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根盆景
㈠ 盆栽老根需要用苏打水浸泡吗
要的。换盆后立即浇水,水要浇足,一般连续浇两次,见到水从排水孔流出即可专。
换盆 把盆属栽的植物换到另一个盆中去的操作,称为换盆。 盆栽中有两种情况需要换盆:1、一是随着幼苗的生长,根群在盆内生长受到限制。一部 分根系自盆孔穿出,或露出土面,此时应及时将植物有小盆换到大盆中,扩大根群的营养面 积,利于植株继续健壮生长。
2、二是由于多年生长,盆中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劣,养分贫乏,或 基质被老根充满,植物的吸收能力下降,此时换盆仅是为了修整根系和更换新的基质。 有小盆换大盆时,应按植株的当时体量和生长速度,逐渐换到较大的盆中,而不宜一 次换入过大的盆钵。盆大苗小,水分不易控制,容易导致通气不良,影响生长。一年生与二 年生花卉在温室中生长迅速,一般到开花前要换盆 2~3 次。宿根花卉多为一年换盆一次,木 本花卉多为两年到三年换盆一次,依种类而定。
㈡ 请问盆景什么是老桩
盆景老桩就是秋天,春天,从山上挖回的长得奇形怪状老树根,有的是10年以上,有的回是几十年的老树根。答
老桩即可单株成内景,又可数株组合,支撑不同风格的盆栽小品,都具有很容好的装饰效果,用于布置窗台、阳光以及光照充足的 室内等处,时尚自然,趣味盎然。
(2)老根盆景扩展阅读:
盆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
把老树根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裏”、“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著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枝干造型,壮美为佳,不求枯古,但求苍劲;收尖渐变,不落锥形模式;结顶自然,不结成“大屋顶”而富于变化;层次活泼多变,过渡自然,既有节奏,更富韵律;动势飞扬在于表达主题,形随意定,不拘一格,以达到“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
㈢ 重瓣海棠老根盆栽用什么做肥
所谓重瓣,当然不是单开的花瓣,四季海棠的一个分类品种,丰富漂亮的花瓣花色多,说叶片是点缀也许不是那么准确,就像点点星空的月亮和太阳,到底谁是猪脚并没有那么容易分辨,我个人就觉得海棠的叶子更是好看,观花或者造景,盆栽或者盆景,都是佳选。想要花开的更娇艳,修剪摘心是帮助它合理的分配营养均衡,在生长至花芽的时候,适当的摘心和疏蕾能够让花开更多、品质更好,对了,还有延长花期的效果。
㈣ 树根盆景多长时间会发新根
一盆艺术性较高的树桩盆景,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时间才能创作出来,在较短时间内创作出形神皆佳的桩景伤口无疑是盆景爱好者和制作者的愿望。实践证明,通过人工促老催古的技术处理,可以达到短时间内使桩成形的目的。
其技术措施是:
1、选材 每年冬季或早春,可到荒山瘠地、崖头风口、悬崖峭壁等处选取适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这些地方由于生长条件差,树木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态优美的奇特老桩,并易移植成活。
2、截枝养冠 它是桩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操作方法是:待树枝干的第一培养到一定粗度时加以短剪,让其生出斜枝或横枝。修剪轻重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决定。之后,依次培养出第二节、第三节等。通过不断地修剪,使树冠达到树桩造型的需要。
3、蟠扎 用铁丝等材料绑扎树扎的枝干,使之按要求的弯曲姿态生长,待其生方向固定后,再解除蟠扎物。蟠扎宜在适宜的季节进行,否则,易扎断枝干。
4、撬树皮 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在树干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进皮层中,顺韧皮部轻轻撬动,使树皮与木质部慢慢分开,这样在树干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古干之态。
5、挖干 在主要观赏面上用刀凿、木钻钻出一些小洞,然后再填满湿土,使小洞渐渐烂成大洞。这样可形成千疮百孔的自然景观。
6、撕开 把树桩上需要疏掉的干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从其基部强行撕裂取下,或经攀折拿掉,从而使保留的树干上产生自然的劈疤,有被风雷袭击之状。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后,在疤处涂上少许盐酸,则树桩更显苍白自然。
另外,为使树干苍古奇特,还可用刻刀在树干上刻上条状小沟,经一段时期的生长,树干上也能出现枯朽斑剥、自然暴皮的景观。或采取劈干、扭干、剥干等方法,使树干产生伤疤,形态古拙,具有历经沧桑之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树桩盆景放置在什么地方才好?
