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呃逆
1. 呃逆可以分为几类
呃逆俗称“打呃”,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产生间歇性收缩运动,导致空气突然地被吸入气道内,同时伴有声带闭合,发出一种“呃”声。呃逆大多轻而短暂。正常人在进食过程中或食后不久,突然受寒或吸入冷空气,也会发生呃逆。呃逆可持续几分钟、几小时至几天。呃逆多见于健康人,但有时则是病情危重的一种临床表现。由疾病引起者,可归纳为中枢神经性呃逆和周围神经性呃逆两类。
中枢神经性病变包括脑部病变和中毒。脑炎、脑膜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瘤、中暑等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常表示病变累及延髓呼吸中枢,预后严重。引起呃逆的中毒有尿毒症、肝性脑病前期、酒精中毒,严重感染伴显著毒血症者,如败血症、伤寒等。
周围神经性病变包括胃肠道、腹膜、胸膜、膈肌等器官的病变,可刺激迷走神经和膈神经而致呃逆。膈下病变如膈下脓肿、急性胃扩张、弥漫性腹膜炎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胀气;膈上病变如纵隔肿瘤、食管肿瘤、食管裂孔疝、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等。
偶发性呃逆大多不需治疗而能自行停止。持续性呃逆往往使病人感到不适,妨碍休息。除针对病因治疗外,也应加以对症处理。针刺和耳针是解除呃逆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中药丁香柿蒂汤也常能奏效。安定及氯丙嗪肌肉注射,或选用氯仿水、复方碘溶液口服。将纸袋套于病人口鼻部,让病人重复呼吸纸袋中的气体,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气,刺激呼吸中枢也可控制呃逆。如呃逆由胃肠充气所致者,可限制豆类、奶类等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必要时可插置胃或十二指肠管,吸出积气和胃肠道内容物,进行减压。在由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胃肠充气时,可肌注新斯的明,以刺激胃肠蠕动而促进气体的呼吸和排出;但在机械性肠梗阻时,则不宜使用。
2. 为什么丁香茶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应忌食或少食;
稀健丁香茶,适合所有人饮用,尤其对于胃胀痛或者脾虚不明显的,或者说脾胃虚弱恢复期的人,可以减少中药的量,该服用丁香茶养胃。丁香茶暖胃 还能杀幽门螺杆菌呢
3. 丁香怎么用才是治呕吐呢
丁香适宜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呕吐者食用,适宜口臭者食用,适宜腹部冷痛、脾虚版泄泻、慢性消权化不良、肾虚者食用,每次5~10克;宜作为调味品食用,可以芳香开胃,增进食欲。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也不宜与中药郁金同食;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此外,女性月经期间忌食。
丁香配吴茱萸:两药皆有温胃降逆,止呕止痛之功,两药相配则温燥止痛效力更强,常用于胃寒腹痛呕吐之证
丁香配刀豆:丁香温降止呃逆。刀豆甘平补虚止呃逆。两药合用,则止呕降逆之功大增,用于虚寒呃逆不止
治呃逆:丁香1g左右(10~15粒)细嚼,嚼时有大量唾液分泌,徐徐咽下,待药味尽。将口内剩余药渣吞下。30分钟如不止,可续用3次。4年共治呃逆患者238例,全部有效。「山东中医杂志]
《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呕。肉桂温能发表,丁香温能和胃。
4. 呃逆分那些类型如何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轻重:在快速吞咽干燥食物、被动吸入大量冷空气或受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可发生短暂性呃逆,一般病情较轻,无须治疗,通过饮热水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自行消失。若呃逆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并伴有其他症状者,则病情较重。某些重病患者后期出现呃逆不止,饮食不进,脉微欲绝,此乃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候,应高度重视。
(2)辨虚实寒热:呃逆初期,呃声响亮有力,持续发作,脉弦滑者,属实;呃声断续、低长,气怯乏力,脉弱者,属虚;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适,遇寒呃重,得热呃轻,苔白滑者,属寒;呃声高亢有力,胃脘灼热,口臭烦渴,便秘溲赤,苔黄者,属热。
2.分证论治呃逆一证总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治疗原则。
(1)实证
①胃中寒冷
