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郭西河画牡丹

郭西河画牡丹

发布时间: 2021-02-05 11:52:06

⑴ 词牌名有哪些

词调是指词的曲谱, 万树的词律中分调, 1180余体. 清钦定词谱中收录有826调, 2306体. 同一词调有时也允许字数和音节略有不同.

词调类别

1. 按字数区分.
宋《草堂诗馀》中第一次把词分别小令, 中调, 长调. 清代毛先舒则把58字以内的词称为小令, 59-90字之间的称为中调, 90字以上的为长调. 但是这种分类标准并非绝对的. 一般上来说, 把短调和小曲称为小令, 令或者小调. 如:三字令, 如梦令, 惜春令等等. 而把字数比较多的中调称为引或者近. 如千秋引, 清江引, 诉衷情近等. 长调又被称为慢调, 如扬州慢, 声声慢等.
2. 按分段的形态区分
按分段的不同可把词分为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一首词称为一阕, 而一阕一般分为二段(又叫二片). 上半段为上片或者前片, 下半段则为下片或者后片.
3. 调名的起源
(1). 来源于地名:西河, 甘州令, 石州慢, 扬州慢等;
(2). 来源于人名:虞美人, 昭君怨, 念奴娇等;
(3). 来源于事实:好事近, 归田乐, 雨霖铃等;
(4). 来源于物名:珍珠帘, 玉蝴蝶等;
(5). 以内容命名:诉衷情, 感恩多, 别怨等;
(6). 以词体命名:三字令, 百字令, 字字双等;
(7). 来源于古人诗句:蝶恋花, 满庭芳等;
(8). 从词句中得名:一剪梅, 江南春等;
(9). 从经史诸子文句中得名:于飞乐, 高山流水等;
(10). 沿用前代乐曲名:长相思, 风入松, 谪仙怨等
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牡丹与武则天

唐时,一个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气,武则天到后苑游玩,只见天寒地冻,百花雕谢,万物萧条,心里十分懊恼:若一夜之间,百花齐放,该多好,以我堂堂武则天之威,想那百花岂敢违旨想到这,她面对百花下诏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武则天诏令一出,百花仙子惊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对策。有的说:“这寒冬腊月要我们开花,不合时令,怎办到?有的说:“武后的圣旨怎么违背呢?不然,一定会落个悲惨的下场;”众花仙默然,她们都目睹过武则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种种行为。

第二天,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尽管狂风呼啸,滴水成冰,但众花仙还是不敢违命。只见后苑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顶风冒雪,绽开了花蕊。武则天目睹此情此景,高兴极了,突然,一片荒凉的花圃映入眼帘,武则天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这是什么花?怎敢违背朕的圣旨?”

大家一看,原来全是牡丹花。武则天闻听大怒:“马上把这些胆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贬到洛阳去:”谁知,这些牡丹到洛阳,随便埋入土中,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花朵娇艳无比。

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派人即刻赶赴洛阳,要一把将牡丹花全部烧死。无情的大火映红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挣扎,呻吟,然而,人们却惊奇发现,牡丹虽枝干已焦黑,但那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

牡丹花就这样获得了“焦骨牡丹”的称号,牡丹仙子也以其凛然正气,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从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开花,名甲天下。

徐书信诗《牡丹传说》:“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拓展资料

牡丹传说是河南洛阳的民间传说之一。自从洛阳牡丹驰名全国以后,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趣闻也相继现。申报的遗产类别属民间文学。

2011年5月23日,牡丹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牡丹传说_网络

⑶ 牡丹为什么被称为“国色天香”

唐代,牡丹首先受到皇帝的青睐。

高宗皇帝曾召聚群臣宴赏双头牡丹专。武则天亦下属命令将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内廷。

开元中,皇宫内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牡丹盛开,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乘夜游赏,诏来翰林学士李白命赋诗助兴,李白即以牡丹喻贵妃,遂成“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清平调》辞三章,极是脍炙人口。

太和、开成间,唐文宗特地打听京城传唱的牡丹诗中,谁者第一?得到的回答是,中书舍人李正封,句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闻之嗟赏移时。

从此,牡丹有“国色天香”的美誉。

⑷ 牡丹为什么被称为“国色天香”

唐代,牡丹首先受到皇帝的青睐。

高宗皇帝曾召聚群臣宴赏双头牡丹专。武则天亦下命令将属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内廷。

开元中,皇宫内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牡丹盛开,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乘夜游赏,诏来翰林学士李白命赋诗助兴,李白即以牡丹喻贵妃,遂成“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清平调》辞三章,极是脍炙人口。

太和、开成间,唐文宗特地打听京城传唱的牡丹诗中,谁者第一?得到的回答是,中书舍人李正封,句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闻之嗟赏移时。

