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小石王画牡丹

小石王画牡丹

发布时间: 2024-08-25 05:01:15

① 最有名的牡丹形容人的诗句

1. 关于牡丹最有名的诗句
关于牡丹最有名的诗句 1.关于牡丹的诗句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2.形容牡丹花的诗句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

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3.描写牡丹的诗句有哪些
一、牡丹芳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译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几百枝花朵绛烛似的辉煌。

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红紫深浅,呈现着不同的色调,向背低昂,变幻出无数的形状。无力地卧在花丛,将息带醉的身躯,多情地映着花叶,隐藏含羞的面庞。

娇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怀,好像在撕裂柔肠。称姿贵彩,的确是超凡绝俗,杂卉乱花,哪里能比美争芳。

石竹、金钱,固然是十分细碎,芙蓉、芍药,也不过那么平常。于是乎引动了王公卿相,冠盖相接地赶来观赏;还有轻车软轿的贵族公主,和那香衫细马的豪家。

寂静的卫公宅闭了东院,幽深的西明寺开放北廊。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担心太阳晒损娇姿,张起帷幕遮取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来天,满城的人们都像发狂。

三代以后文采胜过实质,一般人都重华而不重实;重华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日。元和皇帝很关心农桑,由于他体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长出九穗,田中寂寞,没有人理睬。今年的麦子分出两枝,但是这些却无人知晓,唯独天子一个人内心感到喜悦天降吉祥,没人理会真叫人叹息 我愿暂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

减却牡丹妖艳的颜色,冷却一下卿士们爱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样关心农业生产,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二、裴给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诗) 【作者】卢纶 【朝代】唐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译文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三、咏牡丹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独自一个,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四、惜牡丹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译文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

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五、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4.关于牡丹的优美诗句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牡丹含苞欲放的时候开始,诗人们就开始挥毫动笔,"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所高情便有余。

"(孙鲂《题未开牡丹》)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描写唐朝社会的风俗习尚,以及各种看花、赏花的情形。"朝日照开携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连平时喜爱的诗书,也只好随它与尘埃为伴了。

在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有用诗来回答朋友们对牡丹花事的询问,有在诗里描写以牡丹为 花片为人饯行……"为爱红芳江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罗隐还写了一首《扇上画牡丹》的诗。

即使这样诗人们仍感到没有述尽心中的爱花之情,孙鲂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怀。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

但是唐代诗人们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们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这是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

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十七岁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聘请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点,学习做奏章。这个时候李商隐正是人生得意,风华正茂。

当他看到盛开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对他的栽培,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首名用孔子见南子的典故,《典略》:"夫人在锦帏中,孔子北面秘首,夫人自帏中再拜,"环佩之事 然。次句用鄂君泛舟的典故,《说苑》:"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复之。

"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何焯评:"非牡丹不足以当之,起联生气涌出。

"(见《李义山诗集》沈厚土爽辑评本) 三四句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典见《西京杂记》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两句描摹了牡丹在春风中枝叶摇曳的情景,十分生动。

诗的五六句借《世说新语》所记石伦用蜡烛为炊之事,和《襄阳记载》刘季和所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

诗的最后两名用江淹梦中得五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托化出令猎狐楚对他的器重和栽培,以及他自己对令狐楚心怀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荡漾的春心,使牡丹平添了无限妩媚。纪昀说:"八句八事,却一气鼓荡,不见用事之迹,绝大神力!"(见《玉溪生诗说》)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发展了用事的枝了,把死典用活了,丰富了构思和诗的表现力,显示出李商隐的才华。

不久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李商隐的才华,任为书记,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此李商隐就在党派争斗的夹缝中过日子,再也没有昔日赏花时的那种高兴心情了。

唐文宗开成三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增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回想当年京城赏花,而今却在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犹在,那被雨打败的牡丹实在令人可惜。诗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沦落想到失意的亲朋,因小见大,寄托遥深。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从自己的原已沦落,写到自己被人排挤。诗的一开头就撇开牡丹,先写榴花。

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它,岂知早开早落,更觉悉人。三句写花含雨,四句写雨打花, 希望成空之意,这是多么悉楚!而牡丹即为雨所败,万里阴霾,顿非旧圊,一春生气,荡涤全无。

这几句从牡丹的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顶峰,到。
5.关于牡丹的诗词
以下是写牡丹最有名的诗句```````

牡丹芳



白居易

牡丹芳,

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

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

同似吾君忧稼穑。

牡丹花 唐 罗隐 七律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江城子 牡丹 元 段克己

百花飞尽彩云空。牡丹丛。始潜红。培养经年,造化夺天功。脉脉向人娇不语,晨露重,洗芳容。却疑身在列仙宫。翠帷重。瑞光融。烁烁红灯,间错绿蟠龙。醉里天香吹欲尽,应有悟,夜来风。

牡丹 唐 李山甫 七律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

一片异香天上来。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郡庭一作伯惜牡丹 唐 徐夤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牡丹 唐 徐凝 七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 唐 张又新 七绝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牡丹 唐 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赏牡丹 唐 七绝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牡丹诗词歌赋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5、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7、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9、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韦庄《白牡丹》11、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洛阳春吟》12、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范纯仁《牡丹》13、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辞三首》15、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赏牡丹》(关于的牡丹的著名诗句)16、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17、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秦中吟·买花》18、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白居易《牡丹芳》19、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20、我案花品,此花第一。

脱落群类,独当春日。——舒元舆《牡丹赋》21、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牡丹》22、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罗隐《牡丹花》23、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24、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

——《书荔枝谱后》2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杜安世《玉楼春》26、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邵雍《洛阳春吟》(关于的牡丹的著名诗句)27、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28、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王溥《咏牡丹》29、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30、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关于的牡丹的著名诗句 篇四:《描写牡丹花的诗句》1、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2、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3、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4、洛阳地脉花最宜,至尽犹为天下奇。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

5、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6、出窑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春看。

7、天下真花独牡丹。8、青墩溪畔龙锺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9、帘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尽,悄庭轩。

10、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

11、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12、国色朝酣酒,天香也染衣。

13、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14、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蔬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15、瑶台月下天双艳,16、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17、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18、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19、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20、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关于的牡丹的著名诗句 篇五:《关于牡丹花的诗句》1、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2、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3、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关于牡丹花的诗句 。4、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5、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6、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7、天下真花独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关于牡丹花的诗句 。10、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11、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

12、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13、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14、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15、其奈明年好春日,16、帘卷春寒小雨天。

牡丹花落尽,悄庭轩。17、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18、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19、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20、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7.描写牡丹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牡丹的诗句如下:1、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洛阳春吟》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5、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韩愈《答张十一》 7、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元稹《牡丹》 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韦庄《白牡丹》《惜牡丹》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译文: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趁着花儿尚未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

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白居易此诗一出,引起后人争相模仿,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残花萎红中寄托人去筵空的伤感,比白诗写得更加秾丽含蓄,情调也更凄艳迷惘。

而在豁达开朗的苏东坡笔下,与高烛相对的花儿则象浓妆艳抹的美女一样娇懒动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惜花的惆怅已经消溶在诗人优雅风趣的情致之中。

无可否认,李商隐和苏东坡这两首诗历来更为人们所称道,但后人艺术上的成功是由于撷取了前人构思的精英,因此,当人们陶醉在李商隐、苏东坡所创造的优美意境之中的时候,也不应当忘记白居易以烛光照亮了后人思路的功劳。
8.形容牡丹花的诗句有什么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5、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韩愈《答张十一》 7、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元稹《牡丹》 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韦庄《白牡丹》 11、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邵雍《洛阳春吟》 12、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范纯仁《牡丹》 13、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15、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赏牡丹》 16、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17、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白居易《秦中吟·买花》 18、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白居易《牡丹芳》 19、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白居易《牡丹》 20、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当春日。

