人可能还可以。
公菜馆★★★☆:位于抚琴路。是四合院式的结构,据说中敬是某大军阀的住所,有几道菜真的还是有点特色。是招待重要客人的好地方。
祖母的厨房★★★★:位于科华北路。是我去过的不多的西餐厅之一,味道还是不错的,看看里面满是老外就知道了。推荐鸡蛋色拉三文治(10元),罗宋汤(10元)。
九尺鹅肠发源地赵老三火锅★★☆:鹅肠确实比别的地方好的多。白家高记肥肠粉★★★★☆:脏兮兮的路边大排档,但据说是最好的肥肠粉。
7月份开始已经变成了白家高记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连锁经营了,招安了很多加盟店。一环路高升桥附近那家据说是最正宗的。强烈推荐。
⑵ 写篇重庆火锅文章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由于巴蜀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后发展为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重庆火锅随着改革春风迅速辐射全国。从西北戈壁腹地格尔木到冬海之滨的国际大都会上海;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椰岛首府海口市,都布满了重庆火锅馆,到处都可以品尝到重庆火锅的独特风味。真可味是重庆火锅红遍大江南北,魅力无限。但正宗的重庆火锅一直的发展可味是保守的,大型的重庆火锅技术向来不外传,一向以加盟形式在发展。加盟费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且店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店面少则百十平米,多则几千平米,不谈装修款,光是店面租金和加盟费就让居社会绝大数的中小投资者望火锅而心叹,-----只有有钱人才敢想,才能做,才能加盟重庆火锅,才能赚火锅带来的滚滚财源。
重庆华飞食品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在广大咨询者及加盟商的强烈要求下,经过三年数以百次反复研究,终于将重庆各有名火锅店的汤卤调配熬制及配料的制作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重庆火锅的口味更加地霸道,更加完美,把火锅消费引向更广阔的市场,并推动重庆火锅事业的不断发展,让重庆火锅经营更科学化,也更加的人性化,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据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马氏兄弟开办了重庆第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大约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开始出现毛肚火锅。抗战时期,重庆的火锅餐饮有较大发展,大街小巷遍开火锅店,其中著名的有云龙园、述园、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等等火锅店。在此基础上,演变为现代重庆的火锅。
重庆火锅文化积淀深厚,独具特色。其一是表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其二是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民俗风情上,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其三是普及性。
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白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以至于人们说:“到重庆不吃火锅,就等于没到重庆。”
[编辑本段]重庆火锅的特色
1、菜品多样
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
如今,火锅选料包罗万象,菜品发展到几百种,囊括了食物王国里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扩大到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在毛肚火锅的基础上,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辣子鸡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还有为外国人准备的西洋火锅。
更加注重现代营养健康观念。传统火锅以厚味重油著称,现在则进行科学兑配,适量减少麻辣或改变用油,使营养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2、调料独特
在制作配料上,最能代表川味中麻辣烫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锅以厚味重油著称,传统汤汁的配制是选用郫县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汉源花椒为原料。先将牛油放入旺火的锅中熬化,在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酱红油后,加速炒香花椒,然后掺牛肉原汤,加进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姜,加川盐、醪糟和小辣椒熬制。
近年来,又出现了啤酒风味、酸菜风味以及海鲜风味等味型,不同的火锅品种,有不同的火锅汤汁和不同的调味料,数量可达30多种。此外,附属重庆火锅的味碟也很多,可用麻油、蚝油、熟菜油、汤汁和味精、蒜泥、蛋清等调制而成,将烫好的菜品蘸着吃,既调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3、吃法豪放
重庆火锅在吃法上独树一帜。