从此,牡丹有“国色天香”的美誉。

⑸ 王雪涛画家年谱的介绍

1903 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历 12 月 31 日)出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成安县。原名庭钧,字晓封,后更名雪涛,以斋馆名迟园为号。 1907 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公历 9 月 4 日)徐兰贞生于今山东省胶州市。字瑞华,后更名佩蕸。 1911 年——辛亥革命。初入私塾,此年入成安县立高小读书。自幼习画。 1918 年——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后改称国立艺专)建立,郑锦任校长。王雪涛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从师姚寿昌、宋荫梧习画。与同学陈玄厂(名晓溪)、白寿章、田登五等人筹资出版《花鸟画谱》刻本。 1919 年——徐兰贞幼年迁居济南。此年入济南女子第一师范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 1921 年——毕业于直隶高等师范,在定州师范及省立十三中学任图画教员。1922 年——赴京考入北京国立艺专专门部(大学部)西画科,后转入国画科。徐兰贞赴京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文学系。 1923 年——徐兰贞考入国立艺专西画科。并从师陈半丁学国画。 1924 年——艺专同学九人成立《九友画会》。其成员为袁仲忻、李苦禅、王梦白、王雪涛(庭钧)、徐佩蕸(兰贞)、孙功符、阎爱兰、何吉祥(大吉)、王香之。 此期,王庭钧、徐兰贞同拜齐白石为师,白石先生为庭钧更名雪涛,为兰贞更名佩蕸。 1926 年——林风眠任艺专校长。聘柯罗多、齐白石为教授。徐佩蕸从师柯罗多习画。 1926 年——3 月18 日京城五千余人在李大钊领导下集会游行,反对日本干涉我国内政,艺专学生也参加到运动中。请愿队伍赴铁狮子胡同 段祺瑞执政府抗议,徐佩蕸亦是参加者之一。请愿遭弹压,是为“三·一八惨案”。艺专西画系学生姚增贤被杀害。王雪涛毕业并受聘为艺专国画系助教,兼仪器科(掌管模特儿、教具)主任。黎明中学国画教员。 1927 年——徐佩蕸毕业,并留任西画系助教(后与王雪涛均升为讲师)。此后曾应西画系主任阎世开之荐赴保定第一师范教学一年。 1928 年——3 月王雪涛、徐佩蕸成婚。齐白石特赐赠斋馆名藕华楼。婚后受教务长王任之相邀,同住王任之香山别墅二个月,写生、度假。 1929 年——《雪涛佩蕸中西画联合展》在四平、沈阳、大连举行。并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邱石冥),北京国画会导师(会长周养庵)。 1930 年——徐佩蕸因生育第一女后需抚养,故辞去教职。同年,王雪涛受杭州美专校长林风眠之聘,亦因故未能成行。 1932 年 任国立艺专国画系教授。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张恨水)。此间还兼任志成中学、镜湖中学、四存中学等图画教员。 1933 年——作《自题花卉册》 12 祯。翌年作《墨花合璧》。收近三年所作花鸟 24 幅,由怀英制版局出版《王雪涛花鸟画集》,珂罗版精印本。 1934 年——临摹白阳山人《墨花卷》。 1937 年——七七事变,毅然辞去教职,鬻画度日。 1938 年——在天津、北京多次举办个展。 1944 年——在家课徒,教授郭西河、肖朗等 14 人。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自题画册。 1948 年——作《十二属相图》册。 1950 年——参加“华北物资交流”展览绘制工作。 1952 年——联络画师画友陈半丁等在京画家,组织“新国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常务理事、福利部主任。 1953 年——参加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展出作品《芦塘鸳鸯》,为此时期代表之作。被聘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委。 1954 年——任中国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与李苦禅等合作《天葩奇芬》,与何香凝等合作《梅花》。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参加中国画院筹备工作。 1955 年——与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等 14 人创作《和平颂》,献给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与陈半丁、于非闇、汪慎生等人合作巨幅《五一颂》,郭沫若为其题诗。