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竹根盆栽

竹根盆栽

发布时间: 2023-08-10 18:19:06

⑴ 竹根盆景培育要花多少时间

竹根栽完一个月能发芽,在每年3月份,挑选20厘米左右的竹根,栽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栽种后的竹根养护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每次浇水要浇透。在竹子的生长期,每半个月施加1次尿素,做好充足的养分补充,促进竹子的生长。

在每年春季进行竹根的繁殖工作,3月份左右,温度适宜,有利于提高竹根的发芽成活率。挑选20厘米左右的竹根,保证每个竹根上带有一定的笋芽,种植在10厘米后的土壤中,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浇透水。

竹子盆景养殖注意事项:

1、用土

竹子盆景最好采用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并含有一些颗粒状石块,可增加竹根的透气性,可与泥炭、腐叶土、珍珠岩、陶粒、河沙、园土等混合使用。

2、剪枝

竹子盆景在6-7月对竹进行剪枝最好,剪枝过密的叶片和枝条,对需要特殊造型的盆景,应修剪旁边的枝条,以利于新枝的萌发。

3、换盆

竹子盆景换盆选在春天最好,此时气候温和,温度开始回升,植株生长也比较旺盛,此时换盆对植株的伤害较小,也可以更有利于后期的恢复。

4、浇水

竹子盆景装盆后第一次要浇透,以后要保持盆土湿润,不要浇太多,从装盆到存活期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夏季平均1-2天一次,冬季少浇,但要保证盆土湿润。

⑵ 盆景竹子的种类 盆景竹子制作注意事项

宋代苏东坡爱竹,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竹不仅高雅入画,而且寓意崇高的精神。人们除了在户外种竹,也用它来制作盆景。斋室之中,有了竹类盆景作点缀,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反映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那么大家知道 盆景竹子的种类 都有哪些吗?我们马上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盆景竹子的种类】

竹子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阶段,一旦开花结实之后,全部株丛即枯死而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竹子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生态型,即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溷合型。竹子的种类繁多,我国有500余种,常见栽培观赏的竹子有散生型的紫竹、毛竹、刚竹、桂竹、方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子、孝顺竹子等,溷生型的有箬竹子、茶杆竹子等。

竹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肥沃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壤土,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适于制作盆景的竹子以矮小丛生的为好。常见的有佛肚竹子和观音竹子。

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艳丽,兰的芳香,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爱,受人赞诵。所谓“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中国园林的特色。纵观古今,爱竹、书竹、画竹、诗竹之士,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无不把竹子当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爱好者用竹子制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种很多,如盆景中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的凤尾竹、娟秀文雅的观音竹、潇洒飘逸的佛肚竹,情韵幽深的湘妃竹、骨节劲奇的罗汉竹、秆紫古朴的柴竹等。

【盆景竹子制作注意事项】

在竹子盆景制作时,可根据竹子的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布景方式,小型的竹类如菲白竹,可栽植于正方形或椭圆形盆中;中型竹类如青竹可栽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浅盆中。栽植于盆的一侧如感到有失衡现象,可在盆的另一端配一块形态优美并与竹株大小成适当比例的美石,既能达到均衡,又增加盆景的情趣,显得活泼自然。大型竹如刚竹、澹竹、斑竹等用来制作盆景,要进行人工矮化处理,栽植于中小的浅盆中,才能达到“缩龙成寸”的效果。竹类盆景宜疏植,不宜繁植,宜散栽不宜密栽。寥寥三、五、七枝,高低有序,疏密有致,布局自然,栽植于浅盆中,旁缀美石,略布青苔,加上一、二陶制古装入物,漫步其间,极富诗情画意,可称盆景妙品,可使整个竹子盆景呈现天然的竹林风光。否则,会杂乱无章,如同芦苇、乱草一堆,毫无盆景之趣,丧失观赏价值。

