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龙虚盆景

龙虚盆景

发布时间: 2025-04-09 10:07:44

盆景创造主要有哪几种路径这些途径分别在么时候使用什

什么叫盆景?盆景有什么特点?

盆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同时以景抒情,表现深远的意义,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但盆景又不等同于山水画,它以自然物本身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韵和生命的特征,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种活着的艺术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景艺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咫尺盆中,可以说是微观造园。

第二,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样性。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元化发展,例如树种和盆景类型的不断增加、盆景的地方风格的不断涌现等。

第四,盆景艺术的个性: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的“个人风格”。追求个性,推动了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第五,盆景艺术上的自然性:人类来自大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虽然盆景是一种艺术,离不开人的创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别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创作的艺术性。这是创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2

盆景可分为哪几类?

中国盆景主要分为两大类: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3

我国树木盆景有哪几种流派?

盆景的艺术流派,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创作方法及艺术风格相近的创作者所形成的艺术派别,通过作品显示出其本身的特征,而与其它流派相区别。我国树木盆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南部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素有南北派系之分。目前,我国盆景界所公认的盆景流派,主要是指树木盆景的流派,总共有八大流派。其中除了岭南派属于南方派系外,其它流派都属于北方派系。

第一,扬派:扬派是以扬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严整壮观。

第二,苏派:苏派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秀古雅。

第三,川派:川派是以四川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虬曲多姿。

第四,岭南派:岭南派是以我国的岭南地区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苍劲自然。

第五,徽派:徽派是以安徽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古朴奇特。

第六,海派:海派是以其中心产地——上海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明快流畅。

第七,通派:通派是以南通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庄严雄伟。

第八,浙派:浙派是以浙江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刚柔相济。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4

盆景如何陈设?

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盆景的陈设:

第一,不同类别盆景的陈设:树木盆景以放在视平线上为好,可以欣赏树景全貌和透视层次感。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宜放在略低于视平线处,可以欣赏到山水深远全景,以及山的脚坡、水面和布置的配件。

山水和水旱盆景都有明显的正背面,所以宜靠近墙壁放置,树木盆景的正背面不太明显,陈设的位置可以自由一些。

第二,不同形式盆景的陈设:悬崖式的树木盆景宜放置视平线以上的落地高几架上,以符合在自然界的真实观感;露根式的树木盆景宜放在视平线稍下的台座上,可以欣赏其根部的优美姿态。

平远式的山水盆景可放置在较低的台几上,以欣赏其水面的开阔、山景的深远;高远式的山水盆景则可放置在略高的地方,以突出其山峰的雄伟。

第三,不同体积盆景的陈设:一般中小盆景宜放在不太大的空间里,让欣赏者可以看到盆景的全貌;特大的盆景须放置在较大空间里,既可远看,又可近赏,位置宜稍低些;微型盆景适宜放在室内案头、几座上。

第四,室内和室外的陈设:多数盆景植物喜阳光。在室内由于光线不足,所以要选择耐荫能力强、在弱光下能正常生长的盆景。如果把喜光的盆景放在室内,绝对不要放久,只能作为临时性短时间摆放。喜阳光的盆景适宜摆放在室外能照射到阳光的地方。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5

树桩盆景植物如何进行繁殖?

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繁殖育苗,另一个是采掘树桩。繁殖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繁殖出来后进行自幼培养,造型比较自由,树木枝干的粗细比较均匀,特别象播种繁殖,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苗。但是用繁殖育苗法来制作树桩盆景,需要的时间比直接采掘树桩要长得多。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扦插繁殖和空中压条繁殖。

第一,扦插繁殖:在扦插繁殖时应从较老的大树上选择那些表皮粗糙和天然扭曲的粗枝作为插条,把它们当作树桩盆景的主干来进行培育,从而缩短成形所需要的时间。

在扦插常绿树种时,采下的老枝上应带有小侧枝和叶片,把它们浅浅地斜插在沙床上,放在荫处保持90%以上的空气湿度。阔叶树插穗可用600ppm的萘乙酸溶液速沾处理,然后再进行扦插,以促进生根。

第二,空中压条繁殖:在一棵较大的老树上,当我们发现了一段符合树桩要求的侧枝时,如果该树种扦插不容易生根,就可以用空中压条的方法。首先要在高压部分做一圈较宽的环状剥皮,宽度不应小于2厘米,然后把木质部上残存的嫩皮刮干净,再用湿泥土、泥炭或青苔把环剥处包成一个圆球,外面再用塑料薄膜包住,上下都用绳绑紧。以后要经常保持包内湿润,如果干了,可以解开上部绑口进行浇水。等到透过薄膜看到根已长出来时,就可以把它剪下来,解去薄膜,保持泥团再上盆。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6

可作树木盆景的树种有哪一些?

适宜制作树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盘根错节、枝密叶细、姿态优美、花果艳丽的为佳。同时,要求具有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等生物学特性。

我国树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清代嘉庆年间一本叫《盆景偶录》的书中就把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由于不断引种发掘,目前我国用来制作树木盆景材料的树种已有一、二百种之多,通常可以把它们分为下面几大类:

第一类,松柏类:如日本五针松、黄山松、黑松、锦松、水杉、水松、松柏、金叶柏、翠柏、铺地柏、绒柏、线柏、刺柏、罗汉松等等。

第二类,杂木类:如榔榆、黄杨、雀梅、赤楠、继?木、九里香、朴树、福建茶、小叶女贞等等。

第三类,叶木类:如三角枫、红枫、银杏、枸骨冬青、凤尾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苏铁等等。

第四类,花木类:如山茶、茶梅、金雀、贴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丝海棠、迎春、桂花、杜鹃、六月雪等等。

第五类,果木类:如火棘、果石榴、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弹子、紫金牛、柿、枸杞等等。

第六类,藤本类:如常春藤、凌霄、络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等。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7

树桩盆景怎样采掘与培育?

采掘树桩的时间,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以初春树木尚未萌发之前这段时间进行。选择采掘的树桩,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

在采掘时,一般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些侧根和须根。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则宜多留些主根,否则不易成活。树桩在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山野采掘的树桩,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要制成盆景,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这个过程叫做“养胚”。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或采取泥盆栽植,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适当深埋,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主干较高的树桩,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栽后要浇一次透水。夏季高温时,要搭棚遮荫,并经常喷水。平时要注意浇水,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以防止烂根。在干燥期最好经常往叶面上喷水。

要使树胚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树桩,根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稀释后再用。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及枯枝、病枝等。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等到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可作进一步选择,剪去不用的枝干,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促使腋芽萌发侧枝,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8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加工造型?