——舒元舆《牡丹赋》 21、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 22、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罗隐《牡丹花》 23、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24、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书荔枝谱后》 2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杜安世《玉楼春》 26、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邵雍《洛阳春吟》 27、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28、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

——王溥《咏牡丹》 29、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30、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② 洛阳博物馆的馆藏精品

洛阳博物馆集中收藏有洛阳地区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藏品数量较大,种类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名称:方格纹铜鼎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3世纪)后期规格: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 简介:

夏、商、周三代承替延续千年之久,创造了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一般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之分,被称之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据有关文献记载,氏族社会晚期,中原大地洪水滔天,华夏诸族共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势利导,凿阙开河,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降服水患,实现了河晏水清,天下太平。于是,华夏诸族推大禹为领袖。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也就成了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千百年来,鼎被赋予太多的神秘色彩,已经浓缩成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这件青铜器于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鼎收口、圆腹、平底、锥状三足,沿上铸二环形立耳,腹饰不规整的方格纹。该鼎合抱模铸风格,端庄规整,但略显稚拙粗糙,纹饰图案具象朴素。方格纹铜鼎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号称“华夏第一鼎”,堪称国之重宝。 名称:绿松石龙形器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后期规格: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简介:2002年春,在清理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南院的一座墓葬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中,最小的绿松石片直径仅0.2厘米,厚度约0.1厘米。龙形器的龙头呈扁圆形,并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吻部微突出,额面中脊鼻梁明显,梭形眼眶对称。龙身略弯曲,中部脊线向两侧下斜,全身布满菱形鳞纹,尾尖内蜷。在龙形器尾端不远处,还有一个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乎垂直。
与今人喜金好玉不同,夏商时期,绿松石一直被人们视为宝石,多为贵族所使用。因此,凡出土有绿松石饰物的墓葬,多是等级很高的墓葬。“在绿松石龙出土之前,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了3件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饰,色彩绚丽、制作精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玉芳说,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宛若一条游龙,在早期龙形器中十分罕见,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国宝”,被命名为“中国龙”。 名称:玉璋 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后期规格:长48.5厘米,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简介:
玉璋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玉璋主要盛行于夏商时期,是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礼玉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礼仪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在礼仪制度初步形成的过程中,玉逐渐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该玉璋长48.5厘米,呈扁平长方体状,前端薄而宽,两面扁平,刃口略凹呈弧形;后端两侧有齿饰,与两面齿饰对应处留有平行阴线;长方柄,柄前正中有穿孔。玉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夏代和商代。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璋出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司马台遗址。而在我国出土的玉璋中,商代以后的玉璋较少,战国以后的玉璋几乎见不到。 名称:母鼓铜方罍时代:商代规格:通高50,肩宽33厘米 简介:母鼓方罍(léi),1963年,出土于洛阳北窑。母鼓方罍就是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罍是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母鼓铜方罍方体溜肩,直口围足,盖子四阿屋顶形,兽首衔耳,下腹有兽首鋬颈和肩饰龙纹,腹饰长鸟纹和垂叶龙纹,盖和圈足饰兽面和龙纹。盖内器口各有“母鼓”二字。通体均饰以龙纹、云雷纹组成的浮雕兽面,腹部饰有龙纹组成的垂叶纹,器盖似四面起坡的屋顶,四角及罍中部有突起的扉棱,盖内铸有铭文“母鼓”二字,应是鼓国女子嫁与母氏男子所得的称谓。整件器型外形稳重大气,器身纹饰华丽,在商代晚期流行一时,是商晚期青铜酒器中的精品。 名称:玉戈时代:商代规格:长48厘米 简介:1985年出土于洛宁县陈吴乡西寨子村的玉戈,长48厘米,锋呈斜三角形,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其形状虽类似后来的匕首,却实为礼器。古人将石之美者称为“玉”,后来这些玲珑剔透的美玉更是被赋予通达神明的内涵。戈是夏商周三代常用的一种兵器。其中,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流行于商周。因此玉戈普遍出土于商周时期的墓葬之中。
玉戈形制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夏商早期为玉戈兴起阶段,此时玉戈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长的出土于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长97厘米。同时,该时期的玉戈援部略呈弧度,多数无中脊,仅有钝脊,纹饰简单或无纹饰。
商晚期和西周是玉戈的流行时期,此时玉戈的尺寸明显变小,大的有15厘米至20厘米长,小的有4厘米至5厘米长。玉戈分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纹饰也复杂化,有粗阳纹、兽面纹和变形云纹等。西周以后,玉戈逐渐消亡,汉代以后基本绝迹。
作为一种礼器,玉戈主要用于祈求力量与胜利,彰显威严与等级。大玉戈可以摆在屋子里或者挂在墙上,用来辟邪;小玉戈可以挂在腰间或脖颈,用于彰显威严或祈求胜利等。这种形制的玉戈也常见于四川金沙、三星堆遗址,应是中原文化同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果。 名称:玉钺时代:商代(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规格:纵14.3厘米,横11.3厘米,厚1.5厘米,孔径5.2厘米。简介:作为一种斧形玉器,“王”字之源,玉钺是王权之象征,代表着生杀大权。钺应由石斧演变而来。
由于玉钺具有宽大、厚重的特征,所以成为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象征着权力和威严。据《说文》载:“钺,王斧也。”《尚书》载:“王左杖黄钺。”这说明玉钺象征着王权,象征着生杀大权,象征着刑罚。“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王’字就画成‘戉’形。”高西省说,最早的“王”字就是由“戉”演变而来的,表明在文明时代前夕的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领袖和政治首脑合为一体,“而这些人手持之钺,即成为权力的象征物”。
在我国远古时期,人们由于自然知识相对匮乏,常把最好的物品用来祭祀上天和神明。“玉就是人们献给神明的最好祭品。”高西省说,不仅如此,古人还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玉器很多内涵,如纯洁、权力等,借玉器表达某种愿望和思想,进而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 名称:叔牝方彝时代: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规格:高32.6厘米,口长,23.5厘米,宽,19厘米.重7.75公斤 简介:1947年秋,在洛阳市郊小李村西南处,一座古墓被盗。古墓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礼器鼎、簋(guǐ)、彝、尊、兵器戈、矛、銮铃、马面饰以及玉器、玉刀等。这批珍贵的文物出土后,大多流失海外。1960年市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并收藏了这批文物中的一件青铜器——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叔牝方彝。叔牝方彝呈长方体,是一种典型的西周早期盛酒器,盖、身、座饰以云雷纹为地的三层半浮雕花纹,其盖、腹主体花纹为饕餮纹,唯口沿下、圈足及盖顶上饰一周凤鸟纹,纹样繁密工细,铸造精工。
该方彝形制与著名的令方彝、折方彝极为相似。它的盖及腹内铸铭文3行12字“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据器型和铭文认为“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这件器物即为王室重器,是西周时期青铜礼器的典型之作。国内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名称:错金银铜鼎时代: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规格:高16.5厘米,腹径13.2厘米。 简介:
1979年洛阳市西小屯村村民在劳作时,发现了一座地窖,文物工作者闻讯赶来,在地窖里发现了错金银铜鼎。铜鼎盖器组成圆球形,附耳、短流。三兽蹄足盖及腹背饰错金细瓣花、三角云纹,是一件罕见的工艺美术品。鼎,是用来盛装流质食物的器具。铺首衔环,是用来提携的构件,常见于鼎、壶类器物的腹部。而以铺首衔环做盖钮的形制,在商周青铜器中极为罕见。这种错金银的炊食器具,只有王室贵族家中才有,而出土此鼎的地点,恰在洛阳市的东周王城遗址区内。因此可以认为,这件精美华贵的器具,应是东周王室的用品。
古人的装饰手法有多种。“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而“错”则是用厝(cuò)石加以打磨使之光平。错金银,也称金银错,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铸出或錾(zàn)刻出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等,锤打牢固,再用厝石将其打磨光滑,使之与器物表面相平,最后用木炭和清水打磨,使青铜器表面和金银纹饰各显出不同色泽,映衬出瑰丽的图案,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金银错这项精细工艺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另一侧面也展现了东周王城曾经的辉煌。 名称:战国玉人时代: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 规格:通高7.50厘米 青玉质 简介:
战国玉人于1987年洛阳铜加工厂出土,作跂坐状,双手交叉置于腹前。跣足交叉于臀下。头戴假面具,面具上附发髻,粗眉大眼,如意状鼻,高颧大口,唇上划须。面具以绳缚于脑后。头顶短发结辫,大耳。上身着鸡心领短袖窄衣,下着短裤。饰以大小方格、三角和条带纹。
圆雕玉人在晚商和西周时期墓葬重多有出土。多位跪坐和站立状,其用途具有普遍的宗教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玉人的发现不多,且形制矮小。此玉人的出现在当时极为罕见。玉人的服饰及穿戴更是以往所罕见。头戴假面具的形象尤显其神秘莫测的身份,虽然至今对此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其身份应为驱鬼辟邪正行傩戏的方相士的形象。这为研究我国战国时期服饰及宗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名称:东汉石辟邪时代:东汉规格: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简介:
1992年,孟津县会盟镇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村民正在为挖水渠干得热火朝天。挖至距地表约5米深处时,一块巨石致使施工的村民无法继续深挖。该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发掘。多个大型石雕残件相继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经修复,一座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的巨型石兽傲然挺立,石兽身长双翼,形似狮虎,威风凛凛。
这座石辟邪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整个石兽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恰到好处,形象浑厚凝重,神气十足,极具想象力;从雕刻技法来看,圆雕、平雕、线刻自然融汇,点、线、面、体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了汉代炉火纯青的石雕艺术。
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文物中,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如此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 名称:正始石经时代:曹魏正始二年规格: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 简介:
曹魏在洛阳立国后,太学再度繁荣起来。曹芳继承皇位后,决心整理《熹平石经》碑石,并刻经石作为补充。于是就有了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开始刻制的《正始石经》。北魏时,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经的石碑。东魏建都邺城,统治者欲通过水路将两种石经一起从洛阳搬迁到邺城,但运至今孟州市境内时,遭遇塌堤,近半石经掉入黄河,运到邺城时,《汉魏石经》只剩下52块了。公元579年,北周统治者又将石经从邺城迁回洛阳。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将部分石经从洛阳运入长安,不久被隋朝某政府部门改制成柱础。到唐朝初年,魏征收集石经时,已“十不存一”了。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也不过2500余字。
正始石经于1922年发掘于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出土后即被保存,它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碑表刻《尚书》,碑里刻《春秋》,有600字左右。 年代:唐代(公元68—907年)
出土:1987年洛阳吉利区
规格:高45.5cm座径22.6cm。
简介:三彩灯是唐代使用照明用具。由座、柄、盘、盏四部分组成通体饰绿、棕、白三色釉,座为圆形,覆盆式,表面凹弦纹,并贴圆形宝相花和力士,柄为圆竹体状,似竹节纹,其间和两端分别以莲花与座盆相连,造型优美,釉色鲜艳,是洛阳考古发现中首次发现,更是三彩中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 年代:西晋(公元265—316年)
规格:通高2.60厘米,长、宽各2.20厘米,重83.2克,含金量70%。
器形:印面呈正方形,凿刻白文篆书“晋归义胡王”五字,印钮作驼形。
简介:此印为四十年代孟津商人到甘肃从古董商手中购得。1973年交洛阳博物馆收藏。
从此印的印文看,毫无疑问是晋朝印章。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从这枚印在甘肃得来,所指胡王应当为晋帝所封得居住在凉州的匈奴首领。据文献记载,晋时匈奴归义之事皆发生在晋武帝时,故此印应为晋初武帝时之物,并由此得知这也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印钮作驼形也是继承自汉代以来对少数民族首领分封赏印多以驼、羊为钮的传统习惯。此印文布局严整稳重,字迹规正刚健,造型古朴简练,也是严格继承汉印风格的典型,时中国古代玺印中的佳作。同时,为研究我国古代篆刻和造型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基本陈列,位于展馆一层,分三个展厅。展览以时间为序展示河洛文明在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的发展历程。荟萃历代文物精品,展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沧桑感与自豪感。其中重要展品有商周青铜器、有组合的西周铅器和多种器形的“原始青瓷”,春秋时期的“齐侯宝盂”,战国时期的金村大鼎和“繁汤之金”剑,西汉的彩绘壶和北魏王侯的仪仗俑以及绚丽多彩的唐三彩等等。展品中有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一些孤品,有相当一部分为首次展出。陈列辅以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河洛文明”陈列在2013年入选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
史前时期:明星文物当属陶火种器,这是古人用来贮存火种的器具,为我国史前考古首见。
夏商周时期:距今四千年前,洛阳已经开始成为华夏民族政治经济的中心。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被确认为夏朝故都斟鄩,洛阳博物馆辟出独立展厅展示夏代青铜器、陶器、玉器文物,这在国内外收藏机构中绝无仅有。其中,微雕绿松石兽高仅半厘米,对于研究我国微雕技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夏文化在豫西地区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展出的二里头大型宫殿基址模型,使人们能够感受四千年前我国王朝都城的建筑规模。偃师商城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商代早期的文化特点。子申父己铜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美,尤其鸟形扁足颇为独特,是商代晚期典型器。
西周文物有叔牝方彝、方座簋、兵器、饕餮纹方彝、甬钟等。东周时期文物有错金银铜鼎、铜尊、盂、俑、盘、匜、铜壶、石磬等多种器物,其中齐候宝盂是洛阳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达75公斤,口径70厘米,可谓“盂中之王”。铭文是研究周王室与诸侯联姻关系的重要资料。展出的越王鼫与矛、吴王夫差剑是春秋战国社会动乱,战争频仍的明证。其中越王鼫与铜矛是越王勾践之子鼫与的兵器,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越王兵器,对于研究周王室与越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铜方镜则是运用了青铜透雕工艺,构思新颖,国内罕见。另有玉人一件,系国内孤品。此外,四系青瓷罍,釉面光亮,施釉均匀,吸水性弱,花纹朴素大方,保存完整,是原始青瓷中的精品。洛阳出土的商周原始青瓷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证明洛阳是当时原始瓷烧造的中心。兔纹铜觯,在颈部装饰一周生动的写实兔纹,比较罕见。哀成叔铜鼎,铭文记载哀成叔生平,共54字,这样的长篇铭文在东周时期极其罕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汉魏时期:这一时期包括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五个王朝。通过这一时期文物的展示,再现汉魏这一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民族大融合时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的风貌。展出的文物有:各种杂技俑、彩绘陶壶、釉陶器、王莽钱币、铜镜、玉饰等,最令人瞩目的是“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太学是东汉时期国家最大的教育机构,太学生多达三万多人,石经是为了统一儒学经典文字、平息古今版本之争而刻立于太学之前的,现存的残块是文化史上的瑰宝。
在汉代葬俗中,盛行在墓壁上绘画,从日月星象,升仙打鬼,历史典故到迎偈出行、歌舞宴饮。既有思想观念,又有生活场景。这次展出的有“出行图”(东汉原品)、“升仙图”(摹本)、“大傩宴饮图”等。
石辟邪,出土于汉光武帝陵以南,系完整青石雕成,浑厚凝重,神气十足。釉陶博山炉,镂空浮雕力士和诸多动物,形象生动。釉陶博山炉,在洛阳汉墓中少有发现。陶风车与米碓,制作科学,功能齐全,是研究古代农业机械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彩绘陶百花灯,通高92厘米,塑造众多羽人和动物形象,绘以红黑两色,美丽绚烂。草叶纹釉陶罐在肩部饰有四组白色S形草叶纹,是汉墓随葬品中极为少见的装饰纹样。斗兽纹绿釉陶壶,釉色清新光亮,纹饰为汉代比较罕见的浮雕斗兽纹,是低温釉陶中的精品。晋归义胡王金印,印文是当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历史。鸡首青瓷壶,通体青釉,开片细腻均匀,是北魏青瓷中的精品。
隋唐时期:洛阳发掘的隋唐文物展示,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洛阳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历史风采。展出了东都洛阳城的沙盘模型,发掘出土的建筑构建,各种各样的彩绘俑,镇墓兽及名闻遐迩、色彩艳丽的唐三彩及各种铜镜、金银器等。展出的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铸造年代分别相当于隋和北魏,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商旅传到洛阳的,也印证了丝绸之路起于洛阳这一观点。
展出的唐三彩,种类众多,釉色绚丽,其中有神态各异的人物俑,有栩栩如生的动物俑,还有古朴典雅的生活器皿,特别是唐代女俑,体态丰满,神情安逸,衣着华丽,发饰多样,反映了泱泱大唐帝国民富国强、歌舞升平的社会面貌。隋唐东都城皇城宫城沙盘模型,以方寸之地再现了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设计天成的隋唐都城。
白居易故居、唐恭陵哀皇后墓和神会墓出土文物是这部分展区的独特亮点。洛阳城内的白居易故居遗址是国内首次对名人宅地进行的发掘活动,发现与白居易有关的经幢、石砚等文物。唐恭陵则是洛阳唯一一座唐代帝陵,哀皇后墓出土精美绝伦的蓝色与红色釉陶器,器形饱满,釉色晶莹,尤其蓝釉器极其罕见,为稀世珍宝。其中的蓝釉灯为我国首次发现的通体蓝釉器物。神会是唐代禅宗七祖,其墓中出土多件珍贵佛教用品,如长柄焚香铜炉,塔顶铜盒、铜净瓶,都是研究唐朝禅宗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他珍品还有:银鎏金錾花鱼水纹海棠式盏托,盏是海棠花形,托呈椭圆荷叶形,水波、鱼子纹地上有双鱼环绕,是唐朝金银器中的精品。石蟾蜍,洛阳上阳宫溪流上的泄水装置,是研究唐朝上阳宫的唯一实物资料。
五代北宋时期:这部分的精品有:瓷象棋,卒子齐全,时代确切,是考古发现年代和出土地点明确且保存最完整的瓷质中国象棋。泗州大圣石像,泗州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他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该造像碑保存完整,形象传神,有确切纪念,极为少见。 洛阳博物馆正门前东西两侧的一层附属建筑为牡丹花都特产展厅,面积约3600平米,主要汇集了河南省内尤其洛阳的知名特色食品、牡丹食品及农副产品。

