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叶盆栽
① 如何种植秋葵的盆栽方法有哪些
秋葵是一种保健蔬菜。那么在家里如何 种植 秋葵盆栽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秋葵的盆栽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
秋葵的盆栽种植方法
【种植环境要求】
1、温度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2、水分 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3、光照 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4、土壤 营养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
【种殖步骤】
1、育苗
(1) 黄秋葵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可种植。种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
发芽: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2)育苗移栽法:育苗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
2、开花结果
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
3、采收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黄秋葵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
秋葵的种植方法1、整地施肥
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种植前把土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
2、适期播种
多采用直播法,也可育苗移栽。一般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定植,8月大量采收。
3、精细播种
黄秋葵种子种皮坚硬,播前应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条件下催芽,待60%~70%的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点播为宜,畦宽85厘米,畦沟宽30厘米,每畦种1行,穴距30~35厘米,每穴播2~4粒,穴深2~3厘米。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厚2厘米左右。多采用营养钵和穴盘育苗,每穴播2粒种子,2~3片真叶时定苗。
4、间苗中耕
黄秋葵出苗后要及时间苗,2~3片真叶时,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进行1次。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追肥、浇水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7~8月份进入高温雨季,杂草滋生很快,应及时拔草,防止出现草荒。
5、肥水管护
黄秋葵较耐旱、耐湿,在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黄秋葵生长采收期长,整个生育期约100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进行,每亩施尿素6~7公斤;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后开沟施复合肥15~20公斤;开花结果期施1次重肥,施复合肥25~30公斤。进入采果期后,根据长势,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倒伏或早衰。夏季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下午日落后进行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
6、设架摘叶
夏季要设支架防倒伏,可用长1米的竹竿或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植株。在生长前期要防止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徒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留作种果的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7、防治病虫
黄秋葵病害较少,虫害较多。主要有蚜虫、蓟马、病毒病等,每亩可用10%福瑞松粒剂1000~1500毫克,于定植沟施基肥时条施。以后生育期如有虫害发生可用50%辛硫磷乳油、阿维菌素、螨立绝、灭扫利等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
秋葵的种植要点1、种植时间:黄秋葵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2、整地施肥: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种植前把土地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黄秋葵需肥较多,每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在整地前铺撒于地面,然后深翻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混合,然后开沟做畦。
3、间苗中耕:黄秋葵出苗后要及时间苗,2~3片真叶时,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进行1次。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4、肥水管护:黄秋葵较耐旱、耐湿,在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黄秋葵生长采收期长,整个生育期约100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进行,每亩施尿素6~7公斤。
