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 影女 教 师
⑴ 歌剧魅影影评300字
从悲剧冲突来看,《歌剧魅影》似乎不那么强烈和典型,从而给人一种不太“悲”的感觉。也许这是音乐剧本身在表达剧情方面有所局限的原因。但《歌剧魅影》的悲剧性一点都没有因为剧情的简单而逊色,相反由于人物性格的非典型性而导致的复杂性,由于复杂的人物关系造成的悲剧性,影片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虽然不那么刺激,却让人沉醉不已,回味无穷。这是《歌剧魅影》的独特魅力。比起那种由英雄人物的牺牲或受难而激发观众怜悯和恐惧情感的程式化的悲剧,《歌剧魅影》的悲剧性显得更加醇厚而绵长。
表面上来看,《歌剧魅影》中的悲剧人物是魅影艾里克。艾里克由于面相奇丑而躲藏在歌剧院神秘的地下室,但他是一位聪明绝顶的天才,在长期孤独的生活中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位集音乐家、建筑师和魔术师于一身的“大师”。艾里克暗中教女主角克里斯蒂演唱歌剧。一次偶然的机会,一直默默无闻的舞蹈演员克里斯蒂顶替剧团首席女高音演唱而大获成功。克里斯蒂天使般的歌唱引起了她小时候的玩伴拉乌尔的关注。拉乌尔认出了克里斯蒂,并唤起了他们那段青梅竹马式的恋情。当英俊富有的剧团赞助人拉乌尔向克里斯蒂表达自己的爱意的时候,克里斯蒂没有理由拒绝。但艾里克也爱上了克里斯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最终拉乌尔战胜了艾里克。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由三角恋爱导致的冲突,由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而削弱了悲剧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在暗示,也许拉乌尔划着小船将克里斯蒂带出艾里克的地下迷宫才是悲剧的开始,这场悲剧直到克里斯蒂的死亡才结束。也许真正的悲剧人物并不是艾里克,而是拉乌尔,是克里斯蒂,是我们所有的有情人。
影片可以明显区分为两个的层次或两条线索,它们之间体现了一系列的对立,如地上与地下的对立、美与丑的对立、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图像与音乐的对立、彩色与黑白的对立、日神与酒神的对立、生与死的对立等等,这一系列对立才是影片的悲剧冲突的真正根源。表面上看来,拉乌尔与艾里克代表了冲突的两极,克里斯蒂是这场冲突的焦点或战场,但事实上他们三个人的性格中都隐含着这种冲突,因此悲剧人物不仅是克里斯蒂,而是他们三个人,是我们所有的人。
地下迷宫是潜意识的隐喻,潜意识的最好表现形式是音乐,是酒神的放纵和疯狂,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丑恶乘沉醉而得以释放。地上剧场是意识的隐喻,意识的最好表现形式是图像,是日神的优美与宁静,是理性的克制和梦幻。克里斯蒂意识里爱着拉乌尔,潜意识里爱着艾里克。两个男人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克里斯蒂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冲突,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冲突。意识在一场混战中战胜了无意识,艾里克永远隐身地下,拉乌尔引领克里斯蒂走上地面。但无意识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形式战胜了意识,当拉乌尔颤颤巍巍地将艾里克的玩具放到克里斯蒂墓前的时候,作为意识的代表的拉乌尔接受了失败,而旁边的那朵鲜红的玫瑰则无声地宣告了作为潜意识的艾里克的胜利。拉乌尔可以在决斗中战胜艾里克,这表明我们的意识在关键时刻可以战胜潜意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艾里克,这表明潜意识是一种比意识更为深刻的力量,意识无法战胜潜意识就好像我们不能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一样。
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争斗与倾慕的复杂关系,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作为日神图像的代表拉乌尔却迷恋酒神音乐,成了剧团的赞助人,并且正是通过音乐他才认出自己的恋人克里斯蒂。与其说拉乌尔爱克里斯蒂的天使般的美貌不如说爱克里斯蒂的鬼魅般的声音,意识在拒斥潜意识的同时却热爱着它,也许这才是拉乌尔在决斗时最终没有下手杀掉艾里克的原因。与此相对,作为酒神音乐的代表的艾里克却迷恋日神图像,他没有将音乐教给其他的舞蹈演员,唯一的理由就是克里斯蒂天使般的美,是美的图像诱导艾里克走出地宫。同时,艾里克给自己带上面具,在地下宫殿里安装了各式各样的镜子,也表明他对图像的迷恋。艾里克失败时疯狂地砸碎所有的镜子,表明音乐试图显身于图像的失败,酒神与日神媾和的失败,潜意识升华成为意识的失败。但音乐对图像的迷恋,酒神对日神呵护,潜意识对意识的宽容,才是艾里克放走拉乌尔和克里斯蒂的根本原因。意识与潜意识的这种复杂的纠葛,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关系深刻而耐人寻味。
艾里克在众人的围追中隐身地下,这是一场悲剧的结束,另一场悲剧的开始。我们需要直面尼采发掘出来古希腊神谕:人最好是别出生,次好是立刻就死。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不会让我们悲观厌世,相反会激发出我们坚韧的生命意志,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