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丁香结实录

丁香结实录

发布时间: 2021-02-03 14:55:37

❶ 李煜虞美人的教案或教学实录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 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 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 答 对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 (永恒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短暂难测)
几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 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 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
五、 发挥想象,试译这首诗,尽量把悲愤凄楚的感情表现出来。
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
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
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
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
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六、 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将李煜的词纳入中国古代帝王诗歌文学这个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一、 导:
1、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作,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 背景及作者介绍
1、清代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2、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3、问:那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呢?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读
1、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读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2、他们读得怎么样?应该什么样的感情?——低沉、凄凉,在声调曲折有致
3、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作者的这种情感?
A、 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B、 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
4、再来试试读读。(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好象把我也带入到那个忧伤的世界了,这才是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还有没有同学向他挑战?)
5、听录音。小声跟读
5、一起背诵,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浮现出词中的景象。

三、析
1、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板书“愁”)
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经支离破碎。
对往事的怀念,命运越来越差。C、离家之痛
3、这层层叠叠的愁,铺天盖地,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那么,问问大家,
4、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A、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结:可谓比喻含泪,对比生情。我看除了对比、比喻外,作者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5、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四、评
1、我还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我觉得这愁愁得美。因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2、词家中不乏“写愁”高手,如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等等。窃以为他们或不够“鲜活”,或不够“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后主词。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
3、后人总结说,这首词的风格凄丽。李煜的词缘何显得如此凄丽?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这也让我想起了《吊屈原赋》里的经典诗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 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四、比
1、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明确: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词牌名源于项羽得虞姬的悲剧故事。
2、问:我们不妨在此将李煜和项羽对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绝笔之词,《垓下歌》与《虞美人》风格有何不同?
明确:项羽,一代枭雄,他有万夫莫开之勇,可是有勇无谋,最终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中,一代武夫,用一曲《垓下歌》荡尽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壮语。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不是李后主,落入敌手,就死吧!无非一死,夫复何求!兵败乌江,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面临绝境,没有半点的屈膝求饶,而是慷慨悲歌。他宁愿死,也不愿回去见江东父老,其死得实为壮烈!更动人心魄的是铁汉的柔情,他和虞姬的爱情在最后的关头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爱,荡气回肠!这就是项羽,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连对那马也有情。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瞬间,不仅让我们目睹了他英雄壮烈的一生,更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儿女情长。可以说,他死的时候,既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又是一个完美的殉情者。所以,项羽的绝笔虽然也是末路之王候,但除了悲,更多的是壮,是情,是美!难怪宋代才女李清照为这位英雄俊才击板叫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之所以两千年来为后人所追忆,怀念,多为其人格力量和英雄的魅力。
总结: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在千年的风中,王者远去的身影已无处可寻,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浑,或豪迈,或凄冷,或悲壮,留待后人去细细咀嚼,去细细回味!

五、结
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zhe)仙。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品味诗词的方法。 知人论文,读文识人,人文互见,相得益彰。

❷ 李煜的诗 全集

私人整理 望采纳
1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3【乌夜啼】 (一名相见欢)
(又名上西楼、西楼子、月上瓜洲、秋夜月、忆真妃、※【锦堂春】)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依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4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重)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6 【一斛珠】(一名醉落魄)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7【菩萨蛮】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8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9【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10【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雨中。

11【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12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见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客座赘语》)
陈维崧曰: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遣。(《词评》)周之琦曰:或言: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晶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箧中词》一引)

13【望江南】(一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梦江口、望江梅、
归塞北、谢秋娘、春去也)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4【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15【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16【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7【清平乐】 (一名忆萝月)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8【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由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19【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氵斥(溯,见于全宋词)流。

20【喜迁莺】 (一名鹤冲天、燕归来)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30【蝶恋花】(一名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凤栖梧、
鹊蹋枝、卷珠帘、鱼水同欢)
遥夜亭皋闲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1【长相思】 (一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32【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33【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绩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34【捣练子】 (一名深院月)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毛本《词林万选》卷二)

35【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36【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一名醉桃源、碧桃春)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37【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38【浪淘沙】 (一名卖花声)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39【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阑珊)。罗衾不暖(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