放置场所:竹类盆景宜置于温暖、湿润、背风向阳之处。夏季不宜曝晒,最好放在荫棚下、水池边;冬季不耐寒的竹种(如小佛肚竹、小叶凤尾竹等)要把盆搬入室内保暖防寒。

竹子盆景怎样浇水:竹类盆景的管理,要特别注意水分的供应,生长旺盛期或夏季高温时,要勤浇水和喷水,竹子虽喜湿,但忌盆内积水,否则很易造成烂鞭(根)现象。

竹子盆景如何施肥:竹子虽喜肥,但盆栽应尽量少施,只施薄肥,每年5~8月,可追施2~3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等。如盆土养分不足,会引起生长不良的现象(如叶子颜色暗澹不鲜艳等)。

竹子盆景的修剪:竹子最好呈自然的柔软之态,但实际应用中,有些情况下的修剪是十分必要的.如观赏类的竹子,地上1m以内的枝条从贴秆基部切除,使竹秆显露,以便更好地观赏其畸形姿态或色彩. 另外,为了保持竹的特性,应尽早除去没有特征的竹秆以及表现力(畸形、色彩、斑纹)弱的竹秆,以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竹子盆景要注意翻盆:竹类每隔2~3年翻一次盆,时间以4~5月为好。翻盆时要注意保护鞭根上须根,壅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翻盆后要放在庇荫处,并保持盆土湿润,勤喷叶面水,以防叶片萎缩。

竹子盆景的病虫害防治:竹类盆栽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竹螟、介壳虫、蚜虫等,可用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敌畏1000~1200倍液喷治。平时只要稍加细心养护,使其始终保持优美景观和枝叶青翠、雅致、美观,一盆竹子盆景便可长期供人们观赏。

为增加竹子盆景的美感,可在竹子入盆时,将根提高栽植。待竹子生长发育一个阶段后,将根部表土除去一部分,使一部分竹根裸露于表土之上,呈现悬根露爪之势,显露竹根之美态,十分耐人观赏。

总结:看完我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 盆景竹子的种类 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⑶ 盆栽竹子的养殖方法介绍

竹子在盆栽制作时宜杆细且矮、叶狭小的小竹类为宜,如菲白竹、小佛肚竹、小叶凤尾竹、白纹阴阳竹等更适合竹子盆栽制作。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盆栽竹子的养殖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盆栽竹子的养殖方法

要合理选盆。竹为浅根植物,宜用面积大的广口浅盆,也可用塑料花盆、塑料桶、瓦盆及陶盆、营养钵等。要根据竹子大小选择合适的盆,如地被竹中的菲白竹,可用10厘米×10厘米、或13厘米×12厘米的营养钵;小型竹如罗汉竹,可用30厘米×30厘米的营养钵。把竹子疏植于盆的一侧,有碍布局的枝叶可以剪去,再配以小型的假山奇石,土面可植少量的苔藓藻作陪衬。

在盆土选择上,盆竹喜湿润,用土必须是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壤土,最好掺以1/2的山林腐殖土,切忌盐碱黏土,或用农田土拌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为基质,成活率较高。盆栽竹在装盆时先在盆底垫一层透气材料如碎石片、煤渣,之后填入一层盆土,把竹子装入盆内,最后再填土,边填土边用木棒在盆四周将土捶实。装好盆后,立即浇透水,直至有水从盆底流出。

栽培盆竹大多采用移母竹的方法,成活率较高。可选用生长正常、竹节间密、分枝点低、竹鞭(地下茎)生长旺盛的母竹进行分株,挖掘时应注意保留足够的竹鞭,去鞭(即新生茎)占2/3。因新笋都是从去鞭长出来的,还应注意竹杆与竹鞭相连处及鞭上须根不能损伤,并带足土团,否则不易成活。盆土竹在装盆时,一般将分枝低矮、竹叶茂盛,株形美观的观赏竹,按每丛2-3株挖取,挖时要多带宿土。挖取后立即放到阴凉处,对叶面喷水保湿。散生竹装盆时间以春季竹笋出土前的二、三月份和秋季九、十月份为佳,其中地被竹以二月份最佳。丛生竹因为夏秋出笋,以春季3-5月份为好。

