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病害图片大全
① 玫瑰常见病害有哪些
玫瑰花的主要病害有锈病、褐斑病、黑点病、白粉病、枝枯病、根头癌肿病等,主要虫害有毛虫、红蜘蛛、蚜虫、卷叶蜂、牧草虫、天牛等。
1、黑点病:
是玫瑰栽培最常见之病害,在高温多湿时期发病最严重。发生于叶、叶柄和茎部,植株受感染时,叶片出现黑色圆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叶片受害最多,罹病叶片会逐渐黄化而脱落,发病严重时,全株大部分叶片脱落,无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2、白粉病:
主要感染幼叶、嫩茎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会出现白色粉状病斑;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变脆、萎缩卷曲而干枯。
3、枝枯病:
又为溃疡病,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经由伤口进入植株,使茎部全部或部分坏死,进而往上或往下坏死,使患部上位之枝叶生长不良或枯死。
4、根头癌肿病:
由土壤细菌性病原菌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茎部和根部,常发生于植株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肿大形成瘤状物而环绕茎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5、毛虫等虫害:
金龟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叶片,红蜘蛛、蚜虫、蚧壳虫主要吸食玫瑰汁液。
(1)玫瑰花病害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病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多发生于嫩叶,其他老叶、花茎、花托等以至枝条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时,叶子呈现凸起,凸处颜色变淡有白粉状物,叶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渐蜷曲,病菌蔓延,整个叶背蒙上一层灰白色的霉,严重时,花蕾、花梗、整个枝杆、叶片全蒙上一层霉,新生芽、叶均蜷曲。
该病多发生于晚秋至早春,在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时候容易发生。于夜间温度15℃,而且湿度高达90%时,最适于病菌孢子的产生、发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温而且40%~70%的低湿度下,则是适于孢子的成熟散发,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早喷药预防。白粉病是靠空气流动来传播孢子。
防治方法:定期喷药,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药剂防治。每7~10d喷1次药,且时常喷水于叶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尽快的剪去发病枝叶,以减少再传播的机会。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茎、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长点,叶片变为紫色至棕黑色,染病叶片初现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枯萎或脱落,病梢干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现近似的斑点。湿度大时各发病部位均易出现灰白色霉层。干燥时见不到病原,但湿时长出大量霉层,即病菌孢囊和孢子囊。温室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若昼夜温差大,温室不通风,湿度接近饱和,叶缘吐水或叶面结露,则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应选用抗病品种,并精心养护,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风,不偏施过施氮肥。初次发病及时喷洒72%克露等。
蚜虫
蚜虫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干燥时为害。发生的初期需尽快灭除,尤其新芽发育旺盛的时期,喷施多种杀虫剂都有较好防治效果。重点喷药部位是生长点和叶片背面。常用的药剂为蚜虱净等,还可用敌敌畏熏蒸,效果更好,但成花后不能使用。
红蜘蛛
红蜘蛛吸取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蔓延迅速,很快可使叶片受害,植株发育停止。多发生夏季,高温干燥时最易发生。发生初期,可用螨即死600倍液喷雾,或用锐螨净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好。
② 种玫瑰常见病虫害防治,需要注意哪些
蔷薇栽培技巧:种植玫瑰花必须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玫瑰花作为告白的种子在年轻男女中很受欢迎,很多农民种植玫瑰来提高收益。但是种植过很多玫瑰花的农家都知道,在很大的面积种植玫瑰花很容易发生病虫害,严重影响了玫瑰的产量和质量,直接损害了花农的利益,今天的小编向大家介绍了玫瑰花在种植期间经常遇到的一些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防除方法是在秋末初冬时,从玫瑰花瓣上掉落下来,一定要及时打扫和在温暖的蔷薇花园里,该病的落叶燃烧并强化一些残废,可以看到病态的养护,适当的保养,防止树枝过密这是一个病毒不会在阳光直射下扎根的乐园。根据需要,可以喷射20%的龙胆菌悬浮剂500倍液、78%的可湿性粉末600倍液、75%的可湿性粉末600倍液、50%的可湿性粉末1000倍液、25%的可湿性粉末500倍液。
淡病。症状:蔷薇的叶子、叶柄、花蕾上已经发生了粉病。症状的情况下,这些部位会不规则地产生白色粉末状的霉菌。如果是成叶的话,从叶尖边缘变成褐色后脱落,如果是嫩叶或花蕾的话,会出现干枯或白粉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枯萎死亡。花粉病从晚秋到早春,昼夜温差大,湿度高的时期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如果出现玫瑰花,可以用应立即治疗的定期喷剂、丁腈甲醇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有时给叶子浇水,可以抑制粉病的发生。发现病枝的话请尽快剪掉,减少再传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