40【玉楼春】(一名木兰花、春晓曲、惜春容)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

41【谢新恩】
金窗力困起还慵。(下阙)
42【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矜(襟)香。
琼窗梦笛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43【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是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44【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下阙)
45【谢新恩】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下阙)
46【谢新恩】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阙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47【谢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
48【谢新恩】
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49【破阵子】 (一名十拍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50【渔父】(一名渔歌子)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51【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轮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52【失调名】
楼上春寒水四面。(宝颜本《江邻几杂志》(参韩熙载词本事))
53【失调名】
别易会难无可奈。(聚珍本《能改斋漫录》卷一六)

54【秋霁】
虹影侵阶,乍雨歇长空,万里凝碧。孤骛高飞,落霞相映,远状水乡秋色。黯然望极,动人无限愁如织。又听得,云外数声,新雁正嘹呖。
当此暗想,画阁轻抛,杳然殊无,些个消息,漏声稀,银屏冷落,那堪残月照窗白。衣带顿宽犹阻隔。算此情苦,除非宋玉风流,共怀伤感,有谁知得。

55【青玉案】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破腊梅花李蚤露。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杨花飞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56【鹧鸪天】
节候虽佳景渐阑。吴绫已暖越罗寒。朱扉日暮随风掩,一树藤花独自看。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57【鹧鸪天】
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还在别离中。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疑似58【忆王孙】【&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59【又】

风蒲猎猎胸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60【又】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61【又】

同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62【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扬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63【开元乐】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诗歌(全唐诗)
64.【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55.【秋莺】(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8__007.【病起题山舍壁】(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8_008.【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8_009.【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笔者批之:亡国之旧恨,奔于离途,感三十年之歌哭,思前路之渺然,泪下、沾裳。家已不家,国已不国。)

8_010.【挽辞】(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8_011.【悼诗】(李煜)哀悼仲宣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8_012.【感怀】(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8_013.【梅花】(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8_014.【书灵筵手巾】(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8_015.【书琵琶背】(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馀暖在檀槽。
8_016.【病中感怀】(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8_017.【病中书事】(李煜)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月照静居唯捣药,
门扃幽院只来禽。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8_018【赐宫人庆奴】(李煜)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8_019.【题金楼子后】(李煜)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8_020.【句】(李煜)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羽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866_015.【亡后见形诗】(李煜)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君乃曾号钟隐)

其弟之诗

8_021.【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李从善)
绿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时。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
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露轻濡彩笔,蜂误拂吟髭。
日照玲珑幔,风摇翡翠帷。早红飘藓地,狂蔓挂蛛丝。
嫩刺牵衣细,新条窣草垂。晚香难暂舍,娇自态相窥。
深浅分前后,荣华互盛衰。尊前留客久,月下欲归迟。
何处繁临砌,谁家密映篱。绛罗房灿烂,碧玉叶参差。
分得殷勤种,开来远近知。晶荧歌袖袂,柔弱舞腰支。
膏麝谁将比,庭萱自合嗤。匀妆低水鉴,泣泪滴烟(上雨下斯,音斯)。
画拟凭梁广,名宜亚楚姬。寄君十八韵,思拙愧新奇。

8_022.【观棋】(李从谦)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
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其父祖之诗
8_001.【咏灯】(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8_002.【游后湖赏莲花】(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8_003.【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景逵进士李建勋中书徐铉勤政殿学士张义方登楼赋】(李璟)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春气昨宵飘律管,
东风今日放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8_004.【句】(李璟)
灵槎思浩荡,老鹤倚崆峒。

