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和丁香
⑴ 紫藤萝瀑布与丁香结的联系
一 、 由描写花到悟人生:文章整体的“变化和矛盾”构思
首先,由“花”及“人”,是全文整体的“变化和矛盾”的构思。这里不是矛盾两边的对立,也不是天人合一的融合,是极富作者个性化生活经历的“生根”,然后是人生感悟的“开花结果”。
作家宗璞这两篇散文的架构安排,很像两颗倒向生长的树。树的“根茎”长在了空中,“花果”却结在了土里。我们先读到的,是“根茎”;最后读到的,才是“花果”。
文章前半部分对丁香花和紫藤萝瀑布的描写,是这棵树的“根茎”,后半部分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则是树的“花果”。没有对花的描写做充分的铺垫,作者的人生感悟就显得突兀和空洞。“根茎”不深不壮,就开不出好看的“花”,结不出香甜的“果”。
这类文章,不同于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草原》等较单纯的写景散文。此二文的景物描写,相对于后续的人生感悟,分量轻得多。读完掩卷,大概脑子里多是对作者感悟的人生意义或生命意义的认同。至于丁香花和紫藤萝,应该排在后面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二、清雅与愁怨,旺盛与衰败:景物描写的“变化和矛盾”构思
其次,作者笔下丁香花的可爱美丽,与自古以来被贴上的“愁怨”标签;眼前紫藤萝的旺盛与回忆中紫藤萝的衰败,是描写景物的“变化和矛盾”构思。
在作者笔下,文章前半部分描写的丁香花,像极了一位可爱美丽、幽雅芬芳、洁白明亮的女子。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宗璞遵循着“变化和矛盾”的构思,一反自古以来赋予丁香结“哀怨”、“愁怨”的象征含义,把丁香花描写得如此美丽端庄、清雅芬芳和可爱美丽,正是为最后深沉的生命感悟做好了最充分的铺垫。
《紫藤萝瀑布》由眼前现实中生命力旺盛的藤萝,联想回忆起十年前的衰败的藤萝。从现实到回忆,旺盛对比着衰败,对藤萝的描写,也遵循了“变化和矛盾”的构思要义。
三、 心有千千结,难得时时解:感悟生命的“变化和矛盾”构思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都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往往是刚刚解开了一个,甚至还没有解开,又结起了一个,或者很多个;有些心结或早或迟总是解开了,还有些心结,就牢牢地系在你的心头,永远也无法解开。就像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远没有平息的时候。
“结”与“解”无限变化和交替,永远没有终结。即便是“死亡”,也还是没有完全得到解脱,总有后人再起心结,然后再解……《紫藤萝瀑布》抒发的便是作者对手足情“生死结”的“结”与“解”。
最后,文末对“结”与“解”无限交替的了解,对手足生死的接纳,是更加深沉的生命感悟的“变化和矛盾”构思。
⑵ 丁香结和紫藤萝瀑布都采用了什么的写作手法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这篇散文的美在于描写的细腻多姿和结构的玲珑精美。文章的写景细腻而又有层次感,有色彩的摹画,有形态的绘制,又有芳香的捕捉,从外象写到内质,从视觉形象写到味觉感应,用墨丰腆,笔致多变。从描写的层次看,色彩的摹画重在先勾勒整体的轮廓推架,形态的绘制则重在泛写的画面上推出单个的特写。写色写形,重在外象,写香则重在内蕴,为画面增添立体感和深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