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河州牡丹花园
㈠ 描写河州牡丹
心儿呀跳着慌。河州花儿委婉动听;听说我着尕妹妹病哈了啊。用比;4或6,相对紧凑短小。花儿发源于临夏、“花花尕妹令”,文学艺术价值较高妹妹的山丹花儿开 (个)
尕妹妹着大门上浪呀三浪。反映生活,送给我着旮妹妹着两百斤半、继承者和传播者。回族群众喜爱花儿。流行于固原地区的花儿主要有两类、兴。虽然大部分花儿的内容与爱情有关,但在歌颂纯真的爱和控诉封建礼教及社会丑恶现象给恋人造成生死苦难的同时、“咿呀咿令”等,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变体甚多,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河州花儿和山花儿(俗称干花儿),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藏,山野放牧、演唱者、“杨柳儿姐令”“水红花令”、悠长,妹妹山丹红花开呀,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不像一般民歌那么规整,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回,故更加自由畅快;8拍,旋律起伏大,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妹妹山丹红花开呀、“溜溜儿山令”,固原回族多唱山花儿、鲜明,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妹妹山丹红花开呀。按流行地区分为“河州令”,村里的张秀花。花儿是产生并流行于甘,不唱由不得自家,无论在田间耕作、劳动等内容,河湟地区有上百种。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只要有闲暇时间。20世纪80年代。山花儿在旋律上起伏较小,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据统计,可见回族对花儿的喜爱程度、土,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开不开着个山丹花连根儿拿、“循化令”、“好花儿令”,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阿哥哈别急坏,奇偶相间,一天三趟着看你来呀
另外 介绍一下花儿吧;按照花儿的衬词又分为“白牡丹令”、“互助令”,较多地应用五声羽调和角调、“尕马尔令”,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字数上单双交错,段尾或句末用上滑音。慢调多为4、“东乡令”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河州花儿多为五声微调。快调多为2。曲目无令之称、“保安令”,唱词浩繁。居住在这里的汉,衬词衬句使用较少、赋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在文学上自成体系、“撒拉令”;8拍!
花儿又名少年、爱情,后两句切题,六盘山花儿就是其中的一种,花儿的演唱形式已发展到花儿歌舞剧。花儿音乐高亢、漫“少年”的金嗓子,比兴借喻优美,有时也采用信天游或一般民谣体、宁;按照演唱民族划分为“土族令”,盛上些冰糖着看你来呀、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青海农民唱起“花儿”、“西宁令”等。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但是。花儿是心头肉、爽朗、“川口令”,属抒情短歌,高音区多用假声、“湟源令”,是花儿的创造者,而且语言朴实。在文学上除具有河州花儿的一些特征外。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花儿对青海人来说象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
青海“花儿”曲调同样极为丰富,唱起来高亢、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把你哈心疼着我把你哈爱呀,想看我的尕妹妹桃花样呀。可以说、悠长,上行多用四度调进、撒拉等各族群众,有比较高的文学欣赏和研究价值,还派生出一些变体、时政;4或3。演唱形式有自唱式和问答式,前两句常用比兴。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青
㈡ 甘肃古河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主要项目简介
古河州系抄列反季节牡丹是古河州酒袭业公司拓展产业链的又一成功尝试。从2003年开始,公司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引进国内先进技术,开始反季节牡丹的苗木嫁接、插枝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2005年公司租用州农科所的全自动连栋式温室及周边10多亩土地,开始进行规模种植,并形成万盆反季节牡丹的生产能力。牡丹作为临夏特有的优势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经济效益可观。如果该项目达到10万盆的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并可带动地方农民增加收入,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柱产业。