苍苔迷古道,红叶乱朝霞。

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

【李璟】词

李璟(九一六~九六一),字伯玉,初名景通,徐州(今属江苏)人。十岁,起官驾部郎中。十五岁,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次年,为司徒同平章事。天祚二年(九三六),为太尉副元帅。升元元年(九三七),封吴王。次年,徙封齐王。保大元年(九四三),先主李璟卒,嗣位为南唐皇帝。交泰元年(九五八),兵败于后周,遂去帝号,称国主,奉后周正朔。建隆二年六月,卒于南都,年四十六。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又称中主。《旧五代史》卷一三四、《新五代史》卷六二、马令《南唐书》卷二、陆游《南唐书》卷二、《十国春秋》卷一六有传。另参《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李璟词四首,以《南唐二主词》(版本源流详后李煜小传)吕远刻本为底本,校以吴本、南词本、侯本、萧本、王本,并参校吴本、明钞本、毛本、朱本《尊前集》、丛刊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吴本、侯本、萧本、四印斋本、金本《阳春集》、影宋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影宋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影宋本《醉翁琴趣外篇》、墨海本马令《南唐书》、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望远行】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又】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以上四首吕远刻本《南唐二主词》)
【浣溪沙】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又】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帝台春】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飞絮乱红,也似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行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倚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词补
刘袤

【临江仙】(补李后主词)

樱桃结子春归尽,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卷金泥。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上为后主词)。何时重听玉骢嘶。扑帘飞絮,依约梦回时。

※ 徐铉字鼎臣
※ 王直方《诗话》云:“澄心堂纸,乃江南李后主所制,国初亦不甚以为贵。自刘贡甫首为题之,又邀诸公赋之,然后世以为贵重。诗云:‘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后人闻名宁复得,就令得之当不识。’文忠公诗云:‘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矣零落埋黄埃,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梅圣俞云:‘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东坡云:‘诗老囊空一不留,一番曾作百金收。’
※ 《西清诗话》云:“南唐后主,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曲栏金箔,惆怅卷金泥。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余尝见残藁点染晦昧,心方危窘,不在书耳。艺祖云:‘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苕溪渔隐曰:“余观《太祖实录》及《三朝正史》云:‘开宝七年十月,诏曹彬、潘美等率师伐江南,八年十一月,拔升州。’今后主词乃咏春景,决非十一月城破时作。《西清诗话》云后主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其言非也。然王师围金绫凡一年,后主于围城中春间作此诗,则不可知,是时其心岂不危窘,于此言之乃可也。东坡云:‘李后主词云:三十馀年家国,敷千里地山河,已曾惯见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苍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 《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嫉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当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暖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拦,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何处也,天上人间。’含思凄惋,未几下世。”《雪浪斋日记》云:“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细雨湿流光最好。’”

❸ 老师让摘抄好开头好结尾好词好句好段,各位帮帮忙!

一、好词:
眉飞色舞、锦上添花、可爱、郁郁葱葱、画饼充饥、清新脱俗、高山流水、马到成功、憨态可掬、南腔北调、兴高采烈、气宇轩昂、局促不安、手足舞蹈、花好月圆。
二、好句:
(1)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
(2)忽然,迎面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3)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4)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5)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6)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7)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
(8)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9)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10)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❹ 讲学稿 紫藤萝瀑布 要2010年的 7年级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生畅所欲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感知课文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先展示自己的积累?
生1: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
师:吴奇同学回答的真不错,老师也找了一些。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作者,现在哪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字词积累?
生2:字词注音:迸溅( bèng )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盘虬卧龙( qiú )
词语解释:⑴迸溅:向四外溅 ⑵繁密:多而密。 ⑶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⑷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⑸酒酿:江米酒。 ⑹挑逗: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⑼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师:大家说,刘亚莹讲得怎样呀?(生小声回答好)的确好,希望大家以后也和她一样多读多写。
师:《紫藤萝瀑布》是作者受到启示鼓舞之后所作,老师希望大家既能用心去“感受”,又能用耳去“倾听”。
(朗读欣赏,学生认真倾听。)
师:同学们听的多认真,看来大家已沉醉于作者带给我们的意境了。那我们也来读读课文,把我们的感情读出来,怎么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段,看谁读得最好!
(学生三分钟准备。)
(生3、生4、生5、生6各读一段)
师:四位同学向我们显示了他们的“实力”,有没有同学作个评价?
生7、生8:XX同学长句的停顿非常好;XX同学朗读的节奏把握的很适当;XX同学朗读的语气、语调很准确;XX同学能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师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越做越好。
师:大家读了许多,已初步了解课文,那能不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
(生小声说赏花、惜花、思花,教师于是带学生一起分析。)
赏花 第1-7 自然段 欣喜
惜花 第8-9 自然段 遗憾
思花 第10-11自然段 振奋
师: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现在分小组讨论投影上的这三道题目?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 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第一大组讨论第一题,第二大组讨论第二题,第三大组讨论第三题,第四按小组由前到后分别讨论一、二、三题。
(生讨论五分钟。)
师:时间已到,哪个小组先来接受挑战?试一试?
(没有反映)
师:回答问题完全可以丛知道的开始,说多说少不要紧。那我们从第一题开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第一小组先来。
生9:从外形、颜色、香味三方面来写的。
生10:我们小组认为还应包括状态。
生11:我认为香味不是的。
师:这一小组认为香味不是,为什么?
生11:我想它应该算第二题答案。
师:XX同学认为香味应归到描写紫藤萝花上去,对吗?
许多学生表示赞同,教师确认。
师:完全正确,那我们看投影:
⑴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⑶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题,大家回答的很好,就应这样。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呢?
生12:我们小组认为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来写的。
生13:我们赞同前一小组的看法,比如色彩有句“颜色便上浅下深。”
师:刚才两组回答的很对。课文就是先写花穗的色彩、然后写花的形状、最后写花的香味。句子老师各找了一句,我们一起来赏析。
投影: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现在我们探讨最后一题。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14:比喻和拟人。刚才投影上显示过了。
师:对,只是这题我们稍作修改了。那四个小组讲讲你们的成果。
生15:我先说说比喻,有这么些:①“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生16:还有“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这句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老师点头)
生16:拟人有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②“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生17:我们这组赞同吴云龙的回答。
师:第三大组回答的不错,其实拟人文中还有,我们课后再找,好吗?
师: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到两幅图上,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从这两幅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结果: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下课铃声响起)(转移画面:向日葵、爬山虎、串串红、喇叭花)
师:请同学们欣赏投影上的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把它写下来,作为家庭作业。