作《荷塘聚禽》等作品。 1956 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赴西欧,访问意大利、瑞士、法国。6 月15 日在法国会见老友张大千,潘张玉良亦在座。 7 月11 日会见法国艺术大师毕加索。作《萱花蝴蝶》、《桃花鸜鹆》、《松鹰》等多幅作品。 1957 年——5 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周恩来总理出席庆典。被选为院务委员,并任画师。完成巨作《紫藤群鸡》、《芙蓉鸳鸯》(已被毁)。 参加农工民主党。 1958 年——参加画院组织的下乡“送画”活动,与郊区农民“同吃同住”。创作《牵牛豆花》、《桃竹双禽》、《藤萝天牛》等 23 幅。 1959 年——作《万年青》、《百合》等作品十余幅。 1960 年——作蝶、蜂、螳螂、蜻蜓、蚕、蛙等草虫册页 12 开。 为天津美院作教学范画 40 余幅。 为沧州师范作教学画 50 幅。 作《乌桕白头》、《柚子》等作品多幅。 为画院数十名研究生授课。 1961 年——参加全国美协西南写生团,创作《铁线莲花》、《云南山麓》、《漓江山花》等作品 20 余幅。 1962 年——与李苦禅等应邀赴青岛写生,作《鸢尾双鹤》、《雉鸡斑鸠》、《鹦鹉》等十数幅。 又作《四季花鸟》、《鱼》、《白香山句牡丹芳》等作品 30 余幅。 为崔子范、颜地作册页 40 幅。 1963 年——作《雪景喜鹊》、《白鹇杜鹃》、《玉簪》等水墨册页 30 余幅。 作《花鸟》册页 12 开。 作《瓦壶斋雨后》等大批水墨画,为笔墨纯青之代表作。 1964 年——作《池塘双鸭》、《红梅绶带》、《古松苍鹰》等禽鸟花卉八条幅,为其艺术成熟之代表作。 1965 年——作《山茶寒鹊》、《藤萝群鸡》、《绿天蕉雨》等。 作《舒笑》(获“八十年代”画展作品一等奖)、《斗鸡》等巨幅作品。 1972 年——中美两国建交,为联合国作巨幅中国画《万紫千红》。 1973 年——以毛泽东咏梅诗意创作《松雪梅花图》、《飞雪迎春图》、《咏梅》等作品。 1975 年——作《花蝶》、《豆花》、《牡丹》等册页数幅。 作《荷花小鸟》、《莲塘清趣》、《菊花黄时蟹正肥》等作品十数幅。 1976 年——粉碎“四人帮”,连作两幅巨制《百花齐放》,以表心情。 作《梅花寿酒》、《芙蓉鸳鸯》等。 1977 年——作《牡丹蜂蝶》、《松树绶带》、《桃李满园》、《雪梅鸜鹆》等大幅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 被选为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北京花鸟画会会长。 1978 年——任北京画院院长。 1979 年——参加全国第四届文化会,最后一次与老同学李苦禅、刘开渠合影,秋天,赴香港参加《中国画展览会》。 作《报喜图》、《岁朝图》、《清芬幽远》等。 为夫人徐佩蕸作《柏寿图》。 参加科影《中国花鸟画》专题片的拍摄。 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作《红松仙鹤》。荣宝斋出版《王雪涛画谱》。 1980 年——任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台湾出版《王雪涛画集》。 北京科影拍摄完成纪录片《王雪涛的画》。 1981 年——参加北京画院、南京画院书画展,展出作品《紫藤白鹇》;参加加拿大中华文化中心举办北京画院作品展,展出作品《岁朝图》、《紫藤鸜鹆》。会见日本南画院院长河野秋邨先生。 参加北京画院上海画院联展,展出作品《舒笑》;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 60 周年画展,及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展览。 作《临风索侣》、《双鸡》、《鸜鹆双清》、《芭蕉草虫》等作品。 1982 年——作《梅花喜鹊图》、《丝瓜鸜鹆》、《石榴图》参加北京画院成立 25 周年画展。7 月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作品《灵芝兰花》。8 月作最后作品《桃花鸜鹆》、《牡丹清供图》。11 月24 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选》。 1983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北京分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王雪涛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7 年——10 月《王雪涛纪念馆》在山东济南趵突泉沧园建立。