自幼培养的树苗,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大多在养胚后一年即可进行加工造型。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桩挖起来,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协调匀称、线条优美、意境深远的有生命的盆景艺术作品。因材处理可以使盆景制作既节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果完全任其自然,就谈不上盆景艺术了。但是人工的痕迹过多,却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对于树桩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规,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的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干后枝条,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凿,具体可根据树种和造型的需要来确定。不同地区由于习惯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异,例如一般对松柏类及萌发力弱的树种,以攀扎为主;对于福建茶等萌发力强的树种,可以修剪为主。南方地区湿度高,树木生长快,适于修剪造型;北方则相反,适于攀扎造型。用攀扎法加工的树桩,造型自如,曲折多变,且成型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树桩,则苍劲自然,但成型较慢。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各地盆景的风格与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差别很大,例如岭南派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扬派采用“一寸三弯”的攀扎造型法等等。所以我们在造型加工盆景时,要在掌握修剪与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基础上,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09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选盆?

造型优美的树木,只有配上大小适中,深浅恰当,款式相配,色彩协调,质地相宜的盆钵,才能成为完美的盆景艺术品。下面主要从大小及深浅这两个方面来作介绍。

在选择盆钵时,首先要注意大小适中。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盆大盛土多,就会蓄水过多,轻则引起树木徒长,影响造型,重则造成烂根;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易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树木生长。一般来说,矮壮型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必须小于树冠范围,盆长必须大于树干的高度;合栽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现一定的空间环境。此外,用浅盆时,盆口面宁大勿小;用深盆时,则宁小勿大。

用盆的深浅对于盆景造型影响很大,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用盆过深,会使盆中树木显得低矮,同时不利于喜干植物的生长;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较粗高的树木有不稳定感,并且难以栽种,不利于喜湿及花果类树木的生长。一般来说,合栽式宜用最浅的盆;直干式宜用较浅的盆;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宜用深度适中的盆;悬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悬崖式有时反而用中深盆,以对比显示下垂枝的长度。此外,对于规则型的树木盆景,习惯上用深一些的盆,而自然型的树木盆景,特别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则不可深。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0

树桩怎样进行选土和栽种?

一般树桩盆景植物喜好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的沙质壤土。对于酸碱度来说,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要求酸性的有杜鹃、 ji木等;要求中性或钙质土的有榔榆、朴树等;能耐碱性的有怪柳、枸杞等。能用于构成盆景用土的基质有腐叶土、腐殖土、稻田土、山泥、塘泥、河沙等等。不同地方所用的配方并不一样,例如广东就常直接利用塘泥作为盆土。

在选好盆、准备好盆土准备栽种时,用碎瓦片或铁丝网或塑料丝网先填塞盆底的排水孔。浅盆多用丝网,较深盆可用碎瓦片。树木的位置确定后,就可将培养土放入盆内。如盆土有粗细之分,则先将粗粒土放在盆下,再放细粒土壅根填实。培土时一边放入,一边用竹杆将土与根贴实,但不要将土压得太紧,只要没有大的空隙即可,这样有利于透气透水。土放到接近盆口处,稍留一点水口,以利于浇水。如是浅盆,则可不留水口,有时还要堆土栽种。树木栽种的深浅,也要根据造型的需要,一般将根部稍露出土面即可。

树木栽种好后,即可浇水。新栽的土较松,最好用细喷壶喷水。第一次浇水,务必浇透。水浇好后,放置于无风半荫处,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后,便生新根,这时才能按正常进行管理。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B0602011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浇水和施肥?

浇水是树木盆景的一项主要管理工作。生长在盆钵中的树木,因盆土有限,很易干燥,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缺水而枯死;但是浇水过多也不行,会引起徒长,如果盆土长期过湿,树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烂根死亡。所以盆景浇水一定要适量,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另外,浇水还要根据树种、季节、土壤质地等来加以考虑,如喜水的的树种要多浇;高温期早晚可各浇一次水,冬季可数天浇一次水;沙质土比粘质土更要经常浇水。盆土的干湿情况可根据树叶的生长情况(树叶萎蔫则缺水)、叩盆的声音、盆土表面的颜色以及开裂与否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盆土的养分有限,为了供应盆景树木生长的必需养分,应注意补充适当的肥料。一般树木盆景生长缓慢,不需施肥太多,否则会导致徒长,影响树姿的美观。施肥时要掌握适时、适当和适量的原则,例如观叶树种宜多施些氮肥,观花和观果树种宜多施些磷肥;在春夏秋生长季节可施肥,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刚上盆的树木,新根还没有长出,不能施肥;液肥不能过浓,一定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否则会产生肥害;有机肥、饼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够应用,否则会在盆土中发酵产生高温而烧伤烧死根系;作为追肥的液肥水不要洒在叶片上;晴天施肥好,雨天和梅雨季节不宜施肥。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02012

树桩盆景怎样进行修剪?

盆景树木不断在生长,如果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会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艺术价值。所以必须进行及时的修剪,长枝短剪,密枝疏剪,松类树种在芽刚萌发时摘心摘芽控制新枝生长,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摘心:为了抑制盆景树木长高,促使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树木的枝梢嫩头。

第二,摘芽:在盆景树木的干基或干上生长出不定芽时,应当随时把它们摘去,以免芽长成叉枝,影响树形美观。特别是象榆树、雀梅、迎春、六月雪等树种,容易产生不定芽,更要注意摘芽。

第三,摘叶:对于观叶树木盆景,它的观赏期往往是新叶萌发期,如槭树、石榴等新叶为红色,通过摘叶处理,可以使树木一年几次发生新叶,从而延长观赏时间和效果。榔榆、银杏等树木盆景,也可以通过摘叶法,欣赏它们的鲜嫩新叶。

第四,修枝:树木盆景常常长出许多新枝条,为了保持树木的造型美观,必须经常进行修枝。修枝方式应当根据树形来决定,如果是云片状造型,就把枝条修剪成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枝条,都应该及时剪去。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3

树桩盆景怎样翻盆换土?

盆景树木在盆中生长一定时间后,根会密布盆底,使得水分难以渗透排出,盆土养分也被利用完毕,从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这时就要进行翻盆换土。翻盆换土的间隔期和次数可以根据下列几个方面来决定:

第一,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换土一次,中盆景2—3年一次,大盆景3—5年一次。如果是老树桩盆景,可多隔几年才翻盆换土一次。

第二,生长旺盛而且喜肥的树种,翻盆次数要多些,间隔年限要短些,而生长缓慢、需肥较少的树种则相反,象松柏类老桩盆景就不宜多翻盆。

第三,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树种要勤翻盆换土。

翻盆换土可以通过根部的生长情况来决定:当盆土不干和不湿时,把盆倒翻过来,用手拍打盆底,使树木连根带土全部倒出来,检查土块板结情况以及根系分布情况,如果土块板结、根系密布土块底面,就说明必须翻盆换土。

翻盆换土时需结合进行修根,例如对于根系密布土块底面的,要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一些老桩盆景,可以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在重新种植时,可适当让根部提高一些以增加观赏价值;松柏类树种伸长的细根,可适当剪去根端部分;黄杨、竹类等须根发达,应剪去根端全部。

翻盆换土的时间以休眠期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进行,如果保留原土较多,则可随时进行。翻盆换土时可以用原盆或者换稍大一点的盆,具体要根据树木大小来决定。换土时的土壤必须适宜该树种的生长要求。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4

树桩盆景放置在什么地方才好?

