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素仁格盆景

素仁格盆景

发布时间: 2023-07-19 03:41:56

A. 新“素仁格”盆景

“素仁格”盆景传达的是一种自然艺意,而不是提供一件具体的造型样板。该盆景的艺术思想本源是自然造型法则,其表达方式有古代文人画中树的仪态,但绝非画中造型的照搬!因此,“素仁格”盆景不是一律的瘦高细长,也不是一律的跌枝拖长,应灵活多变,自然清新!

B. 盆景的大师

韩学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筑《缘园》、《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园地。受地方盆景氛围影响,自幼已对盆景产生兴趣,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动手参与种植,以自娱自乐、增加生活情趣为目的,盆景创作喜欢自己动手,想弄些有点个性的东西。不拘题材,丛林、附石、树桩、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对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后做的两个附墙式榕树盆景《生存》、《适者》,表达了岭南地方多见的榕树飞榕的顽强生长状态,构思造型都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选材不拘一格,形态多样,具较明显的个性,近两三年投稿《花木盆景》杂志数编山松盆景内容的稿件,把自己对山松盆景的过程心得体会作了表述。 郑永泰,1940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自幼爱好颇多,特别喜欢花卉盆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运输经营管理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于盆景栽培、创作和研究工作,对境内外诸多不同风格的盆景作品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在坚持岭南盆景蓄枝截干制作技艺的前提下,博取众长,认真实践,逐步形成了技法严谨细腻,讲求内结构线条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个人风格。2000年创建欣园盆景园。现担任广东清远盆景协会会长。
在创作理念上,不偏树种贵贱,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无论松树类、杂木类、山水类盆景制作都有较深的体会和扎实的基本功。特别对马尾松盆景的创作,经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逼芽控针的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 应国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从事竹木制品生产及竹木工艺雕刻等工作,历时40余年。1980年起创办私营企业,现为宁波市应氏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国平从60年代起由喜爱到收藏历代名家书画、古董,逐渐提高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同时开始养护制作盆景,尤以柏树盆景见长,他善于把古代书画和雕刻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盆景制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国画风特色。70年代后期应国平开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后又发展建立应氏盆景园艺场,收藏各种规格质量上乘的柏树桩素材,盆景园规模:占地20余亩,有柏树桩素材1000余棵,各种规格的柏树盆景200余盆,其他松树盆景80余盆,杂木盆景60余盆。 魏积泉,男,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集美航海专科学院;现为厦门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付会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付会长;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长;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魏积泉先生从1980年开始爱好盆景艺术,从1990年开始赏石收藏,投入大量资金收藏、创作盆景、赏石作品,现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赏石精品60余件,其藏品经常在各类书刊发表。并积极参与各项盆景、赏石界活动,即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动中国盆景事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盆景事业的新生力量;其创作的作品,树种选材广泛、作品灵巧明朗、技法细腻、构图生动,既有苍劲雄奇的力作,也有潇洒灵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丰富浓厚的功底;其培养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画;其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清新自然,景观动静相宜,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所收藏的各类赏石,品种多样,形、质、色具佳,多为精品。有不少赏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国展览中荣获大奖。给盆景界、赏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贺淦荪
192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美术副教授,擅书画、工艺美术和艺术理论。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花木盆景》杂志名誉主编等职。
贺淦荪先生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于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和盆艺理论以及盆艺教育诸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理论上,提出“要以文艺思想、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指导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论;著有《论盆景艺术造型》、《论动势盆景》、《论树石盆景》等系列专著,并在专业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任《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大观》、《中国盆景学术论文集》编委,并被指定撰写《中国农业网络全书》园艺部分有关文章。1984年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至今。
在造型上,创立“动势盆景”(系列)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内外盆艺界的认可和赞同。代表作有《群峰竞秀》、《秋思》、《风在吼》、《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均获全国最高奖(其中《风在吼》获海峡两岸盆景展金奖、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金奖),并分别载入《亚太展》专辑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艺术特色是:广学博采,有所取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被誉为是“激情与理念合壁,民族与时代并重”的现代中国盆景。新作《海风吹拂五千年》博得国际盆景界好评,被誉为“最具真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的作品。
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根艺展、学术讨论会和盆景研究班、培训班教学活动。先后任全国盆景展、全国根艺展专家评委,并任“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评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职。为全国盆景事业培养大量盆艺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C. 素仁是谁呀