主要措施:古河州为树立品牌,扩大产品知名度,充分利用厂区优美环境及临夏紫斑牡丹的优势。以牡丹为媒,连续举办“甘肃古河州酒业牡丹旅游观光节”三届。充分显示牡丹园中的古河州酒业。
古河州集团官方网站
㈢ 临夏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
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
1.项目名称: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
2.项目单位: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3.项目类别: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4.项目概况:
临夏与甘南相邻,汉族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多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的博览园。境内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熠熠生辉,炳灵石窟闻名遐迩,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建筑庄严肃穆。近年来,临夏依托灿烂厚重的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加大发掘、保护、开发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力度,以河州花儿为代表的中国花儿被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莲花山花儿会、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临夏雕刻葫芦、和政秧歌等33个重点文化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涌现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
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初步选择在临夏市西城区枹罕镇。四址界限分别为;八坊清河源以西,后杨度假村以东,大夏河以北,北山根以南,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3公里,规划区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
立足临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为载体,集中打造以民族风情、花儿艺术、史前化石、清真餐饮为特色的文化品牌,着力打造清真食品、手工地毯、砖雕、木雕、葫芦等民族特色产业基地,构建一个集观光、体验、旅游、休闲、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名族特色鲜明的主体文化产业园,行成集商贸、居住、办公、科教为一体的综合区,结合大夏河景观带做好与旧城区和双城经济开发区的衔接。
5.投资估算:
产业园项目共分5个片区。
A片区是指以伊斯兰风景区为综合组团,包括居住、商业、文化、办公、展示、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区。其中主要代表建筑有伊斯兰主题秀场、民俗文化博物馆、新月未来影城、主题曲艺剧场、特色豪华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旅游商业城、星级滨河酒店、新月度假酒店、伊斯兰风情村、铁路客运站,其建设投资总额为654204.6万元。
B片区是以历史风华区为核心的服务区,主要为特色文化展示区,包括民俗村、宗教建筑、影视拍摄基地、恐龙园、会展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其中主要代表建筑有历史年华会展中心、恐龙园、百家姓名人馆、清真寺、临夏民族文化村、风华广场、影视教育培训基地、民族特色博览城、影视城、枹罕旅游服务中心、民俗文化体验会所,其建设投资总额为257498.4万元。
C片区则是以休闲娱乐体验区为核心的片区。包括各种度假村、风情小镇、名人会所等。其中主要代表建筑有水磨风情小镇、水磨游览服务中心、崖头会议旅游休闲小镇、崖头体验会所、后杨文化休闲中心、后杨度假小镇、旅游度假服务中心、旅游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休闲度假中心、水鹭湾风情度假小镇、水鹭湾风情度假会所、乌鹭旅游服务中心、乌鹭休闲会所、乌鹭度假中心。其建设投资总额为190379.7万元。
D片区依托临夏观赏植物种类繁多的优势而打造的园艺花卉区。包括玫瑰主题园、菊花主题园、牡丹主题园、花卉总园以及实习基地和园艺体验区。其中主要代表建筑有玫瑰主题园、菊花主题园、牡丹主题园、花卉园艺实习基地、园艺培训教育基地、花卉园艺体验中心。其建设投资总额为13446.2万元。
E片区是工艺传承区,主要包括手工作坊、手工传承、工艺体验和展销中心以及仓储物流区。其中主要代表建筑有仓储物流园区、民族手工作坊区、工艺品加工服务中心、民族工艺传承区、民族工艺研发区、民族工艺展销中心。建设投资总额为13446.2万元。 以上五个片区计划总投资112.9亿元。需引资30亿元。
6.经济效益预测:
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建设符合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精神,符合甘肃省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效益。一是将极大推动临夏市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明显带动政府税收的增加,对政府更好发挥职能、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二是不断提高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三是促进文化产业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中逐步创新,促进传统观念的改变,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临夏市的长远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四是坚持节能降耗,构建绿色生态园区,有效提升市区环境质量,以文化产业化带动循环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临夏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7.项目进展情况:已完成可研报告
8.合作方式:合资、合作、BOT、其他
9.联系单位: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0.联系人:张俊 13993000349 魏国庆 13830119692
11.联系方式: 地址:临夏市政府统办楼四楼433室 邮编:731100 电话、传真:0930—632177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㈣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这两句是谁写的全诗内容是什么
临夏古抄称河州,清代诗人袭吴镇写下了“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不朽诗句,是对河州牡丹由衷的赞美,也忠实的反映出了临夏人民喜爱牡丹的胜景。
吴镇(1721~1797)字信辰,号松崖,又称松花道人。临洮人。清代陇上著名诗人。生平博学,长于文章,尤精于诗,存诗作1 000多首。袁枚赞其诗“新妙奇警,夺人目光”。著有《松花庵诗草》、《松花庵逸草》、《兰山诗草》、《松花庵律古》、《松崖文稿》、《松崖稗珠》、《松崖诗话》等。又有《韵史》、《诗余》、《声调谱》、《八病说》等刊行于世。
㈤ 临夏回族自治州牡丹园哪个好
临夏来河州牡丹园。
位于新村路罗自家堡村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旁。河州牡丹历史很悠久。花乡歌海的临夏,对牡丹的钟爱,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作画、刺绣、吟唱到砖雕、木刻、彩绘,无不以牡丹为题材。河州牡丹已成为临夏市市花。
㈥ 写临夏河州牡丹的作文,七百字左右
临夏为回族发祥地之一。唐代,经丝绸之路来中国的大食信使、商旅不绝于道。处于要冲的河州亦有不少大食人留居。宋代,随丝绸之路河湟路的繁盛,大食使者蜂拥而至,“往往散于陕西诸路,久留不归”,贡使、商贾和传教的西域人在熙河等地的场、买马场、茶马司,进行茶马丝绢交易,传播伊斯兰教,留居河州。历史上称之为蕃客和蕃商,也有成为番客和番商,成为临夏回族的先民。史书记载,包括河州在内的西北大姓马姓,多自西域来。居住于洮河东西地区的马姓,即是杜甫诗中所指“花门贵种”(意为西域人)。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征战西域各国,随军带来花刺子模等地的穆斯林军人、工匠、平民,置于西域亲军、回回亲军以及各地探马赤军管辖。元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下令“驻军随处入社”,军士落为民籍,是临夏地区回族形成的一部分。分布临夏各地的喇、苏、丁等姓为世家,其先即为伊朗布哈拉人、元朝大臣搌思丁·纳苏喇丁。元代还有不少被称为“斡脱”的官办穆斯林商队活跃在河州地区,不少传教者亦蜂拥而至,定居河州,繁衍生息。《甘宁青史略》载:“甘肃回族,以河州为总汇之区”。回族“淮河州为最多,其种类亦强” 回族在形成过程中,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回族不断地从东到从中到西、从西到东,逐渐吸收,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共居,密切交往,共同生产生活。共社会经济结构在民族形成中有高度发达的农村经济、商业、手工业经济。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教养。尤其善于经商,从事各种手工业、加工业,饮食等行业,驰誉各地而独树一帜。长久以来,临夏回族的商队足迹遍京、津、沪、川、陕、云贵、青藏、新疆等地,是一支沟通东西南北经济流通的重要力量。在医药、算术、书画、武术、诗歌、教育、考古方面的成就,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不可缺少的部分。 