树桩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风透气外,必须考虑到光线的问题。每一树种对光线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喜光类和耐荫类。因此要根据对光的要求来决定盆景是摆放在阳光下还是在有遮荫的地方。例如对于喜光类,如果把盆景放在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庭园或天井中,则树木生长健壮,叶色翠绿,花繁果茂,尽显盆景的观赏性;反过来如果把它们放在树丛浓荫下或庭隅廊下,因为阳光空气都不充分,也没有雨露的滋润,树木往往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容易脱落,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树木死亡。而对于耐荫类,例如罗汉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阳光下直射,就会使叶片尖端和边缘枯焦,甚至整片叶枯焦脱落。

盆景树木对光的要求可以根据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第一,针叶的松类树种,大多为喜光类;而叶片呈扁片或鳞形的一些柏类树种以及竹柏、罗汉松等,都是耐荫类。

第二,常绿阔叶树种如黄杨、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荫类;而落叶阔叶树种如梅、紫薇、石榴等,多为喜光类。

第三,叶质较厚或革质的阔叶树,多为耐荫类;叶质薄而较大的阔叶树,多为喜光类。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为耐荫类;原生长在旷野或阳坡地的树种如 ji木、雀梅等,多为喜光类。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5

山水盆景如何选石和选盆?

山水盆景选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意选材”,也就是按题选石,即根据创作主题意图选择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意选材,可以掌握创作的主动,有利于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意境。但有时不一定能选到完全适合的材料,这就要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做到雕凿不露人工痕迹,宛如天成。

另一种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创作,即根据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因素来决定创作意境。因材立意,可以对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发挥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现的意境内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山水盆景一般采用无洞眼的水底盆,便于贮水,用来表现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都很浅,除能表现出山峰的高耸雄伟和山麓坡脚的曲折起伏外,还便于安置船、桥、亭、榭等配件,可不必再用其它支撑物,这样既美观、方便,又接近真实。至于浅盆贮水少,山石易干掉,只要注意经常喷水即可。

水底盆以汉白玉、大理石等材料凿成的最好,其次是釉陶盆,一般不用紫砂盆。特大型山水盆景也可采用水泥盆。水底盆的形状,一般以长方形或椭圆形最为常见和适用,偶有用正方形、圆形、船形、海棠形、六角形等式样。水底盆通常用的色彩有白色、淡蓝、淡绿、淡黄等浅色,要根据盆景的表现内容和山石的颜色来进行选用。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6

山水盆景怎样进行布局?

布局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关键性的一步,山水盆景造型有无意境,表现什么主题,全赖构思布局。布局主要是属于艺术构思问题,它是通过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的。

布局开始,要把各组成部分集中起来,根据表现主题和创作意境的需要作一全面考虑,包括布局的形式、植物的栽种、配件的安置等等问题。这里主要谈谈主峰的位置和配石的安排问题。

主峰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最为突出显眼,在布局中要首先确定。主峰位置通常放在盆长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处为宜,可略为偏前或偏后。主峰位置一般不宜放在盆的正中或边缘。

主峰确定后便可安排配石。配石与主峰在风格上要统一,但形状、大小又必须有所变化。配石只是起着衬托主峰的作用,本身不可突出。盆景中所有的山峰都要避免等高或形状雷同的现象,也不可顺次安排,而应高低起伏、参差不齐。整个布局要做到疏密得当,虚实相间,不可均匀安排,也不可处处填满。

在山水盆景的意境构图方面,有三种处理形式。第一种是高远式:高远式的主峰高耸险峻,配峰低矮,以衬托主峰,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二种是深远式:深远式多以一峰为主,群峰夹峙,从近景透视远景,在前后峰的关系上,宜前实后虚,显得山峦重叠,层次丰富,忽隐忽显,深不可测,山石占盆面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三种是平远式:平远式多为低矮平缓的山峦,延绵不断,无明显山峰奇石,排列错落有致,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此方式水面辽阔,在低平曲折的山峦掩衬下,显得地阔天广。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在布局时,要着意山脚的处理,特别是水岸线的处理,宜曲折多变,有隐有现,切忌平直无奇。

(华南农业大学 刘海涛)

A0602017

山水盆景怎样进行管理?

尽管山水盆景以山石为主,但由于山石上点缀了植物,因此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一样也要进行管理,而且由于山水盆景的山石上栽植植物用土一般较少,更需要精心管理。山水盆景的管理方法与树木盆景基本相同,但是应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喷水:平时除了在盆中贮满清水外,还必须经常对整个山石进行喷水,尤其是用吸水不良的硬质材料制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喷水养护,稍有疏忽,就造成植物枯萎。对于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质石料制成的盆景,可适当减少喷水次数。

第二,施肥:山石上栽植的植物不仅土少,而且不便换土,因此植物很容易缺乏养分,必须经常进行施肥,才能使植物生长良好。肥料选用稀薄的液肥,便于浇施。也可以把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将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三,放置:山水盆景上的植物一般土少、根浅,不宜暴晒,夏天必须进行遮荫或者放置在半荫处。其它季节应放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便于观赏的地方。

除以上几点外,山水盆景还要注意盆中的清洁,盆中的水经常进行更换,并将盆内清洗干净,以增强观赏效果。在搬动盆景时要注意小心轻放,特别要防止损坏山石的基脚部分。

❷ 梅花盆景怎么养

1、土壤。虽说梅花对土质的严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选用土壤疏松质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经常灌水在盆景中,多余的水根很难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烂掉。市场上有专门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购买。

2、温度。梅花是冬天开花,这是它成长最旺盛的季节,虽说它不惧严寒,但是并不代表它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话,它会减慢光合作用,将会发育不好,开花量也会变少。它喜欢湿润,如果你把它安放在屋内的话,要保持通风。

3、湿度。如果梅花还在生长,要适当的给它浇浇水,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可以给它的周围喷洒水雾,保证它需要的湿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浇水两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对较少,只要一两次。冬天只要在盆中干燥的情况下再浇。

4、施肥。梅花的生命力很旺盛,不需要经常呵护它,也不要时不时的为它加肥,如果冬天快要到来,在这之前给它加肥一次,如果它要开花了,也在这之前加肥一次。如果你打算新种一盆梅花,首先要准备基肥,这是保证它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