昔日的老火锅馆内,特制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浃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放与气吞山河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
如今的重庆火锅已现代化了,火锅汤由传统的红汤发展到红白汤、海鲜汤、药膳汤、酸辣汤等;出现了全牛锅、全羊锅、龙飞凤舞锅、狗肉锅、鱼头锅、鸭火锅、鸡火锅、山珍锅、粥底锅和冷火锅等。调味则出现了清油碟、麻油碟、干油碟、蒜油碟、茶油碟、蛋清碟等,美不胜收。在火锅的设备和燃料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吃重庆火锅的乐趣和豪放气派,只有身临其境,亲口品尝才能体会。
[编辑本段]重庆火锅的起源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
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麻辣火锅发源于重庆。大约是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毛肚火锅。
毛肚火锅的起源和由来,说法不一,它的由来和渊源,值得探讨。据老街坊说:毛肚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重庆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
至于纯粹地道的毛肚火锅,据老重庆们回忆,出现于民国十五年前后,发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纪门的宰房街(现长江大桥桥坎下)。当年牛贩子多从川黔大路赶运菜牛来渝,在南岸过夜,翌日早过江,将牛赶到宰房街宰杀。有马氏兄弟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开了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块”的制作和吃法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
据说,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战时期,较场口街边仍有一马姓老妪开一家专供应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锅,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论价(每匹二分钱)。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锅,毛肚的鲜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猪的下杂远胜一筹,赢得食客赞扬。
[编辑本段]重庆火锅的发展
由于重庆火锅的影响,四川各地的火锅逐渐兴盛起来,使得四川火锅的源流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四川火锅以重庆火锅为主流,各地火锅为支流一起汇合成一条美食之河。
随着岁月的推移,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四方。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等火锅大型品牌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有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14家。在2005年度全国餐饮百强的20强火锅企业中,重庆占到11家。重庆举办的“万人火锅宴”摆放火锅餐桌1000桌以上,绵延1.3公里,30多万市民集聚现场,10多万人就餐,可谓场面宏大、世界罕见。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上海,重庆火锅猛烈冲击上海滩;在南京,重庆火锅扎根大小饭店、百姓家;在深圳,“山城火锅”随处可见;在天津、昆明、贵阳、拉萨、西安……重庆火锅已流传全国,香飘四方。
远渡重洋 落户海外。
山城火锅,不仅香飘国内大中城市、边陲小镇,而且作为川菜烹饪文化远渡重洋,在日本和南洋落户。在港台,重庆火锅十分走红,在国外,如日本、美国、俄罗斯等,重庆火锅也有一定影响。我国专门派重庆火锅特级厨师许远明到日本去献艺,日本朋友十分的推崇,并且赞不绝口,认为毛肚火锅是“中国美食第一”,并称许远明为“毛肚火锅先生”。足见重庆火锅的诱人魅力和影响。目前,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已经有重庆火锅营业,生意兴隆。
[编辑本段]重庆火锅与成都火锅趣谈
当重庆火锅碰到成都火锅的时候,自然会有重庆和成都任何一种事物碰面之后所必然产生的比较和争斗。虽不如足球的“川渝情结”那样直观火爆,但于无声处,却暗有各式各样的差异和变化。火锅虽然都是火锅,但在前面加上不同的城市名称之后,自然也就有了各自的性格和脾气。而不同的性格和脾气,自然会碰出各式各样有趣的火花来:
第一碰:历史碰
重庆火锅历史悠久,并以此为骄傲。从当年江北码头船工们自创的陶炉煮汤料烹制毛肚等无人问津的牛下水开始,到小贩们担着挑子沿街叫卖的“水八块”简易火锅,直至被宰房街马氏兄弟于民国十五年正式拉入饭店,逐渐成为主食。并历经了“抗战”、“文革”等历史时期的演变,经由“脸盆火锅”、“镶火锅”等品类的变进而逐渐形成今日历史。悠悠乎乎也历经百年,故而,成为山城的名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这一轮碰撞中,成都火锅显然处于下峰。但是,成都火锅在嘴硬这方面倒是与成都人的性格是相符的。在明明处于下峰状况之下,他会说:火锅由来已久,老祖宗几千年前就以鼎煮食,那不是火锅鼻祖?再者,想当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早已摆出1550个火锅的千叟宴。那可是1796年的事。那阵你重庆火锅还在江边上陪船工们喝冷风呢!