❺ 丑小鸭 教案

《丑小鸭》是根据世纪丹麦著名董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从课文类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图学文”后的长“课文”。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编者安排了4幅连贯的插图。从课文特点看,它是一篇童话。教学时既要充分使用插图,又要体现讲读课文的特点。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练读课文,有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问问,把课文读通。
2.让学生对照生字表把本课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勾画出来。经过反复拼读,力求读准字音。
3.用“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议论是否读得正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
4.听教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做好这四件事,意在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初步读懂读文。

二、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细读课文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它不仅要紧扣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兼顾词和句的训练,还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然后讨论:
① 课文开头告诉我们气候怎么样,是用哪一句话来说明的?(太阳暖烘烘的)
② 在温暖的春天里,鸭妈妈干什么?(卧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板书:卧草堆(i)等(deng)。
通过讨论,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接着,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段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可指名一位读得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① 从图上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是最后一个钻出蛋壳的?“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其它的。这里讲这个蛋比其它的蛋大。)谁能用“特别”说一句话?板书:蛋特(te)别大。读一读课文内写丑小鸭出蛋壳的两句话。
② 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让学生对照图画,用书上的语句回答。要特别注意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词语。)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上面提到的几个词语要重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把重点语句勾画出来。讨论:
① 丑小鸭在家里的处境怎样?(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除了”是什么意思?(只有)“疼爱”又是什么意思?(关心、喜爱)
② 具体说说他是怎样受欺负的?(让学生观察图2后,用书上的话来回答。)板书:哥哥姐姐咬啄养鸭姑娘讨厌
③ 丑小鸭的心情怎样?结果如何?(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④ 指导学生怀着同情、怜悯的心情,用比较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这段话。
4.学习第4~6自然段。播放课文第4~6段的朗读录音,观察第3幅图,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体会丑小鸭痛苦的心情。
讨论:
①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碰到哪些不顺心的事?(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白天只好躲起来,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板书:小鸟讥笑猎狗追赶
② 丑小鸭为什么要飞到湖边的芦苇地里悄悄地过日子?(怕别人发现)
③ “傍晚”指的是什么时候?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为什么会“又惊奇又羡慕”?谁能用“洁白”说一句话?
④ 天气越来越冷,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又遇到了什么事情?板书:农夫(fu)救
⑤ “幸亏”是什么意思?(幸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
5.学习第7自然段。丑小鸭历尽苦难,终于盼来了春天。指导学生观察第4幅图,然后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① 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的?
② 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的天鹅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惊喜、激动)启发学生以惊喜、欢快的语调朗读这段话。