5、修理。修理梅花有很多好处,把残枝落叶去除首先梅花的观赏性更强了,其次养料也不会被浪费,不然残枝落叶会分去枝干需要的养分。所以我们要去除这些枯叶残枝,如果梅花长出来很多的分枝,我们也要裁掉一些,这样才能把营养用到该用的地方。

(2)龙虚盆景扩展阅读

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盆栽,生长比较脆弱,水分管理要适当,切忌过湿,以免渍水烂根,导致桩头枯萎死亡,常给叶面和干枝洒水,对衰老桩景有养叶护根的作用。桩景栽培梅花需要进行重剪,使形成矮小树体,细枝可用棕丝蟠扎,粗枝需刀刻、斧劈、火烤弯曲造型。

即“吊死鬼”。危害梅花、果梅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幼虫为丝质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或少数排列零乱的枝梗。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到11月复以老熟幼虫在囊内越冬。

❸ 水盆景根据布局有哪些分类

根据近中见远的原则,山水盆景在布局上分为平远山水、深远山水、高远山水三种。

“三远法”最早见于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山水盆景创作除亲历名山大川,田园农舍,“搜尽奇峰打草稿”,源于自然,更是借鉴山水画论,因石制宜地创作高于自然的山水盆景。

(1)平远山水:自近山而望远,谓之平远。“平远”法制作的山水盆景,它的透视效果较前者要好,容易造就意境深远的作品,给观者视野开阔,心里平衡之感受。平远布局全景以水居多,山为平岗小阜,山形平缓少丘壑,排列错落宛延。山砧盆面3/10左右。主锋高与盆高的比为6:1。一般选择软石类较妥,如:浮石、海母石、砂积石、宣石等等。

(2)深远山水:自山前窥山石,谓之深远。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使人有“江山无止尽”感受。山群成“之”形纵列,大牙交错,前实后虚,重重叠叠。山锋似露似藏,若隐若现,使景深而远。山石一般占盆面5/10左右。主峰高度与盆边高度比为15:1。选用石料是多种的,如:砂积石、砂片石、海母石、英德石、石笋石、斧劈石、龟纹石、芦管石等等。

(3)高远山水:自山下而仰山,谓之高远。这种透视法宜于表现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景物,使观赏者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情。常以独块山石为主,或靠近主体稍配低的衬景,以烘托主景。山石应占盆面6/10左右。主峰高度与盆边高度之比为20~25:1。在山水盆景创作中“高远”法运用较多,创作的主题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选用的石料如:斧劈石、树木化石、石笋石、英德石、砂片石、龙骨石等等。

❹ 中国盆景流派的八大派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 。

❺ 解释下列词语''盆景'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起源发展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面积1280亩,注册资金2000万元,员工39人,其中高级园艺师5人,中级技术人员15人。集园林种植、绿化设计、园林施工为一体的综合花卉种植企业。公司位于蓝田县城北环路中段路北,南临霸河、北临县委县政府。这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鸟语花香,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资源。

公司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建立了一个1千亩的名优花木生产种植基地,主要品种有:大规格朴树、国槐、皂角树、柿树、桂花、白皮松、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红叶桃、榆叶梅、七叶树、大叶女贞、辛夷、红黄玉兰、垂柳、金丝柳速生柳、等多个品种,形成了规模化、市场化的布局。公司本着以诚信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格局,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公司打造成为鄢陵县花卉苗木、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名优产业基地,成为鄢陵县的一个靓点。

鄢陵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绿化环保、美化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公司期盼与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共同打造一个生态环保、休闲旅游、花卉苗木一体化的生态园区。

类别制作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

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包括广东、广西地区的盆景,而以广州盆景为代表。由于岭南气候温暖,古树葱茏,树种多选用榆、雀梅藤(Sageretiaspp.)、榕树、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树,Carmonamicrophylla)等为盆景树种,并创造了“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先对树桩截顶,以促枝叶生长,又经反复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体现出挺拔自然或飘逸豪放的风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为代表,包括重庆等地盆景。树种多为瓶兰(Diospyrossp.)贴梗海棠、罗汉松、银杏、竹、梅等。树桩盆景以蟠扎技艺见长,并着重悬根露爪、盘根错节的造型。又可分传统规则式和改良自然式两类。前者用棕丝扎缚曲枝,后者以苍古雄奇取胜。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树种多样,而以松柏类为主;制作多用金属丝缚绕整形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苍劲自然。其中,近年发展的微型盆景尤别具情趣。其他尚有苏州、常熟等地的苏派盆景,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泰州等地的扬派盆景,严整平稳、层次分明;歙县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桩扎制,树干左右弯如游龙,均各具特色,曲尽其妙。

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大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常见盆景的功效

1、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温馨提示: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2、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3、白掌

白掌——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银皇后

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5、铁线蕨

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6、鸭脚木

鸭脚木——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7、吊兰

吊兰——能吸收空气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吊兰能在微弱的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盆吊兰在8~10平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一般在房间内养1~2盆吊兰,能在24小时释放出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质.吊兰对某些有害物质的吸收力特别强,比如空气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别能达到95%和85%.吊兰还能分解苯,吸收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比较稳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吊兰又被称为室内空气的绿色净化器.

8、芦荟

芦荟——1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盆栽芦荟有空气净化专家的美誉。一盆芦荟就等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尤其对甲醛吸收特别强.在4小时光照条件下。一盆芦荟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还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并能吸附灰尘,对净化居室环境有很大作用。当室内有害空气过高时芦荟的叶片就会出现斑点.这就是求援信号。只要在室内再增加几盆芦荟.室内空气质量又会趋于正常。

