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疙瘩悬崖式盆景
1. 崖荆盆景是黄荆吗
是。
崖荆盆景和黄荆桩景是一样的。古拙素雅,蟠曲苍老,枝叶扶疏,清秀悦目。春季新叶初放,满枝嫩绿,如枯木逢春,葱葱郁郁,显现生机。冬季枝叶落尽,袒筋露骨,更有一番诗意。
放置场所:黄荆桩景宜放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之处。夏季不需遮荫,但也不宜放于水泥台架上,高温灼热,不利生长。冬季较能耐寒,江南可在室外越冬,但在严寒的北方须放进室内。盆栽黄荆在生长期间宜保持盆土湿润,平时可略干,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夏季浇水宜在早晚,入秋后浇水宜偏少。
2. 价值10万的荆疙瘩盆景
养殖荆疙瘩时需要先适当的修剪植株根部,修剪时下手要轻,荆疙瘩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养殖时可以根据稳定的变化给植株浇水。养殖荆疙瘩时最好将植株放置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养殖过程中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32度。
养殖价值10万的荆疙瘩盆景的方法
1、适当修剪
荆疙瘩为灌木,多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区域,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养殖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32度。温度低于10度时最好将植株移植到室内温暖处养殖,同时要做好防寒措施,以防植株被晒伤。
3. 黄荆盆景的制作和养护
黄荆,又名五指柑、布荆、五指风等,其造型雄浑大气、苍劲古朴,虬干横生,枝叶疏扶,潇洒清秀,春季新叶萌发犹如枯木逢春,生机满满。冬季虬曲多姿、钢骨铁爪,尽显古雅之态。且黄荆老桩资源丰富,极易成活,作为观根观骨的桩景很受欢迎。古雅苍劲
挖桩:一般黄荆盆景都是采挖的老桩移栽培育。下桩时间与其它大部分盆栽一样,建议在春季植物发芽前(2-3月份)采桩移栽,成活率最高(特别是北方天气寒冷的地方秋后树木回津,生根很慢,且少,故不建议秋后挖桩);
打理之后即可栽植
采挖回来的根据形态取舍修剪打理、清洗,杀桩时如果是大桩需要将细根都剪去,大桩的原细根基本不活,留着反而会腐烂易烧死新根,去砂去土候沙植,经常喷水保持桩身溼润即可,可用毛毡或棉布包裹保溼更持久些。(如果有条件的建议地栽,一般见土都能活)
用毛毡或棉布包裹可以保溼更久
习性:黄荆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
土壤: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建议选用疏松肥沃的园土+河沙土,加入饼肥混合作为培养土。
黄荆易成活,老桩发芽较为迟缓的,一般按日常管理正常到四五月份也就是梅雨时节就会萌发新芽。
浇水:生长期时确保盆土溼润为宜,日常养护则见干见溼,“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方式进行。入秋后需要逐渐减少浇水频率。冬季偶尔浇水保持确保土壤不干冻即可。天气干燥的时候可适当向枝叶喷水,少量喷洒即可,过多容易导致叶片变大影响美观。
施肥:生长期时薄肥勤施,7天/次,稀释的腐熟液肥,雨天不施;成型之后1月/次或一个季度1次即可,冬季不施肥。
稍施薄肥即可
摘心摘叶:生长期需要适时摘叶心、摘叶,确保叶小稠密,枝节短小美观,若植株有缺陷的地方,可雹亮以适当留芽观察,以弥补造型的缺陷。摘叶之后适当追加水肥,20天左右就会萌发比原先小一半的新叶。
摘叶后萌发的小叶会更加繁茂美观
整枝造型:黄荆的造型宜用粗扎细剪的方式进行,根据植株形态取形,主要枝干攀扎取弯,小枝叶则细加修剪。蟠扎是对桩景初期进行创作加工最常用的方式,宜在生长季节枝条韧性好的时候进行。材料以金属丝为佳,可更便于造型源没宽。将骨架盘扎之后再进行细剪,使其成型。黄荆的萌生力强,秋冬落叶后可再次进行整形修剪,疏去不必要的枝条,让造型自然过渡更显美感。