三、分段细读,回归整体
1.谁能根据课文的4幅插图,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连贯地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

2.自由通读全文。
3.讨论:
① “大家”为什么要欺负丑小鸭?(嫌他长得丑)

② 这种做法对吗?应当怎样做才对?(这种做法不对。小朋友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③ 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什么?(丑小鸭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④ 在这个故事中,谁最值得我们学习?(鸭妈妈和农夫)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学习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笔者认为,从初读到细读,再到总结性熟读,层层深入地设计《丑小鸭》教案,它在讲读课文时体现了“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要求,既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又重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❻ 八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人教版p161 166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提纲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师生互动教学流程安排应用学例小结布置作业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教学过程设计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1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九年级上期数学教案直角三角形·九年级上期数学教案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2,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未能,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0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九年级数学教案何时获得最大利润·从容说课从题目来看,"何时获得最大利润"似乎是商家才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你知道吗这正是我们研究的二次函数的范畴.因为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后,很容易求出最大或最小值.而何时获得最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0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P103)4.5.1梯形(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实际生活中又一种应用广泛的四边形——梯形,从实物情境中探索出梯形的有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1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变量与函数..·11.1变量与函数第一教时11.1.1变量教学要求:通过课本上的五个问题,引入并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会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重点:针对具体问题,分清常量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22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八章第一节·第一节生活中的平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63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16.1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一)丹徒区支显宗中学初二数学备课组教学目标透视:1,通过运用图形的变换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特征.2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6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数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识别相关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确定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59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七章·学情分析:列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个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方程教学首先应关注方程的建模过程.本节课通过"增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3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数学八年级第十五章平移旋转教案·华师大数学八年级第十五章平移旋转教案教学内容:§15.1平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7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5.5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解法执教老师:焦溪初级中学徐建华教学目标:知道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通过用两个函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6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六章·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3,会对一个具体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2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新课程七年级数学教案(浙教版全册)·1.1从自然数到分数一,教学目标:1.回顾小学中关于"数"的知识;2.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和必然性;3.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86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课时(介绍)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35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画立体图形·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4.2画立体图形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郁锦裕一教材分析和目标定位:(一)教材分析:教材作用:教材主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八章第一节·通过走进生活的图片欣赏引出下一节内容,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这是整节课的一条暗线,真正八年级数学教案第八章第一节生活中的平移做一做B′C′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3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反比例函数·八年级数学教案课题反比例函数课时序数1备课时间2006/2/7授课时间主备人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能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2.利用正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5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七章第四节·八年级数学教案第七章第四节新郑市苑陵中学李惠娟2006-10学情分析:列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个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8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数学八年级第十五章平移旋转教案·教学内容:§15.1平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要明确平面图形的平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1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教案华东版数学八年级下174反比例·教案——华东版数学八年级下17.4反比例长春市第九十中学东校姜影革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逻辑体系,基本上与一次函数部分相同.教学中要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的类比,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7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案>八年级大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2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5.5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解法执教老师:焦溪初级中学徐建华教学目标:知道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通过用两个函数图象解二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7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案·第六章刘爱新2005年12月课题:6.1函数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4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七,教学步骤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2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200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上册)·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六,本期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一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6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主备课人王昱札记一.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并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值是否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63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游戏公平吗(1)"教案·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数学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教材初一(下)第四章概率第一节游戏公平吗.在初一上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0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9.4课题学习利用不等式关系分析比赛教学目标:1.