⑹ 有哪些词牌名

两 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 字
一 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九张机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
三 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 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翠羽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五 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六 画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红窗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 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马车 竹马儿 竹枝词 竹牌儿 百字令 百字谣 百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 阳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 安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回波词 回婆乐 回心院 华清引 华胥引 华荷媚 如梦令 如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后庭花 后庭宴 乔木查 乔牌儿 字字双 字字锦 羽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吊严陵 夺锦标 买陂塘 迈陂塘 有有令 扬州慢 向天盏 向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齐天乐 关河令 庄椿岁 阵破乐 雪芳草 寻瑶草
七 画
花心动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折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 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 杏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 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 纱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 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 迎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 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 杨柳枝
秀厢儿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 芰荷香
八 画
金字经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 金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 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 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 青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 采莲子 采莲令 采彩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 画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风波 定风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铃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罗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帘 拨不断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 拙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九 画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 怨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 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 贺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 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 点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恨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 误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 剑器近 绕地游 绕佛乐 送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 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 将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十 画
离亭怨 离亭宴 离亭燕 离庭宴 离别难 离香令 离苦海 离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 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 破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 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凉犯 凄凉调 恋情深 恋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遥乐 莫思归 悟黄梁 淅江静 倘秀才 凌波曲 凉州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鸭头绿 酒泉子 阅金经 家山好 高阳台 涧底松 真珠帘 珠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唤春愁 啄木儿 剔银灯 透碧宵 倦寻芳 鸳鸯梦 薄命女 爱孤云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惜分钗 惜双双 惜余欢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黄花 惜琼花 惜奴娇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东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门 望仙楼 望远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书归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莱 梦江口 梦江南 梦仙游 梦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 梦还凉 梦魂香 梦横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讯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乐 清平调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风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谢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云 剪朝霞 黄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 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 渔父乐 渔歌子 梧桐儿 梧桐影 梧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 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 混罗衣 彩云归 彩凤飞 情天久 情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 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 琐寒窗 绮罗香 绮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 绿头鸭 萍宫春 谒金门 萧萧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罗门 淮甸春
唉乃曲 得胜令 甜水令 掉角儿 麻郎儿 祭天神 尉迟杯 眼儿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淡黄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喜朝天 喜连声 喜常新 谢池春 谢秋娱 谢秋娘 谢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 朝天懒 锁窗寒 锁寒窗 锁阳台 寒食词 寒松叹 寒连新 腊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 落梅风 落花时 散天花 散余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 赏先春 赏花时 最高楼 最高春 悲中乐 悲哉行 番抢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龙谣 溅罗裙 景龙灯 渭城曲 渡江云 雁后归 遐方怨 黑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湘妃怨 替人愁 晚云高 隔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崐绣毯 搅琵琶 滞人娇 泪红云 蕊珠间 紫玉箫 晴偏好 紫骝马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锦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别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照红梅 照碧桃 鹊桥仙 鹊踏枝 楚天谣 楚云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尽 意难忘 献衷心 献仙音 殿前欢 殿前催 楼上曲 蓦山溪 蓬莱阁 虞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锯解令 谪仙怨 频载酒 催花乐 遥天奉 揽挣琶 鲍老催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碧玉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梦 瑶池宴 瑶池燕 瑶花慢 瑶阶草
翠羽吟 翠华引 翠园枝 翠楼吟 舞春风 舞杨花 舞迎春 舞马词 暮云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叠萝花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露华慢
四 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乐令 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无愁可解
风中柳令 风大松慢 凤栖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头
丑奴儿令 丑奴儿慢 丑奴儿近 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长亭怨慢
长相思令 扑蝴蝶近 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玉连环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传言玉女
朱奴儿犯 灯月交辉 红林擒近 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沉醉东风 迎春乐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
应天长慢 庆清朝慢 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道引
诉衷情近 采桑子慢 卖花声煞 画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鸟飞慢 卓牌子慢 恋芳春慢 青山湿遍 罗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罗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珑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来煞 宫中三台 宫中调笑 春风袅娜
春早湖山 绕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儿慢 金碧芙蓉 闺怨无梦 相思令儿 贺圣朝影
颂圣朝影 烛影摇红 壶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横空 秋光满目 惜黄花慢 惜双双令
惜余春慢 梦玉人引 唱调笑令 高山流水 捣练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黄河清慢
渔父家风 得春令慢 盐角儿令 海天阔处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时候 晚云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宫春慢 绿鸾归令 锦堂春慢 喜迁莺令 郭郎儿慢 瑞鹤仙影 银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云滩引 望花花令 福寿千春 刷子序犯 婆罗门引 换巢鸾凤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莲近 隔溪栖令 隔溪梅令 疏帘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鹊桥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阑令 貂裘换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晓角 谢春池慢 霓裳羽衣 辘轳金井 辘轳仙影 露华春慢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
五 字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佩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见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发沁园春 花雪满堆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盘 金菊对芙蓉 金盏倒垂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 捉拍丑奴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春夏两相期 春雪问早梅 桃源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郭郎儿近拍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梁州令叠韵 绿孟舞风轻 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阑干万里心 扁舟寻旧约 隔浦莲近拍 愁倚阑干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摊破江城子 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瑶台第一层 瑶台聚八仙 黄鹤绕碧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凤凰台上忆吹箫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风波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⑺ 祝允明牡丹赋原文

牡丹赋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为贵重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庶士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尔,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余遂赋以示之。
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赫,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重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乍遇孙武,来此教战。教战谓何?摇摇纤柯。玉烂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颜色酡。各炫红缸,争颦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汉宫三千,艳列星河,我见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压景骈肩。席发银烛,炉升绛烟。洞府真人,会于群仙。晶荧往来,金缸列钱。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惊旱莲。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万金,买此繁华。遑恤终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开霞。曲庑重梁,松篁交加。如贮深闺,似隔窗纱,仿佛息妫,依稀馆娃。我来观之,如乘仙槎。脉脉不语,迟迟日斜。九衢游人,骏马香车。有酒如渑,万坐笙歌。一醉是竞,孰知其他。我按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栉比。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让其先,敢怀愤嫉?焕乎,美乎,后土之产物也。使其花如此而伟乎,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吾欲问汝,曷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甲申岁春三月望日,过汤氏西园观牡丹盛开,廷用酒次出纸索书舒元舆《牡丹赋》,遂书以归之。允明。