为保证盆栽竹成活快、生长好,在日常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水分管理。盆竹喜露地浅植忌厚土深埋,盆土应偏干,忌泥泞,炎夏勿使阳光直射,每天应于上午浇水一次,并于傍晚喷洒枝叶一次,以使盆竹保持苍翠碧绿,当气温降至10℃左右时,应搬至室内莳养,以免枯梢脱叶。越冬保持在10℃为宜,冬天少浇水,但应保持盆土湿润,防止“干株”。二是盆竹应严格控制用肥,盆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盆竹重观赏,要求矮小,应控制在50-60厘米之间。由于盆土浅薄,所以要控制施肥量。若盲目施肥,盆竹会长得高大粗壮,失去小巧独特的风韵。三是病虫防治。盆栽竹的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剂1∶1000倍液喷洒。病害主要有丛枝病等,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四是更新管理。有的盆竹栽植后,来年可能生笋,新笋如拔节偏长有失雅趣,可轻剥箨壳,笋即停止拔节,靠近基部的侧枝也需剪除。为促进盆竹更新,使之矮小青翠,应做到年年冬季抽砍,原则是砍老留疏、砍密留新、砍弱留强,每年换盆时,应适当剔除枯竹,保持株型优美。换盆还可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有助于盆竹矮化。

竹子的繁殖方法

不同类型的竹种,繁殖方法不同。一般丛生竹的竹兜、竹枝、

丛生及混生竹类的繁殖

1.移竹法(分蔸栽植)选择生长旺盛的1~2年生竹杆,在离其杆25厘米~30厘米外围,扒开土壤,找出其杆柄,然后用利凿切断其杆柄,连蔸带土掘起,小型竹类可3~5秆成丛挖起,留2~3盘枝,从节间斜形切断,然后种植于早已挖好的穴中。

2.埋蔸、埋杆、埋节法选择强壮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杆长30厘米~40厘米,斜埋于种植穴中,覆土15厘米~20厘米。在埋蔸时截下的竹杆,剪去各节的侧枝,仅留主枝l~2节,作为埋杆或埋节的材料。埋时沟深20厘米~30厘米,将节上的芽向两侧,杆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沟中,覆土10厘米~15厘米。略高于地面,再盖草保湿。为了促使各节隐芽发笋生根,可在各节上方8厘米~10厘米处,锯两个环,深达竹青部分,经处理的竹杆节部的成苗率可以提高不少。

散生竹类的繁殖

1.带母竹繁殖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竹杆较低矮、胸径不太粗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一般大型竹留来鞭30厘米~40厘米,去鞭70厘米~80厘米;中型竹留来鞭20厘米~30厘米,去鞭50厘米~60厘米。挖时不能动摇竹杆,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5~7档竹枝、然后栽人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并设支架,以防风吹摇动根部,影响扎根。

2.移鞭繁殖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挖出竹鞭后,切成60厘米~10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并覆草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夏季可长出细小新竹。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6~7盘枝叶。

3.实生苗繁殖采收成熟种子,以当年播种为宜,一般毛竹种子在一年后几乎全部丧失发芽力。

盆栽竹子的生长环境

移植竹,宜在春季选一、二年生,发育良好带有竹鞭的根竹,连根采挖,移栽时,根部要带有宿土,主干要短截,盆栽留干50厘米左右为宜,最好先栽于小型瓦盆中,待成活后再定植于浅盆。竹子盆景用土以腐殖质土为最好。由于盆竹的生长受到控制,春秋两季抽出的小竹都比较纤细矮小,因此很适宜作竹类盆景的材料。栽植好后,浇一次透水,置于荫凉、潮润、通风处培育一年,第二年即可加工制作成竹子盆景。