❻ 如何做盆景

1 准备好所来需材料

2把一些熔岩放自在底部当排水层

3然后放入棕榈土壤

4最后放入装饰石以及植物即可

教你制作小盆栽_网络经验 http://jingyan..com/article/ce436649dd33743773afd3e0.html


❼ 求助:绿色盆景百科

盆景
网络名片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目录

简介
起源发展
类别制作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艺术流派盆器和几架
题名与陈列
风格流派岭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组成要素
大类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十忌
十宜
设计效果分析树材
应图养护
少走弯路
结合草图
树桩制作鉴别树形优劣
构图
选干
整根
整枝
培植
文学作品:盆景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
简介
起源发展
类别制作 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题名与陈列
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组成要素
大类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
十忌 十宜设计效果
分析树材 应图养护 少走弯路 结合草图树桩制作
鉴别树形优劣 构图 选干 整根 整枝 培植文学作品:盆景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 盆景
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编辑本段起源发展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 (建于706年) 盆景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 。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编辑本段类别制作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形、观叶、观果和观花 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 盆景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 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 盆景
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编辑本段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 盆景
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 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编辑本段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包括广东、广西地区的盆景,而以广州盆景为代表。由于岭南气候温暖,古树葱茏,树种多选用榆、雀梅藤(Sageretia spp.)、榕树、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树,Carmo 盆景
na microphylla)等为盆景树种,并创造了“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先对树桩截顶,以促枝叶生长,又经反复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体现出挺拔自然或飘逸豪放的风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为代表,包括重庆等地盆景。树种多为瓶兰(Diospyros sp.)贴梗海棠、罗汉松、 银杏、 盆景 竹、梅等。树桩盆景以蟠扎技艺见长,并着重悬根露爪、盘根错节的造型。又可分传统规则式和改良自然式两类。前者用棕丝扎缚曲枝,后者以苍古雄奇取胜。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树种多样,而以松柏类为主;制作多用金属丝缚绕整形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苍劲自然。其中,近年发展的微型盆景尤别具情趣。 其他尚有苏州、常熟等地的苏派盆景,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泰州等地的扬派盆景,严整平稳、层次分明;歙县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桩扎制,树干左右弯如游龙,均各具特色,曲尽其妙。
编辑本段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不同造型的盆景(20张)
编辑本段大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盆景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编辑本段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盆景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 ,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 ,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编辑本段十忌十宜
十忌
1.朴健直杆树用枝忌刻板; 2.柔美曲杆树用枝忌油滑; 3.清疏树式忌散漫; 盆景
4.浓密树式忌杂乱; 5.俏巧树式忌纤媚; 6.古拙树式忌狂怪; 7.文人瘦忌单薄; 8.壮矮肥忌臃肿; 9.枝型转折忌露角; 10.起枝和枝脉的收尾忌尖而锐。
十宜
1.枝多而茂盛的树布枝当安详; 2.枝少而清秀的树布枝当沉着; 3.硬枝劲树宜丰满(刚中柔); 盆景
4.曲枝柔杆宜挺劲(柔里刚); 5.树上单枝无所依者挺而略带濡涩; 6.有相同的或近似的枝宜紧凑而排列得有参差; 7.转折多变的枝宜灵活; 8.变化不多的横枝或脊枝宜浑厚; 9.爱用瘦枝型的要用得秀劲; 10.爱用壮枝的要用得质朴。
编辑本段设计效果
盆景设计效果图,就是对树胚将来成型的面貌做个预测图。 笔者看国外的盆栽爱好者常对自己的桩材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手工绘制或电脑合成,根据树型的特点和树的动势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做出几幅甚至十几幅的效果图来,最后根据最佳效果图做出定向培植与加工。作为玩盆景艺术的人是有必要掌握效果图的绘制,笔者自己就经常对自己手头的树桩进行绘制,几年下来,有所收获,与大家分享。
分析树材
对于将来要加工制作的树胚要眼观四方,选择最佳的一面,是该树材优点最大发挥,缺点最小暴露的一面。大多山采的树胚有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要求在初胚植入土 盆景
壤之前,做一定的裁剪,杂木好些,像松柏一旦截坏就非常遗憾了,尤其对于一些不可多得的素材来说,所以此时将大脑中的构想绘制简单的草图,在有朋友交流的情况下,面对图纸,针对桩材,讨论结果,将生胚裁剪做到最理想化的东西。
应图养护
生胚在一年培植成活后,芽点出枝点到位的情况下,有目的有定向的培养需要的枝托,在对应图纸的同时,养护者心中应该明白设计效果图上的出枝前后以及空间关系,图片是二维空间的,盆景艺术是三维空间的,尽可能在绘图时做出明暗处理,拉开树木的空间关系,主次,穿插,前后等要素,可以在相对应位置画上箭头,标上说明文字,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拿起图来一目了然。
少走弯路
第一种是有不少盆景爱好者由于当时对桩材难以选择判断,脑中无明确的走向,常导致几年后反工重来,第二种是初学者,见任何材料都采挖或花钱购买,几年后,金钱花出不说,落个废桩一堆,时间白白的消耗,虽然说学习花时间金钱买经验,但个人认为可以减少其中的环节。笔者提高自己的认识有几种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绘制效果图,在大量的绘制情况下,知道桩材自身的优劣,盆景美与不美在什么地方,平庸与大雅的差别。
结合草图
设计最终展出效果图。由于展出需要盆与几架的配合,对盆景爱好者提高和使用适当的盆与几架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余地,高耸,空旷,雄奇,儒雅,平淡等种种树自身气质在配盆用几架不妥当的情况下,会大大削弱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上的感染力。另外,除盆与几架之外,还应有一些配件,例如挂轴山石等,在物品的组合上,体现出盆景的自然美与意境美的。以下是笔者设计的几张效果图,作抛砖引玉用。
编辑本段树桩制作
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树木,而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制作意图的树形。首先要懂得鉴别哪些是优良的树形,哪些是不良的树形。因为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对树桩的头、根、干、枝要全面鉴别,而重点则是头、根、干的选择。如果树形不好,即使花费很大的功夫,也难培养成为艺术精品。因此,在制作岭南盆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鉴别树形、酝酿构图、挑选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其目的是将树桩特有的妙处表达出来,使制作的盆景,气韵生动,古雅如画,不流于俗。
鉴别树形优劣
(1)优良的树形①对树干的要求。树木的各种形态都出于天然形状,树干应从基部一直往上节节收小,形似竹笋状。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树的比例,树的基部 盆景
、树根与树干的造型等要配合得当。如树干挺拔雄伟,是木棉形状,树头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树干是悬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长的偏根。除单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种树形的干,要选择圆浑而又回旋曲弯,近头部多坑槽的古朴老树。 ②对树根的要求。桩景的树木的基部应三边或四边长根,裸露土面生长,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径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长,树根的走向为向心辐射,成风车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这样的树根配合树头、树干,便是上品的树坯。 ③对树头的要求。最好是相连头,各自根,即每株树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树与树之间又是同一母体相联结的,这种树头叫丛林式树头,是十分难得的树形。 (2)不良的树形 ①树干隆起、蛇行、死曲。对树桩造型,不管选择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悬崖干等树形,都以树干为主。树干有三忌:一忌树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肿瘤一样,使 盆景
树形变得臃肿不自然,破坏了整株树干的造型。二忌蛇形树干。树干的姿态,贵在按照树干的不同形态匀称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树干,则是连续左右弯曲,而且弯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却幼小。三忌死曲。树干的弯曲,要顺势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无长枝,俗称死曲,这种树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采用。 ②树头偏长、过大或无树头。树头是指树干的基部。树木产生偏头现象,是因为树头在生长过程中,受岩石等挤压,造成发育不全,偏斜在一边,摇摇欲坠,很不稳重,这种树头,不能选用。一般的树头是比树干稍大一些,但头部如果过大,树干幼小,比例失调,形成俗话说的“香鸡笃芋头”的形态,很不雅观,也不能用。绝大多数树木的头部都长得快,较肥大。但有的却长成树干上部粗大,头部瘦小,形成头重脚轻,竖立不稳,即使树干姿态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树根偏长、回根。树根偏长是指树根集中长在一边,如果长在右边,则右边基部肥大,而左边基部发育不平衡,这种形态的树头,只适宜悬崖形的树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树形不应选用。树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长,是有规律、有秩序伸长的,故树根有的长成“人”字形,有的长成“众”字形,有的四边露蔃。但有的树根,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造成根系回转、乱翘、臃肿,完全不符合树木自然形态,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树枝偏长。树枝聚长在树干的一边,长枝一边的树干必然肥大、膨胀,而空白一面的树干多变成狭窄、偏身,缺乏美感,这种树枝不能采用。
构图
构图是盆栽艺术处理开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关键,要因材料的实形构图。 因为树桩各有不同的本质和形态,它们绝大部分是自然成长的,加工时也要顺其自然,力求简单,不能牵强改造。如果制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树为仿照蓝本。而岭南地区常见的木棉树,其形状高大刚健、雄伟、挺拔,显示一种轩昂俊逸的气概。如果在制作时,不根据树形的特点,硬要将适合制作木棉型盆景的树坯改造成大树形、飘斜形、蟠曲形盆景,这不但违反了自然规律,而且也制作不出精品来。所以,对于制作树桩盆景,首先要区别树种、判别树形、反复观察、再三琢磨研究,并在画纸上画出蓝图,或在脑海中描绘出大体轮廓,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构思,然后按构思进行裁剪。这样既保持了树的风格,又将特有的妙处表现出来。
选干
树干的大小、斜直、弯曲都各有其妙处,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发育健全,凡身有棱节、嶙峋、皱纹和苍老奇特的都可入选。干的高低粗细,应符合盆景的整体比例, 盆景
力求自然和谐。若树干平滑,在长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凿树皮,人为地使树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树干应由基部起至顶端渐次细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如系曲干,曲节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选干时,不要忽视枝条在干的位置,如干中带枝爪,并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后斜角对生的枝条,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为好,以缩短栽培枝爪时间。以后各枝层叠五至七层,裁剪则由长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为好。如果干中所有的枝条过于粗大,与干的比例失调,那就同其他繁杂枝一齐剪去,让干重新发芽后,再行定位。这是选干中不可忽视的。
整根
根是支撑树体、吸取土壤养料的器官。修剪树根时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须根,但对粗根必须裁短,因为树桩成活后,很多须根都是从锯截口处新长出来,如果根过长,就会影响成形的盆树上盆。所以,粗根锯截长短,必须根据树桩的形状来决定。如树桩拟装圆盆的,则四边的粗根相应截短;如拟装长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长。根要露出泥面生长,显示出盘根突出,苍劲老辣。
整枝
整枝,这里介绍的是素材树木造型的方法,与盆树正常管理中的剪枝有所不同。枝条是构成盆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现盆树主要的姿态。特别是从盆面算起位于树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长出的枝条,起到左右整株树的形态的作用,对这种枝条必须小心剪裁,不要破坏素材的自然美。总之,培养成形的盆树,枝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枝条间的远近距离必须匀称。如果素材的枝条不符合这种要求,宁可把原有的枝条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样树干,使它重新发芽,长枝后才按需要剪裁。)*@+gdwh*#)

