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弯柳盆景

弯柳盆景

发布时间: 2023-07-22 09:20:20

⑴ 广东有什么树种适合做成盆景

人们除了喜欢在家中养一些漂亮的花卉以外,也有更多的朋友开始爱好盆景。在养盆景初期更多的是野外挖掘一些有自然造型的树桩,后期再经过养桩和技艺加工,逐渐制作成优美的盆景。那么在野外都有哪些树种适合做成盆景来观赏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制作盆景常用的野生树材。

⑵ 花木盆景的制作过程

树木盆景是选用观赏树木的幼树或老树桩,经过培养、艺术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致的盆钵中制成的。

它的制作艺术,最要紧的是掌握各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姿态美、风韵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葱郁苍劲,梅桩的古雅幽芳,榆枫的质朴苍古,绿竹的潇洒秀丽,雀梅、黄杨的枝朗叶密等。

树木盆景的栽培、制作与管理,是一项既富有艺术性,又富有科学性的细致工作。

一盆造型优美、耐人欣赏的好盆景,是经过艺师巧匠美学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构成的,还要通过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它生长茂盛和姿态优美。

树木盆景的制作管理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种选择、树胚培养、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养护管理等。养护管理又包括:放置场所、浇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换土、病虫害防治等。

1.树种的选择适宜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盘根错节、枝密叶细、姿态优美、花果艳丽者为佳。同时,要求具有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生物学特性。

我国树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五溪苏灵著《盆景偶录》中记载树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

七贤:黄山松、璎珞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南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树木盆景选用的树种,有许多还是我们现在制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断引种发掘,适宜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种之多,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松柏类:日本五针松、黄山松、黑松、锦松、柳杉、水杉、水松、桧柏、偃柏、金叶桧、翠柏、铺地柏、绒柏、线柏、璎珞柏、刺柏、罗汉松、紫杉等。

杂木类:榔榆、黄杨、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树、福建茶、柽柳、小叶女贞等。

叶木类:三角枫、红枫、银杏、构骨冬青、凤尾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苏铁等。

花木类:山茶、茶梅、金雀、贴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鹃、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类: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弹子、胡颓子、紫金牛、老鸦柿、柿、枸杞、珊瑚樱等。

藤本类:凌霄、常春藤、络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树桩的采掘与培育树木盆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繁殖育苗和采掘树桩。前者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树苗,进行自幼培养,造型比较自由,树木枝干的粗细比较匀称,但费时较长;后者从山野挖取多年的树桩,因材处理,进行培育加工,可以大为缩短时间,常常还可选到形态自然优美、古雅朴拙的老桩,制作成盆景佳品。缺点是受到树桩固有形态的限制,主干与侧枝之间的粗细比例不易匀称。此外,有些珍贵树种如五针松、枷椤木、红枫等,在山野采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树苗。

关于繁殖育苗技术,在许多园艺书籍中均有介绍,本书不再赘述。这里将树桩采挖与培育方法作一介绍。

采挖树桩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否则难于成活,更难于成品,既浪费时间、人力,又浪费了自然资源。

选择采掘的树桩,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关于树种的选择,前面已有介绍。至于树龄,以年久桩老者为贵,但也须长势旺盛。树桩的形态,不要一味追求怪异、象形(象形并不是盆景艺术的选择标准),

而以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的特点为佳,特别应注意根部和主干的形态。树桩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于成活和便于加工,又适于上盆和陈设。有些树桩虽存在某些缺陷,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要可以加工弥补,仍然可以取用。

采掘树桩的时间,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以初春化冻,树木尚未萌发之前为宜。深秋、初冬采掘也可,但冬季养护较麻烦,尤其在北方,须进温室养护。至于寒冬腊月,由于土层冻结,采掘困难,且易伤根,故不太适宜。采掘树桩的时间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树种的习性来决定,对于不耐寒的树种,宜在3~4月份间采掘,以免遭受冻害。