⑻ 请高人指点一下 都本基现在国画每平尺的价格 有多少升值空间 以及应该去哪里出售 谢谢

请参考网络名片,作品拍卖价格均为面议。
都本基,蒙古族,字秋实,1947年生。系都氏皇元宗室后裔。 1970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北京琉璃厂汲古阁饮墨斋主人,徐悲鸿大师再传弟子,陈墨先生门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艺术品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委员,多次出任全国书画大展大赛的首席评委。擅国画、工书法、精篆刻、熟诗词,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全面型艺术家。
国画师承徐悲鸿、陈墨、王雪涛、郭西河等老一辈艺术家。取各家之长,作品表现有催人向上,勃勃生机之感,又融会中西、汇今古、自成新貌;书法集苏、黄、米、汉碑、魏碑之精华,融会贯通,趣见法外,意境深邃,独辟蹊径,创"霸体字"书法,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感,己自成风格。书画作品广为中外收藏家青睐收藏。
载入史册
都本基名字入编《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艺术名人大典》,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选集》、《20世纪著名书画家真迹大典》、《20世纪 都本基为都氏家祠题字。
中华学者墨迹》等。右图为都本基为都氏家祠题的字。
“天下粮仓”的名称由来
对都本基的了解,许多人缘于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当时,剧组想请一书法家题写剧名,在京城遍访名师而终不得,于是剧组找到独创书法“霸体字”的都本基。在第一次题写的剧名不被认可的情况下,剧组人员向都本基介绍了剧情。是夜,老都在床上“烙饼”,脑子里想的全是天灾之年,“硕鼠”蚀天,民不聊生的情景。凌晨4时,思绪脱缰,心潮涌动,披衣起床,铺纸扶案,饱蘸浓墨,一蹴而成四个大字“天下粮仓”。一个天字,两横超长盖世,雄浑轩昂,收笔一捺以点代之,精妙的是这一捺被老都“点化”后变成一只“硕鼠”在啃噬苍天。
书法的魅力
剧组负责人第二次看到这幅字时,激动得差点拍散了老都家的古董桌子。
这就是书法的魅力。在书法家的眼中,汉字已然不止是横平竖直上撇下捺的拼结。书法家赋予汉字以生命,汉字传载书法家的灵魂。天人合一,人字合一,所谓“神来之笔”大概莫过如此。不少书法家毕生追求这种意境,可并不是人人都有这般造化,然都本基却是做得地道。不熟悉老都的人观其书法可臆断其性格,与老都熟悉了,他为人的豪爽大气与笔下的书法相得益彰。因此,每次看到都本基的书法总会让人惊心动魄,这也应了他蒙古人的民族血性,侠肝义胆。
突破传统
有人评价都本基的书法无不散发着反传统的论调,对此,老都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还是以传统为本,但遵循传统不能板滞自我。突破传统的藩篱,不落传统的窠臼,以继承并批判的眼光让传统为自己所利用方为明智。因此,由都本基创造的行草“霸体字”,可以说是融合各家之精优而又运以已意,作品风格雄健奔放,锋芒毕露,充满着个人主义色彩。既有深沉郁勃的情怀,也有自出机杼的浪漫。在书法界有人称,老都的每一个字,墨迹下面似乎都藏有都本基的铭章。
全才艺术家
都本基是一个全才型的艺术家,他的嵌名对联享誉整个书画界。精通书法绘画的老都是个文学天才,他对中国汉字的研究可谓透彻至骨。对联要求严谨,讲究的是平仄、对仗、韵律和工整。人名因词性词意不同,使得嵌名对联的创作难度极高。几年前,都本基曾为中国开国将帅撰写222副嵌名对联,每一副都让人拍案称绝。直到今天,都本基还经常应邀为一些国家领导人创作嵌名对联。 事实上,都本基不仅仅精于书法并独创“霸体字”,其国画作品比其书法的影响还要大,只不过,熟悉都本基绘画的大都是圈内人士以及世界各地的收藏爱好者。
比较
中国画往往不大讲究色彩和用光,这是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一大区别。中国画运用的是散点透视法,西洋画则是焦点透视。因此,中国的山水画可以一纸容天下,而西洋的风景画永远只是局部的景致。17岁之前,都本基是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生,因此,他的作品既有着中国画在创作时必须遵循的“深、浅、浓、淡、焦”的精髓技法,也有着西洋画对色彩冷暖饱淡比对的严格章法。在中国,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写意的,工笔的,画牡丹的人真的很多,可是水墨技法的传统笔法总有千人一面的板滞之感。都本基画牡丹既有国画的水墨明暗,还有油画的颜色叠加,这样的技法看起来的确与众不同,牡丹花瓣的排列在颜色的叠加之中极富质感,层次明晰清丽。油画的高明之处在于画家对油彩的深刻理解,使用不当,油画便成了一张脏抹布,这就是西洋艺术的精妙所在。在掌握着水墨丹青的同时,还要对油彩传神运用,都本基成为“牡丹王”自名师出高徒