主证:呃声沉缓有力,遇寒呃增,得热呃减,胸膈、胃脘不适,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食少纳差,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祛寒,降逆止呃。
方药:以丁香散为主方加减化裁。丁香6g,柿蒂10g,高良姜6g,炙甘草6g,吴茱萸3g,肉桂3g,陈皮6g,厚朴6g。
②胃火上逆
主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饮冷,腹满便秘,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降逆止呃。
方药:竹叶石膏汤为主方。竹叶12g,生石膏30g(先煎),柿蒂10g,竹茹6g,法半夏9g,沙参12g,麦冬12g,生甘草6g。腹满便秘者,可加生大黄6g或与小承气汤合方。
③饮食停滞
主证:呃声壮实有力,嗳气腐臭,吞酸嘈杂,脘腹胀满或痛,大便或秘或溏;苔腻,脉滑。
治法:消导和胃,降逆止呃。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神曲15g,枳实12g,大黄9g,茯苓15g,黄芩6g,黄连3g,焦山楂15g,莱菔子15g,白术9g,泽泻6g。
④气机郁滞
主证:呃逆连声,持续发作,每因情志不遂而复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肠鸣矢气,大便不调,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降逆止呃。
方药:五磨饮子为主方。代赭石30g(先煎),旋覆花9g(包煎),乌药6g,沉香3g,木香9g,槟榔12g,枳壳9g,郁金12g,川楝子9g。
⑤痰饮内阻
主证:呃逆连声,持续发作,常因饮冷而发或加重,脘闷不舒,痰多,恶心,呕吐痰涎,头晕目眩;苔白滑,脉滑。
治法:和胃化痰,降逆止呃。
方药:旋覆代赭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旋覆花9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法半夏9g,茯苓15g,桂枝9g,白术9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
⑥瘀血阻滞
主证:呃逆日久,胸腹疼痛如刺,口渴不欲饮水;舌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降逆止呃。
方药: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桃仁12g,红花9g,川芎6g,赤芍6g,生地黄12g,当归9g,柴胡5g,枳壳9g,桔梗6g,牛膝12g,甘草3g。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主证: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苍白,手足不温,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温补脾胃,降逆止呃。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化裁。炮姜9g,党参12g,白术12g,刀豆子9g,丁香6g,炙甘草6g,吴茱萸6g,柿蒂9g。呃逆不止者,可加旋覆花9g(包煎),代赭石30g(先煎);兼肾阳虚者,加附子15g(先煎),肉桂9g。
②胃阴不足
主证:呃声急促而不得续,烦躁不安,咽干口燥,食欲缺乏,或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降逆止呃。
方药:益胃汤化裁。北沙参12g,麦冬15g,生地黄15g,石斛12g,玉竹6g,柿蒂9g,竹茹6g,枇杷叶9g,冰糖3g,生甘草6g。
3.针灸疗法
①实证取穴:以膈俞、内关为主穴。寒证隔姜灸中脘穴;热证泻内庭穴;痰证泻行间、丰隆穴;瘀证泻期门穴。
②虚证取穴:取胃俞、足三里(用补法),膻中(艾卷雀啄灸)、内关(平补平泻)为主穴。阴虚者,加三阴交穴(补法);虚寒者,加关元穴(隔姜灸)。
4.拔罐疗法主穴:取膈俞、脾俞、肝俞、胆俞、中脘、膻中等穴。先在背部俞穴拔罐4~6个,然后再在腹部腧穴拔罐,留罐15~20min。
5.外治法
①胃寒证:取吴茱萸、丁香、沉香各20g,研末,加蜂蜜、姜汁各20ml,调匀后备用。取药膏适量,敷神厥穴,1/d。
②胃热证:以朱砂、芒硝适量研末,用醋或清水调成糊状,敷神厥穴,1/d。
③虚寒证:取艾叶、硫黄、乳香各等份研末,加白酒适量,煮沸,吸热气,并以生姜擦胸;久病呃逆,取蜂蜜、姜汁适量和匀,擦背。
6.中成药
①胃寒证:选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4粒,2/d,温开水送服;
②胃热证:选用三黄片,每次4~6片,2/d,凉开水送服;
③食滞证:可酌选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每次6~9g,2/d,温开水送服;
④虚寒证:选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2/d,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阴虚证,用阴虚胃痛冲剂,每次1袋,2/d,温开水冲服。
7.单验方
①柿蒂9g,水煎代茶饮。
②枇杷叶30g,去毛,加水适量,煎服。
【预防】注意调节情志,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进食过快、过饱,饮食不可太冷或太热,忌刺激性过强的食品。
