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盆景网
⑴ 浙江旅游景点介绍浙江旅游攻略浙江旅游地图
云门书法胜地,历来为文人所重,风景名胜甲于越中。唐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之吟叹。云门寺原为中书王子敬居所。传晋义熙三年(407年),有五色祥云见,安帝诏建寺,赐号云门寺。寺前青嶂,矗如列屏。秋如万重,灿若 褥绣。若耶溪绕门而过;秦望山据背在上。
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王献之舍宅为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美誉,王献之、智永在此苦练书法,兰亭集序在此珍藏几百年,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诗溪,寺后有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与秦望山,山上有会稽刻石(李斯碑),大诗人陆游的“陆游草堂”遗址。云门寺名扬天下,历代帝皇、名人、诗人及留下赞美诗词文章多不胜数,
东湖
东湖是绍兴的著名胜迹,号称“天下第一盆景” 东湖,原是青石山。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成为采石场,到隋朝,开采的规模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石场内,岩中泉水涌出来,河水从外溢进来,由场而成湖,湖内碧波荡漾,这就是今天的东湖。清朝末年会稽人陶睿宣宣见到此地风景奇秀,便筑了湖堤,将湖水与河一分为二。堤外是贯通浙江东部的浙东运河;堤内便是东湖了。
吕府
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吕夲故宅,俗称“吕府十三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内二处明代有价值建筑群之一。建筑群内交通便利,大厅后有一条石板铺就的通道,东西贯通,俗称“马弄”。相邻两轴线之间有一南北贯通的长弄,俗称“水弄”。又西有西小河,南有新河,沿河设有埠头,用于水上交通。江南罕见的明代大型住宅建筑群,是研究明代江南官宅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越城区新河弄169号。吕氏后裔仍部分居住于吕府。
⑵ 曹娥江的流域概况
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处在金华、绍兴、台州、丽水四市的交界之地,与东阳、永康、新昌、仙居、天台、缙云等县市接壤。磐安县名出自《荀子·富国》中“国安于盘石”之说,意为“安如磐石”。磐安于1939年设县,1958年并入东阳,1983年恢复县建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县。磐安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的大盘山脉是雁荡山、括苍山、会稽山和仙霞岭的发脉处,也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磐安境内生态良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植被茂盛,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气候宜人,特别是夏季非常凉爽,年平均气温为16.8℃,是一个避暑胜地。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闻名全国的“浙八味”(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白芍、杭白菊、麦冬、郁金)药材中有五味(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主产地在磐安。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也是“中国香榧之乡”,是我国香榧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百年以上古榧树6100多株,最大树龄达1500年以上,被誉为“中国香榧王”。磐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养生资源,拥有“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炼火》、《迎大旗》等一大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了百杖潭、花溪、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等一批景区,培育了尖山管头、盘峰榉溪、双峰大皿等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新昌县,古称剡东,又名南明。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唐代以前属剡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县。现属绍兴市管辖。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属上海经济区域。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新昌县属浙闽低山丘陵的一部分,由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三支山脉环抱成若干小盆地。全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构成东南部山地、中部台地、西北部河谷平原三大地貌。新昌县有三大主要河流。县境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73条,总长455.6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河流是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新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初夏时节,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新昌的好山好水,必然人文荟萃,产生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在唐代,诗人云集剡溪,诗作多涉及天姥、沃洲和石城。开元、天宝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继游历剡溪,吟唱沃洲,歌咏天姥,而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嵊州市,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曹娥江自澄潭江与长乐江汇流口至三界镇下市头的剡溪,是境内主要河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属盆地低山。东部四明山脉,是嵊州与上虞、余姚、奉化、新昌等市县的界山,剡溪和甬江的分水岭;南部属大盘山脉,自南向北伸入境内;会稽山脉在西部和北部,为浦阳江和剡溪的分水岭,龙头顶是嵊州与绍兴县、诸暨市的界山。中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嵊新盆地,分布在沿江两岸,丘陵台地在东南部和北部,低山区分布在嵊新盆地四周,中山区分布在西白山和四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及盆地小气候特性。嵊州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相传夏禹治水止于了溪(今剡溪),曾亲自执斧率众劈开嶀山、嵊山,泄了溪之洪,改善生存环境。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越、秦国。秦置县。1995年8月撤县建市。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郡,传说派人于今城隍山星子峰南侧掘土坑千丈,以泄王气,钦点坑名为剡坑。嵊州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果蔬之乡”、“竹编之乡”、“木兰之乡”和“领带之乡”。嵊州多佳山秀水,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北方士族多慕剡中僻静和山水之胜而来游憩、定居。东晋十八高僧和十八名士或居或游,王羲之晚年爱慕剡中山水而隐居终老此地,谢灵运写下《山居赋》和许多咏剡诗,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和贤士名流曾入剡览胜,留下了不少咏剡佳句和访剡遗迹。嵊州是浙江“唐诗之路”旅游线上独具魅力的重要景地。嵊州以越剧之乡著称。越剧产生于民间,由清咸丰年间流行于剡溪两岸的落地唱书演变而成,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嵊州人文荟萃。历代有进士151位。有张嵊平叛、喻安性澳门退倭,有裘甫、仇道人起义。近现代著名人物有辛亥志士竺绍康、王金发等,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医学专家沈克非,水利专家宋希尚,地理学家丁谦,机械工业专家支秉渊,实业家袁涤庵,山水画家郑午昌,音乐家任光,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理论家邢贲思,航空博士袁绍文,两院院士沈寅初、吴有生、吴常信、张弥曼、邢球痕、丁仲礼、童晓光,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皇后章红艳,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等。
上虞区,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县,隶属会稽郡。1992上虞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上虞”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也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女主人公祝英台的家乡。在历史上,形成了“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涌现出了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王充、“东山再起”典故的谢安、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家竺可桢、“茶圣”吴觉农、电影名导谢晋等著名乡贤。 上虞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县,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浙江省第四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因地形复杂,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较多,总趋势是洪涝多于干旱。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境内山明水秀,景物宜人。有王充墓及小仙坛、窑寺前青瓷古窑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百官镇江西的曹娥庙规模宏大,尤以众多的雕刻、匾额、楹联闻名,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东晋政治家谢安隐居地东山,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有谢安墓在。
柯桥区,地处浙江省绍兴市北部富庶的宁绍平原,东距东方大港宁波106公里,西距人间天堂杭州50公里,北至东方明珠上海185公里。柯桥南屏会稽山,北为平原水乡,气候温和湿润,山清水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之美誉,是全国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和名士之乡。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可谓赤橙黄绿紫五彩缤纷,东西南北中万商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