素仁抄 (岭南派风格创始人之一) 佛教界大师,广州海幢寺主持。
风格: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多仿倪云林和八大山人画意,干条清瘦,因树取势,不求枝茂,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耸型”盆景。

D. 杂木盆景 [更多关注杂木盆景]

杂木,画论也称杂树,泛指除松、柏、杉、柳外的多种树木总称,盆景界有时也将柳归入杂木。 顾名思义,杂木盆景因“杂”而种类繁多,不同树种间的生理特征和生长特性诸多不同,因而具有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和造型空间。多种多样、内涵丰富的造型和枝法,加之春意盎然、华盖浓荫、繁花硕果、铁骨寒枝等不同表现手法,使得杂木盆景充分体现了中国盆景所具有的多种多样、诗情画意、追求内涵意境的民族特色。中国盆景走向世界,回归起源国的应有地位,杂木盆景更具优势、更具竞争力和说服力。但纵观近些年来,相对于境外松树的大量涌入和柏树丝雕热的升温,杂木盆景似乎受到冷落,虽然去年在泉州举办的中国杂木盆景研讨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的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必须引起更多关注。缓乱闹
杂木盆景的杂还在于其造型和枝法多种多样,有点复杂,而又大都生长迅速,容易走形,培植制作、造型保型难度较大。而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首先必须具有符合美学法则的自然美的形象,然后才谈得上内涵意境,也就是意象。如果缺乏对不同树种生理特征和生长特性的了解,以及对造型章法、枝法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就算得到优秀的桩头素材,并有着很好的意象构思,相信也难以准确地塑造艺术景象,而作出理想佳作的。多年前笔者曾经见过的一些九里香、福建茶、红花�木、对节白蜡等上乘桩材,至今多数未见作品露面,相信其中定有因培植不当或造型枝法上的欠缺而出不了成品的。未能掌握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加之缺乏交流、探索和实践,未能掌握造型枝法技艺,直接影响了杂木盆景的发展。
盆景艺术“师法自然”,相信“云片式”、“两弯半”等规则式盆景起初也都来自自然,片状和有规律弯曲的树木形态自然界原来就真实存在,但局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审美取向和需求等原因,使造型枝法过于单调和匠气,呈现模式化而成为传统。当今盆景艺术普遍运用的自然式造型和枝法技艺,其形式和内涵都已非常丰富,只要遵循盆景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对各种造型形式和制作枝法认真探索理解,互相交流学习,不断实践掌握,相信会有效地增强培植制作的信心和技能,提高杂木盆景的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多杂木盆景的佳作而推动杂木盆景的发展。
杂木盆景的造型多种多样,若以株数多寡划分,可分为单干、双干、多干,其中多干又可分为独头多千、连根多千、合栽多干、过桥多干:若以干型姿扰罩态划分,则可分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临水、抱月、回头、附石、挂壁,以及不定型的奇特怪桩:若以树姿观赏效果划分,也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观骨(寒枝)。还有人将其分为古榕格、红棉格、素仁格等样式。
杂木盆景造型的重点,是塑造根、干、枝、叶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造型,这个“型”要尽量做到立意鲜明,构图新颖,枝法细腻,能给人以清晰明确的自然美视觉享受,而又富有内涵,既要好看,又要耐看,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基本要求是:根盘裸露或半裸露于盆面,粗根清晰,并分级交错四方延伸,与干型协调;根基隆起而有坑稔,干身老辣,过渡自然,取合适度:树冠轮廓错落有致,富有变化;枝托出位合理,各级分枝有起有伏,疏密有致,与横角枝叶分布相衔接;枝片层次分明,片中有片;结顶流畅,顺乎自然而生动。
树干是造型的基础,干型确定之后,要靠枝托调和创造整体效果。枝托的造型布局服从整体造型布局的要求,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枝托表现形式。画论中杂树的枝形一般是“枝有丁香枝、鹿角枝、螳螂枝陪前、蟹爪枝”和垂枝。杂木盆景的枝形更加丰富,比较常见的有鸡爪枝、鹿角枝、飘枝、跌枝、拖枝、垂枝、风吹枝、平展枝、自然枝、蟹爪枝、风车枝、云片枝、舍利枝、回旋枝、点缀枝等。造型中的不良枝形(忌枝)有脊枝、腹枝、门闩枝、腋枝、单边平行枝、霸王枝、顶心枝等。
