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老盆景
A. 黄杨盆景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杨盆景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环境要通风黄杨喜欢湿润环境,养护环境一定要通风,通风太差的话,温湿度调节不均匀,还有就是通风差,叶片容易积累灰尘,影响黄杨的长势,当浇水的时候,水分不容易快速散发掉而导致积水烂根,这也是在室内养护常出现的问题,大家要格外注意。
2,散光防徒长刚才我们说了,黄杨耐阴,但是如果放在室内没有光照的时间太久的话,容易导致枝干徒长,叶片狭长,让黄杨越长越差,越长越弱,如果养护不当,甚至出现僵苗不长的情况,所以要放在室内养护。我是建议放在通风的阳台上接受散光养护,当然可以搬到室内养护,然后定期搬出来晒太阳也是可以的。
3,盆土要疏松透水我们喜欢养花的小伙伴都知道,露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也是露养长得比室内养护好的原因,单一个通风,接地气就够室内养护比的了,所以在室内养护,盆土一定要疏松透气,每次浇水的时候。浇的水能够很快的留掉,达到润而不积水的效果。
如果确实封闭阳台,通风比较差,那么要学会营造湿润环境,采用喷水的方式来营造湿润环境。
4,合理浇水施肥黄杨既然长不高,又叫千年矮,那么黄杨需要施肥吗?很明显的,黄杨也是需要施肥的,当然作为盆栽,要想多分枝,施肥少不了,但是要少量多次施肥,量多易烧根,而且每次施肥的时候,建议远离根系。当然如果是有机肥的话无所谓,是复合肥就要远离根系了。
B. 盆景黄杨怎样养
黄杨它是属于多种植物的一种统称,其中它分为小叶黄杨、大叶黄杨、金边黄杨以及雀舌黄杨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黄杨的盆景种植。
黄杨盆景较耐寒,萌发性强,粗扎细剪,制成云片状或馒头状,或加工成自然树形。主干则顺其自然之势,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有的黄杨盆景点缀秀石,则成“黄杨俯”。黄杨盆景春季嫩叶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目。黄杨山桩中不乏精品,尤其珍珠黄杨。珍珠黄杨世代安家于高山山脊或石缝之中,经过风霜冰雪严酷的磨砺,使它天然地长成虬枝曲干、奇特多姿的树形,成为树桩盆景的优良素材。
元代华幼武的咏黄杨诗中写道:“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干重,叶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龙。岁历风霜久,时沾雨露浓。未应逢闰厄,坚质比寒松”。黄杨盆景树姿优美,叶小如豆瓣,质厚而有光泽,四季常青,可终年观赏。
杨派黄杨盆景,枝叶经剪扎加工,成“云片状”,平薄如削,再点缀山石,雅美如画。黄杨春季嫩叶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目。古人咏黄杨诗:飓尺黄杨树,婆要枝千重,叶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
黄杨属于黄杨科属,是一种小乔木类型,起特点为叶小,个矮,并且常绿,而且相对于其他树木来说,其生长周期相对比较长,木质坚硬,所以很适合作为盆栽作为观赏园艺作品。黄杨盆景为耐寒性盆景,取材野生黄杨多为中国中部高海拔的山地中,枝叶较为密集,中部节比较短,自然形成的样式具有很美的形态,从而被称作盆景珍品。
黄杨盆景的陶盆常用紫砂盆,黄色和紫色搭配黄杨比较好搭配。黄杨盆景起起初的生长速度比较强,带略微长壮之后,将其粗大的地方进行扎绑,而细小的枝桠减去。这样自然形成树状,形状为倾斜或者俯卧的形态,生长的枝头叶子整个造型以运状、蘑菇状为多,待黄杨发芽之是,满目的绿色搭配黄杨奇特的造型,被古人以虬龙据称。
黄杨因其萌生性较强,但是生长缓慢,所以都将黄杨以盆栽的方式为黄杨主要的繁殖方式。而野生黄杨以采挖为主,其多散布在杂木林或者沟壑林旁,但是这些黄杨都生长在海拔1300m以上,生长于山岩缝中,很适于制作盆景,是珍品中的珍品。