在竹子盆景制作时,可根据竹子的种类不同,采取不同的布景方式,小型的竹类如菲白竹,可栽植于正方形或椭圆形盆中;中型竹类如青竹可栽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浅盆中。栽植于盆的一侧如感到有失衡现象,可在盆的另一端配一块形态优美并与竹株大小成适当比例的美石,既能达到均衡,又增加盆景的情趣,显得活泼自然。大型竹如刚竹、淡竹、斑竹等用来制作盆景,要进行人工矮化处理,栽植于中小的浅盆中,才能达到“缩龙成寸”的效果。竹类盆景宜疏植,不宜繁植,宜散栽不宜密栽。寥寥三、五、七枝,高低有序,疏密有致,布局自然,栽植于浅盆中,旁缀美石,略布青苔,加上一、二陶制古装入物,漫步其间,极富诗情画意,可称盆景妙品,可使整个竹子盆景呈现天然的竹林风光。否则,会杂乱无章,如同芦苇、乱草一堆,毫无盆景之趣,丧失观赏价值。

为增加竹子盆景的美感,可在竹子入盆时,将根提高栽植。待竹子生长发育一个阶段后,将根部表土除去一部分,使一部分竹根裸露于表土之上,呈现悬根露爪之势,显露竹根之美态,十分耐人观赏。

竹类盆景宜置于温暖、湿润、背风向阳之处。夏季不宜曝晒,最好放在荫棚下、水池边;冬季不耐寒的竹种(如小佛肚竹、小叶凤尾竹等)要把盆搬入室内保暖防寒。

竹类盆栽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竹螟、介壳虫、蚜虫等,可用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敌畏1000~1200倍液喷治。平时只要稍加细心养护,使其始终保持优美景观和枝叶青翠、雅致、美观,一盆竹子盆景便可长期供人们观赏。


⑷ 怎样挖竹根做盆景 如何制作茎竹盆景

1、种竹选择,适合制作“根茎竹”盆景制作的材料较多,主要以矮小的丛生竹为主,根茎直径在 2 ~ 3cm 以内较为适中,一般观音竹、佛肚竹、罗汉竹、凤尾竹等丛竹均可。

2、母竹选择,选择竹丛边缘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发育良好、生长健壮的丛竹作为母竹。竹秆直径在1 ~ 3cm 左右,竹龄在 1 ~ 3 年生,每丛有 10 余根左右,且分布匀称适中,不能过稀或过密。

3、栽植时间,只要掌握“根茎竹”盆景生长特性,平时管理得当,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在华中地区冬季栽植时,一定要注意进行保温防冻。早春 2 ~ 5月和秋季 9 ~ 10 月为最佳栽植季节。

4、去秆挖掘,选定好竹丛后,在挖掘分篼前,锯除竹秆的中上部,留下基部长约 20cm 的一段,不但便于操作挖掘分篼,而且运输方便,水分蒸发少、鞭根、茎芽不易损伤,栽后不但易于成活发笋,而且长出的新竹短矮细小。挖掘母竹蔸带土团范围,根据制作盆景大小需要而定,一般土球直径不少于 50 ~ 70cm,挖掘和运输时要注意保护竹鞭上的芽和宿根土,装卸时不能压、拖、砸、摔,尽可能多带宿根土。

5、挖好运回丛生母竹蔸,将全部竹秆平地锯除,察看分篼母竹根鞭走向,将老竹鞭茎基部一侧定为植入盆内一端,以此为基准,不可倒置,将竹蔸土团进行修整,保持上小下大,可适度修除上面过宽的茎鞭,并用利刀将所有锯除的竹秆基部削平涂蜡。

6、植点选择,丛竹喜背风向阳、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以及肥沃湿润、透气性能好的微酸性壤土,还要灌溉方便,不积水。

