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狗脊盆栽
A. 室内观赏珍品蕨品种特性是怎么样的
1.观音座莲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又名马蹄香、马蹄蕨,为观音莲科观音莲属的大型陆生蕨,株高~2米,根茎块状肥大,肉质,直立。叶大簇生,阔卵形,螺旋状排列。二回羽状复叶,羽片5~7对,互生,狭长圆形,上部小羽片斜向上,披针形,孢子囊群生于近叶缘细脉两侧。生长适温白天18~24℃,夜间10~15℃,低于5℃受寒害,空气湿度60%~80%,喜阴湿、耐半阴,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适于肥沃、疏松的酸性土中,可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而成,pH5~6,每周施一次矾肥水,浓度不超过1%。观赏种有食用观音座莲,定心散观音座莲及美丽观音座莲,是布置厅堂、大型会议室的佳品。
2.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又名金毛狗脊、黄狗头、猴毛头。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的大型陆生蕨。多生于山麓荫湿的山沟边及林荫处,酸性土上,江西庐山及四川蛾眉山盛产。根状茎粗大直立或横卧于土表生长,其上密生金黄色三角形,革质,三回羽裂,上端绿色,下端灰白色。喜明亮散射光,生长适温白天16~25℃,夜间10~15℃,空气湿度60%~80%,生长期内,15~20天施一次饼肥水,除早春和冬季外避烈日,以明亮散射光为好,炎热夏季应遮荫,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高温干燥要喷水增湿、降温,入冬保持湿润,少浇水,室温10℃以上可安全过冬,栽植不宜深,以带毛根状茎露出土面,盆土以酸性红壤最好,亦可用腐叶土2份,粗沙1份配制而成。
3.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为水龙骨科扇蕨属中型珍稀蕨,株高50~60厘米,根状茎粗而横生,密被鳞片,深棕红色,叶远生、近纸质,下面疏生棕色小鳞片,叶扇形。喜温湿,忌阳光直射,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能力,喜冷凉气候,晚秋至早春要充足的阳光,要通风透光,保持盆土湿润,适量施液肥。用浅盆栽植,盆土用园土、腐叶土1∶2混合,平时放在漫射光处,冬季夜温8~10℃能安全过冬。
4.对开蕨
(Phyllitis scolopendrium)
为铁角蕨科中型蕨类,四季翠绿,流行于欧美的著名观叶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状茎短、直立、根状茎和叶柄基部均被披针形鳞片,单叶簇生,叶柄呈棕色,叶片线状披针形。性喜阴凉湿润,宜在中等强度光照下生长,在18~24℃室温下生长良好,能耐-10℃低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生长。盆栽基质以泥炭土与腐叶土等量混合,并加少许碎石块,浇水要适量,生长盛期每月施一次淡液肥,夏季多通风、多浇水,幼苗期防止穿堂风。春季换盆时各加2厘米厚的碎砖木炭和骨粉,加土8成。
5.紫萁
(Osmunda japonica)
又名老虎牙,水骨莱,大叶狼衣,为紫萁叶型蕨,株高1米。根状茎粗短,斜生,叶簇生。性喜冷凉湿润,夏季要遮荫、忌烈日直射,冬季需一定光照,株型整齐,羽片矩圆、纹脉清晰,是布置厅堂、会议室的精品。
6.华南紫萁
(Osmunda vachellii)
又名鲁萁、瓦氏紫萁。株高1米,根茎粗壮呈圆柱形主轴,叶簇生茎顶端,极似苏铁,故又名假苏铁。叶黄绿色有光,叶柄长15~25厘米,坚硬,叶长圆形,长30~80厘米,宽15~30厘米,羽叶具短柄,披针形或丝状披针形。下部羽叶能育,狭缩成线形,孢子囊群沿下面中脉密生。
广布于北半球温带与亚热带,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喜光,忌烈日直射,白天生长适温18~27℃,晚上13~22℃,宜湿润通风的环境,适于生长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中。
分株可用营养叶带茎分割。孢子囊成熟后即死,必须及时采收孢子。将孢子囊装入透明光滑纸袋,待孢子散出,去除囊穗,封口后留袋的一角,刺几个细孔,振动纸袋,将孢子均匀撒在预置的盆内,播时盆底先铺碎砖瓦,上放一层苔藓,再将过筛的黄壤装至距盆口约3厘米处,孢子播后不必覆土,以渗透法使盆土湿润,孢子很快萌发产生配子体,形成含叶绿体假根后分盆培育。
盆土用泥炭和腐叶土混配,并加硫磺粉调酸并加粗叶残骸和碎炭屑,冬天在10℃温度生长良好,受冻后叶子发黑,如不伤及根茎,转暖后还会长出新叶,高温要遮荫。生长季节,每隔2~3天浇一次水。如太干时可将盆浸入水中使基质完全湿透,浇水太多,叶片发黄,生长停止,直至萎蔫,这时根已腐烂,可磕出后剪去烂根,重新上盆。