黄杨盆景制作及养殖方法介绍
首先是取材,用播种或扦插繁殖的树苗,培养了数年后就可以移植上盆加工,选株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周边的泥土尽量把坨挖大一些,这样才可以保持充分的修根余地,根坨要比植盆内径小上1-2厘米为宜。在选盆上,因为黄杨常年油绿,所以最好使用紫砂陶盆,而盆的颜色最好是以紫色或者浅黄色为好。
黄杨的萌发性很强,在造型前,你可以将它的主干截头,让截面的四周或下方萌发出新枝,然后在按照艺术造型的要求对它进行攀扎枝干,在春季的时候用棕丝攀扎最好。黄杨盆景的树姿优美它的叶小如豆瓣,质厚并且有光泽,四季都是常青的,可以供终年观赏。
那么它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黄杨是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盆景需要经常的给它浇水,以保持盆土的湿润感,但是也不能让它积水,在夏季高温的状态下可以做到早晚浇水并且在它的叶面喷水。在它的生长期可以适当给它施稀薄后的饼肥水即可,在它的生长期可以随时剪去徒长枝、重叠枝以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2-3年可以进行一次翻盆,最好是以春季萌发前的时间为好,这样才可以更加的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黄杨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以及黄杨尺螃,而它的主要病是有煤污病,这种病会给黄杨引起落叶的现象,要防治的关键是清楚介壳虫,并且要在它的叶面经常喷洒水,以便冲洗灰尘,这样才能使他的生长更加的良好。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黄杨盆景怎么养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C. 黄杨的老干盆景要怎样养护
首先,要保存好顶部的萌发优势。黄杨的萌芽发枝具有明显的顶部萌发优势。枝条密生,叶片丛立,叶依枝连,攒簇上耸。而下部的粗干老枝则泛白透黄,肌肤裸露,新芽嫩枝几近于无。这就给矮化的造型带来极大的难度。常规采取的截枝促生法,对黄杨全然无效。笔者起初采到一株碗口粗的老桩黄杨,经过去粗取精,截掉所有高位的新芽嫩枝,结果粗干老枝上颗芽未发。这是黄杨不同于其他常绿树种的显著特点。
经验是,要尽量保存好黄杨顶部的萌发优势,多余枝位的截去最好采取分年截位法,即在从底部往上数留下2~3个新芽枝上方动手截断。这留下的2~3个矮一位的新芽枝变成了顶部,发挥萌发优势和光合作用,促进上下的营养循环,给更下位的新芽嫩枝的萌发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要发挥好底部的促发功能,黄杨底部须根簇生,给黄杨的生长发育造成先天性的优势。然而,黄杨根须脆而易断,在移植栽培时尤需注意保护。对选做盆景的培植桩坯,由于要保证给上部的枝干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促进新叶嫩枝的萌发和生长,不宜过早截短去多,必须竭力保存原有的根须状态,尽量给根须的生发提供良好的水土环境,要选用肥沃疏松的土壤,熟化的田园土或自然的腐叶土均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根须对粗干老枝新芽儿的促发功能。
最后,要利用好中部的诱发机制。底部促发,上部带发,中部粗干老枝诱发出新芽儿成为可能。关键还需要在养护上精心做文章。一要保持粗干老枝皮层的湿润。初春伊始,一般情况下,每天要喷水数次(有条件的2小时喷一次)。笔者用注满水的盐水瓶加输液针管采取高吊滴注法,从粗干老枝的顶部滴水润湿,效果很好。二要避免阳光曝晒,每天见阳4小时左右即可。
因为黄杨顶部原有绿叶的存在,所以不必担心光合作用受影响。三要避免春风拂动。风吹易造成枝干皮层面的干皴。如此养护一段时间,中部的粗干老枝上便会萌生出一些新芽儿来。待这些新芽枝生长至数寸长,便可截去顶部的陈年叶枝,同时去掉多余的新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