7、栽植方法,选择大小、长短较合适的长方形紫砂盆,将去秆修整好的丛生母竹土球,转换 90°侧面立放,平行直立侧放入盆内,盆内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母竹蔸植入盆内深度 15cm,其余露出盆面,根茎放入盆中,周边填入客土,根据其立意形状按实固定。竹蔸土团间自下而上,分层填入客土按实浇水,待新土下沉后,再培一层薄松土 , 浇足透水,以提高栽植成活率。新栽“根茎竹”盆景时,保持土壤和空气中湿润,栽后约 20 天左右可长出新笋枝叶,使其自然生长。

8、修枝整型,在 2 ~ 3 月种入盆中 20多天左右可先后陆续在丛竹鞭茎上生长小竹笋,可根据其生长多少和部位,选留长短可进行适时适度剪截,剪除过粗过长的竹笋,以免长得过于高大,影响后期造型。

9、“根茎竹”盆景进行整型,最好在5 ~ 8 月幼笋出土分枝后进行,按照盆景形态美的要求,对所有的竹茎、竹秆、枝叶等,通过合理的短截、修枝、绑扎、拿弯、抽心、除土、去根、露根茎等方法,调节盆景的枝叶结构和密度,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使留竹分布均匀,保持旺盛发竹能力。

10、夏季新笋长出时要适当扣水,否则新竹节间过长影响美观,不利于盆景造型。生长一段时间后,有部分枝叶枯萎,叶片发黄,应及时剪除,保持美观。冬季枯死枝、病虫枝、瘦弱枝、过密枝,以保持其美观的形状,促进植株生长更新。

11、除土露茎,种植生长 1 年后,除土露茎工作也可在修枝整型的过程中同步进行,一般可分次用自来水管的高压冲除根茎上面周围的复土、宿根土,使竹鞭茎根缓慢外露,每次冲除宿根土后,要及时剪除鞭茎节上的须根。此项除土露鞭茎工作要分多次进行,不可一次冲除到位,否则易造成部分根茎死亡。

12、科学施肥,经过 2 ~ 3 个月的培育后,根据生长势需要进行适时适量施肥。不断增加肥水,“根茎竹”盆景如果施肥不足,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为了保证充足的养分,使植株生长旺盛。一般每年要施肥 3 ~ 4 次:第一次在 2 ~ 3月施促长肥,每盆施腐熟好的粕饼肥0.2kg 左右;第二次在 6 ~ 8 月施长根茎肥,促母竹多发多长根茎;第三次在10 ~ 12 月 , 施催芽肥,促竹鞭多发芽,施肥量与方法同上。平时也要根据生长势适当补施有机液肥 , 并在“根茎竹”盆景竹丛叶面上喷 0.5% ~ 1% 尿素液肥,可保持竹叶油绿青翠。

13、养护管理,“根茎竹”盆景虽然种植成活率较高,但种植养护要比花草树木盆景更加精细,要经常进行整型修枝、抽心。这类盆景需要的水分比树木盆景多,应及时浇水,一旦浇水不足,叶片易萎蔫卷曲,而导致叶色枯黄,影响观赏性。

热点内容
用柳枝插鲜花 发布:2025-02-05 22:01:26 浏览:889
白玫瑰纹身 发布:2025-02-05 21:57:06 浏览:137
火棘果盆景 发布:2025-02-05 21:56:22 浏览:200
小米鲜花 发布:2025-02-05 21:31:00 浏览:835
西兰花麦片 发布:2025-02-05 21:16:41 浏览:507
鲜花胶吃法 发布:2025-02-05 21:05:47 浏览:429
插花场景 发布:2025-02-05 20:47:11 浏览:330
观察茉莉花的日记 发布:2025-02-05 20:25:42 浏览:28
保鲜花椒用途 发布:2025-02-05 20:22:19 浏览:725
情人节来历的故事 发布:2025-02-05 20:22:01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