在采掘时,一般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侧根和须根。

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则宜适当多留些主根,否则不易成活。树桩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干并短截,其余全部剪去。萌发力弱的常绿树种,如松柏类等,不可将枝叶剪光。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山野采掘的树桩,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要制成盆景,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称做“养胚”。有些盆景爱好者,急于求成,将刚采掘的树桩栽进较浅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悬根露爪,试图一气呵成盆景,结果多难于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谓欲速则不达。

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或采取泥盆栽植,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栽植

要适当深埋,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主干较高的树桩,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栽后要浇一次透水,并用少许稻草盖在树桩上,以保持湿度。夏季高温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

冬季要围以草帘,防止寒冻。平时要注意水分补充,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以防止造成烂根现象。在天气干燥时,最好常往叶面上喷水。要使树胚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树桩,根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稀释后再用。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以免消耗养分。还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则会影响新芽的抽生或导致病虫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一般保留日后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备用芽)

,其余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长出无用的枝干。

待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可作进一步选择,剪去不用的枝干,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促使腋芽萌发侧枝,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3.树胚的加工造型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一年后即可进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胚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

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如选用松树为材料,就宜于表现其主根的苍劲与挺拔,枝叶平整展开呈云片状;柏树就宜于表现其主干古拙奇特,枝叶呈团簇状;梅花造型则宜疏枝横斜;迎春则宜垂枝拱曲;……这是从树种的自然特性来考虑的。

此外,还要从树桩的固有形状来考虑,如有些树桩的主干挺直,可顺其自然,作成直干式;有些树桩主干自然弯曲,适于作成曲干式或悬崖式;有些树桩主干枯秃,则宜于作成枯峰式的……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一般对于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

对于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枫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树木生长快,适于修剪造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较慢,适于攀扎造型。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别,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苏派则用“粗扎细剪”造型法;徽派则采用“之形弯曲”造型法;川派则采用“方拐”或“掉

拐“法造型等等。我们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常常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1) 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

金属丝扎法:该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时稍有麻烦。最好是用经过火烧的铁丝,但通常用的是较经济的铅丝,根据所攀扎枝干的粗度来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金属丝一般选用12~24型号,对号使用。

铁丝粗度选用表

铁丝12号14号16号18号20号22号24号

枝干直径15毫米10毫米6毫米4毫米3毫米2毫米15毫米A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

如要将枝干向右扭旋下弯,金属丝则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注意边扭旋边弯曲,才能使金属丝紧贴树皮,同时枝干也不易断裂。用力不可过猛,以防损伤树皮或扭断枝干。对石榴、红枫等一些皮薄易受损伤的树种,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干,然后再攀扎金属丝。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复的金属丝缠绕时,须注意缠绕方向的一致,尽量避免交叉。

棕丝攀扎法:是我国盆景传统造型方法。

它的优点是:棕丝与枝干颜色调和,加工后即可供欣赏,并且不易损伤树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难度较大。一般先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

棕绳,将棕绳的中段缚住需弯曲的树干下端(或打个套结)

,将两头相互绞几下,放在需要弯曲的枝干上端,打一活结,再将枝干徐徐弯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紧棕绳打成死结,即完成一个弯曲。一般弯曲不宜过分,否则易失却自然形态。棕丝攀扎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力点,要根据造型的需要,选择下棕与打结的位置。

棕丝攀扎的顺序:开始时,先扎主干,后扎枝叶;扎枝叶时,先扎顶部,后扎下部;每扎一个部分时,先扎大枝,后扎小枝;在扎主干时,应从基部到顶部。

各地盆景老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种棕丝攀扎方法,称作棕法。

这种棕法因地区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区别,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棕丝将树木枝干扎成所需要的形态。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则后,可根据造型需要灵活处理。

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

,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无论采用金属丝或棕丝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后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时拆除,就会因为枝条长粗,而使金属丝或棕丝陷入皮层,影响树木生长及美观。但对于生长较慢的树种及较粗的枝干,则时间可稍延长一年半载。