回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随之形成共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意识、豪放、务实的性格;能适应各种艰苦生活环境,吃苦耐劳,勤于创业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 回族形成前,多使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由于长期和汉族等其他民族杂居,形成过程中汉语成份日益增多,逐渐以汉语为回族的基本语言,亦保留、融合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回回文化,既保留原有阿拉伯、波斯等西亚文化传统,亦吸收汉族文化特点。在长期使用汉语后,吸收汉语文化的比重大为增加,汉语、汉文成为回族人民交际的主要工具。 临夏回族的生婚丧葬、饮食、服饰等生活习俗,无不渗透着伊斯兰教的义律,逐渐变成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饮食 所食用的牛、羊、鸡、鸭、兔等,一定要经伊斯兰教念经人屠宰。使用的饮食具切忌混杂。回族的传统小吃有锅盔、醪糟、水晶包子、甜麦子、酿皮子,桶子肉、发子面肠等。用水讲究干净,忌讳在食用水渠、水池、水泉旁洗澡、洗衣服、倒脏水。民族共居区的水井、水池打水,提倡使用公用水桶、水罐。在家洗脸洗手使用搪瓶。 服饰 男性喜戴白色、黑色和棕色平顶号帽,以白色最为普通。成年后讲究留胡须。老人和宗教人士喜穿直领对襟“准拜”。妇女多戴盖头,少女、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者戴白色的。现在城市中,有些回族姑娘和青年女职工衣着与社会流行款式趋于一致,上班、上街不戴盖头;有些改戴护士白帽和花织锦圆顶帽。 婚姻 回族婚姻主要由当婚男女双方决定,父母尽拣选之责。经男女双方同意后,始能送定茶,送聘金、聘礼。结婚须由两位穆斯林证婚;结婚日多选在拍山拜日和主拜日(即礼拜四或礼拜五),结婚时由阿訇念“尼卡哈”,阿訇念毕,抛撒核桃、红枣。从《婚姻法》贯彻以来,先领结婚证,后念“尼卡哈”。举行婚礼,由阿訇致证婚词,并向男女双方再次询问是否愿意,双方肯定回答方为有效,若一方不同意,则婚姻无效。 生育 孩子出生举行洗礼,3~7天内请阿訇起经名,入学读书时再起学名。 丧葬 回族实行土葬,葬礼比较简朴。病危之际,要请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讨白”,即忏悔词,向安拉悔罪。咽气后,由守护者为其瞑目、合嘴、顺手足,置尸于木板,进行洗礼。 习俗 回民喜清净。作礼拜时要“小净”(洗脸面、口鼻和手、脚等)或“大净”(洗涤全身)。信教穆民每天要作5次礼拜,勤于洗浴,久而久之,演化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喝茶也是回民日常的习俗,沏茶比较讲究,除在盖碗内放茶叶外,有时还放有红枣、桂圆、冰糖、核桃仁、葡萄干等,边添沸水边喝茶、称为喝“牡丹花”的三泡台。穆民见面互道“赛俩目”(问安的意思),握手问候,写信时,称呼上加“代赛俩目问候”句式。老年人吃饭毕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尊崇长者,让长辈上座,吃饭要先端给长辈,行路要让长辈先走。禁止背后诽谤别人,反对骄傲、怠惰、欺骗和恶语伤人,讲究礼节,热情待客。每逢节日,打扫院落,清除垃圾,炸油香、果果馓子等款待客人,分送亲友;亲友之间互相拜节祝贺。回民作礼拜多在清真寺礼拜堂,在没有清真寺的地方往往在地上铺一个苫单就地礼拜。 民间工艺1、民族地毯 临夏手工地毯历史悠久,做工精致,享誉海内外,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久负盛名。主要品种有礼拜毯、民族挂毯、仿古地毯、美术挂毯、客厅用毯、藏毯等。产品采用国内优质土种羊毛经过特殊的植物染色、手工制作,经化学洗刷后呈丝光棉缎,剪后壮似浮雕,经工艺处理,外观古色古香,典雅别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2、雕刻葫芦 “雕葫芦”约有上百年历史,是临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采用针雕技法,一粗一细两根钢针,大针勾勒,小针刻画,使雕葫芦艺术日趋完美、光彩夺目。其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家种葫芦,讲究大小均匀;主要采用晒泡、上光等特殊工艺在其表面细心绘制人物、、民族风情、山水图案、配以名人诗文而成。雕葫芦大体有三种,一是小圆雕葫芦,不仅可观赏,还可当作健身球;二是单吊葫芦,讲究要圆润无疤结,以便聚音;三是天然生成的疙瘩葫芦,浑身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疙瘩,这是种子变异造成的,极为罕见,稍加雕琢修饰,用手越摸越亮,颇有一种天然的拙趣。现今,雕葫芦带着河州人的聪明和才智,远渡大洋彼岸,更是深受港澳台同胞的欢迎。 3、回族砖雕 是河州民间艺术中一朵娇艳多姿的奇葩。大约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是用粘土泥巴或青砖为原料,焙烧或刻制而成的一种建筑艺术材料,经无数能工巧匠继承创新,作品多姿多彩,构图严谨,雕镂精细,浑然天成,富于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砖雕有其独特的刀法,一副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呼外应,浑然一体,宛若一刀刻成,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它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构思新颖 、富有诗意和浓厚生活气息,取材广泛,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富有风土气息,质朴感人。