树桩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风透气外,必须考虑到光线的问题。每一树种对光线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喜光类和耐荫类。因此要根据对光的要求来决定盆景是摆放在阳光下还是在有遮荫的地方。
例如对于喜光类,如果把盆景放在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庭园或天井中,则树木生长健壮,叶色翠绿,花繁果茂,尽显盆景的观赏性;反过来如果把它们放在树丛浓荫下或庭隅廊下,因为阳光空气都不充分,也没有雨露的滋润,树木往往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容易脱落,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树木死亡。而对于耐荫类,例如罗汉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阳光下直射,就会使叶片尖端和边缘枯焦,甚至整片叶枯焦脱落。
盆景树木对光的要求可以根据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第一,针叶的松类树种,大多为喜光类;而叶片呈扁片或鳞形的一些柏类树种以及竹柏、罗汉松等,都是耐荫类。
第二,常绿阔叶树种如黄杨、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荫类;而落叶阔叶树种如梅、紫薇、石榴等,多为喜光类。
第三,叶质较厚或革质的阔叶树,多为耐荫类;叶质薄而较大的阔叶树,多为喜光类。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为耐荫类;原生长在旷野或阳坡地的树种如 ji木、雀梅等,多为喜光类。
树桩盆景根部处理技术
自然界深山老林溪边涧畔的一些老树,由于泥土被水冲击而流失,树根常裸露于地面,蟠曲如龙爪,非常奇特。为了使树桩盆景也能产生这种形态,提高观赏效果,可用提根法来达到此目的。
(1)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先将树桩栽于深盆中,使其主根和侧根高出盆面,然后在根部周围壅土成馒头形,不使根外露。一年后,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层层掏去表土,每掏一层后间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一层,使树根逐渐露出土面,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损伤根的柔嫩组织。经2-3年后,再结合翻盆,逐年将根向上提,使树根裸露即成。
(2)圆筒沙培提根法选深40-50厘米的圆筒,在筒的下部填培养土10-20厘米,然后把易发侧根和不定根的树种桩胚栽人圆筒,再用河沙填满圆筒,并加强肥水管理,待桩根在筒中生长伸入培养土层后,分3-5次逐渐掏出上面的河沙。每次掏沙间隔半年或一年。待根长好后,即可把树桩从圆筒中脱出,栽于浅盆,栽时予以适当整修造型,使根裸露于盆面。
(3)深盆平栽冲水提根法树桩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为好,栽后植株根系不断向深处伸长。养护一段时间后,在每次浇水时,提高水壶,使水冲于根部,逐渐将根部泥土冲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结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渐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以供观赏。
树桩盆景环剥换根法
环剥换根法即应用花木无性繁殖时常用的环剥高压技术,促进需要改造的树桩在主干的适当位置发出二重根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将植株原来的根系连同有缺陷的部分一起截除,从而达到更新的目的。它是近年来树桩盆景整根技法中提倡的一项新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整根技法。现将其措施介绍如下。
一、环剥时期及条件
环剥换根法要求必须植株在生长健康的状态下,于春季新芽萌动前(一般为2月中旬)进行。
二、所需工具与器材
手锯、切接刀、狭凿、手锤、钢丝钳、铁丝网一块、直径4MM的铜(或铝)线一段,山泥与砂适量。
三、环剥换根手术步骤
1)观察整株植株,选择适当的换根位置,并做上记号;
2)用手锯、切接刀和狭凿在换根位置上刻出宽4㎜、深3㎜的一圈槽(也不一定要完全环剥),切面尽可能地保持光滑为宜;
3)将铜线或铝线嵌入环剥槽中,并用手锤敲击,使其贴合树干,这样容易促发新根;
4)将铁丝网剪成适当大小,围成直径3-5倍于树干的圆筒,下端埋入盆中(必要时通过盆底漏水孔加以固定),注意使上端平面超出环剥平面3㎝以上。在圆筒底部先放入一层粗砂,再填入山泥和砂混合土,稍加振动后浇水,最后将土填至环剥平面上3㎝左右处;
5)将盆景放在阳光充足又稍有遮阴的场地养护。尽可能把树桩处于温度为15-25℃和湿度为70-90%的条件下,从6月份开始,每隔半个月将盆旋转180℃,使植株发根均匀(注意不能把盆景放于完全背阳的地方,否则影响发根);
