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闽侯茉莉花

闽侯茉莉花

发布时间: 2021-01-02 22:47:30

茉莉花的介绍

茉莉花,属木犀科,常绿小灌木或藤本状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有棱角,有时
有毛版。单叶对生,宽卵权形或椭圆形,叶脉明显,叶面微皱,叶柄短而向上弯曲,有
短柔毛。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色,有
芳香,花期甚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
原产印度及阿拉伯之间,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性喜温
暖,不耐霜冻。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
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

㈡ 秋天的茉莉花如何栽培

水分相对夏天要逐渐减少了。 不要放在太荫蔽的环境里,要有适当的光照 别名:抹厉 茉莉花,属木犀科,常绿小灌木或藤本状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有棱角,有时 有毛。单叶对生,宽卵形或椭圆形,叶脉明显,叶面微皱,叶柄短而向上弯曲,有 短柔毛。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色,有 芳香,花期甚长,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 原产印度及阿拉伯之间,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栽培。性喜温 暖,不耐霜冻。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 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替蔷薇露。 种植: 1、肥水 夏季,茉莉花进入盛花期,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茉莉花喜肥,每隔3-5天就要追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者在浇花市掺入少量的淡液肥。如盆土出现板结,松土后在施肥。秋天应适当的减少浇水量,并逐渐停止施肥。室外最低温度降到5度以前,将盆花移入室内阳光处。初入室时,要经常开窗通风。并要控制浇水。 2、修剪 花谚说:“茉莉不修剪,枝弱花少很明显”、“修枝要狠,开花才稳”,但人们栽培茉莉花,往往注重肥水而忽视修剪,甚至越冬后的枯枝也舍不得剪去,以至于枝干细弱,叶片萎小、株型不雅、花也不盛。 茉莉花的修剪,除春季将越冬后的细弱枝条剪去,只留下粗壮基部以待新芽萌发外,夏季修剪很重要。花败后的枝条要及时留下3-5节,剪去顶梢,以促使萌发新亚。保证花旺。 茉莉的花芳香素雅,广为人们喜爱。它喜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冷,怕涝怕旱,最适宜它生长的温度是25—30℃。茉莉花浇水必须注意当时的气候,植株的大小,枝叶生长的情况,以及花盆的大小等。如果气温高,植株又大,生长茂盛,花盆较大,这样就可多浇点水,相反,要少浇水。茉莉在生长期中,要保持盆土湿润,但又不能积水。 茉莉耐肥,需用肥沃的土壤,还要在不同的生长期中进行适量追肥。植株越冬出棚后,要施一次浓肥,叫出棚肥,促其迅速抽生新芽。当新梢上出现花蕾时,要施一次稀薄肥,叫花前肥,这样开的花大,香味浓。第一批花谢去后,接着再施一次稀薄肥,叫催花肥,让茉莉早日抽生新梢,产生第二批花朵。荣莉花如果管理良好,它可陆续开花直到霜降。施肥前,先把盆土弄松,等土壤吹干后,再行施肥效果好。 冬季寒冷,降霜前茉莉必须进棚保温,只有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浇适量的水,酌情向叶片上喷肥液。茉莉发枝力很强,花朵都生长在新梢上。人们利用这种特性,勤施肥,常修剪,促使它更新,不断长出新梢,营养集中,才能保持经常开花。老枝因为衰退,生长不良,很少开花,所以必须把它及时剪去。莱莉花谢后,如果不去修剪,会延迟下一批开花,或不开花。清明出棚前,先将叶片全部搞去,接着把枝条剪成15厘米长,并且进行翻盆,把原来的土壤去掉,换成腐殖质多的肥沃土壤。生长期中,如果枝条疯长,要打头和剪短徒长枝,并且把花株基部和稠密处的叶片和新梢搞去,以利通风透光。 如何养好茉莉: 如何使茉莉多开花 一、环境及光照:茉莉性喜炎热、潮湿、通风透气环境,需充足的光照。茉莉畏寒,南方地盆栽茉莉可在室外栽培越冬,北方在秋冬季需做好保暖工作,移入室内放在朝南方向。光照强则枝干健壮,叶色浓绿,花多而香,阳光不足则节稀花少而不香。 二、水分:茉莉不耐旱,但又忌积水,多雨季节要及时倾倒盆内积水,否则叶片易发黄。夏季炎热晴天每天要浇水两次,早晚各一次,如发现叶片卷垂应喷水于叶片,促进生长。 三、土壤:栽培茉莉土壤要肥沃的沙质和半沙质土壤为好,在pH 值6至6.5的微酸性土壤种植,则根系茂密,生长健旺,如土质黏重,缺少有基质,肥力较低,通气性不良,则根系少,植株矮,茎叶纤细,花少而小。 四、施肥:盛夏高温季节是茉莉生长的旺期,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如花生饼粉、骨粉、过磷酸钙以及多元素花肥,每月施两次。