细腻多姿的雕刻,善于摄取生活的瞬间,以非凡构思达到形态生动多变。遍览河州砖雕,不论何种图案,很少有人物活动的场面,这是临夏回族砖雕的重要标志。清真寺用吉祥主题、吉祥纹样,不用人物作品。今天,临夏砖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随着一支支古典建筑工程队活跃在大江南北,这枝璀璨的艺术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 4、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是保安人民的传统工艺品,是保安族文化的瑰宝,它作为民族工艺品,具有工艺精美、刀刃锋利、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是藏、蒙、回、保安、哈萨克、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保安腰刀”的制作,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早期生产的腰刀是没有鞘的木头把子——波日季及牛角把子的黑膛刀。如今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工艺流程有设计、打坯成型、刻花刺字等。这种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 5、麦杆贴画 麦杆工艺画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经数道工艺加工绘制而成的装饰画。该画在继承传统国画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西洋画的明暗透视,并将现代摄影、雕刻、刺绣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具有色彩鲜艳、图案清晰、光泽明亮、立体感强等特点。尤其在室内,根据视角的不同可以变幻出几种不同的颜色,既是现代家庭的装饰品,又是艺术品,是观赏和收藏的佳品。 6、黄河奇石 黄河支流洮河及大夏河流域以其独有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海绵石、珊瑚化石等完美的石型,奇妙的构图,艳丽的色彩,多变的花纹,强烈的对比,坚润的石质,逼真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反映出人物、花鸟、动物。“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称之为“黄河瑰宝”,令收藏家们叹为观止,爱不释手。 7、角制工艺品 该产品是选用青藏高原特有牦牛角、番羊角,运用祖国传统手工工艺,经脱脂后,精心制作成具有欣赏价值的各种牛羊颅挂饰、摆设工艺品,牛羊角保健梳子三大系列造型美观别致,保持了高原野性美的自然风格,是现代家庭不可缺少的高档装饰品。其造型各异,精巧美观,被誉为“陇原一绝”。 8、河州刺绣 在优质缎、绸、棉等布料上配以独特设计的图案,用多种丝线刺绣而成,色彩艳丽,是馈赠亲友和旅游纪念佳品。 临夏花儿临夏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2004年10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花儿”最早是起源于甘、宁、青一带少数民族的情歌。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 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 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的家喻户晓的。 洮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 它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和政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县;武都地区的岷县(岷州)、武都、宕昌、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洮州)、卓尼、舟曲县等地。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 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 洮泯花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所谓“本子花儿”,指成本成套的演唱,有历史人物故事和 民间传说,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则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有的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凡一首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 洮泯花儿按照演唱形式,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长篇叙事歌”。 (一)河州花儿 河州花儿以松鸣岩花儿为代表。