各树种的攀扎时间:要注意适时攀扎,则枝条柔软,弯

曲容易,攀扎后,发育生长良好。如不适时攀扎,则枝条易于折断,发育生长也受影响。

冬、春攀扎的树种有:刺柏、玉兰、木绣球、蝴蝶树、蜡梅、梅花、桃、樱、麦李、榆叶梅、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树、黄荆等。蜡梅以下树种,在未成型前,在夏季还应攀扎一次刚木质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树种有:罗汉松、华山松、金弹子、胡颓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树种有:贴梗海棠、火棘、雀梅、黄杨等。有些树种如桃叶卫矛、迎春、枸杞等,随时均可攀扎。山茶、杜鹃等观花树种,均宜在开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过枝干的修剪,去除多余部分,保留其精华,以使树形美观,这是树木盆景造型的一种主要手段。

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变树形的功能。修剪时,对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对生枝等进行调整,即剪掉。

对于留下枝条,则养分集中,长得粗壮,当培养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进行强度修剪,使之短缩,生出第二节枝;待第二节枝长到适合粗度时,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节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节枝上留两个小枝,一长一短,经多年的修剪后,枝干短缩、粗壮,苍劲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树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伤等措施。摘即摘心与摘叶,生长时期将新梢顶端去掉称摘心。摘心可促进腋芽生长,多长分枝,抑制高生长,有利盆景造型美观。摘叶可促使萌发新叶,如榆树在生长期摘去老叶,会使新叶变小,变得秀气,有利观赏;枫槭、石榴摘去老叶,萌发新叶呈红色,鲜艳悦目。截是将当年生枝条进行短截,短截后则中短枝增多,母

枝增粗,所谓枝疏则截,截则枝密,有利于枝片造型。回缩是将多年生枝条截短,为岭南派“蓄枝截干”

的主要手法,有利于老树更新复壮。采掘野生树桩,在养胚过程中,常常运用回缩截干的办法,既是树桩矮化措施,又是老桩更新复壮手段。疏是指疏剪,将过密枝条从基部剪去部分,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留下枝条旺盛生长。伤是对树木枝干进行刻伤、环剥、拧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观花、观果盆景常采取这种方法,促使开花结果。

修剪时期要适时适树,一般落叶树种可四季修剪,但以落叶后萌芽前修剪为宜。松柏类由于剪后容易流树脂,宜于冬季修剪;生长快、萌发性强的树种如柽柳、榆树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观花类树种,当年生新枝条开花的海棠、苹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发前修剪;一年生枝上开花的树种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开花后修剪。

(3)雕凿法:为了显示树木苍古,有时可用凿子或锋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对树干进行雕凿,成自然凹凸变化,还可剥去部分树皮,甚至将树干劈去一半(如梅桩劈干式造型)

,使树木呈现自然枯朽的苍老姿态。但雕凿时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凿痕迹。该法多用于松柏类及体量较大的老树桩。

(4)提根法:树桩盆景讲究悬根露爪、盘根错节,这也是盆景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将树木先种在深盆中,以后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时还可将根部进行盘曲艺术处理,使其更显得苍古奇特,古朴野趣。但提根时要掌握适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过多,以免影响树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榆树、锦鸡儿等树种的根

系细长而柔软,提根时,可将长根蟠曲成古雅之状,但根系的盘曲要有条理和美感,不能乱缠胡绕,失却自然,反而影响效果。

自然界的树木形态千变万化,作为盆景为其缩影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树木的造型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定下来。但是必须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画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树木自然形态。但仅仅符合自然也还不够,还必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这同绘画的道理一样,要达到一定艺术境界,必须在平时多观察自然各种树木,积累感性认识,特别对一些盆景常用树木的典型姿态要善于掌握,如松树、柏树、柳树、梅花及常见杂树等的自然形态特征。同时要多观察山水画中的树木画法,从中学习技巧。

此外,要从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来提高艺术素养。

4.树木的栽种经过加工整形的树胚,如暂时还不能成型,可继续地栽培养;如已接近成型,则可上盆配景。

(1)选盆:造型优美的树木,只有配上大小适中,深浅恰当,颖式相配,色彩谐调,质地相宜的盆钵,才能成为完美的盆景艺术品。

在选择盆钵时,首先要注意大小适中。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盆大盛土多,就会蓄水过多,轻则引起树木徒长,影响造型,重则造成烂根现象;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易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树木生长。一般说,矮壮型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必须小于树冠范围,盆长必须大于树干的

