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山石盆景
『壹』 如何养护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的养护管理要点如下:
首先要确认盆景中植物的趋光性,如果所栽植物是五针松、文竹、山茶、兰花、杜鹃等半阴性的植物,那么我们就要把盆景尽量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但前提条件必须要通风良好;如果山石上栽种的是米兰、石榴、龙柏等喜光植物,平时就要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但夏季要注意适当的遮阴。
不论哪种植物,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多给植物喷水,保持土壤和环境的湿度,尤其是在干燥多风的春夏季节,更要注意保证空气的湿度,否则很容易造成植物叶片的干枯。浇水时要注意方式,建议采用喷雾的方法,因为过猛的水势会冲走土壤。另外盆中的水也要经常更换,并将盆器清洗干净,保持清洁,以增加盆景的整体观赏效果。
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而山水盆景上栽种植物的土壤非常少,而且不便换土,因此植物很容易出现缺乏养分的现象,所以日常养护中的施肥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平时可以配置一些稀薄的营养液,尽量做到薄肥勤施,持之以恒就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植物的土壤过少,还可以随时补加新土。补土时要注意方式,不要弄污了山石的其他部位,毕竟清洗起来比较麻烦)
山水盆景大多会生长有苔藓植物,养护得当的话,苔藓的生长速度会很快,很容易就遮挡住山石原有的纹理,缺少了观赏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的清理,刮掉一些不必要的苔藓,保持原有清晰的石貌。山石上所长的其他植物也要经常进行修剪,防止枝叶徒长。
『贰』 上水石上如何种植草籽与如何养护
用上水石不但可以制作山水景观,而且还能在石头上种上草籽呢,这其实就是利用上水石很强的吸水性为种子供水进行播种的过程。当然,采用这种方式在上水石上种草来丰富盆景,为上水石盆景带来生机活力的方法是可以实现的。
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细节方面还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的。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一讲上水石盆景上怎么种草籽吧!
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块大小适宜的上水石作为主要景观材料,同时让其作为种草籽的培养土使用。
2、将上水石进行简单处理,雕凿出一定的造型,毕竟作为景观,没有一定的造型是不行的。
3、将简单雕琢后的上水石放在阳光下暴晒几天,之后再放在盐水或醋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杀菌灭虫及虫卵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使石头表面呈现酸性,更适合植物生长。 4、接下来将经过处理的上水石造型材料进行上盆,盆内盛入深度适宜的清水。
5、上盆完成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草籽撒在石头表面上,然后将盆景放置在可以接受半光照且避风的环境中养护即可,约3-5天之后就可以发现草籽开始萌芽了。
当然,除了上水石表面种草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合适的位置种上小树以提升对盆景的点缀效果。不过,种小树建议在上水石身上的洞穴中塞入泥土后再种植,等小树根系抓牢石头之后再用清水将泥土逐步冲洗掉。这样制作出来的上水石盆景既清洁又美观。
『叁』 山石盆景的介绍
山石盆景 可谓是自然山水风光的缩影。它以山石为主,通过锯截、雕内凿、腐蚀、胶合、拼接容等技术处理,在特别的盆中布景造景。盆中可贮水,间或缀以亭楼、舟桥、人物、动物等不构件,还可常配以树木或小植物。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品,使山河之美景浑然浓缩,再现于盆中。
『肆』 扬州瘦西湖小金山里的石头盆景树状植物是什么品种
您好,我来就是扬州的源一名导游。放在小金山关帝庙前的盆景是北宋徽宗年间的花石纲遗物。钟乳石原产自广西溶洞,据说滴水沉积五十年才会增长一公分。所以这块钟乳石生成就需要两千多年的时间。盆景中的植物是圆柏,用扬州著名的盆景艺术加工而成。
『伍』 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养殖方法 :
浇水
浇水是树桩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频繁的 措施 之一。树桩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树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当然浇水也不可过量,若浇水过量,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同时浇水的多少还要视具体树种不同、季节变化、天气冷暖而定。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砂质土壤可多浇水,粘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
施肥
树桩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有限,因而养分也有限,应注意肥料的补充。树桩盆景因其小中见大的艺术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频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种类,把握施肥季节。植物生长养分的三要素为氮、磷、钾肥,氮肥可促进树桩枝叶生长;磷肥可促进其花、果实形成;钾肥可促进茎干和根部的生长,所以选用肥料应根据树桩种类和其生长态势而确定。
需要使树桩枝繁叶茂,可多施氮肥类;需要树桩多出花果,则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壮,发达时,则可多施钾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迟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迟效性施肥一般是将有机肥粉碎、腐熟后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换土时,掺入盆中,让其慢慢提供养分;速效性施肥则是将有机肥或化肥稀释后,根据树桩的季节性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过浓,新栽树桩不宜进行此类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盆景养殖病虫害的防治:枝干出现病害:表现在枝干韧皮部、形成层腐烂、枝干上出现茎腐和溃疡,出现枝干表面腐烂,干心腐朽,枝条上发生斑点等现象,通常应喷洒波尔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剂,并刮去腐烂局部等。