茉莉在夏季生长期常出现枝叶繁茂但不开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施了过多的氮肥,造成枝叶徒长,遇到这样情况要控制肥水,增施磷钾肥,促使孕育花蕾,同时要注意把茉莉移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 五、修剪:茉莉夏天生长很快,要及时修剪,盆栽茉莉修剪保留基部10厘米至15厘米,促发多数粗壮新梢,如新梢长势很旺,应在生长1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则开花较多,且株形紧凑。花凋谢后应及时把花枝剪去,减少养分消耗,也能促长新梢,使枝密、芽多、开花多。 六、防治病虫害:茉莉常有螟蛾幼虫和介壳虫、红蜘蛛为害,以7 月至9月最为严重,常蛀食花蕾,可用万能粉或杀灭菊酯加水200倍进行喷洒,每半月喷洒一次,即未发生病虫害也应进行喷洒,做到预防在先,喷洒时间以晴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为宜,中午烈日不宜喷洒,防止药害。 七、花期养护:开花期不要喷水于花朵,防止提早落花和香味消失,降雨时应把盆栽茉莉移到避雨处。 茉莉花详细介绍: 茉莉花是一个极具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花卉品种,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之间,远在汉朝时代就从亚洲西南部传入我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茉莉花株型玲珑秀丽,枝条婀娜多姿,叶色青翠欲滴,花朵洁白如玉,香气清幽馥郁,被誉为花中之王。自从引入我国之后,就一直被作为名贵花卉作观赏之用。“好一朵茉莉花,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她…..”一曲幽雅的江南小调《茉莉花》,令人陶醉,令人留恋往返。“娉娉婷婷茉莉花,熏出盏盏香香茶,记得歌谣回荡处,碧水青山是我家……”新时代的《茉莉赞》,把茉莉花推向更高深、更幽雅的境界,把古老的茉莉花与年轻的“中国茉莉之乡”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到既古朴又清新,对生活充满无限的遐想和向往…… 古人对茉莉花的崇高赞誉还体现在众多的诗句中。如宋代许梅屋诗曰:“荔枝香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夜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魂犹觉鬓边香。”(《渊鉴类涵》卷四百六· 花部)。元代诗人江奎在《茉莉》诗中写到:“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簪头”,“灵种传闻出越赏,何人堤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他人还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等美丽的诗句。茉莉花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被封为“国花”,许多人将其看作是“爱情之花”、“友谊之花”。 茉莉花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了如下记述:“花气味辛热无毒,蒸油取液,作面脂,头泽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根气味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用此,则不知痛也。”近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茉莉叶有镇痛功能,花能清热,根含生物碱,有镇痛、麻醉之功效,茉莉油可制作眼药水,医治结膜炎。用茉莉花蒸熟取汁制作肤膏,可润泽肌肤,预防冬季皮肤皱裂。夏季室内摆放几盘盛开的茉莉花,还具有消暑、驱蚊之功效。 一千多年来,茉莉花都是作为观赏花卉少量种植,大量种植茉莉花是从发现茉莉花可窨制花茶之后。据史料记载,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年),福建茶商受茉莉花熏制“鼻烟”的启示,试用来熏制茶叶,结果制得清香诱人的茉莉花茶。后人窨制的茉莉花茶,汤色明净、清香爽口、沁人心脾、回味悠长、健胃消食、提神醒脑。随着花茶产销量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茉莉花生产的发展。福建省福州、闽侯、长乐等地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茉莉花生产、花茶加工基地,后来发展到宁德、福鼎、福安、沙县、政和、建阳等县市,至1992年,作为当时全国主产区的福建省,茉莉花栽培面积达到4300多公顷(6.45万亩),年产鲜花一万八千多吨,是福建茉莉花种植的鼎盛时期。时至今日,全国许多省区都有茉莉花栽培,如广东、云南、贵州、浙江、江苏、湖南、北京等。但种植面积最大、影响最广泛、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横县。