③ 牡丹花怎样画步骤

、牡丹的结构名称整株牡丹,由花、蕾、茎、叶、干、芽等组成。每年春季花后,芽胚即在干和嫩茎之间形成,到秋冬季节,芽苞渐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张开,叶芽长出,到四月初,花苞从叶芽中抽出,花茎渐高,茎上分枝生叶,花茎高约一尺许,茎顶只生一花。叶柄长而互生,从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叶,每批为三叉九叶(因品种不同,多者一茎生十余批叶),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单叶。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两层萼片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复萼)六片。花头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状如小石榴,雄蕊由蕊头和蕊丝两部分组成二、牡丹花头的画法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 牡丹花头,因品种不同而有单瓣、重瓣、和起楼之分,色彩也因品种而异,五彩缤纷,十分丰富。初学时,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都不能只盯着一瓣一叶,而要学会把握整体轮廓,做到“整体着眼,局部入手”,而且要在复杂多变的花形中,找出基本的结构特征,即找出花朵的概形。如正面俯视或背面仰视,花朵的概形近乎圆形,半侧或全侧,则成隋圆形。单瓣花似碟形,重瓣则像几个大小不等的碗碟重叠。初学画花头,可用铅笔或木炭条,以辅助线轻轻勾出大概外形,也可安排一下花瓣的大体层数,再用毛笔以色或墨点簇。花瓣的排列不宜上下左右大整齐,把花瓣点簇成“田”字形,就不好看,而应将上下层之间花瓣,作参差排列较有变化,三个瓣犹如“品”字结构(图2)。三、花瓣的用笔和用色(或墨)花瓣的基本形状为下缘狭而呈圆弧形,上缘宽而多皱褶,因此可用较大的羊毫笔,先蘸白粉掺少量牡丹红(毛笔需先浸水湿透),在盘子上调成淡红,使笔尖、笔肚、笔根均含适量淡红,再以笔尖蘸少许较浓的牡丹红,在盘子上稍加整理(不宜过分调和,过之则平)就可以画了。若花瓣向上,则将笔尖朝下,笔根朝上,以侧锋横卧,一笔或两笔画成,画小瓣时,用笔尖笔肚着纸即可。画大花瓣时,笔要一揿到底,利用笔肚笔根的动作,使笔根上的淡红体现在瓣端,自然形成花瓣的浓淡效果。画多瓣时,运用蘸色的深浅,按花的结构层层点出,自然生动。因花朵姿态各异,要作上下左右多方位点簇练习,使运腕灵活,才能得心应手(图3)。 四、花蒂的结构与画法花蒂是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与复萼两层构成。大萼位于花瓣之外层,紧贴花瓣,形如扣盅,共三片,初开萼片为嫩绿或嫩红。复萼环生大萼之下,如带状,呈绿色。花萼是承上启下的结构关键,不可忽视。如画墨牡丹,萼片用较深的墨色(比花瓣略深)。画色牡丹,可用汁绿蘸少许胭脂画,或在汁绿中略掺三绿也可。画时运笔要轻松快捷,流畅自然,不可反复描摹(图4)。 五、花蕊的结构与画法花蕊在花朵中占重要地位,犹如人的眼睛。在颜色上起对比、提神作用。画好花瓣、花萼后,再点以花蕊,才能组成完整的花冠。花蕊分雌蕊与雄蕊。雌蕊位于花心中央,形状如小石榴,愈长愈裂,开谢时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于雌蕊四周,初开时花蕊丰满、排列整齐,呈中黄色。盛开时蕊露于外,较初开灵活,色为淡黄。将谢时,蕊渐干而卷曲,蕊色乳黄。雄蕊由蕊头和蕊丝(须)组成。蕊丝上按蕊头下接花心。蕊头形似米粒,画色彩牡丹时,用饱和的黄色点出,画时要有聚散,不要拘于一蕊一丝(图5) 六、画牡丹花头的要点牡丹花瓣依托花蒂,环花心而发,形成内紧外松、里小外大、内聚外翻的特点。因此,点簇花瓣时,首先要对花冠的朝向和正侧,做到心中有数。点簇时要掌握以下要点。1.花心、花萼、花茎长势的一致性。即心、萼、茎应在一条直线或弧线上,不可偏心脱离。花瓣从花心长出,要有“归蒂连心”的效果。2.注意花瓣的透视关系。从花冠概形中可以看出,花瓣排列分纵向和横向。从横向看,位于中间部位的一两瓣较宽,左右两侧渐狭,这就是透视变化。从纵向看,上下两层花瓣较长,而中间一层却较扁,这也是透视缘故。3.点簇第一组(或第一层)花瓣时,要紧凑些,且成弧形排列。切忌一字排开,松散而难以成形(图6)。 七、点簇牡丹花头的步骤牡丹花头的点簇练习,可分别用墨或色彩。画粉红色牡丹,用较大羊毫笔,先在白粉中调入少量曙红(牡丹红)或胭脂,用笔蘸饱后,再在笔尖上蘸适量曙红或胭脂,笔尖向内,先画里层淡瓣,再画中心深处,依次层层画出,浓淡相间方见精神。但要注意块面的统一集中,不要红一块、白一块,使画面过分散乱。花头点好后画花萼,待稍干再用藤黄点花蕊(图7)。 八、侧面花朵画法侧面花朵的概形呈扁圆,扁的程度随半侧或正侧而异。全侧面花一般看不到花蕊。画时只点瓣和萼片。画花茎时仍要注意和花头中心部位的自然连贯趋势,花茎扭曲或陡折都不美。点簇花瓣,用墨用色和用笔方法与图7相仿(图8)。 九、背面花朵画法画背面牡丹,花的概形较圆,能见其大萼与复萼的全貌,看不到花蕊,花瓣层数变化也少些。但两层花萼的浓淡变化要认真对待,不可大意。花茎的添加也要和花头顺势,否则视觉上会很别扭(图9)。 十、小蕾的画法小蕾的形状似桃,三片大萼相包很紧,花瓣未露或将露出。小花蕾出现在群花之中,显得很有生气,既是盛开花朵的未来,又可在形体和色彩上起到丰富多变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视。画时,用毛笔先调成汁绿,再在笔尖上蘸少许曙红或胭脂,笔尖向上,笔肚向下,画出大萼。继而画出下垂的复萼和花茎(图10)。 十一、大蕾的画法大花蕾,已见花瓣或见到花瓣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但不见花蕊或初见花蕊。大萼、复萼皆向后背,花瓣内紧外松,形成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象,非常生动。大花蕾形小色艳,与盛开花头形成对照与呼应。大花蕾生机勃勃,更加旺盛,是牡丹画面中不可缺少的。画时应昂首向上,切忌下垂倒挂。用笔、用色和画花瓣及小蕾萼片相仿,只是大蕾的花瓣与盛开花头相比,其花瓣外弧线应更紧凑些,卷褶少些(图11)。 十二、初开花朵画法初开花朵是大花蕾的继续和发展,花瓣已全露于外,排列整齐,花蕊初露,色艳欲滴,美丽动人。画初开花朵要注意外缘瓣的处理,卷褶变化比大花蕾更多,使其不要过圆过板,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又婀娜多姿(图12)。 十三、盛开花朵画法牡丹花是昼开夜合。第一天合的较紧,第二天合的较松,三天后更松且开合无定,因此,花瓣开合重迭无定,形象非常生动。一幅牡丹花,总是将盛开的花头作为主体,一朵或两朵,一组或两组,再配以大小花蕾或初开花朵,形成主辅、起伏,在绿叶扶持下,便可构成很有节奏感的画面。