有此一想,则四川火锅更愿意在泸州或宜宾江边上的船工们身上去找自家火锅的祖宗。此种状况,在巴蜀还未分家之前是没有发生过的。
而在面对历史这份遗产的时候,两地的火锅态度是迥异的。重庆火锅因为更看重和在意这个老招牌,而将历史背成了一个包袱,被老字号老传统老工艺等一系列“老”字束缚,虽也曾以“老灶”等概念杀出一片江山。但与成都火锅相比,则明显迟暮了些。后者不长的历史,反而成了轻装前进的理由。再加之成都深厚的川菜文化与火锅的兼容,则创造出了一大批在全国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火锅品牌,这些品牌都是由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新鲜火锅吃法作为支撑的。比之于重庆火锅“老三篇”的毛肚、黄喉、鸭肠来,成都火锅衍生出的火锅鸡、火锅鱼、鱼头火锅、肥兔火锅、牛筋火锅、龙马童子鸡羹锅、虫草鸭羹锅、海鲜火锅等品种口味和吃法各异的火锅。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刺激和影响着重庆火锅发展变化,使二者逐渐趋同
第二碰:文化碰
重庆人粗犷豪放,于是便有了创吉尼斯的直径达10米,宽积31吨,可供56人同时就餐的德庄大火锅。
成都人幽默机趣,便有了“猪圈火锅”、“赖皮鱼”火锅和光头火锅之类的搞笑好玩的火锅和名称。
重庆人处事耿直念旧,于是便有了流行数十年而不衰的老灶火锅。
成都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也就有了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各式火锅变种和衍生物。
巴文化深层凝重勇武豪放,表现在火锅上的精神气质也是“大江东去式”的,重庆火锅也相应的粗犷豪放,肉食多以块大片厚著称,白菜用手撕,鳝鱼不洗不切,血淋淋整条往锅里煮。连火锅店的名字也气壮山河,如“巴将军”、“刘一手”、“不醉无归火锅”等,听来颇有重庆气质。
蜀文化灵秀深邃,表现在火锅和饮食文化上,则颇有些“小桥流水”的意蕴。成都火锅店的装修和包装古朴雅致,而火锅的汤料和食品的炮制更为细致小巧。在成都,火锅被称之为“热盆景”,也与这种文化差异有关。而在店名选择上,也充分显示出蜀文化的特性,“皇城老妈”、“芙蓉国”、“狮子楼”等让人可感知一斑。
第三碰:口味碰
火锅最终是用来吃的。因此口味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巴蜀以外的食客来说,是很难在看似一模一样的“麻辣烫”之中找出什么差异的。但事实上,二者在口味上差异是非常大的,这就如同很多中国人美国人和俄罗斯人的长相那样,看着都是高鼻子大眼睛,但事实却有天壤之别。
重庆火锅起源较早,口味较厚,以麻辣见长,对麻的感受永远不及对辣的渴望,属酱香型。
成都火锅汤汁中名堂很多,即使最普遍的红味火锅,也以鸡、鱼、牛棒骨熬汤。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为主。
二者最大的区别不在于烫的食物是什么,而是汤汁上。成都火锅蘸碟调料主要是香油加蒜泥。而重庆火锅必加麻酱料。总体感觉,重庆火锅味道偏重,偏辣,成都火锅相对较淡,但追求麻辣的均衡。
第四碰:商业碰
与成渝两地的球迷在球场上争谁是“雄起”的发起者,谁又是“学起”的模仿者不同。成都火锅与重庆火锅的战斗决不是看起热闹实际却无关痛痒的口水仗,而是兵对兵将对将真枪实弹的搏杀。据专家估计,成渝两地每年各有100亿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果再加上正在升温的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简直难以想象。因此,两地的政府和业内人士对此都没有等闲视之。无论是在“西博会”“美食节”等正式场合还是在大街小巷的各式店铺的江湖地面,成都火锅与重庆火锅成为一对实力接近的竞争对手,在火锅市场上搅起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浪头。