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横县从1978年开始进行茉莉花商品化生产,至2002年7月,该县种植茉莉花面积达到4700多公顷(7.05万亩),年产茉莉花5~6万吨,加工花茶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横县茉莉花生产面积大,集约化程度高,鲜花质量好,价格平,花期长,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全国各地的茶商纷纷移师横县,使横县成为我国著名的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鉴于横县在茉莉花生产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于1999年9月被茶叶界和新闻界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2000年6日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2000年和2001年,横县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连续两年在横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和第二界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目前,该县的茉莉花生产已往优质化、有机化方向发展。 世界上种植茉莉花,以我国为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其余埃及、摩洛哥、伊朗、阿尔及利亚、土耳其、法国、突尼斯、意大利、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我国生产的茉莉花以窨制花茶为主,部分用于提取浸膏和净油,作为天然食用和化妆品的香料原料。我国生产的茉莉花茶和浸膏,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世界各国,享有崇高的声誉。茉莉花生产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个极具世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茉莉的品种:::: 茉莉花的品种较多,目前我国就有约60多个,供窨制花茶而栽培的品种,与国外供提取香精、净油而栽培的大花茉莉是同属异种。其中主要栽培品种依花形结构一般分为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和多瓣茉莉3种(图2~2)。 一、单瓣茉莉 单瓣茉莉植株较矮小,高70~90厘米,茎枝较细,呈藤蔓型,故有藤本茉莉之称。叶片为椭圆形,叶质较薄,叶端稍尖,全缘,长5~9厘米,宽3.5~5.5厘米。花冠单层,裂片(花瓣)少,7~11片,每片长约1.3厘米,宽1厘米,呈椭圆形,洁白,表面微皱,顶端稍尖,所以又称尖头茉莉。单瓣茉莉花冠管较长,约1.5厘米,雄蕊2枚,与雌蕊等长。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3~12朵花,多的可达30多朵。花蕾略尖长,较小而轻。我国的单瓣茉莉,经各地多年选育,形成较多的地方良种,产量高、品质好的有福建长乐种、福州种、金华种、台湾种。其中台湾茉莉花较清爽、鲜灵、纯净。单瓣茉莉花蕾开放时间早,伏花一般在傍晚6~7时开放,每百朵花重,伏花22~25克左右,比双辩茉莉轻。用单瓣茉莉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为双瓣茉莉花所不及。单瓣茉莉花耐旱性较强,适于山脚、丘陵坡地种植,但产花量不及双瓣茉莉,每0.067公顷产150~200千克,高的不超过400千克,且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弱。 二、双瓣茉莉 双瓣茉莉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植株高1~1.5米,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花蕾3~17朵,多的可达30朵以上。花蕾卵圆形,顶部较平或稍尖,也称平头茉莉。双瓣茉莉通常是带尖头的品质较好,花朵比单瓣茉莉肥硕,含水量也略低。花冠管比单瓣茉莉略短,长约1厘米。花冠裂片(即花瓣)较多,13~18片,基部呈覆瓦状联合排列成两层,内层4~8片,外层7~10片。花瓣长约1.1厘米,宽约1厘米。雄蕊2枚,雌蕊1枚。花洁白油润,蜡质明显,花香较浓烈,吐香较迟而慢。花蕾开放时间较单瓣茉莉迟2小时左右,伏花一般在晚上8~9时左右开放,自然吐香可延缓十几小时。每百朵花重,春花约23克,伏花约30克,秋花约26克。用双瓣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气醇厚浓烈,虽不及单瓣茉莉花茶鲜灵、清纯,但双瓣茉莉枝干坚韧,抗逆性较强,较耐寒、耐湿,易于栽培,单位面积产量高,目前我国各地种植的主要是双瓣茉莉。在广西横县种植,可当年种当年采,每0.067公顷鲜花产量可达150~200千克,3年生每0.067公顷产量在500千克左右,5年以上一般每0.067公顷可达800~1000千克左右,最高产的可达1500千克以上。 三、多瓣茉莉 多瓣茉莉枝条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叶片浓绿,花蕾紧结,较圆而短小,顶部略呈凹口。花冠裂片(花瓣)小而厚,且特别多,一般16~21片,基部成覆瓦状联合排列成3~4层,开放时层次分明。雄蕊2~3枚。多瓣茉莉的伏花多在晚间7~8时开放,多是先开1~2层,其余次日才开完。也有不开放而凋萎的。多瓣茉莉花开放时间拖得很长,香气较淡,产量较低,作为窨制花茶的鲜花不甚理想。但其耐旱性强,在山坡旱地生长健壮,如通过与优良的单瓣或双瓣茉莉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或嫁接),很可能获得抗性强、质量好、产量高的茉莉花新品种