❽ 川派盆景的规则式造型形式

川派盆景的造型有规则式与自然式两 种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因为它是川派盆景艺术的代表。规则式讲究“身法”,所谓“身法”就是蟠缚主干的造型方法,它是川 派盆景艺术的主要特色。和扬派盆景一样,自幼培养以蟠扎技艺 见长,表现了川派盆景严谨、奇雄的风格。在川派盆景中,不同 的造型有不同的“身法”。规则式主干有十种表现形式(身法)。
①掉拐法先选择从未蟠扎过的小树,带土掘起,斜栽于盆 中,倾斜角度大约在300~40。之间。斜栽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蟠 缚第一个弯子。如果树向右斜栽,则第一个弯子蟠向左边。若树 1日左斜栽,则第一个弯子向右边。第二弯是全株的主要弯子。如 树梢向东方倾斜,第一弯则将树梢蟠向西方。此时若作者以背靠 北方,面对南方而站立,第二弯将指向西方的树梢掉转头指向北力,第二弯的弯内面向作者,这是正面对着作者;相反,将树梢 转向南方,则弯背对着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弯子背面。这就是将 第一弯横拐成第二弯,“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二弯有两种 蟠扎的方法。掉拐通常是一对,一株弯内向着作者,一株弯背向 着作者。陈设在门厅两侧。第三弯是再将第二个弯子拐回来。四弯、五弯是来回弯曲,五弯做成顶片,有时还再加一个六弯做成 顶片。习惯蟠成五个弯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弯、二拐、三 出、四回、五镇顶,或称一弯、二拐、三怀、四抱、五照足。镇 顶和照足都是做成顶片的意思,并且要求顶片和干基部(足)在一条与地面的垂直线上。
造型完毕后,从正面看,可以看见第一个弯子和第二个弯的一部分,三弯以上看不见了,是一段直干。所以称“一弯大,二 弯小,三弯、四弯看不到”。由侧面看,第一个弯子看不到,是 一段直线条,第二个弯子可见一部分,第三个以上的弯子全部可 以看见。此种形式在主干蟠曲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 的道理。巧妙地运用了露藏关系,从正面转侧面,各个弯子渐隐 渐现,隐现交替,不论站那一面,都不可能见到所有的弯子,确 实使人有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
②对拐法又称正身拐,主干在同一立面上来回弯曲。弯子 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无带子。从正面可以看到全部弯 子,在侧面看不到弯子。此式适合于陈设门、厅两侧,左右各 一,颇为壮观。
③滚龙抱柱法又称螺旋弯。第一弯与第二弯的蟠曲方法与 掉拐相同,第三个弯子以上是盘旋丽上,经过蟠缚,主干呈螺旋状,如古代宫殿中龙柱形状,故称滚龙抱柱。又如旋卷的螺体,故又称螺旋弯。
④方拐法又称汉文弯,此形与对拐相似,只是对拐的弯子呈弧形,而方拐的弯子是方的“弓”字形。流传于川西郫县、灌县、彭县、新繁等县。此型多用垂丝海棠、紫薇两个树种。蟠缚时,先在主干两侧各立小竹竿一根,再扎以横的小竹竿,扎成方格形。待嫩梢长到适当的时候,将嫩梢捆缚到方格上,并使嫩梢的转角成为直角,形成方格状的弯子。因为嫩梢不易断裂,成型需要10—20年时间,费工较多。但形态别具一格,还是会给人 以一种新的艺术感受。
⑸三弯九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茎基部(足)起向上,如对拐法一样.蟠扎九个弯子至顶端。再在与九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三个大弯子,三个大弯子形成正面,九个小弯子是侧面。故称三弯 九倒拐。树种有罗汉松、垂丝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于川西重庆、大邑、温江、灌县等地。
⑥大弯垂枝法先将主干蟠蓝成一个大弯子,将大弯顶部以 上的主干剪去,留下的弯子上的枝条也全部剪去。如果在弯背上。靠近弯顶处有可以蟠成后足盘的枝条也可留下不剪。此后足盘的要求是,下垂,且能蟠三个以上的枝盘,否则这个枝条也不要留下,用巴接(一种高接法)法接一枝条作后足盘。前足盘用倒接巴接法,在大弯的弯内顶部,后足盘枝条上一点的部位,倒接一枝条,蟠成前足盘,促其下垂,其上需蟠三至五个枝盘。大 弯顶部也巴接一枝条做成顶及四至五个枝盘。此法技术性强、难度大、时间长、用工多。蟠缚一株,需用四株,即主干大弯一株,前足盘、后足盘、顶部巴接各一株,巴接植株宜栽植在高l 米的六方形花台内,高接者用花盆。此形动势较强,垂枝倒 挂。
⑦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先将树干自40~50厘米 高处截去,大树可高一些,小树要低一些。掘起斜栽,倾斜度50度--70度为宜(与地面的夹角)。待新枝萌发后,选一粗壮枝条蟠 作主干的延伸,最好在主干上,选一侧枝作前足盘,再选一后足盘和一个带子。主干蟠缚近视三弯九倒拐。顶部与掉拐的上部相同,因此称接弯掉拐。上半弯子是逗上去的,故又称逗身掉拐法。此法适用于树干不能蟠成弯子,或虽能蟠成弯子,但缺少枝 条的桩头,此造型别具一格。
⑧逗身照蔸法又称立身照蔸法,立身照足法。选择没有主 干的树蔸,掘起,根据树形栽植。待萌发新枝后,选二三根生长 位置合适的粗壮枝条蟠为主干。选两根枝条的一主一辅,选三根 枝条的一主二辅。主干蟠三至四个弯子,副干两至三个弯子。树 蔸似山,主副于则是山上之小树。
⑨直身逗顶法又称直干接头法和直身加冕法,此法适用于 大中型树桩。主干不宜弯曲,干的基部具有能蟠缚成三层以上枝 盘的枝条。截去顶端,选留主干延伸的枝头要具有两至三个可蟠 扎成枝盘的枝条。