盛开花朵瓣形变化灵活、丰富,特别是外层花瓣,面积大而变化多,是画好盛开花头的关键。花蕊的表现也有别于初开花朵,初开时蕊头未放开,很少见其蕊丝。盛开时,蕊头松开能见其蕊丝。勾点蕊头蕊丝时,要有疏密变化,切忌机械刻板(图13)。 十四、勾勒牡丹花的画法步骤画牡丹,除点花点叶画法,还有勾花点叶法。第一步,先用墨线分浓淡勾出花的形态。勾勒时依花瓣的大小聚散、正反转侧,运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做到有虚有实。特别是里层和外层花瓣交接部,外缘线不要全部勾死,要有笔断意联之感,才显生动自然。第二步,用墨或色点叶。勾花一般以表现浅色花为主,如白、黄等。因此,可在花头旁边点叶衬托,使浅色花朵更醒目。第三步,上色。画白花时,待墨线稍干,用羊毫蘸薄白粉,自花瓣的稍端向基部晕染,越靠近基部白粉越薄,直至用尽。然后用灰绿色自花瓣基部向外烘染,越向外越淡,消失在白粉里。画黄花,用赭墨勾花,晕染赭黄后,趁湿略点少量淡胭脂,色彩更显丰富沉着。第四步,勾叶筋、点花蕊。勾叶用花青蘸墨或纯墨。花蕊,可以不拘于黄色,而用赭墨、朱砂、胭脂等色点出,使其提神醒目(图14)。 十五、花叶的结构牡丹花叶发自花茎四周,为互生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在大叶柄上分生三个小叶柄,每个小叶柄又分生三张小叶片。一个生长完全的牡丹叶子称为“三叉九顶”(或“三叉九叶”),大叶柄长一尺许,呈十字形。春季开花时,牡丹上部叶子生长不完全,花头以下,每节有一张叶片或三张叶片,再下为五或七张叶片(图15)。 十六、叶片组合的名称叶片因组合的数量不同而分单叶、组叶和批叶。一组生长完全的叶,由三张单叶组成。三组成为一批叶,共九张。每批叶经大叶柄与花茎相联(图16)。 十七、叶片的画法牡丹单叶可由三笔画成。用墨或色彩均可以,视需要而定。画色叶,用较大羊毫笔调汁绿,再以笔尖蘸适量花青,稍加整理,即可作画。中间一笔较长,两侧稍短小。用笔略侧,行笔宜轻松块捷。叶筋分主脉和侧脉。主脉发自叶柄,伸向叶尖。要在叶片墨色未干时用浓墨(或花青加墨)勾出。侧脉由主脉生发,伸向叶尖。勾勒时线条要细于主脉,侧脉不宜太密,画两、三组就足够了(图17)。 十八、叶脉的几种勾法叶脉的勾法,因风格和各人习惯而异。可分三种勾法:一是较为严谨的勾法,主脉、侧脉都伸向叶尖;二是侧脉伸向叶缘,较松散随意;三是侧脉有聚散,作变形夸张,富有装饰味。不论何种勾法,均以中锋运笔(图18)。 十九、牡丹叶的透视和姿式花有正侧偃仰背之分,叶子同样有俯仰正侧之别。写意画牡丹叶子,表现正反卷褶,不必像工笔画那样详尽,只侧重态势、气氛。由于叶片联叶柄,叶柄发自花茎,并向前后左右四面分布,叶与叶,叶与茎干之间,自然就会出现互相遮掩的现象,如前叶遮花茎,花茎遮后叶等。且由于远近的空间位置不同,在形象上还会产生透视变化,形成俯视、仰视、平视等不同姿式。犹如雨伞的不同角度变化(图19、20、21)。 二十、嫩叶的画法初生嫩叶、茎和花苞都呈暗红色。画嫩叶可用黄绿色蘸少许赭色或曙红点出(根据画面色调不同,也可用胭脂蘸少许墨画)。用胭脂或朱红勾叶筋。芽轩和花苞近处的嫩叶,多朝上,形体虽小,但很有生气。同一画面上,嫩叶勾色筋,老叶勾墨筋,两者之间要自然过渡,不要截然分开(图22)。 二十一、花茎的结构与画法花茎在画面上,很少全部显露,它往往被叶子或花蕾等遮掩,但它起着气势贯穿的桥梁作用,因此不可忽视。花茎位于花萼之下,老梗花芽之上,嫩茎长尺许,茎身生有批叶,少者一茎四、五批,多者一茎生十四、十五批不等。花茎颜色为嫩绿、嫩红。花茎有长短、粗细、壮弱之别,因品种而异。画花茎要用中锋,以流畅的线条画出圆润的质感和挺拨秀丽的姿态。用色先调嫩绿,再蘸适量胭脂一笔画出,要粗细得宜。不宜顿挫或陡折(图23)。 二十二、花茎、叶柄的穿插花茎顶端是蕾和花头,一般呈上发态势。牡丹花叶柄较长(一尺许,呈十字形)向左右前后伸展,因此和花茎纵横交错。画时,要注意穿插聚散。画面上往往大部分花茎和叶柄为花和叶片所遮挡,但仍需理解相互关系,以便在画好花头、叶片之后添加好花茎和叶柄做到既符合生长结构,又达到疏密有致的艺术效果(图24)。 二十三、老干的结构与画法牡丹枝干为灌木,无主枝常作分叉状。百年老干仍粗不过腕,高不过人。干赭褐色,多是清瘦、苍老、斑驳,往往干下部已脱皮层,而近光滑。因此画老干宜用枯笔,用笔要偏锋中锋结合,要实中有虚,线条不要太光,运笔宜稍慢而有转动,也可用逆锋挫出。可用赭墨也可用纯墨画。嫩芽可用黄绿蘸上曙红或胭脂点在枝干顶端(图25)。 二十四、老干的穿插与姿式老干经多年生长代谢,形成了曲折多变的姿式,其苍老、斑驳的表皮和圆润光滑的嫩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老干又是支撑整株牡丹的基础部分。因此,尽管老干是作画程序中的后一步,其态势必须和花、茎、叶等协调统一且要有变化。当两株以上老干组合时,更要注意聚散和穿插。在构图上,老干只宜在画面底边和两侧边线出枝。即只宜上发和横倚的姿式,而没有下垂式的老干(图26)。 二十五、画整株牡丹步骤第一步:用铅笔或木炭条轻轻地画出花、叶等概形,再用色或墨点簇花头、花蕾。待以后技法熟练时,可用“腹移”经营位置(即“胸有成竹”,而不用铅笔打稿子)(图27)。 第二步:根据花头的透视角度,点出相应的叶子。点 时既要考虑生态结构,更要安排好叶片的聚散,要留好画面空白(虚处)和候款处(图28)。 第三步:画花萼、花茎、叶柄、老干和嫩芽。使花、茎、叶、干等成为有态势的有机整体(图29)。 第四步:趁叶子未干时,用中锋勾出叶筋,勾筋是决定叶子正侧反转的关键一环,不可忽视。花朵色彩将干未干时勾点花蕊(图30)。 第五步:到此,牡丹已基本画好,以悬起来审视一下,不足之处作些加整理。再题款钤印,作品完成(图31)。 二十六、大红牡丹画法用笔蘸饱大红,再以笔尖端适量曙红或胭脂,在色碟上稍加整理,即可点簇花头。(所谓“稍加整理”是以深浅色彩既有自然过渡,又不至浑为一团为度)。也可用朱 掺少量曙红(牡丹红)调和后蘸饱,再蘸少量胭脂点成花头。用滕黄点花蕊。画叶可用色,也可用墨(图32)。 二十七、深红牡丹画法先用笔饱蘸胭脂,再用笔尖蘸少许花青,梢加整理点簇而成。用滕黄点花蕊。画深红牡丹,花头周围不宜用叶衬托,因两者明度接近而效果不好(图33)。 二十八、黄牡丹画法先用白粉掺少量滕黄,调成淡黄,蘸饱后用笔尖蘸滕黄点簇而成。也可调成较浓的淡黄,然后蘸少许赭石或汁绿点花头。花蕊可用深黄、赭石或胭脂点出。使花蕊和花瓣色彩有明度对比。黄牡丹花头旁边可用深叶衬托(图34)。 二十九、绿牡丹画法可用石绿加白粉调和,蘸饱后再蘸汁绿,稍加整理后点簇而成。用滕黄点花蕊。叶子可用汁绿花青略蘸墨画。也可纯墨作浓淡叶(图35)。 三十、紫牡丹画法用石青加少许曙红(或牡丹红)调和蘸饱,再蘸少许花青点簇而成。滕黄点蕊(图36)。 三十一、白牡丹画法先用白粉点出花瓣,待稍干后,用汁绿或紫灰色在花朵背面衬染。用胭脂点蕊。画白牡丹可在花头周边画些叶子衬托,使花形醒目(图37)。 三十二、牡丹的画面布局把现实中艳丽动人的牡丹,反映到大小不同的画幅中,产生优美而有节奏感的形式,要靠画家的巧妙安排,这就是布局。在中国画论《六法》中称谓“经营位置”,也就是构图。一幅上乖之作,必须是高超的笔墨技巧和优美布局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

