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植搭配
⑴ 冬季景观植物的配置
冬季景观植物配置标准:“先高后低,先内后外”
“点景大乔木、贵树——中等大乔木——其它小乔木——大灌木、球形植物——小灌木及地被灌木——时令花卉——草坪”
五层植物分层配置,彩色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丰富。
第一层:高7-8米、胸径20公分以上的大乔木
第二层:3-6米高的中乔木
第三层:1-3米高的小乔木、大灌木、球形植物(最易形成满足视线范围内绿量)
第四层:1米以下地被、小灌木(可成为最有特色、层次最丰富的部分)
第五层:0.2米以下草坪、小地被
(二)不同花期植物配置
春季白玉兰、迎春花、樱花;夏季紫薇、合欢、广玉兰;
秋季月季、一串红及变叶木;
冬季常绿针叶林。
各季植物配置得当,可显出四季花开不绝。若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红叶李、鸡爪槭配置在一起,观赏期可延长半年。石榴、紫薇、夹竹桃配置,观赏期长达5个月。梅花花期短,盛花期仅两周,若配植一串红、菊花,就可改变景观。
⑵ 一个完美的庭院,绿植如何搭配
庭院植物搭配基本原则:
1、种类不宜过多
庭院植物搭配的种类不宜过多,一般以2~3种为主,再选用其他3~4种作为搭配;疏密程度不宜过满,应适当地留有空间以便后期修剪养护。
2、种植分层次
庭院植物种植上要有高低层次之分,以及采用习性互补的种植方式。比如上层选用高大喜阳的乔木,下层选用喜阴的灌木、花卉和地被类植物,以便存活。
以上就是庭院植物搭配的两大大基本原则,当然对于整体的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我们不仅仅需要从植物本身角度来考量,更需要有原则,可归结为艺术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怡人性原则、私密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五大块。
庭院植物景观设计五大原则:
1、艺术性原则
庭院艺术性,主要通过植物搭配营造个性化设计,既可以通过单一植物的大面积种植也可以通过具有特色形状或色彩的植物来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空间。
在植物搭配上,需要统筹考虑,要顾虑到庭院景观的层次性,可通过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类植物,营造出具有层次感的视觉空间。
还要考虑到植物的色彩搭配,由于大多数庭院的空间不是很大,颜色不宜过杂,布置不宜过满,故而可以同一类深色乔木为主基调,再配以相对较浅的小乔木为辅基调,适当添加灌木花卉等浅色调加以修饰,营造出进深感,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在花卉植物的选择上,不仅要注意颜色搭配,还要注意花香能达到让人赏心悦目的,从而拉近人与植物的亲近性。
不同植物的选择能营造出不同风格的庭院,例如以竹子为主的古典庭院、以修剪整齐的灌木为主的欧式庭院、以各种花卉植物搭配为主的现代庭院。
每种风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风格定向需依据业主的喜好以及建筑的风格来判定。
2、经济性原则
庭院经济性,主要指庭院所种植的植物。
需从三个阶段全面考虑:
前期的设计阶段:设计前要与业主反复沟通,确定好最终的方案后再施工,避免方案改动所造成的成本浪费。
中期的施工阶段:原有植物尽量不改动,然后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设计,争取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丰富的景观效果。
后期的维护阶段:由于小庭院的空间有限,所以植物要选生长速度慢的且易于修剪的。
3、怡人性原则
私家庭院面对的人群相对固定,它不仅是业主健身散步、娱乐聚餐的场所,也是业主经历一整天快节奏的工作后放松身心的场所。
午后躺在庭院的躺椅上,感受微风轻抚脸颊的凉爽;饭后活动时修剪花枝,体验庭院劳动的惬意;夜色朦胧时,享受烛光晚餐……
庭院的怡人性是在为业主提供一个舒适生活空间的同时,把私密性与安全性也考虑在内。这就要求设计师根据业主的喜好,把握好每一处的设计内容,营造出完善的怡人空间。
4、私密性原则
私密性是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基本心理要求,可以以大乔木与繁茂类的小型乔木作为外界视线遮挡物,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围墙,使庭院更具私密性。
5、安全性原则
庭院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从业主的心理安全习性出发,借助植物与外界的遮挡力,营造出一种“我看得见你、你看不见我”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设计要素出发,由于庭院的空间性小,与人接触的距离相对较近,所以在植物的种植上要选择安全性高的植物。
比如:像夹竹桃这类有毒的灌木就不宜出现在小庭院中;有小朋友的家庭不能过多使用带有针刺的蔷薇类植物,避免小朋友受伤;若遇有患哮喘病的业主,便不能种植带有飘絮类的植物;另外还要考虑业主是否对某种树种过敏,设计时尽量避开。
以上就是庭院植物景观设计五大原则和相关植物搭配小技巧
⑶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导语:同一植物,它们的花卉、果实、树干等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观赏效果。下面是,欢迎参考!
1.适应自然,合理利用空间
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变化规律,地形起伏有缓有急,水域变化有曲有直。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要充分做到人工与自然的结合,要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审美习惯相协调。植物配置时要兼顾远近、高低和曲直,使植物的设置错落有致,乔木、灌木、花草、果木、藤类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一种层次感。同时,除了种植常绿类的树木,还要有季节性植物,使植物四季景观丰富多彩。
2.注重色彩配置
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生长习性和形态,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除了利用不同植被,还要运用植被的不同部位。同一植物,它们的花卉、果实、树干等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对植被的部位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实现色彩的合理配置,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3.遵循植物习性配置植物
3.1乔木配置。绿化中的'绿地主要是应用乔木,合理利用乔木可以很好地划分层次。利用丛植、群植等形式可以对空间进行分割,形成一种层次感。乔木的树形、群状的合理布置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观赏地点和路线上欣赏到各异的景象。
3.2灌木配置。园林中的乔木、草坪和水域是相互分离的,要想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和谐的一体,可以充分利用灌木。布置灌木时,要通过植物的姿态和季节变化等布置灌木的层次。
3.3花卉配置。花卉色彩艳丽、花香浓郁,是绿化中的主要装饰植被。在布置花卉时,注意形状的规范性是必要的,但是也应多采用自然栽种式提高自然情趣。
3.4攀援植被配置。以上植被对较低空间的绿化美化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较高的空间却难以到达。此时,攀援类植物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攀援植被生命力旺盛,叶茂花密,成活率大。它可以攀爬到较高的建筑物体上,形成立体景观。
4.遵循经济性原则
不合理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仅不能起到好的绿化效果,而且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很差,所以,植物配置要遵循当地实际和规律,种植易成活、好养护的植被。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绿化美化功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