㈢ 茉莉花茶产自我国哪里

茉莉花原产于异邦,后移植到中国。关于茉莉花原产地有二种说法。一说原产印度,宋代王梅溪诗:“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佛国”即印度,所以它的名称是梵语,在佛经翻译上又有“抹利”、“ 鬟华” 、“抹厉”等称号。另一说茉莉花祖先在亚洲西南、中国西域波斯地方。所以王梅溪又诗云:“西域名花最孤洁,东山芳友更清幽”。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说,“那悉茗花与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竟植之”。又据史志记载:汉初在广州称王的赵佗与汉代分庭抗礼,汉代派大夫陆贾向赵佗劝说,陆贾完成使命后回到京都,著有《南越行记》,内有茉莉花的记载:“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彩线穿心,以为首饰。”
原产地与主要分布:茉莉花原产于中国西部;印度、阿拉伯一带,中心产区在波斯湾附近,现广泛植栽于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

茉莉花属木犀科,是一种常绿攀援灌木,性喜炎热、高温,在我国广东、福建、苏杭南方诸省均有广泛栽培。

而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因产地不同,其制作工艺与品质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地有福建福州、福建闽侯、福建福鼎,浙江金华,江苏苏州,四川雅安、安徽歙县、黄山,广西横县,重庆等地。

㈣ 福建产区的茉莉花茶的产量是多少

在全省80个市、县、区中有26个市、县、区产花。1997年共种植茉莉面积3434.8公顷;产花17104吨。分布在福州、宁德、南平、三明等地,主产区为闽侯县、长乐市、福州市辖区、蕉城区、政和县等。

福州市郊及闽侯、长乐两县市为传统的福州茉莉花茶产区,鲜花产量占全省的43%。茉莉花是福州市的市花。福州是我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所产的茉莉花茶,既有烘青香高味爽、又有茉莉鲜花的浓郁花香,使茶味花香融为一体,形成独具地域品质特征的福州茉莉花茶。

1997年福建茉莉花平均产量4980千克/公顷,但在1980年福州市郊新店的茉莉丰产园,产鲜花高达11100千克/公顷;1984年将乐县城区的和平村也曾创产量13800千克/公顷的高产记录,从而说明福建茉莉增产潜力还很大。然而,随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扩大,部分茉莉花园被圈用、改植,更受于市场经济所左右,农村劳力流向城市,采花工资、窨制费用剧升,导致大量茶坯纷纷改运广西。从1992年开始,福建茉莉花和花茶生产逐渐萎缩。另一方面,地处闽北山区的政和县、松溪县农村,近年来种植茉莉的积极性很高。政和县提出要建成福建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该县石屯镇2001年春已扩种茉莉46.7公顷。松溪县规划在五年内每年扩种茉莉133.3公顷。再现了福建茉莉的复兴希望。福州茶厂的中莉牌“茉莉闽毫”荣获2001年全国优质茉莉花茶评比金奖。

㈤ 茉莉的白粉虱有哪些危害

茉莉白粉虱的危害:白粉虱俗称小白蛾,福州郊区和闽侯县的花农称为专白蜘蛛,属同翅目粉虱科属。此虫是种分布广、多食性、世代多、繁殖快,影响大的露地和温室内的害虫。近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在福建等地的茉莉花区普遍发生为害,特别房前屋后和树荫下的茉莉园地或阴雨天多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为害更剧。

成虫和若虫均栖息于嫩叶的叶背叶脉交叉处,并以锐利的口针刺入叶内吸吮汁液,使之叶片褪绿发黄,皱缩和萎凋,甚至枯死;此外,还会排泄蜜露,污染叶片和嫩梢,引起烟煤病,影响茉莉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花蕾变形、变少、变小,严重地影响茉莉的产量和质量,成为茉莉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㈥ 闽侯上街哪好玩