九年前,成都人以其特有的应变思维,搞出一个火锅变种——“串串香”来,把刚刚在成都市场攻城掠地的重庆火锅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种烧烤与火锅结合产下的混血儿仿佛一枝短小而射速奇快的微型冲锋枪,有效地阻止了重庆火锅的攻势。重庆火锅当即以“江北老灶”为前锋,打出“正宗”的旗号,且使用较低的价格应对“串串香”一角一串的价格优势,结果活生生在成都市场上硬挤下一片天地来。而与此同时,成都一大批改良了的火锅新贵在全国冲锋陷阵时,忽然发现自家后院起火,于是索性也来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纷纷跑到重庆火锅的老窝里置地购铺,抢占高端市场。形成重庆抢占成都低端市场;成都拼抢重庆高端市场的场面。从热闹和影响来说,重庆火锅略占优势。但得势并没有得分,因为低端市场的利润率与经营业绩是远不能与高端市场相比的。前者费劲赚了吆喝,而后者悄悄得实惠。二者算是打了平手。
两地媒体和业内人士却不这么看,他们从对方的行动中看出了自己亟需改进的许多问题。这又显现出两地火锅的又一重要特征——围城效应。看对方,招招新鲜,样样生猛。而看自己,则危机四伏,十面埋伏。这种心态的结果,是两种火锅不断取长补短,并向同一个方向融合的趋势加快。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大批经过改良的重庆火锅新势力高举8632的旗号再一次杀入成都,此次进攻摸准了成都中高档火锅的命门,以荤菜8元6元,素菜3元2元的绝对优势价格,将成都火锅拖入火锅“微利时代”,成都火锅在惊呼狼来了之后,也不得不认同了市场的价值规律。
第五碰:污点碰
重庆火锅最大的负面事件莫过于2004年2月曝出的少数商家用石蜡做火锅底料的丑闻,一时之间在国内引起巨大的轰动,险些酿成“冠生园”陈馅做月饼和金华毒火腿那样的几颗老鼠屎打坏整个行业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重庆火锅免收锅底费的老油,在某些地方也受到过查处和罚款。老行规与国家卫生法规的冲突之处也不能小看。
成都人迷信“鸡要吃得叫,鱼要吃得跳”,于是便有了成都火锅中名声最坏的“生抠鹅肠”这一污点,据看过抠鹅肠的目击者称,店伙计将鹅踩在脚下,用刀在鹅屁股上割出一个洞,然后活生生将鹅肠抠出,其残忍程度令人不忍卒听。至于成都火锅里的各式青蛙、野鱼甚至保护动物等,也是亟需修正的。
总的看来,重庆火锅与成都火锅作为餐饮业中的两大流派,已各自长成参天大树。在彼此的碰撞和学习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并相互融汇着,并博收众多兄弟菜系的特征和长处,飞速成长着。谁也不知道100年之后的火锅是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的说,经过下100年的演化和历炼,应该比现在更好100倍,这不是奢望和不可即的理想,而是保守的推测。
[编辑本段]中国火锅之都
2007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中国火锅之都”称号。以“火锅之都”命名一个城市,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3月上旬,来自全国的8位专家组成的“中国火锅之都”考察认定组汇集重庆。专家组围绕重庆火锅的形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科学论证后一致认为,重庆火锅以其餐饮规模之大、就餐人数之众、层次之丰富、菜品之齐全、民俗风情之浓烈、文化积淀之深厚,在全国首屈一指。“中国火锅之都”重庆当之无愧。
⑶ 自带成都老街情怀的火锅店有哪些
成都本地几家最有特色的火锅店,吃货们,一定要收起来挨个去拔草!
“成都火锅”相比“重庆火锅”而言,更显其温柔,味道不似重庆火锅那么厚重,但更追求麻辣的均衡。 成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本地火锅店诞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皇城老妈,而是一家叫“热盆景”的火锅店。当年可是火的不得了,整个新南门几乎一条街都是热盆景的店。传统火锅在成都发展了这么多年,慢慢的口味也就大同小异了。现在比较正宗的像蜀九香、小龙翻大江、重庆谢记老火锅、龙森园、皇城老妈、川西坝子火锅……,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皇城老妈(二环路南三段20号)
“皇城老妈”因地处成都古皇城坝,老板娘被食客们尊称为“老妈”而得名,算是成都最高档的火锅店了。
老码头火锅(红星路四段51号二楼)
传说火锅店的前身是源于长江码头边的船工,川江船工的饮食习惯,塑造了码头火锅文化天然的干燥热辣。
小龙坎老火锅(东大街188号时代华章2层)