④ 文言文百段翻译

1. 高中文言文百段翻译46~49

46. 刖跪直谏齐景公有一次披散头发,乘坐六匹马驾驶的车,带宫女而驰出宫门。

刖跪(断足的看门人)见了,就击打景公的马,又回过身来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啊!”景公惭愧得不肯上朝。晏子看到裔敖而问道:“国君为什么不临朝呢?”裔敖说:“国君披发,乘六马,载妇人而出宫门,遇到刖跪,刖跪打国君的马,又回身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国君羞愧而回,不再出来,因此就不上朝了。”

晏子入宫拜见景公,景公说:“几天前寡人做了错事,披发乘六马而出宫门,刖跪击我的马并且回身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寡人受天下大夫的赏赐,得做齐国百姓的国君,卫护宗庙社稷,今被刖跪责备,羞辱社稷,我还能处在诸侯之列吗?”晏子答:“国君不要担心。

臣听说:臣下没有直辞(直言敢谏),就没有可*的君上;百姓不敢说话,君上一定有骄矜之行。古代只有明君在上,臣下才敢直言劝谏;君主向善,百姓才不避讳,敢于说话。

现在国君有错事,而刖跪直言敢谏,这是国君的福埃因此臣特来庆贺。请国君以明君的好善而赏赐刖跪,以明君的受谏而礼待刖跪。”

齐景公解开了心头的疙瘩,笑着说:“可以这样做吗?”晏子说:“可以的。”于是下令加倍赏赐刖跪。

当时朝野平安无事47.范蠡拒不言和吴国的使者(王孙雄)回去后又来求和,言辞越发谦恭,礼节越发尊贵。越王又想答应吴的求和。

范蠡劝谏越王说:“(过去这些年)是谁使我们(忧劳国事)早上朝晚罢朝的,不是吴国吗?用十年工夫谋划,一个早晨就前功尽弃,那可能吗?君王暂且不要答应(吴国),灭吴之事将很容易地就有指望了。”越王说:“我打算不答应(吴国),可是难以回答吴国的使者,你去答复他吧!”范蠡就左手提着鼓,右手拿着鼓槌来接待吴国的使者,说:“从前上天给越国降下灾祸,让吴国统治,可是吴国不接受。

现在(我们)要一反此道改变你们过去不灭越的祸难。我们君王敢不听从上天的命令,而只是吴王的命令吗?”王孙雄说:“范先生,先人说过:‘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

’现在我们吴国螃蟹吃稻谷连种子都没剩下,您还要帮助上天给我们增加灾祸,您不忌讳那是不吉祥的吗?”范蠡说:“王孙先生,我们最早的先君,本来是周王室不够格的子爵,我们(越国人民)过去一直就靠近东海岸边居住,越人只能同鱼鳖这类水族动物居住在一起,同虾蟆一类的水族居住在水边小洲上。我的面目生成人的形状是很惭愧的,实际上我还和禽兽一样,我又哪里懂得您这些巧辩的言辞呢?”王孙雄说:“范先生您要帮助天干坏事,一定是不吉祥的。

我要求面见越王,(把吴王的意见报告给他)。”范蠡说:“(我们)君王已经把此事交给我这办事人员全权处理。

您还是回去吧,不要让办事的人得罪您。”使者(王孙雄)回吴(复命)。

范蠡也不向越王报告,擂鼓发兵跟随使者,一直进占姑苏宫,越国军民没有伤亡,便灭了吴国。48. 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是颖上人,年轻时常常和鲍子交往,鲍子知道他很能干。