5.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内于治疗容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与中药郁金同用。
(5)丁香呃逆扩展阅读:
丁香有两种,园林绿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药的丁香。它们其实毫无关联,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观赏植物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
中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及其周围岛屿,在古代属于进口药。中药丁香分为公母两种,公丁香是未盛开的花蕾,母丁香则是成熟的种子。
在用作中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香料。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
6. 呃逆两天了,喝了柿蒂丁香旋覆花水也两天了还不好,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做个纸捻,一头要尖,用尖的那头轻触鼻孔深处,引出喷嚏就可以止住呃逆
7. 顽固性呃逆
呃逆一条,有阳虚、阴虚、元气将绝之别,不可不知。
因阳虚者,由中宫之阳内不足,以致阴邪隔容据于中,阻其呼吸往来接续之机,其人定见无神,安静,不食不渴。法宜温中降逆为主,如理中汤加吴萸、半夏之类。
因阴虚者,盖以阴虚由于火烧火旺,火邪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其人定见躁暴,饮冷恶热,精神不衰,二便不利。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之类。
因元气将绝而致者,盖以元阳将绝,群阴顿起,阻其升降交接之机,其人或大汗自汗出,或气喘唇青,或腹痛囊缩,或爪甲青黑,或头痛如劈,目皆欲裂,耳肿喉痛,种种病情,皆宜大剂回阳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如吴萸四逆汤,白通汤之类。
[眉批]钦安论此一条,不在证名上论治,专在所因上谈法,是一段聪明文字,是此证聪明治法,学者能识此聪明之理法,便是良医。
近来市习,一见呃逆,阴阳不分,一味以橘皮、半夏、竹茹、丁香、柿蒂等药治之,亦有见效,终不若辩明阴阳治之为当也。
8. 柿子缇和丁香治打嗝吗
什麽是打嗝?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回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答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
为什么会打嗝呢?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肌肉膜,称为膈肌,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导给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于是就出现打嗝.
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因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还有许多严重疾病也可引起顽固性嗝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病情危重的人出现顽固性嗝逆,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一般说来,打嗝可以自行消失,如不消失,可用以下方法来解除。
1.吃一匙粉末状的白糖。
2.将一小张软纸搓成细捻,伸入鼻孔轻轻捻转,刺激鼻粘膜打个喷嚏,可使打嗝停止。闻一下胡椒粉,也有同样的效果。
3.喝热水或深吸一口气,憋气片刻,再用力呼出,可使打嗝中止。
4.用中等大的信封或塑料袋,面对袋内呼吸2~3分钟,可以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而抑制打嗝。采用此活要注意安全,要有其他人在旁边才能采用。
9. 丁香和什么在一起是治打嗝的嗯事情
1、受凉导致的打嗝:如果没有其他的疾病而出现打嗝,打嗝的声音很高,而且是连版续着打嗝,权多是由受凉引起。可喝一些热水,同时注意腹部的保暖。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在衣被外方一个暖水袋或是贴上暖宝宝贴,一般会很快缓解的。
2、如果经常性的打嗝可以用开水泡适量的橘子皮,当水温合适的时候喝,可以达到制止打嗝的作用。
3、消化不良引起的打嗝:打嗝时可以闻到乳酸喂,这是由于消化不良,食积引起的。可以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可到医院给开些消食导滞的药按要求服用,也可进行从胸部心口窝到肚脐眼自上而下进行轻轻地按摩,以促进消化,当大便通畅,消化好了,打嗝就消失了。
4、如果经常性的打嗝而且采取措施后很难停止,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