枝托的枝法是杂木盆景造型的重点,掌握枝法技艺,往往是创作精品的先决条件。只有熟练的枝法技艺,才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造型寓意,精益求精。而岭南盆景近树写实,“蓄枝截干”的制作技艺、表现形式多式多样,“师法自然”,内涵丰富,在杂木盆景的制作上可以说是最为成功,也最具代表性,并正逐步形成理论支撑,具有较明确的可操作性。它既是岭南的,更是中国的。笔者以为应该排除流派观念和地域局限的影响,把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枝法作为制作杂木盆景的基本枝法全面推广。也许有人会认为,岭南地区因为环境气候得天独厚,树木生长迅速,适宜“蓄枝截干”枝法,其他地方气候环境不同,方法虽好,难以学习。其实,近些年来,岭南以外不少地方的杂木盆景作品,也在采用“蓄枝截干”枝法,有的作品还相当不错,但较多相对成型的作品,有些素材原本也很好,只是尚缺乏基本功,未能准确造型定位,枝法也尚欠火候或不得法,难以成为佳作。诚然,岭南盆景自身也处在创新发展之中,“蓄枝截干”枝法将随着推广,不断充实完善,而更好地促进岭南盆景的发展。
“一景方成已十秋”,造型制作时间长是盆景艺术特征之一,也是体现盆景艺术价值的一个方面。在岭南地区,一件成功的杂木盆景作品,从素材到成熟,一般需要十至十五年的时间,在生长期比较短的地方,时间会更长。日本和台湾的杂木盆景,多数从小苗培育,很多作品年功都在几十年以上。想创作出理想的佳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讲枝法,只想快出作品,定当适得其反。同时,科学的培植方法,可加速树木的生长速度,如台州三角枫的育苗培植,可能比岭南更快,就是因为科学的培植方法。另外,在实际制作中,除尽量发掘地方树种的生长优势外,对“蓄枝截干”的枝法可结合树种和地域具体情况及传统枝法,把以剪为主的方法适度掌握调整,剪扎并重,有些枝条也可以扎为主,以便有效地缩短成型时间。但总的来说,认真了解、熟悉和掌握枝法技艺,一开始就把造型形式、出托位置定;隹确,少走弯路,并勤于操作实践,科学培植,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则是成功作品缩短成型时间的最有效途径。
盆景作品的艺术生命过短是中国盆景必须正视的问题,这在杂木盆景上尤为突出。有的作品成熟时间并不长,或许刚在展览上出现过,就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残缺出不了厅堂,甚至烟消云散,“功成身退”了,作者的失落感可想而知。有些素材其实“功尚未成身已先退”,笔者就见过几百株已嫁接成功的红花�木野桩虽已栽种多年,但优秀桩头却几乎全部偏枯老化,要出成功作品希望渺茫,深感可惜。这种情况困扰着很多杂木盆景爱好者,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信心。岭南盆景原来有四大杂木树种,除九里香乃深受追捧之外,对最具制作寒 枝特色的雀梅和榆树的兴趣则大减,而树姿极美的福建茶也已少有人问津。上述情况,对杂木盆景的发展无疑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兴趣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我们的培植和养护管理过于粗放,缺乏科学辩证的方法以及认真严谨的态度,这也应是我们学习境外盆景的一个主要内容。
杂木盆景树种多种多样,不同树种间生理特征和生长特性差异很大,如杜鹃喜偏酸性土壤,石榴则喜偏碱性:黄杨喜偏阴,紫薇喜强阳:赤楠喜湿润,九里香喜干爽;相思、榆树重剪翻盆宜在大寒前后,福建茶和山桔宜过清明时节;多数树木树液输送管道(水路)纵横交错,根干整体相互协调,但雀梅、红花�木等水路纵向各行其道,根干对应分明,局部失调,都可能造成失枝;有的树种如三角枫、榆树等愈合能力很强,截口皮层会较快增生形成“马眼”或完全愈合,而有的树种,如雀梅、赤楠等愈合能力差,截口下端如没留足枝叶拉动,就会因水路不畅而很快退缩。所有这些,假若在培植和养护管理中,没有很好地了解掌握和尊重不同树种自身生长特征,针对性地科学培植、养护管理,而老停留在泛泛的粗放管理层次,就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如土壤、水肥、修剪、翻盆、病虫害防治,乃至装卸运输各个环节的操作失当,均可能导致失枝、烂根、偏枯而影响造型甚至夭折。
相信有的人会把杂木盆景艺术生命短归咎于杂木树种的自然生长寿命短,其实大多数杂木树种自然寿命都很长,除了极个别的树种外,被认为最容易退枝腐干的黄荆、山指甲、雀梅、福建茶等,其自然寿命也都在百年以上,养护管理得好,保型改作而传代传世应当不成问题。笔者的一株1975年培植的福建茶,一直在盆中养护,于近几年送给朋友,至今从未发现退枝现象,生长良好。当然,若从纯收藏的角度或个人偏爱出发,选择寿命长、生长较稳定的树种或者某些特定树种,也应是明智的:如以赢利为目的,奇货可居,则另当别论;但作为培植制作,作为艺术追求,则应尽可能不分贵贱,随缘取材,因材制宜,尽量采用更多品种的素材,争取开拓新的地方树种,让杂木盐景更加丰姿多彩,以展示大自然真善之美,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愉悦和享受。