人民公园不错

㈦ 福建产地茉莉花茶一棵花也没有

茉莉花茶是福州的特产,在闽侯有大片的茉莉花基地。闽侯县茉莉花种植面专积达211公顷,福建属茉莉花种植面积约2000公顷。然而2000公顷茉莉花显然不能满足茉莉花茶企业的需求。“目前福州市已决定今后3年在闽江沿岸、仓山、闽侯、连江、长乐、永泰等地发展茉莉花基地666公顷,并建立茉莉花种植资源圃及苗木繁育基地。

㈧ 福州哪有大片的茉莉花

去花鸟市场看看,茉莉花不好看,就是很香。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去政和那边,政和是茉莉花之乡。那里的茉莉花是相当的多

㈨ 闽侯县的经济发展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预计数,下同),比增13.5%;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74.1亿元,比增17.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7.9亿元,比增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比增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74元,比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12235元,比增13%。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位次从第91位跃升到第86位,连续四年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同时,连续七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根艺之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1998年起进入福建省“十强”县行列,2001至2003年连续三年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2004年首次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第77位,2008至2009年连续两年成为福建省唯一的“经济实力十强”、“经济发展十佳”双优县,2007、2009、2010年度在福州市绩效管理中获得“优秀”名次,2010年和2011年都成为福建省的“经济实力十强”、“经济发展十佳”、“县域科学发展十优”的三优县,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
闽侯是福建省主要产粮区之一。有耕地34.5万亩,沙洲淤积地1.5万亩,林木蓄积量1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北部中低山为林、茶区,中部低山丘陵为粮、渔、果、防护林综合区,南部冲积平原为粮、渔、牧多种经营区,西南部中低山丘陵为林、果混合区。1949年,全县双季稻播种面积18万多亩,单季稻17万多亩,粮食总产量5.36万吨,平均亩产88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经济得到振兴。1989年,粮食总产达19.84万吨。境内果木、蚕桑、橄榄、六月麻、马铃薯5个万亩基地建设颇具规模。茉莉花、蚕桑的产量都占全省总产一半以上。199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9.57万亩,总产量达21.17万吨,被省政府授于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年,种植蔬菜21.5万亩,产量28.34万吨,肉类总产量2.40万吨,水果产量4.6万吨,水产品产量2.54万吨,禽蛋8486吨,奶产量4228吨,农业总产值达13.33亿元。
2011年全年,闽侯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2.35亿元;新培育6家省市副食品基地、2个精致农业发展示范区,全县55家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创产值20亿元,带动农户增收6.2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险加固山塘水库21座,新发展大棚设施农业1400亩,补充耕地2027亩,实现占补平衡,“五新”推广、气象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得到强化。
青橄榄基地2000亩有,如 闽侯冰冰青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销售 ,采购等, 民国时期,闽侯地方工业十分落后,仅有几家打铁铺、榨油坊。1949年,闽侯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25万元,是年,创办闽琅电厂,为全县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1956年后,办起造船、砖瓦、角梳、铁器、橡胶、纺织、蚕丝、印刷、皮鞋等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429万元。1958年又办县钢铁厂、通用机器厂、电机厂、农械厂、糖厂、锰矿等大型工业企业,同时将一大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包括食品、机械、化学、纺织、建材、木材加工、非金属矿产加工等八大行业,改为地方国营工业。1961年,压缩基建投资规模,部分工业企业下马关闭或合并建制。装机容量8400千瓦的大目溪水电站和年产万吨的磷肥厂等骨干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使闽侯县工业初具规模。1966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15家,职工3400人,工业产值1776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 许多工厂被迫停工停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闽侯县地方工业注入新的活力,1988年全县拥有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电子、食品、美术工艺等企业270多家,职工1万多人,总产值1.7亿元,比1978年翻了两番多。主要工业品有风机、电线、橡胶管带、饮料酒、涤纶喷胶棉等,其中创部优产品3项,省优4项,市优12项。1994年,全县乡集体以上工业企业246家,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2011年全年,闽侯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40亿元,汽车、机电、工艺、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分别完成规模产值233亿元、80亿元、55亿元、60亿元和3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亿元。“两区三园”承载功能不断提升,青口投资区创产值310亿元。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二期投产企业达71家,产值突破60亿元。海西高新园18个项目动建,中青创投、山亚科技即将封顶。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兆元光电等项目动工建设。 历史发展 唐代,闽侯县官系府城所在县,不设县学,到宋时始设县学,有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学。还创立私立或官立的书院。元朝开始,出现社学、私塾。明清时书院得到大发展,私塾遍及乡村。清时,今境内有古灵、新唐、淘南、文山、湖山等书院。清末,部分私塾发展为小学,形成私塾与学校并存的局面。