5、设架摘叶:夏季要设支架防倒伏,可用长1米的竹竿或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植株。在生长前期要防止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徒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留作种果的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6、适时采收:黄秋葵从播种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叶7-9片时即开花结荚,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10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
7、留种存储:黄秋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下一页更多精彩“秋葵的价值”② 蜀葵盆栽的种植方法
蜀葵盆栽的种植可在春夏秋4-10月份进行,准备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以及大小合适的陶盆。将健康无病害的植株栽种在盆土中,覆土压实适量浇水,摆放在阴凉处适应新环境生长,等存活后做好养护管理措施。
蜀葵盆栽种植方法
一、盆栽时间
当蜀葵盆栽存活后做好养护管理措施,将其摆放在光照明亮的位置上吸收阳光促进生长。定期适量浇水保持略微湿润环境,以及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度。生长到一定高度则打顶修剪,达到株型矮化美观的目的。
③ 蜀葵花盆栽如何种植 它有什么
栽植
盆栽时,早春用播种苗上盆,留独本花。
花后距根颈15厘米处剪断,又能萌发新株。
蜀葵植株容易衰老,栽培4年左右就应该更新。
果实黄熟时立即采收,以免种子脱落。
施肥
幼苗生长期应施液肥,注意除草、松土,促使植株健壮生长。
叶腋形成芽后,要追施磷、钾肥。
浇水
开花期应适当浇水,以使花期长,开好花,一直开到枝顶。
病虫防治
(1)轮纹病: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病斑,直径3-10毫米,褐色,微具轮纹,边缘色深,上生小黑点。
防治时于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600-1000倍液。
(2)炭疽病:叶片上出现多角形或不规则型病斑,直径2-6毫米,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小黑点。
后期病斑往往破裂穿孔。
需注意喷药防治。
(3)灰斑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直径1-5毫米,灰褐色,优势中央为灰色,边缘呈褐色。
(4)蚜虫:危害蜀葵的蚜虫常见的有棉蚜、桃蚜等多种。
刺吸嫩梢及嫩叶汁液,须及时防治。
(5)白粉虱:戎、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应注意除杀。
(6)蜀葵锈病:病株叶片变黄或枯死,叶背有棕褐色、粉末状的袍子堆。
春、夏季应往植株上喷波尔多液防治,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
繁殖
蜀葵通常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或扦插。
南方地区以秋播为好,北方地区以春播为好。
种子成熟即可播种,约1周后发芽,长有2-3枚真叶时移植1次,次年可开花。
种子发芽力可保持4年。
播种苗生长2-3年即衰退,故可作2年生栽培。
秋季,挖起植株,将根基抽生的枝条带根分割下来,另行栽植即为分株。
对于一些特殊优良的重瓣品种,秋季利用基部发生的萌蘖作插穗,剪成8厘米长,插于盆内,盆土以沙壤土为好,插后置于阴蔽处待生根。
蜀葵花大而颜色丰富,重瓣品种观赏效果更好,常于建筑物前列植或丛植,作花境的背景效果也很好,还可用于篱边绿化及盆栽观赏。
花瓣中的紫色素易溶于酒精及热水中,可用作食品及饮料的着色剂。
茎皮纤维可代麻用,全草入药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④ 种植盆栽秋葵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秋葵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那么盆栽秋葵的 种植 方法 有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盆栽秋葵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盆栽秋葵的种植方法
1.育苗
(1) 黄秋葵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可种植。种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
发芽: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2)育苗移栽法:育苗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
2.开花结果
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
3.采收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黄秋葵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
4.病虫害防治
病毒 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虫传播,放应及时防治蚜虫。
虫害 主要是蚜虫和蚂蚁,可选用50%抗蚜威或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秋葵种植要点
1、种植时间: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露地排开播种,当年都可以采收嫩果;采用大、小棚覆盖育苗,可以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提前采收嫩果。
2、整地施肥: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为获得高产,须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切忌与棉花等锦葵科作物连茬。播前或定植前将土壤耕翻,1.4米连沟作畦,畦宽1米,沟宽约40厘米,深25―30厘米。在畦中央开沟 施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钙镁磷25―50公斤,氮磷钾15―20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拌匀,然后将畦面整平。