⑩巧借法又称综合法,主干一部分似掉拐法或对拐法,或 滚龙抱柱法,或主干某一段为直干处理。此法根据树木的形态特 点。至于选择何种造型,要灵活自由,以画面的需要为准。这也 是一种有趣的造型方法。
⑶规则式出枝(枝盘)的形式
由上面所述不难看出,川派树木盆景规则式造型是以主干的 形态来区分和命名的。但是不同的造型形式,出枝也不~样,也 就是配以不同的“枝盘”。川派盆景规则式出枝形式主要分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三个类型。
⑴平枝式
①平枝式“出枝”亦称侧枝,也叫“枝盘”,属于树木盆
景中的“枝片”。每一出枝必须做到无拱翘,分枝排列均匀,形 如叶脉。初期为卵形或狭卵形,数年后枝叶增多,即成阔卵形、 扇形、圆扇形。每一出枝即为一枝盘,又称“平盘”。每株通常 蟠10—14个枝盘,也就是前后各5。7盘(从观赏面看是左右出
枝),属左右分枝类型。处于最下部着生在弯背的第一出枝称后
足盘,第二出枝位于弯内称前足盘。后足盘以上的出枝,习惯上 称二盘、三盘、四盘……七盘。位于树顶的一盘出枝称顶盘,各 个出枝之间的距离,不论在主干上着生的位置远近,均以枝盘的 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准,同一植株各枝盘之间的距离应相等或接近 相等。若在应蟠出枝的部位缺少枝条,形成了空虚部位,此时可 借上方粗壮的长枝,使其延伸下垂增加一枝盘,以填补画面中空 白之处,此枝称“飞枝”。此手法不仅使画面平衡,而且十分美 观(图4 22、图4 23)。
⑶规则式出枝(枝盘)的形式 由上面所述不难看出,川派树木盆景规则式造型是以主干的 形态来区分和命名的。但是不同的造型形式,出枝也不~样,也 就是配以不同的“枝盘”。川派盆景规则式出枝形式主要分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三个类型。 ⑴平枝式 ①平枝式“出枝”亦称侧枝,也叫“枝盘”,属于树木盆 景中的“枝片”。每一出枝必须做到无拱翘,分枝排列均匀,形 如叶脉。初期为卵形或狭卵形,数年后枝叶增多,即成阔卵形、 扇形、圆扇形。每一出枝即为一枝盘,又称“平盘”。每株通常 蟠10—14个枝盘,也就是前后各5。7盘(从观赏面看是左右出 枝),属左右分枝类型。处于最下部着生在弯背的第一出枝称后 足盘,第二出枝位于弯内称前足盘。后足盘以上的出枝,习惯上 称二盘、三盘、四盘……七盘。位于树顶的一盘出枝称顶盘,各 个出枝之间的距离,不论在主干上着生的位置远近,均以枝盘的 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准,同一植株各枝盘之间的距离应相等或接近 相等。若在应蟠出枝的部位缺少枝条,形成了空虚部位,此时可 借上方粗壮的长枝,使其延伸下垂增加一枝盘,以填补画面中空 白之处,此枝称“飞枝”。此手法不仅使画面平衡,而且十分美 观(图4 22、图4 23)。
②花枝平枝式此式除将 过于稠密枝条剪去外,基本上 是“见枝蟠枝”。不仅左右出 枝,而且可以前后出枝,属树 分四类类型。枝盘交错,层次 紧密,尚可在同一发枝处齐皤 三、四枝盘,其枝盘的蟠扎方 法与平枝式一样。下部枝盘长 大一些,向上渐渐减小。此式 适用于掉拐法、接弯样拐法、 滚龙抱柱法。全株枝盘要疏密 均匀。
图4—23枝盘平面图 1初蟠后的枝盘2老树枝盘 ⑵滚枝式又分大滚枝式与小滚枝式两种,通常根据传统 的习惯和树木的特性,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枝式。 小滚枝型:此种形式的蟠扎方法基本上与花枝平枝式相似,见枝蟠枝,所不同的是这种形式有立弯、斜弯和回曲三种枝。树 顶为尖顶形,主干顶端不蟠枝盘。此型蟠成的枝盘组合成一个圆 锥形树冠。从上往下俯视为椭圆形,整个树冠连成一个枝片。 立弯枝是将主干或枝盘上的枝条,向上蟠扎,使之与主干并 立,填补主干上没有枝的空处。立弯与主干并列,犹如副干,在 树冠空虚部位蟠扎枝盘。 斜弯枝是将着生在枝盘上的向上生长的直立短枝与向下生长 的短枝,往旁边蟠一至两个弯子。由于弯子倾斜,所以称斜弯 枝。又因弯子如悬挂的弓,故又称挂弓枝。 回曲枝是在出枝蟠曲时,在出枝附近发生空缺,可将此枝条 蟠曲回去,填补空白,这弯曲回去的枝条叫回曲枝。 此型的要求是各出枝间的排列均匀或基本均匀,多余的枝条 可以剪除,适用于观花的树种,如蜡梅、桃花、梅花、樱花、榆 叶梅、郁李等。 大滚枝型:此型的主干处理,用掉拐法与滚龙抱柱法。枝法 是见枝蟠枝,所有的枝条均不剪除,所有的枝条都要蟠完。蟠枝 时弯欹自由,主要是填平补齐,哪里缺就往哪里蟠。上、下、 左、右均可蟠枝。唯一要求是树冠是一个枝叶均匀分布,没有空 缺的圆锥形。叶的正面和枝的顶端只能向外,不能向内。从上向 下俯视为椭圆形。 此式适用于常绿阔叶树种和枝顶开花的树种。如杜鹃、山茶 花、桂花等。亦可一盆两花或三花合栽,使其枝条交错蟠扎。如 杜鹃花、白杜鹃、疏节夏花杜鹃三花合栽;红、白、粉三色山茶 花及丹桂、金桂、四季桂的合并,就会显得更加五彩缤纷(图 4—24)。 ⑶半平半滚式此式又称代平代滚式,是介于平枝与滚枝 之间,为一种综合性的形式。蟠扎时采用花枝平枝式与滚枝式小 滚枝型的扎法,不同之处是不蟠回曲枝和连续几个弯子的立弯 枝,或偶尔蟠立弯枝。适用于此式的树种有垂丝海棠、西府海 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海棠等(图4—25)。 图4—24滚枝式 图4—25半平半滚式 川派规则式树木盆景的剪扎方法,全部采棕丝扎法,称为 “丝法”。丝法又有“双丝”与“单丝”之分,成都多采用双丝 法,重庆则采用单丝法。 川派自然式树木盆景,取法自然,造型形式自由,不拘格 律,讲究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此式有直立式、斜立式、平卧 式、悬崖式和其他形式等。