6)8月份可以扒开表土,观察发根情况,并经常调整盆景朝向,进一步促发新根。9月中下旬开始,分几次将表土取出,使新根露出土面,促其成熟板结。此时新根旺发,可以从铁丝网中看到白色的根尖,由于铁丝网限制了强根的进一步发展,又促使弱根、侧根与更多的新根发育、产生。注意冬季照常养护,并可适当采取一些保温防冻措施;
7)翌年2月,解天铁丝网除去土与铜丝,将已生发的均匀根系分类修剪;大部分根剪成5㎝长;长势太强的根剪留3㎝左右;细弱根可以不剪。同时将原来环剥槽向下加宽2㎝,加深1㎝左右,在槽内上部重新扎上铜丝,进一步减少老根对植株的营养供应,以促发根系,再重新围上铁丝网并培上山泥;
8)到第三年2月,当初剪短的新根上发出的须根已长到铁丝网处时,可以起盆,从铜丝下端无根处截取主干,去掉铜丝植入泥盆,精心养护;
9)上盆一个月之后,可开始施淡肥。再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待新根长粗能初步露出土石后,换根手术已经基本完成。
上述步骤与要求,可以按树种及主干的粗细加以灵活变化与调整。换根截下的带根残桩,经过适当处理后,也可继续栽培(如作劈桩盆景等)。
四、剥换根法优点
1)植株的干与根是树桩盆景艺术美的主要所在,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避免主干与露根因各种原因而受到损伤;
2)植株幼小时的一些小缺陷可以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明显起来,直至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采用此法后,可以减少盆景植物的主要生理缺陷,如片根(俗称鸡爪,指盆景的露根在偏向一侧发育)、腰高(指主干部分因过长而失趣)、基细(俗称小脚,指植株根颈明细细于上部主干,是嫁接最常有也最常见的毛病)以及扁平干等。
树桩盆景叶的控制
树桩盆景树种中,小叶观赏价值较高,而植物的先遗传因素决定了叶的大小。如果从原种上得到小叶,除了嫁接法脱换品种外,就要靠控叶来实现小叶化。
控叶的方法有水控法在春季发芽前后,让盆土保持偏干状态一至二个月时间,直到出芽长叶定型,叶色转深后,才给以较充足的水肥。夏末秋初温度开始下降,秋芽将出,也要进行控水。特别在出芽时让盆土保持短时间干燥,新芽会明显偏小。出芽后在三片叶处摘心,既能控叶,又能保持树桩构图比例,效果更好。控水需在发芽长新叶期间重复多次进行,稍有不慎,水多就会前功尽弃,水过少使树体失水脱去老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控水期间必须十分注意观察,每天判定盆土的含水量。当出现老枝叶无力下垂,叶色发暗,中度发黄时,就必须浇水,以防进一步掉叶枯枝。几天内的浇水量要严格掌握,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脱衣换景观骨的操作手法之一。局部的老叶掉落,是植物适应干旱,自我保护的生理功能作用的结果。只有出现全株严重的焦叶干枝且不掉叶或掉叶少,才是真正危及生命的失水状态。
控水期间遇上下雨未及时遮盖或转移,控叶失败,某些树种叶控可采用剪叶法得到小美的叶。迎接重要的客人、节日和展出,也可用剪叶法。控叶树剪叶时间应在春天,秋天发新芽前,或春叶发出后过大时;迎展剪叶时间多在展出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将整株叶悉数剪除并剪去较长的枝梢,剪叶前适度浇水施肥,一月内会重新出叶,新叶会明显小于上一轮叶。笔者有一盆友,每年春夏都采用摘叶法培育小叶,摘叶同时进行缩剪,初春发芽后摘心,满树小叶十分可爱。如因品种问题或其它因素,初春摘叶后所发新叶仍然偏大,可在加强水肥的同时,再次摘除新叶,必须再发较小的新叶。本人的岩石盆景用此法,培育出满树蚕豆大的小叶,更小者仅黄豆般大小。小叶榕叶也小到黄豆、蚕豆般大小。
如将控水法与剪叶法相结合效果会更佳。
剪叶法适合在该树种生长旺盛期、新陈代谢功能强的春夏秋初时节进行,且必须在成熟的树上进行,三年以下的幼龄桩不宜应用。摘叶后短期内会影响树的光合作用,影响为根榆送养分,必须在叶的生长期进行,只有特殊情况才在晚春和初夏时进行。
㈤ 用于盆栽的老根基本都是什么树根
摆放在阳光晒的到的地方仙人类的植物很耐旱的~至于肥料问题土壤里的肥力已经足够他生长了~
㈥ V子型老根盆景怎么造型,老根是连体V子型,怎么造型能成为好的盆景,没有其他的老枝
榕树盆景是指以榕树为素材,以观赏榕树的树桩及根茎叶奇异形态为目的,通过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成为独特的艺术造型的盆栽榕树盆景。
肥水管理
榕树适应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湿的树种,能在石缝中生长,也能在水中生长。树桩进入正常护理后,用
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沤熟的饼肥作为追肥,每日进行一两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换盆时,也可用沤熟的鸡粪、豆饼、骨粉掺入培养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会使枝干快长快粗,达到缩短培养期的目的。榕树虽然耐旱又耐湿,成活后的榕树不长期渍水,易造成只长根不长枝干。水的管理要见干见湿,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
养护造型
修剪是榕树造型的一种手段。通过修剪可达到使榕树形态优美的目的。修剪要适时适树。榕树一般四季均可修剪。在实际养护造型中,以剪为主,绑扎为辅,剪裁以一年一次为宜,长势壮旺的可动剪两次,待剪短枝条长