3、播种:直播,断霜后进行,每畦播2行,穴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一穴留一棵壮苗。为提高地温、提早出苗,早春播种可进行地膜覆盖或小拱棚覆盖。
北方采用平畦或高垄两种栽培形式,5月上中旬播种,到7月份才开始采收。
4、挖穴施基肥
每畦挖穴2行,畦宽70厘米的定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2600窝;畦宽100厘米的定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每亩种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300克、氮磷钾复合肥30克,并与穴内土壤拌均匀(肥料不能集中在播种穴内,以防烧苗)。
5、播种
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 ℃ ~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事先整好地畦内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每亩栽2000穴左右,用种量0.5千克左右。
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每穴呈三角形播种3粒,种子间相距5厘米,深度2厘来,播完后浇透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小苗长至10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穴保苗2株。
6、田间管理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第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后应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秋葵为耐湿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较多,在出苗和定苗后应各浇1次水,开花坐果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7~8月份高温天气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另外还应结合浇水每亩在定苗、结果和盛果期分3次施尿素15千克或人粪尿500~600千克,以促丰产。
秋葵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需肥、需水量大,特别在开花期间,如果缺水、缺肥,会导致结果不良,降低产量。定苗后追肥1次,每穴盘状施氮、磷、钾复混肥2克,如明显缺肥,以后每隔10~15天施追肥1次,施肥量因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10克。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
打侧枝。如水肥较足,秋葵植株下部的腋芽容易长成侧枝,侧枝不仅结果不良,且易造成植株枝叶过多,影响主茎的正常结果。因此,一旦出现侧枝后,要及时将侧枝切除,幼嫩侧枝可以炒。
秋葵的种植方法
秋葵播种,一般秋葵是5~6月播种,先准备好一到二分田,撒上农家肥,在用微耕机把地打烂,用铲子隔一米挖一条沟,然后在把地整平,在把秋葵种子均匀地撒在高畦上。
秋葵移植,秋葵幼苗出土后把弱苗、病苗拔掉,待幼苗长出2到3片叶子,苗高9~11cm即可带土移植田里。
然后在每660平方米栽1100~1900株左右,载好后在每个苗都要浇上水,保持土壤潮湿,以利成活。
秋葵施肥,黄秋葵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产量的关键。黄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秋葵出苗后及时追施齐苗肥,每660平方米施尿素4~7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亩施复合肥10~25kg,苗高35cm,进入结果期时,继续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30kg,生长中还要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秋葵除草,应一个星期除草一次,开花结果后,还应继续少量追肥.
在黄秋葵植株生长前期,应把黄秋葵的侧枝清除,把摘掉的黄秋葵,下面的老叶子清除,能改善通风透光。
⑤ 葵树如何育苗盆栽
葵树的栽培方法是:
(1)选种。以生长在沙、土围地的葵树种子为佳。用这种种子所植葵树,树干结实,叶柄强壮,出芽率高,易于生长;近水园地种子则较差。
(2)种植。在冬至前后播下种子育苗,横直距离5寸,明年二、三月发芽,约3年左右,可出掌叶六、七块,才移植到葵田去。移植后3年开始割叶。所以,植葵最低限度要六、七年才有收获。
(3)施肥。每年在春节前、端午、中秋分季节施肥,以氮肥为主。播种期每亩施40—60斤。移植后每年施肥由初年60斤逐步提高到可以收割时每年150斤左右。
(4)除草。每年2—3次。
(5)整濠、水利、防虫等。 根据栽培和收割的方法不同,葵扇原材料又有三旗、长柄、生笔三种之分:(1)三旗。叶柄粗而坚,叶肉厚而韧,为制作普通用的藤边粗扇的主要原料。副产品有葵尾、葵爪。栽培方法:每亩植500棵为准,株距横直各3.2尺。普通每年收割4次,由农历四月至十一月,每月割一次,每次收割时留三叶,割中间嫩叶,故名三旗。
(2)长柄。又名二旗。叶柄长三、四尺,专供撕骨晒干运到国外供制扫刷,葵叶则用来制葵贝,副产品为南尾,供制船篷、雨帽之用。每亩植400株为准,株距横直4尺,平均亩产4000柄。每年五月、十月两次收割。收割时,每棵葵上留两叶,保持叶柄继续生长,故名长柄。
(3)“玻璃”,又名“生笔”。叶刚生长但还未伸展的嫩叶,尖而笔直,故名“生笔”。当叶未张开时,即用水草轻轻将其捆缠,使叶肉不见阳光,收割时嫩白可爱。此为制作较为细致的藤边幼扇或织扇的主要原料。其副产品叫下玻璃尾,可制作葵通帽、葵花篮、葵床垫、璃尾绳等。以每亩植800至900株为标准,株距横直各2尺余,每株年产5至6柄,亩产约5000柄。
(4)老葵。老葵不是一种葵树的名称,而是在收割三旗葵叶时留下来的老葵叶,削去葵 骨后用以制作葵扎或供搭篷、凉棚、葵寮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