❾ 苏派盆景的发展

苏派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而且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这里可供盆景制作的植物品种极其丰富。苏州也盛产适合于山水盆景的各种山石,如透剔玲珑的太湖石、昆山白百、苏州黄石等等。这就为盆景制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建城已二千五百年的苏州,又是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昌盛,诗、书、画闻名全国的地区。唐代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做过苏州刺史。宋、元之后,出自苏州或曾居住在苏州的骚人墨客为数更多,他们给苏州留下了许多诗文和画卷。盆景既是饱含诗情画意的艺术品,这些诗篇、文章、画卷,就成了供盆景艺术家创作构思的源泉。
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得天独厚。太湖石玲珑透剔,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苏派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
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爷,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派盆景着重意境的创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它吸取古典园林艺术精粹,综合中国绘画技法之特长,以景寓情,以情抒景,运用“小中见大”等艺术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艺术效果。作品耐人寻味,令人爱不释手。
当今,苏派盆景后继有人,作品更为丰富多姿,它将以新时代的风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广大园艺工作者正在为创造苏派盆景艺术新风格而努力。
对苏州盆景风格影响较大的,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沈石田、文征明、唐伯虎、仇十洲四大画家,后世称之为吴门画派。苏州历代文人自制盆景的,宋有范成大,明有文震亨,清有胡焕章,现代有周瘦鹃等。周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盆景,一方面是自出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仿照古人的名画来做。他曾仿明代唐伯虎的蕉石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代王烟客的新蒲寿石图等制作盆景。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所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树种、二类是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申以观花、果关主的有迎春、海棠、石榴、梅花、紫藤等;观根、枝、叶为主的有榆、三角枫、红枫、雀梅、黄杨等。常绿树伸观花、杲为主的有山茶、杜鹃、虎刺、栀子、南天竹、枸骨、桂花等以及观根、枝、吁的有黑松、五针松、罗汉松、地柚、真柏;桧柏、竹类、米叶冬青等。
新中国成立以前,苏州盆景制作有不少清规戒律,每一株树往往要扎成六台三托一项”十片,才能称之办盆景。这就是将树干左右后三边各留三个侧枝,等它缓慢长大,左右每边各扎三片,即六“,后面再扎成三片即三托;最后将顶端扎成一片,即一顶。这十片全用棕丝扎成圆片状,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不仅耗工费时,而且过分造作,失却自然。
五十年代末,周瘦鹃和老艺人朱子安、张世锦等人。主张盆景应以自然美为主,反对矫揉造作。他们在初春树木末萌动之前,从近郊山林中搜集老树桩,栽人盆中,放置向阳背风处或温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待发芽成枝后,随剪随扎,入秋即成形。这是他们创造的当年挖掘、当年栽培、当年剪扎成形、当年欣赏的快速培育法。用这种培育盆景的方法,制作的盆景其形式各异,更富自然美。同时,在技法上开创了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的先例,改变了过去以扎为主以剪为辅的办法,这项较先进的粗扎细剪法,深得全国行家们的赞许。当时曾有北京、天津、济南、烟台、青岛、兰州、西安、临潼、芜湖、合肥、桂林、景德镇等二十二个大中城市派出园艺工作者云集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学习盆景快速培育法。
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苏派盆景又一次载誉而归,获得一金三银三铜的佳绩。然而,在盆景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发祥地之一的苏州,盆景却越来越远离大众,盆景市场也是低迷不起。

热点内容
花语黑暗系 发布:2025-04-16 16:26:10 浏览:77
绶溪荷花池 发布:2025-04-16 16:21:03 浏览:253
紫罗兰木手串辨别 发布:2025-04-16 16:19:38 浏览:850
七夕李廌 发布:2025-04-16 16:14:18 浏览:796
康乃馨鲜花可以放卧室吗 发布:2025-04-16 16:10:21 浏览:286
仿真布百荷花 发布:2025-04-16 16:10:16 浏览:951
新冠病毒丁香 发布:2025-04-16 16:07:48 浏览:957
鲜花酝酿蜜糖 发布:2025-04-16 15:58:21 浏览:345
好一朵迎 发布:2025-04-16 15:53:16 浏览:64
看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感受 发布:2025-04-16 15:53:10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