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资料
⑴ 有关丁香花的资料
紫丁香(Syringa oblata)亦称“华北紫丁香”、“丁香花”。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圆卵形至肾形,通常宽大于长,厚纸质,无毛。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香气。蒴果。原产中国北部,现广为栽培。用分根、压条、扦插或嫁接法繁殖。可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嫩叶晒干后可代茶,叶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能。变种白丁香花(var.affinis),花白色。(《辞海》词条)
紫丁香,木樨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花序长8-20厘米或更长;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红色或蓝色。紫丁香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现已成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⑵ 紫丁香的资料
紫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
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
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
(2)丁香资料扩展阅读:
丁香的种类很多,而且与同属植物中的欧洲丁香很相似,常有人将此两种混淆。本种为产于中国的丁香,因其花色为堇紫色,而常被称为“紫丁香”,因此种多分布于华北地区,而又称其为“华北紫丁香”。
另外,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Syzygium)中也有一种叫丁香(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的植物,又名丁子香,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香料,又指丁香属植物树上的花蕾,干燥后广泛用于烹饪中,做为一种食物香料,现在已经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
虽然都叫丁香,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它们的学名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Syringa oblata为“紫丁香”之意;Syzygium aromaticum为“丁香”之意。须加以区分。
⑶ 丁香花的外形特点50字
紫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
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
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
(3)丁香资料扩展阅读:
丁香属(学名:SyringaLinn.):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喜马拉雅地区、朝鲜和中国。
该属中有不少种类的花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欧美对该属进行杂交育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先后曾选育出数百个栽培品种。
中国北京植物园也开展了此项研究,已培育成紫云Syringe oblatecv. "Ziyun",罗蓝紫Syringeoblatacv. "Luolanzi",香雪Syringeoblatecv. "Xiangxue", 春阁Syringevulgariscv. "Chun'ge" 等新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紫丁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丁香属
⑷ 丁香花外貌介绍100字
再看那丁香树,远远看去,就像一株株落满晶莹雪花的圣诞树,圣洁而诱人。近看,那层层叠叠的花穗是由一朵朵精致的小花组成的,每朵小花有四个水滴型的花瓣,两个一组,像一对对小翅膀向天空伸展着,又朝观赏它的人们伸出一双双小手。
在绿叶的簇拥下显得美丽、淡雅。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就好像到了梦一样的香海中。我仿佛就是一支丁香花,风一吹,那幽香被送得很远很远……
(4)丁香资料扩展阅读:
丁香树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
小枝较粗,疏生皮孔。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厘米,宽3-7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
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⑸ 丁香花资料
丁香花Syringa
lilac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又称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为紫丁香变种蒴果长椭圆形,室间开裂。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丁香喜欢阳光,较耐阴,喜欢湿润,但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丁香花性喜阳光,稍耐阴,耐寒性强,也耐旱,喜湿润,忌渍水。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于低洼阴湿处。
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移栽穴内应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填土。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再浇2—3次水即可成活。丁香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
丁香花病虫害很少。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乐果乳剂或1000倍25%的亚胺硫磷乳剂喷洒防治。
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为国内外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丛植于路边、草坪或向阳坡地,或与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缘,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将各种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专类园。还宜盆栽,并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的抗性,故又是工矿区等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本属植物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很多种类也具有一定耐寒力。北京地区年平均最低温约-19— -16℃左右,现有的栽培种均可在北京露地安全越冬,每年可正常生长、开花、结实。据记载,暴马丁香、匈牙利丁香,能耐-35℃左右的低温。我国哈尔滨年平均最低温约-26℃左右,有时可达-36℃或更低,现已露地栽培的种类包括属于2个亚属3个组的10余种丁香。因本属植物的花芽多生在枝梢顶端的第l—6对芽处,因而当1-3对花芽受到寒害时,并不影响整株的观花效果。
丁香属植物还有较强的耐旱性,北京地区7一9月为雨季,其他月份则为旱季,特别4-6月,气温从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时各种丁香正迅速生长、开花,而这时雨水较少,蒸发量剧增到230一280毫米,但每月只要对植株灌水2次,就可使各类丁香生长良好而花繁叶茂。
对土壤要求不严,且能耐瘠薄。除强酸性土外,在各类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而以土壤疏松的中性土为佳。一般忌在低洼地栽植,积水会引起病害或造成全株死亡。
丁香属植物是阳性树,喜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在阴处或半阴处生长细弱,且开花稀少,但少数种类如云南丁香,要求空气温润。这类植株在北方栽培,最好选择空气湿度较高的小环境,如可栽植在背风向阳处或稀疏的林缘边。 紫丁香花的所有种类,播种3—4年后,实生苗即可开花;而拟女贞亚属的种类,播种后4—5年才开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开花。5年后开花渐盛。生长势5—20年内最旺。以后渐衰,但仍能维持生命至很久的年代,据载有180龄的实例。感谢🙏
⑹ 丁香花的资料
丁香花是复指紫丁香,是落叶灌制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紫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
(6)丁香资料扩展阅读:
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朝鲜也有,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达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
喜光,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喜温暖、湿润,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
⑺ 丁香花的资料和图片
丁香,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内对生,卵形,倒卵容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7)丁香资料扩展阅读
丁香生长环境: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
栽培品种属庭园普遍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
⑻ 丁香花的资料
紫丁香(Syringa oblata)亦称“华北紫丁香”、“丁香花”。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圆卵形至肾形,通常宽大于长,厚纸质,无毛。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香气。蒴果。原产中国北部,现广为栽培。用分根、压条、扦插或嫁接法繁殖。可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嫩叶晒干后可代茶,叶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能。变种白丁香花(var.affinis),花白色。(《辞海》词条)
紫丁香,木樨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花序长8-20厘米或更长;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红色或蓝色。紫丁香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现已成为庭园中著名的花木。全属约30种,中国产24种,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有栽培品种1000个以上。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强修剪,通常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开出繁茂的花。
⑼ 丁香花的资料
丁香花是指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回客、龙梢子。紫答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紫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
(9)丁香资料扩展阅读:
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朝鲜也有,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达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
喜光,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喜温暖、湿润,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