河州花儿又名“少年”,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可位列全国民间艺术的前茅。结构工整奇特,每首一般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言情,前两段字组相等。长者十字一句,短者七字一句。唱词语言、格律、声韵、音节要求严格。韵脚是河州花儿的灵魂,逻辑和感情的重音非常突出。河州花儿的“长令”拖腔长、速度慢,倚音花彩多,有高亢辽阔之特点;“短令”拖腔短,节奏明快,刚健激越。“憨敦敦”、“金点花开”、“白牡丹”等曲令中使用衬句,旋律进行变化多样。河州花儿流传着上百个曲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水红花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保安令”等,王绍明、韩应贤、马永华等去北京参加过民族演唱。 (二)莲花山花儿 莲花山花儿以康乐县与甘南州相交的莲花山而命名,属洮岷花儿北路派,流行于临夏州的康乐、和政、广河县,甘南州的临潭、卓尼县,定西地区的临洮、渭源等地。基本格律为每首三句,头一句起兴,二、三句叙事。每句七字。演唱内容有“整花”和“散花”之分。整花就是叙述整部故事或完整内容的“花儿”。如《三国》、《西游记》、《杨家将》、《十二月牡丹》、《九九节》,还有如叙述莲花山风光景物类等。整花有固定的歌词,全靠歌手世代口头相传。“散花”就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这一类无固定歌词,全靠歌手当场编唱。莲花山花儿只有一个曲令,即莲花山令。演唱时由于歌手的创造,变化多端,不拘一格。莲花山花儿演唱,常以男女歌手混合编组,男歌手用“假嗓子”歌唱,听起来自然、和谐,分不出男女。歌手丁汝兰等曾去北京参加民族演唱。具有代表性的莲花山花儿有“莲花山令一”、“莲花山令二”。 (三)、花儿会 花儿会是歌手们演唱的大舞台,是花儿流传和发展的摇篮。临夏流传至今规模较大的花儿会场有20多处。其中松鸣岩花儿会和莲花山花儿会久负盛名。此外,积石山县盖新坪、永靖县炳灵寺、临夏县大庙山、和政县寺沟峡等处的花儿会,亦具有一定规模。 1、松鸣岩花儿会 耸立在临夏州和政县陡石关口的松鸣岩,有称须弥岩,是河州花儿演唱的传统会场。相传很早以前,有位猎人进行打猎,见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戏水唱歌。猎人被美妙的歌声迷住了,就悄悄地躲在树林中学唱起来,唱着唱着,不知不觉竟唱出了声。姑娘发现有人偷听,急忙转身向山上跑去,猎人也紧紧跟上,转来转去再也没有看见那位唱歌的姑娘,只有歌声在山间回荡。后来,每年“四月八”(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和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集会,聚居在松鸣岩下,纪念传说中留给人间优美歌声的仙女。游山唱花儿或祈祷禳灾,求神许愿,举行佛教的龙华大会。自明代开始建寺,先后修了玉皇阁、菩萨大殿、独岗寺等庙宇。每年一度的唱山会,“花儿会”也由此而兴起,每逢会期,康乐、临夏、广河、和政、东乡、临洮、卓尼等县的各族群众数万人汇聚松鸣岩,帐篷遍布,各类摊贩连绵山间。 松鸣岩花儿会以演唱河州花儿为主,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演唱内容有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情歌及其它即兴创造等。其独特之处是:有些歌手演唱有乐器。器乐演奏主要是咪咪、四弦子(四胡)、唢呐、板胡、二胡等,为花儿演唱增添色彩。 2、莲花山花儿会 相传,远古年间,冶木峡深邃莫测,有条黑蟒,神出鬼没,残害生灵。属龙年,王母娘娘在瑶池设蟠桃会,昆仑山金花娘娘驾云起程,带上千年修炼的一朵莲花前去赴宴,途经冶木峡,只见烟雾滚滚,黑气冲天,阻住云路。接着一条黑蟒张牙舞爪,仗剑向她刺来,金花娘娘轻抖莲花,生出万道霞光,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巨响,一座形似莲花的石山便矗立在冶木峡畔,将黑蟒压在山下。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庶民感恩戴德,为金花娘娘在莲花山修建庙宇,玉皇阁、紫霄宫、娘娘殿相继竣工,庙宇落成庆贺时,一阵悠扬嘹亮的歌声从天际传来,循声望去,只见两位仙女撑着花伞,轻摇彩扇,足登莲花,口唱花儿,翩翩起舞。人们被这美妙的歌声所迷,情不自禁的和唱起来,莲花山顷刻成了花儿的海洋。“六月莲花艳阳天,遥望山势如雪莲;仙女传歌留妙音,花儿绵绵万古传”。就这样,莲花山花儿会便代代沿袭了下来。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来自周围七县的汉、回、藏、东乡等各族歌手和群众云集莲花山,结伴游山,演唱花儿。以演唱“莲花山令”对歌为主,河州花儿歌手也前来助兴。莲花山花儿会形式独特。有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程序,边游山、边对歌,互相穿插、灵活多样。莲花山花儿会恰似一部优美的乐章,初一、初二,在莲花山麓的足谷川聚会,即为开始曲;初三、初四游山对歌,即为高潮;初五从莲花山30公里外的王家沟门,围着篝火夜歌;初六黎明,攀登20里高的紫松山,联欢对歌,敬酒告别,即为尾声。其中以拦路最为别致而风趣。莲花山盛产马莲,当地群众用马莲拧成绳子,拦堵朝山歌友,进行答问对唱,直到拦路者满意方可放行。山会期间几乎每个路口设卡对歌,歌声此起彼伏,堪称一绝。 花儿是山间流淌的小溪,而今,她已流出山间,淌向了大川大河…… (四). 