要说小龙坎有多火,想必大家伙儿是知道的,小龙坎老火锅自2014年问世以来迅速发展,它被网友誉为“火锅界黑马”。
三只耳火锅(成都市武侯区倪家桥路10号)
老牌的冷锅鱼火锅店,主打的是鱼头火锅,相比街边的河鲜自助自然更美味。应季的食材发挥着最佳的食用功效,五味的调和,阴阳的平衡,在这里得以实现。
川西坝子火锅(蜀兴西街16号)
成都非常受欢迎的火锅店,因为太火爆以至衍生出了各种冒名川西坝子,正宗的全名叫火锅摆在川西坝子,赶来吃的伙伴一定要找准。
又见·曾毛肚火锅(玉林南路15号玉林生活广场2层)
店面的装修是非常的漂亮,很通透很宽敞。正宗的四川火锅味,不太油,味也够,吃火锅就是要味好,味不好其他装修什么的再好都是浮云。这家火锅底料味很好,菜品新鲜,荤菜素菜感觉都新鲜。洗的干净。
成都蜀大侠火锅(上东大街6号春南商场2楼)
这家被成都吃货们称为“来成都必吃的火锅”蜀大侠火锅店,早因其醇厚地道的火锅和一系列让人拍案叫绝的招牌菜,成为成都火锅界的“当红炸子鸡”。
俏媳妇重庆老灶火锅(下同仁路支矶石街28号)
这家火锅店位于宽窄巷子西大门,装潢古色古香,市井风情浓郁。环境和服务也是很赞的。重庆火锅口味较重,搭配冰粉是不错的选择。
⑷ 什么是“热盆景”文化
热盆景文化是指对四川成都的火锅文化的泛称
⑸ 新密市热盆景酸菜鱼火锅店在什么位置
材料
淡水鱼1条,酸菜1袋,泡椒6粒,大蒜3瓣,生姜1小块,八角1粒,花椒1小把,干辣椒10条,香菜1根,腌鱼材料:蛋清1粒,淀粉1汤匙,料酒1汤匙,白糖1/2汤匙,盐1/2茶匙,白胡椒粉1/3茶匙
做法
1、将鱼平放在案板上,取一把锋利的快刀平着从鱼尾处片入鱼肉,贴着中间的鱼骨将鱼肉片下来,然后翻面将另一边的鱼肉片下来;将片下来的大片鱼肉平放在案板上,刀与案板呈45度的角度下刀,将鱼肉切成薄片备用。
2、在切好的鱼肉内调入所以腌鱼材料,用手轻轻抓匀,腌制15分钟。
3、将酸菜洗净后切成小条、大蒜和生姜切成片,干辣椒切成段。
4、锅内倒入比炒菜稍多的油烧至7成热,然后放入1半的花椒和干辣椒段呛锅,待香味出来后再放入八角、大蒜、生姜和泡椒和切好的酸菜一起翻炒。
5、待酸菜的香味炒出来以后,加入约1升的清水然后放入之前剔下的鱼头鱼骨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煮15分钟至汤变浓。
6、轻轻地倒下鱼片烫熟后即可熄火将煮好的酸菜鱼倒入一个大碗或砂锅内(建议使用砂锅,请注意附后的贴心建议)
7、将锅清洗干净,然后倒入少许油烧至7成热后放入另一半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后倒在煮好的酸菜鱼上,最好放上2根香菜即可。
小诀窍
1、制作酸菜鱼的鱼最好选用淡水鱼,肉质的口感会更好。
2、片鱼的时候刀一定要快,事先最好先磨磨刀,事半功倍。
3、腌制鱼的时候加蛋清会让鱼肉吃起来更嫩滑,但是也有个小缺点就是会使汤汁稍为混浊,如果大家有好的办法,请讲出来和我分享哈;而加一点白糖,我觉得会让肉质吃起来更鲜美。
4、烫鱼片的时候一定不要烫太久,看到变色了大致就差不多,时间长了肉老了也就不鲜美了。
5、建议选用砂锅来盛装的好处就是:吃过之后的汤汁和酸菜往往会剩下一些,第二天买块豆腐回来放进去一煮,又是一道很美味的菜哦!
6、最好热油倒在酸菜鱼上会让菜更香,如果你不喜欢太多油,也可以省略这一步,但我还是很推荐这个步骤哟,很香呢!
⑹ 成都火锅资料和起源,做法
成都火锅简介 火锅,由重庆传到成都后,风格和内容又得到进一版步的丰富和发展。成都火锅权,火源清洁,底料配方多样,口味由单一的麻辣味演化出鸳鸯火锅,三味、四味火锅,以及具有滋补功能的药膳火锅、鱼头火锅等。最近几年,又在火锅的基础上派生了“串串香”。“串串香”经济、方便,也受到成都百姓的欢迎。 成都人吃火锅的历史悠久。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描写的“金垒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漂,鲜以紫鳞”,实际上就是一种家庭小火锅。 成都火锅过去多在家庭中使用,发展到社会上,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成都火锅从被称为“热盆景”的单纯麻汤一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羊肉火锅、啤酒鸭、蘸水鱼、菊花等10多个花色品种,其势头不亚于川菜馆,可以说是遍布大街小巷,无所不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