高度;高耸型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长必须小于树干的高度;合栽式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现一定的空间环境。此外,用浅盆时,盆口面宁大勿小;用深盆时,则宁小勿大。

用盆的深浅对于盆景造型影响很大,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用盆过深,会使盆中树木显得低矮,同时不利于喜干植物的生长;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较粗高的树木有不稳定感,并且难以栽种,不利于喜湿植物及花果类树木的生长。一般说,合栽式宜用最浅的盆;直干式宜用较浅的盆;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宜用深度适中的盆;悬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悬崖式有时反而用中深盆,以对比显示下垂枝的长度。此外,对于规则型的树木盆景,习惯上用深一点的盆;而自然型的树木盆景,特别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则不可深。

选配盆钵,必须使款式与景物内容在格调上一致,才能谐调。同时还要考虑到有利于植物生长。如树木的姿态苍劲挺拔,则盆钵的线条也宜于刚直,用四方形、长方形及各种有棱角的盆钵,以集中表现一种阳刚之美;如树木的姿态虬曲婉转,则盆钵的轮廊应以曲线条为佳,用圆形、椭圆形及各种外形圆浑的盆钵,以显示一种阴柔之美。必须说明,这种选用盆钵法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造成一种对比,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形态挺直的树木采用矮脚盆;飘逸横斜的树木采用高脚盆。

生长快、根系发达的树木宜用瓢口或直口的盆,以便于换盆;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的树木可用各种盆口形式的盆钵。

传统规则式造型的树木,宜用长、宽、高三项尺寸相差不大的正方形盆或圆形盆,也可用海棠形、六角形、梅花形等式样的盆;无明显方向性的树木宜用圆形、方形一类较浅的盆;斜干式宜用长方形、椭圆形一类较浅的盆;多干式、丛林式、连根式、附石式盆景内容较复杂,宜用形状简单的长方形、椭圆形一类的浅盆。

盆的质地对于观赏和栽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影响。松柏类一般宜用紫砂陶盆;杂木类一般多用釉陶盆;观花、观果类宜用瓦盆培养,利于开花结果,观赏时再外加瓷盆或釉陶盆;微型盆景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特大型盆景可用凿石盆或水泥盆。

盆与树木景物的色彩要既有对比又能调和。松柏类四季苍翠,配上红色、紫色一类深色的紫砂陶盆,更见古雅浑朴;花果类色彩丰富,宜配上色彩明快的釉陶盆,使花果的色彩更加艳丽。如红梅、贴梗海棠、紫藤、火棘等,可配上白色、淡蓝色、淡绿色、淡黄色的釉陶盆;黄花杜鹃、白梅、金雀、迎春等,可配上色彩较深的釉陶盆;观叶、杂木类更须注意盆的色彩,如红枫宜配浅色盆、银杏宜配深色盆。此外,配盆也要考虑到树木主干的色彩。

上面介绍了选配盆钵主要注意方面,不能看成是绝对的规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选配盆钵是盆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盆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要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心应手。

(2)用土:树木盆景的盆土要根据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来选用,不同树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要求也不同。有的要求酸性土壤,如杜鹃、山茶、檵木、栀子花等;有的则要求中性土或钙质土,如榔榆、榉树、朴树等;柽柳、枸杞则能耐碱性土,这说明不同盆景树木要选用不同的盆土。但一般盆景植物都需要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盆土的种类很多,如腐殖土、稻田土、山泥、腐叶土、塘泥土、河沙等,都适于作盆景用土。也可根据不同情况配制培养土,普通培养土通常采用下列材料配制而成:肥田土(田园土)

4份、腐叶土(用大量树叶、杂草堆积腐烂而成的泥土)