身为徐悲鸿的再传弟子,不画马势必有碍师爷之威名,都本基定是得到大师的精妙真传,要不然,他的《并驾齐驱》“奔马图”怎么会成为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私家藏品呢。只不过,都本基不经常画马,我们的读者今天也无缘欣赏到他的《并驾齐驱》,因为那幅画现在法国总统的家里呢。
主要作品
1)书法"周总理签名对联",国画"牡丹图"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收藏(1998年) 2)为杨开慧烈士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匠心独运的《牡丹旭日图》现是毛家重要藏品之一。(2001年) 3)为长征开国将帅作签名对联222幅,在钓鱼台国宾馆和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两次仪式,赠给将帅本人和家属,并汇集成书(2002年) 4)为中央电视台2002年开年大戏《天下粮仓》题写片头字,饮誉全国(2002年),以后又题写《壮志雄心》《谷穗黄了》《卧薪尝胆》《偶然》《台北有多远》《石头剪刀布》《微笑》等云集众多明星大腕出演的电影和电视剧的片头字。 5)《爱心辉国魂》丈二匹牡丹图被天安门城楼收藏(2003年7月) 6) 64米长卷《中国赢》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4年) 7)为"抗击非典"取得最后胜利,书写67米帛绢长卷《抗击非典万言书》,成为史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获国家特殊嘉奖(2003年8月) 8)丈二匹牡丹图《紫气东来》,丈六匹书法《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4年3月) 9)书法作品《泰山颂》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书法作品《榜书》被法国大学城亚洲馆收藏(2005年 10))200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个人书画展,取得空前成功。作品《北京四合院》组画,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7副书画作品,被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永久收藏,并悬挂于大使官邸(2005年) 11)国画《三骏图》,被法国总统作为国礼收藏(2005年3月) 12)为世人瞩目的母亲河--"黄河壶口"题写《天水倒流,东海底漏,九曲黄河,一泻壶口》,被政府刻在石碑上,立于黄河壶口边。政府邀请著名作曲家为该词谱曲,广为传唱(2006年) 13)为泰山题写《泰山颂》(2006年) 14)为2010年世博会主席蒋一成先生题写"世博之父" (2006年) 15)书法作品《耕风沐云》被美国总统布什先生收藏;书法作品《沐日浴月》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收藏( 16)2006年)为2007年创作的贺岁生肖猪,被中国邮票博物馆与悲鸿大师生肖作品共同集结成册,发行限量版珍贵邮票并题词《百猪贺岁》,编撰对联《没做月宫东床主,却成人间新财神》(2007年) 17)为沈阳世博园题写《天下第一园》,并篆刻在园中第一石--《鲤鱼跳龙门石》上(2007年) 18)为著名的云南昆明世博园,题写《天下大观》,被镌刻于碑林的显要位置。 19)为奥运题写"天下奥运";为萨翁题写"萨马兰奇""奥林匹克风"等(2007年6月) 20)受"中国文体明星北京奥运宣传助威团"的邀请,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位书画家代表,与众多文体明星共赴香港,并为香港回归十周年题词爱祖国爱香港--录胡锦涛总书记讲话。(2007年7月1日) 21)为CCTV《奥运城市行》和《城市之间》栏目题写片头字。(2007年8月) 22)为CCTV《过年七天乐》节目题写片头字(2007年12月) 23) 应邀为岭南大讲坛书法讲座,并题写《岭南大讲坛》与《南风讲坛》(2008年7月) 24)为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引导牌书写204个国家和地区名字(2008年7月) 25)为呼和浩特题写《天堂草原》(2008年7月) 26)为中山市题写《天下为公》;为三亚市题写《天涯海角》《凤舞天涯》(2008年8月) 27)为CCTV奥运节目题写《一起加入荣誉殿堂》(2008年8月) 28)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书写《天下奥运》(2008年8月) 29)为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先生书写《奥林匹克情》(2008年8月) 30)受各界邀请,在国内外多次举办都本基大型个人书画展,引起强烈反响。 31)2009年,为张艺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题写片名。 32)2010年,为中央电视台《暑假七天乐》题写片名。 33) 2010年,为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题写片名。