综合利用不等关系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正确地进行分析,会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62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课时(介绍)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七,练习设计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用负数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77推荐程度:『初中数学教案』九年级数学圆周角第一课时教案·九年级数学《圆周角》第一课时教案教案课题圆周角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圆周角的概念理解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初步运用重点圆周角定理的运用难点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7『初中语文教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长征组歌"这一主题,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过对长征的感慨和歌颂.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2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上期七年级语文教案(全期)·教案总序号:1,2教学设计《爱因斯坦(1879~1955),著名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6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目标概说]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创意说明:这个教案围绕"朗读—品读一背读"三个环节设计.没有充分朗读,便品了解有关济南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87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先是用一个设问句和一个反问句指出济南的"出奇"不单是因为经常有温暖的阳光,还因为它有迷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70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在山的那边一,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24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课外阅读与欣赏(与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章同..·《白色鸟》教案教学建议一,主题和题目含义小说通过描写两位天真纯朴的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以及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和残酷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歌颂了美丽,纯真的自然与人生,批判了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1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教学内容本课在第10-13页.作为朦胧诗的典范作品之一,江河刻画了星星,萤火虫,春,鸟,睡莲,白丁香,以及静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一系列蕴含深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9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教案设计(九年级六单元)·蒹葭》教案设计(九年级六单元)四里五中学王萍《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设计理念1,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9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雪》要点:1,分析下阕部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题.2,理解议论抒情相相结合的特点.3,朗读和背诵.4,练习测试.教学内容与步骤:1.进入上阕"概括"界面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6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多媒体教案设计·智取生辰纲教案设计:应店街镇中翁晔:1,简介作者及《水浒传》.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能根据语境推断方言语汇的意义;能正确地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9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初中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教案·25《论语》十则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2积累文言词汇: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有哪九条准则请一一列举出来..9.《中庸章句》中不乏言简意丰的警句,佳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1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观摩课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教学难点:鉴赏词作的意境.领会作者的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7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2,通过讨论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42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共同走进九年级(上)语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指导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本学期的语文课本和过去有什么2,查阅下面网址可看《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7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初中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8《清兵卫与葫芦》四川省三台县向阳中学卢宗德编写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前后对比照应的写法.2体会心理和神态婷婷的爷爷能够支持孩子的爱好并给予关心帮助,可是在对婷婷的教育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8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上故乡教案设计·九年级上《故乡》教案设计宁波市孔浦中学毛伟宁一,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抓住小说中重点人物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探讨文章主题;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理解部分重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2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1.围绕"青春"话题,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作品中饱含的本说课稿由八部分构成:(一)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3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甜甜的泥土说课稿·《甜甜的泥土》说课稿《甜甜的泥土》选自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这篇课文是全新的,它首次涉及到离异家庭的希望体现出大语文观.整堂课以读促讲,通过听读,自读,赏读,议读,演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3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斜塔上的实验说课稿·《斜塔上的实验》说课稿本节课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斜塔上的实验》,旨在通过课文的语文老师要用两条腿走路,要做好反思工作.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上,课改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9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春》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6推荐程度:『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歌,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在艺术创作颠峰时期写的一首万口传诵的名篇。杜甫的住的只是一间茅屋,而且茅屋极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585推荐程度:『初中语文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六册诗歌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借写自己茅屋被破的痛苦,向穷苦老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抒发了诗人包揽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忧国忧民的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782推荐程度:『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铁”表示a、很凉、很硬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23推荐程度:『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95推荐程度:『语文』诗歌欣赏拓展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等九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30推荐程度:『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五个单元共20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基础.对本诗的作者杜甫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698推荐程度:『语文』西门豹治邺·1,《西门豹治邺》一文是一则史传,是短小精悍的人物传记.文章通过西门豹治邺的事迹,刻画出他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1,《西门豹治邺》一文运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在逼真的场景,尖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66推荐程度:『语文』八年级下语文教案(语文版)第七单元·何明元25.桃花源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过程与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07

热点内容
栀子花水培怎么养 发布:2025-04-22 15:45:12 浏览:367
樱花厨具标志 发布:2025-04-22 15:29:27 浏览:152
我的理想作文开花店 发布:2025-04-22 15:28:32 浏览:346
盆景盆漏水 发布:2025-04-22 15:23:36 浏览:358
玫瑰花放在卧室好吗 发布:2025-04-22 15:16:21 浏览:746
修荷花插件 发布:2025-04-22 15:15:40 浏览:699
情人节害人害己当时就给剁了 发布:2025-04-22 15:14:06 浏览:348
栀子花有锈斑 发布:2025-04-22 15:13:12 浏览:465
栀子花子房类型 发布:2025-04-22 15:01:29 浏览:854
小红豆盆栽 发布:2025-04-22 14:51:02 浏览: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