4份、粗砂2份,再以砻糠灰少量拌匀过筛即可。加肥培养土即在普通培养土中掺入饼肥1~2份即可。

(3)栽种:栽种时首先要选好盆与土,用碎瓦片和铁丝网(塑料丝网更好)填塞盆底排水孔。浅盆多用铁丝网,较深盆可用碎瓦片,两片叠合填一个孔,最深的千筒盆需用较多瓦片及沙土垫于盆底,以利排水。填孔工作很重要,关系到盆景植物的成活,切不可马虎从事。如不注意处理,将水孔堵塞,浇水后排不出来,盆土积水,会造成植物烂根现象。

用浅盆栽种较大的树木时,须用金属丝将树根与盆底扎牢。

可先在盆底放一铁棒,使金属丝穿过盆孔栓住铁棒,这样树根在栽种时便可固定下来,不致因盆土浅而摇动,影响根系发育生长。

树木的位置确定后,即将事先筛好的培养土放入盆内。

如盆土有粗细之分,先将粗粒土放在盆下,再放细粒土壅根填实。培土时一边放入,一边用竹杆将土与根贴实,但不要将土压得太紧,只要没有大的空隙即可,这样有利于透气透水。

土放到接近盆口处,稍留一点水口,以利于浇水。如系浅盆,则可不留水口,有时还要堆土栽种。树木栽种的深浅,也要根据造型的需要,一般将根部稍露出土面即可。

树木栽种好后,即可浇水。新栽的土较松,最好用细喷壶喷水。第一次浇水,务必浇透。水浇好后,放置于无风半阴处,注意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约半月后,便生新根,这时才能按正常管理。

附石式盆景的栽种,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树木栽种在山石的洞中,比较简单,但要注意用竹扦将土与树根贴实;另一种是将树木的根系抱在石的四周,比较困难,可小心地将树根嵌进选好的山石隙缝中,外面整个抹上泥土,再用青苔包裹并缚扎起来,连石一起栽进土中,待二三年后,根部充分生长,同石缝嵌紧了,才可取出栽进浅盆中。

5.树木盆景的配石与配件树木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

⑶ 树木盆景的树干的种类及造型方法有哪些

树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为规则型、象形型、自然型3种,从发展趋势看,以自然型为主。
1、 规则型:多为传统形式,有一定规范程式,造型工整严谨,适合厅堂或门庭对称布置;气氛庄重华贵。除扬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传统形 式,其他流派已在继承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扬派盆景的“台式”、“巧云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滚龙抱珠”、“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 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弯半的“文树”、“武树”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龙弯”盆景 等。
2 、象形型:以松柏类或观花类植物剪扎成龙、凤、狮、虎、象、鹰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图案,并题以吉祥用语,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万象更新”、“大展宏图”等,以供祝贺、喜庆、节日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象形盆景已不多见。开封龙亭公园应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艺与植物造型相结合,将地栽圆柏剪彩扎成龙凤、塔亭以及熊猫、唐老鸭、火车、直升飞机等造型,组成龙亭植物造型园,别开生面。
3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斜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根据“中国盆景评比展览”评比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盆景分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种规格。
树木盆景规格以树木的根颈部至树梢的长度衡量。山水盆景、树石盆景以盆的长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树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别似同树木盆景、山水盆景。

⑷ 盆景十二枝法

盆景常见的十二枝法有风动式、连根式、提根式、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卧干式、曲干式、枯干式、多干式、垂枝式以及丛林式,其中观赏价值最佳是是丛林式。垂枝式的代表盆景是柳树,这类盆景的枝条都很纤细。

盆景的十二枝法

1、风动式

丛林式指的是一颗植株看起来就像一片丛林一样的盆景,这种枝法的盆景分干之间长得很紧凑,长得也比较归整,看起来很整齐。这种枝法的盆景不常见,通常只能在植物科普中看见,但这类盆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⑸ 长得像柳条的一种盆景叫什么怎么养