叶面病害:叶面病害通常出现黄棕色或黑色斑点、叶卷缩、枯萎、早期落叶等症状,有可能是黄化病、叶斑病、煤烟病、白粉病等。叶斑病可摘去病叶,喷洒波尔多液;黄化病可用0.1~0.2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剂喷洒。
根部病害:树桩盆景根部老化,易产生各种细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应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浇水量的控制。
介壳虫治理:介壳虫危害普遍种类繁多。它是吸取树桩树液的害虫,树桩受其害后易引起煤烟病,出现生长不良,枝叶枯黄,提早落叶等现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杀死外,可用40%的乐果乳油1000~150O倍溶液,或用80%敌敌畏1000~1500倍溶液喷杀之。
红蜘蛛治理:红蜘蛛是以吸取树叶叶汁对叶片进行危害的,虫害后,叶片呈灰斑色,并引起枯黄脱落。防治方法是用4O%乐果乳剂1500~200O倍溶液或50%亚胶硫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杀
蚜虫治理:蚜虫种类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树桩一般叶片卷曲下垂,严重时叶表污黑、干枯而脱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乐果2000~300O倍水溶液喷杀,每周一次。或用鱼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喷杀。
盆花的更换
室内摆设的盆花,因阳光不足,湿度不够,空气流动小,灰尘过多而影响植株生长。特别是一些珍贵名种的花卉,如发生叶黄、枝萎或烂根,就不容易养好。所以在室内要经常更换位置,最好5-7天换1次,冬季盆花更换位置时,要注意防寒,一般在晴天中午为宜,换走的盆花也不要使其遭受冻害。
盆栽栽培注意事项:在室内、喜干燥的盆花,应摆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冬天中午阳光充足时,应适当开窗使空气流通。雪天少开或不开。室内搞卫生的同时,要经常向叶面喷水,除去叶面的积尘,以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残花、枯枝也应及时剪除。
盆景的起源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盆景的最新流派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 其它 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中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陆』 怎样制作盆景之山石盆景制作
山石盆景的制作”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独立式、偏重式、开合式、散置式和重叠式五种。盆景制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盆 盆景很讲究盆和架的衬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盘、大理石盘、钟乳石“云盘”、水磨石盘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浅盘多为长方形或腰圆形,下有四个底脚,盘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强装饰性,白色或浅蓝色,能显示出水面。目前市场上的白色硬质塑料浅盘和白水泥磨石盘出售,价格便宜,也可选用。至于陈设盆的几架,可就地取材,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几架。
(二)盆内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艺术品,必须精心组合,仔细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组合造型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源于自然,创造意境。2、主次分明,相互顾盼。3、层次清晰,对比烘托。4、虚实相宜,似隐似现。5、富于变化,统一协调。
(三)石料加工 1、锯截:根据已绘的图样,确定主体位置和大小尺寸。然后用小锯慢慢据平底部。接着选定纹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为正面,根据设想的效果进行加工。松石可用钢锯锯截,硬石则需用电动金钢砂锯片锯截。 2、雕琢:雕琢必须先从大处着眼,用锤子、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体轮廓,然后进行精细加工。切记:加工时尽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态。 3、胶合:胶合能起到尽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点:①几块石料的石质、纹理、颜色及气势都要相仿。②为了不影响石峰的吸水,应横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点缀 小景点缀是为了达到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将荫棚、或温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长的青苔,用刀刮下,轻轻搓碎,然后用毛刷蘸碎苔点种于山峰的缝穴内,接着置于阴处并经常喷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满石峰。 2、栽树方法是:以“丈山尺树”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并按照大自然的生长规律种植。石缝间宜植根系裸露、树千弯曲、树姿玲珑的树种,且枝细、叶小、根浅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种小型五针松、罗汉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细叶常绿草本来代替树木。 3、摆件方法是:依形就势,顺其自然,巧妙地结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来表现风景意境。可参照国画画论中对风景建筑及设施的位置来摆放。应注意:摆件大小,应掌握近大远小,低大高小的透视原则。而数量,根据盆景主题、意境、规格等具体情况而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