河州曲艺 河州曲艺非常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代表作有《马五哥曲》、《红姣女》、《十盏灯》、《放风筝》、《杨柳叶子青》、《米拉尕黑》、《三邻舍》等。 一、平弦 平弦是一般由一人用临夏方言演唱,间或亦有帮腔的民间曲艺形式。平弦唱词多由七字和十字句组成,内容多以演唱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主。平弦曲调一般是牌子曲结构,曲调按前岔一述腔一杂调一述腔一后岔连缀。平弦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竹笛、碰铃、四页瓦等。 河州平弦演唱约百余年,现已发现平弦文学本20余部,曲调50余首。如《西游记》、《白猿盗桃》、《林冲夜奔》等。 二、宴席曲 宴席曲亦称回族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婚嫁宴席上演唱的一种民间曲调。州内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亦流传宴席曲。演唱宴席曲多伴以简单舞蹈动作,演唱一般为二人,均为男性。宴席曲的歌词,多为恭喜和美好的祝贺。 宴席曲格律,一般为长短句、单字尾、押韵,以叙事为主。音乐多为商徵性和角羽性五声音阶。曲式多为复拍子,亦有单拍子、混合拍子。演唱多用真声,旋律流畅舒展,可一词多曲或一曲多词,无乐器伴奏。 宴席曲现有曲调90余种,代表作有《十里亭》、《纺四娘》、《尕老汉》等。著名宴席曲歌手拜金忠(艺名“大老拜”)等人演唱的宴席曲均编入《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 三、酒曲 酒曲是一种民间小调,多在猜拳行令、酒酣兴浓时演唱。演唱伴有简单舞蹈动作,边唱边喝,劝酒耍笑,得以助兴。酒曲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有绕口令式的,问答式的,相谢式的等,词曲并茂、情趣盎然。州内流行的酒曲曲调有10余种,著名的有《尕老汉》、《飞凤凰》、《数麻雀》、《担杯》等。 四、河州贤孝 河州贤孝是用“临夏方言”自弹自唱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其内容多以古典全本小说或其精彩章节,或以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为主,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词句弹唱。多在农闲时节表演,或在城镇街头、茶馆或在农户家庭院落。其曲调吸收“河州花儿”和其它民歌形式,种类繁多,流畅动听,形象生动,表现人物栩栩如生。伴奏乐器多为三弦或二胡。河州贤孝的传统曲目有《孟浩然踏雪寻梅》、《邓飞熊醉打黄花堡》、《花亭相会》、《王祥卧冰》、《粉庄楼》等。新编曲目有《韩起功抓兵》、《长工恨》等。
㈦ 甘肃省临夏市古河州52度500mL吉祥牡丹酒价格是多少
168,百盛超市
㈧ 临夏有什么特产,临夏有什么好东西值得买,临夏特产有
三泡台盖碗茶、发子面肠、酿皮子、甜麦子、扣牛肉、东乡手抓羊肉、糊羊肉、粉丝鸽蛋、羊肉葫茄、唐汪大杏、河州彩陶、河州砖雕、河州牡丹、河州雕刻葫芦、河州木刻、临夏彩绘
㈨ 临夏古河州牡丹园小区的房子,怎么样
听说还行,看着也行。
㈩ 临夏的旅游
临夏市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是国内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穆斯林风情和风俗文化,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有八坊民俗文化住宅区和中阿艺术相结合的清真寺建筑,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一格,有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和葫芦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斑牡丹“花儿”艺术自成一脉。临夏市是回藏风情旅游线上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转站,市内有民族风情浓郁和地方特色突出的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地处城市中心的人民红园集江南园林建筑与临夏古典建筑于一体。东西南北辐射的东郊公园、南龙山森林公园、万寿山公园、枹罕山庄等旅游景点,东公馆、蝴蝶楼、南关清真大寺、大拱北、万寿观等名胜古迹及其砖雕、木雕艺术。周边有炳灵寺、刘家峡水库、松鸣岩、拉卜楞寺、桑科草原、九寨沟等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八坊十三巷东公馆十里牡丹观光长廊蝴蝶楼胡廷珍纪念馆东郊公园大拱北清真前河沿寺榆巴巴拱北国拱北清真老华寺清真老王寺临夏万寿观韩家寺九眼泉红园王尚书墓园宝觉寺南阳山森林公园临夏潮音寺枹罕山庄清真北寺龙凤影壁北大街石头洼清真寺推荐旅游线路
1.从市区出发——榆巴巴拱北——古河州酒厂牡丹园——万寿观——河州花儿艺术苑——南滨河东路牡丹观光带——东郊公园——东公馆——八坊民居;
2.红园——大拱北——河沿头拱北——老华寺——八坊民居——东公馆——南滨河东路牡丹观光带——河州商务会展中心——州博物馆——东郊公园;
3.东公馆——八坊民居——老华寺——古河州酒厂牡丹园——万寿观——榆巴巴拱北——东郊公园——南滨河东路牡丹观光带——河州商务会展中心——神韵、能成砖雕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