吊兰
基质 吊兰对各种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栽培容易。可用肥沃的沙壤土、腐殖土、泥炭土、或细沙土加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
繁殖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宜分株外,其他季节均可进行。也可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小苗盆栽。
浇水 吊兰喜湿润环境,盆土易经常保持潮湿。但是,吊兰的肉质根能贮存大量水分,故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数日不浇水也不会干死。冬季5度以下时,少浇水,盆土不要过湿,否则叶片易发黄。
施肥 生长季节每两周施一次液体肥。花叶品种应少施氮肥,否则叶片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纹会变得不明显。环境温度低于4度时停止施肥。
光照 吊兰喜半阴环境,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内栽培。在室外载培的吊兰,夏日在强烈直射阳光下也能生长良好。但是,常期在室内载培的吊兰,应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阳光。
温度 吊兰耐高温。适宜温度为15度以上,冬季越冬温度4度以上。
湿度 喜湿润环境,为使吊兰清新鲜绿,可经常向叶片喷水清洗。
修剪 平时随时剪去黄叶。每年3月可翻盆一次,剪去老根、腐根及多余须根。5月上、中旬将吊兰老叶剪去一些,会促使萌发更多的新叶和小吊兰。

全绿吊兰养法
和普通吊兰的养护方法一样。
注意光照适中,土壤湿度适宜,就能长得茂盛青翠。
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干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另外,根据实际操作,全绿吊兰的生长速度为所有吊兰之首,再加之吊兰喜水的习性,建议水培或者盆栽勤浇水、少量多次,对全绿吊兰的生长促进作用很大。
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
房檐下的吊兰
主。
虫害一般是蚜虫或是叶螨,喷药即可。

⑹ 盆景哪些树种比较好

盆景的主要生产是选择灌木树种,这需要一个比较发达的根系和无限制的站立条件。

活下来。在北方,野生灌木种类很多,适合盆景的种类也很多,关键是要有一双眼睛去寻找美,并懂得基本造型艺术。下一步,燕姿将更适合做盆景北部的主要树种来分享以下,希望大家喜欢它。

黄荆,又名荆条,遍布农村山区。这些枝条经常被用来编织篮子和年复一年的收获,经常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根系。羊蹄甲蜂蜜是好蜂蜜。羊蹄甲适应性很强,土壤要求不严格,易于饲养,像阳光一样,浇水即可生存。修剪好树枝,你不仅可以看到树根,还可以欣赏花朵,闻到香。

一般在春季3、4月上山成堆,栽植并存活在阴凉处饲养约半个月,然后放置在通风晴朗的地方,用水、肥料和强光促进其生长。古老的牡荆堆是很古老的,根据不同的桩身造型进行修剪,以防止弟子们长大,打到顶部的中心。

T柳,也称为三春柳,在北方也很常见。这很简单,但很活泼。饲料很好,树枝可以切成沙子生存。像普通的柳树一样,“无意的柳树柳树”。 T柳的枝条也可用于编织器具。农民的长期修剪将使柳树形成奇怪的形状。选择根是好的,树苗是美丽的。为了增加根的观赏性,可以在根部堆积成形的石头以形成石树的装饰效果。

榆树生长快,可塑性大,易成活。榆块的形状很漂亮,非常适合做盆景。切断多余的闲置枝条,使其稀疏有序。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修剪整形,促进强树生长,合理配置枝条,美丽舒展,更好地美化环境。

春花,北方常见灌木,枝干小而柔软,根系较发达,发芽力强,可塑性强,好

盆景材料做春盆景,要选择结实的老桩,剪去顶部的花蕾,培育出良好的树冠形状,整形修剪。在野外挖掘旧桩时,应注意树根的保护。迎春的老桩盆景,实现了枝条老弯、长垂、挂根爪的魅力,枝条可成形。报春花相信,和连翘一样,它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相似。

野生杜鹃花又称迎山红,是杜鹃花科杜鹃属的一种落叶灌木。北方的群山里到处都是。春天来了,五月是开花的季节,全国的群山都是红色的。

其根系较发达,但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于肥沃疏松的腐叶土或松林山地土壤。在初春的时候,到盆里去,或者在落花后栽种,挖土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母土。杜鹃喜欢温暖潮湿的半阴环境,需要良好的通风。野生杜鹃根花老秋曲,适合盆景,也适合根雕,而且开花观赏效果很好,所以常用北方人制作盆景。