管仲很贫困,常常欺骗鲍子,鲍子始终好好地对待他,不说任何(责怪的)话。不久,鲍子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登上诸侯王的位置,成为齐桓公时,公子纠死了,管仲也被囚禁了。鲍子就进荐了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掌管政事,齐桓公因此称霸。九次聚集了诸侯,匡正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我起初穷困时,曾经和鲍子一起作生意,分红利时,大多给自己,鲍子不认为我贪婪,知道我是贫穷的缘故。我曾经替鲍子作事,却使大家更穷苦,鲍子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作事常会)遇上不利的时机。

我曾经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驱逐,鲍子不认为我不能干,知道我没有遇上好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子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有老母亲(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关押、受辱(却不自杀),鲍子不认为我 *** ,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声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真是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子啊。”鲍子进荐了管仲后,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

他的子孙在齐国世世代代享受俸禄,有封地的子孙有十几代,子孙常常成为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能干,却赞美鲍子能够了解人。

49.优施教骊姬晋献公的艺人名优施,和骊姬私通。骊姬问他说:“我想做废立太子的大事,向三位公子发难怎么样?” 优施回答道:“早点处置这件事,使他们知道事情的最终结果。

人一旦知道事情的最终结果,很少会有怠慢之心,既使有怠慢之心,也是容易残害的。” 骊姬说:“我想要发难,从谁开始下手?” 优施回答道:“一定要从申生开始。

申生为人小心、精明而洁身自好、受不起羞辱,而且年长稳重,又不忍心害人。精明而洁身自好的人容易受辱,稳重的人一旦激奋,就可以找他的毛病。

不忍心害人,一定自我忍受(屈辱),污辱他适合他的为人(是可行的)。” 骊姬说:“稳重的人恐怕难以动摇吧?” 优施回答道:“知道侮辱的人是可以侮辱的。

可以(通过)侮辱他来动摇他的稳重。如果他不知道侮辱,也就一定不知道固守常规了。

现在你内得君心,外受宠爱,况且你好、坏君王。

2. 翻译高中文言百段中的13物各有所长19为人不党53试粱道士笔13物各

原文: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选自刘向《说苑》译文: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工匠用来伐木不如斧头,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吾言女于君,惧女不能也.举而不能,党孰大焉!事君而党,吾何以从政?吾故以是观女.女勉之.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者,非女其谁?”皆告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贺我矣!吾举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于罪矣.”〔译文〕 赵宣子把韩献子推荐给晋灵公,任命他为司马.河曲之战时,赵宣子让人用他乘坐的战车去干扰军队的行列,韩献子把赶车的人抓了起来,并且杀掉了他.大家都说:“韩厥一定没有好结果.他的主人早晨刚让他升了官,晚上他就杀了主人的车夫,谁还能使他保住这个官位呢?”赵宣子召见了韩厥,并且以礼相待,说:“我听说事奉国君的人以义相结,而不结党营私.出于忠信,为国推举正直的人,这是以义相结.举荐人才而徇私情,这是结党营私.军法是不能违犯的,犯了军法而不包庇,这叫做义.我把你推荐给国君,怕的是你不能胜任.推举的人不能胜任,还有什么结党营私比这更严重的呢!事奉君主却结党营私,我还凭什么来执政呢?我因此借这件事情来观察你.你努力吧.假如能坚持这样去做,那么将来掌管晋国的,除了你还有谁呢?”赵宣子遍告大夫们说:“你们诸位可以祝贺我了!我推荐韩厥非常合适,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可以不犯结党营私的罪了.”善将不择兵,善书不择笔善於统率部队的将领,不必选兵即能打胜仗;擅长书法的大家,不必选笔自能挥洒自如.。

3. 求《高中文言文百段阅读训练》第34篇《观画二则》的翻译

马正惠公曾经(十分)珍爱他所藏的戴嵩的《斗牛图》。

在空余的一天里,他把这幅画陈列在厅前,有个缴租的老农看了暗自发笑。公心里感到疑惑,就问其中的缘故。

老农回答道:“我不知道画,但认识真的牛,牛它正当斗的时候,应把尾巴夹在两腿间,即使力气很大的壮汉也不能把它拉出来。这图上画的牛都举着它们的尾巴,好象不象啊!”马正惠公听了,为这番话叹服。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在《牡丹丛》下面画着一只猫,他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

一天看到这幅画以后说:“这画上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凭什么了解(明了)呢?那牡丹花张口开放,但颜色干燥(不鲜艳),这是中午的牡丹啊!猫的黑眼睛眯成一条线,这是中午的猫眼。

(如果)有带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收缩而颜色鲜艳润泽。猫眼早晚瞳孔都很圆,随着太阳渐渐升高,瞳孔变得狭长,到中午就如一条线了。”

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画的意图啊。

4. 文言文段翻译

绛侯周勃(即周亚夫)、灌婴等人都说陈平的坏话:“陈平虽然是美丽的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玉一样,中看不中用,他的内心未必像玉一样纯洁。臣听说陈平在家里的时候,和他的嫂子私通,投奔魏国而魏国不容纳,逃到楚国也不容纳,才逃到我大汉这里。现在大王尊重他,让他做监军。臣听说陈平贪污将士的金银,给得多的就有好处,给的少陈平就厌恶他。陈平是反复无常的乱臣啊,希望您(汉王)明察。”汉王怀疑,召见魏无知。

魏无知说:“臣所说的是(陈平的)能力,你所说的是(陈平的)品行。现在有尾生、孝己的品行却对对敌的胜负没有用处,陛下怎么还会用他呢?楚、汉互相对峙,臣推荐有奇特谋略的人(陈平),是为了对国家有利,况且盗嫂受金又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汉王召见陈平:“先生辅佐魏王不被容纳,于是投奔楚国,现在又辅佐我,有信用的人都反复无常吗?”陈平说:“臣辅佐魏王,魏王不能用臣的计谋,所以离去而辅佐项羽。项羽也不回用人,他信任的人,不是那些姓项的宗族就是妻子的亲戚,虽然有奇人异士却不会任用,我才离开楚国。听说汉王会用人,才投奔大王。臣独身一人,不受金银就没有资金。如果臣的计测又可以采用的地方,我希望大王采用;如果没有可以采用的地方,我以前得到的金银还在,可以查封交公,请大王让我辞职回家。”汉王于是让陈平退下,大加赏赐,封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各位将领。各位将领才不敢再说什么了。

5. 一段文言文翻译

句读:

临川士人詹煜,淳熙丙午春梦,人告云:汝欲获乡贡,须遇当世之贤者乃可。煜寤而思之。列郡秋闱,考官不过州县一命之吏,渠知孰为当世贤者。遍以语人,弟燮戏对曰:试官若考中,吾之程文则可谓贤矣。相与大笑。迨入试,乃“文帝敬贤如大宾赋”。煜悟向来之梦,傥用以破题,旣为的当,且不陈腐不雷同。遂於第一韵颔聨云:凡当世之贤者,如大宾而礼之。及揭牓,煜为赋魁,燮亦偕荐送。是岁以赋求举,三千人唯二詹两句擅场。梦,信非偶然者。

翻译:

临川有一个叫詹煜的读书人。淳熙丙午年,他做了一个短暂的梦,其中有人告诉他说:“你要是想在乡试里脱颖而出,得遇到这世上的贤人才行。”詹煜醒来之后仔细思索。那年秋天各郡组织考试,考官只是州县里随便任命的官吏,哪里知道谁是当世的贤人。詹煜到处同人讲,他的弟弟詹燮开玩笑地说:“试官如果看重你的文章,我也可以算作贤人啦!”兄弟俩人相对大笑。等到去考试的时候,题目是作“文帝敬贤如大宾赋”。詹煜领悟了以前的梦,想到如果用梦境来破题,既是恰当的,又不陈腐或与别人雷同。于是在第一韵的颔联写道“凡是这世上的大贤人,都要像对待贵客一样礼遇。”到揭榜的时候,詹煜拿了第一,弟弟詹燮也被连带举荐。那年用赋考察科举生员,三千人中只有詹家兄弟二人的这两句话独占鳌头。梦,真的不是偶然兴发的东西啊。

6. 文言文翻译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

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

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

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郡举秀才,不应。

萧铣僭号,召为中书侍郎,主文记。 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

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

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署文本别驾。从击辅公祏,典檄符。

进署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太宗既藉田①,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复荐于帝,擢中书舍人。

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

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师古以谴罢,温彦博为请帝曰:“师古练时事,长于文诰,人少逮者,幸得复用。”

帝曰:“朕自举一人,公毋忧。”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

封江陵县子。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

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帝善之,赐帛三百段。

逾年为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帝忧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

卒,年五十一。是夕,帝闻夜严,曰:“文本死,所不忍闻。”

命罢之。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 【注】①藉田: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的活动,以示鼓励农耕。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更.家江陵 调换 B.辨对哀畅无所诎. 屈服 C.文致华.赡 简短 D.师古 时事 处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时颜师古为.侍郎 逾年为.令 B.李靖复荐于.帝 长于.文诰 C.孝恭善之. 命罢之. D.延颈以.望真主 师古以.谴罢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岑文本“善文辞”的一组是(3分) ( ) ①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 ②长于文诰,人少逮者 ③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 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 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 ⑥朕自举一人,公毋忧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岑文本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岑之象受冤无法申诉,十四岁的他为父亲申冤当场作赋,令人赞叹不已,他父亲的冤屈也得以洗雪。

B.岑文本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虽没有接受举荐去获取秀才名号,却在萧铣割据政权中出任中书侍郎,主管文书。 C.唐李孝恭平定荆州时,其部下打算掠夺百姓财物,岑文本劝说李孝恭严申军令,禁止杀掠。

李孝恭接受了他的意见。 D.在对辽东的战争中,岑文本主管后勤事宜总是筹算不离手。

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岑文本在幽州病故。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段断句。(4分) 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帟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 ②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

5、B.【A更:迁移C赡:富丽、丰满D熟悉】 6、A.【动词,担任。(B介词,向/介词,在;C代词,指岑文本/代词,指戒严 令。

D连词,表修饰/连词,因为)】 7.、D.【②表现的是颜师古;⑤表现的是太宗信任岑文本,让他管理后勤事宜。】 8、B.【文中没有表明岑文本少年时代就博览经史。】

9.【(1)(4分)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帟/事母以孝显/ 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4分。每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

“始文本贵”中间不断开亦可。](2)(6分)① 等到岑文本任职后,大家都评说他称职,而且反应敏捷超过了颜师古。

(“号善 职”1分,“过”1分,句意1分)②这时,魏王李泰得宠,宅第非常豪华,在诸王中居第一。(“侈”1分,“冠”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

祖父岑善方,在后梁任吏部尚书,他把家迁到了 江陵。父亲岑之象,在隋做官,任邯郸令,因事被人告了一状,无法申冤。

岑文 本十四岁那年,到司隶官处申理冤屈,辩论和答对的言辞悲伤流利而又无所屈服 ,为众人所注目,司隶叫他作《莲华赋》,做成之后,整个官署的人都赞叹不已 ,他父亲的冤屈最终也得以洗雪。 岑文本性情沉稳聪敏,仪表美好,擅长作文章,见多识广融会贯通。

本郡推荐他 为秀才,岑文本没有 *** 。萧铣越分自称帝号,召他任中书侍郎,主管文书。

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他部下打算掠夺百姓,岑文本劝说李孝恭道:“自从隋 室无道,海内百姓为了活命都伸长脖子盼望真命君主。萧氏君臣之所以决心归顺 ,是为了远离危亡而寻求安定。

大王您如果纵兵剽掠,恐怕江、岭以南,人。

7. 简短文言文翻译

醉翁亭记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至于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无定,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隐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树林茂密阴蔽,到处的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着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小石潭记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⑤ 国画按技法的分类,分别的全部作品是什么

国画的技法分为:写实、写意、工笔。

一、写实

写实类的代表作有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是国宝级的作品,画作内容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无一不有,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就像一幅写实的宋朝市井图。

(5)小石王画牡丹扩展阅读

国画用墨技法

中国国画技法在用墨时讲求“墨分五色”,虽各方说法不同,但最知名的即“焦、浓、重、淡、清”这五色,具体的意思是指以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除了以上五种,还有渴墨和破墨。

焦墨:使用墨汁粘稠,线条干,墨色焦黑枯涩,效果老辣粗犷。

浓墨:水少墨浓黑,有沉浑厚重之感。

重墨:含水比浓墨多,色相稍浅。

淡墨:墨汁中调水很多,渗化力很强,墨色灰而透明,感觉幽远爽朗。

清墨:以清水调少许墨汁,渗化力很强,墨色清淡而透明,有清润明净之感。

渴墨:用墨清淡,笔较干,可画出淡而毛的墨迹,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破墨:在一遍未干之前,画另一遍墨色,有相互交融、渗晕之感。

国画特点

1、主要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抒写情怀。每一画种都有特用的工具,运用某种特制工具所产生的功能,会形成独特的艺能。中国画用特制的兽毫笔作画,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尖,笔头锋尖;齐,笔毛扁敞后,内外豪平齐排铺;圆,笔身圆硕饱满;健,正副毫健挺到尾。藉此进行变化多端的运线、布点、施墨(包括色彩)、铺水,术语均称为"笔墨"。就中国画来说,"笔墨"本身就是艺术,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的美。

2、一个中国画家的情思、意向、境趣、性格、风貌 、技巧等在创作过程中,无不通过"笔墨"呈现出来。"笔墨"是组成中国画的根本要素,千百年来"笔墨"一词已被视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中国画之美,就美在有"笔墨"。

3、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中国画主内涵,重意境,尚神韵,求意趣,故在构图准则上不受视野束缚,摆脱焦点透视的羁绊,采取散点透视和视觉记忆来布阵置势和构图,中国画的章法构图,广阔自由,以虚带实,浮想联翩,乃为一大特点。

4、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要"化景物为情思","览物得意","写物创意",只有高度概括,才能在一件作品中突出主题,创铸意境。中国画在创作构思中,虽偶尔也有增添的,但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情思,把作品画得尽善尽美。

5、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经过汲取,达到净化、丰富自己。每种民族绘画,由于地域和材料不同,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中国画有什么特征?"吸收外来,充实自己",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中国艺术从不排外,汉、唐就是个大胆吸收外来艺术的辉煌时期。我们从来没有反对过"外亲",但"性灵"必须"内出",这不仅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艺术革新的立足点。

热点内容
花卉晃动图 发布:2024-09-13 12:49:39 浏览:337
茄子兰花刀 发布:2024-09-13 12:49:03 浏览:552
山东微型盆景 发布:2024-09-13 12:38:22 浏览:168
树胚盆景 发布:2024-09-13 12:36:51 浏览:770
王俊的花语 发布:2024-09-13 12:20:31 浏览:353
星巴克紫色樱花杯 发布:2024-09-13 12:20:31 浏览:325
土豪情人节迅雷下载 发布:2024-09-13 12:12:24 浏览:856
歌词荷花开 发布:2024-09-13 12:10:57 浏览:697
七夕一家三口照片 发布:2024-09-13 12:08:39 浏览:239
玫瑰与石头 发布:2024-09-13 11:59:50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