1949年县内有中心小学65所、国民小学122所、私立初级小学2所。1952年,共设26个小学辅导区,57所中心小学、190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1956年底,有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5328人,教职工163人;小学458所,学生53249人,教师1222人;中学6所,学生2765人,教师181人。1965年,有小学610所,中学15所,幼儿园140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学校一度停课,到1969年春复课。闽侯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大学城 多所福建高校入驻闽侯上街镇,构成了福州大学 城。大学城西邻福银高速公路, 北临京台高速公路,东邻316国道, 是福建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和交流的中心。分为校园区、公寓区、科技园区、教师公寓区、共建区、保留社区、安置社区、生态廊道区、中心共享区等9个区域。大学新区组建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应用学科为主体,高新技术学科为重点的20多个学科(群),形成理工类学科为主,学科优势特点明显的办学体系。新区还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形成省会中心城市新兴的科教区。 截至2012年,进驻上街大学城的高校、主要中学如下: 上街高新区大学城入驻学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学校名称办学层次属性福州大 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211工程福建师范大 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福建中医药大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福建医科大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福建工程学院 本硕 福建省属闽江学 院 本硕 福州属福建江夏学 院 本科 福建省属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本科 独立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 公立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 高职 公立福州第一技工学校、省机械学校 中专 公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高职 私立福建福州一中高中公立福建闽侯六中高中公立 历史上闽侯农业技艺虽有一定发展,但长期仍停留在男耕女织落后状态,直至民国31年,始有赵尔隼在境内大部分洲村办私营农场,推广南特号、一条香、金早水稻等新品种,引种岱字、德字棉花新品种,并进行水产、果树科研实验。
50年代,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比较活跃,1952~1953年水稻专家李森惠在荆溪关中村进行水稻高产试验。1966年,曾在南通公社召开中国和福建省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交流会和现场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科协在中小学建立500多个科技兴趣小组,共制作“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400多件(篇)。荣获省科协授予“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县”称号。同时,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在农业方面,60年代,选育水稻品种117种,其中晚稻品种“红晚52”,在中国推广面积达百万亩,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进步奖。1978年,评出104个获奖项目,其中36项获地市级科研成果奖。1985年始,在农村实施“星火计划”,至1994年,全县共实施星火项目130多项,总投资约4000多万元。在工业方面,开发省优、市优产品,一部分科研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巾等原材料热熔胶产品,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四十周年博览会”铜奖。 总体规划 闽侯规划打造“生态闽侯、山水江城”,并将形成“一心、两翼、三区、五城”的县域空间发展布局。