B. 金毛狗【植物】
金毛狗 (植物)
学 名: Cibotium barometz
别 名: 黄毛狗、猴毛头
科: 蚌壳蕨科
属: 金毛狗属
性能
苦温,能止血,补肝肾,强腰,祛风湿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根茎阴干。止血用毛;内服去毛切片,洒拌蒸熟晒干。
产地分布
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如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四川与云南南部均有分布,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是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形态特征
金毛狗为大型树状陆生蕨类,植株高l~3米,体形似树蕨,根状茎平卧、粗大,端部上翘,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叶簇生于茎顶端,形成冠状,叶片大,三回羽裂,羽片长披针形,裂片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可达120厘米,棕褐色,基具有一大片垫状的金色茸毛,它的幼叶刚长出时呈拳状,也密被金色茸毛,极为美观。它的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坚硬两瓣,成熟时张开,形如蚌壳,也颇具特色。
生长习性
多生于山麓阴湿的山沟或林下荫处的酸性土壤上。金毛狗生长时喜散射光,适宜生长温度夜温为10~15℃,昼温21~26℃。北方可在温室内种植,南方可种植在荫棚内。空气湿度宜保持在60%~80%,空气干燥会使叶片枯焦。它的栽培土壤以疏松、透水的酸性土壤较佳,一般用壤土、腐叶和河沙混合。金毛狗在生长季节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但冬天生长缓慢时要少浇水,过多水分会导致烂根。盆栽时可施些基肥,在生长期可施些液肥。栽培过程中应将带茸毛的根状茎露出土面。
园林用途
金毛狗株形高大,叶姿优美,坚挺有力,叶片革质有光泽,四季常青,颇有南国风光意境。在庭院中适于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荫处种植。它也可盆栽作为大型的室内观赏蕨类。特别是它长满金色茸毛的根状茎能制成精美的工艺品供观赏,如图中做成的金毛狗盆景栩栩如生。同时,由于其富含淀粉,可食用和酿酒。另外,其根状茎入药时称金毛狗脊,具有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壮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茎上的茸毛能止血。
繁殖培育
金毛狗的繁殖以孢子繁殖为主。操作时于夏季采集成熟孢子,均匀撒播于盛细砖屑的播种浅盆,播后喷水并盖上玻璃保湿,保持20~25℃,每天喷水l~2次,使盆内湿润,1个月能发芽,长出原叶体,待长大有几片叶时,可进行分植上盆。
金毛狗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的陆生蕨,根状茎粗状肥大,直立或横卧在土表生长,其上及叶柄基部都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看上去就像一只玩具金毛狗,惹人喜爱。它的叶丛生,在比较适合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中,叶长可达2米,阔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叶近革质,上端绿色而富光泽,下端灰白色,袍子囊群盖两瓣,形如蚌壳。
此植物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皆有分布。生于山沟及溪边林下酸性土中,喜温暖和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畏严寒,忌烈日,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金毛狗多用分株繁殖,生长期内均可进行,做法是:将根状茎切成数段,切口处涂上草木灰,栽入经过灭菌的腐殖土中,注意遮荫、保湿,春季半个月,夏季约1个月就可萌发展叶。
盆栽时盆土可用腐叶土2份与粗砂1份配制。栽植要浅,带毛的根状茎要露出土表。生长季要掌握好适度的水分和光照,除早春和冬季外,其它时间均要避免烈日直射,以给予明亮散光最为适宜,水分要充足,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又不能过湿致使盆中积水。高温干燥时,要每天喷水l一2次以增湿降温,因其在干燥环境下,叶片会出现焦枯。此外,每月还应施有机液肥2-3次。入冬后,要减少浇水量,保持土壤稍微湿润即可。晴天气候干燥时,中午还应向植株及周围喷水。如室温能保持在5℃左右,就能顺利越冬。