盐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盆景成型后,制作并没有结束,需要更加小心的养护管理、保型或改作,进一步精化、完善、完美,显示年功。杂木盆景生长快,一年能多次不断萌发,不定芽多,新陈代谢快,而树性又各不相同,不定因素多,没有松柏类盆景那样相对稳定,因而成型后的养护管理比松柏类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也显得更加重要,稍不留神,往往就会使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杂木盆景根系细密,叶片多,叶面大,蒸发快,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相对较大,而成型上盆后,盆中土壤较少,根系容易挤压成团,导致发育受阻,细根相互盘绕积聚于盆底和盆壁四周成草垫状(俗称“草鞋底”),根团中间则泥土板结,导致发育不良。若简单地采用少浇水、少施肥、少翻盆换土控制生长的办法来保型,或再加上修剪不当,势必造成树势持续减弱,病虫害也会乘虚而入,严重时就会失枝、致残,乃至萎缩。所以,杂木盆景成型后的养护管理,必须以科学辩证的态度,针对不同树种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适时翻盆换土,合理水肥供给,适时适度修剪整型,认真处理好生长养护和控型保型的关系,首要是养护,只有养护好才能保型,养护保型才能传代。
杂木盆景上盆,一定要选用既松疏又透水保水性良好的土壤,并视树种和生长状况,一般小盆和花果类一、二年,大盆三、四年就应及时翻盆换土。翻盆换土不同于松柏类,应宁勤勿疏,如树势过于衰弱,还必须及时更换或套上大盆,严重的要地栽复壮。杂木盆景成型后配盆宣以大小适中略为浅色的釉面盆为佳,以利于观赏,但若非送展或观赏需要,平时可选用偏大一些的盆,养护管理会更加顺当。
成型盆景水肥只在于维持树木生命活力,并不在于生长造型,既要保持树势,又耍避免不断生长而变形,所以必须科学合理。平时盆土除非为促使花芽分化而需严格控水外,应经常保持湿润或偏干,不能过干影响生长。在施肥方面,除像黄杨、赤楠等以观叶为主的树种外,一般不宜施用氮肥,可选用养分比较全面的饼肥、鱼肥或长效复合肥。在春季萌发期,应控制少施或不施肥,以免生长过快,节间过长而变形;夏季光合作用强,可间中略施薄肥,保持树势旺盛;秋季树木要积蓄养分;隹备过冬或孕育花果花芽,可以磷钾肥为主,适当多施:冬季树木休眠,生长停顿,则忌施肥以防伤根。
成型杂木盆景的修剪应以疏剪轻剪为主,除果树盆景外,可在生长期经常进行,主要是控制枝梢徒长,剪除霸王枝、老化过弱的内膛枝,及时抹除丛生芽及腋芽等不定芽。对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还应特别注意控制顶梢的生长,防止结顶过高过重对留作枝托更新需缩剪的霸王枝或徒长枝,则必须按保型需要,对树冠树梢整体同步修剪,否则,个别保留的枝段可能退缩。如需要改作重剪,除紫薇等个别树种外,只能在树种萌发前或结合翻盆换土同时进行。杂木盆景的保型还可以使用矮壮素等生长调节药物,但应严格掌握用量和方法,若浓度过大,会造成生长停顿而萎缩。
观赏寒枝是杂木盆景的艺术表现特色,以岭南盆景“脱衣换锦”表现手法最具代表性。但杂木盆景应尽量表现树种的自然个性特征,除果树和梅花外,紫薇、杜鹃、三角梅以观花为主,榕树除板根和蔓根外,还是以观叶为佳。当然,大多数杂木盆景均可摘叶观赏寒枝。摘叶观赏寒枝虽能促进树木新陈代谢,是保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也过多消耗体能,故成型杂木盆景摘叶参展观赏不宜过频,就算雀梅、榆树、三角枫、相思等萌发力很强的树种,一般一年摘叶也不要超过三次,以免削弱树势。有些较优秀的精品,频频修剪摘叶参展,使盆树过度疲劳,元气大伤,个别好几年难以恢复,甚至有因此致残夭折的。所以作品参展应视其状态,提前半年以上做好准备,特别是需要摘叶或换盆的,更不能过于勉强,且装卸、运输一定要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成型杂木盆景上盆后因根系局限和缺乏地温地气调节,对气候适应力减弱,加上不同地域的树种间差异很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冬季,除要预防盆土冰冻之外,气温降至5℃以下,对九里香、榕树、福建茶等南方怕冷树种,要进大棚温室,在南方也要覆盖薄膜,以防冻伤;在盛夏,一些偏阴性树种,如黄杨,杜鹃等,要适度遮阴,特别是高温时节,要采取措施防止盆面盆壁温度过高,烧坏根系,对修剪摘叶后裸露面积较大的枝干,则要防止局部皮层因暴晒灼伤而死。
杂木盆景的养护管理和造型枝法技艺需要进一步普及,可以通过举办杂木盆景展览、现场演示、专题研讨会、作品点评、报刊杂志宣传介绍等,互相学习交流,认真探索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共同提高制作水平。但因杂木盆景的造型枝法绝非一日之功,一枝一托的造型也许就需几年时间,整体造型时间更长,最直观有效的现场演示只能局限于修剪保型或简单改作,除非从裁桩培育开始,对造型制作的每个阶段,或某一枝托的造型过程,制作视频影像资料并建立档案,待成型之后加以整理,再以电化形式进行交流,讲解演示。这对年纪较轻的爱好者来说并非难事,应当引起重视,及早提倡推广,结合技艺演示培训,以便尽快造就一定数量能做、能讲,善于表演,最好能’瞳外语的年轻造型技艺表演专业人才,更好地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以便世人能更好解读、认知中国杂木盆景、制作中国杂木盆景。总之,只要对杂木盆景更多关注,相信会有更多的办法,更有效地推动杂木盆景的创新和发展,让中国杂木盆景更加光彩夺目。
(编辑/刘少红)