萌发力强,耐修剪
换盆:黄荆换盆一般2~3年换盆一次,带宿土移栽,去掉一小半的旧土即可,换盆时适当修剪,剪去残病枯根以及过长的老根。盆器
越冬:黄荆耐寒,盆栽家养的一般可放置在蔽风向阳处即可。夏季放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不需要遮阴也能生长,如水泥地等地表温度过高的地方不适合,应避免灼伤,阻碍生长。
虫害防治:黄荆盆察铅栽常见虫害 有蚧壳虫和蚜虫,用50%乐果乳油剂2000倍液喷洒即可防治(务必在室外进行),蚧壳虫可用物理手段洗衣粉或肥皂液刷洗即可。
4. 听说黄荆很适合做成盆景黄荆盆景主要观赏那些方面有什么制作技巧
5. 悬崖式盆景怎样养殖悬崖式盆景养殖技巧
1、选择合适的素材。罗汉松、五针松、黑松、黄荆、酸枣、雀梅、枸杞、三角梅、九里香、荀子、小叶黄杨,以及具有藤蔓性的素材都适合做成悬崖干。挑选有两种方式:一是挑选没有病虫害的2-3年生小苗,根系发达,主干基部有生长旺盛的分枝;二是挑选悬崖式半成品素材时,最好有明显的主干延长枝和两个斜对生的侧枝。第一个侧枝距离主干基部8-10cm时可以制作大悬崖,第一个侧枝距离主干基部5cm左右时可以制作小悬崖;查看一下是否生长有力,根部造型是否适宜提根。
2、小型悬崖式盆景的养坯方式。做小型盆景如果不提根,可以直接上盆。如笔者昨天做了两棵荀子悬崖式,根系中有三个老根已经长成,小盆子也能提根;但是没有较好的主根提根就不能直接上盆,要使用较大的花盆斜栽或者卧栽,把悬崖式垂枝的弯曲部位做成,提根显露初步效果后再上盆。斜栽、卧栽形成的弯曲度自然,人为痕迹较淡。
3、小型悬崖式盆景要有提根效果。做小型悬崖式盆景,主干探出花盆和飘枝下垂仅是一部分形态,主要还是要有提根效果,没有提根的悬崖式仅是半成品。做成提根或者拖根有多种选择:一是浅栽高围,又称为套栽、箱栽。使用分层的木箱、透明塑料桶、麻袋围住根系,填上河沙培育主根,使用水冲法逐步除沙,约有1-3年可以形成提根效果;二是盘根后使用桶栽。可以把根系用木板、筷子等物品绑在一起,主干下的根系中间塞入一个锥形体,形成八方根。也可以把所有根系垂直绑在一起,挂浆后放入深筒里灌沙培育悬根。但是要注意,灌沙前要搅拌极细的河沙与泥浆填充捆绑的根系内部,然后再灌沙,否则根系内部不接触沙土,造成空根。需要注意的是,提根时不要进行垂枝操作。应该先提根,完成提根后再进行垂枝操作,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4、小型微型悬崖式如何设置垂枝。在悬崖式盆景中,有多种造型方式,如大、小、高、低、顺、逆悬崖之分;也有全悬崖、半悬崖、回旋悬崖之分。盆景界中的大、小悬崖与高、低悬崖基本类似,只是个别细节不同。我们制作小微悬崖式,也可以做成大悬崖。主干先上后下,这个"下"要跌得急,"下"的部位就是垂枝的开始。
6. 黄荆盆景的造型要怎样设计
黄荆盆景的造型设计:黄荆树桩形态奇特古雅,或虬曲多姿,或枯朽斑驳,或崆峒嶙峋,极富变化。造型时可根据树桩的具体形态,制作不同形式的盆景,其大致可分为自然型、松柏型、仿树石型和动物型,每种造型里又有不同的形式,如单干式、斜干式、双干式、直干式、曲干式、卧干式、悬崖式、临水式、露根式、树石式等。其中自然式黄荆盆景枝叶分布自然,潇洒清秀,用修剪、蟠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造型。松柏型黄荆盆景雄浑大气,采用粗扎细剪的方法,通过重剪勤剪,使之成为中间微凸,周围稍薄得圆片,犹如远眺的高山之松,凝重苍劲。仿树石型黄荆盆景则选取形状奇特,或似奇石,或似山峰的黄荆疙瘩,并以此为山、为石,将疙瘩上的枝条蟠扎修剪成自然型或松柏型。并注意树与“山”、树与“石”比例的协调,天衣无缝。动物型黄荆盆景是选取与某种动物相似的树桩,依其形状,对枝干进行造型,使之在“似与不似之间”,既不可不似,否则有欺世之嫌,也不可太似,以免有媚俗之感。
黄荆盆景的造型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先用金属丝蟠扎出基本骨架,再仔细修剪,使之成型。新生枝条要等半木质化后方可进行,蟠扎前要适当扣水,以免枝条发脆折断,金属丝缠绕时不要破坏芽眼。若有姿态优美的黄荆枝干,可在冬春季节截下,适当疏剪后扦插,成活后稍加蟠扎、修剪便可成型,此法特别适合制作微型或中小型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