⑼ 王雪涛的画家年谱

1903 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历 12 月 31 日)出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成安县。原名庭钧,字晓封,后更名雪涛,以斋馆名迟园为号。
1907 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公历 9 月 4 日)徐兰贞生于今山东省胶州市。字瑞华,后更名佩蕸。
1911 年——辛亥革命。初入私塾,此年入成安县立高小读书。自幼习画。
1918 年——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后改称国立艺专)建立,郑锦任校长。王雪涛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从师姚寿昌、宋荫梧习画。与同学陈玄厂(名晓溪)、白寿章、田登五等人筹资出版《花鸟画谱》刻本。
1919 年——徐兰贞幼年迁居济南。此年入济南女子第一师范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
1921 年——毕业于直隶高等师范,在定州师范及省立十三中学任图画教员。1922 年——赴京考入北京国立艺专专门部(大学部)西画科,后转入国画科。徐兰贞赴京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文学系。
1923 年——徐兰贞考入国立艺专西画科。并从师陈半丁学国画。
1924 年——艺专同学九人成立《九友画会》。其成员为袁仲忻、李苦禅、王梦白、王雪涛(庭钧)、徐佩蕸(兰贞)、孙功符、阎爱兰、何吉祥(大吉)、王香之。 此期,王庭钧、徐兰贞同拜齐白石为师,白石先生为庭钧更名雪涛,为兰贞更名佩蕸。
1926 年——林风眠任艺专校长。聘柯罗多、齐白石为教授。徐佩蕸从师柯罗多习画。
1926 年——3 月18 日京城五千余人在李大钊领导下集会游行,反对日本干涉我国内政,艺专学生也参加到运动中。请愿队伍赴铁狮子胡同 段祺瑞执政府抗议,徐佩蕸亦是参加者之一。请愿遭弹压,是为“三·一八惨案”。艺专西画系学生姚增贤被杀害。王雪涛毕业并受聘为艺专国画系助教,兼仪器科(掌管模特儿、教具)主任。黎明中学国画教员。
1927 年——徐佩蕸毕业,并留任西画系助教(后与王雪涛均升为讲师)。此后曾应西画系主任阎世开之荐赴保定第一师范教学一年。
1928 年——3 月王雪涛、徐佩蕸成婚。齐白石特赐赠斋馆名藕华楼。婚后受教务长王任之相邀,同住王任之香山别墅二个月,写生、度假。
1929 年——《雪涛佩蕸中西画联合展》在四平、沈阳、大连举行。并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邱石冥),北京国画会导师(会长周养庵)。
1930 年——徐佩蕸因生育第一女后需抚养,故辞去教职。同年,王雪涛受杭州美专校长林风眠之聘,亦因故未能成行。
1932 年 任国立艺专国画系教授。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张恨水)。此间还兼任志成中学、镜湖中学、四存中学等图画教员。
1933 年——作《自题花卉册》 12 祯。翌年作《墨花合璧》。收近三年所作花鸟 24 幅,由怀英制版局出版《王雪涛花鸟画集》,珂罗版精印本。
1934 年——临摹白阳山人《墨花卷》。
1937 年——七七事变,毅然辞去教职,鬻画度日。
1938 年——在天津、北京多次举办个展。
1944 年——在家课徒,教授郭西河、肖朗等 14 人。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自题画册。
1948 年——作《十二属相图》册。
1950 年——参加“华北物资交流”展览绘制工作。
1952 年——联络画师画友陈半丁等在京画家,组织“新国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常务理事、福利部主任。
1953 年——参加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展出作品《芦塘鸳鸯》,为此时期代表之作。被聘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委。
1954 年——任中国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与李苦禅等合作《天葩奇芬》,与何香凝等合作《梅花》。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参加中国画院筹备工作。
1955 年——与齐白石、陈半丁、于非闇等 14 人创作《和平颂》,献给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与陈半丁、于非闇、汪慎生等人合作巨幅《五一颂》,郭沫若为其题诗。作《荷塘聚禽》等作品。
1956 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赴西欧,访问意大利、瑞士、法国。6 月15 日在法国会见老友张大千,潘张玉良亦在座。 7 月11 日会见法国艺术大师毕加索。作《萱花蝴蝶》、《桃花鸜鹆》、《松鹰》等多幅作品。
1957 年——5 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周恩来总理出席庆典。被选为院务委员,并任画师。完成巨作《紫藤群鸡》、《芙蓉鸳鸯》(已被毁)。
参加农工民主党。
1958 年——参加画院组织的下乡“送画”活动,与郊区农民“同吃同住”。创作《牵牛豆花》、《桃竹双禽》、《藤萝天牛》等 23 幅。
1959 年——作《万年青》、《百合》等作品十余幅。
1960 年——作蝶、蜂、螳螂、蜻蜓、蚕、蛙等草虫册页 12 开。 为天津美院作教学范画 40 余幅。 为沧州师范作教学画 50 幅。 作《乌桕白头》、《柚子》等作品多幅。 为画院数十名研究生授课。
1961 年——参加全国美协西南写生团,创作《铁线莲花》、《云南山麓》、《漓江山花》等作品 20 余幅。
1962 年——与李苦禅等应邀赴青岛写生,作《鸢尾双鹤》、《雉鸡斑鸠》、《鹦鹉》等十数幅。 又作《四季花鸟》、《鱼》、《白香山句牡丹芳》等作品 30 余幅。 为崔子范、颜地作册页 40 幅。
1963 年——作《雪景喜鹊》、《白鹇杜鹃》、《玉簪》等水墨册页 30 余幅。 作《花鸟》册页 12 开。 作《瓦壶斋雨后》等大批水墨画,为笔墨纯青之代表作。
1964 年——作《池塘双鸭》、《红梅绶带》、《古松苍鹰》等禽鸟花卉八条幅,为其艺术成熟之代表作。
1965 年——作《山茶寒鹊》、《藤萝群鸡》、《绿天蕉雨》等。 作《舒笑》(获“八十年代”画展作品一等奖)、《斗鸡》等巨幅作品。
1972 年——中美两国建交,为联合国作巨幅中国画《万紫千红》。
1973 年——以毛泽东咏梅诗意创作《松雪梅花图》、《飞雪迎春图》、《咏梅》等作品。
1975 年——作《花蝶》、《豆花》、《牡丹》等册页数幅。 作《荷花小鸟》、《莲塘清趣》、《菊花黄时蟹正肥》等作品十数幅。
1976 年——粉碎“四人帮”,连作两幅巨制《百花齐放》,以表心情。 作《梅花寿酒》、《芙蓉鸳鸯》等。
1977 年——作《牡丹蜂蝶》、《松树绶带》、《桃李满园》、《雪梅鸜鹆》等大幅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 被选为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北京花鸟画会会长。
1978 年——任北京画院院长。
1979 年——参加全国第四届文化会,最后一次与老同学李苦禅、刘开渠合影,秋天,赴香港参加《中国画展览会》。 作《报喜图》、《岁朝图》、《清芬幽远》等。 为夫人徐佩蕸作《柏寿图》。 参加科影《中国花鸟画》专题片的拍摄。 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作《红松仙鹤》。荣宝斋出版《王雪涛画谱》。
1980 年——任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台湾出版《王雪涛画集》。 北京科影拍摄完成纪录片《王雪涛的画》。
1981 年——参加北京画院、南京画院书画展,展出作品《紫藤白鹇》;参加加拿大中华文化中心举办北京画院作品展,展出作品《岁朝图》、《紫藤鸜鹆》。会见日本南画院院长河野秋邨先生。 参加北京画院上海画院联展,展出作品《舒笑》;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 60 周年画展,及参加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展览。 作《临风索侣》、《双鸡》、《鸜鹆双清》、《芭蕉草虫》等作品。
1982 年——作《梅花喜鹊图》、《丝瓜鸜鹆》、《石榴图》参加北京画院成立 25 周年画展。7 月为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作品《灵芝兰花》。8 月作最后作品《桃花鸜鹆》、《牡丹清供图》。11 月24 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选》。
1983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北京分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王雪涛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7 年——10 月《王雪涛纪念馆》在山东济南趵突泉沧园建立。