E. 素仁格盆景是什么意思

岭南派盆景的代表人物之一寿仁和尚,其作品风格清疏、挺秀而孤雅,别具画意。

F. 素仁格盆景是什么意思

“素仁格”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广州海幢寺住持陈素仁创立的一个典型个性风格盆景作品形体,后人冠以"素仁格”称谓,是岭南盆景的一个重要内容。“素仁格”表达的是佛家的空寂修为禅意,技艺采用的是“多一枝觉多,少一枝嫌少”的疏简适度手法,树形瘦、高出托、构图简、枝权疏、大留白,是“素仁格”的显著特征。

热点内容
山治和紫罗兰是哪集 发布:2025-02-07 17:03:41 浏览:107
鲜花相筐 发布:2025-02-07 16:47:01 浏览:744
池州花语 发布:2025-02-07 16:42:39 浏览:703
七夕好难 发布:2025-02-07 16:29:47 浏览:207
郁金香作文300字题目 发布:2025-02-07 16:26:56 浏览:329
玉兰花钻石画 发布:2025-02-07 16:14:26 浏览:55
盆景采挖器 发布:2025-02-07 16:12:01 浏览:727
樱花妹跳舞 发布:2025-02-07 15:55:19 浏览:168
二月十四情人节图片 发布:2025-02-07 15:45:03 浏览:66
情人节没有钱怎么办 发布:2025-02-07 15:31:44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