榕树盆景
出的叉枝粗壮后再次动剪。
榕树修剪的具体方法有摘心、剥芽、摘叶、短截、缩剪和疏剪等几种。
摘心
摘心可以促进腋芽萌动,多长分枝, 扩大树冠,同时又能抑制枝条徒长。摘心的时间和次数,与树种有很大关系。如松树,宜在新芽萌动,但还未放针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仅留基部一小截。将来这里会萌生两个侧芽,分向两个方向萌发新枝。而对于易发新梢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树,一般可在新梢发芽并长出2——3片叶子的时候摘去叶心。当再次萌发新枝叶时,按同样方法摘心。如此反复操作,可达到使树冠丰满的目的。
疏芽
蔬牙即树木在发芽时节,常常是许多芽同时萌发。为了保证水分和养分的集中供应,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较理想的树形。对于萌芽力强的榆树、六月雪等树种,更要注意随时抹去不利于造型的芽。
摘叶
摘叶可以促进树木萌发新叶。有 些树种如榆树和黄荆,通过摘叶可使原来长得很大的叶子变得细小,使其更秀气。一些有色叶木类树种,如槭树和石榴,通过摘叶可使叶子颜色更加鲜艳。但是摘去叶子,由于去掉了这些叶子的光合作用,会使树桩失去积累养料的大好时机,对于一些弱桩来说可能会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对生长较旺盛的树桩实行摘叶。
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条的方法称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条的分枝层次。一般来说,它是对树木枝杈的顶层修剪,能使树木的外观轮廓更丰满。根据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将短截分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条先端的1/5,除去枝条的顶端生长优势,形成较多的中短枝,使树形更丰满,并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条先端的1/2——3/5,形成较多的中长枝,可能促进枝条生长。重截指保留枝条的1/5,可促进剪口下1——2个旺枝生长,一般用于培养主干枝。
缩剪
截去多年生枝条的一段叫缩剪。缩剪是岭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术,创造出“鸡爪枝”、“鹿角枝”等多种曲折多变、苍劲刚健的造型。缩剪不但能矮化树型,而且可增强树木枝杈的表现力,不断对枝条进行缩剪,可增加盆景层次。
翻盆
榕树盆景不宜经常翻盆,以免块根受伤腐烂,一般每隔3~4年翻一次盆,时期以晚春4~5月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进行翻盆),同时要去掉部分宿土并剪去老根、腐烂根。
病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榕树病虫害少见,偶有介壳虫为害,发现即用刷子人工刷除。
水黄
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旱黄
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 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灼黄
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如吊兰、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缺光
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黄
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缺肥
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2] 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
㈦ 附木盆景用什么植物最好
附木盆景可以用南烛植物。南烛叶小芽红,桩型奇古,这些特点让它拥有了制作盆景的先天优势。南烛的萌发力强,花期时以及秋后还会萌发2次新枝,冬末春初时,可对盆树做一次全面整形作业,翌年立春前后,新芽萌发,旧叶便会自然掉落。只要树势健康,即可做适当的修剪整形。一件粗坯到半成品,预计3年左右即可达到效果。
附木式盆景就是用树木和枯死的老根生长结合为一体的盆景 。
附木盆景的制作方法:在老根盆景素材的裁培过程中,难免有些观赏性强的百年老根枯死,这种老根弃之可惜,又不能复活。我们可以作第2次 利用,把枯死的老根适当的修整(用根艺手法制作一下更好,还要用石硫合剂涂上起防腐作用)。然后选好出枝点挖槽或钻孔,之后把苗木镶嵌在沟槽或从孔洞穿岀,接着裁培成活 后两年造型。最后树木和老根生长螎为一体后,观赏性也不错。山区地方根材资源丰富,也可以捡那些木质坚硬、形状好看的枯树根来制作。
老根盆景是树木盆景中观赏性强、价值高的一种盆景。但是成型时间很长,十年只能达到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