“一心”,是指闽侯县城核心,为综合服务及生活功能区,包括甘蔗街道和竹岐镇区;“两翼”,指南翼、北翼。南翼相对较“重”,以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包括南屿、南通、祥谦、尚干、青口等乡镇。北翼相对较“轻”,以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度假、文化休闲等新兴绿色经济为主,包括白沙、鸿尾、小箬、大湖、洋里、廷坪等乡镇;“三区”,是指将山区依据自然禀赋和发展潜力划分为生态旅游区、休闲养生区、文化创意区,设定产业准入门槛,重点发展生态型、高端型产业;“五城”,是指闽侯大县城、上街大学城、南屿科技城、南通商贸物流城、青口汽车城。截至2013年4月,闽侯县城新区的市民广场、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闽都民俗园等项目已基本建成。这里将作为大县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带”、“五区”的布局结构是闽侯大县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带”,即闽江滨水休闲带。闽侯将利用闽江的山水景观和亲水空间,形成生态休闲、亲水娱乐和高档居住区相融合的发展地带。“五区”,即将甘蔗片区作为大县城的主城区;竹岐片区作为综合居住片区;关源片区作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产业园区,发展创意及高科技产业;金水湖片区依托优美的湖光山色,发展成集旅游、观光、房地产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打造新县城的“世外桃源”;白沙片区则是小城镇综合改革区。 建设详情 截至2012年底,闽侯县城新区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广场等项目基本建成,旧城改造安置房已封顶10幢,县实验幼儿园新园主体工程完工。四个试点小城镇全年实施56个项目,完成投资55.8亿元,青口体育馆、中央公园和南屿“两园区”安置房等项目处在建设中,荆溪科技文体中心、绿地公园和白沙第二供水工程、116县道改造等项目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方面,螺洲大桥南连接线、新南港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处在建设中,旗山大道东半幅(南屿段)拓宽工程、邱阳河道路、南通新自来水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排涝工程持续实施。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白沙孔元和南通洲头精品示范村建设启动,投入7500万元实施山区道路提升改造,投入5418万元保障10.7万人安全饮用水。“造福工程”、农村改厕、广播电视村村通及新一轮农网改造等年度任务完成。 古代,闽侯城乡群众靠中药、青草药治病。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当时境内马尾由英国人办一家“圣教医院”,西医、西药开始传入闽侯。民国27年把戒烟院改为闽侯县卫生院,此后西医逐渐发展。但广大农村仍然严重缺医少药,各种病魔肆虐,1949年,年均死亡率高达30‰,人均寿命只有35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开展防病灭病工作,1952年消灭鼠疫和天花,霍乱得到有效控制,其他传染病得以预防和治疗。50年代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80年代治理脏、乱、差,90年代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活动,血吸虫病、丝虫病、麻风病等基本被消灭。1985年初,闽侯县被列为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第二周期妇幼卫生示范县,妇幼保健工作得到极大的加强和发展。1990年县人均寿命为70.1岁。1993年闽侯县被评为福建省省级卫生县城。1994年,全县妇幼、孕妇管理村达195个,占66.3%;孕产妇系统管理2361人;保健管理5437人,保健覆盖率98.4%;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达99.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农村三级医疗网络日趋完善。至1994年底,医疗卫生机构有县直属单位6个、工业及其它系统36个,全县15个乡镇设有中心卫生院3个、卫生院11个、村医疗点423个,行政村医疗点覆盖率100%。全县有医务人员1701人,病床577张,增添B超等各项全套先进医疗器械设备8台,扩大医疗服务新项目130多项。 闽侯民间传统体育有武术、游泳、龙舟等,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武术源远流长,清代就有武进士29人,出了武状元宋鸿图、武探花林培基。民国时,南屿人周子和的虎形拳传入日本,成为当今日本冲绳上地流空手道的始祖。陈春官是闽侯县罗汉拳、香店拳的传人之一,1957年、1960年、1962年三次参加省武术观摩表演赛,均获表演奖。1980年县武术运动员参加福建省传统武术比赛获第三名。
闽侯溪河网布,具备游泳运动和龙舟竞渡的良好条件。群众性游泳渡江活动踊跃。1958年端午节,成立县第一支女子龙舟队。1979年县业余少年体育学校游泳队赴福州比赛,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及个人18项冠军。1986年闽侯县男、女龙舟队参加省龙舟调赛,尚干男队获第一名,并赴日本参加长崎龙舟选手赛,获第二名。1988年6月,青口男子龙舟队参加福清国际龙舟邀请赛,获第二名;祥谦女子队获表演赛第一名。1989年9月祥谦女子龙舟队参加武汉国际龙舟邀请赛,获600米、1000米团体亚军。1990年闽侯籍游泳运动员张晓峰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荣获4枚金牌,同年10月,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又获金牌1枚。
全县机关、农村、学校,普遍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棋类、跑步等体育活动,学校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的施行面达100%,达标率达93.6%。1994年,闽侯县被评为省《锻标》工作先进县。 在闽侯传播的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道教是最早传入闽侯的。汉代的介琰,受元一无为之道,隐于方山(今闽侯五虎山)。佛教始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在侯官县越王山(今福州)建绍因寺。天主教传入闽侯,始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基督教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传入甘蔗。这些教派由于不同时代统治阶级的倡导或抑制而有盛有衰。闽侯县解放时(1949年8月17日),道教、佛教均已衰落,大佛寺和天主教、基督教教堂仍有宗教活动,尚有天主教、基督教教徒2186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宗教活动基本停止,寺院教堂大部关闭或改作他用,教徒锐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县政府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健全宗教机构,充实宗教干部,各教派先后恢复活动。1993年,县成立佛教协会,有会员556人;开放基督教堂(点)38个,有教徒1.6万人;天主教堂(点)7个,有教徒近3千人;在册道教宫观18座,道士50余人。