盆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和山脉为基本材料,在花盆中表达自然景观。它是一种“立体画”,“沉默的诗歌”,一种反映人们生活态度的精神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事实上,有许多野生灌木可以用来制作北方的盆景。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许多不起眼的灌木就可以进入我们的庭院,美化我们的生活,培养我们的品味。如石榴,枸杞子,梨子,金银花,松柏,海蜇等。适合盆景树种,主要特征是叶片小,形状奇特,比较简单,树枝或树枝下垂

⑺ 花卉盆景种植需要具备那些条件

植物的生存环境是土、水、光、温。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

土:土是每一种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特别是盆栽的绝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土壤。

一般来讲,土有三大类型:即酸性土(PH值小于7)、中性土(PH值等于7)、碱性土(PH值大于7)。南方花卉多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碱性土的花卉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间较适宜,花卉长势好。

下面介绍几种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不积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发育的山砂质红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几种。其它两种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质土和砂质红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龟背竹、绿萝、绿巨人、鹅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红、绿宝石)等,称为双性土。又如:人工菌废料(必须是玉米杆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红、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铁(香龙血树),多种兰花、天鹅绒、竹芋等。含有氮(N)磷(P)钾(K)钠(Na)钙(Ca)等多种无机盐、杀菌剂、植物纤维等多种花卉所需的养料,一次性栽培可长时间不需要施追肥换土,是理想的室内花卉栽培土。

(2)

温度和光照:各种植物因海拔各异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种植物的适生区域(小区环境),小区环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数也各异。从热带引至亚热带种的假槟榔、斑玛、曼绿绒、发财树等,在热带地区适于室内外栽培,移至亚热带,由于紫外钱的照射强烈,夏季易灼伤;冬季易被霜冻冻坏,无法在野外越冬,必须移入大棚或室内。
(3)

水:水是植物的命脉,每种植物对水需求各异。如:兰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几种植物需水相似,但从大科来讲又各有不同。兰科植物是阴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阴性,这两个科的花卉对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绝大多数呈阳性花卉,科内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对水份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滇中地区,花卉的水份供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这一段时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增,浇水应选择早晚,避免灼伤。室内花卉由于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室内叶面的蒸腾量较小,10天左右才需浇一次透水。从初霜冰到来之时至翌年春来(即倒春寒)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温度低,水温相对较低,浇水应尽量选择晴天下午。室内观叶植物的浇水要特别小心,浇室内花卉的水温必须在25℃-38℃之间,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

有性繁殖;是通过有性(受精)过程得到种子,用于繁殖新个体。要得到优良种子必须有优良的双亲植株,并对优株采集到的种子进行合理的贮藏。有的必须随采随播。如:八角茴香、黄兰、树蕨雪松、臭椿等。贮藏的种子必须放在荫凉、通风、干燥的房内。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种子,贮藏以一年为限。球根花卉的种球以半年为限,如香雪兰、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2)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压条、嫁接、组培等,使其成为一个新植物。三角梅(叶子花),多种木瓜海棠、樱桃、五色梅(3种)、夹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黄杨、蔷薇、栀子花、竹类、紫薇等。无性繁殖花卉品种,会因季节变化而影响成活率。竹类、本报特约记者科、三角梅、夹竹桃、迎春花、紫腾、紫薇等春季成活离较高,秋后至立立前以蔷薇科、杨柳科成活率较高,三角梅到秋后繁育成活率就很低。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长延缓剂等。

热点内容
全部兰花好吗 发布:2025-02-07 09:37:42 浏览:774
空见朱门锁牡丹 发布:2025-02-07 09:29:06 浏览:388
花之情花卉 发布:2025-02-07 09:22:50 浏览:898
玫瑰花可以煮吗 发布:2025-02-07 09:22:49 浏览:796
鲜花鲜生店 发布:2025-02-07 09:22:04 浏览:264
调查情人节 发布:2025-02-07 09:21:55 浏览:633
雨多盆栽 发布:2025-02-07 09:17:37 浏览:153
vr和鲜花 发布:2025-02-07 09:16:12 浏览:744
麻花盆景 发布:2025-02-07 09:15:18 浏览:505
沉香水盆栽 发布:2025-02-07 09:11:46 浏览: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