金毛狗植株上金黄色的茸毛,是良好的止血药,中药名为狗脊。伤口流血处,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根状茎还有补肝肾、利尿等功效。所以目前常受到人们过分采掘,应注意加以保护,不可杀鸡取蛋。
你的这盆品相不错。至于价格,因地而异。
C. 金毛狗植物不能碰
金毛狗是蚌壳蕨科,金毛狗属树形蕨类植物,根状茎卧生,粗大,顶端生一大叶,柄长可达120厘米,棕褐色,基部垫状的金黄色茸毛,有光泽,上部光滑;叶片大,广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互生,叶几为革质或厚纸质,孢子囊生于下部的小脉顶端,囊羣盖坚硬,棕褐色,孢子为三角状的四面形,透明。
叶几为革质或厚纸质,干后上面褐色,有光泽,下面为灰白或灰蓝色,两面光滑,或小羽轴上下两面略有短褐毛疏生;孢子囊羣在每一末回能育裂片1-5对,生于下部的小脉顶端,囊羣盖坚硬,棕褐色,横长圆形,两瓣状,内瓣较外瓣小,成熟时张开如蚌壳,露出孢子囊羣;孢子为三角状的四面形,透明。
金毛狗其根状茎入药时称金毛狗脊,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味苦甘、性温,具有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壮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茎上的茸毛能止血。
金毛狗株形高大,叶姿优美,坚挺有力,叶片革质有光泽,四季常青,在庭院中适于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荫处种植,它也可盆栽作为大型的室内观赏蕨类,特别是它长满金色茸毛的根状茎能制成精美的工艺品供观赏,做成的金毛狗盆景。
D. 人土培育金毛狗瘚与山里野生金毛狗瘚有什么区别
金毛狗 (植物)
学 名: Cibotium barometz
别 名: 黄毛狗、猴毛头
科: 蚌壳蕨科
属: 金毛狗属
性能
苦温,能止血,补肝肾,强腰,祛风湿
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根茎阴干。止血用毛;内服去毛切片,洒拌蒸熟晒干。
产地分布
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如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四川与云南南部均有分布,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是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形态特征
金毛狗为大型树状陆生蕨类,植株高l~3米,体形似树蕨,根状茎平卧、粗大,端部上翘,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叶簇生于茎顶端,形成冠状,叶片大,三回羽裂,羽片长披针形,裂片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可达120厘米,棕褐色,基具有一大片垫状的金色茸毛,它的幼叶刚长出时呈拳状,也密被金色茸毛,极为美观。它的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坚硬两瓣,成熟时张开,形如蚌壳,也颇具特色。
生长习性
多生于山麓阴湿的山沟或林下荫处的酸性土壤上。金毛狗生长时喜散射光,适宜生长温度夜温为10~15℃,昼温21~26℃。北方可在温室内种植,南方可种植在荫棚内。空气湿度宜保持在60%~80%,空气干燥会使叶片枯焦。它的栽培土壤以疏松、透水的酸性土壤较佳,一般用壤土、腐叶和河沙混合。金毛狗在生长季节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但冬天生长缓慢时要少浇水,过多水分会导致烂根。盆栽时可施些基肥,在生长期可施些液肥。栽培过程中应将带茸毛的根状茎露出土面。
园林用途
金毛狗株形高大,叶姿优美,坚挺有力,叶片革质有光泽,四季常青,颇有南国风光意境。在庭院中适于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荫处种植。它也可盆栽作为大型的室内观赏蕨类。特别是它长满金色茸毛的根状茎能制成精美的工艺品供观赏,如图中做成的金毛狗盆景栩栩如生。同时,由于其富含淀粉,可食用和酿酒。另外,其根状茎入药时称金毛狗脊,具有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壮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茎上的茸毛能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