㈩ 茉莉花茶有哪些特点

茉莉花茶是由素茶(茶坯)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香型茶。饮之既有茶的真味,又有茉莉花的芬芳,深受消费者喜爱,属再加工茶类。

茉莉花茶制法起源于南宋。在花茶的生产历史上,人们最早普遍使用于增加茶香味的花朵就是茉莉花。南宋·施岳《步月·茉莉》词中注释说:“茉莉,岭表所产,此花四月开,直至桂花时尚有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在1240年前后,南宋·赵希鹄的《调燮类编》也有用香花熏制花茶的具体记述:“木樨(即桂花——编者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花少则欠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如木樨花,须去其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瓷罐,一层花一层茶投间至满,纸箬扎固入锅,隔罐汤煮,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诸花仿此。”说明茉莉花茶生产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至明代,花茶加工有了较大发展。朱权的《茶谱》载:“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味可爱;”刘基的《多能鄙事》也载:有的则用“锡打连盖四层盒一个,下层装上等高江茶半盒,中一层钻箸头大孔数十个,薄纸封,装花,次上一层,亦钻小孔,薄纸封,松装茶,以盖盖定,纸封经宿开,去旧花,换新花,如此三度。”这时的花茶还处于自给性生产,尚未形成商品。并且对花茶的看法还产生过分歧:如田艺蘅《煮泉小品》认为花茶,“虽风韵可赏,亦损茶味,如有佳茶,亦无此事”。又如徐的《茗谭》也载:“取诸花和茶藏之,殊夺真味,闽人多以茉莉之属,浸水瀹茶,虽一时香气浮碗,而于茶理大舛。”

到了清代,花茶加工又有进展,对茶坯选择和用花量提出了要求。陈眉公《致富奇书广集》:“上品之茶,不宜花拌,拌则失其真味,下品之茶,拌亦不佳,惟中品之茶可用花拌之,则馨香可爱。凡拌茶,宜三分茶一分花为率,兰花则用五分之一,菊则九分之一。”

茉莉花商品性生产始于19世纪50年代,至今有150年历史。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京、津茶商到福建长乐,受茉莉花熏制鼻烟的启示,进行了茉莉花熏制茶叶的批量生产,效果甚佳。运销东北、华北市场,大受消费者欢迎,茶商获利丰厚,从而激发了茉莉花茶生产的迅猛发展,茉莉种植也由长乐扩至福州郊区和闽侯一带。1900年鲜花产量达1500吨。花量的增加吸引了各地茶商纷纷从安徽、浙江等地大量调运茶叶到福州窨花。

1928—1938年是福州(含长乐、闽侯两县)生产花茶的全盛时期,1933年花茶产量达7500吨;1936年产鲜花3000吨,均为历史最高峰。福州也成为我国最早的花茶生产中心。这一时期有国内茶商80多家,云集福州开行、办厂、设庄、经营茉莉花茶。也有外商先后在福州开设洋行,遂将福州花茶远销欧、美和南洋各地。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东北花茶市场遭受毁灭性打击,众多茶商停业、茶厂停产、花园抛荒、改种。及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州的香花产量只有200吨,仅为最高年份的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花茶生产逐渐恢复,并伴随着国民经济繁荣而持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已再创历史新高。2001年全国茉莉花茶产量已达11万吨。

热点内容
花卉茎上虫 发布:2024-11-15 01:09:55 浏览:140
白色情人节游戏视频 发布:2024-11-15 00:41:05 浏览:983
盆景收购电话 发布:2024-11-15 00:38:47 浏览:719
纸藤梅花 发布:2024-11-15 00:36:45 浏览:779
樱花那里牌子 发布:2024-11-15 00:35:24 浏览:120
佛前插花 发布:2024-11-15 00:30:56 浏览:628
2017白色情人节是哪天 发布:2024-11-15 00:26:37 浏览:732
港剧火玫瑰 发布:2024-11-15 00:26:36 浏览:136
油甘果盆景 发布:2024-11-15 00:18:48 浏览:228
武大樱花糕 发布:2024-11-15 00:02:34 浏览:248