⑽ 牡丹花赋全文

貌似没有你说的牡丹花赋 现代有许多人写 找了一篇 祝允明写的 不知是不是你要的
牡丹赋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为贵重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庶士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尔,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余遂赋以示之。 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赫,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重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乍遇孙武,来此教战。教战谓何?摇摇纤柯。玉烂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颜色酡。各炫红缸,争颦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汉宫三千,艳列星河,我见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压景骈肩。席发银烛,炉升绛烟。洞府真人,会于群仙。晶荧往来,金缸列钱。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惊旱莲。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万金,买此繁华。遑恤终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开霞。曲庑重梁,松篁交加。如贮深闺,似隔窗纱,仿佛息妫,依稀馆娃。我来观之,如乘仙槎。脉脉不语,迟迟日斜。九衢游人,骏马香车。有酒如渑,万坐笙歌。一醉是竞,孰知其他。我按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栉比。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让其先,敢怀愤嫉?焕乎!美乎!后土之产物也。使其花如此而伟乎,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吾欲问汝,曷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甲申岁春三月望日,过汤氏西园观牡丹盛开,廷用酒次出纸索书舒元舆《牡丹赋》,遂书以归之。允明。

热点内容
南通飞牡丹江 发布:2025-04-27 01:59:53 浏览:117
樱花的普 发布:2025-04-27 01:58:12 浏览:591
盆栽六月雪的养殖方法 发布:2025-04-27 01:16:54 浏览:81
樱花雨散文杨朔 发布:2025-04-27 01:16:45 浏览:693
繁缕花语 发布:2025-04-27 01:10:33 浏览:417
浪花一朵朵小说的结局 发布:2025-04-27 01:10:28 浏览:119
吊兰紫兰花 发布:2025-04-27 01:08:19 浏览:413
fgo情人节活动阶级 发布:2025-04-27 01:08:11 浏览:97
送白色玫瑰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4-27 01:08:06 浏览:875
顺义鲜花港水上乐园 发布:2025-04-27 01:07:31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